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模板合集5篇

本文已影響 2.91W人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模板合集5篇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隨着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問題已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關注個人的心理健康已成爲現代文明人 的一個重要標誌。新《綱要》指出“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應該能逐漸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向上的心境。高興和生氣是人的兩種情緒,高興是一種積極的情緒,過度的生氣是一種消極的情緒。這種消極情緒體驗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調節,會引起幼兒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種問題和疾病,老師應該注意幫助幼兒逐漸學會駕馭自己的情緒,應付那些與自己的需要和願望有衝突的情景和場面。使自己生活得像其他小朋友一樣開心、快樂。

本活動依據小班幼兒年齡特徵:行爲明顯受情緒支配,情緒仍然很不穩當,容易衝動,常會爲一些小事大哭大鬧。依據幼兒的成長特點和本班幼兒的已有經驗來設計活動的,將心育目標與語言目標有機融合。遊戲是幼兒的生命,活動始終以遊戲貫穿始終。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於遊戲中,發揮增效作用。活動還有機整合了各領域的教育內容來促進幼兒全面的發展,並採用卡片聯想、生活經驗聯想來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認識日常生活中高興和生氣的表情。

2、學習用語言表達感受,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3、體驗關愛、親情、共享的快樂。

重點與難點:

正確認知自己的情緒,學習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緒。

活動準備:

紅星娃娃、高興和生氣的表情娃娃、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筆、記號筆、製作表情娃娃的紙

活動流程:

語言導入—>認識高興和生氣的表情—>說說高興與生氣的事—>做做高興與生氣的臉譜—>做做高興的遊戲

(一)語言導入

1、以紅星娃娃發出作客的邀請導入。

2、幼兒手拉手一邊唱歌一邊去作客。

3、幼兒按老師說的門牌號找高興娃娃(123)和生氣娃娃(456)的家。

(二)認識高興和生氣的表情

1、說說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表情。(臉上、眼睛、嘴巴)

2、做做高興和生氣的樣子,在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家留個影。

(三)說說高興與生氣的事

1、卡片聯想。

(1) 說說高興和生氣的事(幼兒找好朋友一起說)。

(2) 遊戲:“點芝麻”教師或幼兒點,被點到的幼兒說說卡片上的高興和生氣的事(如果是你會怎麼樣?)。

(3)把卡片送回家

(4)驗證卡片

2、生活經驗聯想,引導幼兒說說高興與生氣的事及做法。

(1)你平時有什麼高興的事?高興的時候你會怎麼樣?

(2)生氣時可以做些什麼?(介紹幾種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1)可以獨自呆一會兒消消氣(2)可以對別人說出生氣的原因(3)爲別人想一想(4)或者輕輕的哭一哭、睡一覺、看看書、

聽聽音樂、做做遊戲等等,這樣很快就沒事了。

教師小結:原來每個人都會有高興的時候、生氣的時候,當你高興的時候,應該讓大家分享。當你生氣的時候也不要發脾氣,大家都會來幫助你解決困難的。生氣並不是一件壞事情,如果生氣時傷害了自己,防礙了別人,就是件壞事情,如果經常生氣是一種不好的行爲。

(四)做做高興生氣的臉譜

幼兒按意願選擇材料製作臉譜。

(五)做做高興的遊戲

1、幼兒在手上套上自己做的臉譜找朋友一起唱表情歌。

2、教師帶幼兒到操場上做高興的遊戲。(老鷹抓小雞的遊戲)

提問:如果你是小雞,你被老鷹抓到了你會不會生氣?

如果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你,你會怎麼做?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2

課程概括:我的大眼睛。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因爲脫離了親人的關心與照料,對幼兒園的生活不太適應,顯得有些無所適從,一些不良的習慣性行爲就會慢慢滋生,如揉眼睛、摳鼻孔等。所以對小班幼兒來說,讓他們認識自己的五官,並啓發他們學習保護自己的五官,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是非常必要的。本次活動爲《六個好寶貝》之一,認識眼睛的活動,通過幼兒觀察,小組討論,親身感受,讓幼兒懂得眼睛的重要性,學會保護眼睛的方法,並在生活中能主動關心、幫助殘障人士。

【活動目標】

1、認識眼睛,瞭解眼睛對人的重要性。

2、初步學會保護眼睛的方法。(保護眼睛的方法)

3、懂得主動關心、幫助盲人。

【活動準備】

鏡子若干,課件,眼罩,視力表。

【活動過程】

一、我的大眼睛--認識眼睛

師:今天我們來猜個謎語: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上大門,下大門,關起門來就睡覺。

師:對,謎底就是----我們的眼睛。

照鏡子,引導幼兒觀察,提問:眼睛上面有什麼?眼睫毛有什麼用處?中間像黑葡萄的是什麼?眼睛最中間的小圓點是什麼?眼睛是用來幹什麼的?

