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華】幼兒園優秀教案範文十篇

本文已影響 3.17W人 

作爲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華】幼兒園優秀教案範文十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產生情感共鳴——喜愛螞蟻,理解尊重螞蟻。

2﹑知道以恰當的方式對待小螞蟻。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關心自己飼養的小動物,產生情感共鳴。

活動難點:知道如何送螞蟻回家。

活動準備;故事磁帶,小旗小花等。

活動過程;

一﹑螞蟻想家了。

1﹑欣賞故事,小螞蟻爲什麼不吃東西,只是看看瓶子外面呢,它在想什麼呢?

2﹑幼兒充分想象議論。

3﹑欣賞故事後面部分,小螞蟻想家了,妞妞和盼盼是怎麼想的?他們是怎樣送螞蟻回家的?

二﹑向螞蟻告別。

1﹑我們的小螞蟻也想媽媽了,想回家了怎麼辦?

2﹑小螞蟻和我們在一起有一個星期了,我們每天給它餵食。可是他要回家了,你有話對小螞蟻說嗎、你想說些什麼了?

3﹑幼兒向自己的小螞蟻說告別的話。

三﹑送螞蟻回家

1﹑幼兒拿着自制的標誌,小心地將螞蟻帶到戶外。

2﹑請幼兒將螞蟻送到當時發現它的地方,看看螞蟻回到了哪裏,將自己的標誌插在螞蟻消失的地方。

3﹑幼兒相互看看標記,瞭解各自螞蟻回家的地方。

4﹑使幼兒明白讓昆蟲迴歸大自然是很重要的,與幼兒約定以後再來看看它們螞蟻朋友。

活動效果:通過傾聽故事,幼兒產生情感共鳴——喜愛螞蟻,理解尊重螞蟻,知道以恰當的方式對待小螞蟻,使幼兒明白讓昆蟲迴歸大自然是很重要的。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練習踮腳、下蹲、跳躍等技能。

2.積極參與活動,體驗同伴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吹泡泡用具、場地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熱身運動:教師帶領幼兒做小動物模仿操。

2.教師吹泡泡,讓幼兒自由抓泡泡,比比誰抓的多,提醒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注意安全。

  二、展開

1.幼兒自由用身體模仿泡泡:大泡泡、小泡泡、飛高、飛低、泡泡破……

(引導啓發幼兒用踮腳、下蹲、跳躍等動作表現)

2.幼兒學說兒歌

指導語:吹泡泡好玩嗎?今天咱們就和小夥伴手拉手,用身體做一個大泡泡,來玩一次不一樣的吹泡泡遊戲!

學說兒歌: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個大泡泡,一吹吹個小泡泡,泡泡飛高了,泡泡飛低了,泡泡破了。

3. 講解遊戲規則

當兒歌唸到吹成大泡泡時,幼兒拉成一個大圓圈;唸到吹成小泡泡時,幼兒向中靠攏;

唸到泡泡飛高了,幼兒踮腳;唸到泡泡飛低了,幼兒蹲下;

唸到泡泡破了,幼兒向後跳。

4.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玩遊戲,注意按指令做動作,並避免相互碰撞。

  三、結束

教師帶領幼兒做放鬆活動:伸展手臂,放鬆腿部肌肉等,表揚遵守規則、活動積極的幼兒,鼓勵稍差幼兒,活動結束。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由於是農村幼兒園,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兒童,每天看着年邁的爺爺奶奶揹着小朋友送來上幼兒園,小朋友還任性的亂要東西,或者是大哭大鬧,一點都不聽老人的話,我就決定設計一次教育孩子尊敬老人的主題活動。讓小朋友懂得尊敬老人,關心爺爺奶奶。

活動目標

1、幼兒在互相的交流中,瞭解老人們年紀大了,做很多事情存在着種種不便。

2、激發幼兒尊敬老人、關愛老人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孩子發自內心的尊敬老人,關愛老人。並能積極主動的幫爺爺奶奶做事,聽爺爺奶奶的話,做一個懂事的孩子!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讓幼兒觀察和討論爺爺奶奶的日常活動。

物質準備:

收集有關爺爺奶奶日常生活細節信息

活動過程

一、出示爺爺奶奶圖片,自然引入主題。

師:說說自己的爺爺奶奶長得什麼樣子,和自己哪些地方不一樣。

幼兒自由講述。

師:我們的爺爺奶奶年齡大了,需要我們的小朋友來幫忙。

二、我爲爺爺奶奶來幫忙(角色扮演)

師:想一想爺爺奶奶做哪些事情不方便,我們可以幫他們做什麼,兩人結伴試做一下。

(幼兒自由結伴扮演)。

師:我們小朋友在家裏爲爺爺奶奶做過什麼事情,爺爺奶奶有什麼反應呢?

