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小班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含反思(精選10篇)

本文已影響 1.62W人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含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含反思(精選10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含反思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2、體驗自我服務帶來的快樂。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繪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拉鍊馬甲一人一件。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做遊戲,引入主題說說自己能做那些事情。

提問:你們自己都能做些什麼事情?

小結:原來寶寶們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分享交流,哪些事情我們可以自己做。

播放課件說說哪些事情小熊是自己做。

提問: 哪些事情小熊是自己做?

小結: 搭積木、收玩具、洗手、吃飯、刷牙、鋪被子、脫褲子。

3、體驗表達,進一步昇華:

遊戲--穿衣小能手。

比賽規則:聽到口哨聲開始穿衣服,不能穿反,拉好拉鍊,先完成者爲勝。

如有小朋友不會穿,教師進行教授:抓領子,蓋房子,小老鼠,鑽洞子,左鑽鑽,右鑽鑽,吱吱吱吱上房子。

結束活動: 小朋友們太棒了,自己的事情都會自己做。今天又學了穿馬甲的新本領,我們回班上把這個本領告訴沒有學過的小朋友吧。

教學反思

從那以後,我不再幫幼兒穿衣服,而是限制時間讓他們自己穿,並告訴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的,現在的孩子嬌生慣養,幼兒缺乏自理能力,依賴性很強。作爲教師的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找機會鍛鍊他們,讓他們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才能讓他們經受住挫折,也有益於今後的成長。

幼兒園小班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含反思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簡單講述圖片內容,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學習短句“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洗臉”、“自己吃飯”等初步培養幼兒發散性思維。

3、通過講述內容,激發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培養幼兒的獨立性、自信心。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如何培養幼兒獨立性的良好習慣。

難點:如何培養幼兒獨立性的自主能力。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歌曲《小小手》,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環境準備:小(2)班

3、材料準備:圖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及字卡

錄象(幼兒自己生活中的關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小小手》,引入課題。

1、邊唱歌邊做動作。

2、教師提出要求,再唱一遍。

3、可請個別幼兒進行歌表演,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讓幼兒根據問題仔細觀察錄象內容,並說一說,及時出示字卡。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說錄象中有誰,她在做什麼(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2、是誰?在幹什麼(穿衣服)?看,她好象在說什麼,我們猜一猜(我會自己穿衣服)(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並勇敢地說出來)。

3、出示錄象二、三:小朋友們可講衛生了,你看,他們在幹什麼(自己吃飯、自己洗臉)?

(三)啓發幼兒用“我會自己……”的句子說說自己會做些什麼。

1、錄象裏的小朋友這麼能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們會自己做什麼呀(我會自己洗手,我會自己上幼兒園等,培養幼兒發散性思維)?

2、幼兒充分講述,教師適當調節。

(四)結束活動

我們小朋友真能幹,會自己做這麼多的事情,還有許多小朋友也會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我請小朋友找找自己的爸爸媽媽,跟他們說說,能幹的你,現在會自己做什麼事情(請幼兒與家長交流,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講述的鍛鍊)。

教學反思

活動準備充分,思路清晰,能較好地幫助幼兒用語言完整表述。建議由大班哥哥姐姐來進行情境表演,然後教師用肢體和部分語言進行提示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幼兒講述。

幼兒園小班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含反思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自立的表現和重要性;知道依賴的危害。

2、能力培養:培養學生分析、探究、合作、活動的能力。

3、情感和生活指導:培養學生的自立意識,增強學生生活、學習的自立能力。

重難點

1)依賴的危害是教學難點。

2)自立能力培養是教學重點。

教具:

多媒體、ppt課件、活動物品等

教學法:

活動化教學、生活化教學、合作探究式教學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課(播放背景音樂《男兒當自強》)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說:“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都不算是好漢。”師生對話,引出課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設計說明:名人名言,開門見山,直接導入,利於學生明確學習主題)

二、生活賽場

1、活動要求:

1) 隨機抽取3—5名學生參與活動

2) 比賽項目:疊衣服、疊被子。

3) 時間:3—5分鐘。

4) 評選辦法: 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質量最好者獲勝

5) 獎勵:生活自立獎活動評價:誰做得最好?

