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集錦六篇

本文已影響 3.52W人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集錦六篇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喜歡參加裝扮活動,體驗裝扮的樂趣。

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和爸爸媽媽交流過。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教學

談話導入

如果你喜歡的人不見了,你會怎麼做?爲什麼?

二、基本部分

1、 觀察感受

(1)情境表演:媽媽不見了。

(2)交流討論:寶寶找不到媽媽了,怎麼辦?

2、嘗試體驗

請幼兒作媽媽,帶着寶寶去公園玩,將發生的事情表現出來。鼓勵孩子大膽表現,並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

三、結束部分

教師講評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2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洗髮水進眼睛裏怎麼辦?

活動目標:

1、知道洗髮水進眼睛後的正確處理方法。

2、能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3、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小女孩玩偶一個(或教師自己進行情景表演)。

2、教師自備《我愛洗澡》音樂磁帶。

3、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韻律活動《我愛洗澡》開始活動。

(1)教師(操作小女孩玩偶):小朋友,你們好!我們一起來洗個澡吧!

(2)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律動《我愛洗澡》。

2、情景表演,提出問題。

(1)教師(音樂結束時,操作小女孩玩偶):哎呀,眼睛好痛啊!

(2)教師:小朋友,你怎麼啦?

(3)小女孩:洗髮水進眼睛裏了,小朋友們,快幫我想想辦法吧!

(4)教師:洗髮水進眼睛裏了,該怎麼辦呢?

3、展示掛圖,學習洗髮水進眼睛力的正確應對方法。

(1)教師:請小朋友們看掛圖,看看圖上的小朋友是怎麼做的。

(2)教師小結:用清水沖洗眼睛,是一種很好的辦法。不停的眨眼睛,可以讓清水和淚水一起把洗髮水沖洗出來。

(3)教師:用手或用毛巾使勁揉,這樣做對嗎?爲什麼?

(4)教師小結:手和毛巾不乾淨,用手或毛巾使勁兒揉,手上的細菌會污染了眼睛,可能會引起眼睛發炎。

(5)教師:如果沖洗後眼睛仍然很痛,怎麼辦?

(6)教師小結:如果沖洗後眼睛仍然很痛,就應該馬上去醫院找醫生檢查和治療。

4、練習洗髮水進眼睛裏的正確應對方法。

(1)教師:現在我們知道應該怎麼做了,我們來幫助小女孩吧。

(2)教師(操作玩偶,講解動作要領,引導幼兒練習動作):用手掬起一捧清水,潑向眼睛。

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小班的教師,班上的孩子年齡幼小,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老師就要將工作做到最細微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多學習,積累,調整。我想,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方法,那時,幼兒的安全問題不會再成爲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爲了喚起幼兒的相關經驗,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我決定採用看圖講述的方式,從幼兒的實際生活情境出發,提供多樣化的危險場景畫面,引導幼兒觀察並體驗什麼可爲,什麼不可爲,爲什麼不可爲,可以怎樣爲等,幫助幼兒樹立防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自主發現路上的危險因素。

2、討論自我保護的方法,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準備:

1、教師和家長平時注意引導幼兒觀察路上的安全問題,使幼兒積累相關經驗。

2、事先與幼兒園附近路段的交警取得聯繫。

3、多媒體課件或圖片。

畫面一:兔媽媽、兔寶寶以及生病的兔奶奶。

畫面二:坐公交車。包含以下幾個小畫面:

(1)上車時小兔們你推我擠,一隻小兔跌倒在車輪邊。

(2)有序排隊上車。

(3)兩隻小兔搶座位,互相拉扯;一隻小兔把手伸到窗外,把頭探出窗外:站在車內的兩隻小兔沒抓住扶手,在玩拍手遊戲。

(4)安全乘車。

畫面三:過馬路和十字路口。

(1)小兔邊過馬路邊撿皮球,一輛汽車迎面而來。

(2)小兔離開隊伍單獨跑開了。

(3)小兔被陌生人的氣球引誘而去。

(4)小兔闖紅燈。

(5)小兔不走斑馬線。

(6)小兔排着整齊的隊伍,按照交通規則、在交警和兔媽媽的幫助下穿過十字路口。

畫面四:和兔奶奶快樂相聚。

4、創設公交車站、公交車、十字路口等情景。

過程:

一、進入情景(點擊畫面一,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1)兔奶奶怎麼樣了?你是怎麼看出來的7

(2)兔奶奶生病了,兔媽媽和小兔們很擔心,準備去看望兔奶奶。它們是怎麼去的呢?

