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盲善的代價讀《伊索寓言集》有感

本文已影響 2.09W人 

盲善,顧名思義:就是指盲目善良。

盲善的代價讀《伊索寓言集》有感

人之初,性本善。是的,我們人類的本性是善良的。況且,中國人民的優良傳統就是善良。但是,我們必須分清善和惡,對於本性兇殘惡毒的人,不可以盲目善良,不可以心慈手軟,因爲他們的本性不會改變的。讀了《伊索寓言集》後,我更加確定了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伊索寓言集》中《農夫和蛇》的故事大家一定看過吧,這個故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有一位農夫在路邊看到一條已被凍僵了的蛇,農夫好心把蛇收養。蛇醒來後,竟然咬死了農夫全家人。

可悲呀!就是因爲農夫太善良,分不清善和惡,親手引狼入室,導致全家人死亡。蛇的本性怎麼會改變呢?這個故事的寓意就是:不能盲善,一定要分清善和惡!

當今社會,有些人專門利用人們的善良本性,幹盡壞事。2008年10月21日,一名單純的女大學生在北站公交站等車時,一名穿白格子襯衫的男子匆匆走來,謊稱自己的錢包不知丟到哪兒去了,說想向這位女孩子借5萬元,家裏有急用,以後一定會還的。當時這位女大學生還半信半疑,男子見了,馬上隨便寫了一個電話號碼。女大學生見男子不像是騙人的,就把錢交給了這名男子。可萬萬沒有想到,這名男子就是個騙子。事後,女大學生傷心欲絕,哽咽着說:“我好後悔,我太善良,以爲他不會是騙錢的……哎,我好後悔,我父母在外地打工,5萬元,對於我們家來說,是一筆天大的數目……”

看!這就是一個爲盲善付出沉重代價的傻姑娘。

我的爸爸媽媽從小就教育我說:“人有好也有壞,我們不要太相信別人,不要太善良,因爲盲目善良是要付出代價的!”我牢記於心。

沒有確認別人身份之前,即使是認識的人,也不能太相信對方的話,好心未必會有好報。總之記住:防人之心不可有,盲善是要付出代價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