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孔融讓梨讀後感(通用5篇)大綱

本文已影響 1.28W人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孔融讓梨讀後感(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孔融讓梨讀後感(通用5篇)

  孔融讓梨讀後感1

人生猶如一場旅行,有時候可以放慢腳步。一本書,一次光合作用,卸下心中的負累,誕生美好的力量。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身心的光合作用,帶我們發現更美好的風景。讀一本好書,開啓你的光合作用,在閱讀中發現世界。

我想畢大家都讀過《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吧!這是一個從小伴隨我長大的故事。

這個故事是說,三國時期有個叫孔融的小孩。在他四歲那一天,他父親託人從外地買了些梨。他把大的梨讓給了長輩和兄弟姐妹,而他自己卻拿了一個最小的梨。父親問他,爲什麼要這麼做?他回答:“父母對孩兒有養育之恩,自然應該吃大梨;我比哥哥姐姐小,做的事比哥哥姐姐少,自然應該吃小梨;弟弟妹妹比我小,所以我應該多多照顧弟弟妹妹。”他的做法是正確的,如果換作我們現在的一些小孩子,巴不得拿一個最大的,如果沒有拿到大梨,我估計他們會在地上打滾吧!

記得有一次,爸爸下班晚了些,媽媽將飯菜熱了又熱還是沒有等回爸爸。我實沒忍住飯菜的可口誘人,偷吃了一口。不料,卻被媽媽發現了。“鑫鑫,我平時怎麼教你的?!做人要有長幼有序的觀念,你爸還沒回來你怎麼就先吃了?!《弟子規》上怎麼說的:‘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讀書要學以致用,不能只是喊口號。”媽媽的那些大道理劈頭蓋臉地壓過來,壓得我都喘不過氣來。

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比父母長輩動過筷子。

是啊!長輩與幼者要有長幼有序的觀念,只有這樣孩子纔會對長輩生起恭敬之心。假如平起平坐怎樣纔會對長輩生起恭敬之心?

孔融讓梨給哥哥吃,是因爲他對哥哥生有恭敬之心。這就是所謂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百善孝爲先”,孝順老人,尊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繼承和弘揚這份美德,讓我們的社會更和諧更美好。

  孔融讓梨讀後感2

中國自古以來,就傳承着禮讓兄弟姐妹的美德。

一天,我在讀《三字經》,當讀到“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時,發現這個章節裏,有一段關於“孔融讓梨”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在春秋魯國,一位名叫孔融的四歲小孩,十分懂事聰明。一次母親端上一盤梨來,叫孔融先拿來吃,俄日孔融拿了一個最小的梨,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母親問他爲什麼這樣做,孔融說:“哥哥比我大,大的梨應當給哥哥吃。”

讀完之後,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僅有四歲的小孩竟這樣懂事,他的一舉一動,機靈的、巧妙的回答深深吸引了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孔融相比之下,我感到很慚愧。孔融是最小的一個,現代社會中,長輩有好的,有大的東西,總會毫不猶豫的給最小的孩子,無比溺愛他,無比呵護她。

想到一天晚上,爸爸媽媽正在津津有味的看着電視劇。我看了看錶,快七點了。糟糕!我最愛看的歷史記錄片快開始了,於是,我連忙拿起遙控器換了臺,爸爸媽媽見了很生氣,狠狠地批評了我,我還生氣的跑回了房間。此刻想想真是不應當呀,怎樣能這樣呢?

此刻想起這些事來,心裏真不是滋味,《孔融讓梨》的故事教育我應當尊老愛幼,謙虛禮讓。讓我想到在生活中應當尊重別人,這讓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同時也要學會謙讓別人,這樣才能夠得到更多人的理解,是我們小學生應當具備的傳統美德。

養成這樣良好的禮讓習慣與美德,你纔會受益終身。

  孔融讓梨讀後感3

我相信在每個人的幼兒時代,父母們總會有一些教育我們的方法。這也是父母愛我們的表現了。

就在我小侄子快滿一歲的時候,我的姐姐爲我家小侄子買了兩本幼兒教育書。他們這種行爲我也能理解,畢竟每個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這也是姐姐她們愛自己孩子的一種表現,這也從古至今遺留下來的一種習慣了。

一天,我有一些好奇,便拿了一本來看。於是隨便打開了一頁,便看到了《孔融讓梨》這則故事。可能這個故事,每個人在小時候多多少少都聽過了些吧。這是一則從古至今,都用來教育小孩子的道德教育小故事。

這個小故事是講述東漢末文學家,孔融先生兒時的一個故事,在孔融還小的時候,他們家裏共有五個哥哥,一個弟弟。有一天,家裏吃梨。爸爸拿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而孔融他只拿了一個最小的。他的爸爸看見了,心裏 很高興,就故意問孔融:“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爲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

讀完這個故事,我也知道它是想教育小孩子們做什麼事都應該懂得謙讓,要尊老愛幼的道理。的確我認爲這個故事是個很好的正面例子,讓孩子們學會謙讓對他們未來的人生是有很大作用的,畢竟"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嘛。