二、大眼睛的功能--眼睛的重要性

1、幼兒體驗看不見東西的感覺:請幼兒帶上眼罩,再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害怕,難過)教師總結: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沒有眼睛我們什麼也看不到。眼睛有那麼重要,那我們應該怎麼樣保護它呢?不讓眼睛生病呢?幼兒自由討論。

2、出示課件,今天我們班還來了幾位小動物,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發生了什麼事情?

(1)師:小狗怎麼拉?(紅眼睛)爲什麼會紅眼睛的?怎麼幫助小狗呢?幼兒回答,教師總結。

(2)師:小貓怎麼拉?(戴眼睛)爲什麼會戴眼睛的?怎麼幫助小貓?幼兒回答,教師小結。

(3)師:小熊怎麼拉?(一隻眼睛受傷了)怎麼會受傷的?怎麼幫助小熊?幼兒回答,教師總結。

3、出示課件,師:這個叔叔爲什麼帶着一個墨鏡,手裏還拿着一根木棍在馬路上走?引出盲人一詞,剛纔我們小朋友也親身感受了眼睛看不見東西是什麼滋味,所有盲人叔叔做事情很不方便,我們小朋友要是遇到了盲人叔叔應該怎麼做呢?引導幼兒想辦法,懂得在生活中主動關心、幫助盲人。

三、大眼睛真厲害--學會指認視力表

今天我們要比比小朋友的眼力,看看誰是最強千里眼。出示兒童視力表,講解測試方法,請幼兒帶上眼罩,進行測試,評比最強千里眼。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故事的欣賞,初步使幼兒瞭解不同的牙齒有不同的功能,激發幼兒愛護牙齒的意識。

2、知道刷牙的重要性,讓幼兒養成天天刷牙的習慣。

3、幫助幼兒瞭解身體結構,對以後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4、瞭解保持個人衛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小熊不刷牙》ppt

2、餅乾、魚片幹、牛肉乾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個小客人,他是誰啊?他是小熊,他的的名字叫哈利。

1、小熊哈利說:今天我要和你們小朋友比一比,比什麼呢?比牙齒。哈利使勁地張開嘴,露出滿嘴白牙自豪地說:“小朋友們你們看,我的牙多白呀,我要和你們比一比誰的牙齒最白。

2、請你們看看你旁邊的小朋友牙齒白不白啊,左邊看看,右邊看看,你覺得誰的牙齒最白?(幼兒討論)a:哈利說你們牙齒和我一樣白;b:他是沒有小熊的牙齒白......

3、哈利說:'我不但牙齒白,還很堅固呢,你們聽……你們的牙齒堅固嗎?小熊哈利也要聽聽看(互動)讓你的好朋友也聽聽看……

4、哈利說:我們小朋友的牙齒和我的一樣堅固。

你們知道牙齒怎麼會那麼棒的呢?

(a:一天刷2次牙)因爲你每天都堅持刷2次牙,所以你的牙齒也很堅固。

(b:早晚刷牙)你能每天仔細認真的刷牙,所以你的牙齒也很棒。

(c:刷牙)每天都會牙刷牙膏刷牙就能把牙齒刷的又白又堅固

5、哈利說:原來我們小朋友和我的牙齒都很棒,刷的牙齒很白,刷的牙齒響鐺鐺。

二、出示ppt,欣賞故事《小熊不刷牙》

1、哈利的媽媽可喜歡哈利啦,有一天媽媽給哈利買了好吃的東西(出示餅乾互動:好香,猜猜是什麼東西啊?原來的華膚餅乾)媽媽說:哈利,快來吃華膚餅乾,哈利的門牙就象一把飛快的刀一樣鋒利,咔嚓一下,半塊餅乾吃掉了,又咔嚓一下另外半塊餅乾也吃完了。哈利吃的真開心:“餅乾又香又脆,真好吃。”到了睡覺的時候,媽媽說:“哈利該睡覺了,別忘記刷牙呀”。

哈利想餅乾的味道真好吃,我得想個辦法把這個味道留下來。不刷牙也沒什麼的,這樣就能把好吃的味道留在嘴巴里了,(你覺得可以不刷牙嗎?總結:對啊,不刷牙會蛀牙的),可是哈利爲了留住好吃的味道,這天晚上哈利沒有刷牙。

