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彙總四篇

本文已影響 1.14W人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彙總四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學習按事物外形特徵、生活習性或功用編出短句提高幼兒概括事物的能力。

活動準備:

動物圖片或實物。

活動過程:

1、教師說謎語引導幼兒編謎興趣。

“年紀不大,鬍子一把,愛吃青草,愛叫媽媽。”

2、分析謎語的四句話。

3、出示大象圖片試編練習。

教師提示幼兒:“想一想大象什麼樣子?大象愛吃什麼?大象有什麼本領?想出它和其它動物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說一句話。”

“組成一句話要盡力押韻。”

告訴幼兒謎面,一定不能說出這種動物的名字。

4、分組練習編謎:教師將全班幼兒分成五組,每組共同編一個謎語。可以編“小兔”、“小鴨”、“小雞”等。

5、每組說謎語、教師將每組謎語記錄下來幫幼兒分析並調整,供幼兒猜謎用。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活動設計--龜兔第三次賽跑(公開課)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根據幼兒熟悉的故事《龜兔賽跑》,創設新的思路,以《龜兔第三次賽跑》爲題,分正、反兩方展開辯論,引導幼兒多角度考慮問題,確立自己的思維模式,培養幼兒思維的批判性、發散性。

2.會用“因爲……所以我認爲……”和“假如……就會……”句式

進行連貫、完整的辯論,鼓勵幼兒想出與別人不同的論據,培養幼兒思維的流暢性、求異性和創造性。

(二)情感目標

1.通過鼓勵幼兒大膽推理,論述自己的意見,培養幼兒的挑戰性、競爭性、合作性。

2.培養幼兒專心傾聽別人講述的良好習慣。

(三)人格目標

通過讓幼兒積極參與討論、交流、辯論,知道事情發展的可變性,能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情節、結果,培養幼兒的獨創性、自主性、興奮性。

二、活動準備

(一)知識經驗準備

1.幼兒已熟悉故事《龜兔賽跑》,知道龜兔兩次賽跑,第一次是小兔因驕傲而輸了;第二次小兔吸取了教訓,獲勝了。

2.會流暢地使用複句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物質準備 漢字卡:正方、反方、輸、贏、我認爲……假如…… 就會……字條。問題:龜兔第三次賽跑,誰輸誰贏?爲什麼?烏龜、小兔頭飾各一;錄音機及磁帶《龜兔賽跑》、龜兔賽跑活動圖片一套,投影儀。

(三)場地準備 安排好正反兩方幼兒座位。

三、活動過程

(一)由故事《龜兔賽跑》引起爭論。

1.提出問題:龜兔第二次賽跑,結果如何?第二次呢?爲什麼?

2.如果舉行第三次賽跑,你認爲誰輸誰贏?爲什麼?提示幼兒用“因爲……所以我認爲……”句式完整地講述。

3.分正、反兩方進行辯論,確立自己的觀點,引導幼兒大膽地根據自己的觀點,展開辯論。

①師:跑步的速度能決定勝負嗎?假如……就會……所以……(引導:從龜與兔的性格特徵分析有可能發生的各種突發情況,龜兔遇到小蝴蝶等,龜兔會作出不同的反應)

②師: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取勝?(引導:讓幼兒思考自然環境條件等方面)

③教師小結:龜兔賽跑,只要付諸行動,充滿信心,堅持到底,勝利的成果並不重要,贏要贏得開心,輸也輸得精彩。

四、各領域滲透 藝術:

放錄音《龜兔賽跑》,幼兒分角色創造性自編表演,正方扮演小兔,反方扮演烏龜,感受音樂情節。根據音樂,引導幼兒按自己的辯論方法進行創編動作。

五、生活中滲透 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不事事依賴別人,要多動腦筋,取得勝利。

六、環境中滲透 在畫廊裏展出以“龜兔賽跑”爲主題的幼兒作品。

七、家庭中滲透 家長在家裏選主題,讓幼兒參加正方或反方的辯論,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八、活動評價

注:好:100%―80%,中:79%―60%,差:60%以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教師的示範,初步瞭解寫生的知識。

2、在瞭解寫生知識的基礎上,學會用寫生的方法表現靴子的各種形象,培養細緻觀察的能力。

3、在活動中體驗寫生的樂趣。

活動準備:各種靴子若干、白紙、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在紙上畫一條直線,讓幼兒猜猜要畫的內容。

2、再畫一條弧線,再次讓幼兒猜測。

3、引出主題靴子,介紹靴子的組成。(鞋跟、鞋底、鞋面、靴口)

二、基本過程

1、教師示範作畫。

出示高跟靴子,與剛纔畫的平底靴子進行比較。

(1) 鞋底的線條一樣嗎?像什麼?讓幼兒用手指試着畫,並知道線條除了“看”,還可以進行“摸”,進一步感知鞋底的線條。

(2) 鞋跟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你還見過什麼樣的鞋跟?

(3) 鞋頭一樣嗎?還見過什麼樣的鞋頭?從鞋頭摸上去,像在做什麼?

(4) 還有什麼沒畫?(靴口)靴口一樣嗎?

(5) 看看 朱 老師的靴子上還有什麼可以畫的?

