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6篇

本文已影響 2.25W人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6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中戴上綠色眼鏡變成了“綠色世界”的有趣情景和快樂的情緒。

2.學會有節奏、有韻律地朗誦詩歌。

3.引導幼兒用詩的眼光觀察周圍事物,在理解的基礎上大膽想象。

4.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並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教學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重在給孩子提供一個寬鬆的語言環境,讓他們積極參與,快樂學習!

小班的孩子年齡較小,語言發展水平有限,學習這首詩歌有一定的難度。

活動準備

1.掛圖、操作卡、錄音

2.青蛙手偶、胸飾各一個,綠色墨鏡一副,自制綠色眼鏡一副,各色太陽鏡人手一副

3.場地佈置

活動過程

1.隨着音樂《生日快樂》,幼兒搭火車入場參加小青蛙的生日會。

2.魔術表演,引出“綠色的xx”,幼兒學說。

3.幼兒自由觀察,找出綠色的事物,並用“綠色的xx”表達出來。從而引出綠色的眼鏡。

提問:(1)“戴上綠色眼鏡看到了什麼?”

(2)“爲什麼到處都是綠色的?”

4.學習詩歌

(1)聽錄音欣賞詩歌。

(2) 教師戴上綠色眼鏡朗讀,幼兒跟着老師有節奏、有韻律地朗誦兒歌

(3)跟錄音朗讀。

(4)有感情的配合動作朗讀。

5.幼兒帶上各色眼鏡,與同伴、老師交流自己看到的事物。用短句“x色的xx”表達出來。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設計了以歌曲引出給小青蛙過生日,以變魔術的形式引出“綠色的xx”。主要採用了參與法、遊戲法、談話法、感知體驗法等教學方法。活動開始,我以故事來引出青蛙過生日,並出示青蛙手偶。誘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在活動中,幼兒參觀了各種綠色的植物,感知綠色,幼兒的主動參與性很強,又大大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爲避免空洞的說教,我還讓幼兒戴着眼鏡感受綠色的世界。

不足之處:在教學過程中,我在講課時語言比較快,讓幼兒感知綠色的時間短了些。結束活動也太倉促,整個活動還缺生定的感染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鞏固正確的拿油畫棒方法,願意參加繪畫活動。

2.能用自己喜歡的簡單花紋裝飾裙子,大膽畫畫。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創意繪本、油畫棒人手一份。

2.繪畫範例一張。

3.綵帶或長條狀的皺紋紙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歡快的音樂,給幼兒表演綵綢舞蹈。請幼兒說說當綵綢

揮舞起來的時候,像什麼?

2.拿出長綵帶或剪成長條狀的皺紋紙,請幼兒自己揮舞,再次感受曲線的線條變化。

3.翻到創意繪本第5頁,觀察畫面,請幼兒說說熊姐姐在做什麼?她的裙子是什麼顏色?裙子上有什麼?還缺少什麼呢?想想我們可以畫上些什麼讓裙子更漂亮。

4.教師在繪畫範例上示範曲線的畫法,幼兒可用手指在桌上練習。

5.幼兒在熊姐姐的裙子上添畫花邊,教師觀察幼兒用筆是否流暢。

6.展示作品,幼兒互相欣賞,教師給予相應評價。

7.在歡快的音樂中,師生一起跳綵帶舞,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雙腳連續向前行進跳,掌握前腳掌落地的技能,鍛鍊腿部力量。

2、懂得遵守遊戲規則,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

3、發展身體協調性。

4、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活動準備:

1、兔子頭飾人手一份。

2、自制白蘿蔔、紅蘿蔔,佈置成菜地,籃子兩個。

活動過程

1、師以兔媽媽的身份談話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我們種的蘿蔔長大了,今天媽媽想請兔寶寶們把他收回來,你們願意嗎?

