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荷塘月色》讀後感600字(精選9篇)

本文已影響 2.99W人 

《荷塘月色》讀後感600字(精選9篇)

《荷塘月色》讀後感600字(精選9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荷塘月色》讀後感600字(精選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荷塘月色》讀後感1

我走到電腦前,毫無目的的尋覓着。我發現了《荷塘月色》,我點看文章,慢慢的便走進了文章中。“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

《荷塘月色》的作者是朱自清,他是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和民主戰士。在文章中,作者含蓄而又婉轉地抒發不現實,渴望自由的感情。

“白天也少走人,夜晚更加寂寞……”讀着這段話,彷彿跟着作者走進了這條幽僻的路。在這條陰森的小路中淡而柔美的月光下不在恐怖。“我愛熱鬧”,“愛羣居”是因爲和大家生活的環境是多麼美好;“也愛冷靜”,“也愛獨處”——當然是處在這“白色恐怖”中,想住在“世外桃源”。

跟隨着作者的腳步,我看見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田田的葉子,零星的荷花,真是令人心曠神怡。夾着薄雲的淡而柔美的月光瀉在了葉子和荷花瓣上,浮在池塘中,簡直就是在用月光和荷花來畫美麗的畫。作者把月光下的月光和荷花描寫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我在作者的筆下盡情地觀賞清華大學的幽僻角落的優美風光,我陶醉了……

看着看着,看到了荷塘的四周,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樹。這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了。突然淡而柔美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圍着的樹,樹間透着光,可光卻無精打采的,此時蟬和蛙變成了主角。

我看到了文章的末尾,我“看”着作者走進了房間,文章也看完了,而我卻未關上網頁,這篇文章使我意猶未盡。

我關上網頁,緩緩地走向房間,躺在牀上,閉上雙眼回憶着書中偉大的民主戰士——朱自清。慢慢的,我將要睡了,我多麼希望夢中再與荷塘相遇。

  《荷塘月色》讀後感2

文中的開頭並沒有直接描寫荷塘的月色,而是說作者“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雖然當時語文老師也曾跟我們分析了作者當時寫下這篇文章的文化背景,多多少少也讓我們瞭解到了作者的處境。可能就是因爲“心裏頗不寧靜”這個原因吧,所以才自然而然的想起了“日日走過的荷塘”。於是就有了去看那“另有一番樣子”的荷塘的渴望了。

作者在此時仍然沒有着筆寫他的荷塘月色,而是在去荷塘的路上抒發了自己的內心感觸。“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羣居,也愛獨處。”“在蒼茫的月光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得是個自由人。”從中可以看出此時的作者纔是真實的原本的他。沒有任何修飾,也沒有任何虛僞,只“覺得是個自由的人”。在當是的情形下想做回真實的自己可不是一句話兩句話的事,因爲有些事往往是身不由己、也有些是逼不得已而爲之。所以趁着“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這個時候,“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唯一要做的就是“且受用這無邊的荷塘月色好了。”

從荷塘寫到月光,再從月光寫到荷塘的四面,層層開展層層推進。雖然作者對荷塘四周的楊柳、遠山、還有燈光,甚至蟬聲蛙聲都沒有詳細的描寫,可能是心情因素吧。因爲從作者的“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當中看出有一種“往事不堪回首”的味道。

文章的結尾作者用了“採蓮”的事來結束。從荷塘想起採蓮,再而想起《採蓮賦》和《西洲曲》來: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就這樣,整篇文章在如詩如歌如畫般的音調中落下了帷幕。

  《荷塘月色》讀後感3

我走近書桌,拿起《荷塘月色》這本書,慢慢讀了起來,靜靜走入了文中的世界。

朱自清——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從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他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對黑暗的現實既想“超然”卻又努力“掙扎”的心跡。

文章一開頭寫到:“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作者想借遊荷塘排解苦悶,於是從一開頭,他就以獨處的心境創造出孤寂的氛圍,流露出淡淡的哀愁。“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讀着讀着,我似乎也走到了荷塘邊,同作者一起欣賞美麗而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從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內心的不寧靜和彷徨,我的心情也隨着波動起來。

