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熱】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

本文已影響 2.04W人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1

【活動目標】

1、樂於發現自己和別人身上的優點,做到互相欣賞。

2、嘗試用合適的語言誇誇自己和別人。

3、能大膽用語言描述自己和別人的優點。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課件《誇自己》。

【活動過程】

一、故事《誇自己》。

1、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請小朋友仔細聽。(看課件)

2、師:“它們在幹什麼呀?”(誇自己)“它們誇自己時還說了什麼?”(誇自己的時候取笑別人。)“你們覺得這樣好嗎?爲什麼?”

3、教師小結:對啊,我們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誇自己的優點是對的,但是誇自己的時候,一定也要看到別人的優點,誇誇別人,可不能取笑別人。

二、改編故事《我會誇》。

1、師:小動物們覺得我們小朋友說得很有道理,他們也知道這樣不對,想改過來。你們幫他們想想該怎麼說?

2、幼兒依次誇誇猴子、狗熊、大象、螞蟻。

我們怎麼幫它們呢?對,我們要知道小動物們的優點,才能幫助它們。

幼兒說老師小結(猴子:機靈、聰明、靈活;狗熊:力氣大、憨厚、可愛;大象:力氣大,鼻子長能搬東西,會吸水;螞蟻:團結、守紀律、有秩序、勤勞、會合作)。

3、根據課件,改編故事師:我幫小猴想了一句:“我是小猴,我會爬樹,我很能幹,狗熊力氣大,會搬木頭,他也很能幹!”小朋友們改編故事。

三、誇誇自己和別人。

1、遊戲《迷迷轉》請幼兒從長相、着裝、性格、能力等方面誇誇自己和別人。

長相:可愛、漂亮、帥;着裝:神氣、講衛生、漂亮;性格:開朗、活潑、大方;能力:能幹、棒。

2、分組誇:四人一組,請每個幼兒誇誇自己能幹的地方,再推選一名小組長來誇自己小組的成員。

四、結束部分:

師:“小朋友們,你們真棒,能發現這麼多自己和別人的優點,真是棒,請你們回家後再去發現自己和身邊親人身上的優點,誇誇他們!”

活動反思:

每個班裏都會有這麼一部分小朋友,他們不夠自信,同樣也會有一部分過分自信的小朋友。不夠自信的孩子總覺得自己什麼都比上別人,甚至找不到自己的優點。而過分自信的孩子卻只看到自己的優點,看不見自己的缺點,而看別人的時候卻恰恰相反。這兩種就是兩個極端,哪一種都不好。我們應該幫助不自信的孩子樹立自信,像活動中,我請小朋友幫助找不到自己優點的孩子找找優點,聽到有那麼多小朋友說出自己的優點,他們很高興。而對於那些過分自信的孩子,我們也應該讓他們明白自己不是什麼都好,也有不好的.地方,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有缺點是必然的。這也是一種因材施教吧!

不管是過分自信的孩子還是不自信的孩子,他們都是受環境影響和教育的結果。我們既不能一味地賞識,也不能一味地批評,這樣都是不對的。重要的是我們要了解每一個孩子,針對不同的孩子給與不同的教育,這樣才能讓孩子自信而不自大,謙遜而不自卑。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2

活動目標:

1、愉快地閱讀繪本,感受蘊含其中的誇張幽默。

2、願意介紹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大膽想象故事內容。

3、一起快樂地合作製作連環畫,體驗創作的樂趣。

4、理解繪本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理解繪本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活動重難點:

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並能展開想象製作連環畫

知道故事的結構:前面是想象世界,後面是現實世界

活動準備:

1、大書

2、小書若干

3、空白連環畫紙,筆

4、PPT

活動過程:

1、PPT播放“玩遊戲”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有一個聰明的小男孩,他有很多奇特的想法,我們來看看他在想些什麼呢?

師:他想和誰玩什麼遊戲?

幼:和狐狸玩娃娃家。

幼:和袋鼠下棋。

幼:給大蟒蛇講故事。

幼:用螞蟻搭積木。

師:你想玩這樣的遊戲嗎?你想和誰玩什麼樣的遊戲?

幼:和小兔子玩娃娃家。

幼:和長頸鹿捉迷藏。

2、根據畫面大膽想象,講述自己的理解

師:小男孩還有奇特的想法,我們來看看吧!

師:啊呀!發生什麼事了?(起牀)

師:瞧!小男孩又想做什麼?

幼:大吊車把他拎起來。

幼:老虎給他穿衣服。

師:海豚幫他洗臉。

3、幼兒自主閱讀繪本

(1)自主閱讀猜測故事內容

師:書裏還有很多奇特的想法,請你們找一找。

師::你最喜歡小男孩的哪種想法?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師:其實小男孩的這些奇特想法都藏在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裏,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啊哈!幼兒園》,我們來聽聽究竟是怎麼回事吧!