二、觀察畫面,交流討論

(一)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二"坐公交車"。

1、幼兒觀察小畫面(1)。

(1)公交車來了,小兔們是怎樣上車的?

(2)有一隻小兔怎麼樣了?它怎麼會跌倒的?

(3)它倒在什麼地方?如果車子開動。它會怎麼樣?

(4)這樣上車危險不危險?應該怎麼做?

2、結合小畫面(2)小結。

3、幼兒觀察小畫面(3)。一(1)這兩隻小兔在幹什麼?要是車子開動了,它們這樣推來推去搶座位會怎麼樣?做得對嗎?

(2)這隻小兔把手和頭伸到哪裏去了?這麼做有什麼危險?應該怎麼樣?

(3)這兩隻站着的小兔在於什麼?它們這樣做有什麼危險?如果車上沒有座位,要怎麼樣才安全?

4、結合小畫面(4)小結。

(二)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三"過馬路和十字路口"。

1、幼兒觀察小畫面(1)。

(1)下車以後,小兔們走在寬廣的馬路上。這隻小兔在幹什麼?

(2)它有危險嗎?爲什麼?

(3)它這樣做對不對?爲什麼?

2、幼兒觀察小畫面(2)。

這隻小兔走在隊伍裏了嗎?它離開隊伍單獨跑開會有什麼危險?

3、幼兒觀察小畫面(3)。

(1)這個叔叔手裏拿着什麼?他會對小兔說些什麼?

(2)小兔怎麼樣了?它跟這個叔叔走可以嗎?爲什麼不可以?應該怎麼做?

4、幼兒觀察小畫面(4)。

(1)這隻小兔在幹什麼?

(2)這個時候可以過十字路口嗎?爲什麼不可以?什麼情況下可以?

5、幼兒觀察小畫面(5)。

(1)這隻小兔也在過馬路,但它走在什麼地方?

(2)過馬路應該走哪裏?

6、幼兒觀察小畫面(6),教師結合畫面引導幼兒小結。

(三)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四"和兔奶奶快樂相聚"。

1、這是什麼地方?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小結:小兔在媽媽的帶領下和交警叔叔的幫助下知道了在路上應該怎麼做,最後它們安全到達了奶奶家。奶奶很高興。

三、模仿遊戲:去兔奶奶家l現在老師當兔媽媽,你們當小兔。去兔奶奶家的路上要乘公交車、走馬路和過十字路口,兔媽媽要看看小兔是怎麼做的。

2、幼兒模仿遊戲20遍,教師及時發現問題並結合模擬情景給予指導。

延伸活動: 建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引導幼兒觀察路上潛在的危險因素,提醒幼兒注意安全,豐富相關經驗,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2.瞭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有關的圖片四張。

2.請一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並設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凍、巧克力。

活動過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講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變色龍沙沙獨自在院子裏玩,這時一個陌生人問他公園怎麼走,沙沙有禮貌地告訴了他該怎樣走,陌生人非常感謝沙沙。回到家裏,沙沙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沙沙,你做得對!不過還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註意。”沙沙連忙問媽媽:“還有什麼事情應該注意的呢?”

2.集體討論:

(1)媽媽爲什麼說沙沙做得對?

(2)我們來猜猜媽媽還對沙沙說了哪些應該注意的事情?

3.出示圖片:

圖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時,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圖二:陌生人給你禮物或好吃的東西時,你不能要。

圖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時,你不能帶路。

圖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時,你要反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

情境一:

一個陌生的叔叔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我請你吃果凍。”接着又拿出玩具給他玩。

集體討論: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應該怎樣對他說?

情境二:

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好朋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師提醒:(1)你認識她嗎?(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輕信她的話?(3)那你應該怎麼對這位阿姨說?

教師小結:對待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選擇遊戲(每題分A、B兩個答案,幼兒站在認爲正確的答案那一邊)

1.陌生人就是壞人嗎?

A. 陌生人就是壞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壞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園和遊樂場。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個認識的阿姨想帶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須先告訴爸爸媽媽。

4.有個不認識的叔叔給你東西吃:

A.巧克力、果凍不能吃,飲料可以喝。

B.什麼都不能吃。

5.下大雨時一個陌生人說用車送你回家。

A.先說謝謝再上車。B.不能上車。

6.陌生人問你的名字.家裏有誰.能不能告訴他?

