教育範文讀後感

紅樓夢讀後感【錦集14篇】

本文已影響 2.31W人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紅樓夢讀後感【錦集14篇】

紅樓夢讀後感 篇1

香菱學詩是《紅樓夢》中的一個插曲,但聯繫香菱的一生遭際來看,這個插曲的描寫是作者頗具匠心的安排。脂硯齋對此有精闢的分析,說:“細想香菱之爲人也,根基不讓迎探,容貌不讓鳳秦,端雅不讓紈釵,風流不讓湘黛,賢惠不讓襲平,所惜者幼年罹禍,命運乖蹇,致爲側室。且曾讀書,不能與林湘輩並馳於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豈可不入園哉。故欲令入園,終無可入之隙,籌畫再四,欲令入園必呆兄遠行後方可。”香菱是小說中出場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幾歲時被呆霸王薛蟠強買爲妾;後來正妻夏金桂一來,她的命運就更爲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後四十回寫她死於難產,並不符合曹雪芹原來的設計。在情榜當中,香菱位居副冊首位,可見是相當重要的人物。作者寫她學詩,也是爲了擡高她的身份,增加讀者對她的好感。這樣,當她被無情的命運折磨致死時,就使悲劇性更爲強烈了。

香菱學詩,大致可分三個步驟。首先是拜黛玉爲師,並在黛玉指導下細細品味王維詩;其次是一邊讀杜甫詩,一邊嘗試作詩;其三是經歷了兩次失敗,終於成功。香菱作的第一首詩比較幼稚,用語直露,把前人詠月習用的詞藻堆砌起來,湊泊成篇。最大的問題是,全詩沒有表達真情實感,了無新意。詩中所用“月桂”“玉鏡”“冰盤”等,詞藻陳腐,所以黛玉說“被他縛住了”,即不能從前人的套子中跳出來。她的第二首詩就有所進步了,能用“花香”“輕霜”等比喻,又用“人跡”“隔簾”等情景烘托,漸漸放開了手腳。但“玉盤”“玉欄”等詞語仍有陳舊的氣息,而且全詩在詠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題,所以黛玉說“這一首過於穿鑿了”。香菱的第三首詩是這樣的: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

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

這首詩是成功的。除首聯外,句句都似非寫月,但句句與月相關。用詞典雅含蓄,設意新奇別緻。尤其是頷聯,對仗工穩,言淺意深,堪稱精妙。它最大的優點,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詠月而懷人,流露了真情實感。這樣,詩就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內容的了。香菱的成功,一方面說明了她自己的聰明與優雅素質,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一個道理,即小說四十九回寫衆人看了她第三首詩所說的“無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如此,香菱住在大觀園裏更爲名正言順,她做副冊第一人也就順理成章了。

《紅樓夢》中有許多詩詞,這是今天讀者的閱讀難點之一。許多人草草看過,以爲作者無所用心,這是可惜的。書中詩詞,往往是與故事情節融爲一體的,每個人的詩作都有自己的特點,表現了不同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有些詩作,還點明瞭人物的處境與命運歸宿。如上引香菱詩第三首中的“精華欲掩料應難”,實際就是在說香菱目前的情況。因此,仔細品味書中詩詞,也是欣賞《紅樓夢》的樂趣之一。

曹雪芹借寫香菱學詩,還表達了自己對詩藝的一些看法。他特別強調詩要有新意,要寄情寓興,不能以詞害意,這是一種通脫明達的認識。從課文中,讀者還可以瞭解到作者比較欣賞唐人詩作,如王維、杜甫、李白等都是曹雪芹心儀的優秀詩人。

香菱要學詩,不拜身邊的寶釵爲師,卻去找黛玉,這也是合乎小說情理的一筆。寶釵博學多才,詩也寫得不錯,但她並不看重這個,認爲“女子無才便是德”。而且,寶釵生性沉穩,不喜歡太麻煩的瑣事,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學詩的。黛玉雖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卻也有熱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導香菱不厭其煩,循循善誘,而且言簡意賅,所以香菱才能很快悟入門徑,獲得成功。黛玉的這種表現,是她性格中另一側面的反映。從某種角度說,黛玉比寶釵其實更容易相處,也更同情弱者。

課文中寫到的其他人物,如探春、湘雲、寶玉等,着墨不多,都是陪襯人物。但作者輕點淡染,也頗見精神。如寫湘雲健談、探春機敏,就符合她們一貫的表現。

紅樓夢讀後感 篇2

第一次邂逅《蔣勳說紅樓夢》,是同事鄭萍推薦。沒想到,居然一見鍾情。

《紅樓夢》一直是夢中情人,那些不同的版本,不同的解讀,正象它的不同側面,時不時冒出來,吸引着我的注意力,而蔣勳老師,早就聽說的臺灣知名文化人,他的解讀,自然是第一時間訂購。

蔣勳是臺灣著名作家、詩人和畫家,也是一位紅學家。蔣勳曾說:“我是把《紅樓夢》當佛經來讀的,因爲裏面處處都是慈悲,處處都是覺悟”.《蔣勳說紅樓夢》仔細地講解了《紅樓夢》的一到八十回。每一講,蔣勳都會參照文本,解釋文本並發表自己的見解。讓讀者認識《紅樓夢》,愛上《紅樓夢》,理解《紅樓夢》。

蔣勳在講第三回“賈雨村夤緣復舊職,林黛玉拋父進京都”時講到王熙鳳的服飾,曾這樣解說:“再看頸部‘項下戴着赤金盤璃瓔珞圈’。瓔珞,是一種珠寶,鑲在黃金面板上。項鍊跟項圈不同,項鍊是比較細的鏈子,而項圈通常是一個很寬的黃金做的板狀的東西上面鑲着珠寶。‘赤金盤璃瓔珞圈’,就是有點發紅的黃金,上面打出了小的龍紋,龍紋上再鑲上瓔珞的項圈”.蔣勳這樣逐字逐句地講解,可以讓讀者們更加深刻、細緻地理解《紅樓夢》。

蔣勳在講《紅樓夢》的'時候,很注重對“情”的理解,他曾說:“我覺得《紅樓夢》一直在講一個‘情’”.在講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的題目時,說道:“這兩句的第一個字是‘情’跟‘意’,十九回整個在講人世間的情意:寶玉和襲人的情意,寶玉和黛玉的情意。這種情意本身是可以擴大的,如果寶釵真正大度的話,也許也可以加入。我常跟朋友講,十九、二十回是最讓人百看不厭的,因爲它沒有大事發生,只有日常生活的悠遠、情意的深長,這是作者寫的最好的部分。”

在四輯的解讀中,我慢慢分享蔣勳老師對青春、對美、對人性、對智慧、對生命狀態的透徹認識。

在閱讀《蔣勳說紅樓夢》的過程中,漸漸進入悲憫、同情、寬容、通達、堅持、謙卑、救贖、無分別、淨化的修行過程。

蔣勳在對《紅樓夢》的解讀中,不僅引領讀者去認識這些隱藏在文學背後的生命狀態、情感,而且引導讀者從不同的現實生活場景中觀察美,體驗美的力量。“美,其實是一種拯救。在人性衆多的阻礙之中,在生命衆多的困惑迷惘之中,美,使人有反省、有思維、有渴望、有嚮往、有對傷痛的悲憫,也有對喜悅幸福的期待。”

蔣勳老師以慈悲做爲生命的底色,以美爲救贖。

臺灣最喜歡的幾位大家,居然都是學美術出身:劉墉、席慕容,還有蔣勳,或許由此見美之於生命的意義。當然,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便是有一顆柔軟的心。有美的感悟力,便可於細微處發現生命的光芒;有一顆柔軟的心,便可於細微處體諒他人的心境。

