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小象》幼兒園教案15篇

本文已影響 1.37W人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象》幼兒園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象》幼兒園教案15篇

《小象》幼兒園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看掛圖,理解小象要回家的心情。

2、知道幼兒園的玩具不能帶回家。

3、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爲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活動準備】

1、相關的故事圖片。

2、“弄亂”的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師幼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在哪個幼兒園上學?喜歡上幼兒園嗎?幼兒園裏有什麼東西讓你們這麼喜歡上幼兒園?(滑梯、碰碰牀、皮球……)老師有一個好朋友,名字叫元元,他也上幼兒園。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幼兒園是什麼樣子的?逐幅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二、過程:

出示圖1,教師提問:“元元的幼兒園是什麼樣子的`?元元在幹什麼?元元最喜歡誰?他們在幼兒園裏玩的高不高興?(高興)你從哪看出來的?(引導幼兒學學高興的樣子)

出示圖2,感受理解小象的心情。

教師提問:“元元最喜歡小象了,可是他把小象帶回哪裏了?(家)小象跟元元回家以後高興嗎?(引導幼兒觀察小象的表情)元元這樣做對不對?

小結:教育幼兒要愛惜玩具,不能把幼兒園裏的玩具帶回家。

出示圖3,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

提問:小象被元元帶回家以後,小象怎麼了?(哭了)爲什麼哭了?(想媽媽、想要回家……)小象的家在哪裏?(幼兒園)

出示圖4,元元聽了小象的話後,是怎麼做的?大象媽媽見到小象後心情怎樣?(很高興、很開心…)

三、教師完整的講述故事。

四、欣賞兒歌,幫助幼兒進一步養成“玩完玩具送回家“的好習慣。

1、小朋友有自己的家,玩具也有自己的家,小朋友在幼兒園玩完玩具就應該把玩具送回家,要不然它會很傷心,不高興的。

欣賞兒歌:玩具玩具我愛你,天天和我在一起,玩完玩具送回家,小朋友們要牢記。

2、教師組織幼兒將其活動室內凌亂的玩具送回家。

五、活動結束。

《小象》幼兒園教案2

類型:

娛樂遊戲

內容:

感受音樂快樂

材料:

教學掛圖、音樂錄音《兩隻小象》

方法:

1、區域活動中,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牆面上的教學掛圖:——“圖上畫的是誰呀?兩隻小象在幹什麼?”

2、播放歌曲錄音,請幼兒聽聽“兩隻小象在小河邊幹什麼”。

3、教師有表情地表演歌曲,引起幼兒模仿興趣。——“兩隻小象在玩什麼遊戲呀?”(鼻子拉拉鉤)

4、邊聽歌曲邊進行遊戲——鼻子拉拉鉤:——“我們也來做小象,找個朋友拉拉鉤吧!”

提示:

1、在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幼兒多次聽賞歌曲,感受歌曲中歡快的'情緒,跟着老師學唱。

2、兩隻手交叉握拳,在身體前晃動表示大象的鼻子。

3、這一遊戲活動也可以在產外鍛鍊時,作爲韻律活動的內容,如:模仿小象噴水、甩鼻子等。

4、在區域活動中幼兒粘貼《兩隻小象》,提高幼兒對歌曲內容的理解和學習興趣。

《小象》幼兒園教案3

設計意圖:

根據幼兒喜歡遊戲和通過遊戲學習的特點,本活動以“猜謎”和“找圖”這兩類小班幼兒熟悉和喜歡的遊戲作爲線索貫穿始終,大大提升了活動的趣味性。其中“找圖”的範圍不只侷限於教具的大圖,還包括幼兒的座椅、教師的衣服等,使幼兒感受到多種可能性。此活動環環相扣,遊戲在其中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有效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好勝心。幼兒在一遍遍的遊戲中不斷地傾聽歌曲,努力保持專注力,逐步形成穩定的聽覺表象,進而順暢地進行集體歌唱和創編。

目標:

1.熟悉旋律,理解歌詞,用自然的聲音學唱歌曲。

2.結合“猜謎”和“找圖”的遊戲,嘗試用“小兔”“小猴”“小蛇”替換“小象”。

3.體驗集體歌唱和遊戲的快樂。

準備:

黑板,森林的背景圖片(如圖),小象圖片若干(分別藏於幼兒座椅背後、教師衣服後背、大圖下等),小兔、小猴、小蛇圖片各一張如下圖(分別藏在大圖中的樹旁、樹上、草叢中)。

過程:

一、猜謎語聽歌曲

師: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長又長,幫人把活幹。猜一猜,這是什麼動物啊?

師:對,是大象。

師:我這裏有一首歌,我們來聽一聽它唱的是不是“大象呢?(教師範唱第一遍。)

二、學唱新歌

1.傾聽範唱,感受歌詞和旋律。

師:你們聽到歌裏唱的是不是“大象”呀?

師:不是大象,那是誰呢?

師:哦,是小象。那歌裏都唱了些什麼?是這樣的嗎?(教師範唱第二遍。)

師:歌裏還唱了什麼?(教師範唱第三遍。)

師:小象的鼻子怎麼樣啊?

師:媽媽說了些什麼呢?

師:今天,有着長長鼻子的小象就來到了我們的房子裏,它躲到了椅子的後面請找一找,小象躲在哪張椅子背後呢?

(教師通過設置“找小象”的遊戲情境,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好勝心,併爲後續活動做鋪墊,培養幼兒的專注力。)

師:仔細聽聽,我對小象唱了什麼?(教師範唱第四遍。)

師:還有小象嗎?請你們在椅子下面找一找!我來對小象唱歌。(教師範唱第五遍。)

師:我又要對小象唱歌了!如果你會唱,你可以輕輕地和我一起唱。對於不會唱的地方,請你仔細聽聽我到底唱了什麼。

(教師加深幼兒對歌詞內容和歌曲旋律的記憶,再次明確傾聽的任務。)

2.學唱歌曲。

師:我們房子裏還有小象嗎?(教師轉圈提醒幼兒)大家找一找,在哪裏?

