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教案彙總8篇

本文已影響 3.56W人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彙總8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大班的幼兒已具備了某些物體(如石頭、樹葉等)在水中沉浮的經驗,所以在活動中要讓幼兒大膽猜想,更要積極動手實驗,認真觀察實驗現象。讓幼兒帶着任務探索,提高幼兒探索的積極性,也有利於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所以活動設計既要爲幼兒提供邊操作邊思考的機會,又要注重培養思考的有意性,培養幼兒先預測(思考)再操作。操作後讓幼兒多講述、討論,促進形象思維的發展。

  活動目標:

1、知識:(1)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2)學會用簡單的圖標(↑↓)來記錄結果,表示物體的上浮和下沉。

2、技能:(1)能按照老師的要求有序的完成實驗。(2)能與同伴溝通、交流與合作來探索調節物體沉浮的方法。

3、情感:(1)樂意參加探索沉與浮的小實驗。(2)初步形成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

(1)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2)學會用簡單的圖標(↑↓)來記錄結果,表示物體的上浮和下沉。

  活動難點:

1、能按照老師的要求有序的完成實驗

2、探索調節物體沉浮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個臉盆,盆裏有半盆水,擦手毛巾人手一條。

2、每組空礦泉水瓶一個、積木、石頭、樹葉、鐵釘、玻璃球等小物品。

3、老師示範用的小葫蘆、硬幣等

4、老師鞏固實驗用的鉛筆、橡皮、尺子、剪刀

4、每人一張記錄紙,一隻筆。

  活動過程:

  一、認識實驗材料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物品寶寶,它們要和我們小朋友們一起來做玩水的遊戲,我們看看都是誰呀?我請一個小朋友來介紹一下。

幼:空礦泉水瓶、積木、石頭、樹葉、鐵釘、玻璃球

  二、實驗:沉下去與浮上來

1、認識“↑”“↓”兩個符號:

(1)教師取一個葫蘆放在水盆裏幼兒觀察,實驗現象,請幼兒回答發現了什麼?進而出示“↑”(一條豎線,上面加一個小帽子,豎線表示水的深度,上面的小帽子表示物品浮在誰的上面,也就是浮上來)。

(2)教師再取一枚硬幣放在水盆裏幼兒觀察實驗現象,請幼兒回答發現了什麼?進而出示“↓”(一條豎線,下面加一個小帽子,豎線表示水的深度,下面的小帽子表示物品沉到水底,也就是沉下去)

2、認識記錄紙

師:認識了“↑”“↓”兩個符號之後,我們再來認識一下記錄表。

物品寶寶?小手

3、猜測實驗結果:幼兒猜測每種物品放在水裏的浮沉現象,並記錄在“?”號這一列。

4、動手分組實驗並記錄:

幼兒按意願動手實踐,教師注意觀察針對性地指導;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把實驗結果記錄在"小手"這一列中。

5、根據記錄表對兩種結果進行對比,大家集中交流最後結果。

師提問:"有沒有試驗結果和猜測結果不一樣的?

  三、把寶寶送回家

老師“出示兩個小房子的圖片,一個是浮上來寶寶的房子,一個是沉下去寶寶的房子。

幼兒把每個參加試驗的物品寶寶送回家。

總結:小朋友們的實驗做的非常成功,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什麼樣的東西放在水裏浮上來(輕的物品),什麼樣的東西放在水裏沉下去(重的物品)。

  四、鞏固實驗

老師出示一個文具盒,裏面有小朋友們常用的鉛筆、橡皮、尺子和剪刀。

用這些常用的物品進一步鞏固實驗結論:輕的物品放在水裏浮上來,重的物品放在水裏沉下去。

  五、提升實驗

怎樣使浮起來的東西沉下去

1、師:小朋友們,現在我們的瓶子寶寶浮在水面上,可是他和石頭寶寶是好朋友,他們想在一起在水裏做遊戲,讓我們來幫幫他們,好不好?幫幫瓶子寶寶,讓他沉下去。

2、幼兒思考。(如果幼兒一下子想不到辦法,可以給幼兒1-2分鐘的時間去嘗試、討論,如果還是沒有小朋友想出辦法再加以引導。)

3、師:小朋友們,同一個瓶子寶寶,不裝水時浮在水面上,裝滿水後,就沉到水裏了。爲什麼呢?

