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熱門】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9篇

本文已影響 1.39W人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9篇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1

教育目標:

可以使孩子的智力得到發展、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爲習慣、可以培養孩子活潑開朗、勇敢機智的性格,克服膽小害怕的心理。

提高幼兒腕指肌羣和腕指關節的靈活性,促進手眼協調能力和全身動作的協調能力。

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選用材料:

大泡沫板三個,即時貼,不同形狀的積木,彈球若干。

製作方法:

1、分別在板子的上方挖兩個洞;其中一個板子在洞下分別挖兩個小洞。

2、板子進行裝飾。在下方貼兩條起始線。

應用年齡和地點:適合3——6歲幼兒使用。

遊戲玩法:

1、第一種玩法:在起始線後,用彈球向洞中彈,以進洞爲勝。不加任何輔助材料。

2、第二種玩法:用輔助材料積木在板子上任意拼搭軌道,然後在起始線後,延搭好的軌道彈球,使球進洞。

3、第三種玩法:在板子的洞下方挖好的小洞中,放上彈球,在起始線後,用手裏的球擊中前方的彈球,使其進入洞中。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基本達到教學目標,活動既源於幼兒的生活經驗,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活動主要體現了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平等、和諧的氣氛;二是層層遞進的環節;三是師幼、幼幼有效地探索和互動。課堂氣氛很好,幼兒情緒飽滿,活動積極,對活動的興趣非常濃厚。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健康的定義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更重要的應該是心理上的健康。本次活動注重的是幼兒心理上的健康。由於幼兒上小班已經一年了,在這一年裏幼兒學會了很多的本領,但是幼兒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學到了多少本領,只是會說一些技能方面的本領。因此。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了健康活動《我學會了……》,本次活動通過各種教學形式幫助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學會了許多本領。並充分感受到自己有了進步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長大了,學會了許多本領。

2.感受自己有了進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PPT《我學會了》

2. "火車頭"1個。

3.操作材料(6組)4.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利用照片對比讓幼兒體驗到成長的快樂。

教師:小朋友,你們還記得你剛上小班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1.哭哭啼啼上學、高高興興上學。

教師:剛上小班的時候,小朋友總是哭哭啼啼的。

2.拉衣服排隊、拉手排隊。

教師:剛上小班的時候,小朋友都還不會排隊,大家都是拉着衣服走路的。

3.老師餵飯、自己吃飯。

教師:剛上小班的時候,有的小朋友還不願意自己吃飯,還要老師喂呢。現在的我們都是自己吃飯的。

(二)利用各種形式讓幼兒回憶自己所學到的本領。

教師:我們上了一年的小班,大家都學會了很多的本領,有了很大的進步。你們願意把自己學到的本領告訴大家嗎?

1. 圍繞一日活動讓幼兒說說自己的進步。

(1)來園教師:看,這是早上,小朋友都來上學了,你學會了什麼呢?

(2)晨鍛教師:在我們外出鍛鍊的時候,你又學會了那些本領呢?

(3)集體活動教師:現在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上課了,你都和老師學會了哪些本領呢?

(4)用餐教師:吃飯時間到了,你又學會了什麼呢?

(5)午睡教師:該睡覺了,那在睡覺的時候你學會些什麼呢?

2.以照片的形式展示幼兒所學到的其它本領,教師小結。

教師:你們說的可真好。老師爲你們豎起大拇指,真棒!在這一年裏,我們真的學會了很多的本領呢。老師還把它拍成了照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看照片)小朋友們可真棒呀!學會了這麼多的本領,表揚一下自己吧。

(三)幼兒分組操作,鞏固並提升所學本領。

1.教師:馬上我們小班的學習生活就要結束了,我們要上中班啦!今天老師爲大家準備了一些中班的操作材料,有描線、筷子夾蠶豆等等,待會兒就請小朋友選擇一樣,去做一做、玩一玩。做完之後可以和客人老師說一說你學會了什麼?如果你能把"我學會了XX"這句好聽的話說給客人老師聽,客人老師會獎勵你們一個紅蘋果。

(1)疊衣服、扣鈕釦 (2)剪餅乾 (3)各種圖形拼圖 (4)筷子夾蠶豆(5)數學操作 (6)用記號筆描線2.幼兒操作。

活動延伸:

教師:看,誰來了?(小火車)這是一列進步小火車,現在讓我們乘着火車一起去中班參觀我們的新教室吧!(開火車出教室)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想增進媽媽和寶寶之間的感情也讓寶寶得到鍛鍊

活動目標

1、能跟媽媽默契配合給媽媽鮮花。

2、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3、初步培養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4、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教學重點、難點

增進媽媽和寶寶之間的感情

活動準備

歌曲《快樂你懂的》、大小玩具盒若干,海洋球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出遊戲。

師:媽媽和寶寶間的親子關係是如何建立的呢?那就是通過遊戲咯。寶寶在家裏會跟媽媽玩遊戲嗎?今天老師要帶着寶寶和媽媽玩一個測試默契性的遊戲,看看誰是最默契的母子。

2、簡述並師範遊戲的玩法。

師:寶寶和媽媽面對面站着,只能夠間隔兩米,寶寶手拿5個小球,媽媽手拿玩具盒做籃子。寶寶要將手中的小球投進媽媽的籃子裏,媽媽要拿籃子去接寶寶的小球,看看誰投進的小球多。

3、親子共同製作。

播放背景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家長和寶寶一起製作。教師巡迴指導,並提醒寶寶注意不要讓顏料沾到衣服上去,完成好拓印以後洗手、擦手。

完成好的拓印作品可以簽上寶寶和家長的名字。

教學反思

在很多生活中由於缺少經驗幼兒自發進行往往是較爲簡單的活動,她們會因爲活動過於簡單或重複而不願意玩下去。寶寶和媽媽在玩球的過程中幼兒更能充分的嘗試和進一步探索發現從而真正成爲活動的主體。讓他們感受到探索發現無窮樂趣得到鍛鍊和精神滿足。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生病時才需要吃藥。

2、知道在成人的指導下服藥,不隨便吃藥。

3、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針吃藥,做個勇敢的孩子。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1、木偶:藥片寶寶、藥瓶寶寶。

2、水果、蔬菜、米麪、糖果、巧克力、牛奶等食物圖片,師幼共同收集的藥盒、藥片如含化片、藥液瓶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收集到的藥盒、藥片、藥瓶,瞭解它們的名稱。

1、教師(出示藥盒、藥片、藥瓶):這些是什麼?你們知道它們的名字嗎?

2、幼兒分別說說自己收集來的藥的名稱。

3、師:這些都是藥,當我們生病時,它們能幫助我們恢復健康。

  二、觀看木偶表演,瞭解藥片的作用。

1、教師出示木偶藥片寶寶,並以藥片的口吻與幼兒交談。

師:我是藥片寶寶,小朋友們好。

2、幼兒與藥片寶寶打招呼。

3、教師繼續以藥片的口吻與幼兒交談。

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哪裏見過我?

師:我常常出現在醫院裏,醫生、小朋友喜歡我,可小病菌不喜歡我,你們知道爲什麼嗎?

4、教師總結:藥片、藥液常用來消滅病毒和細菌。

  三、認識藥品的用處

師:藥片寶寶什麼時候才能吃?能不能隨便吃?(藥片寶寶雖然穿着花花綠綠的衣服,也有甜味,但是不能隨便吃)

師:藥片在什麼地方能買到?(在藥房裏可以買到,在醫院裏也能取到,小朋友生病時才能吃)

  教學反思:

安全教育教育一直是幼兒園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孩子們自我意識薄弱,對任何的事物都充滿的好奇心,不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所以我在班裏和孩子們開展了一個健康活動:《藥片寶寶的話》,活動主要讓孩子們要懂得藥片不能隨便吃,吃錯會對身體健康帶來危害,知道在成人的指導下服藥,不隨便吃藥,並培養小朋友的安全意識。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5

1、觀察、記錄牙齒的外形特徵,瞭解牙齒的基本外形結構。

2、學習牙齒名稱:切牙、尖牙、磨牙,瞭解牙齒外形與功用的關係3、發現事物間相互關係,提高觀察、概況能力。活動準備1、相關ppt2、人手一個小鏡子、筆。活動過程:一、我們的牙齒1.提問,小朋友們有誰拔過牙了?你有沒有注意到拔下來的牙齒長的是什麼樣子的?爲什麼要換牙呢?2.教師引入相關知識:什麼是乳牙,什麼是恆牙,爲什麼要換牙(簡單帶過)

