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信任的速度讀後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1.27W人 

信任的速度讀後感1

當人們開始彼此信任的時候,就有了高效率。

信任的速度讀後感

在生活中,我們往往會不信任別人也會被被人不信任,爲什麼會產生不信任?不信任的後果是什麼?在讀了《信任的速度》後,自己開始陷入深深的反思。翻開《信任的速度》後,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信任稅”三個字。當我們有了不信任或被不信任後,大家和別人都在爲此付出“信任稅”,而“信任稅”也隨着不信任的加劇消耗着彼此之間的效率”紅利“。爲什麼會出現不信任呢?首先從自己開始,我省省的反思。作者將信任分解爲五層波浪:自我的信任;關係的信任;組織的信任;市場的信任;社會的信任。作爲五層波浪的第一層——自我的信任,是信任自首,足見其重要性和信任關係中的引導性。

”要讓別人信任你,首先你的自己信任你自己“。

作者舉例一個起牀的例子,例子中作者在繁忙工作中,仍然想早起鍛鍊,於是便將鬧鐘調得很早,當鬧鐘響了後,卻有覺得自己確實很累,於是便繼續睡覺。日復一日,鬧鐘變成過了笑話。雖然這個是小時,但從這種小事的積累,自己就給了自己一個暗示——總有藉口,做什麼時候都會有”自己確實很累“的藉口,長此以往,自己開始變得不信任自己,做事情的時候會先懷疑自己“我真的可以麼”,而不是“我決心做就一定能成”。當抱着這種心態進行企業或團隊後,一定會將這種習慣帶入工作和社交中。從而逐步的失信於他人,惡性循化,最後崩潰。

結合自己的工作,進行反思。我們是怎麼失去其他成員的信任?也許正是這些“小事”。

“小事很重要。比如說有人來找經理,助理說經理在開會,其實經理沒有開會。這種小事員工們都會開展眼裏。”——富蘭克林。範德斯魯特

這句話,引起了我省省的反思。我們在工作中,特別是遇到忙不過來的時候,是不是會找很多理由?這個也許是不能避免,但在之後我們是否及時的兌現自己“稍等一會”、“晚點我處理”、”明天我們溝通“……是否會因爲打岔而忘記了某項工作。這些小事的積累,消耗了我們別人對我們的信任,也消耗了自己對自己的信任。

作爲一個團隊的帶頭人,在看完這個章節後,我開始反思。思考自己有哪些失信的行爲?是否規定的例會沒有召開?是否規定的培訓沒有舉行?是否溝通沒有及時?是否反饋沒有及時?是否處罰沒有及時?是否獎勵沒有及時……

反思後,明天要做的就是開始樹立信任,從自己做起,審視自己的失信。同時,也希望每一個看了這個文章的朋友,也能思考,我們在抱怨自己不信任自己的時候,自己是否又做到了信守承諾了呢?

信任從我開始,從小事開始。

信任的速度讀後感2

說到誠信,我的第一映像是要“說到做到,要言行一致”。但今天讀了《信任的速度》後,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誠”,是儒家爲人之道的中心思想,立身處世,當以誠信爲本。宋代理學家朱熹認爲:誠者,真實無妄之謂。誠即天道,天道酬誠”。言行須循天道,說真話,做實事,反對虛僞。意思爲誠實。《說文解字》認爲“人言爲信”,程頤認爲:“以實之謂信。”可見,“信”不僅要求人們說話誠實可靠,切忌大話、空話、假話,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誠實可靠。而“信”的基本內涵也是信守諾言、言行一致、誠實不欺。由此可見,在中國傳統思想中誠信的核心就是做事實,說實話。但往往我們卻發現,自己既是這樣做了,也還無法得到別人的信任,由此就開始抱怨別人的偏見,甚至開始憤世嫉俗。

在《信任的速度》中,Stephen y & Rebecca ill從西方人的眼光給了我們新的啓示。在書中,信任被分爲了四個核心——誠實、動機、能力、成果。其中,誠實和動機被歸爲品德問題;能力和成果被歸爲才能問題。在到這裏,我突然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原來我們一直所做的,只是做到了誠實或動機這一、二個核心而已。

誠實和動機不用我解釋,我想大家也能通過字面意思明白。那麼能力和成果呢?