4、教師總結:不裝水時,瓶子寶寶很輕,所以浮在上面;裝滿水後,瓶子寶寶變重了,所以就沉下去了。

  六、教師結束語

其實,物品在水裏是浮還是沉,除了與物品本身的輕重有關係之外,還與其他很多方面有關係,這就等小朋友們長大了慢慢去探索,這就是科學的奧祕。

幼兒園教案 篇2

  課題名稱:家

  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掌握兒歌的結構特點。什麼是什麼的家。

2、鼓勵幼兒根據兒歌提供的線索,嘗試初步創編兒歌的興趣。

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家》

  準備:

1、背景圖

2、白雲、小鳥、小羊、小魚、蝴蝶每人一個

3、天空、樹林、草地、河水、幼兒園

  過程:

(一) 引入主題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新朋友,

2、你們想知道他們是誰嗎?

3、對了你們說對了,

4、現在就讓我們這些好朋友起一做個遊戲吧。

5、你們玩完樂也累了,

6、現在聽音樂找到自己的家。教兒歌

7、你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家,

8、現在我們幫助他們也找到自己的家好嗎?

9、教師提問?藍藍的天空是誰的家?茂密的樹林是誰的家?綠綠的草地是誰的家?清清的河水是誰的家?紅紅的花朵是誰的家?美麗的幼兒園是誰的家?

10、幼兒看圖分組說

11、幼兒看圖連貫的集體說

  (二) 讓幼兒充分想象,創編兒歌

1、你們都吧好朋友送回家了,請你們在動腦筋想一想,藍藍的天空還是誰的家茂密的樹林還是誰的家?綠綠的草地還是誰的家?清清的河水還是誰的家?紅紅的花朵還是誰的家?美麗的幼兒園還是誰的家?

2、明天我們一起把大家想的聚在一起說給小朋友聽,我們一起再來做個遊戲吧。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圖形分解和組合的變化;

2、嘗試運用重疊和拼接等方法進行圖形拼圖;

3、發展想象力,體驗圖形創造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操作材料:圖形卡片五張、小雞示範卡一張、青蛙示範卡一張、相應拼圖塊若干、魔術盒一個;

2、幼兒操作材料:小雞示範卡一張、青蛙示範卡一張、相應拼圖塊若。

活動過程

1、遊戲導入

找圖形。教師用半圓行、長方形、三角行、圓形、正方形等卡片在黑板上拼出房子、卡車圖行。然後引導幼兒觀察後提問:你發現了什麼圖形?它做了房子(卡車)的什麼部分?請幼兒找一找,說一說。如:我發現了三角形,它做了房子的房頂。

2、拼圖形

(1)送禮物。教師以送禮物的方式把小雞的拼圖塊和青蛙拼圖送到每個幼兒手中,引導幼兒觀察自己手中拿的是什麼圖形。

(2)神奇的魔術師。教師把裝有小雞和青蛙示範卡的魔術盒拿出來,並告訴幼兒“有個神奇的魔術師,他藏在這個魔術盒裏,他說如果小朋友能說出這些圖形的名字,然後把這些圖形放到這個魔術盒裏面,他就能將這些圖形變出一些可愛的小動物。”教師依次請幼兒們上來說出圖形的名稱,如:我手裏拿的是三角形。並把圖形放到魔術盒中,然後請幼兒猜猜魔術師會把他們變出什麼動物呢?請幼兒自由表達。教師“原來魔術師把他們變成了一隻可愛的小雞。”教師從魔術盒中拿出小雞示範卡。

