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瓦爾登湖》有感高一作文示例

本文已影響 3.57W人 

《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亨利·戴維·梭羅創作的散文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讀《瓦爾登湖》有感高一作文

  讀《瓦爾登湖》有感高一作文1

當一本書清新的空氣滲透腦海,恰如月光下的倒影寂寞環繞,那又是一種戰鬥,戰鬥在塵世中的寂寞自然裏。

《瓦爾登湖》的品讀,總覺得地點不夠好,每次翻閱,總覺得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好似有一堵牆,讓我不明白作者的用意,卻又覺得如此得體,這一種感覺就像是熟透了的柿子從樹上掉下來,爛透了!直到有一次,與朋友爭執被騙,躲在窩裏再次翻閱,只覺每種生命都是一個悠哉的精靈,暢快與滿足之感油然而生。

寂寞的書自然有寂寞的讀法,也許只有一個人的心真的可以靜下來的時候才能讀出這本書的滋味。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否懂了,只是覺得,好美。

幻想了一下作者的瓦爾登式生活,天作棋盤星作子,地爲琵琶路爲弦,或許作者不感到寂寞,因爲他可以舉杯邀明月,飛鳥相與還,大自然就是他的無窮無盡良友,清風作伴,任爾春水東流。只是在我看來,未免有些許恐怖了,終日難見人影,就是“辟穀”也受不了這麼長時間的孤寂,人終究是一種羣居動物,或許人們可以有魯濱遜的堅毅,但極少能忍受閉關鎖國的“百年孤獨”。

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作者在這一寂寞中尋找自然的弦律,書中那個留下痕跡的小動物描寫令我神往,晨曦出黃昏歸,卻發現有貌似小松鼠留下的問候,何等愜意與滿足?恐怕陶淵明知道了也非得羨慕不可。

正是這份寂寞,給了作者格外敏感的感覺與美好的想像,縱然雨中漫步,四處飛舞着的也是自然的朋友,可以說作者甚至可能將一個水分子幻想成一個水精靈,傾聽着它們在和風細雨中的律動與笑聲。這種極端的聯想令作者深深愛上了自然,因爲它是如此的生機勃勃並且仁愛有情,這就是作者寂寞的寄託了。

在對世事的牴觸中,在對大自然的滿心歡喜時,作者筆下的每個物體,都被賦於了生命的脈膊,就如《詩經》中的“靄靄停雲,濛濛時雨”一樣,即使雲雨也有了各自的喜怒哀樂,作者自然沉醉其中,“泌之洋洋,可以樂飢”之下,一切煩惱皆煙銷雲散了。

生活就如同一場夢,只不過每個人的陷入深淺不同,作者以夢視人生,在自己的世界裏自由幻想,這是一種對世俗的妥協與退避,這也是多少隱歸山林之人的想法,當一個人面對一個社會的規則,而且這個規則在當時又是無可厚非的時候,他沒有凌駕規則之上的實力,卻又不願在規則下低頭,就只好跳出這個規則,那就只有跳出這個社會了,聽起來這多少有些“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仙風道骨,只可惜卻帶着滿腔的憤懣。

作者跳了出來,他用自己的行動表明,跳出來是可以很好的生活的,只是不知道是作者小視了自己的品質,還是高估了社會的品質,他的書並未一片大好,他的事也沒被標榜,或許只有在一干寂寞的人打發寂寞時,看一下他的書,之後驚歎:呀,這種生活真好。之後,寂寞的人不寂寞了,也就放在書櫃中封存了。作者筆下的動物即使再生動,大多數人也無非說一句:寫得真好。罷了。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人還是喜歡規則的,即使窮一生之力,畢其功於一役,也還是想抓住規則。

作者倒也給了人們另一種規則:自然規則,日出而作,日落而眠的悠閒,撫月吟夜雨、隨日蕩清波的自在,這的確是一種好規則,唯一的缺點就是孤寞——人少。可萬一人多了,不知道作者是否想過,再完美的規則也抵不住人多,這就是一個悖論,找不到解決的方法。

作者的寂寞是一瓶封存的老酒,愈濃愈香,只是讀者偶爾才能從書中呷上一口,雖回味悠長,卻無可奈何,無法貯釀,但就是這麼一小口,就如一句精簡的詩句,令人終生難忘。

就是這麼一口酒,值得任何人去品嚐。

  讀《瓦爾登湖》有感高一作文2

當夜幕籠罩大地,遠處燈光依稀,閃爍在建築工地,我的心靈也隨之漸漸超凡脫俗於喧囂的世俗,迴歸於一片沉寂。無論白天的事物多麼紛繁難解,它們都會沉積,鋪在瓦爾登湖之底。每個人心底都可以擁有一片自己的天地。

