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魯迅阿Q正傳讀後感(通用10篇)

本文已影響 2.83W人 

《阿Q正傳》是《吶減》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戶曉,因爲它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來(魯迅《俄文譯本<阿q正傳>序》),即表現國民性的弱點。以下是小編帶來魯迅阿Q正傳讀後感(通用10篇)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魯迅阿Q正傳讀後感(通用10篇)

  魯迅阿Q正傳讀後感 篇1

昨天寫完<有感之一>,越想越覺得,我們其實不僅僅是阿Q,其實也是那個趙太爺。我們明明和阿Q一樣喜歡高攀,卻不允許他來高攀自己。我們覺得阿Q可笑,恰恰也是因爲內心深處覺得他“不配”,覺得他等於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而我們之所以可以吃“天鵝肉”,是因爲我們自己覺得我們不是“癩蛤蟆”。其實,我們是不是“癩蛤蟆”,那也要看從誰的角度看。

阿Q在這個世界上,顯然在誰的眼裏都是個無關緊要的人。沒有人在乎他的“行狀”(“行狀”是一個日語詞,魯迅先生喜歡借用一些日語裏的漢字詞彙來表達某種微妙的意思。在這裏,阿Q的“行狀”即阿Q的來龍去脈和現在的狀態)。人們“只拿他玩笑”,忙不過來了,就僱他幹活,閒時便想都沒人想起他來。說得直一點,就是活着還是死了,都沒人在乎。別看阿Q在別人眼裏無關緊要,但他自己還挺自尊。跟人發生口角時,還會以“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你算什麼東西!”來試圖占人家的上風。而且只要聽到有人說他能幹,也不管是真心還是譏笑,他都很喜歡。因爲自尊心得到了一點滿足。

思想家們常說,人都是孤獨的。的確,如果不知道上帝在自己身上有一個永恆的計劃,我們每個人也都如阿Q,在這個世界上真的都無關緊要。沒有你,地球照樣轉。我們雖然不至於像阿Q連個真心關心自己的家人都沒有,但即使是愛我們的家人,也不完全知道我們的“行狀”,更不要說我們的內心世界。所以,從本質上說,脫離了上帝,我們的存在,就有如阿Q,顯得既孤獨,又空虛無奈。除了勞累能夠偶爾換來一句“你真能做”的肯定之詞,讓我們的自尊心稍稍得到些滿足以外,就再無別的了。要說有別的,就是還要在這個活着的過程中,經常與人發生各種矛盾衝突,還要因爲自己身上的某個缺點忍受他人的各種譏諷嘲笑與欺凌,讓自尊心大受損傷。

阿Q正是如此。阿Q最致命的缺點,其實不是他腦袋上那個癩瘡疤,而是他的自尊。因爲自尊心越強的人,越容易感到被冒犯,因此也越容易與人發生衝突。正是這個自尊,給阿Q帶來了不少麻煩。因爲這個自尊,他絕對不允許別人提他腦袋上的癩瘡疤。凡能聯想到他的癩瘡疤的字眼,都不讓人說。只要有人犯了忌諱,也不問是有心無心,他“便全疤通紅地發起怒來”。自尊心越強的人,就越容易發怒。只不過我們覺得,像阿Q這麼沒本事的人,就不配有自尊心。因此看到這裏,我們就又會在心底裏暗暗覺得阿Q可笑,忍不住想說:阿Q你這賤骨頭,你就認命得了。你還有什麼資格發怒啊?

阿Q發怒時,他還會估量對方,“口訥的他便罵,力氣小的他便打”。這“柿子揀軟的捏”的毛病,也是人共有的。我們雖出於教養和麪子,不罵人,也不打人,但仔細察驗,心底裏對那些不如自己的人的藐視,不能說完全沒有。

儘管是揀了軟的捏的,可不知道爲什麼,阿Q最後發現吃虧的總是自己,就改爲“怒目而視”。從跟人打,到變爲“怒目而視”,其實從表面看,就是變得更加文明瞭。然而,怒目而視,還是引來一場打。所以現在,自尊的我們,比阿Q學得更加聰明瞭一點。我們表面上顯得更加文明瞭。因爲我們知道自己打不過別人,罵又覺得丟人,也知道當面怒目而視,亦有可能引來災禍,所以在感覺到我們的某個看得見或看不見的“癩瘡疤”被冒犯時,如果冒犯我的是比我權高位重的人,我就假裝謙虛認錯;一看冒犯我的是不如我的人,就會表現出嗔怒“你這人怎麼說話的呢?”然而,更多時候,爲了表現得我們很有教養,很寬容大度,我們會不動聲色,但我們會在心裏“怒目而視”。我猜,如果我們的意念能夠殺人,估計這世界上已經不剩幾個人了。