(3)小雞拼圖。教師“魔術師真是太神奇了,他是怎麼樣變出小雞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出示小雞示範卡,請幼兒觀察並說出小雞由哪些部分組成(頭、眼睛、嘴巴、身體、翅膀),這些部分由什麼圖形變成。教師根據幼兒的表達,依次把小雞的拼圖塊排序在黑板上。

教師“魔術盒是怎麼把這些圖形變成小雞的呢”請個別幼兒上黑板嘗試拼圖,師幼共同評價,總結方法:觀察動物示範卡—觀察拼圖塊——對比、確認示範卡和拼圖之間的關聯(即什麼圖形做什麼,放在什麼位置,誰放在誰的上面。。。。。。)—邊觀察示範卡邊操作,並根據實際情況作調整。

(4)青蛙拼圖。教師“剛纔,小朋友們已經說出了很多圖形的名稱並都把它們放到魔術盒裏了,它已經把一些圖形變成了小雞,那我們再一起來看一看魔術師除了把這些圖形變成了小雞,還有沒有變出其他的小動物。”教師用同樣的方法出示青蛙卡片,引導幼兒觀察青蛙示範,並進行拼圖,邊示範邊總結拼圖方法。

3、我是小小魔術師

(1)給幼兒發放操作材料,講解操作要求並進行示範。

(2)幼兒自主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4、活動延伸

(1)觀看動畫光碟《猜猜我會變什麼》鞏固重疊、拼接的方法。

(2)鼓勵幼兒拼出不同形態的小雞和青蛙。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走不同腳印的小路,發展走、跑、跳的動作技能。

2.大膽探索不同腳印的不同走法,培養肢體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增強規則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體驗挑戰成功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

1.課件-赤腳感知不同的路

2.音樂:放你的小腳丫

3.不同腳印排列的小路。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生赤腳自由站立在用泡沫板拼成的方形場地上,複習小腳的結構,激發活動的願望。

2.隨音樂進行小腳熱身運動:

小腳走路好神氣(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

小腳跟兒擡起來,腳尖輕輕來走路——長高了;

腳尖兒累了歇一歇,翹起腳尖腳跟走——變小丑;

小腳小腳真能幹(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

二、展開

1.引導幼兒發揮想象,猜想出腳的不同部位能踩出的不同腳印。

教師:用小腳的不同部位走路,印在地上的小腳印就會不一樣,有的是整個小腳掌,有的是前腳掌,有的只是後腳掌。真是這樣的嗎?我們一起來驗證吧。

2.出示不同的全掌腳印小路,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多種方法走過小路。

(1)規整排列的全掌腳印小路

教師總結:這就是全腳掌走路時印在地上的小腳印,剛纔小朋友們用不同的方法走過了這條全掌腳印小路,有的大步走,有的跳着走,有的跑着走,都很平穩。

3.不同腳印(前腳掌和後腳掌的腳印)的小路。

教師總結:這條小路上的小腳印,有的是用前腳掌走路留下的,有的是用後腳掌走路留下的,小朋友們用高人走的方法走過前腳掌腳印,用小丑走的方法走過後腳掌腳印。

4.組合腳印(全掌腳印、前腳掌腳印和後腳掌腳印)的小路。

教師總結:這條小路上有不同的小腳印,小朋友們看着小腳印的模樣變換不同的走路方法,

一會兒走,一會兒跳,一會兒高人走,一會兒小丑走,一會兒快,一會兒慢。

5.遊戲:比一比,看誰快。

教師展示四組由四條小路組合而成的長長的路,幼兒站成四列縱隊,通過競賽的方式鞏固走、跑、跳的動作技能。

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們用不同的方法、變換不同的動作,快速走完了不同腳印的小路,

真是了不起!我們的`小腳真的很能幹!