師: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我們小朋友要主動去關心爺爺奶奶(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做個尊敬老人的好寶寶。

鼓勵幼兒爲爺爺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延伸:

畫畫自己的爺爺和奶奶,表現他們的特徵和活動。畫完後和夥伴們交流一下,畫上的爺爺奶奶在幹什麼。(如:給小朋友做飯,洗衣服,下地幹活等等)

幼兒園尊敬長輩教案,孝敬長輩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要做到的事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要從小做起,教會幼兒尊敬長輩,讓這個美德一代代傳承下去。 4 幼兒園尊敬長輩教案:家長的小幫手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幫助家裏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養幼兒愛家、愛家人的情感。

核心要素:父母病 我安慰 父母累 遞杯水

做家務 我幫忙 父母愛 記心上

活動準備:

開展“尊敬長輩周”活動,讓幼兒再家中嘗試幫助長輩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

通過提問引出活動主題。教師:“說一說本週爲長輩都做了哪些事情?”

(二)關鍵步驟:

1、幼兒自由發言,說出自己本週爲長輩都做了哪些事情。

2、老師做記錄。可以使用大白紙製成記錄表,題目爲“尊敬長輩周”活動記錄表,底下的表格左邊一欄寫上幼兒的姓名,右邊一欄則對應姓名寫上這個小朋友所做的事情。如幫媽媽掃地、擇菜等。

3、將記錄好的經驗圖表張貼再教室外禮儀教育專欄裏,可以請孩子們有時間進行閱讀,也可請家長閱讀。

(三)引歌套詞

1、自選歌曲旋律,並填詞(三字兒歌內容)。

2、老師伴奏,幼兒頌唱。

活動延伸:

1、詩歌欣賞:《媽媽的愛》《讓奶奶睡午覺》《爸爸的呼嚕》

2、設立信箱,請家長給孩子寫表揚信,正面強化和鼓勵孩子尊敬長輩的行爲。

家園互動:

1、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通過家園專欄向家長講解孝敬,希望家長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孝敬長輩,給幼兒正確的影響。

2、平時,家長要引導幼兒養成尊敬長輩的良好習慣。

注意事項:

家長應身體力行地關心長輩,給幼兒樹立榜樣。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手的作用及五個手指各自的名稱和用途。

2、願意大膽參與嘗試手指印畫,能在單個手指印畫的基礎上,進行多個手印的組合印畫。

3、能發揮想象力利用不同手印的外形特點,添畫出各種不同生動有趣的形象。

活動重難點:

重點:願意大膽參與嘗試手指印畫,能在單個手指印畫的基礎上,進行多個手印的組合印畫。

難點:能發揮想象力利用不同手印的外形特點,添畫出各種不同生動有趣的形象。

活動準備:

1、大手教具一個、教師範例畫(單個的手指印畫和手指組合印畫)

2、幼兒用紙、顏料、抹布、鉛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以猜謎遊戲,導入活動。

教師: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謎語,想不想猜一猜?

教師:兩棵小樹十個叉,不長葉來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勞動人人誇。(手)

2、師幼共同討論:“我的小手真能幹”

(教師出示一隻大手的圖片)

教師:這是手媽媽,看一看她有幾個手指寶寶?

教師:你知道這幾個手指寶寶的名字嗎?(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

教師:你最喜歡那個手指寶寶?你能用它做什麼?