“在心裏怒目而視”還不解氣的話,就只能也像阿Q一樣,繼續通過單方面地貶損對方來自我安慰了。雖不屑得像阿Q說“兒子打老子”這類幼稚可笑的話,但“這世界變得越來越不像話”之類的,是常說的。也會說“他絕對是嫉妒我”“他那種人絕對是自己不幸福才欺壓我的”“其實我比他幸福多了”,誰能說自己沒有用這類話安慰過自己呢?實在氣不過,甚至還會有點像詛咒似地說“他那個性格脾氣,肯定容易生病,肯定容易早死”。如此看來,我們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比阿Q顯得更加文明,更加有教養,也更加有知識,然而我們的內心,卻難說不是因爲更加自尊而變得更加邪惡了。只是就如聖經所說,“人心詭詐,壞到極處,無人識透”罷了。

  魯迅阿Q正傳讀後感 篇2

一個留學生和我討論起《阿Q正傳》來,問我對這個作品怎麼看,迫使我又重讀了一遍這部還是中學時候讀過的魯迅名著來。記得以前讀的時候,覺得阿Q這個生活在中國社會最底層的人物非常可憐,同時又非常可笑。老師說,魯迅先生對阿Q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我們便也跟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總而言之,就是認定魯迅先生寫的是那些中國社會最底層的沒本事又沒有骨氣的人。從來沒想到過,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從本質上說,都是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

爲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我們知道,阿Q雖然沒什麼太大本事,但其實也是一個很好面子,不甘於被人藐視的人。《序》裏,這個姓甚名誰都不被人記得的阿Q,在聽到趙太爺的兒子進了秀才時,竟然“手舞足蹈的說,這於他也很光彩,因爲他和趙太爺原來是本家,細細的排起來他還比秀才長三輩呢。”類似這樣的借他人來擡高自己的事情,我們誰沒做過呢?我們誰沒有對他人吹噓過“某某某是我的什麼人”“某某某就是我同學”,“某某某就是我校友”,“我認識某某某”甚至“我見過某某某”之類的話呢?

魯迅先生接着寫道,“其時幾個旁聽的人倒也肅然的有些起敬了。”即便今日,這樣的社會價值觀也依然沒有改變。只要你跟某某大人名人能人沾上點邊,大家就會對你另眼相看,儘管你還是原來的你。如果不是知道一般人都會因我們與某某某的關係而對我們“肅然的有些起敬”,誰會去這樣吹噓呢?無論社會地位高低,無論財富的多少,也不僅個人喜歡如此,大學也好,餐廳也好,公司也好,地方政府部門也好,顯眼的櫥窗裏,牆壁上,常常貼滿了大人物來訪時的醒目合影,究其心理,無非都是想靠着這樣的關係來肯定自己的價值。就看廣告一定要找毫不相關的名人來做,就知道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是怎樣的了。

既然整個社會都如此,阿Q也想借着與趙太爺的兒子攀上點關係而讓自己被人瞧得起一點,想來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們其實也沒有資格笑話他。何況,或許阿Q還真的是也姓趙。可悲的是,阿Q碰上了個一點都不厚道的趙太爺。吹完牛的第二天,阿Q就被趙太爺叫過去打了個嘴巴子,說“你怎麼會姓趙!———你哪裏配姓趙!”所以吹噓跟某人的關係時,一得想想自己是否配,二還得想想那個人是否足夠厚道。厚道的人看你混得這麼慘,或許會可憐你提拔你或者關照你一下。不厚道的人,是會恥於跟你扯上任何關係的。

阿Q可憐就可憐在沒有看透趙太爺。但難道我們就看透了我們所攀上的那個人嗎?很多時候,我們在吹噓跟某某的關係時,只不過是那個某某不知道罷了。如果有人傳到對方耳裏,那對方會是怎樣的反應,也真是難說。如果那個某某是個有點涵養的人,可能會顯得若有所思地說,“他啊?我對他還真是沒什麼印象”。這話如果再傳回到你的耳朵裏,但願你不要太尷尬。

爲了避免尷尬,其實最好就是不要試圖與任何大人物攀上什麼關係。但看整個社會風氣,有關係不攀,又好像吃虧,就好像本來可以利用的優質資源被浪費了似的。所以,與名人合影之類的事情,終不能絕;類似“我和他是本家”“我還比秀才長三輩”的話,也終會不絕於耳。

