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的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錦集8篇

本文已影響 3.39W人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錦集8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學習將圓形紙剪貼成錐形。

2. 加深對昆蟲的認識。

3.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 感受色彩對比。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幼兒手眼協調能力.引導幼兒觀察步驟圖完成作品。

活動準備

1. 剪刀、雙面膠若干,畫有樹葉的圖畫和畫有縱向格子的遊戲紙若干。

2. 每個幼兒《快樂手工》一冊。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步驟圖製作的先後步驟來完成作品。

1. 先剪出七星瓢蟲頭部和身體的輪廓。

2. 在裁剪處剪一刀,提醒幼兒別剪太深。

3. 在粉色粘貼處貼上雙面膠,注意粘貼的邊緣要對齊,貼緊,壓平.幫助幼兒掌握內貼的粘貼方法,教師巡視給予動手能力弱的幼兒適當幫助。

4. 展示作品,相互評價誰的作品最漂亮,教師給予表揚。

二、七星瓢蟲是益蟲

1.七星瓢蟲身上有幾個斑點?它們住在哪裏?喜歡吃什麼?

2.小朋友還見過哪些不一樣的瓢蟲?

3.教師小結:背上有七個斑點的是七星瓢蟲,它們是益蟲.它們喜歡住在植物從中,捕食麥蚜,棉蚜,桃蚜等害蟲減少害蟲對農作物的損害,被稱爲“活農藥”有些有十二個斑點或者二十個八斑點的瓢蟲是危害植物的害蟲。

三、七星瓢蟲遊戲

1.把七星瓢蟲放在桌子上,吹氣讓它前進,到達有害蟲的葉子上消滅害蟲。

2.分組讓幼兒將瓢蟲放在1—10的格子上,以石頭,剪子布前進一格,比一比誰先到終點。

教學反思

對於這節手工課,總的來說大部分幼兒都能獨立完成得很好,基本都能自己按照步驟圖來完成作品,也能懂得七星瓢蟲是益蟲,就是在延伸遊戲的時候,我選擇在室內進行,沒能讓幼兒自主的發掘幼兒的玩法。我應該把遊戲延伸到戶外進行,讓幼兒自由發揮玩法。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多種顏色表現夏天不同的水果。

2、通過觀察、練習,瞭解並學習畫出各種不同形狀的水果。

3、知道要換顏色是,將自己的畫筆洗乾淨再使用,保持顏色的乾淨。

活動準備:

1、各種夏天水果圖片一張。

2、幼兒人手一支鴨嘴筆,一張繪畫用紙。

3、每組紅、黃、綠色的顏料各兩盤。

活動過程:

1、感知夏天水果的多種多樣。

教師:你知道夏天有哪些水果嗎?教師一一出示這些水果的圖片,問:"這水果是什麼樣子的呢?像什麼東西呢?是什麼顏色的呢?"幼兒一一說出這些水果的形狀特點及與什麼樣的物體相似,並根據圖片說說水果的顏色特點。

2、幼兒嘗試練習手指繪畫:夏天的水果。

教師:我們用自己的手指做筆,畫畫夏天的水果吧。啓發幼兒使用自己的手指在桌子上練習畫不同的水果。

3、幼兒使用鴨嘴筆,練習繪畫:夏天的水果。

教師出示鴨嘴筆,幼兒指認名稱。幼兒嘗試使用鴨嘴筆在桌子上練習繪畫。

4、觀察桌子上顏料的色彩,嘗試自己說說作畫的過程。

幼兒觀察桌子上顏料的擺放,引導幼兒用水粉顏料畫水果。

提醒幼兒注意:如果要換顏色,要把自己的筆放在水裏洗一洗,纔可以再次使用。(讓幼兒可以說說這樣洗筆的好處。)

5、繪畫活動。

幼兒進行繪畫活動,教師在過程中不斷地指導。

6、評價。

幼兒根據顏色的乾淨程度和水果形狀的相似性進行相互評價。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創造性地運用方形盒子排列組合,感受創意或規律組合帶來的視覺美。

2.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習客觀評價同伴的作品。

3.在變廢爲寶的活動中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幼兒製作工具:大、中、小廢舊紙盒、海綿膠、kt板、小籮筐

活動過程:

1.出示課件,啓發幼兒想象,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老師想聽聽你們的想法?可以放些什麼物品呢?

2.演示課件,初步感受格子牆特點。

師:格子牆的格子們,你們發現有多少呢?幼兒討論回答。師:有很多的格子。大大小小的排列很漂亮。大大小小的廢舊盒子組合在一起,並沒有佈置滿全部的畫面。

3.欣賞思考,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將抽象的圖形與現實生活中相應的事物聯繫起來。

(1)提問:你們從這面格子牆裏想到了什麼?