3、討論“手指王國”

(教師出示“手指印畫”的範例)

教師:今天一羣生活在手指王國的人要舉行盛大的聚會了,看看都有誰來參加了?(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說說畫面上的內容。)

教師:你想參加嗎?那你會代表誰來參加?(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爲下一步的創作打下基礎。)

4、示範與講解:

教師向幼兒示範手指印畫的步驟、方法及注意事項。

步驟:

(1)用任意一指蘸顏料,在合適的位置用力按。

(注意手指蘸的顏料要覆蓋整個指肚。若顏料太稀,注意在顏料盒旁邊刮一下;若顏料太乾,注意儘量讓顏料覆蓋整個指肚;可以嘗試分別用五個手指進行印畫,注意一個手指儘量蘸一種顏色的顏料。)

(2)待顏料幹後,用鉛筆在按出的形狀上進行添畫、創意。

(鼓勵幼兒嘗試用多個手印進行組合創意。)

二、基本部分: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鼓勵幼兒嘗試將手印添畫出印各種各樣的形象,提醒幼兒將手印進行大膽組合。教師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行個別指導,對能力強的幼兒還可以進一步引導他們對作品進行大膽創意。)

三、結束部分:

幼兒作品展示,讓幼兒自由講述自己的作品,啓發幼兒相互評價作品。、

四、延伸活動:

1、鼓勵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將手印畫設計地更有情節,然後投放到閱讀區講給同伴聽。

2、在手指印畫的基礎上,合理加入手掌印畫和手的其他部位的印畫方式,讓畫面更豐富。

3、製作賀卡,將手印畫和其他繪畫形式加入其中。

幼兒園手指印畫教案,對於沒有繪畫基礎的幼兒來說,繪畫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這時候教師們可以通過一些比較簡單的繪畫方式來提高幼兒對於繪畫的熱情,比如說手指繪畫。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剪紙形象誇張、色彩鮮豔、對稱及鏤空等基本特點。

2、初步嘗試合作剪紙,師幼共同佈置“快樂六一”剪紙場景。

3、鼓勵幼兒大膽創作,發展想象力與創造力。

4、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樂意參加佈置環境的活動。

5、培養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的準備:幼兒已有對六一兒童節的體驗。

2、物質準備:六一節表演錄像一段、剪刀、各種顏色的蠟光紙,固體膠若干;一張大的空白卡紙。

活動過程:

一、播放錄像,引起幼兒經驗共鳴

1、教師播放幼兒六一兒童節表演的錄像。

問:這羣畫着妝,穿着漂亮衣服的小朋友是誰呢?

你們爲什麼要穿成這樣跳舞呢?

你們喜歡六一兒童節麼?爲什麼?

2、師總結:六一節真美好,這一天我們可以化美美的妝,穿漂亮的衣服,站在舞臺上給大家表演節目,還有好玩兒、有趣兒的六一節禮物呢!

二、激發幼兒的剪紙興趣

1、師:這麼精彩的六一節,看到小朋友們這麼開心的笑臉,我真想留住這一精彩的瞬間。你們有什麼好的方式能夠把六一的快樂場景留下來麼?

(幼兒自由討論各種表現形式,逐漸引入剪紙這一主題)

2、剪紙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民間特色,今天,金老師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用最傳統的方式,最喜慶的顏色來記錄這一快樂的節日。

3、再次播放幼兒六一節的快樂場景錄像,引導幼兒自信觀察六一節人物的表情、動作、服飾、以及幼兒園周圍的自然環境和裝飾環境。

三、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大膽創作

1、引導每個幼兒將自己六一的髮型、動作、服飾以及表情先用筆畫下來,在用對稱剪的形式表現出來。

2、分組合作:幼兒分組表現太陽、白雲、小鳥、彩旗、舞臺、鮮花、觀衆等其他環境。

3、幼兒將創造的內容,在空白卡紙上,進行藝術粘貼,使其豐富精彩,呈現六一的快樂場景。

4、幼兒手拉手站在佈置好的剪紙六一旁圍城圓圈快樂跳舞,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延伸:

生活中,讓我們格外難忘的場景、畫面還有許多,我們都可以用剪紙的形式將其表現出來,幼兒回家後也可以獨自創作一幅剪紙粘貼場景,帶入園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快樂經驗!