  魯迅阿Q正傳讀後感 篇3

也許對於《阿Q正傳》我們並不陌生,也常常聽到所謂的"阿Q精神",說實話,讀了這本《阿Q》我就覺得阿Q不是指個人,是指一個現象,病態的現象。

全文讀下,覺得阿Q是個可憐人,可似乎又不值得我們同情。我們社會中有許多人很"阿Q",他們說的好聽叫知足,知足那是怎樣的精神境界?阿Q打架打不過,就在嘴上贏過他人,可是得到的僅僅是一種精神上的勝利,心中平衡些——就是所謂的知足。

阿Q欺辱小尼姑,典型欺軟怕硬,以獲取心裏的滿足。阿Q勝的是小尼姑,他似乎覺得自己好光榮。

在作者筆下,"看的人們""閒人們""大家""取笑的人"同是病態,病態有下面4鍾——自私,虛榮,不管他人,勢力。阿Q以爲革命是爲了自己謀利益的手段,等於造反。像現在,多少人忙忙碌碌,無非是爲了尋求更過的個人利益。這不就是自私心的體現嗎?在人際交往中,同事互相吹噓,朋友互相攀比,這便是虛榮新的體現。

生活中真的動起手來,打架時,阿Q那樣討饒的人並不多,但是在公共場合起鬨、愛看熱鬧的恐怕不少,這便是不管他人。

社會大流中個體阿Q病態存在於人羣當中,我們將如何將這種阿Q病態改正呢?這就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

生活環境的惡劣,做人的種種失敗,更使我們的心感到同情與憐憫,也許同情與憐憫對他來說無所謂,他會感到那些是什麼屁東西,走阿Q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屈膝人下,任人欺凌已是一種習慣。阿Q先生認爲這是天命難違,是人的意志所不能轉移的,關鍵是他連反抗的意識都沒有,正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雖然有人說他會舂米幹活,那只是當時看到他還有一點可用之處才說的風涼話,但事後是過河拆橋,沒用了就踢到一邊去奴才到底是奴才,因爲沒有了尊嚴,沒有了自尊。

雖說他有奴才的本性,卻不乏知道另一個道理強勢的不敢欺負,難道還惹不起弱的,纔有了調戲小尼姑的偉大做爲。算是長了出息。

反感革命黨,痛恨剪辮子,懷疑在外面走路的女人與別人有勾搭。但爲了高人一籌,卻想着投靠革命黨,在思想上佔領高地。結果不選擇卻被屈成死罪。一向欣賞別人被砍頭的阿Q卻自己嚐到了被砍的感覺。

難道這是命運的捉弄在那樣的年代,不應該有這樣的阿Q精神,爲了生存,在生活中,必須要有自尊,必須要有尊嚴,必須要有志氣。這樣的人才不會寄人籬下,民族才更有生機。這種諷刺阿Q精神的思想,從側面激勵了我們要有尊嚴,讓我們更加有了勇氣,敢於面對困難。

  魯迅阿Q正傳讀後感 篇4

在我讀《阿Q正傳》之前,我其實有想象過阿Q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儘管常常聽人提起阿Q的精神勝利法,我在讀這篇作品之前,始終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而當我真正接觸這篇作品之後,心情有些複雜。

在作品的第一節裏,“我”說明了想要給阿Q寫傳的想法,卻不知道他姓甚名誰,籍貫何處。阿Q作爲文中的主人公,具體的信息顯得有些模糊,這其實是很奇怪的一點,既然是傳,怎麼會連主人公都說不清楚具體信息呢,直到讀完之後我才恍然大悟。

文中,阿Q的精神勝利法讓我覺得有點諷刺,他好像沒有什麼尊嚴,似乎通過這個精神勝利法就能夠幫他把尊嚴找回來,這種安慰法大抵是底層人民面對生活的無力而形成的——種自我激勵,又或者說是自我麻痹。這種精神勝利法幾乎貫穿了整個故事,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以阿Q爲代表的這一羣人思想上的陳舊,以及當時社會所呈現出來的一—種病態。

不僅如此,阿Q的身上還能看到很多人性的弱點,比如虛榮:趙家出了秀才,阿Q便說自己姓趙,儘管從來沒有被承認過,但並不影響他將這作爲自己炫耀的資本。阿Q,我能夠從文中看到的,是虛榮、愛面子、欺軟怕硬,而在這其中,我也能看到來自於底層人民的掙扎,他們沒有什麼文化,對於中國正在發生的變革——知半解,由此也能發現,阿Q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羣人。在讀完全文之後,這種感覺越發明顯。

我在想,魯迅爲什麼要塑造這樣一個人物呢?