朱自清在訴說自己內心的不寧心靜後,描寫了一番寧靜與現實不同的景象——荷塘月色,通過對傳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潔的明月描繪,象徵性的抒發了自己的潔身自好和嚮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爲排遣心中的苦悶,夜深獨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個人,靜靜地看,悄悄地行,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他覺得自己是個自由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不睬,這種詩一般的境界多麼的令人神往。他深情地發出了內心的聲音:“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我受用這無邊的荷月色好了。”

走着走着,我看見了荷塘,田田的荷葉,零星的荷花,風中滿是花香,真令人心曠神怡。夾着薄雲淡淡的月光瀉在葉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簡直就是用月光與荷花描繪的美麗圖畫,作家把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描寫的那麼神聖寧靜,我在他筆下盡情地賞花觀月,我陶醉了。

漸漸地,合上了書,閉上了眼,回想着朱自清這位偉大的民主戰士,我閉上了眼,荷塘田田,盈盈月色,我們在夢中相見吧!

  《荷塘月色》讀後感4

前幾周,我讀過一篇文章,它的名字叫《荷塘月色》,這篇文章寫得很美,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荷塘月色》是一篇很優雅的散文。文章是中國現代詩人、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寫的。寫的是朱自清先生夜晚出來散步,走到了荷塘邊,欣賞荷花、葉子和月色。之後,又想到了寫荷詩。這篇文章寫得很美,尤其是對荷花、葉子以及月色的描寫,以人心曠神怡,久久不能忘掉。

荷的特色是潔,月的特色是淨。古往今來,荷花以它的清雅脫俗,獨步人間,以它“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節操,引君子仰慕。古今中外,人們對月光的潔淨祥和更是詠歎不已,“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麼,荷花與月光交織在一起,會是怎樣一副境界呢?荷的清香,清雅;月的清淨,清幽。月下荷塘所蘊涵的那種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境界讓人爲之動容。每次,我讀完以後,覺得好像學到了什麼人也不知道的知識。每讀一遍,都是那麼愛不釋手,彷彿手裏捧着金子似的。

然而,除了寫景寫的美,我更加讚賞的是對荷花品格的描寫。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我們人不也要擁有這品格嗎?

中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小時候家裏窮,於是就去做雜貨店的勤儉工。在店裏客人很多的時候,華羅庚卻能安心驗算數學。再比如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在那麼窮的地區都能好好學習。這些精神不都值得我們學習嗎?

再看看現在的我們,一等教室裏很吵鬧的時候,就找藉口不好好讀書。時間是我們的,不抓緊時間學習,將來怎麼報答父母和祖國呢?那些不抓緊時間學習的同學,爲什麼不能學習貧困地區的孩子,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能認真學習呢?

我們每個同學都應該學習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這樣,將來我們的祖國會更加繁榮昌盛。

  《荷塘月色》讀後感5

畫家用最普通的筆,勾勒出最美麗的圖畫,作家用最樸實的語句,寫出最耐人尋味的意境。沒有華麗的詞藻,也能把美展現地淋漓盡致;沒有過多的修飾,但也能讓我們思想和心一起飛到他的世界。

這就是我讀朱自清先生作品的感受。

其實,我最想與大家品讀的就是他的《荷塘月色》。文章的頭幾句就把情境從家裏的溫馨的景象慢慢地轉換成了月下孤涼的夜晚。

夜晚那條曲折的小煤路,那些楊柳都給人一種悲,更有一種害怕的感覺。

荷花,象徵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韻致,我想,朱自清先生也像荷花一樣吧,潔身自好,他爲了排遣心中的抑鬱纔會在夜深時獨自享受這月下的荷塘美景。一個人,靜靜地看,悄悄地行,一切是那麼地安靜。腦海裏可想,可不想。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現在都可以不理會。這是多麼好的事啊!