師:呀!在我身上啊!可是它有點害羞,不好意思出來。如果你們唱歌給它聽,它就會出來!

(幼兒集體歌唱,進入歌唱學習的檢驗環節。)

師:小象出來了,你們知道爲什麼嗎?(或提問:小象爲什麼不出來呀?)

(教師可根據幼兒歌唱的具體情況選擇上述指導語,引導幼兒集體進入反思評價環節,時間控制在2分種內。)

師(出示背景圖):森林裏也有一隻小象,它想請那些會輕輕地完整地唱歌的小朋友把它找出來!

三、創編歌詞

1.將“小象”替換成“小兔”。

師:小象有長長的鼻子。在森林裏,它有一個好朋友,有長長的'……(教師模仿小兔的長耳朵進行提示)耳朵,它是誰啊?

師:對了,是小兔。誰能在森林裏找一找小兔?

師:你們會把“小象”換成“小兔”來唱歌嗎?除了這個,還要把“鼻子”換成什麼呢?(耳朵)我們來試一試。

2.將“小兔”替換成“小猴”。

師:剛剛是小兔的耳朵真呀真正長。那有着長長的尾巴、愛爬樹的是誰呀?

師:好,我們來唱一唱“小猴”。請會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的小朋友來找一找小猴。

3.將“小猴”替換成“小蛇”。

師:森林裏有長長身體、長長舌頭的是誰呀?

師:它在哪裏呢?誰來找一找?

師:我們來唱一唱“小蛇”。是唱舌頭長還是唱身體長呢?(根據幼兒的回答引導幼兒分別演唱。)

四、擴展經驗

師:我們周圍還有什麼動物或者物品有長長的東西呢?我們來說一說、唱一唱吧!

(若幼兒說出其他特徵,教師不要給予否定,而是要進行歸納、整理。比如,當幼兒說河馬很胖時,教師可以說:“這個小朋友說出了河馬很胖,那河馬有哪個地方是長的呢?”在幼兒討論後,告訴幼兒:“河馬的尾巴還挺長的,比兔子的長哦!”)

延伸活動:

1.在小班下學期可引導幼兒兩兩對唱。

2.進一步引導幼兒替換名詞“小象”和形容詞“長”,進行新的創編。

《小象》幼兒園教案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

2.能用自己的話簡單講述故事。

3.能簡單複述故事內容,並進行角色表演。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重難點:

讓幼兒瞭解大象的外形特徵。

通過觀察畫面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準備:

《好奇的小象》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大象的明顯特徵。如:有四條粗粗的像柱子一樣的腿,有兩個大大的像扇子一樣的耳朵,一條長長的大鼻子,還有胖胖的'身體。

二、欣賞故事。

1.觀看課件1師:看看小象的鼻子是怎樣的?它在想些什麼?

幼:小象的鼻子是短短的,它在想"鱷魚吃的是什麼"

2.觀看課件2(鱷魚)師:小象來到了什麼地方?河裏的"木頭"是誰?

3.觀看課件3師:看看發生了生麼事?(引導幼兒看圖並說出鱷魚正在咬住岸上邊小象的鼻子,讓幼兒觀察小象的鼻子被拉得長長的。)

4.觀看課件4師:小象使勁拉呀,拉呀,它的鼻子拉得長起來了,鱷魚放開了小象的鼻子。

5.觀看課件5師:小象的鼻子變長了之後可以做什麼事情?(引導幼兒回答出故事中的意思)

6.觀看課件6師:原來小象的鼻子變長了有這麼多好處啊!讓我們一起看看其它的小象都在幹什麼。

三、師生共同複述故事。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看課件複述故事的內容,幫助幼兒梳理思路,知道小象鼻子的作用。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回家後把故事講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同時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了解鱷魚的特性。

附故事:好奇的小象

從前,象的鼻子都是扁扁短短的,就跟一隻小皮靴那麼大。

可是,有一隻好奇的小象,他忽然想知道:鱷魚拿什麼當飯吃呢?

"請問,"小象對着河裏一根木頭似的東西有禮貌地問,"您知道鱷魚拿什麼當飯吃嗎?""到這兒來,小傢伙,我小聲告訴你。"於是,小象把頭伸過去,"木頭"一口就咬住了它的鼻子。"我就是鱷魚,我今天午飯就吃小象了!""哎呀,快放開我!"小象哼哼着說。他使勁拉呀,拉呀,鼻子都拉長了……鱷魚終於"噗"的一聲放開了他。

鼻子真痛啊!

忽然,有隻蒼蠅飛來,長鼻子"啪"地一下就打死了蒼蠅。肚子餓了,長鼻子一下就捲起一把草,送進嘴裏去了。

長鼻子真有用!小象的兄弟姐妹們都跑來找他拉鼻子。

從那以後呀,所有的小象就都長着長鼻子。

《小象》幼兒園教案5

一、活動目標

1、 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喜歡聽故事。

2、 學說完整句:“我不會飛,可是我會……”。

3、 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可愛,知道每樣事物都有各自的本領。

4、 喜歡並嘗試創編故事結尾,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5、 懂得在別人有難的時候要想辦法去幫助他們。

二、活動準備

1、 在活動前,幼兒對動物(小鳥、大象、蛇、老虎、獅子等)的一些本領有所認識;

2、 小象圖片、故事圖片、小動物圖片。

3、故事配樂VCD

三、指導要點

1、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每樣事物都有各自的本事,別小看自己。

2、 活動難點:學說完整句:“我不會飛,可是我會……”

3、 指導要點:

結合圖片和談話等多種手段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在此基礎上啓發幼兒用“我(他)不會飛,可是我(他)會……”,的句型講述。

四、活動過程

1、 創設情境,導入活動。

(出示小象圖片)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介紹一位客人,他就是森林奧運會的舉重冠軍——小象。這隻小象和別的小象有些不一樣哦,你們看看哪裏不一樣?”(讓幼兒觀察並回答)師:“小象有了翅膀會不會飛呢?”他今天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想飛的小象》。

2、 教師生動地講述一遍故事(配樂)。

提問:

(1)這是一隻什麼樣的小象?它爲什麼想飛?

