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級教案

s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精選7篇)

本文已影響 3.43W人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s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s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精選7篇)

s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

目標預設: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想象《觀書有感》所描繪的景象。

3、熱愛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感受古詩文字和意境的美,領悟讀書中不斷吸取新知識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

理解《觀書有感》所描繪的情景,並懂得其包含的哲理。

設計理念:

1、新課程標準中要求高年級“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張田若先生認爲“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教學中應採取多種形式練習誦讀,讀背與評議相結合,以調動學生朗讀背誦的積極性。

2、破古詩死記硬背呆板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全程參與,在參與中走進作者,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達到自悟自得。

3、教者認爲學生學習古詩,不僅僅是積累,更是溝通,是學會帶着情意去溝通。同時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

設計思路:

在教學中讓學生在探索中解決問題,實踐中感悟真諦,朗讀中品味情感。並着眼課題,啓發學生思考,注意回扣主題,拓寬學生視野。

教學過程:

一、激趣渲染,導入新課

我們的祖國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來,文人輩出。昨天,我們認識了宋朝的愛國詩人陸游,今天,我們將認識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叫朱熹。

朱熹一生勤奮讀書,還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讀書讀累了,信步走到一個池塘邊,一塘清水引發了朱熹對讀書的又一種思考,他頗有感觸地寫下了這首詩:

二、圖文結合,自讀課文,感知詩文內容。

出示:(無題目)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爲有源頭活水來。

(一)自讀自悟、層層深入

1、出示:一讀要讀通(即把詩文讀準確);二讀要讀懂(即弄懂詩的意思,明白詩中所講的道理);三讀要讀好(即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有感情地吟誦詩文,讀出詩文的意境)

2、交流自學情況

(1)配樂範讀。

(2)多種形式的朗讀。

【多層次、多角度、多種形式的朗讀,自由讀、範讀、指讀、評讀、齊讀】

(3)你有什麼收穫?

(4)有哪些問題你不能解決?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思考,在自主閱讀中理解。所謂書是自己讀懂的,情是自己悟出來的。】

(二)圖文結合、小組合作、研讀感悟

活動要求:

1、談談對詩句的理解。

2、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3、質疑——解疑。

4、圖文結合,談談自己的感受。

【讓學生在交流中學習,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培養了自學能力,既增強了合作意識,又增進了情感溝通。同時,使他們能主動思考,大膽表達,善於傾聽,互相學習,共享成果。】

三、質疑題目,引出哲理

1、引導學生質疑

請學生根據自己對詩的理解,給詩加題目。

讓學生比較,質疑,詩的題目是“觀書有感”,爲什麼詩中卻沒有提到讀書?它和讀書有着怎樣的聯繫?

2、討論、交流

出示:池水清澈使人睿智

源源不斷的活水流進不斷讀書,不斷汲取

【運用知識遷移、比較,悟出哲理。】

4、指答,小結

四、總結延伸

1、原來朱熹寫方塘的景色,就是爲了說明讀書的道理啊!這樣的詩就叫“說理詩”。朱熹先生這首優美的詩,用池塘的水來比喻讀書,通過比喻巧妙地把讀書的道理蘊藏在裏面,使人們一下子就能接受他的觀點,像這樣的方法我們稱它爲借景喻理。

2、出示: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如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你覺得這兩首詩有什麼相似的地方嗎?(前兩句都是寫景,後兩句是感受)

3、同學們想想,你還能舉出一些跟這些詩相似的說理詩嗎?

蘇軾《題西林壁》

白居易《賦得古草原送別》

葉紹翁《遊園不值》

陸游《遊山西村》

4、總結:

這首詩中的“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這兩句詩更是膾炙人口,千年不衰,成爲千古名句。(背一背這兩句)這兩句現已凝縮爲常用成語“源頭活水”,用以比喻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五、名句活用

1、我們學習古詩不僅是爲了積累語言,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陶冶自己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在生活實踐中學會運用。下面就是運用“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兩句的例子。

例1:這是我們班的小作家,在介紹他的寫作經驗時的一段話:“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正是因爲我注意平時留心觀察自己感興趣的各種事物,把觀察所得記下來,所以我的文章內容才豐富多彩、真實具體。

在這段文章裏“源頭活水”是什麼?“清如許”指什麼?

