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科普書籍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2.67W人 

科普書籍讀後感1

讀了《十萬個爲什麼》後,這本書令我十分着迷,原來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什麼樣的蘑菇有毒;珊瑚是植物還是動物;昆蟲中最老的是誰……

科普書籍讀後感

《十萬個爲什麼》是一部解答動物、植物身上的疑點的科普書,樸實的文字,清新自然;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十萬個爲什麼》讓我看到了在世界中還有很多很多我不知道的科學祕密,讓我大開眼界。讓我懂得了世界上有許多百奇不解的科學祕密。

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大量精彩紛呈的配圖給我帶來了強大的視覺衝擊,更加直觀地展示和了解各個方面的科學知識,使我在閱讀中愉快地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這本書還通過“智力大挑戰”,“世界真奇妙’等小欄目,讓我瞭解到更多小知識,小趣聞。

這本書還講了日新月異的科技,趣味無窮的體育,奇妙的植物世界,形形色色的昆蟲……讓我知道了天上的星星離我們有多遠?宇宙有多大,地球是從哪裏來的?大海有多深?人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上來的?真的有外星人嗎?是否還有活着的恐龍……在這本書裏都能找到答案。

這本書內容豐富多彩,形式活潑,選材廣泛,既涉及到最新的科學領域和科技動態,也不忽略少年兒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且能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滿足我們小讀者汲取知識,獲取獲取信息,開發潛能的願望和要求。我們隨意翻開一頁,便能學到一則科學知識,可謂開卷有益。

不僅僅充滿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啓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有句話說得好“知識就是力量”,讓我們也用它來勉勵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爲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讀了這本書,我想:世界上未知的祕密還有這麼多呀!看來科學家們爲了探索這些祕密費了很大的心思。

我以後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也要當一名科學家,去探索未知的祕密。

科普書籍讀後感2

這個暑假我讀了《宇宙空間裏的十萬個爲什麼》這本書,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科學知識。比如太陽系中最大的天體是彗星,俗稱掃泏星,它由慧頭和慧尾組成,其中慧頭又由慧核和慧發組成。彗核的直徑約有10千米,他周圍龐大的氣團爲慧發,慧發的直徑有幾萬到幾十萬千米。慧尾則更長,可達數億千米。

我還知道太陽爲什麼能發光發熱?這是因爲太陽是一顆恆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天體,這個大氣體球時時刻刻都在釋放者大量的光和熱。地球正是因爲有了太陽的照耀,纔有了溫暖和光明,纔有了生命。太陽表面的溫度大約有6000攝氏度,中心溫度也爲1500萬攝氏度。這是由於太陽內部進行着劇烈的原子反應。太陽由70多種元素組成,主要成分是氫。太陽內部溫度高、壓力大,這就是那裏的情原子核相互作用,從而釋放出大量的光和熱。

我還知道了火星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科學家稱他爲地球的“孿生兄弟”。這是因爲火星有很多和地球相似的特徵。

用望遠鏡看,你會發現火星簡直就是一個“地球儀”。它的兩極是白白的極冠,就像地球上被雪覆蓋的南北極。而且火星也像地球那樣呈一定角度繞太陽公轉。另外,火星上上的一天之比地球上的一天長39分35秒。不同的是,火星上的一年是687天,是地球一年的1。9倍。與地球一樣火星上也有大氣。

宇宙太神奇了,我長大以後,一定要當個科學家研究火星的奧祕,人類以後是否能在火星上居住?請大家相信我,我一定會刻苦研究的!