(2)故事裏還有哪些小動物呢?他們對小象說了什麼?

3、教師結合故事圖片,講述第二遍故事。講述過程中,在對話處放慢速度,引導幼兒模仿故事中的對話。

(出示圖一)師:“瞧!就是這隻想飛的小象,他剛剛生下來……”

(出示圖二)師:“這時,一隻小鳥在天空中飛來飛去,

提問:小象看見天上的小鳥,它想什麼?

(出示圖三)師:“於是小象爬到樹上學飛,摔了一個大跟頭”

提問:蛇會飛嗎?它會什麼本領?蛇是怎樣對小象說的.?(學習句子:我不會飛,可是我會在樹上睡覺。)

(出示圖四)獅子是怎樣說的呢?(學習句子:我也不會飛,可是,我能跳過寬寬的大河)

老虎又是怎樣說的呢?(學習句子:我不會飛,可是,我會游泳。)

(出示圖五)師:“爸爸媽媽對小象說……”

小象有什麼本領?它最後還想飛嗎?爲什麼?

4、幼兒欣賞配樂故事。

師:讓我們一起再來欣賞這個故事。

5、談話我的本領

(1)師:“聽完故事,我們知道每樣事物都有各自的本領,千萬別小看自己哦,小朋友小眼睛瞧瞧,又有好多小動物來和小象做朋友了,你們知道他們有什麼本領嗎?”(提示:孩子用,完整句:我不會飛,可是我會……”)

(2)師:“小朋友也有自己的的本領對嗎?說一說,你們的本領是什麼?(提示:孩子用,完整句:我不會飛,可是我會……”

6、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的本領也和小動物的本領一樣大,真了不起,現在小動物們要回家了,他們希望你們把自己的本領畫下來送給他們,現在跟着老師一起去畫畫吧!”

《小象》幼兒園教案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專心傾聽故事,對有生活哲理的趣味童話感興趣。

2、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別小看自己。

3、學說完整句:“我不會……,可是我會……”。

4、學習動詞“爬”“摔”“鉤”“搬”這四個動詞。

5、初步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複性特點。

6、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前,幼兒對動物(小鳥、大象、蛇、老虎、獅子等)的一些本領有所認識;

2、自制桌面教具 ,小鳥、大象、蛇、老虎、獅子。

3、ppt。

3、魔術盒。(裏面放着孩子孩子要學的動詞)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組織幼兒討論:小鳥、蛇、獅子、老虎、大象中。哪一種動物會飛?

講故事前提問:

師:有一隻動物他也想飛,你們想知道他是誰嗎?現在請小朋友們認真聽故事,聽完故事後告訴老師是哪隻動物想飛。

(二)、講故事——《想飛的小象》

1、第一遍講述故事,提醒幼兒專心傾聽。

1)、我的故事講的是誰啊?(小象)它爲什麼想飛?

2、教師結合活動掛圖,第二遍講述故事。

1)故事裏還有些什麼小動物呢?(有獅子,有蛇等)那讓我們來聽聽他們是怎麼對小象說的?

幼兒在自由討論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視時機出示掛圖,“瞧!就是這隻想飛的小象。小象剛剛生下來,第三天,跟媽媽……”

講述過程中,在對話處放慢速度,引導幼兒模仿故事對話語言。

1)、小象看見天上的小鳥,它想什麼?

2)、蛇會飛嗎?它會什麼本領?蛇是怎樣對小象說的?

3}、獅子它會什麼本領?獅子是怎樣對小象說的?

4)、老虎它會什麼本領?老虎是怎樣對小象說的?

5)、小象有什麼本領?

小象的力氣大,用鼻子一鉤,大木頭就被搬走了。

它最後還想飛嗎?

不想了。

爲什麼?因爲他知道了自己的本領。

3、第三遍講訴故事,重點講述對話內容。教師邊操作桌面玩具邊提問幼兒。動物們都對小象說了什麼?

教師出示桌面教具,請小朋友回憶故事,出現的人物並進行排序。

師:現在老師把這些小動物請出來。

師:故事中先出現了誰?

讓我們一起來講一遍故事,老師小聲地講小朋友們大聲點講。

在提問的過程中教師操作桌面教具幫助幼兒再次鞏固故事,內容及人物對話。

(三)、談話活動“我的本領”

老師:“小朋友們真棒,每隻小動物都有自己的本事。可是,我還不知道小朋友都有哪些的本事呢?能告訴我嗎?”

鼓勵幼兒大膽的,聲音響亮地在集體面前說說自己的`或好朋友的本事,啓發幼兒用“我(他)不會……,可是我(他)會……”的句型講述。

(四)通過遊戲體會“爬”“摔”“鉤”“搬”這四個動詞的含義。

小朋友的的本事可真多,老師也有自己的本事。我也不會飛可是我會變魔術

師:瞧這是我的魔術箱。

1、 請個別幼兒抽圖片。

出示圖片,讓幼兒比賽誰先說出正確的動詞。

2、根據教師的指令,讓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五)、活動延伸

今天老師講的故事是,想飛的小象。小象一開始總是羨慕別人,後來小象知道自己的本領後變得看得起自己。而且感到很幸福!在日常生活中複習鞏固。

附:故事內容:

小象生下來的第三天,跟媽媽來到小河邊,看見一隻小鳥在天空中飛來飛去。小象想“要是我也會飛,可以看更多的東西,多好呀!”

小象爬上樹去學飛,“哎喲”一聲,摔了一個大跟頭。

蛇,看見了說:“小象,我們有自己的本事。

我不會飛,可是,我會在樹上睡覺。”

獅子說:“我也不會飛,

可是,我能跳過寬寬的大河。”

老虎說:“我也不會飛,可是,我會游泳!”