走着,走着,朱自清先生纔開始欣賞着月下的荷花美景。田田的葉子,亭亭玉立的舞女,羞澀地朵兒,還有零星般得光點,真是光與荷花的完美結合,映出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一般的水墨畫。

光,漸漸地暗了些,周圍從荷塘變成樹叢。黑影,漸漸鋪在地面上,顯得那麼和諧。蟬聲和蛙聲打破這死一般的`安靜,一唱一和,不厭其煩。兩首詞把朱自清先生的情緒涼了下來。我也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這彷彿又回到起初的心神不靜。

作者回到了家,我的文章也看完了,荷塘月色的美麗令人暫時淡忘憂愁。這字裏行間,充滿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和諧社會地期待。在有着大好的生活條件下的日子,我們真的應該好好珍惜。

  《荷塘月色》讀後感6

早聞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被文人廣爲傳頌。於是,匆匆購得《朱自清散文集》,我便如飢似渴,直翻此文。

荷塘配月色,本就是讓人心馳神往的佳境,加之散文大家漫步荷塘,神散荷塘,用手中的瑰筆將荷塘映月、荷塘喜月、荷塘戀月的景緻描繪得淋漓盡致。

塘美,美在哪裏?一美水清,二美水靜,三美水有月色相映。荷美,美在哪裏?一美接天蓮葉無窮碧,二美出水芙蓉婀娜姿,三美怡紅快綠總相宜。數不盡的美化成了韻也十足,情也優柔,醉也朦朧的詩句翩翩舞着飛進作者的文章。眼前疑似情景再現:荷花如美麗少女,含羞出浴,腳步輕盈,眉彎彎,脣翹翹;荷花似卷書一冊,輕輕捲起,頁頁新穎,如新苞露珠般透亮、明動;荷花又像姑娘的裙裾,清風中舒開又皺,夜色裏萌動而飄柔。

荷塘的月色,更是別有情趣。月也清,水也靜,月光似水,靜影沉壁,月光照水,水波映月,頗有獨釣江水的風範。月兒清逸的個性在荷塘的配襯下,淡淡的,冷冷的,一如高潔俊朗的書生,不事權貴,飽讀詩書,雋永清雅。月亮的光芒是太陽賦予的,可月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就像冰生於水而寒於水,月光收起了太陽似火的熱情,將熾烈的情感掩映在冷冷的光暈中。

境隨意高,意由心生。在北京居住的朱自清,“這幾日頗不寧靜”,於是獨自夜遊荷塘,看到荷塘蓮葉茂盛,不由想起了江南“蓮葉和田田”的佳境,心中泛起了淡淡的喜悅。但同時又爲冷月感慨,牽掛着國家前途命運,惦記着中華民族遭受危難,從而泛起了淡淡的憂愁。這淡淡的喜悅並這淡淡的憂愁,勾勒出一幅《荷塘月色》圖,更寫出了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文人情懷。

  《荷塘月色》讀後感7

今年寒假,我有幸讀到了朱自清的著作,捧着朱自清的散文精選《荷塘月色》,讀着一篇篇膾炙人口的抒情美文。感受着月色下的荷塘,外國孩子的種族歧視。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這便是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淡淡的月光,靜靜的瀉在荷塘之上。在朱自清筆下,荷塘是淡淡的,碧綠的。而月色是寧靜的,皎白的。二者融合在一起,顯現出一派和諧而寧靜的夜。

朱自清一生富有童心和愛心,他說過,他有一種習慣:見了有趣的孩子,總想和他親熱,做好同伴;若不能親熱,便隨時親近親近也好。有一個孩子,是朱自清經常想起。並且寫在散文《白種人——上帝的驕子!》裏,那是一年暑假,朱自清從溫州到上海,在車上,朱自清看到了一個秀美的外國小男孩兒,朱自清懷着愛心,久久的看着這個美麗的小孩兒。卻沒想到,小孩兒下車的時候,秀美的小臉變得兇惡起來,他美麗的藍眼睛好像在說:“咄!黃種人!你——你看吧!你配看我嗎?”然後勝利般的下了車。

這使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觸動——本來應該是天真可愛,卻因那來自“白種人世界”裏的種族歧視耳濡目染而使幼小的心靈受到污染而悲哀。難道只有白種人是上帝的驕子嗎?不!誰都可能是上帝的驕子!