A.只能告訴名字,不能告訴他家裏有誰。

B.什麼都不能告訴他。

四、結束活動

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集體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

活動反思

在活動的開始部分通過和幼兒講變色龍沙沙和一個陌生人之間發生的一段事情,引發幼兒在現有經驗的基礎上談談對“陌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見陌生人應注意些什麼。再通過集體的學習,幫助所有幼兒瞭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讓孩子知道如何應變可能遇到的危險:我認爲僅僅告訴幼兒“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況.然後指導孩子如何去做。所以我在活動中設置了一些與幼兒實際生活非常貼近的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認識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和現象,再通過遊戲活動,共同分析判斷,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要跟陌生人走。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消防電話119,並初步瞭解什麼是消防。

2、結合日常生活,知道一些消防常識。

3、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與家長取得聯繫,幫助寶寶一起尋找一些有關“消防”的圖片、資料。

2、材料準備:1、消防圖片若干或幻燈;2、消防車玩具、電話機;3、娃娃四個;“擔架”(可用布袋或小椅子替代)

活動過程:

一、感知激趣:

1、出示玩具消防車

2、討論:這是一輛什麼車?它的用途是什麼(它的本領)

二、討論交流:

1、火災是怎麼來的?(人爲的、自然的)

2、老師在幼兒回答的基礎上小結。

3、家中着火了怎麼辦?

1)幼兒討論:幼兒小組先討論、說說,然後個別回答,引導幼兒能關注別人說了什麼?學會傾聽。

2)出示圖片或幻燈,幫助幼兒提升經驗。

4、結合幼兒園的消防演習小結:知道火災應該設法逃離現場。知道消防電話:119。報警時要告訴消防叔叔火場的具體位置,自己不會要立即尋求周圍大人的幫助。

三、火場逃生練習:用溼毛巾捂住口鼻,低頭或匍匐靠牆邊前進,避開煙霧,迅速離開火場。

四、遊戲遷移:

1、讓我們也來做小小消防員好嗎?

1、情景:叮鈴鈴,(教師接電話)妞妞家(上海路12號樓504)着火了,我們出發去救妞妞家的娃娃們吧。

2、遊戲:兩人合作持“擔架”接力跑。規則:不能將娃娃摔倒地上。

3、分享:重點請幼兒說說合作的'方法與過程;

經驗提升:遊戲搶答“家裏着火怎麼辦?”答的又快又對的寶寶有小獎品。

在一陣“搶答”中孩子們很自然的進入了“消防”的主題。

活動反思:

在圖片碟片等生動教具吸引下,在老師與家長的配合下,孩子們對消防有了一些簡單的認識,這爲本次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條件,而寶寶認知經驗上的豐富,爲他們在本次活動中的言行提供的豐富的“話題”,於是參與性與主動性就自然而然的得到的提高。

來自於生活並能運用與生活的教學活動更受孩子們的青睞。於是在活動中我利用電話、娃娃等這些幼兒生活中所熟悉的物品,來帶動幼兒活動的興趣,同時創設與現實生活相仿的“撥電話求救”“擡擔架救娃娃”等遊戲情景來讓孩子更深入的瞭解、鞏固對消防的認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遊戲中孩子們樂此不疲。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摔破皮的正確處理方法。

2、在遊戲情景中進一步熟悉處理傷口的布驟,擁有對抗疼痛的信心。

活動準備:

1、動物玩偶,棉籤。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

(1)小朋友們,你們摔倒過嗎?

(2)摔倒了你會怎麼做?是自己爬起來還是等媽媽來抱?

(3)如果爬起來發現自己身上摔破,怎麼辦?

2、幼兒觀察教學掛圖,瞭解正確的處理方法。

教師:

(1)圖上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膝蓋上的皮膚被擦破了,他是怎麼做的?

(2)擦傷以後先要清洗傷口,他是怎麼清洗的?

(3)清洗傷口以後還要消毒傷口,怎麼消毒呢?

(4)消毒的時候會有一點點痛,你們怕嗎?

3、幼兒觀看教學掛圖,扮演小醫生,爲小動物玩具處理傷口。

(1)教師引導幼兒觀看教學掛圖。

(2)鼓勵幼兒扮演小醫生,爲小動物玩具處理傷口。

4、活動結束。

教師:這些小動物真勇敢啊,我們小朋友會比他們更勇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