【不僅讓學生理解詩意,還舉了“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的活用例子,引導學生運用詩句,體現了學用結合。】

2、朱熹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出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宋〕朱熹

“讀萬卷書”就是要不斷地學習,因爲——(生接)“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行萬里路”就是要不斷實踐,因爲——(生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希望同學也能像朱熹那樣勤於讀書,善於思考,勇於實踐,成爲一個博學多才的人。

六、課後作業:課後自學朱熹的《春日》。

【拓展課程時空,使學生不再侷限於一堂所所學的內容。課後再次讓學生走入閱讀、表達中去,使學生的課堂學習與閱讀實踐緊密聯繫起來,課內與課外互爲補充】

s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理解相關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中蘊含的美,抄寫並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瞭解課文內容,發現課文在敘述上的特點,並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4、學習文章插敘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難點:

從直接描寫葛利格語言、行爲的語句中,以及描寫音樂的句子中感受這位音樂家崇高的人格和愛的情懷。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整體把握文章的脈絡。

3、初步感受音樂家崇高的人格和愛的情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1.金色的童年,留給我們無數美好的記憶,童年時代的每一次生日,也一定讓同學們記憶猶新,每一次生日,陪伴你的是什麼呢能講講你們的幸福時光嗎?

2.當我們沉浸在幸福時光中時,我們一定要想到是父母之愛,長輩之愛,親人之愛,朋友之愛帶給我們快樂和甜蜜。今天,我們將走入文本,去分享另一個小姑娘的幸福。(生讀課題)

3.引導生對課題質疑(守林人的女兒是誰誰把什麼獻給守林人的女兒爲什麼要獻給她……)

二、整理字詞,豐富詞庫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妮、菩、咆、哮、樅、抑、曙

2、本課的生字,新詞不少,相信你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本課的生字,把課文讀正確,流利。(生自學生字,詞)

3、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

三、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小組之間相互交流關於“愛德華·格里格”的資料。

3、小組合作,理清文章的結構。

4、引導學生概括主要內容,初步解決:什麼是守林人,誰把什麼獻給守林人的女兒等疑問。

四、達標檢測,鞏固課堂

1、範讀課文,再次感知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守林人是做什麼的、守林人的女兒是誰?誰把什麼獻給守林人的女兒“?爲什麼要獻給她?

五、總結拓展,情感昇華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感受到了什麼?生彙報

2、下節課我們將一起探究故事中最讓我們感動的地方,深入領會葛利格信守諾言的高尚品格。

六、佈置作業

1、正確書寫本文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s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能夠正確書寫。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體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被信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公路邊的告示是引導旅行者的線索,也是全文的線索,理解這條線索的真正意義;從桃園主人沒有出現,卻只寫了狗和貓中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學難點

對文中“線索”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題目入手,初度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初讀課文,回答問題

(1)《信任》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你對課題是怎樣理解的?

(3)這篇文章的線索是什麼?

[點評: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理清文章的脈絡,讓學生找出文章的線索,初步瞭解文章的內容,爲下面的學生作好鋪墊。談自己的認識,是使學生與自己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便於理解。]

二、圍繞線索,深切領悟

1、公路邊的“桃子自採三里路”是如何引導作者招待桃園的?

2、你如何理解“朋友,歡迎您,每籃桃子五元,儘管自己採,然後把錢放在籃子裏。祝您愉快!”假如當時是你看到這句話時,你會怎樣想?

3、公路邊的公式把人們引向什麼樣的地方?

[隨着問題的深入,使學生真正理解告示的作用,表面的意思是把人們一向桃林,實際上把人們引向信任與被信任的一種道德境界。]

4、桃林中出現了一張紙、狗和貓,桃園主人沒有出現,你怎樣理解?

[通過學生長談,使學生認識到,信任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不需要監督的行爲。]

三、提煉中心,悟情明理

1、桃林主人不在,看到紙條上的字時,作者會怎樣想?假如是你,又會怎樣想?