科普書籍讀後感3

暑假,我讀了一本科普類的書《待開發的地熱能》,瞭解了許多關於地熱知識。

地熱是地球內部所蘊藏的熱量。在地球的中心,溫度高達5000——8000℃,壓力超過360Gpa。地球內部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火球,有些物質熔化成了液體,也有些物質仍然爲固體。

中低溫地熱的直接利用非常廣泛,80——130℃的地熱應用於現代工業領域,像室內供暖、製冷系統、木材幹燥、紙漿加工、回收化工原料等。各種新型工業都離不開它,從某種意義上說,今天應用的地熱能就是這些。我國在開發地熱能方面,也有許多獨特的地方,地熱能爲我國的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成爲我國重要的能源。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改變自身的生存條件、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而不懈奮鬥的歷史。在這個過程中,能源扮演着極其重要的角色。目前全球利用的能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太陽能、風能、潮汐能、核能和地熱能。

在未來,我們的能源越來越緊缺,需要不斷開發新能源,地熱能就是其中之一。我們要努力鑽研,學習地熱的知識,爲人類創造更多的福利。

科普書籍讀後感4

在本週我讀了《21世紀少兒小百科》這本書主要介紹了:探索宇宙、水上世界、影視天地、交通與建築、電子世界等許多知識。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發明探索這一版塊,我從中瞭解了許多的知識。比如,英國的貝爾在研究聾啞人的“可視語音”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電流在導能和關閉時,螺旋線圈也隨着發送電碼一產的的滴答聲,這一現象激發了他的靈感。於是他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電話的研究中,經過多次的實驗終於發明了電話,給遠隔萬里的人們也能夠像站在對面交談一樣了。

再一個,同學們可知道是誰經過不斷的努力製造出了最原始的船——獨木舟,揭開了人類製造船隻的第一頁?這是遠古時代人類受到自然現象的啓發,對水能夠對其中的物體產生浮力有了一定的認識。人們藉助水中漂浮的物體抵抗水災,從此人類開始了征服海洋的新篇章。

從這兩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得出,其實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我們平時能夠善於發現,勤與思考,反覆試驗,就能取得很大的'成就。這樣我們就能夠使生活更加的精彩!

科普書籍讀後感5

瞧!那是一個充滿着濃郁書香味的書櫃。打開它,一排排整齊的書映入眼簾,但最顯眼的總是那本《世界未解之迷》。

這本書是什麼時候買來的,我已經忘記了,只記得第一眼看見它,我就好象被什麼捉了似的,莫名其妙地喜歡上了它。許多年來,書中的每個地方,我倒着都能講出來。可是今天,我卻又一次翻開了它,去體味、去探索、挖掘它的精華。

幽靈般頻頻光顧地球的UFO與外星人,是鍾情於地球的美麗,還是在追尋他們失落的記憶?恐怖的死亡公路、神祕的大象墓地……大自然中究竟隱藏着多少謎題?若是從遠古的回顧到今天的眺望,如果只選擇停留在原點,便永遠望不見地平線另一端的模樣。當我們把“爲什麼”變成驚歎號,當我們無畏地闖入大自然的懷抱,人類成長的軌跡便會有力地向未來伸展、再伸展!愛因斯坦曾說過:“探索奧妙對於人類而言,是最美妙的事情。”每當人們滿心歡喜地解開一個謎團時,更多的謎團又會紛至沓來。這本書不僅是在於告訴你有多少未解之謎,而是通過這些奇幻的未解之謎更大地激發起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對大自然和身邊事物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上有着數不清的未解之謎,你勇於探索嗎?

科普書籍讀後感6

科學是無邊無際的海洋、廣闊的天空,讓我們盡情翱遊探索。一天,我打開了一本《少兒科普百科全書》,被書裏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

在這本書中,我知道了養金魚不能用自來水,爲什麼呢?原來,自來水裏有很少的氯氣,自來水廠向水中放入氯氣,是爲了殺死水中的病菌,氯氣人萬一聞多了,也會中毒,但我們喝的水中,氯氣的含量非常少,所以不會對人造成傷害。不過你要是直接把自來水倒進魚缸,小金魚就倒黴了,不一會兒,它就會被氯氣嗆得打蔫,中毒死去。正確地換水,應該把水在太陽下曬一曬,等太陽把水曬暖和了,再給小金魚換水,這樣金魚就不會中毒了。

