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關於讀後感的作文3篇

本文已影響 3.7W人 

關於讀後感的作文3篇

關於讀後感的作文3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管理學的書一般很少有人讀,也許是因爲沒有時間,也許是因爲理論性的東西過於複雜。假期的時候,我閱讀了彼得·聖吉博士的《第五項修煉》,寫下了我的體會。希望我寫的東西能夠讓更多的人關注管理學,更多的人去閱讀管理方面的書。彼得×聖吉所創立的是學習型團隊,他希望建立的組織模式能夠更適合人們的工作。在一個團隊中,很多有共同理想的人組成一個大的學習型羣體,使人們在團體中都能以自己的理想爲目標,不斷的前進。同時在團隊中不斷髮揮自己的潛能,敢於挑戰極限,不斷創新,幫助他人,和其他人一起,共同創造知識的成果。從真正的團隊學習中體會工作生活的意義,實現自我價值。彼得·聖吉博士的《第五項修煉》有五項主要的內容:分別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理想、團隊學習、全局思考。1.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煉就是不斷理清並不斷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的觀察現實。能夠運用自我超越的人,可以不斷實現他們心裏的願望,我覺得自我超越就是一種精神力量。當人們希望達到某些願望的時候,首先要有“我想達到”的願望,這種願望越強烈,願望能夠實現的機會就越大。對於能夠自我超越的人,他們對待生命的態度就好像雕刻家一樣,全心投入,不斷的創新和超越,是一種真正的學習。也正是因爲自我超越的願望強烈,才能保證他們的學習動力強勁。2.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於心中,影響我們如何瞭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許多假設、成見,或甚至圖象、印象。我們通常不易察覺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對行爲的影響。在團隊中,改善心智模式十分重要,它是保證團隊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證。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有效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開放心靈,接受別人的想法。總之,在團體中,每個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樣的,一個團隊的成功合作,就需要我們打開自己的心扉的同時,也要接受別人的想法和意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快的打開成功之門。3.建立共同理想。如果團隊擁有共同的理想,那麼,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會爲了這個共同的理想而努力。而這種共同的理想就是團隊中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是可以無限放大的,是一個超越個人上升到團隊高度的概念。就好像我們國家的乒乓球事業,由於乒乓球屬於國球,上至老人,下至孩童,都很喜歡這項運動,從中我們就能發現很多優秀的選手。同時,國家也大力支持這項運動,人人都希望把這項運動辦好,這種凝聚力超越了個人的'想法,成爲了全民族的共同理想,所以中國的乒乓事業才能屹立於世界的巔峯。4.團隊學習。曾經有過這樣一個試驗:在一個團隊中,大家都認真參與,每個人智商都在一百二十以上,而集體的智商卻只有六十,這是爲什麼呢?團隊學習的修練即在處理這種困境。團隊學習的修練從“深度探討”開始,深度探討是一個團隊的所有成員,在思考了所有問題之後,毫無保留的說出心中的思考而進入真正共同思考的能力。換言之,即在羣體中讓想法自由交流,以發現遠比個人思考更深入的見解。同時,在深入討論當中,每個人都能獲得超過自己思想數倍的思想。思想是可以傳遞的,不同方向的思想能夠使人們變得更加聰明。這就是試驗的真正含義。5.全局思考。羣體與人類其它活動都是一種系統,也都受到細微且息息相關的行動所牽連,彼此相互影響並要經年累月才完全展現出來。我們是羣體中的組成部分,要時時刻刻想着羣體的願望。身在團體中,想要看清所有的事情是很困難的,有的時候需要犧牲自己的利益,來保護羣體的利益。而我們就應該從全局宏觀的角度思考羣體的價值取向,進而調整自己的價值取向,達到個人價值與全局價值的平衡。當然,每個團體都有自己的特點,彼得聖吉×博士的觀點是要我們去發展學習型的團隊合作。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從中學到自己需要的理論,並把這項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真正做到活學活用,學以致用。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你一定會聽見的》是一篇語言優美的小品文,它裏面蘊含着很多美的東西,如“理趣美”、“內容美”及“結構美”等。但是這篇文章最大的特點是以親切自然流暢有趣的語言向讀者展示了我們身邊豐富多彩、奇妙無窮的聲音。