我現在讀了四輯讀完了,真想對蔣勳老師說聲謝謝!或許,這一輯一輯慢慢出版,也是一種修行,讓我們慢讀,因爲蔣勳老師說過:“我一直在《紅樓夢》裏面修行。我想在假期讀餘下的四輯。真希望,就這樣和大家一起讀着《紅樓夢》慢慢變老。”

或許,他本來就是希望這個閱讀的時間變得長一些,讓籍着慈悲與美的閱讀成爲讀者的生活態度和思維習慣。

聽說林青霞每週從香港飛到臺灣,專門去聽蔣勳老師的一堂“說《紅樓夢》”的課,因爲聽了蔣勳老師的課,令林青霞“安定”.我們一本一本追着讀,亦算是各得其所了。

完成了與《蔣勳說紅樓夢》四輯的約會,生命中多了些許的柔軟,些許的細膩,些許的關懷。這就夠了,生活還在繼續,修行是一生的功課。誠如蔣勳老師說的:“《紅樓夢》這本書讀到某一階段,你會希望走進人間,在六合夜市、官場、商場……進入滾滾紅塵,你將會更懂《紅樓夢》。所以《紅樓夢》的結局不在小說裏,它的結局是在現實的人生裏,因爲曹雪芹經歷過現實人生的起伏跌宕。”紅樓夢讀後感1000字紅樓夢讀後感600字紅樓夢讀後感

紅樓夢讀後感 篇3

閒來無事,翻開了蒙塵已久的名著——《紅樓夢》。它着實很厚,掂在手裏就已失了些打開的勇氣。

於是,在一個潮溼的雨天,我懷着恭敬的心情,走進了這個繁華落寞的夢裏,和作者一起,見證了一個大家族,由興盛走向衰敗;一衆紅顏,最終萬豔同悲;風流人物,一抔清土掩風流……

許多人都喜歡嬌弱多才的林妹妹她的多愁善感惹人憐愛,她的敏感多疑讓人心疼,她的才華橫溢使人欽佩,她對寶玉的一份癡情,更是引人感嘆。可是,卻不能和她心愛的男子共度一生,這又是爲何呢?她難道不如寶釵嗎?論文采,寶釵不比她;論容貌,她也是絕代風流的俊俏美人;論背景,她是賈母的親外孫女。哪兒就輸給了寶釵?我苦苦思索了許久,卻是參不透。也許,那時的時代,需要的'不是這樣一個鋒芒畢露的清傲女子,而是像寶釵這樣的大悲大俗之人。看到這裏,我雖心中不快,卻也依稀覺得有理。

且不必說,寶釵是一個標準的大家閨秀,她有着殷實的家庭背景,同時也受着良好的教育。所以她深諳人情世故,有着很強的生存智慧,性恬淡,識大體,得人心。這樣的一個有德有才又有貌的女子,多少鬚眉都是求之不得的,所以賈母最終選她做了寶玉的內助,不失爲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可憐的黛玉,持着一身傲骨,只求與寶玉有一段公平,純粹的愛情,都不能如願。在寶玉踏入婚姻的那一刻,她離開了這個污濁不堪的世界,帶着不捨,怨恨,迷茫,不甘……這樣的結局,讓人無奈。看到這一節,我也沉沉的嘆了口氣。

我想,黛玉這樣孤傲的女子,本不該存於人間,受那世俗的玷污。“質本潔來還潔去”黛玉總算也實現了她的誓言。

再看鳳姐,讀者們都忌憚她心狠手辣,狡詐,貪婪,我個人也不喜歡她的逢迎做作,阿諛奉承。但是,同時我卻也很佩服她的才智。能在龐大的家族中走到她的位置上的人,少之又少。可是,縱使是有了這樣的地位,付出了這樣多的心血,到最後,都化作浮雲,說沒就沒了。她千算萬算,卻獨獨漏了算計人們惶惶的心。做了太多的惡行,終究只落得個悽慘的下場。這是不是也在變相的告訴我們,“物極必衰”,“應果報應”呢?

女兒中的代表人物只是這些,其實還有許多。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可嘆的,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

男兒中,一個寶玉,不得不說。他出生在這樣一個富貴的家庭,不知到底是可喜還是可悲的。他對個性自由的追求和對封建禮制的反抗讓我動容。尤其是他對黛玉的一片發自肺腑的炙熱的愛,讓我十分感動。他不滿已有的封建傳統,奮力企圖逃離這個牢籠,卻受到了來自各方的封建勢力的殘酷壓迫。他失去了他心愛的林妹妹,最終棄家出走。

多麼可嘆啊!這些辛酸的命運!

《紅樓夢》是一個悲劇,我看到後來都不忍再看下去。那樣大起大落的人生,那樣可悲的命運。這讓我感到,人生世事無常,有誰能參得透這人間滄桑?只是從此,我懂得,在輝煌的時候,也要想得到腳下的萬丈深淵;在跌到谷底的時候,也要看得到頭頂的一片清明。

如今的我們,不用再揹負着過去那樣的壓力,可以隨心的打造自己的人生。就像我現在,可以暫時拋下課本,捧起這一世繁華消遣時間。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珍惜呢?可以愛,就去愛吧,可以爭取的就快抓緊吧!

正如魯迅說:“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祕事……”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只不過是一介書生,才疏學淺,就敢在這裏品嚐中國的歷史大作,還發出些鄙陋的見解,真是獻醜了。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我雖無酒,此時也已微醺了……當真是滿紙荒唐言啊!

紅樓夢讀後感 篇4

說起《紅樓夢》,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的那段戀情吧,這戀情因生不得在一起,死後也無法相見而顯得難能可貴,刻骨銘心。我閱讀《紅樓夢》後,也對他們的戀情感到可惜,然而我卻還是不爲他們沒在一起而感到惋惜。林黛玉只適合養在深閨中保護起來,如一隻容易受傷的金絲雀,沒了主人的保護和愛惜便不能久活。而賈寶玉正好就是哪位不能帶給她幸福的主人,賈寶玉這個人,說傻不傻,但也不是太過聰慧,他只是一直都在隨心所欲的活在世界上,他的存在和這個社會格格不入,這種格格不入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好的地方在於他表現了作者的意識和當代社會的陰影面的投射,不好的地方在於正是他的性格造成了他和林黛玉不幸的一生,不能擁有美滿的結局。要我說還是薛寶釵和賈寶玉更加相配,薛寶釵要容貌有容貌撐得起一個家族的面貌,足夠有當家奶奶的氣場,且也懂得如何與人相處,不想林黛玉一樣處處敏感,總覺得別人話中有話,最終因爲這多感的心而勞累了身體,最終香消玉殞。薛寶釵容貌,性格,氣質,對賈寶玉的關心都足以爲她贏得當家少奶奶的頭銜,然而就因爲當時社會的以夫爲天的封建思想,使得她如此一位有才氣,集美貌與智慧與一身的女子敗在了一紙休書上。從此一蹶不振,再也沒能起來,只能鬱鬱寡歡,最終也落得個不太美滿的結局,而賈寶玉呢,他辜負了一個女子的一生,又毀了另一位女子的一輩子,最終也只是考的狀元卻最終落得個皈依佛門的終局,正如曹雪芹自身在文章的開頭便寫到的那些伏筆一般,一個似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最終分散兩地,全是虛幻,也全是泡影。

