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四年級教案

四年級上冊語文《長城》教案

本文已影響 1.56W人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上冊語文《長城》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上冊語文《長城》教案

四年級上冊語文《長城》教案1

  第十一課《長城》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課文,使學生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學習生字,新詞。

3.交換資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4.瞭解各段主要內容,學習1、2自然段。

教學日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初讀課文

1.導入:

世界歷史七個偉大奇蹟中,最著名的要數中國的長城和埃及的金字塔了。我國的長城以其雄姿和壯美,深深吸引着中外遊客,長城到底是什麼樣呢?讓我們通過學習《長城》這一課,具體瞭解一下。(板書:長城)

2.讀文,初步瞭解長城的樣子和作者站在長城上的聯想。

3.檢查預習生字詞情況:

( 1)嘉jiā 峪yù 屯tún 魄pò

檢查時注意讓學生說出字的讀音、部首,再查幾畫、字義和組詞,這個字哪處易寫錯。以上諸項可做爲本年級學習各課之前的預習作業,藉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 2)說說以下各詞的意思:

崇山峻嶺 蜿蜒盤旋 氣魄 凝結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然段,看看這一段寫的是書中哪一幅圖的內容?作者的觀察點在哪裏?長城的特點是什麼?

圖 1 遠看 氣勢雄偉

(投影書上第一幅圖 打出字幕:遠看)

2.看圖,圖中有哪些景物?書中是怎樣描寫的?

起伏的高山,依山而建的長城,遠遠望去,長城像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的一條長龍。再加上作者後面用具體數據的說明,使我們更能想象到長城之長,山嶺之險,我國古代建築——長城的氣勢如此磅礴!

出示板書:

(此處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數據對比,我國土地廣袤,幅員遼闊,東西相距 5000公里,南北跨度5500公里,從而體會長城之長。)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習第二段,對照第二幅圖讀文,圖中都有什麼?給你的感覺是什麼?作者是怎樣觀察的?

(出示圖像,由第一幅圖向近景推近,轉換爲第二幅圖)

出示板書:

2.指名讀1、2自然段,體會作者的觀察順序和抓特點描述的特點。

四、作業

1.朗讀1、2自然段。

2.熟讀3、4自然段。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三、四自然段,體會作者是怎樣在觀察時展開聯想的。

2.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總結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的順序。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句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日期:

教學過程:

一、回憶上節課的學習內容。

小組討論:說一說你體會到作者是怎樣觀察的.,怎樣表達的。討論之後總結:

作者觀察方法:

由遠及近

由整體到部分

抓特點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站在長城上想到了什麼?

長城→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

2.默讀第二自然段,爲什麼作者“會很自然地想起”?作者想起了什麼?把有關詞語劃出來。

3.這段第三句中的“凝結”是什麼意思?“才”是什麼意思?

這磚石那麼重、運輸的工具那麼原始,環境那麼險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付出了多少血汗,發揮多麼非凡的智慧,才建造出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這裏的“才”字既表達出建造長城的不容易,又飽含着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書:長、險、多、重、難、才、凝結)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討論:爲什麼說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的奇蹟”?

長城之長,這在世界建築史上是沒有的,

長城修建時間之久,這在世界建築史上是沒有的,

長城的氣勢雄偉、高大堅固,令世人無不讚嘆,

長城顯示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和力量,

長城是在太空遨遊的宇宙飛行員用肉眼能看到的地球上的爲數不多的建築物,

長城是世界獨一無二的,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四、齊讀三、四自然段,指導背誦。

五、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反思:

四年級上冊語文《長城》教案2

教學目的

認識8個生字,理解“自慚形穢、神采飛揚、熱淚盈眶、妄自菲薄、自言自語”等詞義。

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聯繫生活經驗,認識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分角色朗讀課文,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聯繫生活經驗,認識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提問:誰去過長城?誰知道長城磚是什麼樣子的?

2、教師小結:長城是我國勞動人民修建的爲了抵禦外來侵略者用的。長城上的磚一般重量爲15千克,長36.5-38.5釐米,寬18-18.5釐米。厚9—9.5釐米。今天我們來看一看這篇童話中的長城磚有哪些經歷,遇到了什麼問題,看看我們能不能幫助它。

二、檢查學生自學生字情況

1、字詞:綿延、防禦、羨慕 、自慚形穢 、軟緞 、陳列、鍍金、里程碑、熱淚盈眶、剛毅、靈魂、妄自菲薄

2、解詞:

自慚形穢:原指爲自己的容貌舉止而感到慚愧,後來泛指自愧不如別人。

綿延萬里:延續不斷,很長很長。

妄自菲薄:過分地輕看自己。

里程碑:比喻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可以作爲標誌的大事。

三、閱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批註。

2、思考:

(1)在武器高度發展的今天,長城磚產生了哪些想法?