活動反思:

本次剪紙活動,選擇了“六一”這一幼兒比較感興趣的內容,通過錄像的引入,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成功的引起了幼兒關於六一這一經驗的共鳴,他們能夠說出許多在六一這一特殊節日裏發生的快樂事情。我抓住這一時機,及時的,自然地導入了剪紙這一主題,引起了幼兒想要親子動手,把六一的快樂場景留住的這一美好願望。

活動中,我沒有範例,更沒有示範,完全的放手,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去想象,去創造。並設計的合作這一環節,不僅增進了大家之間的情誼,也讓幼兒在剪紙活動中體驗合作的樂趣。在佈置環境這一環節中,孩子們情緒高漲,剪完了一朵還想再剪一朵不一樣的,還聽到了孩子們商量了多剪一些觀衆給他們鼓掌,對此活動十分感興趣,達到了我的預設目標,我感覺很欣慰。

此次活動既迎合了孩子的興趣,又給了孩子們一定的審美感受,瞭解了我們中國民間文化,很有教育價值,只要孩子喜歡剪紙,願意剪紙,即使剪的不好,可以一次次的去探索,去創造,我相信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活動中,我的活動方式和策略還存在着許多不足和問題,需要改進的地方也有很多,作爲一名青年教師,我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地汲取教訓和經驗,改進自己的缺點,讓自己更快地提高!

小百科:

在冷戰期間,東西德國在兒童節上做法迥然不同。首先,日期就不一樣:東德定在6月1日,西德定在9月20日;其名字也不同:東德稱爲“國際兒童節”(internationaler Kindertag),西德稱爲“世界兒童節”(Weltkindertag)。另外,節日的傳統也有區別。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神奇的小火車

活動設計:

在“你變我變的”主題中,幼兒從身邊的事物中找變化的東西,圓圈可以變化成鍾、花朵、烏龜、小動物的頭等,一些廢舊的物品經過手的加工,可以變成許多有趣、新奇的東西,他們對自然界神奇的變化萌發了興趣。《神奇的小火車》充滿神奇、變化、詼諧的情節,讓孩子讀來有趣、有能引起他們的探究,因此本活動納入了這個主題。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事物的神奇變化。

2、能主動關注周圍事物的變化過程。

活動準備:

1、自制背景圖及若干小圖片

2、幼兒收集有關動植物的變化過程的資料。

活動過程:

1、發現小火車的神奇。

——出示背景圖“小火車”,猜猜這是一列怎樣的火車。

——什麼是神奇?

——教師結合故事將角色“小核桃”演示插入火車,變出一隻“桃子”。

——原來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車,它會變魔術。還有許多乘客想上火車,他們上車前和下車後相比會有那些變化呢?讓我們來聽聽故事“神奇的小火車”。

2、看看小火車會變什麼。

——完整欣賞故事一遍。誰是小火車的第一位乘客?它有什麼變化?爲什麼小桃核下車後會變成大桃子呢?你知道其中的祕密嗎?

——接着誰又上了車?它發生了什麼變化?下車的雞蛋爲什麼會變成毛茸茸、溼漉漉的小雞呢?

——小青蟲們上了車,它又變成了什麼?(重點幫助幼兒理解青蟲變成蝴蝶的過程)

——小男孩上了車,走下一位大鬍子叔叔,他是誰呢?

——原來大鬍子叔叔是小男孩變的,他喜歡這樣變嗎?那可怎麼辦呢?

——這真是一輛神奇的小火車,它能讓許多“乘客”上車後發生變化。往前開能長大,往後開就還原。

在我們周圍許多東西都在變,有的變化很快、很明顯,而有的東西是漸漸地變化的。

3、讓他們坐上小火車。

——嗚。。。。。嗚!藍色的神奇的小火車又開動起來了。你想讓誰坐上小火車?小火車會把它變成什麼?

——鼓勵幼兒講講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漸變過程,如:月亮圓缺,花兒開放、種子發芽等。

4、延伸活動:鼓勵幼兒今後在生活中仔細尋找事物的變化,獲得更多的表現。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瞭解故事情節。

2、能用“連衣裙變成**花樣了,我穿上**花樣的連衣裙,漂亮嗎?”進行交流。

3、體驗創作及展示的快樂和成功感。

 活動準備:

1、課件ppt2、連衣裙模板。

3、油畫棒活動過程:

一、情感體驗:穿着漂亮的連衣裙來跳舞。

今天,老師穿了一條連衣裙,你們看:好看嗎?

你們穿的漂亮連衣裙呢?

讓我們一起穿着漂亮的連衣裙來跳舞吧!

