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彙編八篇

本文已影響 1.53W人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彙編八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一、設計意圖:

無聲之間又一個冬天來了, 把秋天的最後一絲餘溫包裹在了冬寒冷的懷抱。但是孩子們卻沒有忽略這些細小的變化,我說話怎麼在冒煙阿?”“我的手好冷啊!”“我穿了好多衣服,都動不了了!”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對冬天是什麼樣的產生了好奇,而關於冬天的話題引來了更多孩子參與其中。於是,我們就本次活動,試圖讓幼兒在說說看看玩玩中,感受冬天的季節特徵,瞭解動物、人類不同的過冬方式。對冬天有一個更真切的認識。

二、活動目標

1、感受冬天的`季節特徵,瞭解動物、人類不同的過冬方式。

2、知道冬天的時候應該多運動,身體才能更健康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活動準備

1、冬天的情景圖片若干

2、幼兒已瞭解一些冬天的特徵(活動前教師讓幼兒向爸爸媽媽瞭解)

四、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說說冬天是什麼?

1、師:現在進入什麼季節了?(冬天)冬天是什麼哪?冬天有些什麼變化哪?

2、教師鼓勵幼兒進行回答,並及時的表揚回答積極的幼兒。

3、教師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圖片,讓後再請幼兒進行回答冬天的特徵。

4、教師小結:重點關注冬天動物遷徙、人們衣着等方面的變化(冬天人們換上了厚厚的冬衣,戴上棉帽……)

(二)遊戲:找冬天

1、師:冬天還是怎樣的哪?我們一起來找一找。

2、在衆多圖片裏找出冬天情景的圖片,並說說爲什麼?

3、以散文《冬天來》進行小結。

(三)閱讀《冬天是什麼》

1、請幼兒打開自制圖書《冬天是什麼》,邊看圖書邊欣賞教師朗誦散文

2、師:冬天是什麼?

重點:引導幼兒邊看圖書邊根據圖書內容進行回答。

3、師:冬天還是什麼哪?我們到處去找一找看一看吧。(可進行延伸活動――續編散文《冬天是什麼》)

五、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進行遊戲的同時,感受到科學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啄木鳥的外形特徵和特有功能,知道啄木鳥是樹木的“外科醫生”。

2、學會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啄木鳥,瞭解禽類動物的基本特徵。

3、知道啄木鳥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增添愛鳥的情感。

活動準備

課件-照片:啄木鳥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用謎語引出主題

有種鳥兒本領高,尖嘴能給樹開刀,

壞樹皮,全啄掉,勾出害蟲一條條。

2.誰能猜出來這是什麼動物?

二、展開

出示課件-照片:啄木鳥

1、啄木鳥是什麼樣子的?你發現啄木鳥有什麼奇特的地方?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啄木鳥的外形

重點提醒幼兒觀察啄木鳥的嘴巴、舌頭、腳和尾巴。

2.向幼兒介紹啄木鳥的特徵和特有功能。

啄木鳥有長長、尖尖的像鐵鏈子一樣的`嘴巴,他的嘴巴能啄開樹皮,在生病的樹上打洞。

啄木鳥的舌頭能伸縮,舌頭有短勾,能伸到樹洞裏勾出害蟲。

啄木鳥有兩隻短短的腳,腳趾有尖銳的勾,能牢牢地抓住樹幹,啄木鳥的尾巴堅硬,啄樹皮時,尾巴能支持起身體。

3.你知道啄木鳥有什麼本領?爲什麼叫他啄木鳥?

4.組織幼兒思考並討論,豐富幼兒對鳥類的認識。

(1)你們喜歡啄木鳥嗎?爲什麼?

啄木鳥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你還知道哪些鳥呢?他們長得什麼樣?