(2)後來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3)聽到人們對自己的高度評價,長城磚的思想有了什麼樣的轉變?

3、展開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4、全班討論。

5、分角色朗讀。注意長城磚的心裏變化過程,先是自慚形穢後驚訝而深思,到自信的.語氣。

6、提問: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武器高度發展的今天,長城磚失去自信。有一天他被運往美國一座大城市展覽,在人們的讚揚聲中,他重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懂得了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7、教師總結

你是如何理解文章中的最後一句話的?聯繫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想法。

四、小結

我們每個人都要有自信心,自尊心,有的時候可能會遇到一些挫折或被人冷落了,但不要妄自菲薄,正確對待。成功了也不驕傲,這樣才使我們有一個積極的生活態度,保持良好的心態。

板書設計

20 長城磚

自慚形穢 —— 讚揚 —— 自尊自信

四年級上冊語文《長城》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3、聯繫生活經驗,感悟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引發興趣。

1、課前同學們通過查資料,對長城有了哪些瞭解?誰能簡要的說說?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並不 是描寫長城的'雄偉壯麗,而且有關長城磚的一件事。

二、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1、請同學們認真讀書,提醒注意讀準生字:羨慕、允許、妄自菲薄等。

2、說說看,讀完課文你明白了什麼?

三、閱讀,理解線索。

1、默讀課文,看看長城磚的心理髮生了怎樣的變化。填空:

開始,長城磚覺得(),因而( );後來(),長城磚感到( ),這些引起了它的( )。

2、練習朗讀 第一自然段中描寫長城磚中描寫長城磚自卑的句子。

3、是什麼促使長城磚由自卑變得自信了呢?

四、表演,體會情感。

1、各自選擇其中的一個人物,讀讀課文,再在小組裏表演。

2、教師指導:要傳達出人物的情感,必須注意不同人物的神態、語氣。同時運用人物的 語氣表現人物的話語。

大教授的“激動”;宇航員的“神采飛揚”;金髮女郎的“崇拜”;小男孩的興奮。

學生練習,表演。

指數名學生表演。

2、再讀課文,讀出長城磚的價值。

(展覽受到的待遇,參觀人數之多)

四、想象情景,領悟內涵。

1、同學們,如果你是長城磚,就是那塊原先自慚形形穢的磚,聽到了讚美,你想對誰說此刻心聲呢?對自己?對遊客?同伴。

2、指名讀最後一段。

說說你的理解,聯繫生活實際,說說對自尊、自信、自強的理解。

五、延伸。

1、課外蒐集有關自信、自尊、自強的格言警句,與同學交流。

2、你自己有不夠自信的地方嗎?身邊有不夠自信的人嗎?請試着勸他。

四年級上冊語文《長城》教案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長城的雄偉壯麗和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學習由遠及近,有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想。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認識課後11個生字,會寫“嶺、旋”等14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1、瞭解長城的雄偉氣勢和高大堅固,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背誦課文。

3、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地觀察和在觀察中展開聯想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師:(板書課題)同學們,你對長城有哪些瞭解?(學生回答)都不太瞭解長城是嗎?聽老師說,長城始建於20xx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漢、明兩代又大規模修築。由於時代久遠,早期各個時代的長城,大多殘毀不全。現在保存比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長城。所以一般人們談的萬里長城,主要指的是明代長城,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2、師:大家再看,這就是長城。你能看出這兩幅圖的觀察點有什麼不同嗎?對,第一幅圖是遠看長城,第二幅圖是走近長城。觀察要有一定的順序,也要有一定的方法(板書:遠、近)。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長城。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文。

師:打開書,輕輕地翻到90頁。自由地朗讀13課長城,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要告訴老師:你都知道了長城的什麼?開始。(生自由讀課文)

2、解詞。

師:剛纔教室裏書聲琅琅,分外醉人。這課有很多的生字詞語。有一些還不太好讀呢,都讀準了嗎?誰願意接受挑戰?

