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英國小說《擺渡人》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3.75W人 

導語:一本書一個世界,也有可能改變一個世界。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小說《擺渡人》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英國小說《擺渡人》讀後感

  英國小說《擺渡人》讀後感【篇1】

《擺渡人》作者克萊兒·麥克福爾是英國蘇格蘭地區格拉斯哥附近一個小鎮的中學英語教師。 《擺渡人》是她的處女作也是成名作,她的作品往往以出其不意的情節架構和感人至深的真情,貫穿着人生思索和人性獨白,《擺渡人》亦是如此。

克萊兒用細膩、唯美,頗具張力的文筆,真摯動人的情感,充滿畫面感的文字,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單親女孩迪倫,15歲的世界一片狼藉——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在學校經常受到同學的捉弄,唯一談得來的好友也因轉學離開了她。這一切都讓她感到無比痛苦。她獨自踏上一列火車去尋找久未謀面的生父,然而,路上突發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卻驚恐地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其實她是唯一的逝世者,走出火車殘骸的是她的靈魂而已。此時,迪倫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有個男孩的身影,這個男孩便是崔斯坦,他帶着她離開了事故現場。但迪倫很快意識到,男孩並不是偶然出現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故事,從他們相遇的那刻開始,驚心動魄地展開……

迪倫原本是一個脆弱、恐懼、無助的小女孩,離開事故現場,她遇到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在崔斯坦的引領幫助下,她一次次擺脫惡魔的追趕,成功的穿越了險象迭生的荒原。在穿越荒原的過程中她愛上了這個擺渡人,當她穿過那堵牆,她到家了,但答應愛她的擺渡人崔斯坦卻消失不見了,就這樣一面牆把她和崔斯坦分隔兩地……但是此時的她內心已變得強大起來,她沒有失去對愛的希望,因爲崔斯坦緊握她的內心,給她的靈魂注入了一種力量。她用盡所有力氣來摧毀這堵牆,讓自己能重新回去。她成功了,她用盡一切辦法冒着被惡魔吃掉的危險回到了荒原,她真的找到了崔斯坦,這一次迪倫用她的執着,打動了崔斯坦……

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很多時候,我們會像迪倫一樣,當有人看穿自己內心之時,我們也會感覺又羞又惱,但在良師益友的引領下,我們又漸漸學會了勇敢。陰暗也好,積極也罷,只要心勇敢了,一切困難便不再艱難。可現實是人生的荒原不止一處、不僅一時,一個個人生渡口,不可能永遠都有爲我們擺渡的先知和導師,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生命中出現的每一個擺渡人,但是我們又該清醒的認識到——我們不該也不能依賴擺渡人,我們更應該依靠自己,只有自己的內心強大了,才能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跨過重重障礙,穿越片片荒原,去迎接屬於自己的幸福花開!

崔斯坦也很幸運,在遇到迪倫之前,他過着周而復始,永無休止的.擺渡着他人的靈魂,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本來面目,不知道自己的存在狀態,而遇到迪倫之後,他發現自己的樣貌停留在了17歲,停留在那個叫崔斯坦的男孩身上,他的年齡、名字和相貌都不再改變;他習慣了自己麻木冷漠的擺渡使命,他不敢打破現狀,不敢去嘗試生命的另一種狀態,但是這一次,他愛上了迪倫,儘管他有些猶豫有些忐忑,最終他還是被迪倫的勇敢執着所感染,他選擇了追隨——穿過長長的黑暗的隧道,他用行動去接近迪倫,擁抱自己的感情,他變回了一個有血有肉的“真正的人”。從這一方面來講,迪倫也是崔斯坦的靈魂擺渡人。是迪倫給了他衝破禁錮的力量。

其實,很多時候禁錮我們的從來都不是有形的枷鎖,而是我們內心的怯懦,以及對未知世界的恐懼與擔憂。崔斯坦如此,我們亦然。信念決定人生,我們只有放下畏懼,才能抵達甚至改變美好的彼岸。真正的救贖,來自心靈的自我成長與非凡的勇氣。

“她說:嗨,原來你在這裏。他說:我在這裏。”“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爲你需要我。”因爲彼此需要,所以在經歷了一次次磨難之後,他們收穫了這樣一個結局,這結局着實讓我興奮,其實人生本來就是這樣,當我們跨越一個個障礙,穿越人生的荒原,便會發現希望與愛和陽光一直都在!