阿Q並不是什麼大人物,描寫中也沒有很直接的諷刺,僅僅是將阿Q所經歷的事情一點點鋪開,便把一些黑暗的、沉重而又壓抑的現實展現在了讀者面前。尤其是在阿Q在被欺辱之後依舊用精神勝利法安慰自己,他欺負比自己弱小的人,會故意調戲小尼姑。阿Q本身就;是底層中的一員,而正是這樣的事實更讓人覺得諷刺——魯迅把血淋淋的事實攤開給讀者,你看,這就是人性。我不由得想到魯迅棄醫從文的原因,他目睹了國人看見同胞被列強殘忍殺害時的麻木,才使他下定決心,用文字喚醒每—一個國人的民族情感。《阿Q正傳》是從底層人民入手的,剛開始讀的時候,其實我會產生一個疑問阿Q到底是誰?我不明白這一個有些模糊的形象到底有什麼樣的意義。

讀完之後我明白了,阿Q更多程度上只是一個代號、在當時的中國,可能會有很多很多阿Q,他們正遭受着苦難,卻對這些苦難毫無察覺,只是——味地安慰和麻痹自己,同時,他們恃強凌弱、排除異己,這是多麼悲哀而又慘痛的事實啊。

且不談《阿Q正傳》在中國文學史上有着多麼重要的地位,單從我感受到的內容來說,魯迅十分犀利地將當時的中國現狀描寫了出來,或許阿Q到死都沒有想明白,自己到底爲什麼死,但是讀到這篇小說的人會知道,在中國水深火熱的時候,中國人民到底缺少了什麼。

  魯迅阿Q正傳讀後感 篇5

前段時間讀了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覺得它就像舊社會的第一聲春雷,字字句句都擲地有聲。

阿Q是一個一無所有,靠短工度日的貧苦農民。儘管他“真能做”,但社會的沉重壓迫和剝削,使他時時處於生存的危機,受盡欺凌。他用“精神勝利法”來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渾渾噩噩,苟且偷生。辛亥革命的消息刺激了他改變生存地位的慾望,他嚮往革命,當“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並且勾結官府,把他充作“革命黨”拉上法場槍斃,而阿Q對自己的悲劇卻還至死不悟。正是讓人可悲又可嘆。

魯迅先生不止創造了阿Q這個不朽的典型形象,而且寫出了舊中國農村的真實生活和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弱點。魯迅先生以辛辣諷刺的文筆從阿Q身上揭露了幾千年封建社會文化積澱而形成的中國國民的劣根性。這種劣根性表現在阿Q身上,就是麻木不仁和“精神勝利法”,阿Q用這種方法自我安慰、苟且偷生。即使這樣,別說生存,就連性命都沒有保住。“過了二十年又是一個……”,這是阿Q臨死前的半句話,而這次他表現的精神勝利法卻是那樣的悲愴……

難道魯迅先生僅僅是在寫阿Q嗎?不,我認爲他更是在刻畫隱伏在中華民族骨髓裏的不長進的性質,——“阿Q相”!試想一下,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中國是僅存的一個世界文明古國,它的歷史遠比其他發達國家要久,它的起跑線遠比其他發達國家要靠近終點,但爲什麼直到現在,它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原因就是那不長進的“阿Q”相,就是那自欺欺人的精神勝利法!儘管這精神勝利法有時的確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安慰,讓我們的心裏好過些,但如果這樣長久下去,結果只有一個——像阿Q一樣——滅亡。幸好在舊社會的那羣“阿Q”們中,有幾個腦袋還清醒的人——孫中山先生、鄧小平爺爺、毛澤東主席們拯救了社會,拯救了人們,讓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卻沒能完全拯救他們的靈魂——直到現在,那些用精神勝利法來自我安慰、自欺欺人、苟且偷生的“阿Q”們依然不在少數,他們甚至比“‘老’阿Q”還要壞一百倍!以往的阿Q最多隻是在北大後說是“兒子打老子”,或者說自己是“蟲豸”,而現在的“阿Q”們呢?貪贓枉法的官員在收到賄賂後用精神勝利法來自我安慰,無業遊民在扮成殘疾人或貧苦人,向人們博取同情、乞取錢財後用精神勝利法來自欺欺人,犯罪的人們逃逸在外後用精神勝利法來苟且偷生……實在令人汗顏。儘管監管部門已經盡全力去打擊這些行爲,但畢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認爲,更切實的方法就是拯救那些“阿Q”們的靈魂,讓他們知道:“精神勝利法”不勝利!

那我們作爲新一代的少先隊員應該怎樣做呢?沒錯,我們不能渾渾噩噩地過一輩子,我們應該積極進取,不驕不餒,記住“精神勝利法”不勝利,做新時代的新主人!