華膚餅乾們可開心拉,“哦,太棒啦,哈利不刷牙,那今天我們就可以住到了哈利的門牙縫裏了”。

2、第2天媽媽又給哈利買了甜甜香香的魚片幹(出示魚片幹,聞聞鮮不鮮啊),哈利拿起魚片幹咬了下去,魚片乾沒咬下,換個牙齒吧。小熊說:我雖然是小熊,但我的犬牙也很厲害。哈利用尖尖的犬牙(指)一撕,魚片幹就撕下來了。哈利一口氣把魚片幹全都吃完了,哈利說:“真好吃啊,我明天還想吃”。正想着就聽到媽媽在叫:“哈利該睡覺了,別忘記刷牙呀”刷牙,哈利一聽馬上就傷心起來,刷完牙好吃的魚片幹就沒有了。(你們說是魚片幹味道好呢還是要刷牙好?)哈利想:“恩。今天就不要刷牙了,明天多刷一次不就行了嗎?”(小熊幾天沒有刷牙了?總結第1天吃華膚餅乾沒有刷牙,今天吃魚片幹也沒有刷牙,小熊已經2天沒有刷牙了,你們覺得這樣可以嗎?)可是,這天晚上哈利還是沒有刷牙,於是哈利的大牙縫裏又住進了一位新成員,魚片幹。

3、第3天,媽媽給哈利買了有一點辣辣的牛肉乾(出示牛肉乾),哈利高興極了,這是哈利最喜歡吃的東西了,小熊說:我既不用門牙也不用犬牙,我用最裏面的大牙來吃,你們知道最裏面的大牙是什麼牙齒啊?(總結:最裏面四四方方的牙齒我們可以叫它磨牙),小熊哈利很快就把牛肉乾吃完了。到了晚上,(你們知道睡覺的時候,媽媽會對哈利說什麼?)媽媽又對哈利說:“哈利該睡覺了,別忘記刷牙呀”。小熊好象沒聽到,哈利已經幾天沒有刷牙了(三天),你們說行不行啊?(不行)我們小朋友再一起和小熊說一次:小熊別忘記刷牙。可是小熊覺得嘴巴里還有牛肉乾的味道,一刷牙又沒了,小熊不想刷牙,小熊已經三天沒刷牙了,你們說行不行啊?那我們小朋友一起提醒哈利:“小熊別忘記刷牙”。可是小熊說牛肉乾的味道太好了,小熊說:我不想刷牙,明天再刷吧。於是牛肉乾也地住到了哈利的大牙縫裏了。

4、第4天,媽媽又拿來了好多好吃的東西,有軟軟的麪包、香香的芝麻糖、甜甜的巧克力好多好多東西。

ppt你們看哈利怎麼了?

媽媽說:哈利喝果汁吧。哈利說:不要不要,我一喝果汁牙齒就酸。

媽媽說:哈利快吃巧克力吧,可哈利一吃巧克力就牙齒疼。

媽媽又說:哈利快來吃牛肉乾,可哈利根本咬也咬不動。

哈利傷心極了,怎麼昨天還能吃,今天怎麼就不能吃了呢。(幼兒討論)

原來哈利今天不刷牙,明天不刷牙,一次一次不刷牙,住在哈利牙齒裏的餅乾、牛肉乾還有芝麻糖都變成了細菌了。

【活動反思】

剛接到“一課三研”的課題《小熊不刷牙》時,我和陸老師真是一籌莫展,覺得無從下手,因爲我們認爲這完全是一個屬於大班的活動,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他們既沒有蛀牙、掉牙的生活經驗,又難以從老師的語言上去體會故事中情感的轉變,活動難以開展啊!接着我們上網查資料,請教了幾位老教師,請她們幫忙出主意、改教案,最後直到一研課的展示。

一、 提煉故事 取其精華

《小熊不刷牙》是一個講述夢境的故事,旨在希望孩子們能夠體會小熊的情感轉變,和小熊一樣愛上刷牙。但整個故事太長,還有說教的情節。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採取了“提煉故事,取其精華”的辦法,只選取重點的圖片。於是, ppt從原來的15張變成了現在的10張。同時爲了適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故事內容也精簡到原來的一半。

二、 根據年齡 針對提問

第一輪教案定下來以後,我進行了試教,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我們設置的個別提問幼兒難以理解,更加不知如何回答。針對這個情況,我和陸老師討論後,覺得對於小班幼兒的繪本教學來說,提出的問題必須簡單,最主要讓孩子們有話可說。比如看到牙膏、牙刷,我們可以讓幼兒說說自己的牙膏口味,孩子們肯定特別感興趣。

三、 師幼互動 活躍氣氛

第一次試教後,大家都覺得課堂的氣氛不夠活躍,希望能有個環節讓孩子們動起來。於是經過討論,在活動開始,讓孩子們學學小熊張大嘴巴的樣子;活動中,讓孩子們一起指着小熊哈哈大笑,請孩子們吃東西;活動結束,隨着音樂刷刷牙。這樣一來,孩子們的`情緒被調動了起來,整個氣氛也活躍了。

對於我來說,這次的“一課三研”讓我獲益匪淺,因爲這是一次從“無”到“有”的過程,最主要也是我學習的過程,讓我學會了如何根據實際的情況去設計、更改、直至成功的活動。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扮演孫悟空的角色,學習並練習投擲的基本方法。

2、培養幼兒克服困難的品質和合作意識,體驗成功的快樂。

3、提高幼兒正確的投擲方法擊中目標物的能力。

4、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扮演小猴子的角色,學習並練習投擲的基本方法。

活動難點:

幼兒能一起擊中目標物。

活動準備:

紙球若干、不同大小的怪獸5只、大塑料滾筒3個、不同寬度小河3條(可用繩子代替)、桌子2張、椅子4把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

師:猴子們,快跟大王去做運動!