(6) 介紹寫生的知識:畫畫的時候,選好一個角度,把看到的東西畫下來,這種方法就叫做寫生。

2、幼兒操作進行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3、介紹幼兒作品,並進行簡單地評價。

三、延伸

下次我們再利用寫生的這種方法來表現其它事物各種特徵。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目標預設】

1.仔細觀察畫面,嘗試根據畫面線索,大膽推測故事情節。

2.學習合理推理,並在推理過程中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3.在看看、說說、猜猜的過程中,體會閱讀活動的快樂,初步感受繪本語言的美。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5.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仔細觀察畫面,嘗試根據畫面線索,大膽推測故事情節。

2.教學難點:學習合理推理,並在推理過程中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設計理念】

圖畫唯美細膩,故事懸念深藏加上如詩歌般的文字是這本書的特別之處。作者的畫風簡直讓我們感受到美、讓我們感覺到在這樣一個環境中卻體會到不一樣的意境,更能從畫面中感受在這個靜悄悄的追逐的故事中的奇妙,還能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仔細觀察的能力。《綱要》中也非常明確地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 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綱要》比較注重的則是文學作品對兒童語言發展的作用。因此,讓幼兒在教師所提供的文學作品中充分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是一種組織和設計幼兒園語言文學教育活動的新導向和新思路。

【設計思路】

一場靜悄悄的追逐,在唯美而細膩的圖畫、如詩歌般的敘述中展開……考慮到大班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按照"要說、能說、會說"的.思維能力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進一步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語言表達能力,並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讓孩子學的開心、學的高興,以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我以圖片導入激發興趣,猜想是哪裏,有誰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開始將幼兒逐步帶入故事情節中,跟隨着小老鼠的路線一路觀察,跟着小老鼠的黑影,那雙金黃色的眼睛,到小老鼠到牀上時引導猜想接下來的故事,然後帶着問題完整聽故事,揭示追逐結果,結尾又留下懸念,讓孩子們繼續猜想接下來的精彩故事。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情境,激發興趣1.藉助多媒體出示圖片,猜猜是什麼?

2.鼓勵大膽、自由地說說廢棄的房子裏會有誰?

二、創設情境瞭解故事發展情節1.出示畫面,引導發現故事的主人公小老鼠及隱藏着的那雙眼。

2.逐幅出示圖片,跟隨小老鼠進入老屋的路線,引導仔細觀察,發現小老鼠潛在的危險

(1)引導發現影子,猜想影子是誰?並說說猜想的依據。

(2)引導發現那雙金黃色的眼睛,並猜想它的主人

(3)在幼兒觀察過程中,引導幼兒嘗試說出他想提醒老鼠的一句話(老鼠,小心!有隻貓正在靠近!)

(4)小老鼠跑到房間的牀上,睡着了,引導幼兒猜測小老鼠會怎樣,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猜測並說出自己的想法。

3.利用配音完整講述故事,揭示追逐結果。

(1)黑貓爲什麼不下手捉老鼠

(2)黑貓表情怎麼這樣了?

(3)狗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三、留下懸念,結束活動。

小老鼠逃脫了,黑貓在跑,狗在追,而貓頭鷹又跟着狗,後面肯定還有更精彩的故事,我們回教室和好朋友講一講吧。

教材反思】

《老鼠,小心!》講述了一隻小老鼠來到了一個無人居住的破敗的老房子,有一隻貓一直跟隨着小老鼠。一場靜悄悄的追逐,在唯美而細膩的圖畫、如詩歌般的敘述中展開……故事的結尾卻峯迴路轉,給讀者一個絕妙的驚喜。故事中卻沒有直接說是貓,而是用了很巧妙和用詞說是一隻黑影,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有了一種好奇的想法,更是想繼續看下去。可是當我們接着看下去的時候卻發現還有一雙眼睛也出現了。這樣的緊張空氣讓我們都擔心起了這隻小老鼠的安全,所以就會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會很不自覺的說"老鼠,小心"。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理解故事中人物所表達的情感。

2、結合幼兒自身體驗,表達對“愛”的理解。

3、感受“愛”與“被愛”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PPT《我想要愛》。公益廣告片段。

2、情感路線圖一張。

3、卡紙“愛心”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播放公益廣告,引出主題—“愛”。

師:“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看過廣告?看過哪些廣告呢?”

師:“今天我也給你們帶來了一段廣告,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看完廣告後提問)“剛纔在廣告中你聽到了一句什麼話?”(引出主題“愛”)

師:“有隻小熊他也想要得到愛,它是怎樣做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2、播放PPT,閱讀故事《我想要愛》。

(1) 閱讀故事P1—P3

師:“故事中小熊怎麼了?”“看到山羊媽媽溫柔地舔着她的小寶寶,他的心裏怎麼樣?”(引出“大洞”,出示情感路線圖。)

(2) 閱讀故事P4—P7

師:“小熊找到了誰給它的愛?” (補充情感路線圖)“土撥鼠是怎樣愛小熊的呢?”“小熊和土撥鼠有沒有永遠在一起?”

(3) 閱讀故事P8—P10

師:“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我們一起來看看。” 繼續欣賞故事。

師:“小熊遇見了誰?”“他們之間發生什麼事了?”引出小熊對小兔子的愛。(補充情感路線圖)

師:“小熊和小兔子有沒有永遠在一起?”

(4) 閱讀故事P11—P12

師:“我們再往下看,小熊怎麼了?”繼續欣賞故事。

師:“小兔子走了以後,小熊心裏怎麼樣?” (心裏破了一個大大地“洞”,補充情感路線圖)

(5) 閱讀故事P13—P15

師:“小熊又一次出發了,這次會發生什麼事呢?”欣賞故事,幼兒討論並回答。(補充情感路線圖,“大洞”被填滿了。)

師:“你們覺得,他找到‘愛’了嗎?”

3、小結,分析情感路線圖。

看圖總結:小熊先得到了老奶奶的愛,然後他把愛傳遞給了小兔子,再傳給了其他的小動物們,最後他得到了所有小動物們的愛。他心裏的大洞被“愛”填滿了。(用“愛心”填滿圖片上的“大洞”)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