(1)崇山峻嶺——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險峻的山嶺。

蜿蜒盤旋——形容詞,像蛇一般彎來扭去。

名副其實——名聲或名義和實際相符。

氣魄雄偉——氣魄指魄力有氣勢,形容雄壯而偉大。

(2)嘉峪關——又被稱爲天下第一雄關,是長城最西邊的關口。

八達嶺——是北京西北方向的山峯名字。

瞭望口 修築 垛子 屯兵 堡壘 陡峭 凝結 智慧 供

3、有了這些詞語的理解,我們再去讀課文,就容易多了。快略讀一邊課文,告訴老師,你都知道了長城的什麼?(學生自由回答)

三、精讀課文

(一)、遠觀長城

1、師:這麼短的時間就知道了這麼多,真不簡單。但同學們知道嗎?學課文不深入到字裏行間,就無法感受到長城的雄偉壯麗,不深入到字裏行間,就無法理解到長城的內在精神。所以請你再默讀一遍課文,有沒有哪個句子讀起來栩栩如生,就像眼前浮現出了長城的壯麗景象一樣?開始——找到了舉手告訴老師。

(1)、遠看長城,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

師:說的不錯,我們一起來讀這句話。(齊讀)

(2)、師:這句話中,把長城比作了什麼?(長龍)咱們來找一找,長城跟長龍之間,都有哪些相似的地方?(長度、姿勢、氣度)你從長度方面找到了相似,你從姿勢方面找到了相似......

(3)師:剛剛你們說長城和長龍都很長。長城有多長?用書中的話告訴老師。

生: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全長有六千多千米。

師:你們看!這是一幅中國地圖。這是長江,這是黃河,這——是長城。它東從山海關經遼寧、河北,西至寧夏、甘肅到嘉峪關,橫跨11個省及直轄市。長不長?稱之爲萬里長城,真是——名副其實。但是同學們請注意,在現實生活中真有長龍嗎?長龍是人們想象的產物,這個世界裏根本就不存在。而我們的長城呢?他確是真真切切巍然屹立在我國北方的崇山峻嶺之上,他是那樣的真實,那樣的壯麗。所以當你體會到這一點,再讀這個句子,是不是會有別樣的感覺?

生1:不錯,聽得出每個字你都在用心讀。

生2:好樣的,巾幗不讓鬚眉。

生3:一條巨龍在你的'朗讀聲中騰空而起,讓我們一起——(齊讀)

3、師:透過這些文字,你最想用心中哪個詞語來形容長城?拿起筆,寫下來。

(這長城看起來真——板書:長、壯觀、雄偉)

(二)、近看長城

1、師:這就是壯觀的長城,這就是雄偉的長城。你絕對不會甘於遠遠觀望,讓我們走近他,觀察他,觸摸它,體會他。細看長城,你又會有另一種感覺。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告訴老師,你都從文字當中,看到了長城的什麼?(學生讀文)

2、師:誰能來說一說,你從文字當中,看到長城的什麼?

預設(1)、

生:這一段長城修築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築成的。

師:巨大的條石和城磚,這是修築長城的材料。你願意用這句話中的哪個詞語來形容腳下的長城?

——高大堅固。(板書)你還能從文字當中,看到長城的什麼?(引入預設2)

預設(2)、

生:城牆頂上鋪着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並行。

師:好!你從城牆頂上了解了長城。還有嗎?(出示長城圖片)

生: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

師:你看到了城牆外沿的構造,有垛子,能告訴老師,哪裏是垛子嗎?瞭望口和射口呢?還有?

生:城牆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堡壘。

師:好,你發現了長城的城臺。(點擊)

師:同學們,看到這些詞語,你是否知道了,長城在古代是做什麼用的呢?是啊,這是古代軍事防禦設施,用來防禦外族侵略。所以他必須建造得——堅固。(哪句話說出了他的堅固?引入預設1)

3、師:現在的長城早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中國各個兄弟民族之間也早已化千年干戈爲玉帛。而這舉世矚目的偉大工程卻歷經千百年風雨,依然聳立。透過這些文字,你最想用心中的哪個詞語來形容長城?拿起筆,寫下來。

(這長城建造得真——堅固、高大、精巧)

(三)展開想象

1、師:同學們,老師相信你們的感嘆是發自內心的。是的,面對這樣雄偉堅固的萬里長城,誰見了都會思緒萬千,感慨萬分。因爲長城的背後有着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讓我們走近這些古老而厚重的故事。請大家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哪些文字深深的打動了你?讓你驚訝、讓你疑問、讓你浮想聯翩?

(學生讀文)

2、師:誰能來說一說,那句話打動了你,讓你驚訝,讓你敬佩,讓你浮想聯翩?

預設(1)

生: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氣魄雄偉的萬里長城。

師:哪些文字寫出了勞動人民的血汗?哪些又讓你體會出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呢?(引入預設3、4)

預設(2)

生:站在長城上,踏着腳下的方磚,扶着牆上的條石,就會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

師:因爲這長城就是勞動人民一點一點修築的!還有那句話讓你驚訝,讓你敬佩,讓你浮想聯翩?

