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科學探索者地球上的水》有感

本文已影響 3.7W人 

望着河面被風兒吹起的波瀾,這時陽光普照,整個河面顯得波光粼粼,而我也不由得思緒萬千。

讀《科學探索者地球上的水》有感

當我第一次看到《科學探索者 地球上的水》這本書時。我想一定沒什麼看頭,沒想到讀着讀着被裏面的內容深深吸引,裏面講述着水以多種形態存在於我們的身邊,具有獨特的魅力,還介紹了水資源與人類的關係及海洋水的運動,這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知識,也開闊了我們的視野。

從古至今,水無一不充當着滋潤萬物的角色。在古代,它是神,被百姓們所膜拜,虔誠的信仰着;是思念,被詩人用情感寄託着,那“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是無私,滋潤農民的土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如今水更是我們生活中所離不開的,吃的穿的用的,甚至人的質量的三分之二是由水組成的,都說萬物生長靠太陽,但是我覺得水也是必不可少的。

雖然地球是一個“水的星球”,但是可用的淡水卻是很有限的,引用這本書上的話來講:“地球上的大部分水,97%以上是海洋裏的鹹水,只有3%的水是淡水,在這3%的水中,約有2/3儲藏在南極和北極的巨大冰川中,大氣層中也有少部分的水,基本上是以不可見的水蒸氣形態存在。地球上可供人類使用的淡水不到總量的1%,說到這我有點愧疚,因爲我們身邊隨處可見水資源的浪費,卻視而不見,那麼以後我們的子孫,他們以後的水是微乎其微的,那麼怎樣纔有更多的淡水資源供我們使用呢?而我第一個想到是海水,我們可以將海水變成我們生活中所用到的淡水,我們都學過化學,先將海水過濾一下,從鹹水中獲得淡水,這個過程在化學中叫脫鹽,然後用蒸餾的方法,使水沸騰從而得到淡水,其中這本書也介紹了一種方法叫冷凍水,是高壓下用水泵把水抽入一個逢場精密的過濾器中,用過濾器分理出淡水,鹹一點水可以返還海洋。因爲脫鹽要需要能源和相應的一些設備價格十分昂貴,儘管如此,在乾旱的中東地區,美國都採用這一技術,看到這兒,我想中國也應該採取這種技術,因爲現在的日常用水非常緊張,如果採用這項技術可以解決乾旱地區用水緊張的狀況,雖然我國實行"南水北調政策",但是這需要耗費財力物力人力。我想是否能把"南水北調"的財力去用在海水脫鹽這項技術上,不是更好麼?

或許有人認爲取冰山上的水,但是你想過沒有取回來的淡水該如何處置?是否會對周圍的生物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現在我們都流行廢水回收重新利用,一談到這個,我就想起家鄉那條被污染的小河,我們可以利用這本書中所講的方法那樣:將廢水沉澱下來的沉澱物中加入細菌形成“活化沉澱物”,然後與廢水混合,細菌就將水中剩餘的污物分解掉。如果還要追加處理,除去諸如金屬和工業化學成分等其他物質,廢水一旦經過這種有效處理,就能無害迴歸發展,可以排放回湖泊,河流和海洋,還可以滲入地下。水就可以重新進入水循環。我想這必定適合每一條受污染的湖,因爲這不但有利於水資源的保護,而且還可以提供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淡水,如果解決這一問題,我相信我們再也不需要因爲乾旱或缺水使用而煩惱了,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

寫到這兒,我想我們都應該知道淡水資源的重要性了吧!在這淡水資源緊缺的世界上,水資源需要我們的保護和珍惜。

水,萬物的起源。

水,萬物的生命。

水,萬物的未來。

就像《道德經》裏所形容的那樣“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那我們爲什麼不去珍惜水資源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