  魯迅阿Q正傳讀後感 篇6

本書是魯迅唯一的一篇的中篇小說,主要敘述一個名叫阿Q的社會小人物,其姓氏來歷也不明。他是一個在政治上受到極大壓迫,同時在經濟方面也受到剝削的普通農民。生長於保守時代的阿Q,雖未接受過教育,令他的無知帶給他無窮的屈辱,可正是這樣令他沾沾自喜,即使他身處於當時腐敗的社會。也正是這樣,阿Q開啓了一段無奈的人生。阿Q沒有家,亦沒有特定的職業,因此他只好給人家做短工,例如在大戶人家中打零工丶割米或撐船等的低廉工資的工作,勉強維持生活。最令人慨嘆的是他經常被人瞧不起,還經常有人拿他開玩笑。可阿Q正是憑着自己極高的自尊心以及“精神勝利法”,即自我安慰、自我麻醉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不過是麻木健忘的手法。

“精神勝利法”可以是解決問題的其中一個方法,但長遠這樣會有健康的心態嗎?其實,阿Q所謂的“精神勝利法”實質上是非常失敗的。難道一直逃避問題的根源就能完完全全解決問題嗎?一直逃避,只會令面對現實更爲困難、更爲艱鉅,因爲已長期活在自己的謊言裏。再想深一層,令人可悲的是,阿Q做出這些行爲其實有好幾個因我們素,包括他本身自己的懦弱及自欺。之所以道他爲懦弱,是因爲他受到欺壓,不敢反抗,而且亦不敢向外界報復,只有自我安慰,用想像勝利來安爲自己。可謂失敗?其實也始於他那勝利的精神改變爲衝動、改變成自己欺騙的動力,因此精神勝利是一種無可救藥的精神病態,可以說爲非常失敗的解決方法。

阿Q這種人看似荒謬愚昧,但現實中其實在我們生活是平常不已的,只是其程度沒阿Q的那樣誇張。可能是情節誇張得令人不可置信,或許我們太高估自己。可阿Q根本就是我們的縮影!我曾經有個從幼稚園認識的好友,已認識多達五年多了。有一次,我告訴她一個祕密,沒有告訴任何其他的人。她承諾不會跟人家說,可是,大約一個星期之後,有一個同學詢問有關祕密的謠言的真假。我那刻不敢相信我的好友竟會出賣我,不敢相信她會打破我們之間的承諾!我一直告訴自己可能是我告訴了別人那個祕密,或是我的好友脫口而出,不小心說出來。我越想越認爲更爲沒可能。我嘗試安慰自己,告訴自己我的好友不是故意的。最終,我接受了事實,因爲我知道再這樣下去,把一個一個謊言疊起來,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因爲只有接受事實,才能繼續走下去,繼續向前推進。

魯迅先生通過描寫阿Q,揭示了當時一些非常貧窮的農民受到極大的壓迫,導致生活上無路可走,以及精神上一遭受到摧殘的悲嘆情景。同時,本書亦點出我們每一個人也有阿Q的毛病或缺點。就讓這篇小說成爲我們的提醒,提醒我們不要像阿Q一樣,麻醉自己於問題中。正所謂:“小人之過也必文”,小人對於自己的過錯必加以掩飾,但願我們不會做個小人,只懂逃避掩飾自己的過失,而可以正面面對問題,成爲一個坦蕩蕩的君子。

  魯迅阿Q正傳讀後感 篇7

翻開書本,裏面的人物抖了抖身上的積塵,便活靈活現地站在我們面前。

——題記

近來讀了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我十分佩服魯迅先生的文筆。文章至今有近九十年的歷史了,但翻開書來,裏面的人物抖了抖身上的積塵,便活靈活現地站在我們面前。

首先是渾身上下散發着遺老氣味的趙太爺。他仗着自己是未莊的秀才,平日裏飛揚跋扈,但一聽說革命,便搖身一變,成了革命黨——反封建的代表人物。然後是假洋鬼子,學了東洋文,趕了時髦,剪掉了辮子,最後卻得了個裏通外國的罪名。革命風暴一到,他便頂着那天真的頭髮猖狂起來。寺廟裏那個小尼姑,明明六根已淨,一心向佛,卻被阿Q認爲“凡是女人都要勾引男人”“凡是尼姑都要勾引和尚”,說她假正經。這樣看來,阿Q的確是個很有意思的人物。爲此,我從他身上總結了不少的東西。