《瓦爾登湖》帶給我的是這種心境,一種自然和返璞歸真的思考方式,以及將實物升入精神的思想境界。《瓦爾登湖》不是小說,沒有故事情節,有的是自然的事實和深沉的思考,但它值得細細思讀,理解出自己的哲學體系。這是一本寂寞、恬靜、智慧的書,凝結了作者的感悟與思想,描摹出生活的本味模樣。

《瓦爾登湖》記述了梭羅在他兩年中的湖邊隱居生活。他描繪了大自然的新奇與美好,延伸了無限的感慨與思考。他將兩年的觀察與思考合成一年來寫。自然的規律是恆久不變的。梭羅是一個自由的人,他擁有非凡的生活技能,能擺脫世俗的.羈絆。最重要的是,他樂於探索未知世界——這個世界還包括他的內心。他鼓勵人們純潔與簡單,勇於按照人們更高的天性行事。

瓦爾登湖的寂靜給了作者思考的空間,使作者一定程度上擺脫了無聊的應酬和社交活動等。他在湖邊似乎孤身一人,但他其實並未斷絕與外界的聯繫。準確地說,梭羅所厭惡的是毫無真誠與熱情的社交活動,而且它們常常與豪奢聯繫在一起。相反地,自然往往更接近真理。

立在清澈的碧藍色湖水旁,那幢他親手建造的木屋是他思考的居所。他憑直覺和自己的意願,來到這裏進行他的生活實驗。整整三百頁的紙張,都透露出對“我”這一種生活方式作爲固定的習慣。作者在湖邊隱居的確——正如他所說的那樣——是一個生活的實驗。並且帶領讀者同他一道,在情節的發展之中,獲得無法言喻的啓迪。

限於人生閱歷和學識的淺薄,我不敢說這十幾萬字我都能讀透,更何況它囊括了太多的內容。然而無論如何,每個人結論都會是相同的,只不過理解的程度深淺不一而已。的確,這本書很難讀,凡是浮躁的心情都不得不拋棄這本書。另一方面,唯有沉靜的人在沉靜的時空中方可與這高尚的思想共鳴。一旦沉靜的心讀進來了這本書,必獲益匪淺。

我們所閱讀的,並非是褒貶“仁義道德”之流,而是真理。書中描寫的全部是真實的大自然,與城市中燈紅酒綠的嘈雜迥異,湖邊的鳥獸蟲魚鳴叫的喧囂更接近於自然的真理。更廣義地來講,作者竭力強調的心靈和精神上的寧靜和探索,並非簡單的遠離世俗退居山林。有人渴望像他一樣,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山林。這顯然不符合他的思想境界。真正的瓦爾登湖是一種生活方式,存在於作者以及每個人的心中,不是一成不變僅存在山林中的,並且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瓦爾登湖邊始終是一位佔住者。即使作者生活在一座大都市中,他同樣能夠憑自己的意願,到內心的海洋中探索。

儘管如此,作者還是可惜地感覺到,城市離真理太遠了。城市在人們的意識中建造起來,早已被人類狹隘的觀念充滿了。作者逃離都市,隱居湖畔;同樣他也逃離固定的思維模式,隱居到自由、孤獨的思想中去。作者因爲貞潔,以至於他都感到自己永遠不能擁有絕對純潔了,他又向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以人類更高的天性去生活。他不去追名逐利,又困惑於我們頑固的思維方式。有時你感到他在顛倒是非,其實每次都有一個思維敏捷的人緊跟他的思想,躍過腐朽思想的柵欄,體悟到其中真正的含義。因此,貧窮可以是富有,勞動可以是苦役,虛度光陰、野蠻可以是高尚,聰明可以是愚蠢,購買可以不花費任何錢財,最終複雜也可以是簡單。要想做到這一切,就得迴歸到最基本的精神實質。