爸爸媽媽對小象說:“我們象的力氣大,這是小鳥不能比的。 ”小象明白了。他用長鼻子一鉤,大木頭就搬走了。

小百科:象,哺乳綱,長鼻目,象科。主要外部特徵爲柔韌而肌肉發達的長鼻,具纏卷的功能,是象自衛和取食取水的有力工具。

《小象》幼兒園教案7

活動目標:

1、體會“做一件讓大家開心的事”的美好,並懂得量力而行。

2、仔細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能在集體面前進行簡單的講述。

3、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4、引導幼兒充分想像合理的故事經過,鍛鍊自己口語的表達能力及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ppt課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出小象

1、出示ppt:看看老師喜歡的動物是什麼?(大象)師:知道我爲什麼喜歡他嗎?因爲他有許多的本領,那你知道大象有什麼本領呢?

2、想一想當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他有沒有那麼厲害啊?爲什麼?

(因爲小象還小,還有很多本領沒有學過,所以許多事情都還不會做……)

二、小象的美好心願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小象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小象的心願》。什麼是心願?你的心願是什麼?

2、小象的心願又是什麼呢?小象的心願就是“做一件讓大家開心的事”。什麼事情是能夠讓大家開心的呢?(幼兒自由說說)

三、小象做的大事

1、教師邊演示ppt邊講述小象做的第一件事(當建築師),小象爲什麼想當建築師?(這是小象的心願,他想建一幢漂亮的房子,請小動物們來住,他覺得這樣大家一定很開心)

2、觀察第二件事

(1)看,這是哪裏?(廚房)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2)小象在廚房裏幹什麼呢?(燒菜、燒飯)小象爲什麼要燒這麼多的飯菜?(這是它的心願:燒很多好吃的菜,請小動物們來做客,讓它們感到快樂)

(3)小象在燒菜、燒飯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炒菜鍋子冒出了火;水槽裏的水淌到了地上;飯燒焦了,鍋裏冒出了煙;菜葉子粘在腦袋上,東西丟了一地)

(4)想一想小象現在的心情怎麼樣?(很着急,簡直是手忙腳亂啊)

3、觀察第三件事

(1)這些是什麼?(布)小象用布在做什麼?(做衣服)小象爲什麼要做這麼多的衣服。(是小象的`心願:爲小動物們做很多漂亮的衣服,給它們帶去快樂)

(2)小象這次改做裁縫了,剪了很多布片,他做出衣服來了嗎?(做不出來,布片還是一片一片的,它不知道怎麼樣縫起來)

(3)小象做不出衣服,他心裏怎麼樣?(很着急,急得滿頭大汗)

4、小象去做了幾件事情啊?是怎樣3件呢?

(1) 第一件事是什麼?(出示相應圖片)

(2) 第二件事是什麼?(出示相應圖片)

(3) 第三件事是什麼?(出示相應圖片)

5、小象啊,相當建築師、廚師、裁縫,可是他當得好嗎?爲什麼?

6、師小結:這三件事太難了,那麼大的事情小象還不會做,他的年紀還小,很多本領還沒有學過呢。那小象的心願實現了嗎?

四、講述小象傷心的畫面(出示小象傷心的圖片)

1、小象一件事也沒有做成,你們看他怎麼樣了,他的樣子?他的表情?

2、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幅圖嗎?

3、小象那麼傷心,怎麼辦呢?

4、既然這些大事小象做不好,那他可以做一些他能做的小事呀。你們幫小象想一想他可以做什麼小事?

5、那小象到底做了什麼呢?往家裏走的路上,小象又碰見了誰呢?

五、小象能做的小事

1、請幼兒翻看《幼兒用書》,請幼兒說一說(小象去賣花了)他們的花是哪裏來的呢?(自己種出來的)在種花的過程中,小象能做什麼?(澆水)

2、(蛤蟆、青蛙)對了,小象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正在澆水種花的蛤蟆和青蛙。這時候,會發生什麼事呢?(邊演示ppt邊講述故事至結尾)

4、小象做了什麼小事?這是不是一件能讓大家開心的事?他自己開心嗎?你從哪裏看出來?

5、小結:小象雖然只做了一件種花的小事,可是他很開心,他說種花送人,可以讓大家的生活更加美好,也給大家帶去了快樂。

六、實現願望:做自己能做的事

1、小象之前做了那麼多大事,但是一件也沒有做好,一點也不開心;後來小象只做了一件自己能做的小事,卻很開心,而且做得非常棒,讓大家都開心了,小象的心願實現了嗎?

2、所以,孩子們,我們要給別人帶去快樂就要做自己能做好的小事。

3、你會做什麼讓別人快樂的小事?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後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小百科:象哺乳綱,長鼻目,象科。主要外部特徵爲柔韌而肌肉發達的長鼻,具纏卷的功能,是象自衛和取食取水的有力工具。

《小象》幼兒園教案8

設計思路:

隨着主題“動物花花衣”的開展,幼兒對一些動物的基本特徵都能分辨。歌曲《兩隻小象》歌詞簡單易懂、曲調朗朗上口,而且我們班的孩子都很喜歡模仿小動物。同時通過歌曲,也讓幼兒瞭解大象長長鼻子的身體特徵,並在學唱歌曲的基礎上進行表演、模仿大象,從而感受大象的可愛形象。

活動分爲三個環節:

第一環節,談話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第二環節,欣賞歌曲——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

第三環節,遊戲環節——表演小象拖着長鼻子在河邊走的可愛形象。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嘗試邊唱邊表演兩隻小象拖着長鼻子在河邊走的可愛形象。

2、感受小象的.可愛,喜歡小象。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歌曲音樂。

經驗準備:觀察過大象的鼻子,知道大象鼻子長長的。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小象,感受小象的可愛

1、今天龔老師請了我的好朋友來雲四班,你們猜猜她是誰?(露出大象的鼻子)

幼:大象!

你怎麼知道?(有長長的鼻子)我們大家一起用好聽的話把它請出來好嗎?(大象大象,請你出來!)

