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七年級語文上冊《皇帝的新裝》教案(通用11篇)

本文已影響 3.01W人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七年級語文上冊《皇帝的新裝》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七年級語文上冊《皇帝的新裝》教案(通用11篇)

七年級語文上冊《皇帝的新裝》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深入研討課文,體會角色的社會意義。

2、培養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

研討課文,體會角色的社會意義。

教學難點:

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小組成員相互傳看,每組推舉1—2篇有創新的優秀習作在班上交流,學生評議。

二、指導學習研討

1、教師範讀全文。

2、學生思考、討論下列問題:

(1)騙子爲什麼用織新衣而不用別的手段來騙皇帝?

(2)寫大臣、官員和皇帝三次察看騙子織布的情景,場面相同,但寫法各不相同,試就其神態、動作、語言和心理描寫進行比較。

(3)這場騙局是由一個小孩說出真相,這說明了什麼?

(4)說真話需要勇氣,有時還要付出代價。如果你身處當時的情境,會怎樣做呢?

(5)對於這篇童話的主題,你怎麼認識?如果說它僅僅是揭露了皇帝及大臣們的醜惡靈魂,你如何看?

3、分角色朗讀

聽朗讀錄音,揣摩人物心理,把握角色形象。

角色形象及語氣特徵提示:

(1)旁白:語氣親切、自然,語調平緩。

(2)皇帝:語調傲慢、神情自負。

(3)騙子:油腔滑調,阿諛奉承。

(4)老大臣:老於世故,語調遲緩,故作鎮定。

(5)誠實的官員:故作姿態,語調低沉。

(6)騎士們:隨聲附和。

(7)典禮官:討好皇帝,語調溫柔。

(8)百姓們:不敢說真話”心裏明白。

(9)小孩子,天真單純,高聲叫了出來。

(10)小孩的父親:說話坦然,但聲音較低。

另:人物心理活動由角色朗讀,聲音可適當放低,似乎是自言自語。

選定、分配角色,進行朗讀表演。學生簡短評議。

、討論:聽讀之後,你受到什麼啓發和教育,有什麼聯想呢?

4、課堂小結

一篇《皇帝的新裝》,一場欺騙的鬧劇,在嘲諷、譏笑過後,總覺詼諧中寄寓着嚴肅的主題,催促我們去思考人性中那份脆弱的、易受社會浸染的純美,如誠信、無私,該怎樣去呵護、去堅持,讓心靈家園永遠爛漫、秀美。願這不會只是善良的翹盼。

三、鞏固延伸

比較《皇帝的新裝》與西班牙民間故事《盧卡諾伯爵赤身裸體的國王》,體味安徒生創作上的匠心獨運。

四、佈置作業

請同學們根據課文內容,改編劇本。依照故事發生較爲集中的皇宮、織房和由更衣室到遊行廣場三個場景編排幕次。

七年級語文上冊《皇帝的新裝》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課文的生字詞,熟悉故事情節的發展,感悟文章的主旨。

2、瞭解什麼是童話,理解想象和誇張的作用,並瞭解課文中人物的心理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及其作用。

3、培養學生在作文中大膽想象,運用誇張手法以及刻畫人物心理、語言等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分析每個人物的心理、語言、行爲,概括出人物的特點,揭露裏面醜惡的現象。

【教學難點】

1、領會本文揭露問題的深刻性,採用提問的方式講述,啓發學生深入理解。

2、皇帝會光着身子游行,看起來是誇張的,其實是合理的,這是學生難以理解的地方,要講清楚這正是童話組織情節結構的特色。

【教學方法】

分2個課時

課時1:熟讀課文,掌握生字詞;梳理線索,把握故事情節;分段,分析人物特點。

課時2:提問,啓發學生思考,分析文章揭示問題的深刻性,概括主題;講解想象、誇張,總結童話特點,及什麼是童話。

【教學過程】

一、課程導入:

一個愛新裝不愛江山的皇帝有這樣的一件衣服: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摸不着。世界上真的有這麼一件神奇的衣服嗎?沒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皇帝的新裝》,看看這是怎麼樣的一件衣服?看看這皇帝有多荒唐、可笑!

二、速讀課文,標出生字詞。

三、熟讀課文,梳理線索,把握故事情節。

1、請大家速讀課文,看看文章是圍繞什麼來寫的?

文章是圍繞“新裝”來寫的,也就是說 “新裝”就是這篇文章的線索。

2、把握故事情節,劃分段落並初步認識每一個人物。

a、故事情節一般可分爲:開端、發展、高潮、結局。請圍繞“新裝”這一線索梳理故事的發展情節。 愛新裝——做新裝——看新裝——展新裝——揭新裝。

b、根據故事的發展情節,給課文劃分段落。提出問題,概括人物特點,分析每一段落在全文中的作用。 全文可以分爲四段:

第一段(第1小節)引子,介紹故事的主人公——皇帝。提問:皇帝是怎樣一個人?(要求學生在課文中劃出有關的句子,然後回答。)

明確答案:

(1)爲了穿新衣,他不惜花掉一切金銀財寶;

(2)他不關心軍隊,不去看戲,也不遊公園,穿新衣就是一切;

(3)他每一天每一點鐘要換一套衣服,差不多整天都在更衣室裏。小結:皇帝是一個喜歡新衣成癖而完全不關心國家社稷的人。這一段是故事的鋪墊,爲下文騙子愚弄皇帝作了有力的伏筆。