三、結束

1.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和幼兒一起做放鬆活動

一起背靠着坐下來,伸直小腿——拍一拍;

小手向後撐住地——動動小腳;

小腳尖勾一勾,腳背伸直繃一繃,碰一碰;

小腳一起向左轉一轉,向右再來轉一轉;

左擺右擺,一前一後,動一動,點點頭;

慢慢收回小腿,敲一敲,捏一捏;

摸摸小腳,撓撓腳底心兒,哈哈——小腳真可愛!

2.洗乾淨小腳,穿好鞋子,結束活動。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孩子能夠明白魚是生活在水裏的

2.通過畫水的曲線,鍛鍊孩子小手的肌肉組織

3.培養孩子的愛心

活動準備:

1.白紙、水彩筆人手一份

2.“小魚”若干;一條大魚:一面是哭臉一面是笑臉

活動過程:

一、引入

出示一條大魚問:這是誰啊?(幼兒回答)它怎麼了?(哭臉)這個漂亮的小魚沒有家了,怎麼辦呢?你們知道小魚的家在哪裏嗎(幼兒自由回答)

二、幫大魚找家

老師示範畫水(曲線):魚是生活在水裏的,那我們現在沒有水怎麼辦呢?老師想了個辦法,我們幫小魚在紙上找個家吧。

三、幫小魚找家

1.老師這裏還有很多漂亮的小魚沒有家呢,我們一起幫他們找家好不好

2.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演示一遍,把小魚貼到畫好的“水”裏

3.老師這兒還有好多的小魚沒有家呢,請你幫幫忙把他們都找一個家好嗎?現在請小朋友在自己的紙上畫上漂亮的水,然後老師把小魚送到你的水裏

活動結束

幼兒作品展示:好了,我們來看看誰家的小魚最多

幼兒園教案 篇6

設計背景

爲了讓幼兒走進大自然,樹林尋找樹木,觀察最粗的樹、最細的樹、最高的樹、最矮的樹、葉子最多的樹、葉子最大的樹等。在活動中,孩子們的積極性非常高。正在孩子們用工具量得起勁時,突然有個小朋友叫起來快來看呀,樹葉從樹上飛下來了!於是孩子們把注意力都集中到樹葉上,地上樹葉真多呀!踩在樹葉上軟軟的。樹葉給大地蓋上了一層地毯。樹葉有的紅,有的綠。咦,怎麼有的樹葉掉下來,有的怎麼不掉?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培養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提高思維、想象、操作等能力。

2、培養幼兒對自然現象的興趣,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

3、在與同伴的合作中大膽表現,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分享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重點難點

培養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提高思維、想象、操作等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異的樹葉,有真的樹葉,也有用色紙剪的樹葉。

2.各種顏料讓孩子們印樹葉。

3、營造寬鬆、自由、有序的活動區域。

活動過程

我帶領孩子們到公園裏觀察樹木,撿拾各種樹葉,孩子們的積極性非常高。

1、豆豆跑過來說,老師:我也撿到了一片樹葉,看,它變成什麼了?

2、我拿起這片葉子讓孩子們觀看。

3、孩子們說:老師,你們想不想也使你們撿到的樹葉變一變呢?你準備把你的樹葉變成什麼呢?幼兒根據樹葉添畫造型:

1、把自己撿到的樹葉用雙面膠貼在紙上。

2、用記號筆、蠟筆大膽構造、想象。

3、可選擇一片或多片樹葉自由組合創造。

4.給樹葉畫上手,腳,讓它變成一片會跳舞的葉子

師生交流分享:

1、讓幼兒展示,介紹作品,對幼兒的創造意識給予肯定,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與成功感,體驗和分享自己的和別人的快樂。

2、鼓勵幼兒大膽地響亮地介紹,語言能完整、流暢。

3、老師對幼兒的今天活動情況作適當評價。

4、共同收拾各類教玩具。

教學反思

通過這個活動,孩子不僅瞭解了各種樹木,知道了樹木名稱,形態,作用,並且對它的葉子也有了一些瞭解。在撿葉子的過程中,觀察,思考,想象,創造,使幼兒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發展。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內容 認識長方形