小說中主人公的不幸結局也暗含着作者的落魄和不幸的人生,原是豪門的曹雪芹卻因正值革命時期而沒能當上狀元,也沒能在官場上有所大出息,小說中賈寶玉的前半輩子幸福的人生可能就是作者的`過去吧,也只能說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落魄了的作者其實內心深處還是在深深眷念着過去紙醉金迷的繁奢的生活吧,而賈寶玉之後所經歷的賈府落魄,也正是作者生活開始衰敗的投影吧。可能也正是由於作者生前經歷過的真實生活的鉅變,貧富的差異,生活的不順心,使得他終於從過去那種腐爛,頹敗的生活中看到了社會的陰暗面和隱藏在社會深處的黑暗氣息。人心的異變與自身身份的改變給了曹雪芹一個蛻變的機會,正是因爲他親身經歷過了奢靡的生活,他才通曉那些大家族裏的規矩和方寸,也明白那些複雜的人心和大宅裏的勾心鬥角吧,結合了自身的人生經驗,曹雪芹使得《紅樓夢》中那些人物生活都活了起來,那些人物的言語,行爲,動作,彷彿躍然紙上。不見其人先聞其聲的王熙鳳,樹下悲歌葬花的林黛玉,說出男女是泥和水的賈寶玉,有那通身氣派的老祖母,一個個人物在小說中活出了他們精彩的一生,不可謂曹雪芹以示面面俱到了,還有衆人那影藏了一生悲歡離合的人物詩,和那一出出暗含的玄機,直令看的人覺得內心痛快,但在閱讀書中人物的一生時也不禁引起我們對於當今社會的反思,那時候的封建社會的壞習性和不良風氣是否延續到了今天?那時候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社會地位的不平等是否在今天仍然出現在了當今的社會主義社會當中,那時的對百姓的迫害,大家族對百姓的欺壓,法律對貴族的庇護是否在今天還活在社會那個陰暗的角落?我們需要反思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這並不只是一個人的思考,也不是一羣人的深思,而是一個國家乃至一個世界全體人民的深深自我反省與自我監督。

《紅樓夢》的魅力當然不僅僅只是這些,其中所蘊含的文化是如此的出彩和豐滿,看着《紅樓夢》,彷彿就看到了整個社會的氣息,彷彿觸摸到了古代珍貴非物質文化的軀體。那不僅僅只是一本書,一本小說,它是另一個名爲《紅樓夢》的世界的載體,使得另一個世界得以以這種媒介和我們這個社會相接觸。這或許就是紅學的誕生緣由吧!

紅樓夢讀後感 篇5

在這樣一部人物衆多、情節複雜的古典小說中,那些鮮活的人物中我惟獨對寶玉和黛玉這兩個人物最爲傾心。而傾心於他們的原因是從他們對封建等級觀念的反抗、對愛情的真誠和那逃脫不了的悲慘命運,給我所帶來的心靈的撼動。

整部《紅樓夢》我可以說只對其中三個情節印象極爲深刻,那就是:寶玉與黛玉合看《西廂記》、黛玉葬花、和黛玉焚稿。

一部《西廂記》讓寶玉與黛玉情竇初開,兩顆年少的心相憐相惜地走在了一起,從此輕狂的少年因了黛玉懂了幾分愛的深沉和執著,讓我第一次從這裏感受到了愛的偉大力量。自小出身於官宦世家的寶玉、自恃祖母的寵愛,成爲賈府上下人人都奉若寶貝的小祖宗,整天和那些丫鬟小姐嘻嘻笑笑,打情罵俏,而不務正事。然而這樣一個十足的紈絝子弟,在清純脫俗的林妹妹面前,卻是十分的乖巧,正驗了當今的一句套話:好女人是一所學校。在這所學校裏再難馴的烈馬也會變得溫順而可愛。

自幼出身淒涼,因喪母而不得不投靠外祖母的黛玉,第一天進賈府的門起,就牢記着母親說過的.話:不可多說一句話!雖然也很被外祖母所疼愛,卻因爲父親的敗落和無能被賈府裏的人所歧視,那種寄人籬下、看盡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她,又怎的不多愁而善解?所幸的是有一個寶玉全心身的愛着她,這是她生命裏唯一的一束陽光,也是賈府唯一能讓她傾心的人,然而,在那種等級門第觀念森嚴的社會,一個柔弱的女子,她能把握自己的命運嗎?

這樣的愛情對於黛玉乃是“水中月、鏡中花”,遙望而不可及,所以,她終日裏以淚洗臉,枉自嗟嘆!一顆敏感易碎的心更添幾分落寞和淒涼。

黛玉葬花的一幕是《紅樓夢》的經典之處。一個清麗哀怨的女子,荷着一把花鋤,在滿園的落紅中獨自傷感:儂今葬花人笑癡,他日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想起自己的身世,想起一身的病痛,和那渺茫的愛情,怎不叫人惆悵!又怎不讓人傷懷!一個多情美麗的女子,一個不染纖塵的才女,終因了現實的殘酷而鬱鬱寡歡。

最讓人催人淚下的還是黛玉焚稿的一幕:寶玉被騙得與寶釵成婚,喜慶的鞭炮聲中,黛玉重病在牀。當賈府沉慶在一片喜慶中,處處是歡歌笑語時,黛玉的生命卻已經走到盡頭。臨終前她一遍遍呼喚着寶玉的名字,可是除了她貼身的丫鬟紫鵑外,就只有那隻一直陪伴她的鸚哥了。當靈巧的鸚哥叫着:“寶哥哥來了,寶哥哥來了!”的時候,滿腔的哀怨終讓黛玉愛恨交加,她絕望地將那些記載着她與寶玉愛情的詩稿化作了灰燼,命比紙薄的她在吐盡最後一口鮮血的時候,叫着的仍是那個“負心人”的名字!

這樣讓人肝腸寸斷的一幕,將整部小說推向高潮。而寶玉在得知林妹妹已去,對着那鸚哥和紫鵑大哭:妹妹我來遲了,我來遲了時,此時此刻的讀者無不被其深情所感動,跟着那寶玉一齊痛哭流淚!

在寶玉心裏,黛玉便是他生命的一切,黛玉已死,就意味着他的生命被抽空,這樣的軀殼對於一個活生生的人已經形同虛無,於是,看破紅塵的他終於拋開一切,選擇了出家。

只僅僅是出於封建家庭禮教的反抗嗎?不是,還有他對愛情的專一和執著,當愛的人已經離去後,那曾經的美好也隨之而去,既然愛已隨廝人而去,自然心也死了。哀大莫過於心死,再多的榮花富貴都是身外之物,相比他心中的愛情,自然輕若鴻毛。

本無資格評論這樣一部紅學鉅著,怕膚淺的理解褻瀆了曹雪芹先生的力作,也不想讓自己的淺薄被大家所唾棄,因出於對曹雪芹先生的仰慕、對《紅樓夢》的喜愛,還有對寶、黛愛情的讚賞,才寫下這篇文字,願我們懂得珍惜愛情,更願天下的有情人終成眷屬!