師:你們發現了嗎?這個故事裏除了小男孩奇特的想法,還有些什麼呢?

4、創編故事

師:再過幾天,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進入小學一年級的生活,你們和小男孩一樣想過嗎?在小學裏誰是你的老師嗎?你的小學是什麼樣子的?你的小學在哪裏?誰是你的新朋友?(每組一個創編內容)

師:和你一組的小朋友討論一下,我們來比比哪組的想法最奇特?

師:你們的想法真有趣,我們來把它畫下來吧!

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空白的連環畫紙,把你們剛剛編的故事畫在小紙片上,然後帖在連環畫紙上。

師:請你們介紹一下自己的故事吧!

5、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的想法很奇特,我們把它也做成一本有趣的故事書吧!書的名字叫《啊哈,小學》

師:我們回到教師繼續把這本書完成吧!

活動反思:

由於故事的想象奇特,所以引起了孩子濃濃的閱讀興趣。通過教師的啓發、引導,幼兒能夠大膽想象幼兒園裏各種神奇的生活情境,並且能夠認真投入到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每個孩子在自己閱讀小書的`時候,都能仔細地觀察畫面,並且準確的把想象部分內容描述出來,很好的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點。

分析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語言組織方面有所欠缺,既然是早期閱讀,那麼在整個組織過程中就應該運用一些故事中優美的語言來貫穿整個活動,而這個故事的句式就是:你想過……,其實呢…….。

在突破活動的難點時,教師運用通過集體閱讀故事大書,自主觀察的方法,幼兒很難發現故事的結構:前面是想象世界,後面是現實世界。因爲在幼兒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教師用白紙把現實部分擋住了,幼兒沒有充分接觸到完整的故事內容,應該讓幼兒接觸到完整的故事內容,突破難點。

既然是大班幼兒,那麼在創編連環畫的過程中幼兒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想創編的內容,教師不需要給每組指定好創編內容。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認識時鐘,瞭解時鐘的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行規律。

2、能正確辨認整點、半點。

3、引導幼兒養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4、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5、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PPT、教師自制時鐘,老狼頭飾,小白兔頭飾。

三、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引出主題。

1、我有一個好朋友,嘀嘀嗒嗒不停走,叫我上學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你知道它是誰嗎?(時鐘)

2、出示PPT,你知道鐘的作用是什麼嗎?

小結:時鐘不停地走動,爲人們顯示時間,人們按時鐘上的時間來進行工作,學習和休息。

(2)認識時鐘,瞭解鐘面的主要結構和運行規律。

1、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好朋友,你們想不想認識一下?那我們歡迎一起把好朋友請出來吧,(出示課件鐘表和教師自制鍾)。

2、引導幼兒觀察鐘面,說出自己的發現。

教師提問:看完了老師帶來的.這些好朋友,你發現了什麼,每個鐘面上都有什麼?(數字寶寶、針寶寶)有哪些數字寶寶呀?(1--12)那針寶寶有幾個?(2個,長長瘦瘦的針叫分針,矮矮胖胖的針叫時針),針寶寶是按什麼方向走動的?(按順時針方向)。

教師小結:雖然時鐘的大小、顏色、形狀不一樣,但是它們的鐘面上都有1-12的數字;還有三根長短、粗細不一樣的指針,其中長長瘦瘦的針叫分針,矮矮胖胖的針叫時針,最長最瘦的針叫秒針,他們都是按順時針方向走動的。

(3)認識整點、半點

1、認識整點:利用撥動的鐘面,出示整點時間,請幼兒觀察,現在時針和分針分別指着什麼數字上?現在是幾點?你是怎麼知道的?

教師小結:看幾點鐘時,先看時針,再看分針;當時針正指向某一個數字,分針又正好指在12上時,就表示幾點整,如時針指在1上,分針指在1上,就是1點。

2、認識半點:利用撥動的鐘面,出示半點時間,請幼兒觀察,說出是幾點半。

教師小結:先看時針,再看分針;當時針正指在兩個數字的中間,分針指在6上,就表示是幾點半,如時針指在7和8的中間,分針指在6上,就是7點半。

(4)遊戲:老狼老狼幾點了遊戲玩法:老師戴上老狼的頭飾拌老狼,由老狼撥動時鐘,由幼兒伴演小白兔問"老狼老狼幾點啦"老師撥動出時間,由小白兔說出是幾點?當老狼撥動時鐘到12點時,小白兔說出12點時,就要靜息在桌了上,不能說話,老狼就不會抓小白兔。

四、活動延伸

1、討論鐘錶對我們的作用,(時鐘可以隨時提醒我們工作、學習、睡覺、起牀等)讓幼兒知道時間是寶貴的,上幼兒園時不能遲到,養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2、回家後可以與爸爸媽媽幫你製作一個時鐘。

活動反思:

此活動雖然是個舊題目,但設計者打破以往的教學方法,而是採用發現式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幼兒自己操作,觀察理解,最後得出結論。比如掌握難點“分針走半圈,時針走半格。”都是主要讓幼兒自己動手撥針,親自嘗試,驗證得出結論。結尾部分也比較新穎,採用遊戲形式,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進一步掌握了學習內容。延伸活動中製作小鐘表也是一個理解內化的過程。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4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創設的情景,喜歡在表演燒菜做飯的情境中演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活潑和有趣。

2.幼兒能在學會原歌的基礎上,自己創編歌詞或動作進行演唱。

3.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藉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活動準備】

1.(生豬肉、魚、小朋友、竈臺)ppt幻燈片【幼兒園ppt課件製作】

2.《娃娃上竈》音樂、ppt

3.實物:勺子、竈臺情境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發幼兒學習新歌的興趣。

談話:小朋友,你們在家見過爸爸、媽媽在廚房炒菜嗎?他們在用什麼炒菜?你們會炒菜嗎?有一位小朋友她也炒過菜,她是怎麼做的.呢,咱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二、活動過程

1、學習新歌。

感受歌曲的旋律,瞭解歌詞內容。

請幼兒欣賞一遍音樂,一起來做操學習歌曲。

2、再次欣賞音樂,引導幼兒學習獨白部分。

師:有誰聽出小娃娃做菜時肉、魚(出示幻燈片)怎麼做的?教師小結獨白部分,邊打節奏邊朗誦。小娃娃剛開始做菜時認真嗎?示範唱或學說歌詞第一段。後來她又是怎樣做的?教師唱,教幼兒學說第二段。

師:現在請小朋友模仿小娃娃炒菜的動作,聽老師把這首歌曲完整唱一遍。

3、提醒幼兒注意間奏部分和老師邊唱邊做動作。請小朋友表演,手拿大勺在創設好的"竈臺"前炒菜,其餘幼兒和老師拍節奏隨光碟(或鋼琴)跟唱。

4、創編歌詞。

師:寶寶們真棒,一會兒就把這首歌學會了,現在想想來創編一下歌詞吧,把原來的歌詞替換一下。

【活動延伸】

今天小朋友表現都很棒,而且我們學會了做很多菜,回家以後我們可以幫爸爸媽媽一起來做菜好不好。

【活動反思】

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比較有激情,幼兒的興趣很高,圖譜的使用也比較恰當。需要注意的是,老師要時刻關注孩子,注意到孩子的表現才能及時的糾正出現的錯誤,才能教育活動目標更好的完成。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5

活動目標:

1、欣賞塞尚的作品《靜物蘋果籃子》,瞭解寫生畫的特點。

2、感知畫面豐富的色彩、均衡的構圖以及形與色的完美結合。

3、初步觀察、瞭解物體前後、上下互相遮擋的表現方法。

活動準備:

1、塞尚作品《靜物蘋果籃子》PPT一份。

2、幼兒創作的範例作品。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你們喜歡畫畫嗎?姚老師和小朋友一樣,不但喜歡畫畫,還喜歡看畫呢!我發現了一張有趣的畫,今天拿來和小朋友們一起欣賞。

(二)出示塞尚作品《靜物蘋果籃子》,引導幼兒初步觀察。

教師:在畫面中你看到了什麼?你看了之後有什麼感覺?

(三)引導幼兒細緻欣賞作品,感受作品中的造型美、色彩美和構圖美。

1、教師:這些蘋果是什麼樣子的?蘋果的顏色都一樣嗎?有哪些顏色呢?咦?爲什麼這個蘋果上有好幾種顏色呢?(教師總結:因爲太陽照在這個蘋果上,所以它的顏色亮亮的,而這塊地方的.陽光被擋住了,出現了影子,所以呀這邊的顏色是黑色的),(幼兒舉例)你覺得畫中的蘋果和我們平時看到的蘋果一樣嗎?爲什麼?

2。教師:裝水果的籃子是什麼樣的?(是怎麼擺放的)旁邊的瓶子又是怎麼擺放的?它是靠在哪裏的?籃子裏的蘋果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大小、顏色)那我們來看這些小的蘋果中,你看到的蘋果都是完整的蘋果嗎?爲什麼?(幼兒舉例)

3、教師:我們再看看桌子前面的蘋果和桌子後面的蘋果一樣嗎?哪裏不一樣?(大小、顏色)那你看到的這些後面的蘋果是完整的蘋果嗎?爲什麼?(幼兒舉例)

4。教師:請小朋友看看這塊白布是怎麼鋪在桌上的?白布的褶皺又把蘋果遮擋成什麼樣子了?(半圓形、橢圓形)

教師總結:噢!原來畫家用了不同的顏色、大小、形狀和不同位置的遮擋表現出了這幅靜物寫生畫。

(四)引導幼兒討論整幅畫給人的感覺和印象,再次表達對作品的整體感受。

1。教師:你喜歡這幅畫嗎?爲什麼?