2、準備動作

師:幹活之前,請小兔們和媽媽一起來做運動。

韻律操

3、學習新動作:兔跳

①教師講解、示範兔跳動作

a、師示範怎樣到菜地幹活。

師:小兔們先仔細看看媽媽是怎樣到菜地幹活的?等一下,媽媽要來問問小兔。

b、提問:媽媽是怎樣去菜地的?

c、師講解、示範兔跳動作。

師:小兔們都很聰明,媽媽就是跳着去菜地的。今天,媽媽來教你們學這個新本領:兔跳。

師:請小兔們跟媽媽一起做:兩腳併攏,屈膝,兩腳同時跳起來,這時候腳要伸直;落地的時候,前腳掌輕輕的着地,一拍一拍往前跳。

②幼兒練習兔跳動作,師指導。

a、先讓幼兒自由練習一遍。

師:現在,請小兔們在原地練習一下,跳的時候要注意雙腳不能勾起來,要同時落地,輕輕地跳。

b、分角色練習。

師:媽媽想請男的小兔先來練習一下,比一比到底是男兔寶寶厲害還是女兔寶寶厲害?

4、幼兒遊戲,師指導並提出要求。

師:小兔們都認真地學會了跳的本領,現在可以到菜地幫媽媽幹活了。媽媽有幾個要求,請小兔們記牢了:A用媽媽教的`本領lsquo;雙腳併攏,輕輕跳,到菜地挑選自己喜歡的菜,一次只能挑一個,再將菜放到相應的籃子裏。B跟着音樂跳,跳到菜地時不擠不搶,互相幫忙。

①幼兒集體到菜地幫媽媽幹活。

師:好了,小兔們可以出發了,媽媽要看一看哪隻小兔最棒,摘菜摘得又快又好。

②師小結,指出幼兒所存在的問題,強調兔跳的基本動作要領。

③幼兒又一次集體到菜地幫媽媽幹活。

師:媽媽看到菜地裏還有很多菜沒摘完,請小兔們幫媽媽摘完好嗎?記住,要把菜放到相應的籃子裏。

5、放鬆活動:謝謝你的小手擺一擺,謝謝你的小腳踢一踢,謝謝你的腰扭一扭,謝謝你的小腿拍一拍。

師:小兔們都愛勞動,幫媽媽做了這麼多的事情,媽媽非常高興。現在我們一起把菜擡回家,媽媽做菜給你們吃。

活動反思:

小班孩子很喜歡到戶外活動,能到戶外做遊戲,孩子們都躍躍欲試。本次的體育活動我以兔媽媽帶寶寶們去拔蘿蔔遊戲導入活動,一開始就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及興趣。感到不足的是:在活動中教師的調動做得不是很好,在場地設置方面也做不夠,還有就是在講解的時候語言不夠精煉。

小百科:兔子從體型上分類,可分爲大型兔、中型兔和小型兔,大型兔的體重大約在5~8公斤左右(也有少數超過8公斤),中型兔的體重大約在2~4公斤左右,小型兔的體重大約在2公斤以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按照序觀察圖片,學習描述小動物的表情。

2、懂得小夥伴要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活動前組織幼兒玩蹺蹺板,讓幼兒自由交際玩蹺蹺板的感受,學念兒歌《蹺蹺板》。

2、材料配套:掛圖、幼兒活動操作材料《語言·蹺蹺板》

活動過程:

一、以"蹺蹺板"的兒歌引出活動的內容。

引導語:小朋友們都喜歡玩蹺蹺板,玩蹺蹺板真快樂。我們一起朗讀一遍兒歌《蹺蹺板》:"蹺蹺板,真好玩,你上天來我入地。上去好像坐飛機,下來好像坐飛船,一上一下真快樂"。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上小動物玩蹺蹺板時發生了什麼事情。

二、一次性出示四幅掛圖,引導幼兒自由觀察和交流。

啓發幼兒交流:小兔子在做什麼?小熊來了以後怎麼做?結果怎麼樣?