2、付款時,你怎樣理解“我”和丈夫的對話?

3、你如何理解信任和被信任這個問題?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有過不被別人信任的經歷嗎?當時你的心情怎樣?如何才能做到心人與被信任。

[信任與被信任是相互的,在信任別人的前提下,也能得到別人的信任。]

五、體會文章的寫作手法

1、文章是怎樣敘述的?與我們前面學的有什麼不同?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2、文章還有哪些地方的敘述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採用第一人稱,加強了文章的說服了。同時,在寫往桃園趕的路上,一波三折,爲下面的記敘作了鋪墊]

四、作業

縮寫《信任》

教學反思:

昨天在備課時,發現這篇課文非常好,好在文章內容非常好,好在同學們學是非常容易理解,於是我確定了這幾個教學目標: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理解文章的寫作順序;積累語言。

根據教學目標,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

利用半節課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預習,全方位的進行預習。

第二節上課伊始,我直接導入,問學生這篇文章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根據學生的概括,讓學生找到文中相關的自然段,這樣文章的內容和寫作順序就解決了,非常順利。然後我問學生文中對什麼的敘述最多,(告示),讓學生找出關於告示的內容,並且把告示和文章內容進行聯繫,這樣學生知道告示把作者和先生引到了桃林;再讓學生看最後一個自然段,看告示把作者引到了什麼地方?引到了互相信任的的境界,看來這樣同學們已經對文中的中心思想理解到位了。然後我又讓學生找出文中哪些地方寫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被信任,不到五分鐘,一隻只小手舉起來了,並且發言非常到位,其中也穿插到了文中沒寫桃林主人,卻寫了狗和貓,爲什麼?這樣文中的目標全部都解決了,課後問題也解決了,最後還有五分鐘,我讓同學們進行了感情朗讀,同學們的熱情非常高漲,看來這篇課文的學習基本成功了。

s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詩人爲什麼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讀寫結合,寫寫自己經歷過的微笑。

二、教學過程:

(一)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1、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2、自讀課文。提示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不懂的詞語藉助字典或聯繫上下文初步理解。

3、學生試讀課文,指名學生願意讀哪一節就讀哪一節。

4、整體感知:讓學生說說讀了詩歌以後,你對“微笑”這個詞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和理解。

5、認讀生字、生詞。

(二)再讀生疑,研讀感悟。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質疑提問。

如:爲什麼說微笑的價值很高?爲什麼說微笑是朋友間交流的信號?爲什麼說“在人生旅途上,最好的身份證就是微笑?”

2、小組內研讀,討論。

3、集體交流,感悟詩文背後蘊藏的深刻含義。

a、微笑很容易做到,你是不是常常對別人微笑?如果你以前不愛微笑,以後回怎麼做?

b、詩人把“微笑”比作“身份證”,想一想還能把微笑比作什麼?

(三)反覆練讀,背誦課文。

1、指導學生畫出句尾押韻的字,自己反覆練讀,體會朗朗上口的感覺。

2、指名讀詩,互相評議。體會這首詩語氣親切的特點。

3、嘗試背誦課文,同桌互背。

(四)讀寫結合,積累詞語。

1、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把微笑送給別人或接受別人微笑的經歷,先說一說,注意要說清楚時間、地點、人物、爲什麼把微笑送給別人(爲什麼接受別人的微笑),“我”的心理活動以及別人的表現(動作、語言、神態)等,然後再寫下來。

2、引導學生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如:轉瞬即逝,善良淳厚。在人生道路上,最好的身份證就是微笑。

s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葉公好龍》,讀懂課文內容,並理解寓意

2、展開想象,複述《葉公好龍》。

3、學習文中的寫法,用“總起一分述”的方法寫一段話。

一課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上學期我們一起學習的寓言故事《掩耳盜鈴》,還記得偷鈴人的愚蠢嗎?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個故事嗎?

