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級教案

《草船借箭》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彙編」

本文已影響 1.07W人 

  《草船借箭》第一課教學設計【1】

 【課時安排】

《草船借箭》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彙編」

第一課內容:安排材料的方法,分段,“果然”一詞的運用。背景,人物的性格特點總體感受,對諸葛亮神機妙算的深入理解。

第二課內容:周瑜的心胸狹窄,魯肅的忠厚守信,曹操的多疑具體的理解。第二段人物對話時玄機的理解,對人物內心活動的想象描述。全文整體理解,總結。作業。

 【教學準備】

學生讀熟課文,瞭解相關背景。按課後問題思考,瞭解人物的特點。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草船借箭這件事的背景。

2、從草船借箭這件具體事情中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初步瞭解周瑜的心胸狹窄,魯肅的守信忠厚,曹操的多疑謹慎。

3、能正確使用“果然”造句。

4、瞭解課文安排材料的方法並分段。

5、說出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介紹背景

1、揭題。

2、這篇課文是我國著名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寫的是東漢末年的事。

3、誰知道這三國指的是哪三國?三國的代表人物分別是誰?

介紹背景: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草船借箭》這個故事就發生在孫權、劉備聯合對付曹操的時候。

 二、檢查預習

  1、通過昨天的預習,你知道這個故事中有哪些主要人物?

板書:

諸葛亮、周瑜、魯肅、曹操。

2、你知道他們分別是哪國的?什麼身份?教學:都督(dū)。

 三、初讀課文

1、草船借箭到底講的是什麼故事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試着用幾句話簡單說說。(填空提示)

2、在草船借箭這個故事中,最關鍵的是哪一部分?(找到關鍵材料,找出起因、結果給課文分段)

3、說說安排了哪幾個材料?

4、通過閱讀這個故事,文中的諸葛亮和周瑜等四人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你能用一個詞來評價嗎?)

板書:

妒忌、神機妙算、守信、多疑(理解這兩個詞)

  四、細讀課文

1、探究人物的特點:兩組理解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一組曹操,一組魯肅。

2、交流:

⑴ 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① 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霧大到什麼程度?

這是偶然還是原就料到?何以見得?

板書:

識天象

預料的和事實的一樣,可以用一個“果然”連接。

運用“果然”說句子。

② 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

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

一字兒擺開有何用意?出其不意。

船的陣式有何變化?爲什麼這樣調頭?

板書:

周密部署

③ “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④ 魯肅答應了,他並不瞭解諸葛亮借船有什麼用,回來報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板書:

識人心

⑤ 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飛一樣地放回20多裏,追也來不及了。

⑥ “希望你借給我20只船,每隻船上要30個軍士。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1000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不過不能讓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計劃就完了。”這叫什麼?

板書:

識地理

⑵ 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他知人心,通天文、識地理,懂陣法。

這些條件少一條行嗎?爲什麼?

出示諸葛亮的話(出示幻燈):

“凡爲將者,不通天文,不識地理,不曉軍情,不明陣圖,乃庸才也”。

齊讀取箭經過,想象當時的情境,想象人物的神態,進一步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教後記錄〗

1、本課設計的主要特點:運用自主學習的方式理解人物的性格:

⑴ 通過預習,學生已經總體感知到周、諸葛、曹、魯等人的特點:

分組後,讓不同的組承載不同的任務,具體地感知。反饋交流部分,本課重點圍繞“神機妙算”進行交流。學生能抓住具體的句子,說明借箭的必要條件,從而理解諸葛的“神機妙算”。對於理解是到位的。

⑵ 注意到了語文的工具性要素訓練:

其一,讓學生在提示的引導下,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學生基本上能夠比較簡要地概括事件的內容。其二,抓住關鍵內容,梳理出事件所安排的四個材料。自以爲,這也是本課體現工具性的一處有意識的設計與實踐。

2、問題反思:

⑴ 儘管理解是到位的,但是學生參與交流的面不廣,其原因:有的是學生不敢說這種心理原因,有的是學生確實沒有感知,不理解。

⑵ 朗讀的時間不足:

按照現在“讀中感受”這種觀點來看,只有充分讀纔能有充分的理解。這是對的。但事實上,儘管讀得不多,但學生默讀的時間還是充分的,特別是課前預習比較到位(讀5篇,並對主要問題進行過思考)。所以並不影響學生的理解。問題是:公開朗讀的次數較少。朗讀與理解的有機結合,對我來說是弱項。以後重點拿幾篇抒情性較強的課文來練習自己的這方面的能力。