紅樓夢讀後感 篇6

曹雪芹的長篇小說《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也是最奇特的一部小說。

我讀紅樓,感悟最深的大致可分爲兩點。

第一,有感於《紅樓夢》的藝術魅力。《紅樓夢》之因此能成爲中國四大名著之首,並不僅僅僅正因它在資料上的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更重要的因素還取決於它巨大的藝術魅力。從小說的人物看,它塑造了衆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據不完全統計,其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近五百人,而能夠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至少也有數十人,例如林黛玉的尖酸刻薄,薛寶釵的溫柔敦厚,賈寶玉的如傻似狂,王熙鳳的詼諧幽默等,這些典型人物,各自都有自己獨特而又鮮明的個性特徵,早已成爲人類藝術畫廊中千古不朽的藝術典型,在銀屏上盛演不衰。從小說的情節結構上看,《紅樓夢》改變了以往長篇小說情節和人物故事單線條發展的單調模式,創造了一個完整宏大而又渾然天成的網狀藝術結構,四大家族及衆多人物,情節結構安排巧妙,雖然多條線索齊頭並進,互相聯結,卻又有條不紊,層次分明。

從小說的語言上看《紅樓夢》,曹雪芹是公認的語言大師,他在繼承中國古典文學語言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加以豐富的發展,使小說的敘述語言更加生動形象,準確洗練,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小說中的人物語言堪稱經典,作者往往只用三言兩語就能傳神地勾畫出一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例如林黛玉進賈府那段,王熙鳳說道: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兒,我今日纔算看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似嫡親的孫女兒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裏心裏放不下。只可憐我這妹妹這麼命苦,怎樣姑媽偏就去世了!她這幾句話,不僅僅誇獎了林黛玉,而且讚揚了探春姐妹們,還博得了賈母的歡心,充分顯示了王熙鳳圓滑世故的.特點。

除此之外,小說中的超多詩詞歌曲根據人物的不一樣性格而作,更有較高的文學價值。第二,有感於《紅樓夢》的主題,《紅樓夢》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學鉅著,關於它的主題,歷來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誠如魯迅所說的那樣:“道學家看見淫,經學家看見易,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祕事”。但我們細讀原著,就會發現,作者所要展示的主題,其實就是人生有限,天地無情的痛苦和無奈,是留戀完美的人生而又對人生美中不足的哀惋與感嘆:人生爲何要生老病死、離合悲歡?

小說中透過不一樣人物之口,反覆吟唱的這一旋律,正是作者歷經世間榮辱後的人生感悟,也是《紅樓夢》乃至歷代文人所極力探索的永恆主題之一,例如,元春貴爲皇妃,但卻覺生活“終無意趣”;迎春誤嫁中山狼,不久便被折磨至死;探春雖然“才自精明志自高”,但卻“生於末世運偏消”,爲了家族的利益被迫遠嫁異域;惜春看破紅塵,出家爲尼,“獨臥青燈古佛旁”史湘雲雖然“英豪闊大寬宏量”,但最終卻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氣質美如蘭,才華阜比仙”的妙玉帶髮修行,結果“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其他諸如香菱、晴雯、尤二姐、尤三姐等等,乃至大觀園“女兒國”中所有的女兒們,都無一不是以背劇結局而告終的,但是,曹雪芹的這種人生感悟是用心而非頹廢的,他對人生乃至世間一切完美的事物都懷有深深的眷戀之情。當人生與世間的真善美被無情地毀滅時,他纔在憐惜悲憫中發出了無奈的感嘆,綜觀全書,《紅樓夢》主要在“天上人間諸景備”的大觀園這一既詩化又真實的理想世界中展開故事情節,以“無故尋愁覓恨”的賈寶玉爲主人公,透過他的獨特視角和親身經歷來感悟人生,探索自然,充分展示了青春少女及世間之美被毀滅的無情和無奈。

以上就是我對《紅樓夢》的淺談,自《紅樓夢》誕生以來,就受到了普遍的讚賞和喜愛,紅學各派各持己見,然而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紅樓夢》巨大影響和無窮的藝術魅力!,然而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紅樓夢》巨大影響和無窮的藝術魅力!

紅樓夢讀後感 篇7

“枉自溫柔和順,空雲似桂如蘭。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情。”記得幾年前初讀《紅樓夢》時,對於書中人物,除了我們那位多情的玉兄之外,印象最深的就是襲人了。這麼說來自己也覺得十分奇怪,而此話叫大家聽了自不免更加稱奇了罷,莫不都要問:讀罷“紅樓”,不仔細記憶“十二釵”中的女子,反而對一個丫鬟念念不忘,怕不是也受了寶玉之染而犯了呆勁罷?然而當時我確實就是這樣,只是“呆呆”地喜愛襲卿一個。

有些朋友聽說我如此,總是要懷上一種同我辯駁的態度來對我說:“襲人那麼討厭,你還喜歡她,有毛病!”甚至有時還會因爲這事同我爭個面紅耳赤,總之是要我“放棄”襲人、要我同他們一般地去厭惡襲人。但我卻始終“固執己見”,從不曾動搖過分毫,鬧到最後,此事在我與友人們之間也就不了了之。其實說到朋友們嫌惡襲卿的根本原因,我卻也知道並且理解——那全是由於“高某人”之故,事情的根由,只是我們那時所讀到的還都是百廿回通行本《紅樓夢》(其時我也尚還不知“石頭”的其他版本),在思想上大大受到了後面僞續四十回中“高兄”劣筆的“感染”。

說句實話,當我將百廿回通讀過一遭之後,也曾多少對我以前的想法產生了質疑,覺得是否自己從前“看錯”這“丫頭”了?但由於我實在是愛喜她在先,而且愛得深、喜得切,所以,念頭掙扎了一回,也就不再去理會襲卿後來的“大轉型”了,只還將她當作心中的最愛。之後的幾年,這等念想一直不改,無論旁人如何嗔謗於她。這或許就是我的“戀到癡處盡包容”罷。直到後來,我由於受了“紅潮”的`影響,也開始自行“鑽研”(不過也就是自娛自樂罷了)起《紅樓夢》,這才逐漸對它有了略深一層的瞭解,得知了它竟還有許多異本、曉得了“程高本”的僞劣之處。如此,我便更加確定了自家先時對於襲卿的看法與“愛戀”,我便更加不再“懼怕”於朋友們的爭駁了。

記得最開始喜歡上襲人,還只是因爲從書中看到她溫柔賢惠、知事通理,處處都從寶玉一面設想,總覺同雙兒(金庸先生《鹿鼎記》中人物)有些相似,但她又比雙兒有過人的地方,便是她對於寶玉的一些“不是”總不會像雙兒那樣過分地去遷就,並非事事都大順其意而行之。後來,在讀到了附帶“脂硯齋”批語的“石頭”以後,通過那些夾雜在正文字裏行間的小字,我更加深入地瞭解了襲人其女,她在我的眼中、心裏似乎更漸清晰了,我竟好像是曾經同她終日相處過一般。

重讀“石頭”,我因了先前對襲卿的“戀”,對於書中有關她的文字就決意不再輕易放過,總都是反覆讀之再四,包括“脂批”。只覺得此女越讀越能見出她的不平凡處,越“探究”得仔細就越感到她不像個丫鬟,以爲她簡直就該名列“十二釵”中才好,“十二釵”中無她,實在可惜!等到得見“脂批”點醒,被“告知”襲卿該是“十二釵副冊”之首,我才略覺釋懷——想她既出身丫鬟,自不好當真與“十二金釵”並列,但將她列於“副冊”之首,卻也再合適不過,試問舍她其誰?再想想襲卿於書中的種種行事,套用“脂硯”一話,曰:愛煞!愛煞,當真令人愛煞也!我只想再跟“批”一句:堪得此女爲伴,夫復何求哉!若還有不能理解我者,且隨我仔細回憶襲卿種種。

可還記得“楓露茶”與“奶油酥酪”兩節文字,特別是後事,旁個丫頭子對那李嫫嫫擅吃玉兄特爲襲卿所留吃食時的態度如何?而後來襲卿自家卻又是如何從中調停而過的?——她只說雖然愛吃那些,但因早前吃多了鬧肚子,倒是不敢吃了,之後就要寶玉替她剝栗子,就此將事情揭過,恐怕寶玉再像“楓露茶”那回一般,一怒之下摔出什麼東西來驚動賈母。“脂硯”則在此處批曰:通部襲人皆是如此,一絲不錯。足可見,後文之中襲卿性情依舊這等溫柔和順,根本不是“高某人”所“續”那般的“招人嫌惡”!