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全班交流。

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新的寓言故事《葉公好龍》。板書:葉公好龍。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連詞劃出生字。

2、小組交流自己認爲比較難記的生字,並想辦法記住。

3、集體檢查:

(1)多音字:

好hǎo()發fā()還huán()

hào()fà()hái()

(2)辯字義:

牖:窗戶。窺:偷看。鑿:鑿子,(挖槽或穿孔用的)一種工具。

寫:古時候是“畫”的意思。

三、再讀課文,感悟寓意。

1、師範讀。找出課文裏描寫葉公處處喜歡龍的句子讀一讀,當真龍來了,他的表現又是怎樣?

讀一讀。

2、學生自由朗讀。

3、指明讀,分角色讀。

4、指導背誦。

5、揭示寓意:這則寓言是比喻像葉公這樣的人,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但實際上並不真正喜愛。這就告訴我們,做人要做表裏如一的人。

四、總結。

1、學了寓言後,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2、你還知道哪些寓言故事?

第二課時

一、啓發談話,引出課題。

1、寓言

2、齊讀課文。

二、品讀課文,感知質疑。

1、自由讀,邊讀邊想:讀懂了什麼?有什麼疑問?

2、指名讀,其他同學及時指正。

3、交流。

三、細讀課文。

1、從哪些句中看出葉公非常喜歡龍?

板書:非常喜歡

指名讀→爲何這樣讀→指導讀→師生共同讀(總、分)

2、葉公真的喜歡龍嗎?見到真龍時的葉公怎麼樣?板書:害怕極了

齊讀→找詞(表現他害怕的詞)→說話練習(總起一分述)

3、模仿說話,練習寫法。

(1)小結寫法:圍繞一個意思,可以從幾個方面,也可以從怎麼想?怎麼說?怎麼做?還可以用整齊的句式把這個意思說具體。

(2)激情說話:能用這樣的方法介紹你的一些情況嗎?學習、愛好、課餘生活、你的朋友、你的家人等等。想一想,準備說哪一點?→交流。

(3)寫話練習。

(4)交流、點評。

(5)師範說。

4、展開想象,創造性地複述《葉公好龍》

板書:真龍聽說、想、說、做

四、揭示寓言。

1、你覺得葉公是個怎樣的人?(表面、心裏、不一樣)

2、寓言要告訴我們什麼?(表裏如一)

3、交流寓意。

五、拓展延伸,總結全文。

1、聽一則寓言,說寓意。《掩耳盜鈴》《鄭人買履》

2、間閱讀,說寓意。

3、總結全文。

s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學會十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正確理解課文內容,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貴品質以及麻雀對平凡生活的熱愛。

4、通過細膩的`語言文字想象畫面,引導學生感悟作者語言表達的精妙。

教學重點:

通過引導學生品讀麻雀飛行時的不知疲倦和樣子的可愛,感受它生活的平凡、忙碌與快樂。

教學難點:

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貴品質以及麻雀對平凡生活的熱愛。

教時:

一課時。

教程:

一、破題導入:

1、解釋題意。

2、質疑:看到了什麼?爲什麼隔窗看?有什麼感受?……

二、自學感知:

1、自瀆課文思考:文章圍繞“隔窗看雀”寫了什麼內容?

2、檢查生字,指名回答。

三、點撥交流:

學習“行動、樣子”部分。(默讀勾畫)

1、我看到了什麼?(談完就讓學生讀)

⑴腿跳:抓“不停、好象”指導

⑵尾翹:

⑶身體飛:抓“常常、一模一樣、非常可愛”指導

2、麻雀這樣的行爲舉止給我留下了怎樣的感覺?(不知疲倦、可愛、充滿生機和活力等)

師:僅僅給我這樣的感覺嗎?