2、(生活小記者)採訪:xx同學,首先向你表示祝賀,祝你在本次比賽中獲得勝利。

那我想問你幾個問題:你現在的感受怎樣?你能談一下你獲得成功的祕訣是什麼?你想對大家說些什麼?

採訪:看到別人獲得成功你有何感想?你打算怎麼做?

教師小結: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設計說明:學生的生活經驗不僅是教學的出發點,也是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生活賽場,以競賽的形式引導學生熟知的經驗,利於激發學生興趣,也利於知識的提煉。)

3、合作探究:

1)、在現階段,自立有何表現?

2)、自立對我們的健康成長有何意義?學生討論,教師參與討論代表彙報,師生共同總結(設計說明:採訪、小組合作探究是兩種生生交流、互助學習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

三、中日少年夏令營中的較量學生閱讀材料中日少年《夏令營中的較量》學生談閱讀材料後的心理感受。

思考:

1)、日本的少年爲什麼有飯吃,而中國的孩子餓肚子?

2)、爲贏取下一次較量的勝利,我們應該如何做?學生討論

教師小結:告別依賴,走向自立(設計說明:1992年,中日少年《夏令營中的較量》這篇報道引起整個教育界的震驚,在此引入,一是爲了引導學生探討依賴的危害,二是激發學生自立自強的鬥志。)

四、生活過關創設情景:

1、學校要組織鼓號隊訓練,可媽媽擔心參加鼓號隊訓練會影響學習,不讓小雷參加,這讓小雷感到很爲難。他該怎樣作呢?

2、小明遇到了一個數學難題,而這時同桌恰恰做了出來,小明應該……學生獨立思考回答(設計說明:檢測的形式多種多樣,“生活過關”重在考察學生自立意識)

五、成長日記學生結合提示完成成長日記生生交流(設計說明:“成長日記”實爲課堂總結,名稱的改變倡導的是學以致用和人文關懷。)

六、拓展作業——生活方案主題:今天我遠行指導:根據遠行前、遠行中所需準備,寫好方案。

幼兒園小班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含反思 篇4

活動目標:

1、願意參加勞動,懂得自己的事要自己做。

2、學習物品,體驗其中的樂趣。

3、感受替換歌詞演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佈置一個凌亂不堪的小熊家,並請配班老師扮演小熊。

2、小雞頭飾每人一個,雞媽媽、小熊頭飾各一。

活動過程:

1、教師扮演“雞媽媽”帶着“小雞”去“小熊”家做客,引導幼兒參觀“小熊”的房間。啓發幼兒討論“小熊”房間凌亂的原因:爲什麼小熊的房間會這麼亂?怎麼辦?

2、鼓勵幼兒幫助“小熊”房間,說說前後有什麼不同。

3、範唱歌曲,鼓勵幼兒跟唱。

4、替換歌詞演唱,引起幼兒仿編興趣。

5、引導幼兒以替換歌詞的方式再次演唱歌曲。

6、當“小熊”向“雞媽媽”表示感謝時,“雞媽媽”鼓勵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個講衛生、愛勞動的好寶寶。

7、音樂遊戲:碰一碰。

幼兒園小班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含反思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情景表演動作,知道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學習做自己能做的事,不懶惰,不依賴。

2、學習詞:自己;短句:小不點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地點:中班午睡室(小牀、椅子、桌子、小屏風)

人物:小不點,(請大班小朋友扮演)

道具:錄音機(放起牀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場景提問:這是什麼地方?(午睡室)有什麼?看誰來了?(小不點來了),小不點在幹什麼?(解鈕釦),誰給小不點解鈕釦,脫衣服,脫鞋子?幼兒答小不點自己解鈕釦,脫衣服,脫鞋子。問:“衣服脫下怎樣放?鞋子脫下怎麼放?”起牀時提問:誰給小不點穿衣穿鞋?(小不點自己穿衣、穿鞋。)老師小結:自己的事自己做,小不點真能幹。

2、老師問小不點:你在幼兒園自己的事自己做,在家是不是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呀?小不點回答:我在家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小朋友們你們也要象我一樣,自己的事自己做,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3、由小不點帶領小朋友邊做動作邊說:“我自己穿衣”,“我自己穿鞋”等。

