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四年級教案

人教版新課標四年級下冊《桂林山水》教學反思【彙總】

本文已影響 1.95W人 

  教學反思一

人教版新課標四年級下冊《桂林山水》教學反思【彙總】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獲得審美體驗重要途徑,應讓學生在積極思維和情感體驗中,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審美過程是一種見情、見性、見靈、見神韻活動,靠的是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魯迅說,文學作品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審美從文章三美入手。

1、讀出音樂美、形象美。以一個遊覽者從容、輕鬆語氣語速朗讀,突出幾處強調重音,如“卻從沒見過”、“靜、清、綠”、“奇、秀、險”等。注意以上幾點,分小組課文,在讀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學生感受到一連串意象的美。

2、配樂讀課文使學生審美感受又進一層。

3、展現桂林風光圖畫,讓學生觀賞,學生感嘆“啊,這樣美!”學生頭腦中意象或與此契合,或沒有想象到,通過互補、印證想象更豐富了

葉聖陶說:“一字未宜忽,句句悟其神。”這指的是對文章的鑑賞,鑑賞什麼呢,既要賞其美,又要鑑其妙。可以從語言聲音節奏、色彩氛圍、語調語序中推敲品味,體察作者怎樣精確、省儉、傳神運用語言,體察運用語言之妙。新課改指出語文教學中要培養良好語感。語感訓練除了語文實踐外,還需語感分析,析語言之妙。

首先讓學生劃出你認爲好的語句,並用“這句話好,因爲______________”句式說話。有的說我認爲“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名不相連,像老人、像駱駝、奇峯羅列、形態萬千”。這句話好,因爲它的比喻真巧妙。

有的同學說我認爲“我攀登過峯巒雄偉的泰山,遊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這句話好,因爲這句話中峯巒雄偉,紅葉似火詞語用得好。

古人讀書非常重視背誦,從《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到四書五經無一例外要求背誦。背是古人學習“千古真經”。一些精品應引導學生先吞下去,爲其打下精神底子,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豐富積累,培養語感。《桂林山水》其優美語言,豐富詞彙,以及其中表現出的優美意境,是語言中精品,應引導背誦,怎麼背誦,有其方法,通過篩選信息,選擇主要信息進入意識是背誦的主要方法。

我想新理念如何與課堂教學結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循序漸進,需要不斷琢磨反思。但我的追求始終不諭,希望能成爲新理念通往課堂教學實踐的一座橋樑。

  教學反思二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應讓學生在積極思維和情感體驗中,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審美過程是一種見情、見性、見靈、見神韻的活動,靠的是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魯迅說,文學作品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審美從文章三美入手。

在教學《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我引導學生進行了朗讀的訓練,努力讀出文章的美。

1、讀出音樂美、形象美。我引導學生以一個遊覽者的身份,用從容、輕鬆的語氣語速朗讀,突出幾處強調重音,如“卻從沒見過”、“靜、清、綠”、“奇、秀、險”等。注意以上幾點,分小組讀課文,在讀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學生就能感受到一連串意象的美。

2、通過配樂來朗讀課文,使學生的審美感受又進一層。

3、展現桂林風光圖畫,讓學生觀賞,學生感嘆“啊,這樣美!”學生頭腦中意象或與此契合,或沒有想象到,通過互補、印證想象更豐富了。

除了加強朗讀的訓練,我還引導學生讀中悟情,進行語感分析,析語言之妙。

我讓學生讀讀你認爲好的語句,並用“這句話好,因爲______________”句式說話。有的說我認爲“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名不相連,像老人、像駱駝、奇峯羅列、形態萬千”。這句話好,因爲它的比喻真巧妙。

有的同學說我認爲“我攀登過峯巒雄偉的泰山,遊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這句話好,因爲這句話中峯巒雄偉,紅葉似火詞語用得好。

我想新理念如何與課堂教學結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循序漸進,需要不斷琢磨反思。我今後在這方面還需努力。