紅樓夢讀後感 篇8

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襲人等是《紅樓夢》主耳目物,寶、黛二人的悲劇貫串始終。薛寶釵雖不是此愛情悲劇確當事人,但也有着相稱高的地位。

對於《紅樓夢》的結局,我有甚多不滿,可有人對我說,“寂荒不滿,林黛玉終極抱憾而亡,賈寶玉出家爲僧,那您覺得,什麼樣的結局是完美的。”的確,我對甚爲不滿顰兒之死,顰兒素日也是叛逆角色,終日只想一鋪才華,違背了古時“女兒無才便是德”之說。顰兒在文中的才華是不容置疑的,我實是欽佩,也爲她那種叛逆而佩服。可她爲何不能叛逆至底?賈母素日疼她,更疼寶玉,他倆二人想要結爲連理枝,賈母也未必反對,她竟不往爭取,偏自尋苦惱,氣死了。可細細思量,她素日多疑,即使嫁於寶玉,也難免會被氣死。她又不似鳳姐會借酒撒潑,怎生向賈母開得了這口?她的氣力是如斯菲薄單薄,在賈府她究竟不像寶釵那樣得人心。寶玉,最後望破紅塵,做了和尚。豈非做和尚真是最好的`結局嗎?若是如斯,衆人都改爲僧。我的想法主意太極端了。“您死了,我往做和尚。”預示着這一切,好似一切皆前定,無法改變。我不滿的是寶、黛二人終極還是無法逃出命運的束縛。那人又對我說,“寶玉,做和尚已不是爲黛玉而做。寶玉不做和尚,還能做什麼?往追求功名利祿嗎?”是啊,細度之,對於寶玉而言,這不失爲最好的結局。他已稀薄名利,對他而言此皆身外物。追逐名利,讓歷史重演,望着自己的昆裔再來上演這“紅樓夢”嗎?他望似沒有掙脫命運的束縛,但命運業已不能束縛住他了,他既不是爲顰兒往做和尚,那就是爲自己,他也不像衆人爲了“得道羽化”,而是了無牽乖冬望絕紅塵豢上撾人圓滑,討人喜歡,她終極終極獨守空房,也不免令人覺得有些惋惜。

寶釵也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她以林黛玉之名嫁進賈莢冬也深知寶、黛二人心意相通,卻無力抵擋。薛母再疼她,也無能爲力,賈母如斯有誠意,自己又怎生婉言拒盡?何況,薛蟠之事,賈家也絕了不少力,寶釵也不想爲難母親。嫁於寶玉後,雖說黛玉已死,寶玉待她也不薄,可寶玉還是對黛玉念念不忘。最後,她已懷身孕,寶玉還是舍她而往,出家爲僧,留她獨守空房。說來,得人心又如何?終極也未得幸福。

我始終覺得寶釵是全劇中真正的強者,她從不再人前爲難他人,不與人正面起衝突。她的才華毫不在顰兒之下。我很是最佩服她,她說話從不造次,不該說的話盡未幾說,即使是頑話,也是極爲小心,甚至是無懈可擊。她的才智也是罕有的,她不似鳳姐無話不說,說話好似盡不諱忌,潑辣來形容也不足爲過,心狠手辣,但她的才智盡差不了鳳姐很多。

就拿此二事做分析。她時而勸戒寶玉,寶玉無悔改之意,她也不委曲,一她是姨外家的,不便多說;二襲人如斯勸慰,仍不見起效,多說也無效。就此打住,多說無意。再拿她與寶玉結婚之時,乘機將顰兒的死訊告訴他,也顯示了她的才智。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在來說說我自己的見解,我自以爲對寶釵的爲人,性格,想法主意都不夠了解。我只是以一個凡人的角度來思索。

寶釵處理世事甚是圓滑,幾乎是人見人愛,可難免會有點虛僞感。她對何人都是如斯,也不等閒像他人傾吐心聲,她就好似將自己躲起一般,在我望來沒有人自願,將自己埋躲,她也許是爲了建立地位,或是想得人心才這麼做的。在母親眼前,她是貼心,在外人眼前,她是懂事,薛姨媽臉上也有光。也許她是招人喜歡,可同時她將真正的薛寶釵安葬。在整部書中,表面上她也許是最完美的,可我總覺得她出賣了自己的心,自己的靈魂,那還有什麼完美可言?也許是家景關係是她不得不如斯,家有薛蟠這酒囊飯袋,雖有薛蝌,可究竟不是親哥哥。她可能想忍得一時,時機成熟後,便可尋歸自己,可到時到何處尋歸自己?固然她是強者,我個人以爲將自己埋躲並不是件容

紅樓夢讀後感 篇9

在閒暇的午後,坐在書房中,一杯香茗,一本《紅樓》,可謂,悠哉。能在百年之後,品讀這一經典,與作者進行心靈的交流,又可謂,幸哉。

——題記

《紅樓夢》對於我來說,並不陌生——作爲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在媽媽的影響下,我至今已讀了三遍。書中的情節跌宕起伏,尤其是書中對於人物的描寫,那可以稱得上是生動形象,栩栩如生,無不令人叫絕。例如寶玉的風流瀟灑,黛玉的多愁善感,寶釵的雍容大氣,都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其中的一位老人家,卻讓我在前後三次讀《紅樓夢》的過程中有了三種不同的感覺。她便是——劉姥姥。

初讀時,第一次看到這個角色,是在榮國府外,一位“村氣”十足的老嫗,牽着孫子,不停朝着府內張望。接下來,劉姥姥的形象似乎固定在了丑角這一類型中,插着滿頭的花朵,喝得酩酊大醉,見到華貴的餐具和豐富的菜餚驚歎不已,甚至還說出了“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擡頭!”引得舉桌的夫人小姐們掩腹大笑?當時我想劉姥姥就是作者在這稍顯沉悶的情節中安插的一個使讀者發笑的閃光點,僅此而已。對此,我並不深究,只一笑而過。

再讀《紅樓夢》,書中的人物已不再陌生,再加上情節的輔助,對於許多人物的看法,我也改觀了許多。而那位作爲“笑星”的劉姥姥,我也不再認爲她是一位單純的丑角。作爲一位“久經事故的老寡婦”,她初次見到賈母時會立刻想出一個奇特的稱呼“請老壽星安”,這是多麼的巧妙而恰當!此後,和賈母的許多對話又多麼得體。當在筵席上鴛鴦和鳳姐設計取笑她時,她將計就計,博得了衆人的歡笑,此時的她心裏是雪亮的,只不過裝傻罷了。她還會投賈母和寶玉所好,講一些稀奇的事兒,那樣的'“信口開河”讓我刮目相看。另外在二進榮國府時,王熙鳳要劉姥姥爲自己的女兒取個名字,說要靠靠老人家的福。這是作者埋下的伏筆,將來“事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的故事由此開始。在這個時候,劉姥姥這樣一個老嫗卻比賈雨村這樣的飽學之士更講義氣,更能擔當。因此,我認爲劉姥姥在《紅樓夢》中的作用除了好笑,還注入了一份難得的小智慧,大義氣,大擔當和同情心。

第三次讀《紅樓夢》,我在不經意間和作者已有了細微的心靈交流,合上書本,細想,在整本書中,和劉姥姥年齡相仿的賈母,生活在大觀園中兒孫滿堂,安享天倫,而劉姥姥呢?只有和板兒相依爲命。那些照輩分來看本應稱劉姥姥爲“奶奶”的紅樓小姐們卻諷刺她爲“母蝗蟲”,對她進行百般譏嘲。劉姥姥在《紅樓夢》的主題中看似不重要,就是不寫這個人物對於整部故事的發展似乎也並不產生什麼影響。實則熟悉曹雪芹的讀者,大概都知道作者的一生何其坎坷,他出生貴胄,享慣榮華,後來家道中落又受盡貧苦無援之苦,故深知朱門深鎖的生活空虛,也深知一切卑微無依小人物的哀愁,爲了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有深入的感受,於是他塑造了劉姥姥這個人物形象,希望借她的眼睛一探富貴豪門之奢侈浪費,不自知慚愧,反以窮人開心。