能力是我們提升信心的手段,既是提升自己的信心,也是提升別人的信心。例如:一項尖端的技術工作,一個生手和一個高級技工,哪位更能取得僱主的信任?當然,這裏的能力還包含了我們就建立、培育、傳遞和重建信任的能力。

成果其實也好解釋,直白的說,如果我們不能完成應該完成的事,就會削弱我們的信任。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實現了自己所承諾的結果,就會樹立一個正面的形象,聲譽隨之而來。其實這個問題,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最爲常見,例如:某一個供應商,他積極的想爲公司提供服務,當公司提出需求的時候,爲了滿足我們的需求,他承諾了下午送貨,在這個時候,他在誠實和動機上都還沒有出現問題。但到了下午,供應商在配送能力上出現了錯誤(能力不能滿足),導致貨物沒有按時送到。這個時候,作爲業主是什麼感覺,我想你一定不會相信他是無意犯錯,這個時候,供應商的誠信就受到了損失。

上面的案例,雖然說的是別人,但反思我們自己和團隊,是否也有同樣的情況?爲什麼我們明明用心了,但還是得不到信任,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下,我們在能力上是否出現了不足?我們是否沒有到達工作成果?

”誠實“是地表以下的基礎,是信用之樹賴以爲生的樹根;”動機“是地表之上的樹幹;”能力“是樹枝。是我們創造成果的能力;”成果“就是樹上的果實,是可見的,可觸摸的,可衡量的結果,最容易被人看到評價。

信任的速度讀後感3

朋友推薦讀《信任的速度》這本書時,我心存疑慮:“信任”不是人人皆知的東西嗎,這本書真有可讀性?讀過後才知道,這本書的內容遠遠超出了我以前對信任的理解。

首先,信任的力量是“一個可以改變一切的力量”。大家都知道信任的重要性,因爲信任能反映一個人的品德,一個不誠實、不講信用的人,他的品德在別人眼裏是要大打折扣的。但是,直到看了這本書,我才清楚地認識到信任有如此巨大的力量,但由於人們對這個力量缺乏瞭解,往往在不經意間忽視它的存在,低估它的潛能。“如果沒有這個力量,最強大的政府、最成功的企業,最繁榮的經濟,最具影響力的領導者,最偉大的友誼,最堅強的個性,最深的愛,統統都會被摧毀”。“每年365天,每週7天,每天24個小時,信任時時刻刻在影響着我們……它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當前的生活質量,還將對我們未來的生活軌道產生深遠的影響,不管是個人生活還是職業生涯”。通過閱讀書中大量的事例以及作者深入淺出的分析,並且聯繫自己及身邊人的一些實際,我深刻地認識到了書中這兩段話的分量,真切地感受到了信任的力量。信任是一切影響力的根基,尤其在當今世界信任的影響力更爲巨大,原因之一是我們正處在一個全球化的信息時代,一個開放的時代,所有事情圍繞着合作關係運轉,而合作關係成敗的關鍵就在於信任。

這本書還挑戰了人們多年以來關於信任的成見,展現給我們的是,信任不僅是一種無形的社會美德,更是一個有形的經濟推動力,是效率的源泉。當信任上升,效率會隨之上升,而成本則隨之下降,從而創造出作者所說的“信任紅利”;否則,效率下降,成本上升,就要支付“低信任稅”。事實上,在很多交往中,我們都在不知不覺地支付着這種隱藏的低信任稅。

其次,“信任是品德和才能的函數,品德和才能同樣重要”。品德包括你的誠信,你的動機,你對人的態度等。才能包括你的能力,你的技巧,你的記錄,你的資歷等。該書作者史蒂芬˙M˙R柯維將信任分爲四個核心——誠實、動機、能力、成果。其中,誠實和動機被歸爲品德問題;能力和成果被歸爲才能問題。通常,我們習慣把信任歸爲品德範疇,但重要的是,我們同樣要把信任看做才能。人們往往信任那些既誠實又能辦成事的人。假如你是一個誠實的人,做事的動機良好,但能力不強,每天的任務無力完成,領導和同事還會對你信任嗎?假如你有能力完成任務,也有良好的業績,但是做事的動機不純,心存私心,領導和同事知道了還會信任你嗎?所以品德和才能同等重要。品德是信任的基礎,是常量,任何時候它對信任都是必要的。而才能是依據情況而變化的,某人在某個方面有才能不能代表他在其他任何方面都有才能。

在信任的4個核心裏面,我感受最深的是動機和成果。良好的動機有助於贏得信任,而改善動機的基本因素是持有“充足”的觀念。充足的觀念也是共贏的觀念,它是一種看問題的角度,“充足”的意思是有足夠的東西供大家分享。除了類似比賽名次這類“稀缺”資源,事實上,生活中多數東西是充足的。關於“成果”,它是評價一個人才能的實實在在的東西,譬如一個人的業績、資歷、良好記錄等。即使你有能力,但你不能把事情辦成,也不會得到信任。