二、故事欣賞:理解故事情節,欣賞畫面。

1、有一隻小兔也想做一條連衣裙,你們看,它來了2、結合ppt,教師講述繪本故事。

3、小兔的連衣裙很特別,是怎麼樣的?

4、課件:逐一出示連衣裙的變化圖白色→花朵花樣→雨點花樣→草籽花樣→小鳥花樣→彩虹花樣→晚霞花樣 →星星花樣

5、小結:就這樣變呀變,小兔開心的一天過去了,真是太好玩了。讓我們閉上眼睛再一起幫小兔回憶一下這精彩的一天吧!

6、第二遍故事講述,講述重點(裙子的變化)7、教師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話來講述。課件(8件不同花色的衣服)T:誰能勇敢的來介紹一下。

(1)連衣裙變成**花樣了,我穿上**花樣的連衣裙,漂亮嗎?

(2)啦啦啦,啦啦啦,我穿上花朵花樣的連衣裙,漂亮嗎?

(3)啦啦啦,啦啦啦,我穿上雨點花樣的連衣裙,漂亮嗎?

(4)啦啦啦,啦啦啦,我穿上草籽花樣的連衣裙,漂亮嗎?

(5)哎呀,連衣裙變成小鳥花樣了!

(6) 彩虹花樣的連衣裙真漂亮!

(7)連衣裙變成晚霞花樣了!

(8)連衣裙變成星星花樣了!

三、談話:激發幼兒創作慾望。幼兒大膽創作。

1、小兔還會走到哪裏?她的連衣裙又會變成什麼樣子了呢?

如:小兔走到草地(樹林、小河邊、石子路上、玩具店、冰淇淋店)裏,連衣裙變成草地(樹林、小河邊、石子路上、玩具店、冰淇淋店)花樣了。

2、如果你是小兔,穿上連衣裙你會走到哪裏?連衣裙會變成什麼花樣呢?

3、幼兒創作。

四、作品展示T:讓我們穿上漂亮的連衣裙來秀秀吧。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體驗故事蘊涵溫情。

2、能大膽想象,樂意在集體面前大方地講述自己的猜測。

3、珍惜朋友之間的深厚的情誼。

4、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動畫片《去年的樹》

2、《去年的樹》PPT

3、背景音樂二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引出活動。

(出示圖片一)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傾聽故事的慾望。

1、老師:今天帶來一個故事(出示PPT:封面)認識字嗎?(去年的樹)故事的名稱就是《去年的樹》

2、去年的樹長的什麼樣子?(粗粗的、剛長樹葉)

那樹上有誰呢?(鳥)。那樹和小鳥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讓我們來聽故事《去年的樹》。

二、分段欣賞、讓幼兒大膽地講述自己的猜測。

1、欣賞故事前半段(背景音樂一)

2、故事講到“樹,不見了。只剩下樹墩”時讓幼兒猜想;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3、欣賞故事後半段。(背景音樂二)

4、提問故事主要內容:

5、故事的名稱是什麼。

故事中有誰?

你聽到故事裏講了什麼?

(讓我們完整的欣賞故事一遍)

三、看動畫,完整欣賞故事。

嗯,小朋友都講得很好,那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聽聽看故事裏還有哪些情節我們剛纔沒有講到哦。

結合課件,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從而體會故事蘊涵溫情。

(一)出示PPt圖一

提問:

1、故事裏誰和誰是好朋友?

2、他們每天怎樣開心地生活着?(談到小鳥唱歌時,播放音效)

3、後來小鳥問什麼要離開樹呢?

4、臨別前,樹對鳥兒說了什麼?

5、鳥兒是怎麼回答的?

(全班幼兒跟說一遍鳥兒與樹的對話)

教師:恩、這是鳥兒對數的承諾,後來鳥兒有沒有兌現自己的承諾呢。它有沒有做到呢?

(二)出示PPt圖二

提問:

1、春天由來了,小鳥又回到這裏找它的好朋友樹來了,可是發生了什麼事呢?

2、小鳥問樹墩什麼?樹墩怎樣回答的?

3、小鳥聽完樹墩的`回答後,是怎樣做的?

(三)出示PPt圖三

提問:

1、它向哪裏飛去?

2、它去問誰?

3、門是怎麼回答的?

(四)出示PPt圖四

提問:

1、接着,鳥兒又向哪裏飛去了?

2、在村子裏它看到誰?