現在想想的話,在過去的時候,總有一些人少,在公交車上時,他們坐在車位上絲毫不注意周圍的事情,不是在低着頭在玩手機,就是在申着脖子在看窗外什麼的。有時,在他們的身邊可能還站着個滿臉皺紋,滿頭白髮的老人家。可能有些老人家不說出他想要你們能讓個位置給他們歇歇,或者讓個寬一些的地方給他們站站。就算那樣,他們也沒注意到。

其實對於這個事情,有一些人是表示,在車上給老人讓座,是自己自願的事情不是法律規定,不能道德綁架,可是,我們想想,如果一個老人在一輛人多的你擠一下我,我擠一下你的車上,萬一突然剎車,一些年輕人都站不住,更何況老人家啊。

但是,現在呀,公交車上能看見不人能主動讓出座位給老人家坐坐了,因爲有大人的行爲示範,也有一些揹着小書包的小弟弟,小妹妹們學着大人們的動作,語言。一看見有老人家,就開心的從座位上蹦下來,雙手扶着老爺爺,老奶奶,甜甜的說一句:“爺爺,奶奶給您坐”。現在很少出現不讓座的現象了。在我看來這個情況是大家不停宣傳中華傳統美德的功勞,也是人們道德思想的進步,對我來說,中華傳統美德就表現在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裏。

所以,我希望,每位家長都能成爲孩子們的一個良好榜樣,教會孩子們待人處事的道理,讓孩子們能快樂的成長,讓中華傳統美德更好的傳承下去。

  孔融讓梨讀後感4

讀孔融讓梨的故事有感相信大家都聽過或看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吧。在故事中,四歲的孔融在吃梨的時候挑了一個最小的梨給自己吃,大的留給五個哥哥和一個小弟弟。爸爸問他爲什麼這樣做,得到的回答是:哥哥比我大,所以要吃大梨。弟弟比我小,我是哥哥,應該把大的讓給弟弟吃。爸爸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不要自私,要大方。

還告訴我們做事要先別人,後自己。俗話說“先人後己”就是這個道理。故事中,孔融的一舉一動,再加上他那驚人巧妙的回答,顯得他格外的懂事、禮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這個故事很短,但它把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描寫得非常細緻,好像我就是一個旁觀者一樣。孔融四歲就知道讓梨,可見他是多麼懂事啊!我們也要懂得尊敬師長、禮貌待人。

所以,請永遠記住孔融,記住《孔融讓梨》這個故事。

  孔融讓梨讀後感5

中國,素來都享有“禮儀之邦”的美譽。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文明禮儀都代表着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而《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恐怕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了。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講述了孔融四歲時,與兄弟們一起吃梨,大家讓孔融先挑,他挑了一個最小的給自己。一旁的大人非常疑惑,問他爲什麼拿最小的梨。他說:“在家中,跟哥哥們比,我年紀比較小,理應吃最小的梨;跟弟弟們比,我的年紀比弟弟大,應該把大梨留給弟弟。”大人們聽了讚賞不已。千百年來,這個故事家喻戶曉,成爲教育少年兒童謙虛禮讓、尊老愛幼的典範。

這個故事不禁使我想起很久以前的一件事:我對電腦遊戲十分着迷,一碰到電腦就愛不釋手,無法自拔,完全沉浸在電腦遊戲中。有一次暑假,我表妹來我家玩,正好家裏沒人,只剩我和她。在我玩得高興的時候,她湊近我身邊,用懇求的眼神望着我,問道:“姐姐,我可以玩一會嗎?”“好,等會啊”我心想,這是我的電腦,憑什麼給她玩,哼!於是,我裝着沒聽到,繼續玩着我的電腦。過了幾分鐘,表妹又問,“姐姐,到我玩了嗎?”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地看着我,眼神裏充滿渴望,懇求我讓她玩會!可是,我依然對她置之不理。一次,兩次,三次……我有點不耐煩了,於是用力地把她推到,只見撲通一聲,妹妹狠狠地摔在了地上,我看到她那委屈的淚水在眼眶中打轉,於是,我又吼道:“又不是你的電腦,玩什麼玩?玩壞了,怎麼辦!”表妹聽了,默默地抽泣起來,也不再問我玩遊戲了,後來,她便很少來我家,不管怎麼叫她,她也不喜歡和我一起玩……

如今,讀到《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再回想起這件事,我的臉不由得漲紅起來,心裏很不是滋味。想起那時候的自己,是多麼的自私、霸道不會分享,只會爲自己着想,從沒想過別人,我連這麼小的孔融都不如,尊老愛幼應該是每個人應該做的事情,我們做什麼事都要爲別人着想,不要只想着自己的利益!

孔融是我們每個人學習的榜樣,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多幫父母做做家務,乘車時給老少讓座,將好的東西留給別人等等。讓我們把孔融的精神繼續傳承下去,讓這個禮儀之邦的美譽成爲中國人的驕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