學習“思索”部分(默讀勾畫)

1、品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

⑴解讀表層意思

⑵聯繫上、下文理解

①忙碌:不停地飛來跳去、“低飛、跳躍……活着”(省略了什麼)

②平庸:“不會,也不會,不能,從…到、從…到,市井、那麼、連”

2、師:在作者心裏,麻雀是生活的強者,是人類生活的活標點。

3、讀讀第九段,想象畫面:從中你感受到什麼?(喜歡麻雀)

爲何這樣喜歡?(喜歡它的樣子,它對生活的態度)

它對生活是怎樣的態度?(“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在平凡中忙碌着,在忙碌中快樂地生活”)

現在,你怎樣理解這句話?(聯繫全文和實際談)

四、總結提升

1、師:現在,你們認爲我擱窗看的究竟是什麼?(對生活的態度,再次朗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在平凡中忙碌着,在忙碌中快樂地生活”)

2、此刻,你們對麻雀有了什麼新看法?

s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學會14個生字,聯繫上下文理解“虐待”等詞語,積累“舉目無親、衣食無憂”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黃道婆的經歷以及她在棉紡織業的貢獻。

3.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黃道婆是如何傳授棉紡技術,革新棉紡工具,爲父老鄉親們造福的,體會黃道婆勇於革新、無私奉獻、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簡要地講述黃道婆的故事。

教學重點

理解黃道婆是如何傳授棉紡技術,革新棉紡工具,爲父老鄉親們造福的。

教學難點

體會黃道婆勇於革新、無私奉獻、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黃道婆的資料。

導學過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提綱:

1、黃道婆是哪裏人?她是怎麼學會的先進的紡織技術?蒐集她的相關資料。

2、爲什麼要在北京國家博物館裏陳列着黃道婆的塑像和松江布?

一、介紹人物,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介紹黃道婆。(交流課前蒐集的資料)

3.教師設置懸念,導讀:我們通過查閱資料,初步瞭解黃道婆的經歷和事蹟。那麼,課文講述了黃道婆的什麼事情?請大家以小組爲單位,自讀課文。

二、提綱導路,合作學習

1.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詞語,和同學交流讀寫生字上的注意之處。

2.勾畫下列詞語,利用工具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歌謠 虐待 勞累 憔悴 效率 花卉 贏得

舉目無親 衣食無憂 應運而生 百感交集

3.標註自然段序號,思考:課文講述了黃道婆什麼事情?留給我們什麼印象?

三、檢查反饋,理清條理

1.檢查生字詞語。

⑴出示生字詞語,指名認讀。

⑵全班齊讀。

⑶教師:這一課生字較多,而且有些字比較難寫,你能不能給大家提個醒?(指名說)教師強調“虐、悴、贏”的寫法。

⑷指名逐段讀課文,瞭解課文通讀情況。

2.指名反饋詞語的理解。

虐待:用殘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應運而生:指適應時機而產生。

舉目無親:比喻單身在外,人地生疏。

百感交集:各種感觸交織在一起。形容感觸很多,心情複雜。

3.指名反饋: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講述了我國曆史上著名的的紡織革新家黃道婆傳授棉紡技術,革新棉紡工具,爲父老鄉親們造福的事。黃道婆是一位勇於革新、無私奉獻的人。

4.教師:你們是怎麼把課文分成四個意義段的?

第一段(1):講一首民謠所唱的“黃道婆”指的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棉神”黃道婆。

第二段(2~4):講黃道婆無法忍受公婆與丈夫的虐待,逃到了海南島的崖州,並向當地的黎族百姓學習植棉方法和紡織技術,由於她思念家鄉,在老年的時候,她回到了故鄉。

第三段(5、6):在家鄉,黃道婆無私地傳授棉紡技術、革新棉紡工具,爲父老鄉親們造福。

第四段(7):黃道婆去世後,人們建造了“先棉祠”來紀念她,北京的國家博物館還陳列着她的塑像和松江布,以供後人瞻仰。

四、初識人物,鼓勵探究

1.指名說說黃道婆留給我們的印象。(黃道婆:勇於反抗、熱愛家鄉、勇於創新、無私奉獻。)

2.教師:人物的性格及特點是由事情展現出來的,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探究作者是怎樣刻畫黃道婆的性格特徵的?