2。教師介紹畫家及作品。

教師:你能給這幅畫取個好聽的名字嗎?畫家也給這幅畫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做《靜物蘋果籃子》。它是一幅油畫,是法國著名的大畫家塞尚所畫。(出示畫家自畫像)。這就是畫家塞尚,他喜歡真實的描繪自然,他喜歡運用顏色之間的對比來表現自己的想法,這些用顏色、形狀來表現的畫就叫做靜物寫生畫。

3、欣賞幼兒作品。

教師:老師這邊還收集了很多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4、教師:你想跟着塞尚爺爺學一學這個本領嗎?那我們下次美術課的時候再來畫一畫吧!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6

目標:

體驗古詩作畫的樂趣。

能用不同的形式展現古詩中柳樹的美。

知道垂柳的枝條又細而長的。

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感受到繪畫的魅力,喜歡繪畫。

重難點: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突出古詩中柳樹的美。

怎樣繪畫、剪、做出垂柳細長美麗的枝條、柳葉。

準備:

A4紙、記號筆、水粉、橡皮泥、水彩筆、油畫棒、背景音樂《柳樹姑娘》等。

活動過程:

一、聽一聽、看一看

1、春天裏發芽比較早的樹是什麼樹?

2、我們學過一首讚美柳樹的古詩是什麼?

3、古詩中說的是什麼樣的柳樹?(垂柳)

4、淺釋古詩:古詩中怎樣讚美垂柳的?(碧玉杖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5、長長的柳枝像什麼?被風一吹怎麼樣了?(像S、像波浪線、像蛇等)

6、幼兒欣賞被風吹動的柳樹的圖片。

二、說一說

1、古代的人用詩讚美柳樹,小朋友想一想,你用什麼方法展現美麗的柳樹。

2、幼兒討論。(畫出來、剪出來、用橡皮泥捏出來等)

3、欣賞柳樹圖片作品。

三、做一做

1、聽音樂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畫一畫、做一做。

2、要求:柳枝要細長,下垂。安靜做、畫。

3、添畫春天的景物。

四、欣賞作品

1、幼兒間相互欣賞作品。

2、聽歌曲《春天在哪裏》到院子裏找春天,結束活動。

課後反思:

這節活動設計了四個環節來完成教學目標,其中第三個環節“做一做”體現了本次活動的重點、難點。第一個環節說一說柳樹,主要是利用讚美柳樹的古詩《詠柳》及欣賞柳樹圖片讓幼兒知道柳樹的外型特徵:柳枝的細長,柳葉的翠綠。利用引導語:你想你用什麼方法展現美麗的柳樹?激發拓展幼兒的思維、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引出四種形式:水彩筆繪畫、水粉畫、剪紙畫、泥工畫,通過欣賞四種不同形式的'範畫,爲幼兒在畫畫做做環節做好鋪墊。用語言引導添畫春天的景物,豐富了畫面內容。通過幼兒間欣賞作品,個別幼兒講述作品完成整個教學,在《春天在哪裏》的歌聲中帶幼兒到院子裏找春天,結束整個活動。

整個活動幼兒自主、積極投入,興致很高。活動中發現,幼兒的剪紙畫(用卡紙先剪出樹幹,用皺紋紙搓出柳條,剪出柳葉)、泥工畫(分泥時沒能安柳條、柳葉的大小分)完成效果不好。說明課前準備不夠充分,沒能真正瞭解幼兒的發展狀況。一節成功的活動不僅要有好的活動設計,備好課,還要了解孩子的已有經驗,才能水到渠成,達到良好的效果。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7

活動目標:

1、尋找、發現生活中美麗有趣的各種紋理,感受拓印畫的特點。(技能、認知)

2、能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拓印。(技能)

3、感受動手製作活動帶來的樂趣。(情感)

活動重難點:

重點:掌握正確的'拓印方法,同一方向塗、不移動。

難點:能運用正確的方法拓印花紋。

活動準備:

1、拓印好的作品,不同形狀的樹葉、硬幣若干。

2、蠟筆、白紙。

活動過程:

一、自由欣賞拓印好的作品。

(欣賞法導入主題)

提問:你喜歡哪幅作品?爲什麼?

知道這些作品是用什麼製作的嗎?

二、教師示範,幼兒欣賞。

(示範法解決重點)

1、教師拓印一片樹葉,幼兒仔細觀察。

提問:看看這個圖案是不是跟樹葉的圖案一樣嗎?你試過這種方法嗎?

小結:這種方法就叫做拓印。

2、討論正確的拓印方法。

提問:用什麼方法才能拓印出好看的圖案?