首先,這篇文章的語言美體現在作者運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拿擬人來說吧,風兒怎麼會梳頭呢,蒲公英怎麼會有金黃色的頭髮呢,螞蟻怎麼會小跑步、排列做操呢,還有孤燈怎麼會有面頰,而小雪花怎麼又會感到滿足表現出溫柔呢?這就是擬人的好處,把這些動植物甚至沒有生命的路燈都人性化、情感化。小朋友們讀來更覺趣味頓生。

其次,說道趣味,這也是本文語言美的一大方面即趣味性。在描寫動物的聲音時,作者這樣寫道:“當小狗忙着啃骨頭,小金魚用尾巴潑水,金絲雀在窗沿唱歌,兩隻老貓在牆頭吵架,三隻蘆花雞在啄米吃,你總聽到些什麼吧?”這一段寫得太妙了,不僅運用了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還準確的用動詞“啃”、“潑”等動詞刻畫出小狗、小金魚等動物們可愛淘氣的情態,而老貓吵架的情景也不禁使人捧腹大笑。

排比句也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它的運用在文中多處出現,比如在描寫風吹的聲音時“當微風吹過柳梢,當清風拂過明月,當狂風掃過巨浪,當颱風橫越山嶺”,這裏我們還會發現詞語搭配的妙用,“微風”用“吹”,“清風”用“拂”,而“狂風”用“掃”,“颱風”則用“橫越”,不得……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六月我在運河邊散步時,偶然看見那些怒放的夾竹桃:紅的像火,白的像雪……於是,我就想起《城南舊事》中的那句“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第一次讀這篇文章時,我爲英子感到難過。爸爸病倒了,不能去參加她的小學畢業典禮,媽媽在她的胸前別上了她爸爸最愛的夾竹桃……當她拿着她的小學畢業證書興奮地跑回家去時,卻發現家中的花兒落了。她從僕人老高口中預感父親的去世,她前往了醫院……花凋、人亡,我以爲一切都已結束了,我的心伴隨着英子父親的去世抽動了一下,身爲一家之主的父親離開了,這是多麼悲傷的事啊!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我的心又爲之震撼。那種震撼是我從未體驗過的,猶如大海的咆哮一般,我無法感同身受的英子的喪父之痛和痛苦背後的成長與堅強。

於是,我懂得了開始是某件事的結束,又是一種啓程。如果說小英子告別小學的夥伴是一種結束,那麼新的中學生活將是一個開始;如果說爸爸的生命消逝了意味着結束,那麼小英子真正地長大,開始獨立面對她人生的下一站旅程,將是一個里程碑式的開始。

是的,開始是結束,更是啓程,我明白。

記得小學三年級時,我從老家轉學到了杭州。頭幾天,我會很想念班主任陸老師在語文課上講課時激情澎湃的樣子;想念下課時與同學打打鬧鬧的情景;想念學校門口小攤上蛋糕的奶香四溢……我整天過着渾渾噩噩,沒有同伴的日子。那時,我的心情十分低落,猶如一隻脫離大部隊的孤雁,無助而彷徨,對老同學的思念愈發的強烈。直到那天,我遇見了吳亦萱。她是當時班裏的文娛委員,是我在新學校的第一個朋友。我們一起上學、放學,課間也經常聚在一起聊天。我也會經常去她家玩,有時還會在那兒過夜。漸漸地,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對於對方的瞭解甚至多過對自己的瞭解。從那以後,我開始變得開朗起來,與同學們也越來越熟絡,我也開始了自己在杭州的新生活。

生活中類似的事也一直在上演,或許沒有英子喪父這樣痛徹心扉,但它依舊伴隨着我們成長……

我想人的一生有無數的開始和結束。我們需要適應這個過程,懂得結束亦是開始。傷痛過後,收起行裝,勇敢踏上新的征程,度過一個個艱難的轉折點,在結束與開始中成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