我還知道花盆底下有個洞的原因。在花盆裏養花,要經常澆水,不然花會“渴死”,但如果水澆多了,花盆底下沒有洞,水便會積在盆裏滲不出來,花的根長時間泡在水裏,就會腐爛掉,把花“淹死”了。所以爲了讓多餘的水滲出去,人們便會在花盆底下留個洞。另外,花盆底下的洞還可以讓花更好地呼吸空氣,如果花盆底下沒有洞,花盆裏積聚的水就要把土壤裏的空氣完全擠掉,根吸呼不到空氣,更會窒息死掉。看來,一個小小的洞,也包含着不少學問呢!

看完了這本書,我想:科學是無處不在的,只要你用心去觀察、去發現,你就會覺得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自從看了這本書開始,我便留意起了生活中的各種科學現象:雞蛋能浮在鹽水中,點火柴時,火柴頭朝上着得慢等,許許多多的現象都有科學原理在裏面,愛科學,愛生活,讓我們一起走進科學。

科普書籍讀後感7

今天媽媽買了一套《十萬個一爲什麼》它散發着墨香,並放在我的面前,我好奇的拿來翻閱着,呵,一篇篇文章多麼富有知識呀!

飛鳥、走獸、山川、湖泊,甚至汪洋大海,都無一不被他吸在地球的表面上。人自然也不會例外,也被地球的吸引力緊緊的吸在地面上。所以,儘管地球在不停的轉動,我們卻不會被甩出去。

還有,裏面的埃菲亞塔是哪個國家的標誌性建築?原來啊埃菲亞鐵塔高320米,由1、8萬個金屬部件和100多萬個鎦丁組成,是巴黎最高的建築物。這個答案似乎帶我去了這個地方觀看了這個鐵塔,旅遊了巴黎。還有我知道死海里是沒有魚的,因爲那海水裏含鹽量特高所以人也可以浮在水上面而不會沉入海底。

自從我讀了這十二本《十萬個爲什麼》後,開闊了我的視野,使我增加了許多日常生活時要注意些什麼的知識,還增長了許多許多科學道理和文化藝術類的知識。我讀了《十萬個爲什麼》生活我真喜歡這十二本富有知識性的《十萬個爲什麼》我真喜歡這十二本富有知識性的《十萬個爲什麼》啊!我決定把這套書上的所有知識都學、記下來,在日常生活中時時用到,長大以後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材!

科普書籍讀後感8

科學的普及,不是坐等能等來的,必需要付出汗水與努力,而對於我們這樣一羣學生,顯然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研究科學,去了解科學,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接近科學瞭解科學呢?我最近讀了《學生探索百科全書》和《養花》二本科普書籍,從中受益頗多。

“思維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而探索精神是其中最燦爛的一枝。千百年來,人類用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不斷擴展着對神奇大自然,對奇妙的科學以及對人類自身的認識。在永不停頓的對未知領域的探究中,人類建構起了多姿多彩的迷人世界。地外文明真的存在嗎?動物爲什麼要冬眠?哥德巴-赫猜想是什麼回事?我們能不能跨越時空?這些問題一直伴隨着我,爲了解開這些我不懂的“迷”我選擇了《學生探索百科全書》,我希望它可以給我帶來這些我不懂得的問題的答案。科普讀物讀後感這本《學生探索百科全書》共分爲三章——自然探索、科學探索和歷史探索。

