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彙編六篇

本文已影響 3.24W人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彙編六篇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穿珠子的正確方法,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2、提高手部靈活性和手眼協調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兒歌《穿珠子》

2、穿好的珠子若干串

3、一端打結成繩頭的繩子

4、帶孔的彩色塑料珠子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朗讀兒歌《穿珠子》,調動幼兒情緒的同時,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教師將幼兒分組,並出示穿好的珠子,請幼兒認真觀察和觸摸。

3、教師啓發幼兒根據小組觀察的結果,說一說穿珠子所需要的材料。

你知道穿珠子需要哪些材料嗎?

4、鼓勵幼兒大膽猜測穿珠子的方法。

猜一猜,利用這些材料,我們可以怎樣穿珠子呢?

5、教師講解穿珠子的方法,幼兒逐步跟隨,進行操作。

(1)右手拿起繩子的一端,左手拿珠子,將繩子對準孔眼穿過去。

(2)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珠子,右手拉住繩尖將繩子拉出來。

(3)從左到右,將珠子一粒一粒從繩子上穿過去。

6、幼兒開始動手穿珠子,教師巡迴指導。

7、教師幫助穿完珠子的幼兒在繩子的另一端打結,並請幼兒互相欣賞和評價各自的作品。

8、教師引導幼兒從顏色、珠子排列的整齊度、美觀程度等方面進行評價。

四、活動延伸

教師鼓勵幼兒將穿好的珠子送給自己喜歡的夥伴或者家人。

五、資料庫

穿珠子

穿珠子,穿珠子,

拿起小繩子,拿顆小珠子。

大家一起來,穿穿小珠子。

紅珠子、黃珠子、綠珠子、藍珠子,

串成一串長珠子。

六、活動總結

孩子們不僅學習穿珠子的正確方法,還體驗了動手操作的樂趣。提高手部靈活性和手眼協調的能力。活動開始之前,駕駛需要教育幼兒不要將塑料珠子放進自己的鼻子,嘴巴,耳朵裏面,講清楚這些做法的危險性,在活動中也要時刻提醒幼兒,制止這樣的行爲。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中媽媽和寶寶的動作,感受母愛的溫柔。

2.嘗試表達自己對圖畫色彩的感受。

重點難點:

觀察畫面中媽媽和寶寶的動作,感受母愛的溫柔。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清潔寶寶》。

2.畫者簡介與作品簡介。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媽媽的溫柔。

1.每個媽媽都愛自己的寶寶,你的媽媽做過一些什麼事情讓你覺得媽媽很愛你呢?

2.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寶貝,媽媽總是溫柔地愛寶寶。

三、引導幼兒欣賞封底的名畫《洗澡》。

1.引導幼兒觀察並說出畫面的內容。

----美國的一位畫家卡薩特,畫了一幅《洗澡》的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畫面都有誰?她們在幹什麼?

----畫面中媽媽和小女孩的眼睛在看什麼地方?

----你覺得這位媽媽怎麼樣?你覺得這時的寶寶在想什麼?

----你喜歡這幅畫嗎?喜歡這幅畫的什麼地方?

2.請幼兒觀察並感受畫面的色彩。

----這幅畫面中都有一些什麼顏色。

----媽媽裙子上的條紋和洗腳盆哪裏的條紋的顏色是一樣的?

----能說說是什麼顏色嗎?

----想象一下,如果畫面沒有白色,你會喜歡這幅畫嗎?(讓幼兒感受到這幅畫中白色也是一種重要的顏色)

四、欣賞封底小朋友的作品。

1.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的“洗澡”和“刷牙”的作品。

2.這是用什麼筆畫的?

3.你覺得畫面中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五、小結。

活動反思:

在每次名畫欣賞中,效果總是不太理想,分析原因,估計主要是因爲這樣的畫作他們不喜歡,不像卡通圖片這些顏色鮮豔、淺顯易懂;還有就是小班幼兒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前一個問題不感興趣,第二個問題就不聽了,就玩別的去了。這幅畫反應的是媽媽愛寶寶的情感,只有幾個孩子感受到了畫面傳遞出的母愛親情,表示要永遠愛自己的媽媽。在以後的名畫欣賞中,還要加強反思,如何讓幼兒認真聽、仔細看。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3

藝術活動:《捉小魚》(音樂遊戲)

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自由的表現魚兒遊動的動作,感受音樂的停頓。

2、有初步的角色意識,願意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事先引導幼兒觀察魚兒遊的動作,理解捕魚的意思。

2、物質準備:音樂《捉小魚》。播放器。

活動過程:

(一)以小魚遊的遊戲引入,激發幼兒遊戲的願望。

教師:小朋友,小魚是怎麼遊的?誰來表演小魚遊?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魚遊吧。

(二)介紹遊戲的玩法。

玩法:請兩個幼兒雙手上舉,碰在一起做"網魚",其他的幼兒扮演"小魚",跟着音樂有節奏的遊動,一個接一個用碎步從網下鑽過。當唱到"快快捉牢"的捉字時,漁網迅速地放下,開始"捕魚",把"小魚"套進網裏。被捉到的幼兒排到尾末,遊戲繼續進行,等音樂反覆多變到結束時捕到的兩隻"小魚",與"漁網"交換角色,遊戲重新開始。