重點領域 數學

相關領域 語言

活動目標

1、通過認一認、比一比,引導幼兒感知長方形的基本特徵。

2、啓發幼兒學習按圖形特徵歸類,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3、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動手操作能力。

重點、難點

1、重點:感知長方形的特徵。

2、難點:會按圖形特徵進行歸類。

活動準備

1、幾何圖形若干(正方形、長方形、圓形)。

2、剪刀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幾何圖形讓幼兒辨認。

教師:“小朋友說一說黑板上有哪些圖形?”(圓形、正方形)

二、圖形分類。

教師:“黑板上有這麼多圖形,誰會把一樣的圖形放在一起,並數一下一共有幾個?”

三、認識長方形。

1、教師手指長方形,“這是什麼圖形?它和正方形有什麼地方是一樣的,什麼地方是不一樣的?(它們都有四條邊,四隻角;正方形每條邊都一樣長,長方形每條邊不一樣長。)”

2、教師在幼兒講述時,可將長方形和正方形進行比較,引導幼兒觀察它們的不同。

四、通過摺疊驗證:

知道長方形上下兩條邊是一樣長的,左右兩條邊也是一樣長的。”

1、教師:“現在請小朋友把長方形的長邊比一比,短邊再比一比是不是一樣長的?”

2、小結:長方形的上下兩條邊是一樣長的,左右兩條邊也是一樣長的。四個角都是一樣大的。

五、幼兒操作。

1、請小朋友拿一張圖形紙把它剪一剪,讓它變成長方形。

2、給長方形塗顏色。看看圖上有什麼圖形,請小朋友給長方形塗上顏色。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知了解童話故事中主要角色形象的特點和大致情節,學說對話。

2、藉助圖片的大小順序,高矮順序,進一步感知情節發展線索,記憶對話。

3、積極參與講述活動,初步體驗與同伴共同講述,共同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內容選自莫斯科小毛毛出版社《小房子》改編。

2、教學掛圖一副,操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啓發式提問導入,教師講故事

1、田野裏會發生什麼事?(幼兒自由發言)

2、教師講故事《小房子》。

二、藉助圖片引導幼兒回憶童話中主要角色和出場順序

1、這個故事的題目叫什麼?

2、這個《小房子》童話故事裏都有誰呀?

3、數一數這個《小房子》的童話故事裏有幾個小動物?

4、這五個小動物是不是一塊兒看見小房子,又一塊兒住在小房子裏的?

三、通過教師體態、音量、表情的變化,引導幼兒對角色形象越來越大,數量越來越多的注意。

四、教師邊操作圖片,邊引導幼兒講述故事,重點練習對話。

五、鼓勵幼兒大膽地表演對話。

六、遷移音樂活動火車舞,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和體驗共同舞蹈時同伴越變越多的喜悅。

活動三:音樂活動:邀請舞《火車舞》

活動目標:

1、學習火車舞,能跟着音樂協調地做小跑步動作

2、遷移文學、美術活動中角色出廠的順序並通過觀察、模仿初步掌握“火車舞”的邀請方法。

3、知道通過邀請,火車會越來越長,人會越來越多,體驗與同伴共同舞蹈,共同活動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由美術作品導入,引起幼兒對“火車舞”興趣。

二、引導幼兒熟悉樂曲的旋律、節奏,啓發幼兒探索開火車和火車跑的動作。

三、鼓勵幼兒集體聽音樂學雙手環繞及小跑步動作。

四、引導幼兒學跳邀請舞“火車舞”。

1、教師扮火車頭,邀請一名幼兒跳火車舞。

2、引導幼兒按節奏,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3、根據圖片順序,教師帶幼兒跳邀請物“火車舞”,重點幫助幼兒掌握邀請和變更火車頭的方法。

五、鼓勵幼兒積極參與“火車舞”,體驗與同伴合作舞蹈的快樂。

六、帶幼兒聽樂曲《旅行列車波爾卡》玩開火車遊戲結束活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