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總八篇

本文已影響 3.83W人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總八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生活、遊戲中有許多規則需要大家一起來遵守,知道規則的重要性。

2、能積極參與討論,共同制定新規則,體驗遵守規則給活動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裝有小藥瓶的可樂瓶、ppt、各種樂器人手一件

三、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

師:今天,姚老師遇到了一個小困難,想請小朋友們一起來幫幫我。

師出示裝有小藥瓶的可樂瓶

師:你們看,我把裝有糖果的許願瓶不小心掉進了可樂瓶裏,誰願意幫我把它們拉出來?(師請五位小朋友一起拉)

師:行嗎?爲什麼不行?你們遇到了什麼問題?(請剛剛拉的小朋友回答)那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解決嗎?

第二次請孩子們嘗試

小結:孩子們,你們看,大家一起將東西取出時,還是需要一些小規則的,不然我們就不會成功。

(二)出示樂器

師:今天呢,姚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這麼多的樂器,一起來看一下,認識它們嗎?(師帶領幼兒逐一認識樂器)

一會呢,就請你們去選一樣自己喜歡的樂器,我們跟着音樂一起發出聲音好嗎?

師:先來聽一下是什麼樣的音樂?這首音樂聽上去感覺怎麼樣?

(三)自由演奏

孩子取樂器,並跟着音樂自由演奏

師:好了,孩子們,音樂結束了,請你們把樂器送回去吧!剛剛自由自在玩樂器的感覺怎麼樣?(很開心、…..

那麼,在你們自由自在玩樂器的同時,你們覺得發出來的聲音好聽嗎?(師播放剛剛孩子們演奏的聲音)

爲什麼不好聽?(太亂了,沒有節奏,沒有前奏)那麼,怎樣才能玩的開心,又讓音樂聽上去比較美妙呢?接下來,姚老師就來制定一個小規定,這個小規定就是要求小朋友按着節奏來拍打樂器。

(四)按節奏演奏

教師出示節奏圖

師:認識它們嗎?紅色的一句要拍幾下?

師帶領幼兒先用手拍打節奏。

請小朋友再看,這裏的樂器擺放的怎麼樣?(很亂)那應該怎樣擺放呢?

師:前面的小圓點表示歌曲的前奏,前奏的時候,樂器能不能發出聲音?

幼兒取樂器,合着音樂演奏

師:這次的聲音好聽嗎?(師播放幼兒演奏的聲音)

放樂器

小結:所以,孩子們你們看,這麼多人一起玩遊戲一起玩音樂,還是需要一些小規定的,因爲有了這些規定我們才能做好,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樂。

師:那麼,按着節奏來打擊樂器只是我們今天這個活動中的一個小小規定。其實,在我們的幼兒園裏,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規則需要我們去遵守。比如說,當我們在玩區域遊戲時,應該遵守哪些規則呢?(幼兒說)再比如說過馬路的時候又應該遵守哪些規定呢?

師:沒錯,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去遵守的,那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什麼呢?如果不遵守這些規定又會有怎樣的後果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播放視屏)

師:你們看,遵守規則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是很重要啊,如果不遵守的話後果可能會很嚴重。

遵守規則,它不僅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有時也會帶來快樂,讓我們一起來爭做規則小標兵吧!

活動反思

今天我執教了同題異構社會活動“遵守規則,我最棒!”。整個活動的流程比較順暢,在教學具方面也準備的比較充分。但在整個執教的過程中,應該把整堂課的重難點放在爲什麼要遵守規則、遵守規則的好處是什麼等上。而我把中心放在了讓孩子們如何打準節奏上,感覺規則的重心抓的不穩。另外,在樂器的擺放上也存在着隱形規則,在讓孩子送樂器的時候,可以做個標記讓孩子進行取放。

活動的最後,我請孩子觀看了一段視頻,這段視頻拍攝的是孩子們的一日生活,很貼近孩子們,讓孩子們在看的過程中能夠加深對規則的理解。但在看視頻之前,老師沒有提出觀看視頻的要求,所以導致最後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一、活動要求:

1.瞭解常見社會成員的工作與我們生活的關係,並尊重他們的'勞動。

2.樂意按提供的線索積極思考,嘗試大膽表達。

二、活動準備:PPT、卡片、粘紙小花

三、活動流程:

1.說一說(介紹爸爸媽媽的工作,引起幼兒興趣)

出示“工作”,認識這兩個字嗎?你的爸爸媽媽都有工作嗎?能不能介紹一下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做什麼工作的?

