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的幼兒園社會教案四篇

本文已影響 2.95W人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幼兒園社會教案四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身體動作表示數字字形。

2、培養幼兒願意與同伴合作、體驗完成任務的樂趣。

3、通過學習製作名片,爲幼兒創造交往的機會,提高交往能力。

  二、活動準備

1、課前收集不同的名片,讓幼兒欣賞各種名片,瞭解它們的用處及圖案。

2、請家長教幼兒學會正確書寫自己的名字及家中的電話號碼。

3、各色卡紙、水彩筆,1―10數字卡片。

  三、活動過程

(一)、集中活動

1、教師出示1―10數字,幼兒說出上面是什麼數字。

提問:你知道自己的電話號碼嗎?

你好朋友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2、教師啓發幼兒把自己的身體當成數字變一變

蘇鑫磊:用兩手的大拇指和食指連起來表示數字

吳磊:用食指當成筆寫數字

謝越:將身體下蹲抱成一團表示數字

陳昕怡:將一手臂平伸或彎腰表示數字

劉鬱:四肢併攏立正或躺着表示數字

3、玩“我是數字變、變、變”遊戲

教師要求幼兒自由組合多人合作,把身體變成數字表現出來。

闕子龍:坐在地上,林澤龍小朋友躺在他的腿上組合成數字4。

有許多幼兒搭成火車,有的手拉手還有的躺着連接起來組合成數字

陳露:將身體下後腰,吳鑫傑小朋友站在她旁邊組合成數字6。

4、玩“麥當勞”遊戲

教師說一個數字,幼兒背對觀衆用自己身體上的麥當勞(臀部)寫數字。例如:教師說數字4,幼兒背對觀衆腳尖踮起,用麥當勞(臀部)先左右,後踮起下蹲,寫出數字4的字形。也可請一名幼兒用麥當勞寫數字,請全班幼兒猜出數字

(二)、分組活動

一組:玩“麥當勞拔號碼”遊戲

幼兒自由組合,用自己的麥當勞表現自己或好朋友的電話號碼,讓同伴猜號碼。例如:一名幼兒用麥當勞(臀部)寫自己的電話號碼:2884551,其他二位幼兒猜出電話號碼,猜對後,給對方一個鼓勵。(擁抱一下)

二組、製作名片

1、欣賞名片

提問:名片上有什麼?名片有什麼用處?

2、討論:你想設計什麼形狀的名片?想一想,怎樣使名片更好看?

3、幼兒設計製作名片,教師巡迴指導。

a、提醒幼兒寫清自己的姓名,家中的電話號碼。

b、製作完的名片可以進行裝飾。

章志楷:用手指印畫在紙上,用水彩筆塗上各色的手指頭,最後在手心裏寫上自己的姓名與電話。

陳璐:她愛吃蘋果就把名片做成蘋果形狀。

子龍:把名片做成奧特曼形狀。

希明:將名片做成心形。

謝越;把名片做成數碼寶貝形狀。

4、幼兒之間相互介紹,互贈名片,並說一句祝福語

(三)、延伸活動

1、課餘時間,鼓勵幼兒製作名片送給朋友。

2、利用名片玩角色遊戲。

教師分析及活動反思

1、整個活動營造了一個寬鬆、自然、愉快的學習環境,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在活動中幼兒語言交流特別多,不斷地與他人互動,形成了良好的師幼互動,互相學習的氣氛。

2、讓幼兒玩中學,學中玩,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特別是遊戲“我是數字變變變”“麥當勞”“麥當勞拔號碼”等,讓幼兒自由組合,幼兒用自己的身體變數字,用自己的麥當勞(臀部)寫數字,趣味性較強,幼兒玩得很投入,很開心,同時發展了幼兒想象力。

3、讓幼兒自由設計名片,發展了幼兒的創造力,幼兒設計的形狀真是多種多樣,讓我十分驚喜。有水果形、月亮形、心形、小鳥形、蝴蝶形、花朵形、葫蘆形、手指形、星星形、還有一些動畫人物有奧特曼、數碼寶貝、皮卡丘,形狀十分可愛,幼兒也很喜歡打電話這種交往聯絡方式,通過此活動,促進了幼兒的交往能力,讓幼兒在合作中體驗成功的喜悅,也使我更深刻地感到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比較古代男孩、女孩與現代男孩、女孩的不同之處。

2.運用已有經驗大膽的進行創作、表現自身的感想。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有關古代男孩與女孩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從故事《木蘭從軍》引出話題。

1、教師和幼兒一起回憶、講述故事《木蘭從軍》。

師:"小朋友們,你們還記得木蘭從軍的故事嗎?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師幼一起討論花木蘭爲什麼要女扮男裝才能去當兵。