但反過來,試看賈府那些高貴的太太小姐們以及那些有權有勢的管家奶奶們,有誰能像劉姥姥這樣心地淳厚,遇事待人都能滿懷一顆感恩的心?那一些生前享盡富貴榮華之輩,到頭來,還不落得像賈元春才選鳳藻然暴斃而終、王熙鳳“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樣的下場。而劉姥姥呢?一對孫兒得以安享晚年,可嘆命運弄人啊!《紅樓夢》的作者用這樣一個鄉村老婦人和那麼多的城市貴婦人來作對比,此時,劉姥姥就成了一面鏡子——一面折射出大家族“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腐朽欲垮的醜態的鏡子。仔細想想,在這表面看似繁華的背後早已是大廈將傾,形同枯槁,而劉姥姥的行爲似乎揭示了這一大家族破敗的命運!“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

讀了三遍《紅樓夢》,認識了三遍劉姥姥。“都言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我感謝這位老人,通過對她的一次次改觀,我漸漸撥開了這紅樓之中的一場“富貴煙雲”,更體會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

紅樓夢讀後感 篇10

把《紅樓夢》合起,卻感到心中氣憤難平,“曹伯伯,如果讓一個人讓黛玉開竅,她一定會與寶玉有一個完美的結局的!只是當時的社會毀掉這一段愛情罷了!”曹雪芹眯上眼睛,哈哈大笑起來,“那就讓你去勸勸她吧。”他意味深長的看了我一眼,轉身離開……

涼風習習,絲絲沁人心脾:縷縷細雨,是可憐的黛玉在暗自垂淚?我推開賈家大院的大門,往日的輝煌已化爲烏有,只有那山坡後的花冡依稀可見,黛玉啊黛玉,癡情的你是否怨恨寶玉?

瀟湘館——

“林姑娘,寶二爺爲何送兩條破手帕給你?”我不解地問道。你羞澀地莞爾一笑,不語。我知道問也是沒用的,只好作罷。夜晚,我看見你的窗戶還透出橘黃色的燈火,不由心生焦慮,怎麼這麼晚了還不睡?輕輕敲開門,卻見你一臉的羞紅。只見舊手帕上題着: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閒拋卻爲誰?尺幅鮫綃勞解贈,叫人焉得不傷悲!

“林姑娘,二爺可對你是一往情深呢!”我故意逗你,你卻愁眉苦臉,“只可惜我是生在父母雙亡的不幸家庭,又有誰能替我謀劃這門親事呢?我又何嘗不想與他......”說到這,你竟然心生悲涼,輕聲抽泣。“姑娘,既然兩情相悅,爲何不去勇敢地爭取呢?賈母會爲你做主的!”你的臉上浮上一層紅光,卻很快黯淡下來,把目光移向窗外,“我始終不是賈家的人,如何使得讓賈母替我提親?罷罷罷。”

你又提筆寫下:拋珠滾玉只偷潸,鎮日無心鎮日閒。枕上袖邊難拂拭,任他點點與斑斑。黛玉啊黛玉,從這時起,我就覺得你和寶玉的愛情最終只會以悲劇結

束,你的怯弱,無情地斬斷了你與寶玉的未來,如果你能更加勇敢地去爭取,或許你們現在就不會陰陽相隔,或許你就不會鬱鬱而終,或許你們會更加幸福。黛玉,你可知道只要你能給寶玉一個肯定,他一定一定會全力以赴,你們就能衝破封建世俗的枷鎖,過上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當然,前提是你能向前邁進一步!

沁芳橋的花冢——

我扶着你慢慢行走着,或許你想起了與寶玉的往事,叫我去拿手帕來,我應了一聲,便轉身離開。回來時,卻見傻大姐在一旁哭,你的臉一陣蒼白,毫無血色,我知道,寶玉要迎娶寶釵之事已被你所知,殘酷的現實使你一病不起。黛玉,你的心是悔恨還是怨恨?

黛玉牀前——

“姑娘,別相信那些閒人的話,二爺如此重病,怎能成親呢?許是那些丫環拿來開玩笑罷了,別壞了身子!”我勸道。儘管我知道是你自己的一念之差,使你陷入如此悲痛的心情,但我還是不忍讓你這樣傷心。無奈,你只是笑笑,一陣猛烈地咳嗽,竟咳出好多血來,也因此一病不起。“姑娘,你爲何不去親自問問二爺?或許,他也是有苦衷的!與其這樣猜忌又不知真相,還不如問個清楚明白!”我着急地說。“何必問,最後只會更加傷心罷了。”你一臉的傷痛與淒涼,清秀的臉龐滑下一行行的淚。我想說什麼,但也知道說什麼也無濟於事,對於憂鬱、寡歡的你,我能做的只有陪着你流淚。你病了,賈家的'人都沒來看你,以往對你的那些好,都只是看在賈母的臉上,才惺惺作態。這樣的世態炎涼,也正在消減你對世間的留戀,沒有了生的希望,就已經註定你將不久人世了。但是,黛玉,你爲什麼不能堅強一點?你活着是爲了別人而活嗎?不是的,是爲了自己!自己纔是自己的主人,自己的命運也可以自己掌握!就算寶玉淡忘了你與他之間的情意,憑你的才氣與氣質,哪怕找不

到能與你吟詩作賦的好伴侶?如果你真能這樣想,或許你不必落到如此場景!黛玉,我爲你感到惋惜與哀嘆啊!

當我想好好地勸你,我卻覺得我與你越來越遠,我知道紅樓夢的一遊已經結束,就算我再怎樣地想改變你的想法,也無法改變你的性格。黛玉,我真的很爲你感到悲哀!

紅樓夢讀後感 篇11

自從看了《紅樓夢》一書,我突然發現我倒是很希望黛玉和寶玉能在一起,黛玉自小身子弱,又敏感,多疑,在姐妹中也不是人人都待見,加之本是外來的主子,自幼母親亡故,只是外祖母疼惜接來住在那院子內而已,在這裏無依無靠,好歹有個寶玉知冷知熱的疼惜着,可這寶玉也是姐姐妹妹丫鬟的一大堆,讓黛玉心生不安,於是就由寶玉說了句“你若但凡寬心些,你的病也能好些,你的病若能好些,我的病也能好些”我看着兩個人一起說說笑笑我確實很是喜歡,喜歡寶玉對黛玉的心,喜歡黛玉對寶玉的牽掛,寶玉總不相信金玉良緣,偏要堅持木石前盟,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總是先給黛玉送去,在那個年代卻比不得現在,想說的話不能說,但卻喜歡寶玉對黛玉的瞭解,衆人皆勸其讀書,功名,他不聽,卻說”林妹妹從來不說這混賬話,他要說這些,我早和他生分了”寶玉不喜歡讀書,不喜歡功名,心卻是極好地,屋裏丫鬟婆子犯錯他也擔待着,有些事他也承擔着,只是喜歡女兒身,要不說的:女兒是水做的。

黛玉對寶玉的心是極好的,卻受不得他的那羣姐姐妹妹。自小孤苦無依的她偏偏心比天高,但卻又寄人籬下,她卻說的”今日葬花人笑癡,他日葬儂知是誰,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好個可憐的丫頭,她卻是極有才情的,香菱學習古詩她傾囊相授,古詩每次都做的最好卻是老被說的比不過寶釵,她卻不在意,唯獨碰到個傻哥哥便沒了頭腦。卻也到:你既爲我之知己,我意爲你之知己,多好!