(引入預設3、4)

預設(3)

生: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就有一噸多重。

師:多少塊條石?有多重?

a:那麼重,用塔吊車應該會輕鬆不少吧?那他們是怎樣把石頭擡上去的?

b:那得多少人啊!你看————(引讀)

預設(4)

生: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着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擡上這陡峭的山嶺。

師:爲什麼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年代久遠)對啊!六百多年前,那時候應該是什麼樣的?那是一個科技十分落後的年代,那還是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那更是一個民不聊生、水深火熱的年代!條件落後,這山更——險峻。任務卻—重!(引入預設3)看————(引讀)

在烈日炎炎下,是這些平凡普通的人——

在冰天雪地中,是這些衣衫襤褸的人——

在飢腸轆轆中,是這些思鄉心切的人——

3、師:好沉好沉的血汗和生命啊!長城,與其說是由一塊塊城磚條石組成的,不如說是由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鑄成的。可他們做到了!所以我們纔會感嘆:

生: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氣魄雄偉的萬里長城。

師:這裏面有多少汗水,這裏面有多少獻血,這裏面又充滿着多少智慧,所以我們纔會感嘆:

生: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氣魄雄偉的萬里長城。

師:帶着你所有的聯想所有的讚美,再讀這句話,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覺,齊——(齊讀3段)。

4、師: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文字透漏出的畫面,是作者親眼所見嗎?對,這是聯想。是踏着方磚,扶着條石不由自主地與歷史重逢。所以現在,你還認爲長城僅僅是雄偉壯麗、高大堅固嗎?此時此刻,長城不再僅僅是一座冰冷的建築,把你的想法寫下來。長城它讓你感覺————?

(長城,我爲你——驕傲、自豪)

(四)讚美長城

1、師:是誰最初設計了長城,是誰一步步建築了長城,是誰一次次守護了長城,又是誰在千百年後讚美長城?此時此刻,你最想用書中的那句話來評價長城?

生:長城,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個偉大的奇蹟。

師:不僅你,連作者也這樣說——

生:長城,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個偉大的奇蹟。

師:不僅作者,全世界去過長城的人都想說——

師:是你們的朗讀提醒了我,這句話不應該是讀出來的,應該是喊出來的——

生:長城,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個偉大的奇蹟。

2、師:同學們,想再看看長城嗎?(視頻)同學們,這就是長城。這是雄偉壯麗的長城,這是高大堅固的長城,這是氣魄雄偉的長城,這是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凝結而成的長城。山下兩千年,縱橫十萬裏。同學們,巨龍已經騰飛,必將在你們的歡呼聲中飛得更高更遠全體起立!(生起立)讓我們一起爲我們的長城,爲我們的民族——齊讀——

四年級上冊語文《長城》教案5

教學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的偉大奇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知識要求:

學習生字、新詞;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

能力要求:

在學習中展開聯想;體會作者的聯想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重點難點:

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體會作者的聯想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方法;一邊朗讀一邊想像當時的勞動場面,理解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教具準備:

中國地圖,長城的圖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我們剛剛欣賞了被譽爲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的美景,體會到了大自然的偉大神奇。今天我們又將一起登上長城。那些同學去過長城?

2、請幾位同學說說長城是什麼樣的。(可以用書上的詞語)

3、出示中國地圖,找出長城的東西端各在什麼地方?長城經過哪些地方?

二、介紹長城

三、仔細看圖,從圖上你瞭解到了什麼?

四、自學生字,說說你是用什麼方法記住生字的

五、學習第一、自然段。

1、讀第一段,你從這段中知道了什麼?

2、老師肯定學生髮言。這段是作者從遠處看長城,是從整體上看長城像一條長龍,突出了長城的長,請同學一塊讀讀這段。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我們隨着作者一起去登長城,站在雄偉的長城上看看長城到底是什麼樣子的。請一位同學做導遊給我們介紹一下吧!讀讀這段課文。聽的同學從文中找一個詞來概括長城給你的印象。

2、大家說得真好!下面我們邊看圖邊讀課文,看看從哪些地方能體會到長城的高大堅固。

小結:本段具體地給我們介紹了長城的結構,從長城的建築材料,城頂的樣子,城牆的外沿的垛子,射口的構造和作用,城臺的樣子和作用等方面做了具體說明。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如同實實在在看到了長城,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站在這樣的長城上,作者想到很大,下面我們一起學習第三自然段。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學生自己讀課文,標出這段有幾句話?每句說什麼?學生討論後發言。

三、全班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