“當我們直面生存、死亡與愛,哪一個會是最終的選擇?如果生命進入再次的輪迴,你又願意爲此付出怎樣的代價? ”很多時候我們不願去思考這個問題,我們會潛意識地認爲,死亡離我們很遠,但人生就是這樣,充滿了未知。假如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會不會還有另外一個世界,可以彌補我們今生的遺憾?答案當然是不會!所以面對人生,我們應該如迪倫一樣——勇敢一點,不留遺憾!如崔斯坦一樣——放下包袱,衝破禁錮!

迪倫和崔斯坦的故事就這麼結束了……但它所飽含的真實的人生況味不該隨之消逝。對於生存、死亡與愛的思考不該結束。“荒原的風景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他們內心的景象。你哭泣,天空便因你狂風大作,陰雨密佈;你歡笑,身邊就是燦爛暖陽,靜謐如水。你用什麼樣的心情去看待荒原,荒原便會回報給你加倍的體驗。 ”所以,當我們面對未來迷茫之時,自己擺渡一下自己吧,相信只要我們直面內心,不懼艱難,我們也會在不同的境遇中,遇到更精彩的自己!

  英國小說《擺渡人》讀後感【篇2】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爲你需要我。

作者從少男少女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溫情,通過男女主人公的所見所感,細膩道出所有人對親情、友情和愛情終極幸福的嚮往。巧妙、驚人的情節交錯,讓這部小說別具一格,值得矚目。

好久沒有讀到能讓我感動的書了,就是在不經意的一瞬間,被迪倫在發現自己真實的狀態之後,心微微顫了一下。

每次驚險刺激的生死逃亡的背後,也都是有溫情,有堅韌,有希望的。很少人能時時感覺到,身邊的一切有多不堪一擊。當生命都逝去之後,生前的一切酸甜苦辣就都沒有任何意義了。當然這不是因爲我對生命悲觀,相反的,某種程度上來說,讀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靈魂超脫。

雖然故事的主角是少年少女,全書的基調是奇遇、魔幻,但我想說的是,我很擔心它會因爲體例和故事背景被真正適合它的更多讀者忽視。初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沒想到自己會那麼快讀完它,看到“如果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這句話,會不自覺想象這是一個讓人唏噓不已,感天動地的故事,所以一開始還是帶着些顧慮和好奇的。

崔斯坦爲了超度魂靈,隨時準備變成那些亡靈在最後一次許願中想要得到的陪伴者的樣子。但爲了愛情,他可以把這件事情變成永恆。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流於平淡、庸俗的,但是往往驚喜和轉機也因爲庸俗、平淡而倍加可貴。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想到,愛是不應該被被動對待的,追尋幸福的最誘人之處就是追尋的過程。

因爲它應該是不經意間的火花,是看不見的幸福終點。迪倫看似到了生命終點也沒找到的東西,竟然就在她離開人世的一瞬間出現了。雖然這是作者很巧妙的誇張描寫手法,但是其中的含義卻是躍然紙上的。

如果每個人都認爲等待就會得到幸福,安靜走路轉角就會遇上愛,那麼也就不可能有轟轟烈烈和刻骨銘心了,所有的愛都只是爲了愛而愛了,那多可悲。

合上書本後腦海中仍有不時閃現的各種人物。有魅力的文字是有靈魂的,但也是樸實、深刻的,它能讓一個故事變成能賦予想象力以生命的載體,能讓人無論經歷多少起伏,看到多少冷暖,都能在喧囂落幕、曲終人散時心中浮現感動。

  英國小說《擺渡人》讀後感【篇3】

一本書一個世界,第一次閱讀《擺渡人》這本書是在上學期末,今天我又重拿起這本書,依然被裏面的精彩情節深深的吸引。這本書是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所著,書的封面上這樣寫着: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

書中講述了15歲的迪倫,在一團糟的氛圍中,滿懷期待的去見素未謀面的爸爸,然而,火車出了事故,迪倫死了,靈魂的引路人崔斯坦帶着迪倫,確切的說,是迪倫的靈魂,行走在荒原,最終又返回了生界的故事。故事裏的人物就只有迪倫和崔斯坦,在這長達十幾天的荒原之路上也只有他們兩人相伴。書裏說,每個人都有自己心像投射出來的荒原,或風景清麗,或障煙重重,有懸崖峭壁的起伏,也有深不可測的黑水。最最不忍放下書本的是,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所投射的荒原下,到底還隱藏着些什麼。哪怕是你心底裏最深的期翼,你都不一定會明瞭,那到底是什麼。

當每個人不清楚自我狀況的時候,都是被引領的,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是在哪裏的時候,都只能被動而無奈的接受被引領。所幸,迪倫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她要帶着崔斯坦一起回到生界,最終她成功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