(2)啄木鳥頭上有堅硬的嘴;身上長着一身的羽毛;還有一對翅膀;身體下有一雙腳;身後有尾巴等。

三、結束

交流討論:啄木鳥是怎樣出生的?教師告訴幼兒“鳥類”還叫“禽類”,它們的媽媽生下的寶寶先是一個蛋,經過孵化,硬殼而出後才變得和媽媽一樣。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在圓形上面添畫,表現自己喜歡的各種各樣的圓形事物。

2、遷移已有經驗,藉助範畫擴展想象,創造出各種各樣的圓形事物。

2、樂意參與“圓形變變變”活動,感知在圓形上添畫變出新事物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各種大小的圓。

2、由圓變成的物體範例。

3、一位大班幼兒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裏來了一位小客人,(請出大班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元元,(小朋友向元元問好)元元特別喜歡圓的東西,請他來說說他喜歡什麼圓圓的東西?(大班幼兒說:我喜歡玩圓圓的皮球,愛照圓圓的鏡子,愛吃圓圓的餅乾,還會變圓的魔術!)

教師:什麼是變圓的'魔術呀?你能變給我們中二班小朋友看嗎?

二、元元表演變圓魔術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元元是怎麼把紅色的圓變成蘋果的呀?(在紅色圓上畫上綠色的葉子就變成蘋果了)你們會變嗎?你們會變什麼呢?怎麼變呢?你們真聰明一下子就把元元的變圓魔術學會了。

教師:元元,你還會變什麼?元元:我還會變兩個圓,三個圓,四個圓,許多圓呢。

元元表演(把兩個圓變成了小雞,三個圓變成了小花,四個圓變成了蝴蝶。)

小朋友,你能把兩個圓,三個圓,四個圓,許多的圓變成什麼呢?請幼兒自由討論,告訴身邊的好朋友。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交代任務:我們今天也來學元元變圓的魔術。老師出示爲幼兒準備的材料(老師爲小朋友準備了各種顏色,各種大小的圓。請小朋友先想好你想用幾個圓變成什麼東西,然後找到你所需要的圓,撕去圓後面的雙面膠的外面一層,粘在紙上,再把它添畫好。我們小朋友把圓變好了,可以互相參觀,也可以請客人來參觀,告訴客人,你把幾個圓變成什麼東西了。現在請小朋友去找一個好朋友一起去變圓。

2、教師巡迴指導:

要求幼兒把廢紙仍在籮筐裏。變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來。幫助能力差的幼兒,鼓勵他大膽變圓。

四、

鼓勵幼兒大膽的告訴同伴和客人,你用幾個圓變成了什麼東西。

五、延伸活動

小朋友,你們除了認識圓還認識什麼形狀的圖形?正方形,三角形它們也想讓我們小朋友來變魔術,以後我們請它們都來,變出更多,更美的東西好嗎?

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玩各種圖形的添畫。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探索讓紙立起來的多種方法,發展求新求異思維。

2、培養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橡筋圈、積木、橡皮泥、回形針、筷子、杯子、白紙若干。

2、記錄表人手一張。

三、活動過程。

1、嘗試讓紙立在桌上失敗,激發幼兒動手的興趣。

(1)引入活動師:老師想讓這張紙立起來,你們猜一猜紙能立起來嗎?

(2)組織幼兒討論:有什麼辦法可讓紙立起來呢?

2、幼兒嘗試不用任何輔助材料讓紙立起來。

(1)啓發幼兒不用任何輔助材料讓紙立起來。

(2)幼兒講解演示自己的方法,與同伴交流。

3、幼兒不折疊紙張,嘗試藉助材料讓紙立起來。

(1)教師介紹所提供的材料

(2)教師介紹記錄表的記錄方法

(3)幼兒操作:教師重點觀察幼兒操作情況,鼓勵幼兒用桌上老師提供的'材料幫助紙立起來,看誰用的方法多,而且和別人不一樣。

(4)幼兒講解演示自己的方法,與同伴交流。

4、延伸活動:提供厚薄軟硬不同的紙,讓幼兒進一步探索讓紙立起來的方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目標:

1.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探索比較路線長短的方法,正確判斷路線的長短。

2.在操作活動中學習觀察和比較的方法,發現錯誤能及時糾正。

準備:

數字印章,印泥,記錄單,用四種不同顏色不同數量拼插玩具各自拼搭而成的路線模型。

過程:

一、引出話題

師:小班的弟弟妹妹想找一條最長的路線進行跑步比賽,可是你們看,眼前的幾條路線都是彎彎曲曲的,哪一條路線是最長的呢?他們犯難了。小朋友,你們能幫他們找出這條最長的路線嗎?

二、比較路線的長短

1.出示路線模型,引導幼兒觀察。

師:這裏一共有4條路線,每條路線的長度都不一樣。請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哪條路線最長?

2.引導幼兒說出各自的想法及判斷的理由,並針對不同的回答給予適當的引導。

師:你認爲哪條路線最長?你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幼:綠色的路線最長,因爲它最直。

師:直的路線就一定最長嗎?你們同意他的看法嗎?你們還有什麼看法?

幼:藍色的路線纔是最長的,因爲它彎得厲害。

師:爲什麼彎的路線一定是最長的呢?紅色的路線也是彎彎的呀?

幼:我覺得黃色的路線最長,我一眼就能看出來。

師: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可是最長的路線只有一條。我們隨便看、隨便猜可不行,一定要想個辦法把真正最長的那條路線找出來。大家想想看,可以用什麼方法比較出哪條路線真的是最長的呢?

【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幼兒不同的反應給予不同的引導。例如對於那些反應迅速、已經找到正確方法的幼兒,教師可暫時不作任何評價,而是鼓勵幼兒通過動手操作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對於那些面有難色、一時想不出辦法的幼兒,教師要給予適當的指導。如,通過語言啓發:“玩具身上的小孔能不能幫幫我們呢?”以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幼兒操作活動

1.說明要求。

師:每組都有四個用不同顏色不同數量的拼插玩具各自拼搭起來的路線模型,請小朋友按照記錄單上的線段顏色,找到相應的路線模型,並比較它們的長短,把判斷結果標記在與顏色對應的記錄單上。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幼兒比較長短的方法,適當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四、活動評價

1.展示幼兒記錄單,引導幼兒觀察。

師:你的記錄單表明哪條路線最長,哪條路線最短?你是用什麼方法比較出來的?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嗎?

2.引導幼兒集體驗證。

【在驗證的過程中,教師除了引導幼兒用點數玩具數量的方法比較路線的長短外,還可引導幼兒將玩具排直後直接比較,從而進一步驗證運用數量多少比較出來的結果是否正確。】

3.提升與總結。

師:你們幫小班的弟弟妹妹解決了難題,他們很高興。但他們還想問問你們,下次他們再遇到因形狀不同而導致長短不同的路線時,可以用什麼樣的方法比較出它們的長短呢?

【教師以弟弟妹妹的'口吻向幼兒請教,一方面可以做到首尾呼應,激發幼兒的責任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也可幫助幼兒總結經驗,回顧與梳理活動的過程。】

反思:

一、主題活動的來源

中班幼兒對物體多少、長短的判斷,往往會受物體大小、排列形式的影響,在他們看來,相對於彎彎曲曲的排列,整齊排列而且筆直的物體一定是更長的。針對幼兒這樣的一種錯誤認識,我們應該如何引導他們作出正確判斷呢?經過認真的思考與反覆的探索,我設計了本活動。