3.小朋友們相互觀察一下同伴的牙齒,老師請人描述一下牙齒的樣子

4.教師引入相關知識:什麼是切牙、尖牙(犬牙或虎牙)、磨牙以及它們的外形二、觀察我的牙齒

1).請小朋友們利用鏡子觀察自己的牙齒,數一數自己的牙齒一共有幾顆切牙、尖牙和磨牙,並記錄在表上。2).請小朋友們來展示自己的觀察記錄結果。

3)·牙齒是怎麼樣工作的呢?1.教師分享點心――百奇餅乾2.食用前任務,請小朋友們在吃點心的時候注意一下自己在什麼時候會使用到哪些牙齒,用來做什麼呢?3.食用點心後請小朋友們來說一說在吃東西時牙齒是怎麼樣配合工作的4.教師概括切牙、尖牙和磨牙的作用。

反思: 活動中讓幼兒自己數牙齒自己然後填記錄表的方式不太好,可以換成一整張大的記錄表讓幼兒在位置上數然後填上去,也能起到直觀對比的作用。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用側身滾動的方法模擬某一滾動的物體,爭搶身體的協調性。

2、體驗身體滾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一個球;

2、各種顏色的果果。

  【活動過程】

1、播放《健康歌》歌曲,帶孩子進入教室,隨音樂做動作,然後在海綿墊上坐好。

2、師說“今天呢,老師呢,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特變好玩的東西,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麼呢?小朋友看,這是什麼啊?”(球)“那小朋友們知不知道它會怎麼樣呢?”(滾、轉、)“會滾會轉,小朋友真棒,這個球呢,它會咕嚕魯的轉是不是呢?那,小朋友知不知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會咕嚕嚕呢?”(球、瓶子、杯子、車輪。)

讓孩子舉手說,“哦,原來有這麼多東西會咕嚕嚕呢,那老師這裏也有很多東西會咕嚕嚕,請小朋友邊看邊告訴老師,好不好?”

3、播放照片,讓孩子說是什麼。

4、小朋友看完了這麼多會咕嚕嚕的東西,那再來,就請小朋友跟老師做一個骨碌碌的遊戲吧。

教孩子做骨碌碌的律動,教孩子做一次,在和孩子一起做。

5、老師問一下我們的小朋友,剛纔我們做骨碌碌的時候,都有哪些地方咕嚕嚕起來了呢?(手、胳膊)

其實呢,我們的身體有很多會咕嚕嚕的地方,比如說,手、胳膊、腿、腳頭,現在小朋友跟老師一起來試試吧(邊介紹邊做動作)

6、剛纔啊,我們知道了這麼多會咕嚕嚕的地方,。但是如果他們受傷了,還能咕嚕嚕嗎?(不能)

那我們平時站隊的時候能不能爲了當排頭去推別的小朋友?

下樓梯的時候能不能不扶扶手過去撞別的小朋友?

在外面做操的時候能不能隨便就沒跑了?

那老師再問問我們的小朋友,我們做遊戲的時候能不能爲了搶第一就去推別的小朋友?我們應該注意安全是不是?

小朋友記住剛纔說的什麼了嗎?那老師現在就來玩一個遊戲考驗考驗我們的小朋友記住了沒好不好?

7、接下來我們要玩的遊戲是一個用側身滾動的遊戲,名字叫“小刺蝟背果果”,播放遊戲音樂。

請一名孩子做示範,跪在地上,兩隻手彎着放在地上,往前爬,看到有果果就側身滾到自己的身上,粘完請別的小朋友幫忙拿下來、然後分組進行,每組兩名幼兒。

結束活動:請小朋友排好隊,跟老師走出教室。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秋冬季節,孩子感冒發燒的情況特別多,在孩子剛入園的時候就已能聽從教師的建議,有的已主動會把小手洗乾淨,但有的孩子還是會忘記。爲了讓每個孩子都能養成愛洗手的好習慣,我設計了此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周圍的許多東西是不乾淨的,許多髒東西是看不見的,吃東西之前願意洗手。