三章的排版都做的很好,讓讀者很容易便可以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知識,三章都按照各自的特點分爲若干節,各節在結構設計上均採用場面宏大的主圖以及精彩紛呈的配圖以增強視覺衝擊力,讓讀者在準確的文字描述、嚴謹的原理揭示中愉快地踏上新奇的探索之旅,輕鬆地掌握的百科知識。讀過這本書之後我深深感受到了它對我帶來的好處。首先我在第一章的自然探索中,我瞭解了來自宇宙深處的信息、漫長的生命之旅在第二章的科學探索中,我瞭解了無處不在的黃金分割、四色之迷、尋找“幽靈粒子”、我們能不能穿越時空……等等等等,這些知識又是我瞭解到了科學,學會了科學的方法,科學的理論,科學的發展,科學的分析這些重要的東西,並且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奇聞異事我也可以通過科學說法來解答他,這些知識都豐富了我的生活經驗,讓我不斷的健康成長。在第三章的歷史探索中,我瞭解到了絲綢之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起源、埃及豔后、金字塔工程……等等等等。歷史使人明智,因爲了解歷史,可以學習前人的正確做法,並且改到自己的錯誤作風,這樣可以使人們在成功的路上少一些坎坷,爲自己鑄造一條平平的道路。《養花》這篇課文,詳細記敘了老舍爺爺在養花勞動中的苦與樂,充分表達了老舍爺爺對勞動的熱愛。

讀了這篇文章,我對勞動中的酸甜苦辣有了深刻的體會。"要是天氣突變,就得全動員,搶救花草,腰痠腿疼,熱汗直流也不在乎。"勞動中要是沒有苦,又怎麼會有甜呢?世間沒有不勞動就獲得的快樂,也沒有可以不吃苦的勞動。老舍爺爺的經歷不正是一個有力的證明嗎?勞動先苦後甜,我寫作文不也要絞盡腦汁,冥思苦想嗎?吃完了苦,看到自己滿意的作文,心裏是多麼甜呀!“多得些知識並不是壞事,”說得多好啊!不過,要獲取知識,如果不付出勞動,不嚐盡酸苦,怎麼能行,又怎會取得快樂和甘甜,吃不得苦的人,永遠無法邀遊知識的海洋。

我以往學習,吃不得苦,想學好功課,卻又改不掉貪玩貪玩的毛病,經過老師和父母的教育,我終於明白了"學習應當吃苦耐勞"的道理。現在,我放棄了過多的玩耍,抓緊時間努力學習,以便掌握更多、更紮實的知識,終會嚐到學習的甜頭。"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多麼富有哲理的話呀!老舍爺爺不但說明了勞動的重要性,還揭示了爲人做事的真理。這句話將永遠是我的座右銘。只有勞動,才能創造出美好的生活。同樣,學習也一樣,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讀有用的書,書裏有很多我們平時學不到的知識能豐富我們的生活,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益處,使我們在學習中找到快樂,在快樂中健康成長。

看吧!一本知識讀物給我們帶來了多麼大的益處,在這個講究科學的時代,如果我們不多學習一些有關科學的知識的話,我們肯定會被這個時代所漸漸的遺忘,我們只會一點一點的落後,選擇一本好的科普類讀物吧,相信它會給你帶來意外的收穫!一頭扎進去吧,總有一天會發現其中的樂趣。

科普書籍讀後感9

我們在生活當中會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疑問,問爸爸媽媽他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而《十萬個爲什麼》能幫我解決許多疑問,裏面介紹了可愛的動物,有趣的昆蟲,神祕的海洋,奇妙的太空,我們的家園——地球。

從奇妙的太空裏,我知道了在太陽系裏不單單隻有我們地球一個天體。而是有九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還讓我知道了在太空中漂流的小行星,和愛旅行的彗星。

從可愛的動物裏我知道了小狗骨折後,只要趴在泥土裏,小狗就會慢慢的好起來,小狗爲什麼大熱天總喜歡把舌頭伸在外面?因爲夏天天氣非常熱,小狗是爲了散熱,爲什麼大象臨死之前喜歡挖一個坑?因爲大象在臨死前會把身上的象牙脫落在坑裏,然後自己也跟象牙一起跌倒在坑裏。

從有趣的昆蟲中我知道了屎殼螂滾屎球的有趣故事,下面我就來講講吧!到了春季,雄屎殼螂就會到處收集糞便,滾成一個球送給雌屎殼螂當作結婚禮物。在運送的過程中,雄屎殼螂會四腳朝地,用後肢來負責推動屎球,弄不好屎球還會卡在掉在地上的樹枝叉間。哈哈!太有趣了!