信任包含個人的信任、與他人關係上的信任、組織的信任、市場的信任、社會的信任。該5個層面的信任存在層層遞進的關係,所有人在前兩層信任即個人的信任和關係的信任裏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即使是最後一層的社會信任,它的根源也在於個人的信任。對一個有影響力的人來說,個人信任問題首先會波及他與他人關係上的信任,然後會波及組織內部的信任,最終還會波及社會的信任。組織和社會的高信任度來源於這個組織和社會成員的個人信任。

第三,“在建立信任方面,我們是可以大有作爲的”。作者在書中與我們分享了他的和別人的扭轉不利局面的經驗。他讓我們相信,信任並不是多數人想象的那麼虛幻,那麼模糊。相反,它很具體、可操作。他讓我們樂觀地看到,大多數情況下,信任是可以重建的。不管自己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不論信任度有多低,都可以積極地建立或重建信任,而這並不是遙不可及的。不論是在個人關係中還是在工作關係中,有13種行爲可以極大地增強我們建立信任的能力。這13種行爲分別是:直率交流,表達尊重,公開透明,匡救彌縫,顯示忠誠,取得成果,追求進步,面對顯示,明確期望,負起責任,先聽後說,信守承諾,傳遞信任。這13種行爲來自於自我信任的4個核心,都需要品德和才能的結合;而且每種行爲都不能把它推到極致,否則就會變成一種弱勢;另外,這13種行爲需要互相配合才能形成一種平衡,如“直率交流”需要“表達尊重”來平衡。

總之,信任帶來的效率是最高的。

信任的速度讀後感4

看書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有很多種書中說的毛病,需要自己慢慢的改正,比如說:毛毛躁躁、不聽別人表達完他們自己的意見就打斷別人的發言,急切的發表自己的想法,無論對錯,強制別人接受自己的想法,就算明知道自己的'意見或想法是錯誤,還要強詞奪理,這樣子是不對的,需要改正。要“先聽後說”,這個“聽”是認真的聽,而不是敷衍了事,就像書中所說的,只是給別人說的時間,而沒有聽到自己的心裏去,沒人認真思考別人的想法和建議,聽完別人表述後就急切的表達自己的意見,相當於沒有聽,只是給予別人說話的時間……

關於品德和才能,誠實和能力很重要,其實在看書的時候就想到我以前幹活的時候,好像有時候是不誠實的,動機不對的,比如說對接需求和改bug的時候。對接需求時如果是自己做的話,可能就會想這個功能容不容易實現,難不難做,如果不好做的話就跟產品經理說這個不怎麼好實現(其實就是嫌麻煩纔跟產品經理這麼說,也有可能是技術的問題,好久不寫代碼了,寫代碼的能力可能退化了),如果不是我做就可能沒有那麼堅持,也會考慮這個功能技術的問題,如果這個功能可以實現,但是沒那麼簡單或者有點麻煩的話,也會同意需求;改bug也是這樣。不過現在沒有這麼想了,做的東西多了,考慮的沒有那麼片面了。主要還是得提升自己,多動手,才能不讓自己手生。

關於負起責任,以前開發的時候沒有從開發負責人或者迭代負責人的角色考慮過事情,所以就沒有負起相應的責任和義務,沒有關注任務的進度和bug的產生及修復。慢慢的就改進了,慢慢的開始關注禪道的任務維護進度和bug的修改,審覈代碼,幫助開發成員解決問題。還有就是保證迭代的正常進行及準時發版這就是我的責任。

關於直率交流和公開透明我覺得這兩個行爲差不多,直率交流的反面就是扭曲事實,公開透明的反面就是隱匿真相和事實,這兩個行爲都是告訴我們要對人真誠,有什麼說什麼,而不是隱瞞真相,或者你認爲隱瞞這個真相是爲別人好,然而其實對別人來說不是,有可能會傷害別人,失去別人對你的信任。書中有一句話出現很多次:20年建立的信任,如果摧毀它,只需要5分鐘。所以,建立信任很難,但是失去或摧毀信任很容易。要維護你與他人之間的信任,那麼就要直率交流,還有公開透明。

關於匡救彌縫,我的理解就是亡羊補牢,爲時未晚,如果是由於你自己的錯誤(不誠實、動機不純、能力不行,沒有交付可行的成果)失去了別人對你的信任,那麼你就要努力去重建這個信任,彌補由於你的錯誤造成的結果,迅速的道歉,不要等過了好久之後纔想起來要去修復這份信任。