2、大象最喜歡吃什麼?(葉子,香蕉)

小結:對了,小象有着長長的鼻子,它最愛吃香蕉等水果,它最喜歡在森林裏玩,今天我還請來另外兩隻小象,豎起小耳朵,快快聽一聽,他們在做什麼?

二、欣賞歌曲——理解歌曲,學唱歌曲

1、完整欣賞歌曲兩遍。

師:你聽到了什麼?

幼:小象

師:幾隻小象?

幼:兩隻小象

師:兩隻小象在做什麼呢?

幼:勾鼻子

師:小耳朵真靈,聽到了這麼多的內容。

我們再來聽一聽,看看是不是和你們說的一樣的?

1、再次欣賞

2、真的和你們說的一樣,你們太厲害了,那兩隻小象在河邊碰到後,是怎麼做的呢?(“揚起鼻子、勾一勾、握握手”。鼓勵幼兒嘗試表現。)誰來做一做?(每個動作都模仿下)

小結:兩隻小象有着長長的鼻子,他們在河邊一起走的時候,揚了揚它長長的鼻子,勾了勾它長長的鼻子,真可愛。

三、完整表演——按音樂節奏邊唱邊表演

1、唱一唱歌曲“兩隻小象”。

2、嘗試邊唱邊表演

師:小象小象們,請你找到你的一個好朋友,我們也一起到河邊走走咯!

活動延伸:

將歌曲放在小舞臺,讓幼兒在區域遊戲時繼續表演。

《小象》幼兒園教案9

設計意圖: 隨着孩子的社會性發展,他們對周圍人有了更多的關注,對於各種不同的職業也有了初淺的瞭解。故事《小象消防員》以小象尋找工作爲線索,喚起孩子對各種職業的原有經驗,和小象一起尋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感受到工作不僅能給自己帶來滿足,也能爲周圍的人帶去快樂。

活動目標:

1.體驗閱讀繪本的興趣,渴望爲他人服務

2.理解故事內容,能夠講述小象尋找工作的經歷

3.嘗試根據特長找工作,瞭解淺顯的消防知識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課件

2.經驗準備:幼兒已瞭解一些職業。

活動過程:

一、過程:導入

動物城堡裏有許多小動物,他們也像小朋友一樣,正在上課呢,讓我們一起看看。

二、觀看課件,講述故事開始部分,引起興趣。

1.播放PPT1是哪些小動物啊?黑板上寫着幾個字,我念給你們聽一下(教師,警察,郵遞員等)。

2.:原來花貓老師在給小動物上介紹職業的課,他說:“我們的周圍都有一些人,有着各種各樣的職業,他們都很優秀。”

3.這些人是誰呢,請看!

播放PPT2,請幼兒說說這些小動物分別是做什麼的?

4.這是誰?(這是一隻小象,它叫波波,它也想找一份工作)他適合上面這幾個工作嗎?

5.幼兒討論回答。

6.播放畫面3-6,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小象到底適不適合這些職業呢,我們一來看一下,發生了什麼?(幼:小象當清潔工時打噴嚏把葉子都吹飛了,小象當警察跑得太慢,小象當農夫吧蔬菜踩爛,小象當郵遞員吧包裹弄得亂七八糟)

7.幼兒自由猜測,嘗試給小象找合適的工作。

師:這些職業都不適合小象,它好難過,你們覺得它可以做什麼呢?

8.播放畫面7-10.,幼兒觀察講述。

(1)到底什麼職業適合小象呢,讓我們來看一下。

(2)你看到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事u?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3)着火了,因爲天上有黑煙,大家都拎着水桶,很着急的樣子。那波波會怎麼做呢?

(4)我們來看看他是不是這樣做的。

(5)火撲滅了嗎?你怎麼知道的?

(6)河馬消防員會對波波說什麼?

(7)小象最後做了什麼啊?——消防員。小象波波最後成了一名消防員,他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我們來完整的`聽一遍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象消防員。

三、嘗試聯繫動物特徵爲小動物尋找適合的工作。

1.小象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可還有很多小動物沒有工作呢?

2.鼓勵幼兒大膽和同伴或老師交流自己爲動物安排工作的理由。

猴子——郵遞員刺蝟——搬運工狗——警察螃蟹——理髮師,花匠,園林工人,廚師孔雀——演員,模特蜘蛛——紡織工人,清潔工

四、拓展思維,學會尊重不同職業的人

1.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小朋友想想自己有什麼本領,可以幫助別人?

2.師:每個職業都有它存在的價值,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任何一種職業,只要你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不管你做的是什麼工作,都很光榮,都是最棒的!

《小象》幼兒園教案10

教學目標:

1、在熟悉歌曲旋律基礎上學唱歌曲,並初步使用對唱形式演唱歌曲。

2、體驗對唱形式給歌曲帶來的不同感受。

3、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已經欣賞過歌曲的節奏和旋律。

材料準備:歌曲

活動重點及難點:

活動重點:學唱歌曲。歌曲中的難句你的鼻子真呀真正長咬字清晰、連貫對呀二個字,對字高音不叫喊,呀字弱

難點:學用對唱的形式演唱歌曲,知道自己應該如何接着唱。

教學過程:

一、小樂器演奏

複習小樂器的伴奏,感受三拍子強弱弱的起伏。

小樂器能夠伴隨音樂敲打出好聽的聲音,讓我們用碰鈴、響板、鈴鼓來爲歌曲小象一起伴奏吧。

二、小象來唱歌

1、 集體學唱

上節課我們一起感受了歌曲《小象》的旋律,也用小樂器敲敲。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歌曲,唱一唱。

第一遍聽(教師念歌詞與唱)

提問:

1)小象的鼻子怎麼樣?它的鼻子像誰呢?歌曲裏是怎麼說的?(小象、小象、你的鼻子真呀真正長。對呀,我的媽媽鼻子也很長。小象的鼻子像媽媽,象媽媽有長長的鼻子所以小象也有。)

2)小象最最喜歡誰?(告訴你我最喜歡我的好媽媽)

第二遍聽(教師完整演唱二次)

提問:聽完歌曲,你覺得哪句歌詞最難唱?