4、全班小朋友練習解鈕後,扣鈕釦一邊之後選幾個能幹的孩子表演,小不點指示幫助。

5、送小不點哥哥回班,(練習運用禮貌用語)。

6、午睡:全班練習穿脫衣服和鞋子。

活動反思:

現在的孩子嬌生慣養,幼兒缺乏自理能力,依賴性很強。作爲教師的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找機會鍛鍊他們,讓他們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才能讓他們經受住挫折,也有益於今後的成長。

幼兒園小班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含反思 篇6

活動目標

1、能主動地和教師、同伴交談。

2、能用較清楚、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通過交談,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養成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兩位小朋友行爲的錄像。

2、《瞧我有多能幹》的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1、觀察兩位小朋友不同行爲的錄像或圖片,引起幼兒談話興趣,使幼兒明白自己的事要自己做。

提問:紅紅和鼕鼕他們倆有什麼不一樣?他們是怎麼做的?你願意向誰學習?爲什麼?

2、圍繞話題自由交談。

討論:哪些事情是自己的事呢?自己的事情應該由誰來做呢?爲什麼?

3、引導幼兒拓展談話範圍。

(1)自己的是不會做怎麼辦?

(2)爸爸媽媽要幫你做怎麼辦?

(3)你可以做那些事?

4、時間練習:學習繫鞋帶、拉拉鍊。

幼兒將自己的鞋帶解開、拉鍊拉開,如此練習數遍,教師個別輔導,體驗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快樂。

5、結合圖片《瞧我有多能幹》,讓幼兒邊看邊講,引導幼兒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幼兒園小班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含反思 篇7

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的良好習慣。

2、讓幼兒學習弄釦子的方法。

活動準備:

大娃娃、小衣服(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 引起幼兒興趣。

小娃娃今天不能上幼兒園,因爲媽媽沒有給她穿衣服,誰能幫助她把衣服穿好?

2、 教幼兒幫娃娃穿衣服。

(1)老師示範講解穿衣服的方法(重點講解示範扣鈕釦的方法):先給娃娃穿上衣服(將娃娃的手伸進袖口),然後把衣服對整齊。一隻手的食拇指拿着鈕釦,另一隻手的大拇指伸進鈕釦洞。這樣一個鈕釦便扣好了。(老師先後示範扣三粒鈕釦)

(2)幼兒操作:

a、鼓勵幼兒大膽的動手,每個小朋友都自己動手操作。

b、提醒幼兒先扣最下面的一粒釦子,將衣服下面對整齊後再找旁邊的鈕洞。

c、着重指導能力弱的幼兒。

(3)老師幫助幼兒檢查是否都把鈕弄扣好,衣服是否對整齊了。

3、 請個別幼兒幫助娃娃穿好衣服,鼓勵幼兒自己穿衣服。

4、 與家長交流,介紹扣鈕釦的方法,請家長幫助幼兒學好扣鈕釦的方法。

幼兒園小班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含反思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在家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會自己收拾玩具、會自己穿脫衣等。

2.能理解情景表演的內容,大膽回答問題。

活動重點

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難點

活動準備

情景表演 積木一盒 手偶小兔

一、談話引起看情景劇表演的'興趣

(一)出示兔寶寶。

(二)提出問題:兔寶寶不光在幼兒園乖,在家也是能幹的孩子。他怎麼能幹呢?請寶寶看一看。

二、情景表演

(一)兔寶寶搭積木,搭得高興。媽媽叫吃飯,兔寶寶"哎,我收好積木就來"。

(二)看電視,看得高興,媽媽叫睡覺,兔寶寶"好的,我明天再看"。自己脫衣睡覺。

三、根據情景提出問題

(一)兔寶寶是聽話的孩子嗎?

(二)他在家是怎樣聽媽媽話的?教師和幼兒共同扮演,重點引導幼兒進行對話的學說。

四、情境與與幼兒生活相結合

(一)寶寶在家都聽話嗎?

(二)你玩過的玩具誰來收拾?晚上睡覺要不要媽媽陪?

(三)教師小結:能幹的孩子在家要聽爸爸媽媽的話,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收拾玩具,睡覺也不要大人陪。學會自己穿脫衣服。

五、活動延伸

在家你還會做什麼?