二、材料選擇的原則

數學活動中,材料選擇的恰當與否往往會影響甚至決定整個教學活動的成敗。一般來說,幼兒是通過操作活動材料獲得相關經驗的。因此,如果教師提供的活動材料能有效暴露幼兒某些認識的誤區,又能在最後幫助幼兒獲得正確認識,那麼,這樣的材料就能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在設計該活動時,我選擇了幼兒園最常見的拼插玩具,它是一個個的正方體,每個正方體都能拼插連接起來。這一玩具的基本特點是,它既可以組合成直線,也可以組合成曲線。幼兒可以藉助點數正方體的數量,比較發現用這種玩具拼搭出來的路線模型的長短。此外,由於這一玩具可以隨意組合拼插,幼兒也可以將它們拼插成直線,通過直接的比較方法,憑直觀分辨出長短來。

三、環節設計的思路

環節的設計應圍繞教學目標,由淺入深,逐步展開,以引導幼兒向着正確的方向前進。就該活動而言,教師應首先了解幼兒的一般認識,即:面對四條彎曲不同的路線,他們是如何判斷其長短的。其次,針對幼兒認識上的誤區提出問題,引導幼兒討論交流,確定判斷的標準。第三,讓幼兒通過操作驗證自己的判斷,以獲得正確的認識和經驗。

四、活動過程的指導

當我展示出由幼兒熟悉的玩具拼搭出的路線模型時,幼兒的積極性一下子被有效地激發出來了。面對四條彎曲程度不同的路線,幼兒在評判哪條路線最長的問題上產生了諸多分歧,並激烈地爭論起來。面對這樣的熱鬧場面,我並沒有急於作出什麼結論。而是引導幼兒討論和動手驗證,找到用點數玩具數量的方法比較路線長短的有效辦法。在交流的環節,我又繼續引導幼兒運用拉直比較的方法,找出最長的路線。通過這個過程,幼兒最終形成了這樣的認識:比較路線的長短,不能只憑眼睛看,而要通過數一數、擺一擺等實際操作的辦法來驗證,以找到正確答案。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它們。

2、瞭解一些在某一方面能稱得上“之最”的動物。

3、激發關心、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ppt:動物之最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談話引起興趣

今天,老師帶領小朋友去動物園參觀,你們願意嗎?請你們仔細看認真記,動物園裏有哪些動物?

他們有什麼特點?

二、展開

1.組織幼兒觀看課件,並加以解釋。

提問:剛纔你看到了哪些動物?它們有什麼特點?

小結:動物園裏生長着許多可愛的動物,它們都有各自的本領和特點。

那麼,它們身上最明顯的特點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想一想。比如:大象的'鼻子最長等。

2.請幼兒根據自己的記憶說說動物身上的之最,說對的教師給予鼓勵、表揚,並頒發獎品。

3.播放課件,將幼兒說出的動物之最進行歸納。

脖子最長的動物是:長頸鹿;

鼻子最長的動物是:大象;

耳朵最長的動物是:兔子;

跑的最快的動物是:獵豹;

最兇猛的動物是:老虎;

嘴巴最大的動物是:河馬;

唱歌最好聽的動物是:百靈鳥。

4.請幼兒同桌兩人互相說說自己喜歡哪個動物,它有什麼本領?還有那些動物之最?

5.請幼兒表演動物之最。如:表演大象:就做出長鼻子的樣子,並說:“我是大象,我的鼻子最長。”

三、結束

音樂伴奏師生對歌,鞏固知識的掌握。“小朋友,我問你,什麼動物鼻子長?

“鼻子長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長”┅┅。

自然結束!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探索活動,在活動中感受樂趣。

2、通過操作感知沙的特性:沒有氣味;不溶於水;細細的一粒粒。

3、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有玩沙經驗

材料:沙子、各種玩沙工具(鏟子、篩子、印模)等,人手一個塑料杯、小勺子。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回憶玩沙經歷,談談玩沙的感受。

教師:小朋友們,上次我們一起去沙池裏玩了沙子,你們還記得玩沙子的感受嗎?(請幼兒自由講述)

2、教師引導幼兒認識沙的`特性,並嘗試記錄。

(1)瞭解沙子沒有氣味。

教師:“小朋友們玩沙子都很高興,現在我想請大家聞一聞沙子,你們覺得怎麼樣?”