3、它問小女孩什麼?小女孩怎樣回答?

4、鳥兒聽完小女孩的話後,睜大眼睛,盯着燈火看了一會兒,然後它是怎麼做的?它爲什麼要唱歌給火焰聽呢?

5、小鳥唱完了歌,對着燈火又看了一會兒,它的心裏想什麼呢?

教師小結:小鳥回來的時候,看到樹沒有了,心裏很難過、傷心,其實,我們可以告訴小鳥,不用難過,樹被砍了。但是它已經變成其它有用東西了,它還給我們人類帶來了光明。所以樹不但是鳥的好朋友,也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所以我們都應該保護樹、愛護樹、多種樹。

四、情感教育

教師:你喜歡故事裏的小鳥嗎?爲什麼?

小鳥對朋友真好啊,真守信用。那你們對待好朋友是不是也像小鳥一樣呢?希望大家以後對待好朋友也像小鳥一樣守信

(是啊,我們答應朋友的事情,一定會做到。)

五、結束部分

小朋友拉着自己的好朋友出去玩遊戲。

活動反思:

語言活動《去年的樹》是一篇擬人體童話,主要講述一個故事: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給樹聽,將要飛回南方時,鳥兒答應了樹的請求——還要回來唱歌給它聽。可是第二年春天,當鳥兒飛回來找它的朋友時,樹卻不見了。鳥兒四處尋訪,最後找到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朋友不在了,友情還在,於是,它心裏充滿了憂傷和惆悵,面對着由朋友的生命點燃的煤油燈,唱起了去年的歌。

整個活動我主要通過三個方面來讓幼兒理解故事。首先,活動一開始我先請有幼兒觀看PPT主頁《去年的樹》,直接說出故事的名字?對於大班的孩子,很多孩子會識字。直接對故事題目的展開,既是激發對故事的喜歡和期待,又是引導孩子情緒漸漸投入的必須過程。通過教師的口語講述,肢體語言的動作,讓幼兒第一遍欣賞故事,瞭解故事內容。當故事的講到:樹怎麼不見了,只剩下樹墩呢?我馬上讓幼兒猜測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爲故事的後半部分埋下伏筆,吸引幼兒入情入境。聽完故事,通過提問: 1、故事的名稱,故事中有誰?發生了什麼事?讓幼兒回答出自己對故事的初步理解。

在第二環節中,設計了讓幼兒看動畫片《去年的樹》。動畫片是幼兒的最愛。幼兒能在一邊看一邊的聽的情況下,更能掌握故事中內容。之後,通過第三環節,幼兒一邊根據教師的故事中的提問,一邊看相應的PPT圖片,逐步引導幼兒感知小鳥的三次問話的語氣,並讓幼兒多次來學說,體會鳥兒和大樹分別時的難分難捨,小鳥尋找時的焦急與艱辛。這樣,漸漸地,幼兒們在學說的過程中喜歡上了這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之中,感受到了故事中小鳥和大樹之間的真摯情感。

在整個教學中我給幼兒創設了一個輕鬆愉悅的學習環境,努力營造和諧的師生對話環境,運用激勵的語言、讚賞的眼神,激發他們熱情和潛能。讓幼兒的思路隨着教師思路轉,以大樹和小鳥之間友情爲切入口,讓幼兒運用自己的頭腦,放飛自己的想像。使幼兒的知識得以建構,情感得以豐贍,個性得以放飛,精神得以提升,人格得以完善,自我得以實現。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講講,認讀漢字“犀”、“鴕”、“嘴”、“豹”,並分析字型特點,產生對漢字的興趣。

2.知道犀牛、鴕鳥、巨嘴鳥、豹這四種動物的名稱,瞭解它們的基本特徵。

3.懂得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要珍惜和保護它們。

活動準備:

1.課件、電腦、圖片、字卡。

2.跳跳棋、接龍數套、動物圖書若干本、五角星若干枚。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複習學過的字詞。

1.(課件中播放各種動物的聲音)師:聽,這是什麼聲音?(幼兒傾聽)你聽到了什麼聲音?

(出示森林畫面):原來,這兒是一片動物的樂園,調皮的小動物和小朋友做起了“捉迷藏”的遊戲,我們一起去找找看有些誰呢?(複習漢字詞:“孔雀”、“大象”、“馬”、“獅子”等。)

2.師:原來是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剛纔它們跟我說爲了歡迎你們的到來它們可是精心爲你們準備了一份禮物,猜猜看會是什麼?