⑶ 在板書出借箭成功的四大要素之後,引導學生概括:

是這樣引的:知人心,懂天象。那麼諸葛對於順風順水的把握可以怎樣概括?結果學生仍不能用三個字概括,最後還是本人說出:明地理。對於“一字排開”,船頭的調向,應該概括爲:懂陣圖。時間關係,尚未概括,只能留待明天,也是本課遺憾之處。

  《草船借箭》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通過初讀,列小標題,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2.通過自讀,資料拓展,引讀和情景語言實踐,知道周瑜要諸葛亮造箭的真正原因,感受周瑜和諸葛亮的人物形象。

3.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樂趣。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同學們,平時看過跟《三國演義》有關的電視或者書嗎?那你都知道哪些呢?

重點點一下諸葛亮是劉備的軍師,周瑜、魯肅是吳國孫權的大將。

  一、導入1,

出示背景圖:

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相互討伐。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率領八十萬大軍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共同抵抗曹操。劉備派了諸葛亮到孫權那裏協助作戰,草船借箭的故事便發生在這個時候。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三國演義》,走進這個精彩的故事。

  二、初讀10,

請大家把書翻到96頁,大聲地讀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後想一想,草船借箭的起因、經過、結果又是怎樣的。

這個故事比較長,有些詞語很容易讀錯,你會讀嗎?誰當小老師來領讀。

1.生字詞:妒忌、都督、草把子、調度、大霧漫天、遲延、擂鼓、丞相、神機妙算

領讀——指導——齊讀。

2.快速簡潔地解說人物關係。

魯肅

周瑜 諸葛亮

曹操

3.請大家再快速地瀏覽一遍課文,想一想草船借箭的起因、經過、結果是怎樣的。

草船借箭的起因是什麼?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讓他造10萬支箭。(板書:造箭)

結果呢?諸葛亮按期交箭。(板書:交箭)

那經過呢?除了借箭,還寫了什麼?爲借箭做準備。(板書:借箭,準備)

3.誰能連起來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先自己說一說。

指名學生說。今後我們學習課文就可以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連起來來概括主要內容。

  三、明“造箭目的”5,

1.周瑜要諸葛亮三天之內造好10萬支箭,可他暗中卻打算想盡辦法阻撓諸葛亮造箭,周瑜是怎樣打算的呢?

請你快速瀏覽課文,劃出相關的語句。

誰來讀一讀,出示:……周瑜說:“是他自己說的,我可沒逼他。我得吩咐軍匠們,叫他們故意遲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給他準備齊全。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你去探聽探聽,看他怎麼打算,回來報告我。”

①你來讀一讀,周瑜是怎樣打算的阻撓諸葛亮造箭的?

②你能用上“不但……而且……”把這句來說一說嗎?先自己試着說一說。

學生交流,點評,不會說教師示範。

③再加上這句話,你能用上“不但……而且……”把這兩句話連起來說一說嗎?

學生說。

④周瑜這樣想盡辦法,百般阻撓,是爲了什麼呢,這段話裏怎麼說?

“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

定的是什麼罪,你從哪裏可以看出來?

已經立下了軍令狀。造不好箭,就得死。

整段連起來讀一讀。

2.我去查了資料,按照當時的造箭技術,三天時間最多隻能造一萬支箭,即使周瑜不阻撓,諸葛亮三天也絕對造不好這10萬支箭的。

3.周瑜這麼做是因爲什麼呢?——

看到諸葛亮挺有才幹,心裏很妒忌,想除掉他。讓他,到時候造不成,引讀——“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

這纔是周瑜要諸葛亮造箭的真正目的。

  四、揭“周瑜面目”5,

1.這是周瑜私下裏對手下魯肅說的,可是他在諸葛亮面前,說造箭是因爲什麼呢?

請你瀏覽第2自然段,先用橫線劃出周瑜當時所說的話。

共5處,劃對了嗎?課件出示:

①“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水上交戰,用什麼兵器最好?”

② “對,先生跟我想的一樣。現在軍中缺箭,想請先生負責趕造十萬支。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卻。”

③ “十天造得好嗎?”

④“先生預計幾天可以造好?”

⑤“軍情緊急,可不能開玩笑。”

2.周瑜對諸葛亮說,這造箭是因爲什麼呢?曹軍交戰。

你還從哪些字詞也可以看出來這造箭是因爲要跟曹軍交戰呢?