設計意圖

以直觀的表演吸引幼兒的興趣

通過對話的學說強化寶寶的意識

與自身生活相結合,知道怎樣做是正確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含反思 篇9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視頻,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2、願意學習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不懶惰、不依賴他人。

3、體驗自己做事情的快樂心情。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午睡前摺疊衣服以及起牀後摺疊被子的視頻

2、幼兒的衣服和被子

三、活動過程

1、播放幼兒午睡前摺疊衣服以及起牀後摺疊被子的視頻。

(1)小朋友們請看,這是什麼地方?

(2)你們看看那這些小朋友都在做什麼?

(3)你們能不能自己把這些事情做好呢?

(4)圖中的小朋友真能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脫穿衣服,自己整理,摺疊衣服,還會折被子。

2、教師引導幼兒聯繫自己摺疊衣服和被子。

(1)教師請兩名幼兒上前嘗試將衣服摺疊好,教師進行指導性評價。

(2)教師示範並講解規範的摺疊衣服的方式。

(3)幼兒自由進行摺疊衣服的練習,教師從巡迴指導。

(4)教師用同樣的方式引導幼兒摺疊被子,並請幼兒自由進行練習,互相執導。

3、教師鼓勵幼兒暢談自己的想法。

(1)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描述自己摺疊衣服和被子的過程。

(2)鼓勵幼兒談談自己動手做事情時的感受。

四、活動延伸

教師鼓勵幼兒回家也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並將自己在家裏做的事情與同伴分享。

五、資料庫

疊被子 穿襪子

起了牀,疊被子, 襪子張開大嘴巴,

媽媽誇我真懂事。 小腳小腳進來吧,

好習慣,要堅持, 哧溜一下鑽進去,

自己是情自己做, 輕輕一拉往上提,

我要做個好孩子。 我的襪子穿好啦。

幼兒園小班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含反思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簡單講述圖片內容,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學習短句“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洗臉”、“自己吃飯”等,初步培養幼兒發散性思維。

3.通過講述內容,激發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培養幼兒的獨立性、自信心。

4.通過穿衣比賽,初步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在日常生活中,幼兒能做的事,鼓勵幼兒自己做。

環境準備:把活動室佈置成娃娃家。

材料準備:實物投影機、圖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帶扣的衣服三件。

活動過程

(一)複習兒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引入課題。

1.邊讀兒歌邊做動作。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圖中有誰,她在做什麼。(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師:今天,我向大家介紹一個新朋友,她叫旺旺,她可能幹了。看,她來了。

(二)讓幼兒根據問題仔細觀察圖片的內容,並說一說。

1.出示圖片一:“旺旺在幹什麼呢?”(穿衣服)“看,她好像在說些什麼,我們猜一猜。”(我會自己穿衣服)(鼓勵幼兒大膽想像、並勇敢地說出來)

2.出示圖片二、三:“旺旺可講衛生了,你看,她在幹什麼?”(自己刷牙、自己洗臉)

3.出示圖片四:“旺旺多能幹,會自己做這麼多的事情。看,她現在在幹什麼?”(自己吃飯)“她自己吃飯吃得真乾淨!”

(三)啓發幼兒用“我會自己……”的句子說說自己會做些什麼。

1.“旺旺小朋友這麼能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們會自己做什麼呀?”(我會自己洗手,我會自己上幼兒園等,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2.遊戲“穿衣釦鈕釦比賽”。 “原來小班的小朋友也這麼能幹。好,現在我們來比賽穿衣釦鈕釦,看誰穿得又快又好。

(四)各領域滲透

健康:通過理解圖片內容,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形成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藝術:通過兒歌表演《小小手》,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生活中滲透:在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鼓勵幼兒自己做。

環境中滲透:在活動區放置布娃娃、衣服、鞋子等,在分區活動時,進行遊戲“幫布娃娃穿衣比賽”。

家庭中滲透:請家長配合,幼兒在家時,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中設紅花表,由家長給予表揚。

活動反思

從小班孩子的年齡和實際經驗出發,給孩子提供一個正面的形象,讓幼兒模仿學習,並在日常生活中實際練習和操作,培養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生活習慣。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