分析難句:

1)你的鼻子真呀真正長比較難唱,因爲字有點多而且比較繞口,所以我們要咬字清晰、連貫。(單獨練習,先念後唱)

2)呀二個字也很難唱,雖然只有二個字可是“對“字高音,唱的時候不能不叫喊,把眼睛眉毛都打開。三拍子歌曲有強弱弱的特點,多以唱這二個字的時候要強弱弱(教師示範),呀字弱、要輕。(獨句練習)

幼兒跟着教師一起學唱,教師用動作、手勢提醒歌詞和演唱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2、 對唱歌曲

我們再來聽聽歌曲,聽完歌曲請你告訴我,你覺得這首歌曲是一個人在唱,還是二個人在唱,你是怎麼從音樂裏發現的?(幼兒範談)

小結:

這首歌曲是二個人演唱,一個人唱完一個人唱,有點一問一答得感覺(分析句)。我們還能從歌曲裏你、和我二個字來發現這個歌曲是二個人演唱。

那讓我們用對唱的方法(一個人唱完問完另一個人來唱來回答)來嘗試唱小象這首歌曲。

教師和幼兒之間對唱

幼兒與幼兒之間對唱

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一種新的演唱方式叫做對唱來嘗試演唱小象這首歌曲。如果以後我們遇到的歌曲是一問一答,二個人唱的,也可以用這種對唱的方法來演唱,是不是感覺上更加有趣了。

三、我們愛媽媽

----小象在歌曲裏唱到它最愛它的好媽媽,你們愛自己的.媽媽嗎?

馬上就是三八婦女節了,是我們親愛的媽媽的節日,你能做哪些事情來表達你對媽媽的愛呢?

四、活動延伸

請幼兒美術區角中製作一些送給媽媽的三八節賀卡。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爲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採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小象》幼兒園教案11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水滴畫的方法表現音樂情節。

2、體驗水滴畫的樂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力。

【活動準備】

黑板五塊,(黑板上設情景圖“小象和小河”)毛筆、水桶、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出示情景圖,引出課題。

小朋友看,這是誰呀?小象的長鼻子有什麼本領?今天,小象散步來到河邊,它伸出長鼻子想幹什麼呢?

二、聽音樂,想象音樂情節,並用水滴畫的方法在黑板上表現出來。

1、幼兒聽第一段音樂,猜猜小象在幹什麼?

老師示範用手蘸水灑在黑板上,表示小象吸水、噴水,又像滴答滴答下小雨一樣,小象玩得真高興。

2、聽第二段音樂,感覺發生了什麼事?

請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示颳大風的樣子,小象拿支毛筆蘸了水在黑板上颳起了大風。請個別幼兒來示範自己會刮什麼樣的大風。

3、聽第三段音樂:颳了一陣大風,又下起了大雨,小象痛痛快快地洗了個澡。

啓發幼兒用毛筆蘸水在黑板上表示下大雨的樣子。

4、老師小結:剛纔我們用水灑出了小雨點,畫出了颳大風和下大雨,原來用水也可以畫出漂亮的圖畫的。

三、幼兒邊聽音樂,邊在黑板上作畫。

(指導幼兒可以用手指或手腕灑小雨點,用毛筆大膽地畫各種各樣的大風,從高處往下畫大雨。)

四、遊戲:小象跳舞

雨停了,小象洗完了澡,覺得真舒服,他想和小朋友一起跳個小象舞。

活動反思:

水滴畫是用水而不是用顏料繪畫,是一種溼而不髒亂的繪畫法,平時幼兒都很喜歡玩水,因此這種繪畫方法很能激發幼兒的興趣。水滴畫容易幹,最後可能連作品都保留不下來,但這個活動有助於幼兒的.大肌肉發展,他們在黑板上作畫,畫面大,表現得大膽。因爲繪畫是屬於自由探索的活動,幼兒需要探索新的作畫材料,我們不要指望幼兒的作品會是什麼樣子,只要他們能大膽地表現出自己的感受,體驗到這次活動的快樂就好了。

《小象》幼兒園教案12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理解小象要回家的心情。

2、知道幼兒園的玩具不能帶回家,不能拿別人的東西。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通過閱讀,理解故事情節。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小象要回家的心情,焦急可憐無助。

活動準備

1、小象玩具。

2、《可愛的小象要回家》故事磁帶一盤及掛圖。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演示,激發幼兒猜想故事。

(1)出示小象玩具,模仿小象 哭聲,引出故事

(2)引導幼兒觀察掛圖,熟悉故事內容,理解小象的心情。教師提問元元在幹什麼?元元最喜歡誰?小象到元元家以後怎麼樣了?元元看到小象的樣子心情怎樣?小朋友替元元想一想怎麼辦

2.引導幼兒聽故事,感受理解小象的心情

(1)幼兒聽故事,教師利用小象進行表演,提問:教師提問:元元最喜歡小象,是他把小象帶回哪裏了?這樣做對不對?

(2)幼兒聽第二遍故事,教育幼兒愛護玩具,不能將玩具帶回家。小象被元元帶回家以後,小象怎麼了?(哭了)爲什麼哭了?後來元元是怎麼做的?小象回家以後心情怎樣

(3)請幼兒和教師進行故事表演,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3.幫助幼兒進一步養成玩完玩具送回家的好習慣,並讓幼兒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小朋友你們有自己的家,玩具也有自己的家,在幼兒園玩完具就應把玩具送回家,要不然他會很傷心。

教學反思

1.小班幼兒是頭一次將生活中心從家庭生活轉移到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這樣就存在着一個適應階段,有些幼兒在家任性慣了,入園後與小朋友搶玩具,獨佔玩具,稍不如意就會咬別人,打人

2.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1)幼兒的表現:在活動中,大多數幼兒都能參與進來,孩子天性善良,對可愛的小象本來就喜歡,更是被其哭聲所打動,使整個活動能很好開展下去。整個活動中孩子語言變豐富了,表情也是隨故事有明顯變化。表現很好!