小結:同一方向塗、不移動。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個別指導法解決難點)

1、引導幼兒先構圖,再進行製作。

教師:一張葉子印出來的還不算漂亮,我們可以把葉子組合成一張畫,再印就更漂亮了。

2、提醒幼兒運用正確的方法。

少用力,不移動,同一方向塗,選擇較深的顏色。

四、欣賞作品,互相評價。

(欣賞評價法幫助幼兒獲得美的感知達成情感目標)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8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感受節奏。

2.幼兒通過遊戲感受節奏的不同,並初步感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3.幼兒喜歡音樂遊戲並積極參與。

二、活動過程

(一)導入:音樂遊戲《傳杯子》

幼兒初步感受音樂節奏,並積極參與。

(二)基本過程:

1.探討一個字和兩個字的'動物名字:狗和大象。

通過動物名字引導幼兒體驗四分音符與八分音符的不同。

2.遊戲:

(1)用4張A4紙作爲節拍,積木組合形成節奏,以動物名稱爲語言手段引導幼兒體驗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形成的不同節奏型。

(2)幼兒根據音樂旋律練習節奏。

(3)幼兒初步感知形成固定節奏型後,逐步體驗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

活動結束:

幼兒與別的幼兒分享學會的遊戲。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9

活動目標:

1、知道六一國際兒童節是全世界小朋友的節日。

2、學習自己設計六一節日活動,產生對節日的嚮往。

3、積極參與討論和策劃,協商分配具體準備工作。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爲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活動準備:

歷屆慶六一活動的錄像或者照片資料。

活動過程:

1、幼兒觀看歷屆慶六一活動錄像或者照片資料。

(1)錄像或照片中的小朋友在幹什麼?

(2)哪一天是小朋友的節日?去年的六一是怎樣度過的?

2、組織幼兒討論我們如何在幼兒園慶祝自己的節日。

今年的六一兒童節我們怎麼來慶祝呢?幼兒自由討論。

3、師生共同決定慶六一的活動方案

4、以招標的方法分配各項準備活動。

(1)與幼兒共同列舉開展活動需要準備的事宜。

(2)教師做好各項準備工作,鼓勵幼兒積極爭取參與。

活動反思:

爲了讓每個孩子把自己上學來的第一個六一節日過得充實而有意義,並能充分讓他們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讓每個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成就感,樹立自信心,使幼兒充分感受到節日的快樂和成人對他們的關愛,體驗愛與被愛的幸福與快樂。所以,我們打破傳統的節目爲主的形式,讓孩子們都能成爲節日的主人,減少孩子們活動中的消極等待,我們結合之前制定的活動方案,在孩子自報節目中在進行組合優化,在文藝節目的'中間穿插上多個遊戲,如:搶椅子、踩氣球等小遊戲,以多樣化的形式讓我們的六一聯歡不在是少數孩子在臺前,多數孩子在等待的現象。這樣的效果比以往的效果都要好很多,孩子看着節目,玩着遊戲,時間在大家開心的笑聲中結束了,結束的時候孩子們還在問:老師什麼時候在玩這個遊戲呀?不難看出這樣的聯歡形式多麼受孩子們的喜歡。

小百科:節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爲適應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創造的一種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10

活動目標

使幼兒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初步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月餅、各種水果。

關於中秋節的掛圖,主要內容包括月亮的變化、宮燈、嫦娥奔月的故事情節。

家長將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活動過程

講述一箇中秋節的.傳說。

今天是中秋節。中秋節是豐收節、團圓節。

八月十五這一天,月亮最圓、最亮,人們看到圓月就會聯想到一家人的團聚,所以又把中秋節叫做團圓節。過節吃的月餅也被做成圓形的,像月亮一樣。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糧食豐收,水果豐收,所以中秋節也叫豐收節。

團團圓圓過中秋,擺上月餅和水果,師生一起品嚐。

(1)請個別幼兒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念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2)講述活動:神祕的月亮,啓發幼兒講述節前、節後月亮的大小變化情況。

(3)教師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4)大家品嚐月餅、水果等食物。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11

活動目標:

1、能夠及時擦汗,懂得在天熱時要照顧好自己。

2、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3、培養機智、勇敢、靈活及遵守紀律的優良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4、樂於參加體育活動,感受幫助有困難的人的快樂體驗。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外出活動後進活動室。

2、人手一條毛巾。

活動過程:

1、感受活動後的炎熱。

教師帶領幼兒進行一些運動量的活動。

教師;剛纔我們出去活動後,大家有什麼感覺?現在你們最想做什麼?

根據幼兒的回答組織幼兒喝水。

教師小結:剛纔我們在外面玩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很熱,有的出汗了有的口渴了,這是在提醒我們夏天活動時要注意活動的時間不要太長,也不要做過分激烈的運動,要及時休息。

2、討論擦汗的方法。

教師:剛纔我們喝過水後你有什麼感覺?

討論:我們身體哪裏出汗最多?出汗了又該怎樣?