三、引導幼兒觀察圖片,逐幅啓發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和講述圖片內容。

1、圖①:公園裏,小白兔和小灰兔在玩什麼?它們玩得怎麼樣?(豐富詞彙:開心)

2、圖②③:這時來了一隻小熊,它做了哪些不對的事?它是怎樣對待小灰兔和小白兔的?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表情怎麼樣?(豐富詞彙:害怕)

3、圖④小熊還說了什麼?小白兔和小灰兔怎麼樣了?

四、引導幼兒相互講述圖片的內容。

五、要求個別幼兒利用掛圖或操作材料中的《蹺蹺板》,在集體面前完整講述圖片的內容。

六、討論交流,給圖片取名。

議一議:

小熊做了哪些不對的事情?它應該怎麼做纔對?小夥伴要怎樣玩蹺蹺板纔會玩得高興又快樂?我們可以給圖片取個什麼名字?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教學意圖:

在開展主題活動“大與小”的過程中,幼兒對於量的比較有了初步的知識經驗。圖畫書《阿比比一比》通過角色遊戲將大小、多少、長短等量的比較蘊涵其中。在小班後期爲使幼兒進一步複習、鞏同相關知識經驗,通過閱讀活動充分挖掘圖畫書在科學領域的教育價值,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教師設計了講述與實物操作交替進行的活動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書中內容,感受閱讀快樂。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實物的探索性活動,理解書中蘊涵的比較關係,感受從不同角度比較結果的不同。

2、能自主翻看圖書,理解畫面和故事內容,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人物的理解和感受。

教學準備:

1、物質準備:實物梨和李子、帽子和圍巾;圖畫書人手一本;故事課件、電腦、投影儀。

2、經驗準備:幼兒對比較大小、多少、長短有一定的經驗。圖畫書《阿比比一比》投放在閱讀區供幼兒自由翻閱。

重難點:

重點:幼兒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和感受。

難點:自主翻看圖書,瞭解故事內容,理解從不同角度對事物進行比較,其結果不同。

教學過程:

1、邊講故事邊演示幻燈片,並出示實物引起幼兒閱讀的興趣。 (1)閱讀故事《阿比比一比》,着重觀察人物的表情和語言。引發幼兒思考,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想法並進行演示。

(2)幼兒操作實物梨和李子(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多少,引導幼兒進行討論。

教師:這是誰的梨和李子?他們要比一比誰多誰少?他們會怎麼比?請幼兒將實物按自己的想法擺放好。

教師:小朋友是按一個梨一個李子這樣擺的,(www。xiaoxiandou。com)那誰多誰少?

幼兒:李子多。因爲李子還有呢。

(3)出示實物帽子和圍巾,引發幼兒討論,大膽演示自己的想法。

教師:圍巾和帽子怎麼比?你們覺得是帽子大?還是圍巾大?

幼兒:圍巾大,帽子小,圍巾能把帽子蓋住。

教師:那帽子還能把圍巾扣住呢?到底誰大呢?

幼兒:就是圍巾大。

2、幼兒閱讀圖書,瞭解書中人物的比較方法和結果。 教師:請小朋友自己看看,之後他們又比了什麼?

幼兒自主翻閱圖書。教師指導幼兒有序翻閱,通過看圖尋找答案。引導幼兒說說在書中發現了哪些不同的比較方法,鼓勵幼兒進行嘗試。

幼兒:小貓的尾巴長,小兔子是拿線比的,小兔的尾巴短。

教師:小貓和小兔子用他們的身體比長短,小朋友可以用什麼地方比長短?我們來比比誰的長誰的短。

幼兒:用手,用腳,用頭(與同伴用身體部位進行比較)。

延伸活動:

教師組織幼兒討論幼兒感興趣的問題並生成相關的活動。

幼兒1:我討厭這隻貓。

幼兒2:我討厭兔子。

教師:現在咱們有爭論了,有的喜歡貓,有的喜歡兔子,因爲用毛線做尾巴不公平,下次活動我們再討論你爲什麼不喜歡貓。

主要內容:

1、教師運用多種閱讀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比較關係。

教師運用觀看幻燈的集體閱讀、人手一本圖書的個體閱讀、提供實物的操作和遊戲,幫助幼兒很好地理解書中所蘊涵的比較關係。教師瞭解本班幼兒的已有經驗,對於各領域小班目標的把握充分,在閱讀活動中幫助幼兒理解鞏固相關的數學概念,爲幼兒學習新經驗奠定了基礎。

2、教師順應幼兒興趣,滿足表達需要。

當幼兒在聽故事的過程中發生爭論時,教師敏感地意識到是幼兒對活動產生了新的興趣點,順應幼兒的興趣及時組織了討論,滿足幼兒表達情感的需要。針對幼兒出現預想不到的現象,教師用提問方式支持幼兒討論,體現出教師對幼兒的理解和尊重。

3、教師對於“幼兒重視的公平性”沒有充分關注。

(1)幼兒爲什麼不喜歡故事裏的人物?這反映了他們怎樣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需要?幼兒對故事的反應,體現出他們對遊戲的公平性有自己的想法,這需要教師理解。他們在與同伴相處和交往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但是故事中的人物不是他們喜歡的朋友關係,角色發生的矛盾不是幼兒想得到的結果。教師在這裏缺乏引導,使幼兒產生不喜歡的情感,從而引發了爭論。

(2)教師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對人物的好惡是否對幼兒產生了影響或暗示?教師在講故事時用什麼語氣、聲調不會對幼兒的情感傾向產生影響?書裏沒有正面和反面人物,只有結果輸和贏,但是幼兒聽故事時卻產生兩種情緒和情感,值得教師進一步思考。

(3)對小班幼兒來說,在比較關係中,同類物品的比較好理解,不同類別的物品沒有可比性,比較難理解,在後續活動中教師可通過相關活動幫助幼兒理解。

教學評析:

1、教師在設計主題活動時,嘗試用一本圖畫書(一個故事)作爲切人點開展主題活動,比較符合小班幼兒喜歡聽故事的年齡特點。先在圖書區投放要講的書,引起幼兒對新書的興趣,然後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滿足幼兒對故事書的好奇心,故事的選擇能夠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活動準備較充分,運用幻燈的形式講故事,更加生動直觀,有利於抓住幼兒的注意,在幼兒提出問題和發生爭論時,教師能夠注意傾聽幼兒的發言,通過玩遊戲進一步加以引導,讓幼兒親身體驗不同的比較方法,較好地完成本次活動目標。

2、教師的小組反思中,較充分地分析和挖掘了幼兒出現不同觀點的原因,同時關注到活動使用的圖畫書在其他領域的教育價值。但本次活動的主要目標,重點在於幫助幼兒理解圖書的比較關係,小組反思交流中沒有展開充分的研討。對於兒童圖畫書與語言領域目標結合方面有一定欠缺,是教師羣體反思中需要注意的。

附:故事《阿比比一比》

阿比到西山採了一大袋梨,阿吉到東山採了一小袋李。

阿比說:誰採得多?咱們比一比!

阿吉說:要比多,沒問題。一個梨子一個李,兩個梨子兩個李,一對一來排整齊,五個梨對五個李。阿比的袋子已空了,阿吉還有一堆李。

阿比說:比多算你贏,比大不一定。我的梨子比你的李子大。

阿吉說:已經比過梨和李,應該比比別的東西。

阿比摸摸頭:好,那麼就比頭上的東西吧! 我的帽子蓋在地上可以畫出這麼大的圓。可是呢,阿吉解開頭巾,攤在地上畫了一個方。

阿吉說:方的圍住圓的,我的比較大。

阿比說:把你的頭巾疊一疊,塞到我的帽子裏,頭巾就不見了,還是我的大。 可是呢,阿吉用頭巾把阿比的帽子包起來。

阿吉說:還是我的大。

阿比說:我有帽子沒頭巾,你有頭巾沒帽子。帽子頭巾不能比,我們來比長短吧!

