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世說新語》有感範文

本文已影響 3.21W人 

讀《世說新語》有感範文1

《世說新語》這本書中蘊含了許許多多的大大小小的道理也教會了我們不少的生活行爲。第一章的第四則。原文是: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慾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爲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疑,正爲此耳既已納其子託,寧可以急相棄邪!”逐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讀《世說新語》有感範文

意思是:華歆,王朗一道乘船避難,有一個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當即表示爲難。王朗說:“正好船還寬敞,有什麼不可呢?”後來強盜追上來了,王朗想拋棄攜帶的那個人。華歆說:“當初我猶豫不決,正是爲了這一點。既然已經答應接受了他的請求,怎麼可以因情況危機而拋棄他呢?”於是和最初一樣攜帶救助了那個人。社會上便根據這件事來評定華歆和王朗兩人的品質優劣。

讀完了這段我的心中只剩下了兩個字那就是誠信。中國的文學家魯迅說過:“誠信是爲人之本。”人如果沒有了誠信那麼即使他再富有再偉大那也是無濟於事的。無過的.當初答應好了別人,就不應該再反悔不能言而無信不能不守信用。一個人如果想讓別人對自己講誠信那麼自己應該先想想自己是否對別人講誠信。如過連自己都不講誠信那爲什麼還要要求別人呢?所以說誠信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十分的重要不能隨隨便便就不受信用。誠信是一個人最關鍵的品質,如果連講誠信都做不到,那別的就更不用說了。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講誠信。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做到的。

讀《世說新語》有感範文2

古人最看重三件事,乃德行、言語、政事。其中,德行第一、言語第二、政事第三也。在《世說新語》中,故事之精巧,難用言語表達,鮮活人像,躍然紙上,智慧且精簡。若想知其中緣由,且讓我們細細品味之。

不同的歷史時期,道德觀念往往決定着人們的言行。它們非但能感動冥頑不靈者,還能驚天地而泣鬼神,於冥冥之中散播道德的種子。一眼望去,似乎古人各有不同,而那些以德爲重的,卻往往驚人的相似:謙虛謹慎者,喜怒不形於色。生活儉樸者,爲官清廉,不汲汲於名利。人際關係上,提倡慎於待人接物,不輕易褒貶者。亦比比皆是。

周乗,字子居,汝南安城人。天資聰穎,高峙嶽立,非陳仲舉、黃叔度之儔,則不交也。而其智者,卻曰:“吾時月不見黃叔度,則鄙吝之心已復生矣!”其人謙虛有禮,對貧寒且睿智之人敬仰且尊重,可見修養之高。

孝乃人之常情,卻常難以做到,即便如今,做到之人亦是寥寥,反而古人之孝諸在心中。時時警醒自身。

孔僕射爲孝武侍中,豫蒙眷接。烈宗山陵,孔時爲太常,形素贏瘦,著重服,竟涕泗流連,見者以爲真孝子。其人可謂心善之,孝到也,令人佩服。

魏晉時代,提倡清談之風,不僅寓意深刻,還要言辭簡潔,舉止灑脫,令人佩服。

言語之高深,欲掌控之,非常人所及,它們非常簡潔,論說雙方都很巧妙。或哲理深思,或含而不露,或意境高遠,或機警高鋒,或氣勢磅礴,或抓住要害、一語中的。在交談、辯論中,在侃侃而談中,顯示時人之聰慧。

嵇中散語趙景真:“卿瞳子黑白分明,有白起之風,恨量小狹。”趙雲:“尺表能審璣衡之度,寸管能測往復之氣。何必在大,但問識如何耳。”此話哲理深思,短短几字,便能引人深思,精煉的古文,讓我們自愧不如。可見清談之風下人們對精妙言辭的注重。

管理者首必重法度、維護法制,重視制度的建立。而封建社會的政治舉措少能寬厚待民,即使給百姓以實惠,所謂德政,常常只是亦表面功夫。但總有些人,視金錢爲糞土,把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

聽事前陶公。作荊州時,令船官悉收集木屑,不限多少,人皆不解此意。後,值積雪始晴,聽事前除雪後猶溼,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無所妨。官用竹,皆令錄厚頭,積之如山。後桓宣武伐蜀,裝船,悉以作釘。又云:嘗發所在竹篙,有一官長連根取之,仍當足,乃超兩階用之。爲了百姓利益,他也是物盡其用了。

小小古文蘊藏大大智慧,本著作真乃奇書,讓我們透過文字知古人會談。筆觸貌似清淺,卻又入木三分。其中的道理,回味不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