請幼兒示範擦汗的方法,教師講解要領。

教師:先把小毛巾打開放在手心上,先擦擦臉,再擦擦汗,然後將後背的衣服撩起,再擦擦背,這下身體就感覺舒服多了。

3、幼兒實踐練習。

幼兒拿自己的小毛巾,自己練習擦汗,教師給予個別指導。

4、教師小結,鼓勵幼兒在天熱時要照顧好自己。

教師:夏天外出活動時身體很容易出汗,出汗後要用毛巾擦,不能馬上用涼水衝頭,否則很容易生病。夏天每天要堅持洗澡、洗頭,換上乾淨的衣服,這樣就不會長痱子,而且身上也很舒服,自己也能健康地度過炎熱的夏天。

教學反思:

安全是幼兒園的`頭等大事,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幼兒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安全教育也應把握時機。抓住生活用火的例子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讓幼兒在真實情感中感受,更加容易接受。

活動中,就幼兒生活經驗的幾個片斷,讓幼兒主動探索、尋找日常生活中不能隨便說的易引發火災的物品,並讓幼兒自主地說出不能玩的原因。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幼兒安全防火知識,從小培養安全意識

要提高幼兒的安全質量單靠幼兒園是不夠的,需要家長,社會的全體支持。以後我我更加積極的爭取到的家長配合,使家長真正成爲老師的好幫手,幼兒園的好合作夥伴,爲孩子們的發展和健康成長起到最大的作用。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12

活動目標:

1、通過紙箱的一物多玩,發展幼兒跑、跳等綜合能力。

2、增強幼兒的合作精神、團隊精神及競爭意識。

3、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4、學會與同伴協商合作遊戲。

5、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活動準備:

4種大小不同的紙箱各2~4個,將幼兒分成6組,每組2個紙箱。(幼兒自由探索時使用)特大紙箱4個,中紙箱12個,小紙箱12個,8把小椅子(幼兒接力賽時使用)起點線

重難點分析:

重點:通過玩紙箱,發展幼兒的跑、跳、鑽爬、平衡等能力,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難點:能與同伴共同探索紙箱的多種玩法。

活動過程:

一、 教師帶領幼兒做熱身運動。

1、頭部運動

2、擴胸運動

3、腰部運動

4、膝關節運動

5、壓腿運動

6、放鬆運動

二、談話引出主題

1、 師:我們平常會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紙箱,那這些大大小小的紙箱子可以怎樣幫助我們來鍛鍊身體呢?(引導幼兒大膽猜測紙箱的廢物利用)

2、 師:今天,我們就要來和這些廢舊的紙箱做遊戲。

二、鼓勵幼兒分小組探索紙箱的多種玩法。

1、 教師將全班幼兒分成6組,每組分發相同大小的紙箱2個,提出操作要求:

⑴在規定的範圍內操作,小組成員要合作探索紙箱的玩法。

⑵鼓勵幼兒大膽探索,想出的玩法越多越好。

⑶探索完以後,每組派一個代表來講述一下你們組探索出來的玩法。

⑷提醒幼兒在探索中注意自身與他人的安全。

2、引導幼兒互相合作、探索紙箱有哪些玩法。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自己的想出的方法。

3、引導幼兒互相交流展示紙箱的各種玩法,互相學習體驗。每組分別請一位幼兒來說說自己一組的紙箱有哪些玩法,並進行示範。(可請同組幼兒進行補充,也可請其他組的幼兒來嘗試一下)

4、6組幼兒互相交換場地,根據同伴所說的玩法,嘗試一下不同箱子的'各種玩法。

5、師:剛纔,我們小朋友玩了這麼多紙箱,下面我們來嘗試一下跳紙箱,老師這裏有許多高低不同的小紙箱,小朋友們來比一比,看誰跳過的紙箱高。

⑴教師示範跳紙箱,講述跳箱子的技巧。鼓勵幼兒仔細觀看。

⑵幼兒分小組自由練習,教師觀察指導。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⑶教師總結幼兒跳箱子的情況。

⑷師:下面我們要來進行比賽。教師將幼兒帶到活動場地。

三、接力遊戲:箱子障礙接力賽。

1、 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4組,每組排成一豎排站在起點線後。

2、 教師講述遊戲規則與要求,鼓勵幼兒認真傾聽。

⑴每排幼兒站在起點線後,不能超過起點線。

⑵聽到“開始”口令後,每排第一位幼兒出發,快速往前跑,繞過樹林(中紙箱),鑽爬過山洞(大紙箱),跳過水坑(小紙箱),分別從兩邊跑回起點。

⑶第二位幼兒站在起點線後,伸出一隻手準備。第一位幼兒返回後必須拍一下第二個小朋友的手,第二位幼兒才能出發。

⑷遊戲繼續進行,哪組最後一位幼兒先回到起點就算獲勝。

3、教師評價整個遊戲過程,宣佈獲勝的一組。

四、結束部分

整理體育器械,教師帶領幼兒回教室。

活動反思:

整節課注重了每個孩子的參與、嘗試。整個過程中,孩子的興趣很高,積極主動,表現出很好的合作和團隊精神。老師爲孩子營造了一個寬鬆自主探索範圍,幼兒充分的體驗了自主樂趣。在擺放教具(紙箱)佈局要恰當,預防幼兒在活動受傷。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13

活動目標:

1.觀察瞭解生活中熟悉的街道和有特色的建築。

2.初步學習看地圖,感知家與幼兒園的位置關係。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兒童經驗基礎

已經觀察了自己走過了那幾條路,能說出一些有特色的房子。

環境準備

一張所在城市或鄉村的地圖。

教學重難點:

初步學習看地圖,感知家與幼兒園的位置關係。

學會看地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出課題。

教師:小朋友們認識中國地圖嗎?(認識)它的外形像什麼?(大公雞、恐龍、翻過來看像河馬--- ---)今天我也帶來一幅地圖,看看是什麼地方?(幼兒回答)

二、已有經驗的交流分享。

“現在我們在哪裏?”

“我們幼兒園附近有什麼?”

三、初步學看地圖。

1.“我從家到幼兒園走哪條路最近?”

2.“找一找,你從家到幼兒園應該怎麼走?”

小結:教師引導、協助有困難完成的幼兒完成。

3.師幼共同確定幼兒的位置及幼兒園附近的主要街道、建築。

4.教師在地圖上介紹自己家所在的位置,請幼兒幫忙找一找從老師家到幼兒園的路線。

小結:地圖可以告訴我們不知道的地方,還可以幫助我們正確的尋找這些地方。

四、在地圖上走一走。

1.幼兒找一找從自己家到幼兒園的路線,在地圖上用手指走一走。

2.幼兒互相介紹自己來園的路線和路上自己印象深刻的房子,還可以與同伴進行比較。

結束部分:

請幼兒講述自己學到了什麼?

活動反思:

通過少講多練多演示來讓幼兒觀察和認識地圖,結合實物的演示,設計了觀察和探究的思考題,但是發現幼兒年齡特點,對方位的感覺仍然很含糊,幼兒對知識點的瞭解是一個操作感知的過程,能否說出知識點(科學原理),並不是活動的最終目標。科學活動的目的在於對幼兒進行科學素質的早期培養,因此我們的科學教育應使孩子的探究更專注,更富有熱情;孩子們的思考更嚴謹而深刻;孩子們的學習更生動而有效;孩子們更熱愛科學,更願意爲此付出努力。

在活動中幼兒是快樂的,大部分的幼兒很投入,表現也很積極。活動中和幼兒平行交流,充分地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活動中,我自始至終都貫徹着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把課堂還給孩子”的理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爲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環境,讓幼兒自由地說、大膽地說。大多數孩子都能在活動中充分、大膽的表達。活動中,教師一直與孩子是平等的,是站在支持者、引導者的角度,去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從活動中可以看出,教師的支持是有效的。

不足之處:

1、在活動中還需更好地關注到每一個幼兒的發展情況,尤其是能力較弱又不敢開口的幼兒。

2、課時容量大,導致活動時間長。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任何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對幼兒已有經驗的把握,而每個幼兒的發展是不一樣的,只有適合幼兒的方法纔是最好的方法,也只有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纔是最好的方法。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14

活動目標:

1. 在與小鼴鼠一起尋找“肇事者”的過程中,瞭解到動物的“嗯嗯”是不一樣的,並知道“嗯嗯”時要顧及到他人。

2. 在圖片的幫助下,辨認一組漢字,感受漢字與圖片對應的關係,提高對漢字的敏感性。

3. 感受故事的有趣好玩,體驗閱讀和想象所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16本《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圖書

2、 鴿子、馬、山羊、豬、奶牛的圖片及字卡

活動過程:

1、 介紹圖書名稱,引起幼兒興趣。

(1) 今天老師帶來一本新書,書名叫《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嗯嗯是什麼意思呀?(幼兒自由回答)

(2) (師手指小鼴鼠)這是小鼴鼠,它的頭上是什麼呢?(嗯嗯)

(3) 我們一起來看這本書,請小朋友把書翻到第1頁,翻好了嗎?(師讀書到括號前)看看小鼴鼠是什麼表情?(師讀完括號內容)

(4) 我們看第二頁,小鼴鼠的表情是什麼樣?我們來學一學小鼴鼠的動作。(師讀完括號內容)你們從哪看出來小鼴鼠的視力不好?

