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關於子罕篇讀後感範文

本文已影響 2.57W人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子罕篇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子罕篇讀後感範文

  子罕篇讀後感 篇1

孟子》中說到“獨樂樂不如衆樂樂”。對這一點,我深表贊同,咱們讀經其實也一樣,“獨讀經,不如衆讀經”。大家一起讀經可以各抒己見,辨明是非,發現一些自己難以自查的錯誤。比如今天讀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句話我一直理解成“天氣冷了,我們就知道松柏凋謝了”,猶如“一葉知秋”。其實不然,經過大家一起解讀後,我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是“天氣冷了,才知道松柏是最後落葉的樹。比喻,苦難能歷練一個人”。真真是,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呀。因此,我很高興能與那麼多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心得,並發現自己的錯誤,一起進步。

今天我們讀了《論語》第九篇《子罕》。這篇文章中闡述了好幾方面的道理,主要包括處事原則、做事恆定、如何對待他人的批評,以及自信心、時間觀念等。其中不乏名句,例如“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上面哪句都是朗朗上口的名句。但我最鍾情的句子卻是一句不起眼的——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也。”這句話的意思是:達巷這個地方的人說孔子博學多才,卻無專長。有嘲諷孔子,其實是大而無當,並無真才實學的意思。聽了這個話以後,孔子對弟子說:“我有什麼專長呢?是射箭呢?還是駕駛馬車呢?就算是駕駛車馬吧。”

孔子最大的才能顯然不是駕駛車馬。可是爲什麼他要這樣貶低自己呢。把自己從一個大學士貶爲一個馬伕。這顯然是有隱情的。南懷瑾先生對此的理解是,駕駛馬車,寓意孔子想做引領時代的先鋒。我的理解倒是有些不同。我覺得孔子可能並沒有那麼多深意。因爲我們知道孔子年少的時候從事過很多低賤的工作,包括當馬伕。因此跟射箭比起來,他可能更擅長駕駛馬車。但是爲什麼他不說自己擅長文學呢。我覺得他故意用自嘲的口吻風趣幽默地來回應達巷黨人的質疑。對於達巷黨人的刁難,孔子沒有暴跳如雷,也沒有憂心忡忡,他也不屑於跟無知者去辯論。但他又不能對自己的誹謗置之不理。因此,他用這種幽默風趣的自嘲方式反擊對方,既顯示了自己的大度,又自證了清白,可謂是高明呀。此時,一個優雅、淡定且不失風趣的儒雅的形象頓時躍然紙上。孔子的形象在我心目中瞬間變得鮮活可愛起來了。

你看,像孔子這樣的聖人都會被人議論,甚至被誹謗,何況我們這種凡夫俗子呢。世間哪有背後不被人說的,也沒有背後不說人的。就像范冰冰和趙薇剛紅的時候被人都快罵死了,趙薇甚至在一次演出的時候被人潑大便。可現在呢?人家多淡定呀,都被稱爲人生大贏家。而好些人會對他人的非議則表現出憤憤不平,甚至懷恨在心,嚴重者伺機打擊報復。如果真的那樣做就略顯胸懷狹隘了。面對別人的非議,我們應該像孔子一樣淡然處之,不必言辭激烈地要與對方大吵一場,用一句玩笑迴應即可。若是你越是要與對方爭論不休,越能證明對方說得有理。這種時候釋然了,反而是最好的爭辯。總有一天,清者總會自清。以前也有被人誤會爲奸佞小人的時候,也有被人看作爲大傻瓜的時候。但是,我不願意去辯解,我相信時間可以證明一切。

上面談到的是孔子對不當指責的態度。其實《子罕》篇還有一句話也涉及到對他人意見的態度。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爲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爲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意思是“嚴肅說出來的話,能不順從嗎?以能夠幫助自己改正錯誤爲可貴。謙遜恭維的話,能不讓人高興嗎?以能分析一下是否正確,是否對自己有幫助爲可貴。只知道高興卻不去分析,只知道順從卻不改正錯誤,這種人我也沒什麼辦法。”

俗話說:“人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別人糾正了你的錯誤,你只是表面上唯唯諾諾,實際上,還是老樣子。這樣做毫無意義。錯就是錯,該改就改。既然都認錯了,爲什麼還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既然不認錯,又何必唯唯諾諾。也許有人說唯唯諾諾只是出於禮節,出於尊重。對比自己年長的和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直接頂撞可不是一個好主意,不如陽奉陰違。但是,時間久了,陽奉陰違還是遮不住自己的態度,到時候提意見的人不但會因爲你不改變錯誤而感到憤怒,而且會因爲你的不真誠而覺得被欺騙,後果豈不是更嚴重。我想,如果你覺得自己沒錯,你大可以笑而不答,既表明了你的立場也表現出了你的尊重。若是自己真的錯了,那還有什麼好說的?改呀。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呀!