  一、阿Q的精神

這可是阿Q最值得稱道之處,再難堪的事情在他身上都可以坦然接受,一笑而過。被人打了,可以用兩種不同的方式來安慰自己:一說自己是一個能自輕賤的人,二可以說打的是自己,被打的卻是另一個自己,總之可以用無數個理由來掩飾自己的難堪。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阿Q是個事事想得開、萬事不用愁的人。但是我們又不得不說,正是他的想得開才體現出一直以來他的逆來順受,他的怯懦。他代表着一個階級,是當時衆多農民的縮影。

爲何當時的農民麻木不仁,終日受地主階級壓迫,卻不知醒悟,也不知反抗呢?其原因就在於,他們總是可以讓自己的心胸再寬闊一些。無論身上的枷鎖有多麼沉重,都可以換個角度去想,或被動地去和地主妥協。腦袋裏一點也沒有反抗的意識和吶喊的渴望,只會互相嘲笑,甚至因同胞受辱而大笑。本應同仇敵愾,到頭來卻互相取笑,愚蠢,空虛,無聊。於是,書中便有了阿Q調戲小尼姑這一幕。

  二、阿Q的革命

阿Q到底支不支持革命呢?他原本對革命是深惡痛絕的,但後來看見舉人老爺和秀才慌張起來,便幸災樂禍,對革命神往起來。爲什麼呢?因爲看見那些老爺們天生有錢有勢,在村裏作威作福,他心裏不平衡,想革命之後,也能擁有這一切。於是,阿Q便做起了革命後的美夢:可以把當日侮辱自己的人殺掉,可以擁有大量的金銀財寶,可以娶好幾個女人……他的革命動機和目的與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完全不同,他是完全出於自己的需要考慮的。所以說阿Q不是真正要革命,他遠沒有那份推翻封建制度的迫切心情。所以魯迅說:“中國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會做的,我的阿Q命還能如此。”

  三、阿Q的結局

倘若阿Q最後被槍斃了,他並不是如某些革命者那般英勇就義,倘若死得清楚明白那還有些意義。他糊里糊塗地招了供,畫了押。死了以後,別人仍覺得他該死,否則就不會被槍斃了。他的結局也暗示了當時農民的結局。他們不明不白地成了封建制度的犧牲品,至死也不覺悟。也許對阿Q而言,槍斃是天地之間本來就有的事,是應該的,何須反抗?進一步講,對當時的農民而言,剝削壓迫也是天地之間本來就有的。這樣一想,哪有反抗之心呢?

一個阿Q代表了一個階層,《阿Q正傳》是世界的,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阿Q那副憂愁的面龐。

  魯迅阿Q正傳讀後感 篇8

從小到大,魯迅的文章接觸得不少,從事着國民性批判工作的魯迅,對當時中國人品性的揭露與批判都顯現於他的文字當中。所以,當我第一次讀完《阿q正傳》,從文字中深深感受到魯迅對當時中國人品性的厭惡以及對中國民族的深沉悲哀。

文中特別吸引人之處,莫過於阿q的精神勝利法。他的精神勝利法主要分兩個相反的方面。其一,阿q在面對弱者時,恃強凌弱地證明自己的力量,像阿q欺負尼姑或者小D這樣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時,心中無半點愧疚或者不忍,旁人看客的起鬨以及眼前弱者無可奈何的惱羞樣子只會更加刺激阿q甚至肆無忌憚,他的勝利心理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另一,阿q在面對絕對強勢的人,則投降並用捏造的話語來支持自己的面子,例如在王胡面前主動承認自己是蟲蟊,人後卻以"兒子打老子"之類的話死撐自己的面子,腦補假裝動手打他的是他的兒子。再有阿q被趙太爺教訓後,雖憤憤不平,但忽而想到趙太爺的威風,又轉而想到趙太爺是他兒子,於是吐槽其不孝且詛咒其會被雷劈,漸漸地心理變得平衡,竟也就得意了起來,不消一會也就忘了剛纔捱了趙太爺打的事。

歲月靜好

作爲一個苦苦尋覓中國出路的愛國知識分子,魯迅深刻體會到,醫學無法救起孱弱的中國人,唯有文字最能激盪起人們心中最起碼的良知以及自尊,這也是他棄醫從文的緣由。魯迅利用阿q,將當時中國人的劣根性一一體現出來,阿q的精神勝利法就體現出當時中國人的奴性、欺軟怕硬、妄自尊大、自輕自賤、麻木健忘的品性。