師:"請小朋友們想一想花木蘭爲什麼要扮成男孩代爸爸打仗?"小結:因爲古代的時候女人是不能上戰場的,行軍打仗是男人的事情,所以要女扮男裝才能代她父親打仗。

(二)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討論古代男孩與女孩的不同之處。

1、觀察並說一說古代男孩與女孩服裝、髮型的差異。

古代的男孩穿衣服和褲子,女孩則穿裙子;古代的男孩全部的頭髮都是朝上紮起來,女孩則是披着或者挽着髮髻。

2、觀察並說一說古代男孩與女孩生活內容的差異。

古代的男孩要到外面去幹活,比如種田、做生意等。還有要讀書考試光耀門楣。女孩子則是在家燒飯做菜、織布等幹家務活。

3、大家互相討論,花木蘭爲什麼不能當兵上戰場。

古代的女孩是不能隨便外出的,她們得在家料理家務活。只有男孩子纔可以外出打戰,所以花木蘭不能上戰場。

(三)大家討論現代男孩、女孩與古代男孩、女孩的不同。

1、說一說現代男孩、女孩與古代男孩、女孩活動的不同。

現代男孩、女孩活動的範圍很廣,女孩和男孩可以做同樣的事情,女孩也可以上學,也可以到外面去玩……。而古代的男孩和女孩則分工很明確,女孩子是不可以隨意外出的。

2、比較現代男孩、女孩與古代男孩、女孩在服裝、髮型方面的差異。

現代男孩與女孩服裝和髮型可以多種多樣,男孩也可以扎辮子、穿裙子;古代男孩與女孩卻只能穿特定的衣服,梳特定的頭髮。

(四)幼兒自由想象:假如我是花木蘭……

1、引導幼兒圍繞"假如我是花木蘭,我會做……我希望……"展開想象。

2、幫助幼兒從花木蘭的服飾、動作等方面將想象的內容表現出來,也可創編故事情節。

反思:

在活動的組織與互動過程中,我比較關注遊戲活動積極氛圍的渲染。通過變一變、猜一猜、試一試等手段,充分調動小班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他們身體的不同感官都調動起來,快樂的學習。

當然,在活動中的迴應還不夠靈活,當孩子說“男人女人”時,只是直接糾正爲“男孩女孩”,其實這裏可以拓展驗證。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平常與孩子的交談中,我發現孩子們談論得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媽媽.我爲了給孩子進行一個情感教育,所以我們精心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引導孩子學會關心,體貼媽媽,激發愛媽媽的情感,知道媽媽辛苦.

活動目標

1、瞭解媽媽從事的工作,知道媽媽的工作很辛苦,媽媽在工作中表現得很棒.

2、通過學習詩歌,感受到作品中的感情色彩.

3、發展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媽媽從事的工作,知道媽媽的工作很辛苦,媽媽在工作中表現得很棒.

難點通過學習詩歌,感受到作品中的感情色彩.

活動準備

1、請家長準備一張自己的工作照.

2、詩歌碟.

3、歌曲碟

活動過程

一、音樂入場.

二、小朋友們,你們看,今天爸爸媽媽來看你們了,你們高興嗎?向爸爸媽媽打聲招呼吧.(爸爸媽媽:哎)

三、1、教師打開收集到的相片集,請幼兒在照片中找一找,哪位是自己的媽媽.

2、引導幼兒結合照片,爲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媽媽,找到媽媽的照片.如媽媽的名字,媽媽在哪工作等.

教師小結:每個小朋友都很能幹,有很多了不起的本領,可以把你們的媽媽介紹給老師和小朋友,真的很棒!

四、學看圖編詩歌<<我愛我的媽媽>>

教師邊出示掛圖,邊引導幼兒看圖說話:我愛媽媽的什麼?

師:小朋友們,你愛你們的媽媽嗎?(愛)你愛你媽媽的什麼呢?(出示第一幅圖畫)1、我愛我的媽媽,媽媽爲我梳頭髮。2、我愛我的媽媽,媽媽爲我洗衣服。3、我愛我的媽媽,媽媽爲我做米飯。4、我愛我的媽媽,媽媽教我畫圖畫。我愛我的好媽媽!

教師小結:讓幼兒看着圖畫,集體念一遍詩歌。

五、讓家長參與活動。

老師請你們的媽媽來說說,媽媽回家後會爲你們做些什麼?老師請孩子的媽媽講講在家張爲孩子做了什麼事。

師:請誰的媽媽?好,有請xx的媽媽來講講您在家和寶寶做什麼事的呢?講完後,讓寶寶給媽媽一個擁抱,親一親自己的媽媽(請3-4位家長參與活動)

六、親子游戲(分男 、女家長兩輪進行)

師:請男家長站在幼兒的面前,聽老師的口令做相應的動作。第一輪:爸爸蹲孩子跳,爸爸蹲完孩子蹲;孩子蹲爸爸跳,爸爸跳完孩子跑:孩子跑,爸爸跳完抱起孩子像飛機一樣飛回位置。 第二輪:請媽媽站在孩子的面前做與上相同的遊戲。