(2)瞭解沙子不溶於水。

A、教師先將奶粉倒進空玻璃杯,並畫上一條黑線,然後倒進開水,用勺子攪一攪,讓幼兒發現奶粉是溶於水的。

B、引導幼兒先放少量沙到塑料杯內,用勺子攪拌一下,把塑料杯放在旁邊。過了會等沙沉澱後,引導幼兒觀察,沙是否不溶於水的。

(3)沙是細細的,一粒粒的。

教師:“爲什麼我們用手、腳在沙上印手印、腳印能留下清楚的印子呢?”

(4)小結:沙子是沒有氣味,不溶於水,細細的一粒粒的。

3、認識沙的好處及用途。

(1)體育運動需要沙。提問:爲什麼跳遠會在沙堆裏進行呢?組織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因爲沙子很柔軟,所以小朋友在體育運動時不容易受傷。

(2)建築工程需要沙。提問:沙子有很多用途,你們在哪兒見過沙?它們有什麼用?

(3)小結:沙子可以用來鋪路,還有如果把沙子、水泥、石頭攪拌在一起變得硬邦邦的就可以造房子、造橋了。

4、教育幼兒珍惜沙子,不能浪費。

教師小結:我們平時玩遊戲和進行體育運動時需要沙子。蓋高樓大廈也要用沙子,沙子是我們的好朋友。小朋友以後應該愛惜沙子,跟沙子做好朋友。

延伸活動:

請幼兒每人拿一個印模,用溼沙進行印模遊戲。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知人的聲音及自然界中各種聲音的變化。

2、運用多種方法讓幼兒自己的聲音發生變化。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聲音的錄音(如,下小雨聲、尖細的說話聲、很慢的高跟鞋走路聲;下大雨聲、粗重的說話聲、很快的高跟鞋走路聲;嬰兒的哭聲、幼兒的說話聲、成年的說話聲、老年人的說話聲)。

2、眼罩一個、錄音機一臺。

【活動過程】

一、傾聽兩組不同的聲音,並進行比較。

1、請幼兒傾聽第一段錄音:下小雨聲、尖細的說話聲、很慢的高跟鞋走路聲。提問:你聽到了什麼聲音?

2、請幼兒傾聽第二段錄音:下大雨聲,粗重的說話聲、很快的高跟鞋走路聲。提問:你聽到了聲音有什麼變化嗎?

二、讓幼兒傾聽嬰兒的哭聲、幼兒的說話聲、成年人的說話聲、老年人的'說話聲並進行比較。討論:“人說話的聲音會發生哪些變化?”請幼兒瞭解人的聲音在嬰兒時期、幼兒時期、成年時期、老年時期發生的變化。請幼兒學一學不同時期人說話的聲音。

三、討論並嘗試:“如何讓自己說話的聲音發生變化?”(如:聲音變調,用手捏住鼻子說話,用手捂住嘴說話等。)

四、遊戲“請你猜猜我是誰?”

一名幼兒戴上眼罩,另一名幼兒邊用變化的聲音說“請你猜猜我是誰”邊輕輕拍擊他的後背,然後請矇眼的幼兒猜出說話的人是誰。猜對後雙方交換角色繼續遊戲。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與幼兒隨時玩“請你猜猜我是誰”的遊戲,幼兒可以變另一種聲音讓其他小朋友猜。

【設計意圖】

隨着幼兒年齡的增長,他們在尋找變化的過程中,開始注意到了自身的變化,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每一天發生了什麼變化,和以前相比有了哪些不同,也開始想象自己今後會變成什麼樣子。結合幼兒的興趣點,設計了本節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人的聲音及自然界中各種聲音的變化等。

小百科:聲音(sound)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是通過介質(空氣或固體、液體)傳播並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最初發出振動(震動)的物體叫聲源。聲音以波的形式振動(震動)傳播。聲音是聲波通過任何物質傳播形成的運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