其次,魯迅在書中描寫最多的便是"中國看客"。魯迅利用筆尖的阿q,深刻描寫當時的中國看客的麻木不仁的心理。阿q爲了生計,從未莊來到城裏,而他認爲城裏最精彩最有趣最好看的,便是"殺頭"!他回到未莊給衆人津津樂道且形象生動地講述整個殺頭過程,他的.講述使聽的人毛骨悚然但又止不住心中的好奇。魯迅在描寫這一段時,阿q的得意神態以及未莊看客王胡他們伸長脖子的姿態躍然紙上,醜惡的形象立刻暴露無遺。並在《阿Q正傳》的結尾,反其道而行筆,把阿q從看客轉爲示衆者。當阿q站在刑車時,看着路人的眼神,忽而想起四年前在山腳下遇見的餓狼,那狼的眼睛又兇又怯,閃閃的像兩顆鬼火,它永是不近不遠地跟着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時嚇得幾乎要死掉了。而這回他看見路人比狼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鈍又鋒利,這些"狼"已經在撕咬他的靈魂了。他無師自通地講出了半句話,"二十年後又是……""好!"人叢裏即刻發出了豺狼的嚎叫一般的聲音來。對比阿q做看客時愜意的心理和他被示衆時被衆人觀看的恐懼心理,不難可以看出看客們的冷酷無情、愚昧無知,暴露出國民的劣根性。

透過現象看本質

魯迅在《阿Q正傳》中,以筆作刀,解剖中國的社會,解剖國民的靈魂,以拯救民族的命運。放眼今朝,國力愈漸強盛的中國,社會風氣也愈來愈好。作爲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立志做好國家的接班人,明確自己的目標,併爲之奮鬥拼搏。同樣地,我們也要從小培養好良好的品德,修身律己,爲後輩做好榜樣。多讀課外書,以長見識,讀過的書的高度決定你視野的高度,我們應向魯迅先生看齊,做一個博學多聞的人,爲報效祖國而奮鬥不止,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魯迅阿Q正傳讀後感 篇9

《阿Q正傳》是魯迅的一部經典之作。這篇小說十分的短,但主人公阿Q還是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小說不光賦予阿Q這個人物靈與肉,它還從幾個方面寫出了當時我們國人的靈魂。我認爲小說深刻的思想主題是由阿Q這個人物多面的形象來呈現的。

阿Q無姓、無名、無籍貫,是一個到處以打短工爲生的流浪僱農,他上無片瓦,下無片地,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穀祠裏,只能靠出賣自己的勞動力過活,“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撐船便撐船”。不說其他的,阿Q並不懶惰,他完全靠自己的勞動獲得食物,所以“真能做”的阿Q在發生調戲吳媽那件事前還是有很多老主顧的,這也從側面表現了阿Q從本質上說來那種勤勞、老實、淳樸的農民性格。

阿Q雖是個農民,但他也有夢想,也有追求。當他被別的有地位的人欺辱時,他也想過去追求地位和名聲,儘管說起來這像一個笑話,我們不也總是鄙夷的笑着阿Q嗎?但是我想,當別的所有人都認爲你最卑賤最不堪時,你會一直忍受嗎?真的沒有一絲反抗的念頭?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這是人的本能。哪怕是奴性深植骨髓的阿Q他也有想反抗的時候。革命了,“但他有一種不知從哪裏來的意見,以爲革命黨便是造反,造反便是與他爲難,所以一向是‘深惡而痛絕之’的,殊不料這卻使百里聞名的舉人老爺有這樣怕,於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況且未莊的一羣鳥男女的慌張的神情,也使得阿Q更快意。”這種病態的報復我認爲也是阿Q的一種反壓迫的行動吧。

毫無疑問阿Q是個弱者。阿Q總是被人欺負,趙老太爺,假洋鬼子,甚至是阿Q自己也看不上的王胡,小D。可阿Q自己也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正像魯迅先生所說的,阿Q有着“農民式的質樸,但也沾染了遊手之徒的某些油滑”。他會在有錢時爲樂,無故也會去捉弄小尼姑取樂。最讓人印象深刻還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他因說自己姓趙被趙老太爺教訓,卻自想是兒子打老子而得意不已;他窮得娶不上老婆,卻自吹“我的兒子會闊得多啦”,在精神上鄙視趙、錢兩家;進過幾回城,卻又譏笑未莊人的“不見世面”;“癩瘡疤”的故事,寫他被欺辱時從怒目而視到自輕自賤;“押牌寶”事件,寫他被欺辱後爲取得精神上的勝利而進行自我摧殘。精神勝利法這個東西是阿Q在遭受到種種挫折、傷害以後所發明出來的一個自我安慰的東西。其實它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鴕鳥心態。正因爲這種逃避的態度阿Q纔始終無法逃脫被封建迫害致死的命運。以至於在臨死時阿Q還在安慰自己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阿Q性格的多面性受當時社會影響很大,但自身原因也是不可忽視的。我們在看這篇小說時總是很容易就概括出討伐封建社會的東西,我們很少想到阿Q自身的問題。試想一下,阿Q不再沉迷於精神勝利法而是踏實幹自己的,結局還會一樣嗎?我想至少阿Q不用去做小偷吧。精神勝利法是給那些缺乏自信的人以生存的哲學,但最後,他們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與現實社會脫軌,逐步的麻痹自己,讓自己墮落。這樣的思想是要不得的,這樣的人也是要不得的。