小結:人長大以後,都需要找一份工作。

2.猜一猜(猜猜老婆婆的四個兒子分別找到了什麼工作)

(1) 出示老婆婆和4個兒子,幫助老婆婆猜猜兒子們都找到了什麼工作。

(2) 猜猜大兒子的工作(聽聲音猜)

這是什麼聲音?大兒子可能是做什麼工作的?爲什麼?

(3) 猜猜二兒子的工作(看照片猜)

這是誰?你看過他的表演嗎?看過哪些表演?

(4) 猜猜三兒子的工作(通過提示)

三兒子的工作必須戴着帽子,什麼工作需要戴帽子?爲什麼建築工人要戴這樣的帽子?

(5)猜猜小兒子的工作(通過提示)

小兒子每天工作時都得騎着自行車,可能是什麼工作?

(6)小結:4個兒子都分別找到了自己滿意的工作,大兒子當上了一名公共汽車司機、二兒子成爲了一名魔術師、三兒子當上了建築工人、小兒子成了一名郵遞員。

3.找一找(尋找與工作相關的提示)

幼兒根據拿到的圖片,與4個兒子的“工作”進行配對。

根據圖片分別介紹四個工作,瞭解他們與我們生活的關係。

4.評一評(評評誰的工作最辛苦)

給自己認爲最辛苦的工作帖上小花,並相互說說理由。

小結:4個兒子的工作都很辛苦,都是爲我們大家服務的,我們的生活離不開他們的工作,所以我們要尊重他們的勞動。

5.想一想(猜猜女兒的工作)

看提示,想想老婆婆的女兒是做這麼工作的?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對熟悉物品的分類,並嘗試對同一類的物品進行分類。

2、在遊戲活動中培養幼兒記憶力和協商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骰子一個,上面標有紅、綠兩種顏色

2、生活中常見物品的圖片若干

3、紀錄板和筆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根據幼兒已有的經驗,爲“超市”補充具體的物品

玩法:教師投骰子,紅點表示超市的經理,綠點表示由教師做經理。遊戲中“經理”必須先說己超市裏有四樣商品,然後讓其他幼兒補充送貨。

規則:幼兒補充送來的“貨”必須超市裏的商品,而且所送的商品不能重複。

二、學習對熟悉物品進行分類

玩法:教師生活中常見物品的圖片(每張圖片上都有編號),讓幼兒做經理,每人拿好記錄板和筆,根據自己所開的超市,各自挑選商品,並記下商品的編號,最後集體驗貨,看商品進的貨是否正確。

規則:你選擇自己開什麼超市就選什麼的商品。

三、初步嘗試對同一類物品加以分類

玩法:兩個幼兒爲一組合開一個小超市,先要協商開什麼超市,然後根據需要進貨,選擇“商品”(圖片),最後將“商品”貼在“貨架”上,形成一條商品購物街。

規則:兩個經理還必須商量好,對所進的商品要根據他們的特徵進行分類,分別放入兩個貨架上。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在我們生活中,許多地方都離不開標誌,標誌隨處可見,爲了讓幼兒進一步瞭解標誌的不同含義,並初步學會運用標誌。養成關注周圍事物的習慣,培養幼兒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關注周圍事物的習慣,探索周圍事物男巳?

2、通過看看,說說,做做,讓幼兒瞭解標誌有不同的含意,知道生活中許多地方都離不開它,從而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配合進行教育活動的多媒體課件,幼兒製作標誌的紙、筆等、供幼兒張貼的標誌若干。

活動過程

1、觀看多媒體課件,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教師提問:這裏有些什麼?從哪裏看出來的?

2、教師小結:看到了這些標誌,就知道這是哪裏了。標誌是各種各樣的,代表了不同的意思。如:看到紅“+”,就知道是醫院,看見大滑梯等玩具就知道是幼兒園……

3、請幼兒觀看課件中的標誌,並說出你在哪見過?它告所我們什麼?(教師可爲幼兒準備一些交通標誌、安全標誌等)

4、請幼兒說出自己還見過什麼標誌?

5、請幼兒討論這些標誌應該張貼在什麼位置?

6、觀看多媒體課件,啓發性的引導幼兒進行思考,這張標誌貼在這裏合適嗎?