二、以書的形式引出“犀牛”、“鴕鳥”等四種動物的圖片和漢字。

1.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會是什麼呢?(出示書的畫面)哇,原來是一本精美的圖書,打開看看書上寫了什麼?(打開書)

2.師:是種漂亮的小動物,它是誰,你認識嗎?(幼兒回答)讓我們來看一看、聽一聽它到底是什麼呢?(播放錄象)它叫什麼,你聽出來了嗎?原來它的名字叫鴕鳥(念漢字),它可是世界上最大的鳥,瞧它有着長長的脖子長長的腳。一起念一遍“鴕鳥”。我們再一起來看看“鴕鳥”這兩個字寶寶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都有一個“鳥”字)“鴕鳥”的“鴕”它的左邊也有一個“鳥”字,“鴕”是一個左右結構的漢字。

3.依次認識“巨嘴鳥”、“犀牛”、“豹”這幾種動物,認讀漢字“嘴”、“犀”、“豹”,並分析字型。

4.師:小動物送給小朋友的這本書上原來都是一些你們喜歡的動物,你們高興嗎?那就讓我們再來認識一下它們吧。

出示所有的動物畫面,認讀所有漢字。

5.師:老師把所有的圖片都藏起來,看看你們還認識這些字寶寶嗎?(認讀漢字)

6.遊戲“下雨了”。

請小朋友將漢字寶寶送回到相對映的小動物的家躲雨。

師:你們都正確的把小動物送回到了自己的家,小動物們向你們說聲:謝謝你們,小朋友!(不用謝)

7.師:小動物是我們小朋友的朋友,你們喜歡它們嗎?(喜歡)所以我們要珍惜和保護它們,讓它們成爲我們永遠的朋友,對嗎?

三、幼兒去“森林休閒屋”進行遊戲活動。

師:剛纔我聽小動物們說森林裏有個“森林休閒屋”,裏面有許多好玩的遊

戲,有“跳跳棋”,有“接龍”,還有許多好看的圖書等,你們想去玩嗎?(想)那就讓我們去盡情地玩吧。

幼兒分散遊戲。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理解愛心毯的來歷和意義。

2.與同伴合作制**心毯,體驗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碎布若干,“愛心”紙板,膠水。

2.幼兒用書第5冊第20~24頁。

3.《美工》第25頁。

4.掛圖(《花布旅行記》)。

5.語言CD(《花布旅行記》)。

  活動過程:

一、花布旅行記

1.出示花布,引出故事

有一塊花布,看見過她的人都說她很漂亮。她有一個美好的心願,要要成爲一條漂亮的花裙子。她的心願能實現嗎,讓我們來聽一故事吧!

2.出示掛圖,邊看掛圖邊故事。

(講故事至“我成了一塊沒人要的小碎布”)小花布的心願實現了嗎?爲什麼沒有實現?她被剪去做成什麼了?小花襖、布娃娃分別送給了誰?小花布越剪越小,還能做成花裙子嗎?她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如果你是小花布,願意被老奶奶、阿姨剪走嗎?

如果是你,你會用剩下的小碎布做什麼?

3.講完故事

小花布最終被做成了什麼?她喜歡現在的樣子嗎?爲什麼?

4.師幼共同講述故事。

翻到幼兒用書第20頁。一起講故事。

爲什麼大家稱它爲“愛心毯”?你喜歡這個名字嗎?

二、我們的愛心毯。

1.介紹制**心毯的材料。

我們也收集了很多小碎布,請每個小組進行合作,大家一起把碎布拼起來,做成一張美麗的愛心毯。

2.幼兒分組,制**心毯。

3.請每名幼兒說一句表達自己愛心的話,教師收集整理,記錄在愛心毯的下方,幼兒之間也可相互交流。

  活動延伸:

請幼兒完成《美工》中“愛心毯”的操作,剪剪、貼貼制**心毯:沿輪廓線分別剪下愛心和碎布方塊;將碎布方塊撕成小片,隨意粘貼在愛心中。引導幼兒將愛心毯的輪廓剪的細緻些,碎布撕得小一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