(5) 翻到第3頁,翻好了嗎?師讀第3—4頁的括號前,“叭”,鴿子的嗯嗯是什麼樣的?還濺到了小鼴鼠的腿上,(讀完括號內容)

2、 幼兒自由閱讀,瞭解故事內容。

(1) 小鼴鼠又去問了哪些動物呢?它們的嗯嗯是什麼樣子的?請小朋友從第5頁看到第14頁。

(2) 小鼴鼠問了誰?(教師根據幼兒所說的動物依次出示圖片)

(3) 我這裏有些漢字寶寶,你們認識它們嗎?這是什麼字?(請個別幼兒上來把字擺在圖片的下方)。

(4) 我們一起讀一讀這些漢字寶寶。

(5) 小鼴鼠先找了誰?然後呢?是怎樣一個順序呢?你們來說我來擺。如果你不知道怎麼辦呢?(可以看看書)

3、 教師與幼兒共同閱讀,讓幼兒瞭解故事的結局。

(1) 我們一起來讀這本有趣的.書,翻開封面一起讀一讀書名。

(2) 馬的嗯嗯在哪裏?是什麼樣的呢?

(3) 翻一頁,野兔的嗯嗯是什麼樣的?你們聽到野兔嗯嗯掉下來的聲音嗎?(噠噠噠噠……)師讀完括號內容。

(4) 山羊的嗯嗯在哪裏?你們發現它是什麼顏色的?

(5) 奶牛的嗯嗯是什麼樣的?小鼴鼠在哪裏?爲什麼躲在這兒呢?

(6) 小鼴鼠又問誰啦?畫面很有意思,這是豬頭,這是豬屁股,小鼴鼠做了一個什麼動作?爲什麼要這樣呢?

(7) 後來它又去問誰?它有沒有找到是誰嗯嗯在它頭上?想不想知道?我數一、二、三,你們把夾子拿掉放在簍子裏。後面不要翻,要不然就沒有趣了。

(8) 它又找了誰?(書面向幼兒),這是蒼蠅的嗯嗯嗎?那到底怎麼回事?我們聽聽書上怎麼說的。

(9) 師讀完16頁,問:是誰的大便呢?猜猜看,小鼴鼠會做什麼事?

(10) 師讀完,它爲什麼呲溜一下趕緊鑽回地下呢?

4、教師與幼兒完整閱讀

(1) 你們想和老師把這個好玩的故事再讀一遍嗎?

(2) 翻開封二,下面有兩行小字寫的是什麼呢?仔細聽一聽,你會自己到廁所嗯嗯嗎?

(3) 這本書真有趣,它讓我們知道了這些動物的嗯嗯是什麼樣的,還讓我們知道嗯嗯要去廁所,小朋友對動物嗯嗯的問題很感興趣,我們可以查找圖書,收集資料,詢問爸爸媽媽,然後我們再來討論這個問題好嗎?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15

活動目標

1.在正確理解動物特性與職業的相關性的基礎上,學習運用“因爲…所以…”組成完整的語句進行表達。

2.激發幼兒對講述活動的興趣及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要求幼兒在對動物的特性和習性有了正確的理解基礎上,用“因爲…所以…”句式完整表述。

活動準備

《小動物找工作》課件;每組一幅畫有狗、啄木鳥、大象、袋鼠、鴿子及相應“職業”的聯線圖;彩筆;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發興趣

森林王國的小動物都在找工作,看看是哪些小動物?這些小動物有什麼本領?

二.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找的.工作是否合適

我們來看看這些小動物都找到了什麼工作?(螃蟹看管糧倉;小猴賣水果;小羊是裁縫;花貓是游泳教練;小鴨是電工)

你覺得小動物找的工作合適嗎?爲什麼?

引導幼兒用較完整的語句說出理由。例:因爲小鴨不會爬高,所以修路燈不合適;……

小動物找的工作都不太合適,怎麼辦?(請小朋友幫小動物找一份最合適的工作,並要說出理由)

因爲花貓抓老鼠的本領大,所以看管糧倉最合適;因爲小羊總是“咩咩”的叫,好像在叫“快快來買,快快來買。”,所以它賣水果最合適;因爲螃蟹的大鉗子象把剪刀,裁衣服又快又好,所以做裁縫最合適;因爲小鴨會游泳,所以做游泳教練最合適;因爲小猴會爬高,所以修路燈最合適。

.爲小動物開職業介紹所

小朋友爲小動物都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它們非常感謝大家。還有一些小動物聽說了,也趕來要請小朋友幫忙,我們乾脆開個職業介紹所吧。

先來看看是哪些小動物?(小狗、啄木鳥、大象、袋鼠、鴿子)

再來看看有哪些工作需要招聘小動物?

分小組討論、連線:請小朋友根據小動物各自的本領爲它們找合適的工作,要說出你的理由,討論好了由小組長負責將小動物和相應的工作連線。

根據幼兒連線情況,若有不同意見再集體進行討論。

四.結束

(投影森林動物圖)小朋友今天爲小動物們做了許多好事。森林裏還有很多動物沒找到工作,下次我們再來幫它們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