朱自清生前的好友葉聖陶先生曾經這樣評價朱自清的散文:“能表達如其分,或淡或濃,味道極正而且醇厚。”

數千年來,人類有幸擁有了這些最偉大的文學作品。這是我們共同回憶和幸福花園。我們應該世世代代守護着它們,使這縷書香薪火相傳,延綿不斷。

  《荷塘月色》讀後感8

這個寒假,我有幸閱讀了朱自清的作品,捧着朱自清精選的散文《荷塘月色》,讀着一篇篇令人讚不絕口的抒情散文。月光下的荷塘,外國孩子的種族歧視,我一一感受着。

在荷塘的上面,可以看見田野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子,淡淡的月光靜靜地瀉在荷塘上,這是朱自清筆下描繪的荷塘。

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是淡綠的,月色是平靜和白色的。兩者融合,創造了一個和諧安寧的夜晚。

朱自清一生富有童真和愛,他說,他有一個習慣:看到有趣的孩子,總想和他親熱,做好夥伴。如果不能親熱,即使隨便親近親近也好。

有個孩子,朱自清時常想起,在他的作品《白種人上帝的驕子!》有寫到。有一年暑假,在從溫州開往上海的車上,朱自清看到一個漂亮的外國男孩。帶着愛意,朱自清久久地看着這個漂亮的孩子。沒想到,當孩子下車時,漂亮的小臉變得兇狠起來,他漂亮的藍眼睛像在說:“咄!黃種人!你——你看吧!你配看我嗎?”然後他得意洋洋地下了車。

這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我本應該是天真可愛的,但卻因爲“白人世界”的種族歧視而被污染,變得悲傷。難道只有白人是上帝的愛子嗎?不!任何人都可以成爲上帝的寵兒。

朱自清的好朋友葉聖陶先生曾經這樣評價朱自清的散文:“能表達如其分,或淡或濃,味道極正而且醇厚。”

幾千年來,人類一直有幸擁有這些最偉大的文學作品。這是我們共同的記憶和快樂的花園。我們要保護它們,一代又一代傳下去,讓那一縷又一縷的書香綿延不斷,生生不息。

  《荷塘月色》讀後感9

似曾在夢中見過那在荷葉上滾動的露珠,那在皎潔月光下凌波搖曳的芙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再現了我的夢境,令人心醉。

聽着那歌聲,我好像已經進入那片“荷塘”了:皎潔的月光發出朦朧的光芒,透過樹葉在地上鋪了一層碎銀。一切景物彷彿都沉浸在乳白色之中。荷塘裏,有一隻青蛙在呱呱的唱着歌兒,給靜謐的夜晚帶來了一份生機。一朵朵荷花像陶醉了似的,隨着風兒輕輕的舞動着,搖曳着,在給青蛙伴舞呢!一隻只螢火蟲發着亮光給這朦朦朧朧的大地添了幾分神祕。魚兒在水中歡快地遊着,像在比賽似的,在荷花叢裏你追我趕,好不快樂!

在這瀰漫着竟爭硝煙的時代裏,如荷月般寧靜的人已經日漸珍稀了。在學校裏,一切從考試出發,學子們明爭暗鬥和對手竟爭時,難免不“遍體鱗傷”。在社會上人們往往爲金錢而鬥得“血肉模糊”,爲名利而拼得“你死我亡”,還有爲私仇而打得“體無完膚”。這些傷口就是用“黑玉斷續膏”、“九花玉露丸”、“天山雪蓮”也治癒不好。現實生活是如此的渾濁不堪,就如荷塘中的淤泥一般,又有幾個能出淤泥而不染,如山泉般清澈呢?雖然競爭是時代的特徵,但保持一份坦然的心境與竟爭沒有必然的矛盾關係,人的精神境界的清和濁關鍵還在於人的情操和修爲,人們可以在世俗生活的滾滾紅塵中苟延殘喘,也可以撥開濃霧,擁抱藍天。

願我們的心境如荷一般清純,蘊蓄淡淡的幽香,像月光一樣清澈,皎潔如霜,始終保持着一份清雅情愫,縱然在渾濁的淤泥中永遠清新曠達!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