從我們的家園——地球中,我知道了爲什麼會有火山爆發?什麼有"幽靈島"?龍捲風是怎麼回事?現在就來解開謎底。火山爆發是因爲岩漿衝破火山口的岩石而導致的火山爆發,火山爆發後空氣中瀰漫着岩漿發出的氣味,冷卻的岩漿變成了堅硬無比的旋武巖;爲什麼會有地震呢?是因爲地殼在運動中斷裂發生碰撞,就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看見到的地震了,地震可以導致房屋倒塌,人員傷亡,山體滑坡,雪崩……爲什麼會有"幽靈島"呢?我想大家可能還不知道吧。那我就來告訴大家吧。"幽靈島"的起源是海底火山爆發凝結成的島嶼,在火山口連接島嶼的地方,由於火山噴發使島浮起來,結束後島又沉下去了。就是"幽靈島"的消失。等到第二次火山爆發時島嶼再次浮現在人們的眼前,這就是"幽靈島"的重現。至於龍捲風呢?就是因爲天空中冷熱空氣碰撞形成的,龍捲風的風速是每小時五百到八百千米左右,可以吸起物體,把它帶到其它地方,再拋出去。

《十萬個爲什麼》這本書是一位無聲的老師,讓我明白了許許多多的知識,讓我們知道科學的進步,社會的發展。

科普書籍讀後感10

小時候,我非常喜歡恐龍,買了許多恐龍玩具,也看過許多有關恐龍的圖書,瞭解了一些關於恐龍的知識,也認識了許多有代表性的恐龍。比如,最兇猛的恐龍是霸王龍,最大的恐龍是樑龍,最小的恐龍是美頜龍,最聰明的恐龍是傷齒龍,最笨的恐龍是箭龍。我一直對恐龍的生活及滅絕有着十分濃厚的興趣,這幾天,讀了《可怕的科學》系列叢書——“另類新知”之《消逝的恐龍》以後,我對恐龍這種史前動物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瞭解。

1822年,英國一位喜愛收集化石的醫生格丁﹒曼特爾在出診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塊奇特的化石,這是世界上發現的第一枚恐龍化石――一塊禽龍化石。最早的恐龍大約是在2。45億年前出現的,它們在地球上生存了大約1。8億年,它的足跡遍佈七大洲,據統計,目前發現的恐龍屬有285個,種有336個,然後在距今6500萬年前突然滅絕了。

在恐龍生活過的時代,地理、氣候和地球上的植物都在不停地變化着,同時各種不同的恐龍也在不停地進化着,然後是滅絕和被新物種所取代。目前獲得的有關恐龍行爲方面的證據非常稀少,但是1971年在蒙古境內卻有一個驚人的發現。古生物學家們發掘出一具迅猛龍和原角龍的屍體,它們因角鬥而互相糾纏在一起,它們幾乎同時殺死了對方――而又及時地被封存了幾千萬年。

許多古生物學家窮竭一生研究恐龍的化石、足跡,希望找出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但是,到底有多少種恐龍?它們是溫血的還是冷血的?恐龍是怎麼滅絕的?沒有人能給出確切的答案,也正是這些問題,讓恐龍探尋者們不斷地忙碌着,讓衆多的古生物學家們爲之瘋狂。

對恐龍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消逝的恐龍》這本書,當一回恐龍偵探吧,研究研究這個在我們星球上走來走去、體形碩大、長相奇特的“怪物”,進入一個曾經令你神往,卻終究早已逝去的遠古時代,去探索和了解更多有關恐龍的未解之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