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隨想錄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3.31W人 

隨想錄讀後感1

一百五十篇隨筆,更像是一百五十篇日記,一百五十次懺悔。

隨想錄讀後感

“我就這樣給逼着用老人無力的叫喊,用病人間斷的嘆息,然後用受難者的血淚建立起我的‘文革博物館’來。”老人的晚年並不幸福,十年**的夢魘折磨着他,得不到一絲安寧。“我不曾滅亡,卻幾乎被折磨成一個廢物,多少發光的才華在我眼前毀滅,多少親愛的生命在我身邊死亡。”

老人是孤獨的,那從前的老友,那一生的摯愛,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都在這無盡的黑暗中悄然隕落,留下的,也在重創之後漸漸衰老、凋謝,而他,拖着病態的身體,破碎的心,遍體鱗傷地殘喘着。也許,如果不是那一顆偉大的藝術良心,如果不是爲了能站出來講幾句真話,他也會抵不住“傷口”的潰爛,早早收場。——“到了我不能保護自己的時候,我就像高爾基所描繪的鷹那樣帶着傷‘滾下海去’。”

老人反反覆覆絮叨着那些個可怕的字眼,那些個恍如昨日的畫面,那些個音容笑貌從不曾模糊的面孔,他恨自己沒有勇氣站出來爲朋友說一句公道話,他恨自己唯唯諾諾逆來順受,他恨自己浪費了十年光陰沒能更多地爲他所愛的國家和人民留下點什麼,他要贖罪,於是,他用千斤重的筆劃開歷史的裂縫,扒開自己仍然在化膿流血的傷口,他惟一的心願就是“化做泥土,留在人們溫暖的腳印裏”。

“不少人受屈含冤痛苦死去,不少人身心傷殘飲恨終身,更多的人懷着餘悸活到現在。”老人像一隻受驚的小動物,一邊舔舐着傷口,一邊懷疑地看着周圍的一切,一點點動響都會嚇得瑟瑟發抖。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摺磨吞噬着老人的健康,20xx年10月17日19時零6分,老人安詳地去了,他說了想說的話,他說了真話——“沒有神,也就沒有獸,大家都是人”。

20xx年老人九十九歲之時獲選《感動中國》人物——“穿越一個世紀,見證滄桑百年,刻畫歷史鉅變,一個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裏行間燃燒的激情,點亮多少人靈魂的燈塔;他在人生中真誠地行走,叩響多少人心靈的大門。他貫穿於文字和生命中的熱情、憂患、良知,將在文學史冊中永遠閃耀着璀璨的光輝。”

願老人安息!

隨想錄讀後感2

正所謂文如其人,巴金的《隨想錄》處處透着他耿直與善良的好意,即使是說理,也十分本份誠懇。

七十五歲的老人,經歷了劫難,歷盡滄桑。這份善良與誠懇,應是早年性格使然。

文章大都寫於文革後的七九年,如今又二十八載。今天讀來,言辭不免有些老套,絕不能與新生代如韓寒者來比現代感。

惟有真情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而這正是巴金最善於表達的。

《懷念蕭珊》中“看來,我們要分別了。”是七二年巴金夫婦永別的聲音。文章配了蕭珊的兩張照片,分別攝於1936年與1970年。前後巨大的對比是夫婦在那個特殊年代遭遇劫難的最好註腳。

《沙多——吉里》描述了作者重返二十年代留學法國是住過的小鎮,校舍依舊,而當年好心的看門人早已作古。舊地重遊是很能帶來感慨的,何況一隔就是五十年,其間法國人經歷了戰爭,而作者由二十餘歲的青年變成劫後餘生的老人了。

書中不少的照片顯然增添了閱讀的趣味。除了蕭珊的,值得一提的還有他早年與大哥的合影(1929年)。照片中的`大哥袖着手,帶着警覺防範的面色,看上去滿心不快樂。這種情緒在書中扉頁巴金在上海寓所的照片(攝於1979年)表現得尤其突出,這一點即使是善良的巴金也藏不住。

也許這“不快樂”無意中給本書的定了基調。

隨想錄讀後感3

其實我經常會想這個問題,如果再回到那個年代,人們會如何呢?或者說再來一次文革,人們會如何呢?

有人說巴金先生身上有金子般的品質,也有人說絮絮叨叨不過是在說誰迫害了他。我想人們大可不必輕易做出評價。不妨試想下,如果你身在那個年代,你會如何?巴金先生起碼有一顆坦率的心,說的白些,那就是爲了保命,爲了活下去,爲了家人活下去,這難道不是人最基本的本能嗎!巴金先生沒有錯,跟那些昧着良心的,喪心病狂的人相比,巴金先生只是爲了活着而委曲求全,難道這也算有錯嗎!

有時候在想,那些“猛將”們,他們的內心是否曾受到過煎熬,是否良心上遭到自己的譴責?他們是否僅僅是因爲受到了矇蔽才如此瘋狂?如果再回到那個年代,有些人還會那樣做嗎?如果現在再來一次文革,我們現在的人也會出現當年的那些“猛將”嗎?

巴金先生在不斷的探索,巴金先生也堅定的表達瞭如果再回到那個年代,他肯定不會如此了。但是我唯一不敢同意的就是這一點,我想如果再一次回到那個年代,巴金先生還會如此的,不爲別的,因爲我們要活着。難道不是嗎!

隨想錄讀後感4

《隨想錄》是些很沉重的文字,樸實的像冬天裏北方的喬木,沒有一丁點絢麗,甚至綠色都沒有一片。浮躁時讀他,聽到的只是些絮絮叨叨,不着邊際,決不會有絲毫美的感覺。這本書,只適合在,夜深人靜大家都睡下時、清晨世界尚未完全醒來時。靜靜的讀,聽到的是他低低訴說,訴說着過去的一個個春夏秋冬、一場場暴風驟雨、一片片風和日麗。我深深的被它吸引,驚異於我這隻二十幾歲的靈魂居然不時的和他產生共鳴,我知道爲什麼。其實我也是一個習慣了反省的人,行李箱裏累集的那一大堆日記,就是最好的見證。呵呵,想想我的所謂日記是不適宜稱之爲“日記”的,或許稱之爲“隨想”更爲妥當,它們都是隨感而發,時斷時續,並沒有每日的特徵。

《隨想錄》在幾年前就讀到了它的單行本,記不清是那一集,只記得封面好像是一個雕塑的頭像,枯槁茫然的那種。震驚於一個年過古昔的老人,卻在解剖自己的靈魂,深刻而殘忍,很難過,沒敢買。當時我也正處在一個很無助的階段,反省是那段時間裏的主要內容,我惡狠狠的剖析自己,現在還記得那種苦楚,很痛。那段時間也留下了大量的文字,寫完後就封存了,直到現在都沒敢重讀,想着也許要到幾十年後纔敢去讀它。但我記住了巴金和他的《隨想錄》,想着哪天肯定要買它讀它。

轉眼幾年過去了,又發生了好多事情,但生活主旋律還是越來越主動的,雖經歷了些個悲歡離合、好聚好散,但我對自己的滿意度還是有所上升的。說實話,巴金的名號,和很多人一樣,很小就曉得,但他的作品,確實沒有讀過多少,《隨想錄》是我第一次真正讀巴金,我感受的到他偉大的人格,他對生活的熱愛,對人性的讚美(我的文字一向藐視任何華麗辭藻的堆砌,這幾個字出自真情實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