醜話大家都不愛聽,不過甜言蜜語誰都愛聽。誰不喜歡別人恭維自己,誰不喜歡被拍馬屁呢。可是,千萬別忘了“巧言令色,鮮矣仁”。別人恭維的話,有幾句是真的,有幾句是假的,你一定要學會分辨,別都照單全收。一個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若是被人誇幾句,就飛上天了,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一定會摔得很慘。古代有多少帝王就是被淹沒在這種甜言蜜語中。昔日,乾隆寫了幾首歪詩,就被臣下誇得天花亂墜,簡直就是李白再現。所以英明神武的乾隆處處留詩,來誇耀自己的才華,須不知赤裸裸地把短板展現在別人面前了。就像童話裏的那個沒穿衣服卻招搖過市的皇帝,明明是赤裸着身體,還以爲自己身着盛裝。全世界的人都在騙他,他卻不自知。

越是地位高的人,越是容易犯這個錯誤。因此當你身邊的人都在誇你的時候,你該反思了,你該分析了。這時更應該清醒的認識自己,而不是醉死在甜言蜜語的酒缸子裏。

總之,對於別人提的`建議,不管是對是錯,是好聽還是難聽,先別有情緒波動,心態平和地分析,辨別。最終再決定何去何從。

  子罕篇讀後感 篇2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是歷來倍受爭議的一句話。學術界對它的解釋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何晏《論語集解》說:“罕者,希也。利者,義之和也。命者,天之命也。仁者,行之盛也。寡能及之,故希言也。”

刑昺疏:“此章論孔子希言難考之事也。罕,希也;與,及也;利者,義之和也;命者,天之命也;仁者,行之盛也。孔子以其利、命、仁三者,常人寡能及之,故希言也。”

朱熹則同意程頤的觀點:計利則害義,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

楊伯峻在《論語譯註》中談到:“《論語》中講‘仁’雖多,但是一方面多半是和別人問答之詞;另一方面,‘仁’又是孔門的最高道德標準,正因爲少談,孔子偶一談到,便有記載。不能以記載的多便推論孔子談得也多。孔子生平所言,自然千萬倍於《論語》所記載的,《論語》出現孔子論‘仁’之處若用來和所有孔子平生之言相比,可能還是很少。諸家之說未免對於《論語》一書過於拘泥,恐怕不與當時事實相符,所以不取。”

劉寶楠認爲“利命仁三者。皆子所罕言。而言仁稍多。言命次之。言利最少”。

楊樹達分析孔子“罕言仁”的原因是“所謂罕言仁者,乃不輕許人以仁之意,與罕言利命之義似不同”。

以上解釋均認爲“子罕言利與命與仁”應解釋爲:孔子很少談到功利、命運和仁德。在此,“與”被譯爲“和”的意思。

二、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如此斷句則把此句解釋爲:孔子很少談到功利,讚許命運,讚許仁德。在這裏,“與”被譯爲“讚許”。

史繩祖《學齋佔畢》:“《論語》謂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古注諸家皆以爲三者子所希言,餘獨疑之。利者固聖人深恥而不言也……如命與仁,……嘗不言。且考魯論二十篇問答,言仁凡53條。張南軒已爲誅泗言仁,斷之曰言矣。又命字,亦言之非一。……孔子罕言者,獨利而已,當以此句作一義。曰命曰仁,皆平日所深與,此自別一義。與者許也。”

郭沫若:“‘子罕言利,與命與仁’——他很少談利,但稱道命,稱道仁。他既說‘仁者不憂’又說‘知命不憂’。既說:‘君子無終食間違仁’,又說‘不知命無以爲君子’。命與仁在他(孔子)的思想中儼然有同等的斤兩。”

孔子確實很少談到利。雖然他也很少談到命運,但他對命運所持的態度與他對仁所持的態度一樣,都是正面的。而在《論語》中,孔子提及“仁”的次數多達59處。因而將“與”譯成“讚許”也表達了孔子對利、命、仁的態度。“如果以肯定否定論,孔子應該說,子罕言利,但贊同命和仁,後者與講多講少沒太大關係。”

三、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孔子講利少,是因爲他重義輕利;講命也少,是因爲天命難言;講仁很多,是因爲他推崇仁。這句話,如果以講多講少論,孔子罕言,可不止是利,還應有命,孔子應該說,子罕言利言命,不該把命和仁放在一起,與利對照,或把三者視爲一類……”因此將這句話解釋爲“孔子很少談到功利和命運,他贊成仁德”。第一個“與”字解釋爲“和”,第二個解釋爲“贊成”。

讀書如果讀到這個深度,纔可言讀,我查了衆多註釋,個人偏向於第三種,孔子很少直言利益,天命,但贊同仁。我爲什麼會選擇第三種,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利,仁,天,可以把它看做人生的三個層次:一,是利益,如果人活着只爲了追逐利益、金錢,那就太低級與悲哀了;二,是仁,孔子一生都在宣傳仁,倡導仁,踐行仁,可以說論語的通篇都在講仁。這裏補充一下,原來覺得仁很偉大,離我們很遠,我們根本不能做到,其實仁不遠人,我們善念一閃,就是仁;我們改正錯誤了,就是仁;我們努力學習了,就是仁;我們忠於工作了,就是仁;我們孝敬父母了,就是仁;我們幫助別人了,就是仁;打扮的符合自己的身份了,就是仁……仁是力行,要自己一件一件的做,而不是看個熱鬧,或是背上幾句。仁不是嘴頭工作,是要腳踏實地去做,就像我們每天吃飯,每天就像吃飯一樣,做仁德的事兒,一點點兒來,從最簡單的做起。我現在每天回家,跟母親聊天,做讓母親開心的事兒,就是仁。

懺悔一下:有時聊着聊着,就話不投機了。順言,色難,真是好難好難呀。本着一顆孝順母親的心,也常做讓母親生氣的事兒,悔之,悔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