阿吉問阿比:比長短?用什麼比?阿比笑眯眯地說:當然是用尾巴比啊!

阿吉說:可是我忘了帶尾巴出來呀!

阿比拉着阿吉身上露出來的毛線頭說:你看,這不是一條新的小尾巴嗎?

阿比伸直尾巴量一量,哦!好長,有三塊木板那麼長。可是呢,阿比幫阿吉拉直了毛線小尾巴,一塊木板、兩塊木板、三塊木板……越拉越長、越拉越長.嘿!沒完沒了啦!阿吉的毛線尾巴,好長,好長,好長!

教學反思:

能夠根據幼兒已有生活經驗設計教育活動,並在活動前進行充分的知識準備,在圖書角提前投放圖書,引起幼兒閱讀興趣,激發幼兒瞭解故事內容的願望。

在閱讀故事的過程中,設計幼兒探索環節,進一步激發幼兒瞭解書中角色的對話、動作等具體情節的興趣,使幼兒在整個活動中,保持較好的注意力,能夠跟隨教師的引導理解故事內容,並且在遊戲環節中幫助幼兒將問接經驗順利過渡到直接經驗,較好地實現了教育目標。當幼兒產生新的興趣點時能夠順應幼兒的興趣組織討論,滿足幼兒表達自己情感的需要。

不足之處:

在幼兒對“帽子大還是圍巾大?喜歡阿比還是喜歡阿吉?”發生爭論時,教師雖然給予了支持,但是沒有給幼兒提供更大的空間和更多的時問進行討論。由此可見,教師和幼兒對於圖書的關注點存在差異。教師應對幼兒的興趣點有比較細緻深入地瞭解,從而抓住爭論的問題,引導幼兒充分討論就更好了。

選孩子喜歡的活動,給孩子質疑的空間,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孩子學習的動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學習用恰當的詞彙描述物體的顏色、形狀等。

2.能大膽地用語言表述自己的觀察、猜測與想象,感受幽默有趣的情節。樂意和老師一起分享故事。

  活動準備:

繪本書《好餓的小蛇》;課件;其他食物圖片(西瓜、梨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故事。

二、看課件,講故事

1.封面上有誰?小蛇餓了,它會找什麼吃呢?

究竟小蛇會發生一件什麼有意思的事情?

2.出示蘋果,小蛇發現了什麼?誰能用好聽的話說說是怎樣的蘋果?小蛇會怎麼吃呢

3.吃下蘋果的小蛇的圖片,蘋果到哪兒去了呢?誰來指一指

4.翻開香蕉圖片,小蛇又要去吃東西了,發現了什麼?它會怎麼吃?

5.翻開吃下香蕉的小蛇圖片,香蕉到哪兒去了?像什麼?

6.師:小蛇還要去找吃的呢!這次小蛇吃了什麼?

7.出示三角形的飯糰,原來小蛇吃了一個三角形的飯糰。真是一條貪吃的小蛇

8.原來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

9.出示菠蘿圖片。

10.出示一棵蘋果樹,小蛇會怎麼去吃呢?

11.翻開吃了大樹的小蛇圖片,小蛇到哪兒去了?

三.完整講述故事

這個好聽的故事就藏在這本圖畫書裏,你知道這個故事叫什麼名字嗎?

完整看圖書講故事。老師講,幼兒大膽表演

四.遊戲:

小朋友,你肚子餓的時候你會找什麼好吃的呢?我們也來學學小蛇,出去找東西吃吧!

老師帶領幼兒學小蛇扭啊扭的去找吃的東西,學小蛇“啊嗚”吃掉,說說自己的肚子變成了什麼?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