一直不喜歡寶釵,寶釵識大體,得人心,所有的姐妹都喜歡她,我確實不喜歡,似乎感覺她太世故,當日知道太太媽媽們瞞着寶玉騙他和寶釵結婚,寶釵卻也是答應,還整天的滿口女子無才便是德,滿口的功名利祿仁義道德,她確是比黛玉過的悠閒些纔有的這般大度,她有母親,有哥哥,還有一大家族的親戚,有房,有地有產業,所以她不用像黛玉那般愁苦,善感。

元春是大姐姐,進宮當了妃子,十五省親回家卻來亂點鴛鴦譜,偏偏分的東西寶釵和寶玉一樣的。

迎春是二姐,她懦弱,膽小,就連屋裏的丫鬟,婆子也管不了,最後找了個混賬的`夫婿受折磨了一輩子。

探春是老三,他是趙姨娘所生,不是正出,卻是個厲害人物,有膽識,有謀略,堪比男子,卻因爲不是正出且母親弟弟不爭氣,時時不得安心,最後遠嫁邊疆。

惜春最小,最後卻是青燈古卷,出家皈依了。

史湘雲,是個瘋丫頭,沒大沒小,沒頭沒腦的活潑猴子。

襲人是寶玉的大丫鬟,心地善良,待寶玉也沒的說,是內定的姨娘。

王熙鳳是個潑辣的主,對下人極其心狠手辣,對他們卻又和藹可親是個好二嫂。她剋扣下人月錢,私下收受賄賂,卻又長得一張巧嘴,惹得老太太,太太喜歡。把家裏大小事情都交給她處理,她身邊還有平兒是賈璉的小妾也是他的得力助手,心的卻比她好的多。

鴛鴦是老太太的貼身丫鬟,事事都離不開她,差點落得大老爺手裏,幸虧老太太不放才免得一次,可最後也是老太太死後她就隨了去了。

紫鵑是黛玉的貼身丫鬟,和黛玉感情極好,像親姐妹一般,事事爲黛玉着想,變着法的試探寶玉的心,是個可心的人兒。

香菱是個苦命的主,本是大家人家的千金小姐,最後被人販子拐賣,又被薛蟠霸佔,一生不得幾天舒心日子。

要寫的人還有很多,比如金釧,尤二姐,晴雯,麝月,等等,只是時間有限不做評論了。

自古的西廂記有個潑辣的紅娘,卻也使得兩人情投意合的在一起,梁山伯與祝英臺雖然生不能同牀,死卻也同穴了,唯獨這二玉生二人有情有意,卻不得一起,一個眼巴巴的等待着林妹妹的新娘子,一個死在對方的結婚當晚,卻沒得個人盡在跟前,來人世間一遭,還完了淚卻也走了!願下輩子不要“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紅樓夢讀後感 篇12

我總認爲紅樓夢的完美之處恰恰在於它的不完美,不管是家族的,愛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沒落,這在喜聚不喜散,愛好大團圓結尾的中國古典小說中並不多見。

我想我對後續作者高鄂氏感激的,感激他讓黛玉香消玉殞,管她登仙還是辭世,至少她別了寶玉,很好很好。

並不是說我天生殘忍,喜歡看別人的悲劇,但是,不是有句話說嗎,“塞翁失馬,焉之非福?”。對於黛玉這樣一個脆弱的封建少女來說,死,是她的解脫,是她所有悲劇的終結,是她的幸福。當她在地下安靜的沉眠時,看着寶玉仍在凡世尋找出路,不得不說,她還是幸福的。

或許有句話是對的,兩個太過相像的人是無法再一起的。黛玉和寶玉兩個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該相遇,因爲生活不是浪漫,生活會將浪漫消磨得一乾二淨,最終,紅玫瑰變成了牆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飯。所以,就讓浪漫在最美的時候畫上句號,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憶。

但有一點,我是不大讚同高鄂的續書的——黛玉死的太過悽慘。也許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許黛玉確實應該淚盡證前緣,這樣不是更好嗎?她牽掛着寶玉,用她全部的熱情爲這一知己痛哭,懷着深深的思念,這樣的死,何嘗不是高貴神聖的,然而高鄂沒有這樣寫,他最終讓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憤恨,氣極而亡。這不象我們認識的那個高傲自賞的黛玉,反而象個情場失意的一般女子。

我不得不說,黛玉是幸運的,她最終是在賈府垮倒前離開這是非之地的,否則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麼大的刺激。寶玉是個紈絝子弟,他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能給予黛玉的其實很少,談不上保護與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別人保護的弱者,所以在他身邊,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正如維納斯的.斷臂一般,殘缺的纔有更加悲壯的美麗。所以黛玉能帶着回憶離開他,是一種幸福。寶玉自己能給予黛玉的只是幾句好話,他連癡情都談不上,看看寶釵的下場,不得不說黛玉是幸福的,當然有人說寶釵需要的只是寶二奶奶的寶座,她並不在乎寶玉,是這樣嗎?難道有一個天生喜歡孤獨的女子嗎,不管怎麼說,寂寞的獨守空房總是悲慘的。何況所謂寶二奶奶的寶座她是不是坐上了還是個問題。

再來看寶釵的結局,如果賈府不倒臺,至少寶釵還有容身之地,至少沒了丈夫還有富貴,但是不是這樣呢?最終賈府淪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地步,那寶二奶奶的頭銜之於寶釵還有何等意義呢?沒有幸福的生活,沒有丈夫的關愛,寂寞的獨自生,獨自死,難道不是更大的悲劇嗎?

寶玉最愛的是始終是自己,我一直疑心寶玉並不是因爲黛玉而離開賈府的,否則他不會娶寶釵。他最終的出世是因爲他的世界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終於明白他的鬥爭,他的思想其實全部是依附着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麼思想啊,鬥爭啊,統統沒了,他不得不離家出走,也許是爲了避禍。

又來做另一個假設,如果黛玉還活着,如果她和寶玉最終在一起了,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廚做羹湯的場景嗎?穿着破衣爛裙,甚至是要依靠襲人的救濟,然後她當然無法再刻薄人,說閒話,只能獨自垂淚,不關愛情,而是生活。當生活給寶黛的愛情畫上巨大的問號時,黛玉能一如既往的愛着寶玉嗎?我想不會,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龍王廟的。然後寶玉最終受不了家庭的壓力,還是一走了之,這是很有可能的,他沒有照顧好寶釵,負擔不起生活,同樣對於黛玉,他也不過如此。

還有另一種可能,萬一賈府能重整旗鼓,蘭桂齊芳,黛玉和寶玉依舊過着他們幸福的日子,多少年以後,寶玉也許會突然發現黛玉皺紋滿面,然後會發現身邊的襲人竟如同當年的趙姨娘,然後愛情就在歲月中流逝,然後寶玉會回憶那個珠圓玉潤的寶姐姐。

這橫刀截斷的愛情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象傑克之於羅絲,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憶,可也只是回憶而已。

紅樓夢讀後感 篇13

曾經對於《紅樓夢》的認識始終停留在”大皆不過談愛情”,也曾爲了寶之悲,黛之慘而愣腕嘆息。如今取下衷之高閣的《紅樓夢》,如品茶一般細細品讀,忽覺愛情不過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味香料。

《紅樓夢》緣起靈河畔那一抹降珠單,受神瑛待者灌溉,又因灌溉過多改五內鬱結。至於石頭如何成了神瑛待者,神瑛待者又如何成了賈寶玉,我們不得而知,只覺得頗有些神化色彩。

再說那降珠草下界幻化爲人形,名黛玉,以一生淚水報答神瑛待香灌溉之恩。黛玉性格孤僻,並非與天得來。她幼年喪母,寄居在外祖母家中。但這並非是一個有溫暖與愛的家庭,而是一個崛戰之地。

