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山上的小屋讀後感範文大綱

本文已影響 1.07W人 

山上的小屋讀後感範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山上的小屋讀後感範文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山上的小屋讀後感範文

自1985年始,注重敘述方式的先鋒派小說興起,殘雪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而《山上的小屋》則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文章主要描述了一家人荒誕扭曲的生活。"我"每天都在家裏整理抽屜,也會坐在圍椅裏看屋後荒山上的小屋;可是母親總是抱怨,想盡各種方法阻止我,甚至把我抽屜裏心愛的東西都翻出來丟掉,還揚言要斷掉"我"的胳膊;而父親卻在之後被"我"發覺,他是夜晚繞着房屋奔跑的狼羣中的一員,他會和媽媽一起把"我"的圍棋埋在井邊,卻對"我"的反抗不動聲色。最反常的是,父親總會在深夜就去井邊撈出掉進井裏的剪刀;而小妹看"我"的眼光總是直勾勾的,不懷好意,卻時常會跑來爲"我"通風報信。

整篇文章將陰森恐怖的現實環境、莫名其妙的夢囈對話、怪異醜陋的人物行爲交織在一起,打亂了真實世界中的有序邏輯。全文事件時間跳躍性極大,敘述內容支離破碎,以意識的自然流動來結構全篇,給讀者造成一種斷裂感。這種寫作手法雖然將時間空間都進行自由轉換,卻也在凌亂中披露了這個社會的陰暗面,體現出超越現實的現代主義意識。

全文主要通過各種跳躍的細節來表現當時的社會環境給予民衆的巨大壓迫。更甚於,還以各種機會監視民衆生活,讓民衆無法喘息;更通過"我"與家人之間的各種相處來表現出那個時代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隔閡,即使是親人,也存在着各種猜忌和利用,防不勝防;除開民衆不說,從自身而言,又直言了那個時代在精神上對個人思想的摧殘,阻礙追求理想的腳步,生活得異常痛苦。

《山上的小屋》一文主要運用了象徵、隱喻、意識流的藝術手法。

屋後的荒山其實就是象徵手法的意象之一,它象徵着一堵牆,阻隔了你和山上事物——被束縛的理想的距離,"我爬了好久,太陽刺得我頭昏眼花,每一塊石子都閃動着白色的小火苗"文中爬山的不易正暗示了那種環境下追求理想的艱辛。而"什麼也看不見,什麼也聽不見"的山上卻又是和山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象徵着現實與理想的差距之大。

對於在屋後荒山上的小屋,它本應是一個幸福家庭的象徵,可在文中它卻顯得陰森恐怖,好像一座牢籠。"那個被反鎖在小屋裏的人暴怒地撞着木板門"象徵着被困住的理想,那份理想打不破這現實的.束縛,一直苦苦掙扎着。"聽見呼嘯聲,是北風在兇猛地抽打小屋杉木皮搭成的屋頂""我爬上山,滿眼都是白石子的火焰,沒有山葡萄,也沒有小屋",作者在家中和在山上看到的不同景象的對比,暗示在那個年代裏,許許多多的人都懷有各自的理想,卻因殘酷的社會環境而無法實現。當他們想要尋找理想,並且接近它的時候,卻發現遍尋不到,他們不顧一切地想要實現心中憧憬已久的渴望,卻無從下手。

"抽屜"也是一個重要的象徵意象,它象徵着個人世界、個人隱私。"我每天都在家中清理抽屜",暗示着"我"時常糾正自己錯位的思想,在進行着自我救贖,不願與世人同流合污,而母親對"我"的阻攔甚至於翻箱倒櫃的舉動,意在破壞這種重新組建的精神世界,干擾"我"自我救贖的行爲,窺探"我"的隱私。

從字裏行間可見,文中親人的形象都採用了隱喻的修辭手法。"父親用一隻眼迅速地盯了我一下,我感覺到那是一隻熟悉的狼眼",父親的眼睛和狼的眼睛讓"我"感受到了其中的關聯性,同樣的兇殘,同樣具有威懾力,表現出父親喻示着那個時代的權威與權力;"我一直想把抽屜清理好,但媽媽老在暗中與我作對"則看出"我"與母親是站在對立面的。"我"是一個在迷茫中找尋理想的人,而母親便是那個阻止"我"前去尋找的人,她代表着那個時代的封建與頑固。

意識流是現代小說常見的表現手法,它重在表現人物的內心意識活動,常常通過人物的內心獨白等來展示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全文正是通過意識流表現手法,打破了時空限制,將不同時間段母親阻攔我整理抽屜的事件相結合,來體現出當時社會詭異的氣氛;更通過"我"深夜常有的聯想和聽見風響狼嚎時的內心獨白來體現出"我"對那個時代的焦慮與不滿,甚至厭惡與痛恨。

《山上的小屋》讀來晦澀難懂,通過異於常人的敘述手法來讓讀者領會那個時代的真實。雖表面上看來,字句間毫無關聯,可細細賞閱,卻也能悟得一二,即作者是將人的生命本性定位爲荒誕和醜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