讀《阿Q正傳》讓我明白,也許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的挫折,許多的不順利,但是至少在我們的內心要積極進取,積極向上,學習新的知識,新的文化,與這個社會同步,而不是如阿Q般的消極、落寞。阿Q的社會沒有爲他提供這樣的機會,而我們所處的社會則爲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我們要好好利用實現自己的價值,創造自己得明天!

  魯迅阿Q正傳讀後感 篇10

魯迅的《阿Q正傳》我已經讀過許多次了,至今依然還沒能完全弄懂其中的深意。大概是我自己頭腦特別笨的緣故吧,不像有些人那樣,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奧妙,一眼就能挖掘出它的現實意義來,並讓它創造出價值,帶來豐厚的社會財富(其實就是他自己的財富),同時也宣傳了我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迅,爲我們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大廈的建設壘了n塊磚,加了m片瓦。我實在是非常佩服這些高明人士的頭腦和眼光的。

也許是因爲我曾經讀了幾本古書,中了舊思想的毒,思想比較保守,屬於呆子一類,故從來只知道有爲聖人立祠(如武侯祠——武侯可能是"智聖"),爲鬼神立廟(如文昌廟、藥王廟等),而從不知竟會有人爲阿Q這樣的不知名氏不知行狀更無豐功偉績且曾被拉到十字路口槍斃示衆的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建祠立廟的。然而,在我國的靈秀山水地紹興,卻有一家"土穀祠"專門爲阿Q建立起來了。土穀祠是魯迅小說裏阿Q住過的地方,是在未莊的。它何以會出現在紹興,我不得而知,也許這是分店或者連鎖店吧。但我又太孤陋寡聞了,沒聽說過哪裏還有一家土穀祠,這到現在爲止應該還是隻此一家,別無分號的。也許未莊就是紹興,紹興就是未莊吧,但我又不懂考古,也沒有考證過。究竟土穀祠爲什麼會開在紹興,那就只好等淵博的學者們來考證考證了。總之,現在紹興就是有這樣一家土穀祠。

那麼土穀祠裏供奉的是什麼呢?我沒去過,不大清楚,大概就是社神穀神吧,好保佑當地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然而,我們精明的商家,好像還沒這麼博愛,眷顧到上至神只,下及黎民。但裏面又不供奉阿Q,因爲他不是聖人,他們爲阿Q立這一家土穀祠,只是因爲這是阿Q曾經"下榻"的地方。就這問題我想來想去,最後總算想通了:所謂的"土谷"者,土地和稻穀者也。而現在保佑土地和稻穀之神,就是錢爺爺、孔方兄,亦即財神爺。試想那土穀祠的老闆、廟祝,不就是在這萬能之神的保佑之下獲得建屋買房的土地和吃飽肚子的稻穀嗎?至於阿Q和魯迅,只不過是財神爺香案上的香爐罷了,就專門等待那些熱愛魯迅、熱愛文化、熱愛旅遊的"香客"們前來上一炷香。想通了這些,我就更是對那些老闆和廟祝佩服得五體投地了:他們既保佑了自己的土谷,也給當地帶來了土谷,而且讓"香客"們獲得了無價的精神享受,就像是善男信女們禮拜禱告完畢之後的精神上的舒坦一樣。他們建立了這土穀祠,真是利己利人,利國利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真真足可爲聖人矣!

上面說了這麼多,彷彿都是從"耳聽爲虛"的東西上引發的。紹興土穀祠的情況,我只是從那些寫得繪聲繪色的旅遊指南中的介紹和遊人的敘述中得知的,自己並未去過,看什麼時候去瞻仰瞻仰吧。然而,魯迅的小說《阿Q正傳》卻是"眼見爲實"的。阿Q有一些名言,那就是"我們先前——比你闊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或者是"我的兒子會闊得多啦!"可是阿Q先前是不是很闊,他的兒子(不知道他有沒有兒子)會不會更闊,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阿Q的現狀很糟,這從小說中就能看出來,不用多說。阿Q的這些名言我好像不只是在小說裏看過,彷彿在現實的世界裏也能經常看到、聽到過。也許是人們引用了阿Q的名言,併發揚了阿Q的精神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