七: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媽媽,是孩子最熟悉的一位家庭成員,讓孩子感受到媽媽哺育孩子長大是一件多麼辛苦的事,給孩子瞭解媽媽辛苦的同時,更鼓勵孩子運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只是在課堂上,還有一小部分的孩子在表達自己是怎麼愛媽媽的時候,語言表達還有所欠缺。比如和多孩子就是跟着別的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沒有自己的一些其他想法。我覺得中班的孩子更應該有自己的見解,做到課堂上多留空間給孩子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萌發創造寧靜環境的願望,有初步的環境意識

2、感受噪聲和樂音並會區別,知道噪聲的危害。

3、會用各種形式表達對樂音和噪聲的感受。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初步知道什麼是樂音、什麼是噪聲

物質準備:錄音機、錄有噪聲和樂音的音帶、筆,製作“安靜”標誌的`“靜”字剪刀、圓形卡片、小木棍、長方形卡紙等工具和材料.

活動過程 一、感知樂音和噪聲.

(1)幼兒隨着優美的音樂做動作,突然錄音機裏傳出刺耳的電鑽聲。

(2)幼兒自由議論之後,請他們說說剛纔是什麼東西發出來的聲音?聽起來感覺怎樣?

(3)放錄音,請幼兒聽聽小鳥的叫聲,說說聽這種聲音的感覺。

教師小結:我們把悅耳動聽的音樂叫做樂音,把那種刺耳、難聽的聲音叫做噪聲。

二、區別樂音和噪聲。

(1)請幼兒聽小溪流淌的聲音和嘈雜的市場叫賣聲的錄音,說說哪種是樂音,哪種是噪聲。

(2)請幼兒用動作來表示樂音和噪聲。聽到樂音時用優美的舞姿來表示,聽到噪聲時用誇張的表情來表示。

(3)請每一位幼兒自選一種樂器,嘗試發出樂音。教師巡迴指導,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發出樂音的。

(4)教師用一種樂器演奏出兩種聲音,請幼兒說說哪種是樂音,哪種是噪聲,爲什麼同樣的樂器,演奏同樣的節奏,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教師小結:美妙的樂音放大音量後會變成噪聲。所以平時我們要控制音量,不要把樂音變成噪聲。

三、瞭解噪聲的危害。

你們還聽到過哪些噪聲?你們喜歡噪聲嗎?爲什麼?

四、創造安靜的環境。

(1)噪聲的危害那麼大,我們可以用什麼辦法來減少噪聲呢?哪些地方特別需要安靜?

(2)啓發幼兒大膽想象,利用材料製作“安靜”標誌。如在圓形卡片中間畫上嘴和手指;在長方形紙

上畫上睡覺的小朋友,然後插上小木棍做成標牌,在圓形卡片上貼上“靜”字等。

延伸活動

幼兒把自己設計、製作的各種“安靜”標誌貼到(或插到)適當的地方,如午睡室、醫務室、圖書室等處。

觀察記錄:

活動課“樂音與噪音”中,我問:“噪音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傷害?”子浩大聲的回答:“人聽了,睡覺的時候睡不着,還有耳朵會聾的……”。子儒不等子浩說完就搶着說:“還有別人在說話的時候不能大聲說話,這樣別人就聽不清楚。”我接着問:“我們應該怎樣做,來減少噪音呢?”我特地請子儒回答,她很高興的回答:“我們講話的時候要輕輕,別人在講話時不能插嘴。”我笑着說:“那剛纔子浩在講話的時候你在做什麼?”她紅着臉這才意識到自己的錯。

可見,他的行爲還不是完全受意識的控制。因此我認爲單單隻培養幼兒的環境意識是不夠的,還要加強環保行爲的培養。我們老師必須要重視其他環節,關注其他環節中出現的事,進行隨機教育。讓幼兒學到的環保行爲得到實踐,讓幼兒們在實踐中取得有益的經驗。從而體現了“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的真正含義。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聽到一些噪聲,如:大聲地講話、發出尖叫聲、音樂活動中雜亂的敲擊聲等,而且勸阻效果甚微。在我們的生活中,噪聲也無處不在,教育幼兒區分樂音和噪聲迫在眉睫。根據《綱要》和幼兒的年齡特徵以及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我們必須使這樣抽象的概念化的知識化爲具體形象的遊戲。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區別感受樂音和噪聲,並用不同的形式表現。圍繞這個重點,啓動幼兒的各種感覺器官去感知,如用耳朵聽、用動作表現、用手畫自己的感受等,使幼兒充分理解,同時還讓幼兒從自己發現中來理解噪聲的危害,並共同來參與環保活動,使環境意識深入幼兒的心田。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