2、引導幼兒關心周圍的人,願意與周圍的人分享自己的食物。

活動準備

1、好吃的食物一袋;白色溼毛巾;玩具、圖書等物品。

2、剛剛洗過手,分三組坐在桌旁,看圖書、玩玩具、聊天。

活動過程

1、情景設置:大班哥哥姐姐送來好吃的食物老師:你是哪個班的小朋友?到我們班有什麼事嗎?大班幼兒:我是大班的小朋友,給弟弟妹妹送晚點來了。我們吃晚點時,覺得幼兒園的晚點太好吃啦,想起小班弟弟妹妹還沒有吃過,一商量,大家就派我把好吃的晚點送來啦。老師:哥哥姐姐真好,有好吃的東西自己不吃,給我們小弟弟小妹妹吃,我們應該說什麼呀?(謝謝哥哥姐姐!)

2、請幼兒聞一聞晚點的味道,激發幼兒想吃好吃的的願望。引導幼兒商量吃的方法。

提問:

1)哥哥姐姐送來的好吃的真香,誰想吃呀?請幼兒將桌上的物品收到架子上。

2)這麼多小朋友都着急吃一袋好吃的,我們怎樣做才能快點吃到呢?

3)小朋友現在能吃好吃的嗎?爲什麼?

4)誰不願意去洗手?爲什麼?(手不髒,手沒摸髒東西,周圍的物品不髒。)

3、小實驗:它們乾淨嗎用白色溼毛巾擦拭幼兒認爲乾淨的物品如:圖書、桌椅和玩具等,引導幼兒觀察並發現毛巾顏色的變化。結論:我們周圍的許多東西都是不乾淨的,許多東西髒了,小朋友用眼睛都看不出來,髒東西還會從一個地方跑到另一個地方呢。乾淨的小手,摸了這些東西就不乾淨了。

提問:

1)毛巾爲什麼變髒了?髒東西是哪兒來的?(圖書、桌椅和玩具是髒的,毛巾一擦,髒東西就跑到毛巾上。)

2)剛纔小朋友爲什麼說它們是乾淨的?(看不見)

3)小手洗乾淨後,再摸圖書、玩具、桌椅和衣服等東西,還乾淨嗎?

4)現在誰願意先去洗手,把我們用眼睛看不見的髒東西洗掉,再回來吃好吃的食物?

4、小朋友洗手,品嚐食物,引導幼兒將好吃的送給客人吃。哥哥姐姐有好吃的東西,想着送給我們小弟弟妹妹吃,他們真好!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遵守遊戲規則,能根據指令變化調節自己的動作。

2、在開汽車的過程中體驗集體遊戲的快樂。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遵守遊戲規則,在開汽車的過程中體驗集體遊戲的快樂

難點:能根據指令變化調節自己的動作

活動準備

1、幼兒熟悉簡單的交通標誌若干,如左右轉彎、限速、禁止停車等

2、紅綠燈、斑馬線,停車場(標上1—6的停車號);標有左轉、右轉、限速20、限速60的交通標誌佈置場地

活動過程

一、遊戲準備

教師組織幼兒背好紙箱車,做遊戲前準備動作。

二、遊戲

我是快樂的小汽車

1、認識交通標誌,進行單項練習

2、組織幼兒遊戲

3、幼兒遊戲數次,表揚安全行車的幼兒

三、進停車場休息

活動反思

體育遊戲是幼兒在平時的課程中最喜歡的遊戲。因爲在體育遊戲中,不用受椅子是束縛,坐在椅子上上課。而是,在熱鬧的氛圍中游戲着上課。本次活動由於在教具方面準備的多樣化,吸引着幼兒的眼球。在活動中,幼兒的注意力很集中,就連平時上課時長長會開小差的幼兒,玩的也特別高興。但還是存在着些缺點,在組織方面,本人還是需要較強練習。在幼兒常規上還是要多抓一下。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小班的孩子對自己的小手的各部分名稱及用途都有了初步的認知,但許多孩子還不知道怎樣正確地洗手,只是匆匆的溼一下手甚至袖口都已經潮溼了半截,地上也"發了水"。整天摸摸這、摸摸那,手上沾滿各種細菌,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幼兒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幼兒身心健康的基礎。