3.小組合作探究。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瞭解了故事的主要內容,還初步交流了自己對黃道婆的認識。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探究黃道婆是如何傳授棉紡技術,革新棉紡工具,爲父老鄉親們造福的。

六、作業設計

1.比一比,組成詞。

州( ) 謠( ) 效( ) 虐( ) 筒( )籽( )

洲( ) 遙( ) 郊( ) 虛( ) 桐( ) 仔( )

2.補充詞語。

欲哭無( ) 百感交( ) ( )目無親 ( )名全國 衣食無( ) 衣衫( )( )面容( )( )圖案( )( )色彩( )( )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

歌謠 虐待 勞累 憔悴 效率 花卉 贏得

舉目無親 衣食無憂 應運而生 百感交集

2.談話: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勇於反抗、熱愛家鄉、勇於革新、無私奉獻的黃道婆。課文是是怎樣塑造這個人物的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

二、品讀詞句,感悟情感

1.教師:找出課文中體現黃道婆勇於反抗、熱愛家鄉、勇於革新、無私奉獻的語句。

⑴年幼的她欲哭無淚,再也無法忍受這種牛馬不如的生活,便決定衝出牢籠。

①“牛馬不如的生活”指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她從小做童養媳,受到公婆和丈夫的百般虐待。有一次,因爲勞累過度,黃道婆織布的速度慢了點兒,公婆和丈夫便把她毒打了一頓,鎖在柴房裏。)

②教師:無法忍受這種牛馬不如的生活,便決定衝出牢籠。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黃道婆是一個什麼樣的女孩子?(是一個具有反抗、叛逆精神的女孩子。)

⑵雖然黃道婆在崖州過得衣食無憂,但是她常常思念家鄉。每次想起家鄉的貧窮和人們勞作的艱辛,黃道婆便百感交集。

教師:“百感交集”是什麼意思?(各種感觸交織在一起。形容感觸很多,心情複雜。)黃道婆爲什麼會百感交集?(一是她在家鄉度過了苦難的童年,不願意想起往事;二是畢竟是自己的家鄉,不能不思念;三是家鄉非常貧窮,人們勞作非常艱辛,如果能傳授先進的植棉方法和棉紡技術就好了,就不會那麼窮,那麼累了。這段話可以看出黃道婆熱愛家鄉、熱愛人民的情感。)

⑶在家鄉,黃道婆無私地向父老鄉親們傳授崖的植棉技術,使當地的棉花產量逐漸提高。她耐心地教人們用新式的的紡紗織布。這兩句話表現了黃道婆什麼樣的品質?(無私奉獻的品質。)

⑷後來,爲了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她又潛心研究並創造出更先進的紡織工具,設計出了一套軋籽、彈花、紡紗、織布的操作方法。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黃道婆具有一種什麼精神?(勇於創新的精神。)

2.有感情朗讀這些語句,進一步體會黃道婆熱愛家鄉、無私奉獻、勇於創新的精神。(稱讚、佩服、語氣)

3.教師小結:同學們,從課文的介紹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黃道婆熱愛家鄉、無私奉獻、勇於創新的精神。

4.教師:就這樣,在黃道婆和家鄉人民的辛勤創造下,圖案生動、色彩鮮明的“烏泥涇被”應運而生,不久便聞名全國。黃道婆的努力極大地推動松江地區的棉紡織業的發展。到了明朝,烏泥涇所在的松江成了全國棉紡織業中心,松江棉布遠銷全國各地,贏得了“衣被天下”的聲譽。可以這麼說,我國的棉織業的發展是建立在黃道婆的無私傳授植棉技術、革新紡織工具的基礎上的。

5.當她去世後,人們是怎樣紀念她的?

(一是湊錢公葬她;二是建造了一座祠堂紀念她,題名爲“先棉祠”;三是解放後,重修了她的墳墓,種了樹,建了墓園;四是北京的國家博物館陳列着她的塑像和松江布,以供後人瞻仰。)

三、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她的故事

1.提出講述要求:抓住故事的主要內容;講得流暢完整;時間控制在一分鐘內。

2.學生在小組內按要求講述黃道婆的故事。

3.小組代表在全班講述。

四、總結全文

教師小結:同學們,黃道婆的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呢?

五、佈置作業

是啊,黃道婆無私奉獻、勇於革新的精神讓人敬佩。同學們可把故事講給父母聽一聽,好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