7、教師小結:在我們生活中,我們可看到各種各樣的標誌,每種標誌都有自己不同的含意,但不能隨便亂貼,必須貼在適合的場所,才能起到它的作用。

8、請幼兒自由選擇標誌,到適合的位置進行張貼。

效果分析 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看看、說說、做做,是幼兒瞭解了標誌的不同含意,並學會了運用標誌,知道張貼標誌應選擇適合的位置,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標誌。使幼兒在生活中養成注意觀察周圍事物的良好習慣。

活動延伸

1、在平時多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各種標誌。

2、幼兒園需要標誌嗎?哪些地方需要標誌呢?我們一起去看看,想想,做一做。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要求:

1、教育幼兒講衛生,懂得環境的美要靠我們自己去創造,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

2、啓發幼兒做一些環保方面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幼兒自覺保護的良好習慣。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課件製作、小小外星人、掛圖一副。

活動重點:使幼兒懂得要保護環境。

活動難點:讓幼兒能主動參與保護環境。

中班社會活動教案《讓環境永遠美》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小朋友,你們好,我是徐老師,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他是誰?”外星人“貝貝”出現引起幼兒的注意。(“貝貝”我介紹:“hello!小朋友,你們好!我的名字叫貝貝,來自另外一個星球。我們的星球上什麼也沒有,很荒涼,媽媽告訴我,地球是個很美的地方,我就來到這裏。可看到的並不像媽媽說的那麼美。我拍了幾幅照片,小朋友你們看。)並引出課題。

(二)基本部分:

1、教師演示課件(1—3幅圖),並提問:“誰來說一下他們這樣做對不對?”(幼兒回答)爲什麼不對呢?(幼兒回答),幼兒一邊回答教師一邊演示課件。

2、“他們的行爲都不對,因爲這破壞了我們美麗的環境,那麼小朋友應該怎樣做?”(幼兒回答)

3、開闊幼兒的思維,讓幼兒想一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還見到過那些破壞環境的現象。

4、人們在不知不覺的破壞着我們的環境,看地球媽媽都流下了傷心的眼淚,小朋友你們能不能想個辦法讓地球媽媽笑起來?(幼兒回答)

5、小朋友的辦法可真多,老師把小朋友的辦法編成了《拍手歌》,小朋友想不想聽?老師把《拍手歌》教給幼兒。

《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不要隨意扔垃圾;你拍二,我拍二,人和動物好夥伴;你拍三,我拍三,煙囪別再冒黑煙;你拍四,我拍四,正當綠色小衛士;你拍五,我拍五,植樹種草保水土;你拍六,我拍六,不讓清水變黑臭;你拍七,我拍七,地球媽媽穿花衣;你拍八,我拍八,美麗地球我的家;你拍九,我拍九,保護環境齊動手;你拍十,我拍十,美麗“家園”永保持。

6、教師演示課件,讓幼兒欣賞美麗的地球,教師進行講述。

7、教師幼兒裝扮圖片“幼兒園”。

(三)結束部分:

秋天到了,幼兒園落了好多樹時,小朋友和貝貝去院裏把落葉撿起來好嗎?還等什麼,讓我們快出發吧!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裏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裏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一些機動車的基本用途。

2、知道這些車給人們帶來的許多方便。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1.運用課件,吸引幼兒興趣。

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有趣的東西,請你們看看,它們是什麼樣子的?叫什麼名字?

2.讓幼兒和同伴一起交流自己剛剛的發現。

你剛剛看到的車是什麼樣子的?上面都有些什麼?你看到的車叫什麼名字?

這些車有沒有相同的地方?相同的是什麼?不同的是什麼?

3.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喜好,再次認識各種車。

你喜歡那種車,你爲什麼喜歡它?

4.小朋友你們坐車麼?你什麼時候坐車呀?

5.。

雖然車的種類、顏色各的相同,但它們都有輪子、方向盤、駕駛室等,車有很多的用途,可以爲我們帶來很多的方便。

激發幼兒的科學興趣。

將來長大了,你們想當科學家麼?你們想發明車麼?想發明什麼樣的車?它有什麼用途?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7

1.活動目標

(1)說說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難;

(2)遇到困難能自己想辦法辦法解決;

(3)體驗想辦法解決困難的喜悅。

2.活動準備

故事、四幅圖片。

3.活動過程

Ⅰ導入

(1)故事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提問:"故事裏有誰?""它們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仔細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Ⅱ第一次操作

(2)鼓勵幼兒根據故事裏發生的事情,開動腦筋幫助小動物們解決困難。

提問:"如果你是故事裏的小動物你會想什麼辦法解決困難呢?"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Ⅲ分享經驗

(3)出示圖片,讓幼兒分組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①羽毛球被掛在了樹上,小羊能用什麼方法把它取下來呢?②小球滾進了樹洞,小猴能用什麼方法把它取出來呢?③小熊的褲子給刮破了,如果你是小熊,怎麼辦呢?④啄木鳥喝不了這半杯水,你們有什麼方法喝到水呢?⑤小鹿的釘子全撒在這了,你們能用什麼方法把釘子很快地撿起?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辦法解決圖片上的問題並大膽的說出來。

Ⅳ再次操作

(4)引導幼兒感知生活中有許多困難問題,鼓勵幼兒大膽想出解決方法。

提問:①"你在家裏、幼兒園遇到了困難是怎麼解決的呢?"②"如果媽媽生病了,家裏只剩下你一個人了,你該怎麼辦呢?"③"如果在公園玩,你跟媽媽走散了這時有一個你不認識的叔叔走來說要帶你去找媽媽你該怎麼辦呢?"

