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愛要怎樣千迴百轉才死去有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1.95W人 

最近閱讀了一本《愛要怎樣千迴百轉才死去》,這個名字似乎會有人說有開始犯文藝病或者是覺得這是一本怎樣的言情小說,或許有人讀過這句話的出處,我已經不記得了,但是看到這句話覺得很熟悉,似乎應該是張愛玲。至於到底出自哪裏,就不做考證了,但是翻開目錄,在描述民國文學家的時候,以這句話作爲題目所品評的便是張愛玲。書中深刻的民國文人故事,犀利的言語,對中文名著、文學家的事蹟作品文字信手拈來,穿插着影視作品,影視人物,每一個角度都說明着這個作者文學知識的豐富,偶爾的卻又冒出來波粒二象性這樣專業物理詞彙,不得不讓人猜想這應該是一個熱愛文學的工科女吧!

讀愛要怎樣千迴百轉才死去有感

在描述張愛玲的文章中永遠少不了的兩個主題,一個是那段與漢奸的愛情,另一個就是拜金主義。她曾寫過假如你愛上了一個男人,卻又不確定這個男人是否愛你,就向他要錢花;花着他的錢,心裏是歡喜的。在許多文學家藝術家眼中,金錢是妨礙藝術文學創作的,是不相容的,否則也不會叫做銅臭。與張愛玲不同的拜金方式,簡奧斯汀說過我知道最有效的幸福祕方就是:賺大錢。

有人說語言文字的魅力在於如春風過境,融化冰川,綻放花朵,浸潤枯涸的心靈,喚醒真善美。但是偏偏有人的文字化作了一把把冰刀,讓寒冷透過四肢百骸,每一字每一句剛好剜在腐肉的心臟,卻滴不出心血的`嗚咽。有些作家筆下的文字似乎在你閱讀的時候扭曲顫抖,你可以看到他們清醒的譏笑。有人說過不喜歡簡奧斯汀的作品,的確也有我所不喜歡之處,不過理由不同,我只是不喜歡作品中嚴格清晰的世俗等級,這一切就和中國封建社會的嚴苛等級是一樣的,至少我舉不出一個例子來講述一個完全最低階級家庭環境下功成名就的人,或多或少有着一兩個不平凡的親屬吧!否則估計也沒有人能夠教他任何知識。《愛瑪》中似乎激化着這種觀念,但是作者強烈想表達的也正是要打破這種觀念的。因此這不妨礙喜愛《愛瑪》這部作品。“One half of the world cannot understand the pleasures of the other.”這句話出自愛瑪,奧斯汀認爲愛瑪是與其本人最像的女主角。很多時候也會覺得自己和愛瑪很像,也或許很多人都和她很像,總是很熱心地對待女伴,總想替他們做決定,總是說話時太過於傷人心,但是結果不是她的初衷,而對自己卻總不明白自己所追求的,轉身才發現自己傷害的那些都是自己所在乎的那些。《愛瑪》最終是一個完滿的結局,而她的作品大多是喜劇。

而她本人卻直到病逝也是獨身一人,在人物傳記《成爲簡奧斯汀》中記載着她一身中唯一的愛情,1796年,20歲的奧斯汀遇到勒弗羅伊,情竇初開的她對這個聰明狡黠的愛爾蘭年輕律師一見鍾情。然而,奧斯汀的牧師家庭希望未來女婿擁有經濟實力,而偏偏那時的勒弗羅伊還是個窮小子。而擁有6個孩子的勒弗羅伊家也執意與富貴之家聯姻,因此要求勒弗羅伊返回愛爾蘭。從此兩人便再沒有相見。後來,勒弗羅伊如家人所願地娶了個大家閨秀,還成爲愛爾蘭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直至晚年,他才向侄子坦言,曾與一位作家有過一段“少年之愛”。而奧斯汀選擇終身不嫁,而將所有未了的情感注入文學創作。 “是他告訴她,她擁有才華。是他鼓勵她在寫作中追隨自己的思想。儘管他倆沒有在一起,但這段戀情卻激發她成爲職業作家。”

愛情、婚姻、家庭背景,在《愛瑪》中是一次又一次爭吵的焦點,即使在現代這個時代,這也是難以避免的話題。或許只有小說中才能夠沒寫一個完滿的結局摒棄這些,無論哪個國度,拋棄其他的畢竟是少數。最多也就像奧斯汀這樣,如果世界上曾有那個人出現過,其他人都會變成將就,而我不願意將就。如果不能將就和服從,那就用剩下的時間和精力去追逐一個夢想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