在音樂伴隨下做熱身操、進行隊列訓練。

2、探索與學習:

(1)自由嘗試:

師:猴子們你們看,今天大王帶來了一樣好玩的東西,就是紙球。現在請你們每人拿一個紙球,找一塊空地玩一玩,看看紙球能怎麼玩。注意拿的時候要排好隊有次序拿球。

(2)師幼交流:拍手站大圓

師:猴子們,你們是怎麼玩的?誰願意來展示一下?

(3)學習方法:幼兒站成2排

師:猴子們你們看,剛纔***的這個動作,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投擲。今天你們就跟大王學習這個本領,我們先學習正面投擲,看我:兩腳前後開立(左腳在前)面對前方,右手拿東西向後向上放,上體稍向後屈,重心落在右腳上,右腳用力蹬地,同時右臂向前上方揮動,將物體擲出去。

(4)練習動作:

師:現在我們來練習投擲,我們分兩組進行,比一比看誰投得遠!注意:前面一組投出去、撿完紙球回來,下一組聽到口令才能投球,一定要聽口令、注意安全,不能打到別的猴子。第一排聽口令,我數到三就投出去,一、二、三!第二排準備……

3、集體遊戲:打怪獸

(1)師:我的猴子們真棒,本領練好了!看,那邊來了幾隻怪獸,我們一起去消滅它們!哪知猴子願意先去探路?我們要跨過小河、鑽過山洞、翻過小山,找到怪獸消滅它。注意:路上有一定的危險,過河時一定不能掉到河裏,打怪獸時需要三個以上的猴子一起打才能打到,同時不能離得太近,小心受傷!我們有3條路,現在選擇你喜歡的一條路,行動!

(2)觀察幼兒動作掌握情況,教師糾正動作,請個別幼兒示範標準動作:“跨過小河、鑽過山洞、翻過小山,找到怪獸,瞄準目標,準備射擊,打!”組織幼兒再次遊戲。

4、師幼交流:拍手站大圓

師:今天,我的猴子們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真能幹,給自己鼓鼓掌!誰來說一說你是怎麼消滅怪獸的?路上遇到了什麼困難?你害怕了嗎?鼓勵幼兒大膽表達。那我們以後在生活中也是這樣,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勇敢面對、一起想辦法解決。能做到嗎?

5、放鬆整理:輕音樂

在音樂伴隨下做放鬆運動,師幼共同整理場地。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5

小班健康教案:野菜營養好

【活動目標】

1、比較認識幾種常見野菜的名稱與外形特徵,瞭解它們的生長環境。

2、知道野菜有營養,是人們愛吃的蔬菜。

【活動準備】

1、請家長有意識地買一些野菜回來,讓幼兒認一認,嘗一嘗。

2、師生共同準備幾種常見的野菜或一些野菜的圖片,電視機、電腦、投影儀。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幾種常見的野菜,瞭解其名稱、外形特徵。

(1)出示野菜馬蘭頭。

師:“這是什麼菜?你怎麼知道的?”

幼1:“馬蘭頭。”

幼2:“我奶奶燒的。”

師:“那馬蘭頭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來觀察觀察。”(請小朋友手拿馬蘭頭仔細觀察它的特徵)

幼1:“綠綠的。”

幼2:“葉子上有一個一個尖尖的。”

幼3:“還有莖呢。”

師小結:“馬蘭頭的葉子是綠綠的,葉子邊是鋸齒形的,莖是紅白色的”

(2)結合實物與圖片進行比較和觀察。

師:“除了馬蘭頭,你還知道哪些野菜,它們和馬蘭頭有什麼不一樣?”

幼:“薺菜。”

2、瞭解野菜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師:“這些野菜有什麼用?”

幼:“燒着吃。”

師:“你們家裏是怎麼吃野菜的?人們爲什麼喜歡吃野菜?”

幼1:“好吃的。”

幼2:“可以燒菜,燒湯的。”

師小結:“野菜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人們喜歡吃野菜,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吃法,如炒、涼拌、做成餡包餃子、包子、燒湯等。”

3、瞭解野菜的生長環境。

師:“你們知道野菜生長在哪裏嗎?”

幼1:“泥土裏。”

幼2:“地裏。”

師:“下次老師帶小朋友們去挖野菜,好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