(2)老師專業發展反思:因爲對自己班的孩子很瞭解,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對孩子們的語言能力、性格各方面都有全盤掌握,因此能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發展線索,更好開拓了孩子的`思維,讓其受到最好的體驗。

3.活動效果評價:整個活動中孩子表現熱情參與度高,特別是小象的哭深深吸引的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得到滿足的過程,孩子已經深深明白了怎麼樣合理玩玩具,管理玩具。

4.後記:教學不只是表現在課堂上,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提醒幼兒玩完玩具送回家,在玩的時候要愛護他們,並及時表揚鼓勵幼兒,激發幼兒收拾東西的興趣和習慣。

5.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更認真細緻設計一些活動環節,讓它更有趣有效,更爲孩子所接受,比如加入一些孩子喜歡的兒歌,給一定時間讓孩子多模仿。

《小象》幼兒園教案13

設計意圖:

《想飛的小象》這個故事主要的情節易於幼兒理解,思路清晰,構思也很新穎,能夠讓幼兒容易接受,富有童趣的故事情節可以引起幼兒的好奇,有利於幼兒拓展自己的思維和經驗,讓幼兒大膽的猜測與想象。而同時,我覺得這個故事也較符合班上的孩子現所有的認識水平。能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理解。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專心傾聽故事,對有生活哲理的趣味童話感興趣。

2、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別小看自己。

3、學說完整句:“我不會……,可是我會……”。

二、活動準備

1、在活動前,幼兒對動物(小鳥、大象、蛇、老虎、獅子等)的一些本領有所認識;

2、小黑象玩偶一個,活動掛圖一幅;

3、各種體育器械若干(呼拉圈、繩子、皮球等)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創設語言環境

師:“小朋友們,今天森林裏可熱鬧了!那兒正在舉行一個“動物運動會”,好多動物都參加了,我們也一起去看看吧!”

師:咦!有一個動物,它喜歡的'運動是舉重(拿出舉重器)瞧,它用它的鼻子把這個重重的舉重器一下子就高高的舉了起來(邊說邊表演)。

師:我們來猜猜,這位舉重高手它是誰呀(幼兒自由回答)

(出示小象圖卡)

師:對了,它就是小黑象

2、講述故事:《想飛的小象》

師:今天,朱老師就要來給你們講一講關於這隻小黑象的有趣故事。

(邊講邊出示對應圖卡)

3、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師:好,故事講完了。誰來說一說,故事裏的小黑象他想幹什麼?

幼:想飛到天上。

師:那他爲什麼想飛到天上啊?(請幾位幼兒回答)

師:小黑象除了看到小鳥,他還碰到了哪些動物?(請幼兒回答)

師:這些動物對小黑象說了些什麼呢?

4、播放故事錄音,學習句型“我(他)不會……,可是我(他)會……”。

師:誰來說一說動物們是怎麼對小黑象說的?(幼兒答)

師: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集體說句型)

5、談話活動:我的本領

師:小黑象聽了朋友們的話,他還想飛到天上去嗎?(不想)

小結: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本領,我們小朋友也都有自己的本領,那誰能說一說你有什麼本領呢?

(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本領,並學會用我(他)不會……,可是我(他)會……的句型)

師:再來說說小夥伴有哪些本領。(幼兒說)

6、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參與活動

(1)出示各種活動材料

師:我們小朋友的本領都很大!哪今天,朱老師也要讓你們參加一個運動會,瞧,我帶來了好多寶貝,(出示材料)有什麼呀?(幼兒介紹)

(2)請個別幼兒演示幾種活動

師:這麼多好玩的,哪些你會玩?哪些是你不會的?(請個別幼兒回答、操作)

(3)幼兒自主選擇材料進行活動

師:小朋友們都想來玩一玩,是嗎?(是)好,那我們就過來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來玩一玩,還可以跟別的小夥伴交換着玩一玩,過來吧!(幼兒自主活動)

7、活動延伸:幫幼兒拍攝活動畫面

(教師取出相機)

師:小朋友們玩得真好,老師要來當一當攝像師,把你們精彩的表現都拍下來,你們準備好嘍!(給幼兒拍照)

總結:我已經把你們的本領都拍下來了,今天大家玩的開心嗎?(開心)爸爸媽媽們看着我們有這麼多得本領,他們也很開心,對嗎?好,我們下次在一起玩吧

想飛的小象(童話)

有一隻小象,剛剛生下來。第一天,他看見了許多小動物。到了第二天,他認識了許多花兒、草兒。第三天呢,媽媽帶他到河邊,他看見了河水和高山。小象說:“世界真大呀!”這時,一隻小鳥在天空中飛來飛去。小象想:要是我也會飛,可以看更多的東西,多好呀!

小象爬上樹去學飛,“哎喲”一聲,摔了一個大跟頭。

蛇看見了說:“小象,我們有自己的本事。我不會飛,可是,我會在樹上睡覺。”

獅子說:“我也不會飛,可是,我能跳過寬寬的的大河。”

老虎說:“我不會飛,可是,我會游泳。”

爸爸媽媽對小象說:“我們大象力氣大,這是小鳥不能比的。”

小象明白了,他跟着爸爸媽媽運木頭。他用長鼻子一鉤,大木頭就搬走了。大家都喜歡他。小象說:“我是小象真幸福。”

活動反思:

《想飛的小象》這一活動深得幼兒的喜愛,活動過程中幼兒較爲活潑,願意參與整個活動過程,而本閱讀活動的主題與難點就是引導幼兒理解句式“我不會……,可是,我會……”,讓幼兒運用恰當的動詞,進行講述。引導幼兒根據畫面理解故事內容;師生一起閱讀故事;扮演角色,進行遷移性講述。整個活動在老師的帶動下幼兒情緒都很投入,活動氛圍濃烈。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還是能自己理解的。本次活動孩子們都很開心,在歡樂的環境下完成了本次故事活動。

《小象》幼兒園教案1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瞭解小象要爲大家做事情,使大家生活快樂的心願。

2.能夠用表情、動作、語言表現小象給夥伴帶來快樂的故事情節。

3.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並給別人帶來快樂。

活動準備

1.故事《小象的心願》ppt課件、教師教學資源、《幫助你很快樂》課件。

2.小象、青蛙、蟾蜍頭飾。

活動過程

1.結合幼兒已有生活經驗,說說自己的心願,激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師:寶貝們,過生日的時候我們都會對着生日蛋糕許一個心願,誰能來分享你許的心願是什麼?