(2)演示課件,展示從格子牆中聯想到的事物。

4.隱性示範,幫助幼兒掌握佈置格子牆的要點,進一步展現延續想象格子牆的特點。

(1)出現小部分作品,啓發幼兒思考,這幅格子牆像什麼?格子是按規律大大小小排列。

(2)教師強調要點:從不同角度放盒子的位置,進行大小盒子組合

(3)你們從這幅畫裏看到了什麼?我看到了飛馬,我就給飛馬塗上

5.幼兒創作

(1)教師提出要求。選擇大小不一的盒子,幼兒共同合作,在kt板上進行造型組合,邀請老師欣賞,或許會提供一些好的意見,再確定,撕海綿膠,固定在板上。

(2)鼓勵能力較弱的幼兒大膽發揮想象,引導能力較強的幼兒從不同角度進行想象,豐富畫面。

6.展示作品,分享創作的快樂。

(1)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一說小組合作完成的作品。

(2)師進行小結,請幼兒將格子牆帶回教室,繼續完善軟裝飾。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過程:

1、運用各種點、線、面來表現巨人的各種有趣的形態。

2、大膽想象、創作,體驗畫“巨人”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自編的“巨人的故事”。

2、形態各異的線描畫巨人範例若干,黑色水筆,白紙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1、講故事,引出主題,激發幼兒畫巨人的興趣。

“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客人,是誰呢?聽完故事就知道了。

老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幼兒傾聽,欣賞)

“故事裏講的是誰?(巨人)(教師同時出示巨人範例若干)

2、引導幼兒欣賞巨人範例。感受巨人的有趣和畫面的美。

“看了老師畫的巨人,你感到什麼地方很有趣?”

幼A:巨人的身上可以開汽車、種樹。

幼B:巨人的頭像太陽,有角、帶刺。

幼C:巨人的眼睛像花朵……

“這些畫你什麼地方你最喜歡?”

幼A:用點和線畫的太陽手。

幼B:巨人頭上用弧線畫成的花紋很美,我很喜歡。

“這些巨人真有趣,原來是用各種點、線、面來表現有趣的巨人。”

3、通過自由討論、交流,激發幼兒用點、線、面來表現有趣的巨人。

“今天我們一起來畫巨人,讓我們來想想怎樣畫一個有趣的、喜歡的巨人呢?”

幼A:在“巨人“的手臂上可以種一大片花。

幼B:用弧線在“巨人”身上造一座娛樂城。

幼C:在“巨人”的腳上可以開汽車……

“你想用什麼樣的點、線、面來表現巨人?”

幼A:用折線來畫巨人的外型,在它的身體上造一座游泳池,小朋友可以游泳、嬉水……

幼B:用弧線來造巨人的頭、眼睛,斜線造身體,用橫線、豎線造巨人的手和腳。

“現在我們就來畫巨人,用你喜歡的方法來表現巨人;用有趣的點、線、面來畫巨人。”

4、幼兒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⑴鼓勵幼兒運用線描畫的技能大膽想象、創作、設計有趣的、與別人不同的巨人。

⑵照顧幼兒的個體差異,鼓勵能力差的幼兒可運用選擇、組合方法。

⑶提示幼兒注意繪畫握筆姿勢和手眼距離。

5、作品評價。

請幼兒互相欣賞同伴的作品。

“你最喜歡哪個巨人,爲什麼?”

“你用什麼方法表現巨人的?”

“小朋友畫的巨人都很有趣,現在你們互相交流一下,把你畫的巨人介紹給好朋友聽,好嗎?”

附:巨人的故事

有個巨人,它很高,手臂長得象高架公路,腿長得象電視塔,大腦袋像個太陽。它本領可大了,能走能跑,還能發電,公路不通時,它把手臂一伸,汽車就能過,遇到河流,它腿一跨就過去了。它是人造的,當然和人類最要好。人們把房子、汽車、學校、遊樂場都造在了它得身上,要去什麼地方方便極了。當人們遇到困難,它總是高興地幫助別人。小朋友現在知道它是誰了吧!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名稱:區域活動教案――扇子創意製作坊

班級:中班

 活動目標:

1、 引發幼兒對扇子這一日常用品的探究興趣。

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環境創設:

一、 信息資源的準備

1、 收集各種扇子實物,互相介紹自己的扇子,尋找各種扇子的異同,啓發幼兒按大小、形狀、製作材料(綢面、藤面、葵葉、鵝毛、紙、木等)、扇面圖案進行分類。

2、 家長與孩子共同收集跟扇子有關的故事、錄像、圖書、圖片等資料,鼓勵幼兒將查找途徑、內容用圖表形式記錄下來(見圖一)。

3、 在室內佈置有關幼兒參觀商場、購買扇子的照片,同時把幼兒圍繞扇子所提的問題及如圖一的記錄表展示在牆面上。

二、 工具與材料的`準備

1、 多用組合架。用鐵絲做一個架子固定在牆上,將相關的工具與部分裝飾用品串掛在組合架上,如線團、包裝紙等。在剪去瓶口的礦泉水瓶、酸奶瓶內插裝畫筆、尺子、鉗子、小鋸子、剪刀等工具。