  教學反思三

《桂林山水》是一篇描寫桂林山水特點的優美文章,語句精悍,層次分明,結構完整。傳統的教學方法,就是圍繞着課文中的語句,讀----議----總結,從而歸納出桂林山水的六個特點。教學中,學生僅僅是從文字上進行朗讀,感悟。其實,“桂林”是一個遊覽勝地。山水之美是它其中的一個特色,桂林還有許多美的地方,等待我們去了解,去探索。對《桂林山水》一課的教學,我作了一個嘗試。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把一堂語文課上成了一節旅遊課,讓學生從中領略到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壯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過程中完成了學習任務。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去過桂林嗎?(學生回答。)大家對桂林一定十分感興趣。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一看,欣賞一下那裏的自然風景。”我在這一番開場白後,將網上下載的桂林山水的圖片由電腦播放出,讓學生欣賞。

二、巧設活動、入情入境

看到學生被桂林山水的景色吸引住了,發出了“哇!哇!”的讚歎聲,我突發奇想,何不讓學生開展一次“我是小導遊”的活動?接着,我說:“同學們願不願意前往桂林,看一看,然後做一名小導遊,把我國的大好河山介紹給中外的遊客?”在學生的一片贊同聲中,我讓學生分小組學習課文,抓住景色的特點,爲做小導遊做好準備。

三、角色扮演、自主學習

首先,我扮演了導遊,對文章的第一段進行了解說。我的導遊詞是:“遊客們,人們都說桂林山水天下第一,今天,我將作爲大家的導遊,帶領大家一快去觀賞桂林的山水......”接下來,由學生自願選擇一處景點做解說。並在學生的解說時播放圖片。學生興趣極大,搶着上前演示。解說繪聲繪色,對灕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特點解說得非常清楚。特別是學生李論上來別具一格,她的開場白是這樣的:“遊客們,我是今天的小導遊,首先我要考考大家。你們誰能說說灕江的水有幾個什麼特點?”當同學們說出時,李論又說:“下面由我作爲你們的導遊,帶你們去遊覽一下灕江。”接下來她就着電腦出示的畫面把灕江的水的三個特點講得清清楚楚。並且非常有感情地朗誦了一遍,而且還點了幾個同學進行了朗讀表演。到這時,教室的氣氛達到了高潮,學生迫不及待地想上前扮演導遊這一角色。學生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景點,有的介紹水,有的介紹山,都力求將自己的導遊詞說得和別人不一樣。講的學生繪聲繪色,聽的學生聽得津津有味,躍躍欲試。就這樣,一堂課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完成了。接下來讓學生進行小練筆,寫一處景物。要求要抓住景物的特點。學生很快能把課文的寫作方法用上。如,有學生這樣描寫學校的綠化長廊,“綠化長廊的石頭真多啊!路是石頭鋪的,假山是石頭砌的,還有那圓桌、長凳也都是石頭做的……”學生交流了自己的習作,大家一起分享到成功的快樂。

縱觀本節課的教學活動,有以下幾點成功之處:

1、以學生爲主體。這一堂課,打破了常規的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思和習慣,爲學生創造了良好的自主學習境地。上得活潑有趣。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心情下學完了課文。

2、體現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重視了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讓學生在人文的對話中理解了課文內容,體會到了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領略了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風光,激發了學生對祖國的熱愛。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既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給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鍛鍊機會。同時,將語文課和作文課有機地結合起來,學以致用。使學生知道寫景要抓住景物的特點。雖然不是每個學生能在一堂課裏掌握很好,但長期堅持,定能起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4、正確處理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係。這一堂課既注重了語言的積累,也注重開發了學生的創造潛能。

在教後的反思中,覺得以下幾個方面仍有不足:

1、沒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需求。因爲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意味着在教師的課堂教學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學生在內的全班所有學生都是自己應該關注的對象。而這一節課,能在全班演示的學生少了,不能給更多的學生鍛鍊的機會。

2、沒有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有一部分學生雖然也好奇、興奮,但那種主動的意識沒有被激發出來,沒有參與進去,而只是站在了旁觀者的位置上。

值得探討之處;

1、怎樣既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導者,又怎樣讓所有的學生都動起來,還有待於探討。

2、怎樣才能在教學中體現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重大變化,怎樣真正做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值得研究。

3、怎樣將傳統的課堂教學轉向重情感教學,重習慣培養,重學法指導,重思維訓練。還得摸索。

總之,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深深體會到,課雖然沒有完全按照教案上,也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學生對本文的寫作特點感受很深,而且對文中所描寫的六個特點也瞭解透徹。從這堂課的教學中可以看到,教學模式有了很大的變化,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和參與者,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當然,像這樣的課,教師必須要駕馭好課堂,不要一味地讓學生活動而忽略了教學目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