水的簡單賦予了它最豐富的內涵。就好像科學家合成出的物質,無論多麼複雜,都不可能超越水的簡單一樣,《瓦爾登湖》也是一座不能逾越的巔峯。

  讀《瓦爾登湖》有感高一作文3

沉思在瓦爾登湖春日生機盎然的晨光中,漫步在夏天湖畔蟲聲嚶嚶的小道上,記錄下秋日裏的落英繽紛、天高氣爽,描繪出冬季雪花墜落的軌跡和冰晶的形狀。這是梭羅筆下的世界,是《瓦爾登湖》中的世界。安寧的村落,寂靜的瓦爾登湖,繽紛的落英,雪白的大地和清新的空氣, 沒有任何喧囂,一切都是那麼安寧祥和。彷彿我懷念的從前。

從前……

是了,我開始想念從前,想念鄉下的外婆家,那時的天空在清晨是魚肚的白色,黃昏是令人心醉的玫瑰紅,有可能剛剛放晴,有可能雨還未落下。那時的我,喜歡在晚飯後,在靜默的河畔散步,看水中魚蝦,聽蟲鳴鳥啾,賞清風明月,享受一個人的寧靜,一種內心的平靜,一種脫離浮躁的安靜。

也許是被梭羅的《瓦爾登湖》所吸引,今年暑假,我又回到了那個地方,那個很純粹的地方。歲月在微黃的燈光裏漂洗,淡了牆壁的色澤,時間鬆動了門框,可是一切還是那麼的親切,走在石板路上,聆聽老木匠叮噹的敲打聲,彷彿從未離開過。人們,迎面見了,不管熟悉的不熟悉的,都是笑眯眯的。那種溫暖純樸的感覺就像梭羅的《瓦爾登湖》,像一陣細雨灑入我心底。鳴叫的鳥兒,茂盛的植物,可愛的動物,這一切美好至極的景物都被作者以柔緩的筆法敘述了出來。雖然鄉村不具有都市的繁華、現代、舒適,但在他們的世界裏沒有冷漠,沒有背叛,沒有欺騙,這或許也是梭羅鼓勵人們簡單生活的原因吧!

來到外婆家的院子裏,牆上攀爬着可以勾住光陰的牽牛花,那株被我種下去的小樹苗如今已經長成了參天大樹,院子裏還有那一口老石磨,隔那麼遠都能聞到濃郁的豆香,白白的豆汁淌下來,像糾纏的雨水,在心中柔柔地攪着漩渦。白色的豆汁,沒有任何的添加劑,純天然的。這時,外婆許是聽到了響動,顫巍巍地柱着柺杖出來,時間在老人滄桑的臉上刻上一道道歲月的痕跡。外婆激動地拉着我的手說道:“瞧,我孫女從城裏來看我了。”街坊鄰居聽到了也都樂呵呵地過來幫忙張羅飯菜。

幾碟小菜,一張圓桌,幾張小木凳,就是一桌晚飯。人們圍坐在樹蔭底下,呷幾口白酒,嘗幾粒花生,聊幾句家長裏短,簡單卻幸福。就像梭羅所說:“我願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過得紮實,簡單,把一切不屬於生活的內容剔除得乾淨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簡單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可能沒有城市裏那一桌滿漢全席來的豪華,但青菜豆腐、饅頭稀飯又何嘗不是一種生活呢?

如果說,都市是位現代時髦而又善變的女人,那麼鄉村就是一位質樸的農婦。在鄉村裏,有純美的風景,純粹的生活,純樸的農民,純淨的情感。在城市裏,人們彼此用冰冷的防盜門隔離開來,守着一間冷血的沒有人情味的空房,過着追名逐利的生活,卻從不肯停下腳步歇一會,即使這樣,他們也許活得也並不快樂,而在鄉村的農民眼裏,能吃飽飯就是最幸福的。是的,世界上最幸福快樂的東西都是那麼簡單的。

曹文軒先生說:“我常常在沉思這種鄉村生活對一個人的必要性,這種生活對於一個人的審美情趣起到了一個什麼樣的潛意默化的作用。這種生活,如何能幫助一個人在如火一般的燥熱的現代生活裏獲得一片心靈的淨地……年齡愈大,這情結愈深。”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不論身處鄉間野地,還是冠蓋京華,都還能在心中保留一份天真、一份質樸、一份純淨,保留那些至純至美的東西。

彷彿又看見,晨昏照耀下的樹林和季節變幻間的鄉村和田野,水天一色下翩飛的歐鳥,樹叢裏驚恐逃走的小獸,垂在小灌叢枝頭的飽滿的漿果和清澈見底的瓦爾登湖。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