2、 趣味廢紙箱。既可美化活動區,又能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如將蛋糕盒縱向裁半,將其裝飾成孩子頭像或其他形象,穿繩懸掛在區角牆壁上。也可直接將經過裝飾的方形紙箱放在區角。

3、 製作材料及方法(。有待裝飾的扇面和扇頁,白志、色紙與廢舊掛曆紙,有孔的薄木片、薄竹片條等,啓發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選擇材料進行製作,作品完成後可用各色絲線飾扇把。

(1) 編織。將厚卡紙均勻切割,可用彩條紙條上下穿插編織扇面。

(2) 刺繡。將各種質地、顏色的布用小螺絲固定在四周鑽孔的薄木片上,可以多用組合架上自取彩色絲線,自畫圖案刺繡扇面。

(3) 繪畫。用厚卡紙或快餐盤作爲扇面,用彩筆或其他材料進行裝飾。

(4) 串扇骨、糊扇面。協助幼兒用長鉚釘將有孔的薄竹片條串連起來,一端加上小墊片固定,再在扇骨上糊上扇面,並加以裝飾。

(5) 摺疊。用各種色紙摺疊扇子。

活動擴展:

1、 體驗扇子在生活中的用途。

2、 挑選合適的扇子到音樂區表演節目。

3、 師幼共同佈置環境。一是設立作品陳列區,供幼兒觀賞與分享。二是將扇面垂直串接裝飾活動室,或平行排列(如波浪形)裝飾牆面,或將扇子與其他物品組合裝飾(如可將扇面想象爲松葉、花朵等)。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秋天是收穫水果的季節。橘子孩子們都吃過,酸酸甜甜也受到了他們的喜愛,剩下了許多的橘皮,在操作過程中讓孩子瞭解橘皮還可以進行裝扮,感受裝扮後的花瓶不一樣的美。

前期的活動我們曾進行過彩紙的撕貼進行裝飾,如披薩餅、生日面等。而此次是利用吃剩下的橘皮進行裝扮,應該是幼兒首次接觸到別樣的裝扮材料,爲其拓展開思路,能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對其創造力的培養有所幫助。

活動共分三個環節展開,第一環節讓幼兒初步瞭解橘皮是可以用來裝扮的,(教案:)第二環節是此活動的重點環節,通過看——親手嘗試撕橘皮感知橘皮花瓶的別樣的美。第三環節欣賞橘皮花瓶,感受秋天的收穫喜悅。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橘皮以撕貼的方式來裝飾花瓶

2.欣賞橘皮花瓶別樣的美,感受秋天的喜悅。

活動準備:操作材料包、橘皮、膠水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發興趣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奇的百寶袋,它會變水果出來(出示布袋),(教案:)你們猜猜裏面是什麼水果?我請一個小朋友先來摸摸看,然後猜一猜?(先讓小朋友摸袋子外面猜一猜)我們再到百寶袋裏面摸摸看,你現在覺得裏面裝的是什麼呢?摸上去有什麼感覺?

2.現在請你打開百寶袋,看看你到底猜對了沒有(橘子)

3.請一個小朋友說說,橘子吃起來是什麼味道的呢?(酸酸甜甜的)

4.橘子吃完還剩下什麼?

:橘子渾身都是寶,不光是橘子的果肉好吃,橘子的皮也是寶貝。

二、打扮花瓶——嘗試用橘皮以撕貼的方式來裝飾花瓶

1.(出示花瓶)這是秋天盛開的花,我們叫它菊花。我們一起重複一遍,這是什麼花?(菊花)

2.但是你們有沒有發現,上面的菊花很漂亮,但是花瓶光禿禿的,有什麼好辦法讓花瓶變漂亮?那我們用橘皮來打扮花瓶吧!