關於顯示忠誠,書中說是不要在背後議論別人,或者就是議論別人的時候,這個人在或者不在你的旁邊你對他/她的評論是一致的,而不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還要大方承認其他人的成果,不要把別人的勞動成果據爲己用,就算別人做的不對,但是就像中國古話說的:功是功,過是過,不能混爲一談,有功就該賞,有過就得罰。也不能因爲這個人與你有矛盾或者在你的心中這個人的品德不行,你就不承認這個人的工,那這樣是不對的。

關於取得成果,就是一切的過程都是爲結果服務的,如果沒有取得成果,那麼你的過程再艱難,再複雜也是沒有意義的,就是要少說多做。如果沒有成果,你跟你的領導說,我們天天加班,中間遇到的什麼樣的困難、客服了什麼樣的難題、……等,造成了沒有按時交付任務和成果,這樣領導怎麼信任你,因爲這跟你一開始的承諾不一樣了(這又說到了信守承諾行爲),你在領導的心中信任指數就會下降,以後你再溝通任務的時候,你說的話在領導心中就會打個折扣,因爲你失去了領導對你的信任(沒有按時交付成果)。我們要信守承諾,如果我們不能信守自己的承諾,別人還怎麼信任你,所以在我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就給自己定下了目標,兩天看完,剛開始看了下一共接近400頁,按照每天200頁的速度閱讀,在這之前曾經閱讀了那麼幾頁,但是沒有正式的看下去。正式的看是在9。2號,那是週六,讓自己週六當天看到第200頁,如果沒看完則不能睡覺,那天正好是週六,我先看了100多頁,然後就開始看視頻,玩遊戲,導致下午沒有看完,因爲我計劃的是週六下午看完,然後我想着就晚上回家吃完飯開始看,沒想到回家之後做飯、吃飯用了2個多小時,那時候就已經快十點了,然後我就趕緊洗刷完,就開始坐在牀上看書,一直看到202頁,然後已經困得不行了,放下書關燈就睡覺了,完成了對自己的承諾,第二天繼續看,然後在下午4點多的時候就看完了。就決定寫個觀後感,本來打算看完就寫的,但是當我看完的時候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讓自己休息休息吧,然後我就開始看視頻(沒有信守自己的承諾),瀏覽網頁新聞,知道坐上公交回家的時候纔想起來沒有寫觀後感,然後就在心裏默默的說,明天開始寫,寫完再做其他的事情,然後今天就寫了,算是信守了自己的第二波承諾吧……

關於追求進步,這個好理解,對我來說就是不斷的接觸新技術,學習新技術,掌握新技術。因爲時代在進步,如果我自己不進步,那就是在退步,要不斷的接觸、學習、掌握新技術。所以我最近開始看書,雖然有時候看不懂,但是會上網查詢,或者詢問網友。現在看書的速度太慢,需要繼續進步,從實習到現在已經兩年多了,纔看了四本書,一本關於sql的,一本關於c#的157個建議,一本就是這個信任的速度,還有一本關於敏捷開發的,敏捷開發看完了沒有寫個總結什麼的,覺得應該寫個,但是不知道怎麼寫,晚上下了班之後看看,再大體瀏覽一下,然後寫一個(我自己又做了個承諾)。

關於面對現實,也好理解(我自己還又看了眼書裏怎麼寫的,我沒怎麼記住),它的反面就是由於無法接受現實而欺騙自己的一種行爲,也可以理解爲好面子的人不願意接受自己不願意面對的結果,比如破產、被辭退……等自己意料之外的結果,或者是不願意接受失敗,活在自己的夢裏不願意醒過來,我們要學會接受現實,現實已經發生,你只能選擇接受或者享受,而不是欺騙自己,這樣自己會更難過,也會傷害身邊的人。開發時也是,如果你明明知道這樣子做不可行,而你偏要這麼去做,那麼最後可能是害人害己。

關於明確期望,這個行爲我深有感觸,因爲由於期望的不一致,造成好幾次迭代的失誤和錯誤就任務的工時浪費。所以從那之後,我每次都會複述一遍我理解的需求和任務開發點,然後也會讓他們複述一遍需求和開發的任務點,看看我們理解的是否一致,還真的有效果,所以我很理解這個行爲。

關於信守承諾,這個容易理解,就是自己說過的話要做到,不能對自己失信,如果對自己失信的話,別人怎麼信任你?

關於傳遞信任,要充分信任已經贏取了你信任的人,要適當的給予信任正在贏取你信任的人。信任可以傳遞,你信任別人,別人就會信任你,信任可以說是相互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