賈母看似慈善,對劉姥姥施恩有加,突則自吹自擂,不過是出"攜煌不嚼”的鬧劇,在”上層”人物中最吃得香的秦氏,拍馬手段,黛玉視之,指出那些是"貧嘴賤舌”。極善奉承迎合旁人的王熙鳳,在黛玉看來,不過是“放誕”,”無禮”。自命清高的"檻外人”妙玉,黛玉也一眼識破了她卸卻紅妝的虛的。就連被王夫人認爲"識大體”的襲人,蒙得過湘雲,卻也逃不過黛玉的眼睛。黛玉一語點破她的本質——"我只拿你當嫂嫂待。”

於是,黛玉被認爲“小性,多心,心窄”,沒有大家閨秀風範,不能入選"寶二奶奶”,終了”世外仙姝寂寞林”。黛玉雖爲”主子娘”,卻又被稱爲"小雞肚腸”,但她除了一顆癡心外別無其他。她是不請人情,是恃才傲物,但”芙蓉吹斷秋風狠”,不要過份指責她的"多心”,那賓則不爲她之過,周遭使她不得不多多考慮。衆權中可與黛玉之才相比的非寶釵莫屬,她傢俬雄厚,善於處世,這兩點勝過身世可悲而又叛逆的黛玉。她是大家閨秀的典範。

她沒有木石前盟,卻相信金玉良緣。

初到賈府,便“連下人也都多與寶釵來近”,趙姨娘也稱她厚道。生月會上,她知賈母"喜歡熱鬧戲文”,”愛吃甜爛之物”,使"依着意思”去說。癡蕪院她佈置得素淨簡單,給人以恬靜的淑女之感,讓人覺得節儉。金利投鬥,她幫王夫人解除心中梗結。宴席上衆人嘲笑鄉下人劉婉婉,獨無掐寫寶釵之筆,是曹翁忘了這號人物,並不然,只是她維持了大家閆秀的儀態。一方面她讓王熙風認爲”不幹已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一方面又讓老太太,玉夫人覺得”小願全大體”。

對黛玉的認諷聽若煙聞,讓人以爲她從不記恨,又在撲蝶誤聽小紅與墜兒的談話時,扯出與黛玉捉迷藏之謊。她處世的高明與黛玉的.清高形成鮮明時比。於是,寶權被認爲"大家閨秀,溫順,識大體”,選上了“寶二好奶”,終成了"山中高士晶瑩宣”。對於寶釵,我一直無法喜歡,從情感上無法接受她與寶玉的婚姻。她的處世圓滑,她的性格溫順,在我看來皆是虛的之舉。藉由一些小亨拉近與黛玉的關係,讓黛玉認爲與她"情同姐妹”。時待寶玉,更是好之又好,順之又順,全然不同與黛玉的猜忌。黛玉死時,只說了半句“寶玉,你好··…·”,便命喪黃泉。如果要我填滿這句,我想必是"寶玉,你好狠。”爲何狠心拋棄黛玉,另娶寶釵,這令黛玉情何以堪,一個空有癡心的女子,如果連癡心也化爲灰炊,又如何撐得下去。殊不知,這只是王夫人的掉包計,寶玉並非無情,只是一直認爲迎娶的是黛玉。再說那寶釵,堂堂公侯女,千金小姐,竟頂別人之名嫁給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寶玉掀開紅蓋頭之後,發現林妹妹成了寶姐姐大失所望,就那麼把寶釵冰在那兒,不再理會,這叫寶釵又情何以堪。原本”任是無情也動人”,竟落得個獨守空閨的下場。

思及至此,忽覺寶釵也是受害帝,真正害人的則是吃人的封建禮教。

紅樓夢讀後感 篇14

開闢鴻蒙,誰爲情種?都只爲風月情濃。趁着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者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利用暑假的時間看完了《紅樓夢》,它讚美了自由愛情,描寫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矛盾生活,解釋了封建社會由興到衰的必然規律。這書中人物栩栩如生的描述吸引住了我,讓我想更進一步去了解它。由於初次閱讀這本書,我確實不太懂,也不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就對書中人物妄加評論,可是我卻想以自己的角度來說一下我的看法。

在這個封建大家族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賈寶玉。他本是女媧補天要用的一塊石頭,卻因他本多餘,因此想要去人間經歷一番。於是他生下來便就是不服從於封建禮教的.。他行爲“偏僻而乖張”,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他自小不喜讀所謂的“正經書”,卻鍾情於《西廂記》、《牡丹亭》。他鄙視功名利祿,對未來仕途漠不關心,只一心想要與園中姐妹平平淡淡了此一生。他認爲“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鍾於女兒,鬚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正是由於這種思想的指導,寶玉終日與女孩們在一起,性格脾氣也都似女孩一樣的發展。而在賈寶玉這一生中,最欣喜的便是他認識了黛玉,他把黛玉視爲知己,不理會和尚說的什麼“金玉良姻”,只念“木石前盟”,與黛玉相愛開始於叛逆性格,也是叛逆性格的最終形成。也正是由於他們愛情越發的偏離於封建禮教,才最終釀成了這場愛情悲劇。

林黛玉,也是在反抗封建的逆旅中遭受毒害的人。她本是小家碧玉,所以到了賈府“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恥笑了去”。她是一個才華橫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從小失去雙親總讓她感覺自己無依無靠。他心思細膩,落花本是常情,但他卻做花冢,將落下的花瓣埋葬,並嘆道“花落人亡兩不知”。他是姐妹中最有才情的一個,與寶玉都是封建禮教的反抗者,他與寶玉真心相愛,但最終這一場愛情卻被賈母等人扼殺,最終含淚離開人世。寶玉爲此心痛不已,沒有多久也就出家做了和尚。

說到寶、黛,也就想到了薛寶釵。她是公認的最會做人的,賈府中上上下下都喜歡的姑娘。她處事妥帖穩當,生得美麗大方,但卻是作者筆下封建禮教的捍衛者。她常常規勸寶玉在讀書上用心,常拿仕途經濟來壓制他。他也是極富有才情的,堪比林黛玉,他博學多才,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無一不曉。可是,寶釵雖然不會反抗,可是他仍是被封建殘害的人,他雖愛慕寶玉,但從不想與黛玉掙愛,可是賈母等人受封建思想的侵害,想要用寶玉和寶釵大婚的喜氣來爲寶玉治病,才釀成最終獨守空房的悲劇。

再一人,就是王熙鳳了。自《紅樓夢》出書以來,人們對王熙鳳的描述就是“潑辣”、“破落戶”、“陰險狡詐”、“狠毒”等,但我卻覺得,王熙鳳這不是壞,有句話道: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王熙鳳心機多是爲了保護自己,生在這種大家庭中,沒有城府,他怎麼會年紀輕輕僅二十歲就承擔起榮國府的日常開銷,這是他的才幹。都說她愛表現自己,討賈母開心,在我看來,那也是因爲他自己有才幹,有對老太太的一份心,所以賈母才這樣喜歡他,重用他。但王熙鳳的結局也甚是不好,常人道,他那時自己的壞事做盡了,才落得如此下場。但他也並不是沒有積德,他在正得意的時候幫助了劉姥姥,才得以臨終前將巧姐兒託付給劉姥姥撫養,這也就得到了回報吧。

初次閱讀,我斷然不能真切的體會到賈寶玉內心向往自由和純潔的心境,黛玉葬花的感傷,寶釵與寶玉大婚時矛盾的心情,但我一個人的觀點,漸漸讀懂了封建禮教對人們的迫害和人們的無奈嘆息之情。我看到了曹雪芹的“嘔心瀝血,披閱十載,增刪五次”長期艱辛勞動才得來的這一部寶貴的藝術珍品。《紅樓夢》值得我們細細品嚐這部書的更深層的含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