師:瞧,小象也有一個心願,它想爲大家做事情,可是它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小朋友,我們幫小象想一想怎樣幫助大家做事情,好嗎?

2.分段播放故事《小象的心願》PPT,引導幼兒逐一仔細觀察圖片,大膽想象故事內容並表達。

小結:小象打算當一名建築師,建漂亮的房子;打算當一名廚師,想燒好吃的菜;打算做一名裁縫,想做漂亮的衣服,它成功了嗎?

3.播放教師教學資源故事動畫《小象的心願》,完整欣賞故事。

提問:小象的心願完成了嗎?

小結:小象雖然沒有了不起的本領,但它種花送給森林裏的`每個朋友,讓每個朋友得到快樂,其實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給別人帶來快樂。

4.表演故事《小象的心願》,感受幫助人的快樂。

討論:小象在幫助人的過程中都做了什麼?可以用怎樣的動作、表情表現?(啓發幼兒自由選擇角色,戴頭飾用語言、動作、表情表現小象助人的過程)。

5.欣賞《幫助你很快樂》課件,引導幼兒感受朋友之間的友誼,瞭解正真的快樂源於共同分享。

《小象》幼兒園教案15

活動目標:

1.學習看掛圖,理解小象要回家的心情。

2.知道幼兒園的玩具不能帶回家。

3.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故事掛圖四幅

2.幼兒園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老師:“小朋友喜歡玩玩具嗎?你們都喜歡玩什麼玩具?”

老師:“有個小朋友叫婷婷,她和我們小朋友一樣都很喜歡玩玩具,我們一起和他打個招呼吧。”

(二)過程:

1.觀察圖一 (老師出示第一幅掛圖)

老師:“這就是婷婷的教室,這個小女孩就是婷婷,婷婷的教室裏有許多玩具,小朋友都看到那些好玩的玩具?

老師:“婷婷最喜歡誰?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老師:“這天婷婷的媽媽來接婷婷回家,可是婷婷還想和小象一起玩,他該怎麼辦呢?小朋友幫婷婷想想辦法?

老師:“小朋友想了這麼多辦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婷婷是怎麼做的?

2.觀察圖二(老師出示第二幅掛圖)

老師:“婷婷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老師:“小象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老師引導小朋友們仔細觀看掛圖,發現婷婷和小象的表情,知道他們的心情。)

3.觀察圖三(老師出示第三幅掛圖)

老師:“小象玩累了,婷婷抱他上牀睡覺,小朋友看小象怎麼了?”

老師:“小象哭了,爲什麼小象哭了?”

老師:“小象想媽媽了,小朋友在很棒,小象對婷婷說,我要回家,我要媽媽。”

老師:“小象的家在哪裏呢?”

老師:“太棒了,小象的家在幼兒園,我們小朋友在真聰明,可是婷婷該怎麼辦呢?我們大家一起來幫她想個辦法吧。”

4.觀察圖四( 老師出示第四幅掛圖)

老師:“婷婷把小象送回哪裏?”

老師:“婷婷把小象送回到幼兒園,小朋友仔細看小象的表情,小象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大象媽媽的心情呢,還有婷婷的心情呢?”

老師:“婷婷把小象送回了家,小象真高興。老師問問小朋友,可以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嗎?婷婷把小象帶回家,她做的.對嗎?”

老師:“最後婷婷把小象送回家,改正錯誤,我們一起表揚表揚她,給她鼓鼓掌。”

(老師總結,讓小朋友知道幼兒園的玩具是不能帶回家的,帶回家要及時的送還回來。)

老師:“婷婷把小象送回家,小象可高興了,我們把這四幅圖連起來,編一個《小象要回家》的故事,好不好。”(老師完整的講述故事)

結束部分

老師:“小朋友表現的真棒,知道不能隨便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獎勵小朋友們一起玩玩具。”

活動延伸:

發放幼兒用書第二冊

活動反思:

這節課首先以談話的方式導入,讓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玩具,由於幼兒對自己的玩具非常熟悉,所以能夠積極地參與活動,調動幼兒談話的積極性。讓幼兒主動的去學習調動幼兒積極性,比較適合我的兒童。活動開始,我主動引導孩子們仔細觀察掛圖內容,領會圖畫意思。幫助幼兒更好的體驗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充分理解小象要回家的心情。然後,將故事完整的講述給小朋友們聽,讓小朋友們再次感知理解小象要回家的心情,知道幼兒園的玩具不能帶回家。最後,結合幼兒生活經驗,引導幼兒把玩具送回幼兒園,再次讓幼兒明白不能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的道理。

在出示掛圖環節中,大部分以老師爲主導,沒有很好的調動小朋友的積極性和興趣。結束部分,讓小朋友玩玩具環節,採用老師發放玩具的方法,小朋友的秩序有些亂,可以採用一邊播放音樂一邊讓小朋友排隊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的方式,最後,老師可以利用手中的小象引導小朋友,加深小朋友的認知,知道幼兒園的玩具不能帶回家。有倆個幼兒在活動中參與不積極,因爲他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看玩具大象上了。以後我應該注意在上課過程中先不把大象發到幼兒手上,那樣他們的主要注意力還在我身邊的玩具大象上,一旦發到幼兒手上,孩子的注意力就會容易放到玩具大象上,這是他們現在這個年齡的特性。以後仍需改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