3.老師又要請出膠水寶寶了(出示膠水寶寶),我們先用膠水寶寶來洗洗花瓶(塗漿糊)。

指:旁邊洗一洗,裏面洗一洗,裏裏外外全都洗乾淨。

4.花瓶洗乾淨了,接下來要給它打扮了。看老師拿來了什麼?(出示橘皮)怎麼讓橘皮寶寶變得小一點?(用手撕)

指:食指拇指撕一撕,橘皮變一變,變變小,一塊一塊排排隊,貼到花瓶變美麗。

橘皮寶寶壓一壓,親親密密在一起。(用大拇指或食指輕輕按一按)

5.幼兒進行橘皮花瓶的裝飾。

花瓶要洗得乾淨,每個地方都要洗到。橘皮撕成小塊而且不粘到輪廓線外。

:寶貝的小手真能幹,讓花瓶穿上了美麗的衣服。

三、花瓶展覽會——欣賞成果

請幼兒說說自己的花瓶,將花瓶展示在主題牆。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名稱:小燈籠的聚會

目標

1、用直線和圍圈的方法做成各種燈籠,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小燈籠的聚會。

2、能大膽地想象並(來自::小班美術教案燈籠)嘗試獨立設計燈籠的圖案。

準備

1.長方形色紙,長紙條。

2.蠟筆,剪刀,漿糊。

過程

1.出示各種各樣燈籠的圖片,幼兒展示自己帶來的玩具小燈籠。·

提問:圖片上的燈籠你都見到過嗎?有些什麼顏色?燈籠外面的圖案是怎麼樣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圖畫好像我們看的連環畫。有的上面寫字的,是讓你猜謎語的)什麼時候人們會掛上燈籠?(國慶節,元宵節各種喜慶的節日)燈籠能用什麼材料來做?(布,塑料,紙)

2、教師示範講解小燈籠的製作方法,幼兒教案《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小燈籠的聚會》教師出示燈籠的範例。

看一看,老師的小燈籠是用什麼材料做的?(紙)上面有些什麼圖案?你們想不想自己做一個小燈籠呢?

展示製作步驟。

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先在紙上畫上你自己設計的圖案,注意把有圖案的一面對着自己。

剪的時候注意不要剪到底。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個別能力差的幼兒。

3)探索除了這樣剪,你還能想出更多的製作方法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討論交流。展示幼兒作品。教師與幼兒一起佈置,開一個小小燈展。

小班藝術活動——花燈(繪畫)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服裝、髮型的變化來表現人物。

2、區別顏色深淺,會用對比的顏色配色,使以彩鮮豔3、知道華人新年,元宵節時的習俗,體驗過節的愉快氣氛,培養幼兒積極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彩色水筆、蠟筆、紅、綠、蘭、黃等水粉色。

2、在區域裏,可張貼各種範例畫,如:各式彩燈、節日景色、弟弟妹妹形象等。

活動過程

1、介紹元宵節知道華人新年中的元宵節——我們華族特有的節日,是全國華族共同歡慶的節日。節日裏大家穿上新衣,門前掛上彩燈,走親訪友,美麗的花燈和鮮豔奪目的各色衣服使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城市裝點得更加美麗。

2、欣賞討論。

①建議在觀賞範例時,可引導幼兒討論:畫面上有誰?哪幾位是弟弟?哪幾位是妹妹?他們的衣服和頭髮有什麼不同?

說明:通過討論可幫助幼兒解決難點,理解發型和服裝的不同可表現出人物是男還是女。

②教師還可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人物在幹什麼?說說自己看到的彩燈是怎麼樣的?有什麼不同?(顏色、排列)說明:以上設問

主要是引起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所見的興趣。給幼兒創設交流有關彩燈知識的機會。

3、幼兒創作(1)教師可啓發幼兒把人物畫大。(可以看清頭髮、五官和服裝)把畫面畫滿,想象變化不同的髮型和服裝來表示弟弟和妹妹,並引導相互啓發。

(2)用蠟筆畫服裝的圖案、花紋。

說明:畫得快的幼兒可不要等待。“穿戴整齊”即可去“看彩燈”——手指點畫彩燈。

(3)手指點畫彩燈。

建議如在點畫彩燈過程中發現有個別幼兒已有深淺搭配和間隔排列的意識,則應馬上介紹給集體,使幼兒逐步有配色的意識。對來不及完成作品的幼兒,要鼓勵他們在區角活動中完成。

4、引導講評找一找畫面上弟弟妹妹都來看燈了嗎?

看看彩燈漂亮嗎?爲什麼這些彩燈特別漂亮?

5、活動——製作教具準備白紙數張,各色皺紋紙數張,訂數機數個,剪刀數把,彩筆無數。

先用各色皺紋紙製作彩燈,也可用白色紙製作燈籠,讓幼兒在燈籠上任意作畫,塗色。把做好的各色燈籠掛在角落增添節日氣氛。活動結束:小朋友一起欣賞。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中心幼兒園__小一__班第__2__周半日活動計劃

執教者:李**20xx年3月3日星期四

**中心幼兒園__小一__班第__3__周半日活動計劃

執教者:李**20xx年3月10日星期四

**中心幼兒園__小一__班第__4__周半日活動計劃

執教者:李**20xx年3月17日星期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