軍中缺箭、這是公事、軍情緊急。

3.這造箭是因爲要與曹軍交戰嗎?是爲了到時候造不成,引讀——

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

是因爲軍中缺箭嗎?是爲了到時候造不成,引讀——

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

是因爲這是公事嗎?是爲了,引讀——

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

是因爲軍情緊急嗎?是爲了,引讀——

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

這所有的一切,其實周瑜都是爲了,一起讀,引讀——

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

讀到這裏,你覺得周瑜是一個怎樣的人?誰來說?

陰險,狡詐,公報私仇……(板書:四個有代表性的四字短語。)

 五、品“諸葛亮智慧”20,

1.可是諸葛亮卻答應了造箭,而且還提出三天造好十萬支箭,甚至立下了軍令狀,造不好甘受懲罰。他怎麼會這樣做呢?

請你默讀第2自然段,用波浪線劃出諸葛亮說的話,再快速地瀏覽幾遍全篇課文,靜靜地想一想你從諸葛亮的話裏讀出了什麼呢?寫上批註。

諸葛亮說:“用弓箭最好。”

諸葛亮說:“都督委託,當然照辦。不知道這十萬支箭什麼時候用?”

諸葛亮說:“既然就要交戰,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

諸葛亮說:“只要三天。”

諸葛亮說:“怎麼敢跟都督開玩笑?我願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

諸葛亮說:“今天來不及了。從明天,到第三天,請派五百個軍士到江邊來搬箭。”

好,我們一起來重點來交流,你從諸葛亮的這句話裏讀出了什麼?

重點交流:

①“既然就要交戰,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

機動:你還從這個句子裏讀出了什麼?(讓學生充分地說?)

“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言外之意就是說:諸葛亮可以用更少的時間造好箭。

他在說這話的時候,早已經算好了什麼呢?

第三天有大霧。 帶着感受讀。

還算好了什麼呢?

曹操是不會輕易出兵的。 帶着感受讀。

其實諸葛亮此時,心裏早已知道了周瑜要害他了!早已想好草船借箭了!讓我們一起讀一讀。

※必引:必然誤了“大事” ,對於諸葛亮來說,什麼是他的心頭大事呢?

請你讀這句話——

對於周瑜來說,什麼又是他的大事呢?

請你讀這句話——

讀到這裏,你又讀出了其他不一樣的感受嗎?

諸葛亮造箭是爲了顧全大局,周瑜自私自利……

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

② “只要三天”。

於是,當週瑜問他預計幾天可以造好,他說:“只要三天”。那是一種怎樣的回答啊?

你來回答一下。

還是一種怎樣的回答?

你來回答。

2.那麼諸葛亮還會怎麼樣跟周瑜說這一些話呢?他當時的心理、動作和表情又是怎樣的呢?請你選擇其中的一處,聯繫上下文來寫一寫。

①有一天,周瑜請諸葛亮商議軍事,說:“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水上交戰,用什麼兵器最好?” 諸葛亮( )說:“用弓箭最好。” 周瑜說:“對,先生跟我想的一樣。現在軍中缺箭,想請先生負責趕造十萬支。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卻。”諸葛亮想:( ),說:“都督委託,當然照辦。不知道這十萬支箭什麼時候用?”

②周瑜說:“十天造得好嗎?”諸葛亮又想:(

),就說:“既然就要交戰,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周瑜問:“先生預計幾天可以造好?”諸葛亮( )說:“只要三天。”

③周瑜說:“軍情緊急,可不能開玩笑。”諸葛亮( )說:“怎麼敢跟都督開玩笑。我願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周瑜很高興,叫諸葛亮當面立下軍令狀,又擺了酒席招待他。諸葛亮( )說:“今天來不及了。從明天起,到第三天,請派五百個軍士到江邊來搬箭。”諸葛亮喝了幾杯酒就走了。

先寫,指名三個學生說,評價。

哪應該怎麼說纔像諸葛亮呢?讓我和大家合作着來說,再選三個學生連起來,師生合作說。

3.其實,諸葛亮早已巧妙地計劃好了借箭,早已知道周瑜要陷害他,可是周瑜卻還矇在鼓裏,他還在說——“是他自己說的,我可沒逼他。我得吩咐軍匠們,叫他們故意遲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給他準備齊全。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你去探聽探聽看他怎麼打算,回來報告我。”

4.讀到這裏,你覺得諸葛亮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板書。

5.那諸葛亮又是怎樣一步步進行草船借箭的呢?我們下節課來學習,下課!

 板書:

草船借箭

造箭 心胸狹隘 顧全大局

準備 對比

借箭 自私自利 神機妙算

交箭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