(三)提出遊戲要求。

(四)幼兒遊戲,教師指導。

1、引導幼兒隨音樂學"魚兒"遊動的動作,讓幼兒享受自由隨音樂運動的快樂。

3、引導幼兒充分感受歌曲,感受音樂結束前的休止。

4、鼓勵幼兒創編各種表現魚兒遊動的動作,讓幼兒隨音樂進行遊戲。

5、開始時教師可以當捕魚人,幼兒熟悉玩法後,與幼兒交換角色。

(五)教師簡要評價後,幼兒自由做魚遊動作結束活動。

三、戶外活動:

1、體育遊戲: 小刺蝟 見領域活動指導P23。

2、分組活動:(見周計劃表)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4

製作意圖

1、鍛鍊幼兒手指靈活性;

2、練習拉拉鍊。

教育價值

1、滲透計算知識,瞭解1和許多的關係;

2、認識顏色。

選用材料:紅色棉布、內襯布、橡皮筋、海面、小拉鍊、釦子、白色塗改液、彩色球。

製作方法:

1、將紅色海面剪成魚形;(身體、魚鰭、魚尾)

2、將內襯布剪成魚肚型連嘴形,做時將嘴部呈圈狀放入橡皮筋(收縮)並於外形縫在一起(留出魚背)將海面放入紅布與內襯布中間(做魚背);

3、將拉鍊縫在魚肚處;

4、在魚上縫上魚鰭、魚尾、眼睛;

5、用塗改液畫出魚鱗。

適合年齡:小班、託班幼兒。

地點:活動區遊戲時

操作方法:

1、將拉鍊拉開,放入彩色球;

2、將拉鍊拉好,用手從魚肚處向魚嘴方向擠壓,小球即從魚嘴吐出。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5

目標:

1、喜歡參加美術活動,體驗作畫過程中的樂趣。

2、能使用棉籤大膽作畫。

3、瞭解冬天的'落葉樹的主要特徵。

重點:

積極觀察,初步瞭解冬天落葉樹的特徵。使用棉籤畫樹幹和樹枝。

難點:

使用棉籤畫樹幹和樹枝。注意繪畫方式,保持繪畫整潔。

準備:

黃色、藍色卡紙若干,棉籤,顏料,課件《冬天的樹》,範畫兩張,過程:

1、幼兒觀察冬天的樹,瞭解冬天落葉樹的特徵。

(1)師:寒冷的冬天來到了,有許多的大樹媽媽都發生了變化,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來看一看吧!(觀看視頻《冬天的樹》)幼兒觀察,教師提問:冬天裏的樹是什麼樣的?樹枝有什麼變化?小樹葉都離開了媽媽,變得光禿禿的。這種樹我們叫它落葉樹。

(2)觀察樹幹和樹枝。問:大樹媽媽的身體在哪裏?樹幹是怎樣的?

師:看!大樹媽媽在向我們揮手呢!它的樹枝是什麼樣的呢?

2、學習用棉籤蘸顏料畫冬天的樹。

(1)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冬天的樹是什麼樣的?要怎麼畫呢?

(2)根據幼兒回答,引導幼兒小結:樹上有樹幹、樹枝。畫時先畫樹幹,再畫樹枝。教師邊說邊示範並請個別幼兒嘗試。

3、幼兒繪畫(1)請幼兒用棉籤大膽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2)鼓勵幼兒畫出自己見過的或喜歡的樹,可畫一棵,也可以畫幾棵。

(3)作畫時保持清潔衛生。

4、繪畫活動結束(1)將作品貼起來組成"冬天的小樹林"並欣賞同伴作品,說說你喜歡哪張作品。

(2)向客人老師介紹你的作品。

(3)整理小結。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用正確的普通話語音吟誦兒歌。

2.發揮想象力,嘗試運用“……像……”的句式描述身邊水果的模樣。

3.用動作模擬水果的外形。

重點難點:

嘗試用“……像……”的句式描述身邊的水果。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歌曲CD,掛圖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激發幼兒興趣,請幼兒觀察掛圖,說出圖中水果的名稱,並根據水果的外形進行聯想。

1.認識這些水果嗎?

2.你覺得香蕉長得像什麼?(引發幼兒想象並用|“……像…..”的句式表達

3.爲什麼香蕉像月亮?(引導幼兒說出香蕉的外形特徵與月亮的相似之處)

4.香蕉香蕉像月亮。(幼兒回答後,教師用兒歌中的語言再說一遍)

二、播放CD,請幼兒聆聽,感受兒歌的韻律。

三、幼兒學念兒歌並用手的動作表示兒歌內容。

1.香蕉香蕉像月亮,(伸出胳膊成彎狀並輕輕搖動)

2.梨子梨子像鈴鐺。(伸出左手食指和大拇指,再同樣伸出右手食指和大拇指,合在一起當鈴鐺左右搖)

3.菠蘿菠蘿長頭髮。(左手握拳,右手掌打開放在拳頭上)

4.西瓜西瓜大嘴巴。(伸出雙手食指和小指比出“六”字,雙手合在一起左右搖。)

四、出示教學電子資源中的圖片,引導幼兒用“……像……”句式仿編兒歌,並嘗試用動作表示。

1.石榴石榴像燈籠。

2.楊桃楊桃像星星。

3.榴蓮榴蓮像刺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