教師重點引導幼兒大膽的說出解決困難的辦法。

4.活動延伸

講圖片投放到區角。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對蝴蝶的演變過程充滿好奇;

2、通過活動,瞭解蝴蝶的形態,瞭解蝴蝶的演變過程;

3、嘗試隨音樂運用肢體動作等方式,表現蝴蝶的生長過程。

4、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難點:

瞭解蝴蝶的演變過程。

隨音樂運用肢體動作表現蝴蝶的生長過程。

活動準備:

師:毛毛蟲變蝴蝶成長課件幼兒:蝴蝶拼圖

活動過程:

一、以遊戲的引入活動。

1、師:今天老師爲你們請來一位小客人,它就藏在拼圖裏,同一組的小朋友一起合作動手把它拼出來貼到黑板上。拼完後說一說你們拼出的是什麼?

2、引導幼兒瞭解蝴蝶的外形特徵。

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你們拼出的蝴蝶是什麼樣的?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師:你們還見過什麼樣的蝴蝶呢?出示各種蝴蝶的課件,請幼兒欣賞。

師:小朋友再仔細看看,蝴蝶的身體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

師:蝴蝶的肚子我們叫胸腹部,那兩個角角叫觸角,蝴蝶就是由兩隻觸角、頭部、胸腹部和兩隻翅膀組成的。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蝴蝶嗎?那你瞭解蝴蝶嗎?你們知道蝴蝶的寶寶是誰嗎?

二、引導幼兒瞭解蝴蝶成長過程。

1、幼兒觀看視屏《蝴蝶的一生》

(1)分步觀察:

①、卵:這是什麼?這是卵。

②、毛毛蟲:卵慢慢長大後變成了什麼?毛毛蟲會幹些什麼呢?(會吃樹葉)③、蛹:毛毛蟲長大後會做什麼事呢?怎樣才能變成蝴蝶呢?(吐絲、結繭,在裏面變成蝴蝶)

師:小朋友真是細心,你們能告訴老師蝴蝶有哪4個變化過程嗎?

卵————毛毛蟲————蛹————蝴蝶師生一起說:蝴蝶產下卵,卵孵化成毛毛蟲,毛毛蟲蛻變成蛹,蛹羽化成蝴蝶。

2、師:蝴蝶的變化真大呀,我們也來做一回蝴蝶變一變吧。

A老師和幼兒一起蹲下縮成一團,表示卵;B慢慢伸出雙手爬呀爬,表示毛毛蟲;C坐在位置上抱緊雙臂,表示蛹;D伸出雙手站起來變成蝴蝶飛呀飛。

三、小結

師:剛剛我們知道了蝴蝶是由卵孵化成毛毛蟲,毛毛蟲蛻變成蛹,蛹又羽化成蝴蝶。蝴蝶有很多顏色和種類,還知道了蝴蝶的身體是由胸腹部、觸角、頭部和翅膀組成。蝴蝶一生有4個變化過程。小朋友你們喜歡蝴蝶嗎?要愛護它和小動物,不要傷害它們。我們更要愛護花草,因爲有了小花和小草才能看到蝴蝶。

四、角色遊戲

師:小朋友們離開座位排好隊,我們來學一學蝴蝶飛吧?伸出雙手變成蝴蝶飛,我們飛到草地上去玩吧!

教學反思:

由於蝴蝶的生長過程比較長,幼兒不易觀察到,而且,毛毛蟲變蝴蝶的特殊性對於現階段的幼兒來說難於理解,因而在活動中我運用了標本、圖片以及ppt的科普小故事,從中發揮其優越性,服務於教學活動。形象的標本、圖片,生動有趣的科普小故事使得教學內容變得可視、可聽、易感知、易理解,使幼兒在探索中瞭解了蝴蝶成長的規律和變化。 教學活動爲幼兒提供了主動參與、自主探究的機會。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突出幼兒爲主體,我只是在適當的時機加以引導,爲他們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幼兒看、想、說、做等,充分發揮了幼兒各種感官的作用,提高了幼兒的各種能力。同時我還重點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大膽表達,爲幼兒營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流環境,把說的權力交給幼兒,教師只是在適當的時候起着啓發、引導的作用,並且在幼兒有需要的時候,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努力使每個幼兒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