活動目標:

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2、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

3、教育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良好習慣。

4、體驗遊戲的快樂。

5、知道一些保持身體各部位整潔衛生的方法。

活動重點:

1、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活動難點:

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洗手的課件。兩個小熊手偶。

活動過程:

一、用遊戲"手指歌"導入活動。

"大拇哥、二拇弟、中三樓、四兄弟、小妞妞,來看戲,大家快來比一比,誰的大,我的大,誰的小,我的小。那根指頭長,這根指頭長,哪根指頭短,這根指頭斷。"(通過問答式的兒歌形式來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集中觀看手偶表演幫助幼兒瞭解洗手的重要性;

1、導入活動:剛纔小朋友們正能幹。現在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小客人(出示醫生嘟嘟手偶)你們看看是誰呀?喜歡嗎?我們一起歡迎他吧!(讓幼兒向小醫生問好)。

2、觀看手偶表演:老師邊做手偶表演,邊講述故事。讓幼兒瞭解洗手的重要性。

(1)、講完故事後提問:豆豆爲什麼會肚子疼呀?(玩玩具後沒有洗手,吃東西之前沒有洗手、上廁所之後沒有洗手。)它應該怎樣做呀?(玩過玩具之後要洗手,上過廁所之後要洗手,吃東西之前也要洗手。)

(2)通過故事讓幼兒瞭解手上有許多細菌,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3、引導幼兒聯繫自己的實際進行交流(調動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進一步體驗洗手的重要性。)

(1)提問:你們的肚子疼過嗎?(疼過)爲什麼?(用髒手拿東西吃的)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洗手)。

(2)什麼時候洗手呢?(玩完玩具以後、飯前、便後、吃東西之前都要洗手、手髒的時候都要洗手。)

4、小結:玩玩具後、上廁所後、手髒的時候要洗手,因爲這時候小手上有許多細菌,這些細菌吃到肚子裏,會使我們得病,所以我們要勤洗手,做個講衛生的好孩子。就不容易生病了。

說說"我是怎樣洗手的"?

三、設計問題,引導幼兒觀看課件,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1)老師把別的幼兒園小朋友洗手的照片拍下來了,你們看看他們是怎樣洗手的?

(2)出示洗手課件,設計提問引導幼兒觀看畫面,瞭解洗手的正確方法出示PPT1。

提問:畫面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爲什麼要把袖子捲起來?我們也一起來學一學吧!(引導幼兒理解畫面內容,並啓發幼兒喲暖和語言表達)出示PPT2:引導幼兒觀察後提問: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

出示PPT3:圖上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打肥皂、抹洗手液)出示課PPT4: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搓手)搓手的時候水龍頭是關着的?還是開着的?爲什麼?

出示PPT5: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衝手)衝完手之後還要甩甩手。

出示PPT6: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用毛巾擦手)用誰的毛巾擦手?爲什麼?

(3)老師和幼兒共同講述正確的洗手順序及方法、

捲袖子----衝手-----搓肥皂------搓手心搓手背----衝肥皂---甩手---用毛巾擦手。(根據畫面邊做動作邊講解)

(4)引導幼兒邊說兒歌邊做模仿動作。(進一步學習正確的洗手順序及方法。

我有一雙小小手,快來快來洗洗手,洗手前,快捲袖,不讓水滴沾衣袖。打開水龍頭,沖沖小小手,關上水龍頭,搓出肥皂泡,搓搓手心,搓手背,打開水管衝一衝,再用毛巾擦擦手,小小手真乾淨。

(5)師幼談話:"我們什麼時候該洗手"(飯前、便後、玩完玩具、手髒時候)。

四、幼兒實際練習:洗洗小手講衛生,進一步掌握洗手的方法。

1、教師導語:馬上要吃點心了,我們一起來洗洗小手吧!看看誰的小手最乾淨。

2、在實際練習中引導幼兒邊說兒歌邊洗手。指導幼兒正確的洗手。

教學反思:

幼兒在全身心投入到探究活動中後,往往很多幼兒仍沉浸在先前的興奮中,如教師用強制轉換的方法使其的注意力集中到一個新的探究活動中,很難使幼兒達到良好的狀態,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並運用於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度和能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