第二段(“有一天”至“一直搞到深夜”)開端,敘述騙子利用皇帝愛穿新衣的癖好,誘他上鉤。提問:騙子怎樣使皇帝上當?學生思考回答。

小結:皇帝是個十分懶惰的人。他聽說這種衣服是任何不稱職的或愚蠢的人所看不見的,心裏想:我穿了這理想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哪些人對祕書的職位不相稱;可以辨別出哪些是聰明人,哪些人是傻子。於是馬上要騙子開始工作。這一段,初步揭露了騙子的狡詐和皇帝的愚蠢。

第三段(“我到很想知道”至“封他們爲‘御聘織師’”)發展,敘述騙子怎樣施展伎倆,先發制人,大臣、官員和皇帝怎樣受騙而互相欺騙。提出三個小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

(1)皇帝爲什麼要派老大臣和誠實的官員去了解騙子織布的情況?

(2)老大臣和誠實的官員爲什麼不敢說出事實真相,要搞瞞和騙?

(3)皇帝在看騙子織布時心裏想的是什麼?

分析:皇帝很想知道衣料織造的情況,但一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稱職的人就看不見新衣時,心裏未免害怕,所以決定先派最有理智、最稱職的老大臣去看,接着又派一位誠實的官員去看,他想,這樣比較穩妥。兩個臣子怕別人說自己愚蠢,更怕丟了烏紗帽,都不敢講真話。可見,所謂稱職的老大臣,誠實的官員,其實是最不稱職和最不誠實的人。這是很有諷刺意味的。全城都談論美麗的衣料。皇帝再也耐不住了。特別圈定了一羣稱職的隨員,跟隨着去看衣料,可是,什麼也沒有看見。“難道我不夠資格當一個皇帝嗎?”一想到這一點,他十分恐慌,不知所措,只得說道:“哎呀,真是美極了!”爲了自欺欺人,皇帝賜給騙子每人一個爵士頭銜,還封他們爲“御聘織師”。這一段進一步揭露了騙子的狡詐和皇帝的愚蠢無知,朝廷上下你騙我,我騙你,全是騙子的現象。

第四段(“第二天早上”至結束)由高潮到結局,敘述皇帝穿着“新衣”,舉行遊行大典,小孩的真話戳穿了騙局。(學生朗讀)這一段淋漓盡致地揭露了以皇帝爲頭子的封建統治者,是一夥地地道道的笨蛋,比真的騙子更虛僞。

3、用一個字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教師引導學生帥選,確定爲“騙”字。如何理解文中“騙”的含義?

點撥:這個皇帝領導的朝廷上下,都是你騙我,我騙你的現象。這樣的社會是黑暗的,是不真實的。

四、佈置作業 :認真重讀課文,思考:

1、皇帝、大臣、百姓那麼多人都上當受騙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2、小孩爲什麼敢於說出真話?他說的真話又說明了什麼問題?

五、佈置作業:展開想象,給課文寫一個續集。那皇帝最後怎麼樣?會不會惱羞成怒捉了那孩子?還是會深深反思自己的荒誕行爲?那兩個騙子又怎麼樣?大臣們呢?

七年級語文上冊《皇帝的新裝》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讀、述課文,進而培養學生的概述能力和表達能力;

2、感知課文情節,進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3、領會童話的寫作特點和深刻的內涵,進而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和敢於說真話的品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由“大典——盛裝”引出《皇帝的新裝》,並簡介作者、作品。

作者簡介(參考):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漢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紀丹麥文學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話作家。他的160餘篇童話在近150年中被翻譯成140多種文字,從丹麥傳向世界。安徒生生於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窮苦,早期寫有詩歌、劇本和長篇小說等,1835年開始寫童話,著名的童話有《醜小鴨》、《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夜鶯》、《皇帝的新裝》等。

(設計意圖:瞭解學生的知識儲備,拓寬知識面,激發學習興趣。)

二、速讀課文並簡述

在小組或同組互相簡述的基礎上進行班級簡述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速讀能力、概述能力及表達能力。)

三、觀看動畫影片,進一步感知課文

(設計意圖:利用動畫,增強感觀,引發學生興趣,進一步感知課文,抓住要點。)

1、上當受騙的主要有哪些人?

(預設結論:皇帝,老大臣,誠實的官員,百姓)

2、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裝”面前,從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說自己根本看不見它,這是爲什麼?

(預設結論:因爲“任何不稱職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

四、問題探究

要求:小組討論,各抒己見,不求答案統一,只要表達觀點。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讓學生將所學所知同自己的思想認識、生活現實貫通。同時,通過這個環節的討論,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從而深刻領悟文章的內涵,培養敢說真話的品質。)

1、你是如何評價皇帝、大臣和百姓的?從文中找出根據加以說明。

(重點分析皇帝這個人物。可以“一個?的皇帝”或“我認爲皇帝是一個?的人”這種句式進行。)

(預設結論:愚蠢,虛僞,狡猾,極端奢侈、腐朽,膽小怕事、圓滑、自欺欺人,怕被嘲笑……)

2、後來,一個小孩最先說出了真話,說明了什麼?

(預設結論:說明小孩敢說真話,天真,誠實,純潔……)

3、你怎樣理解故事的內涵?

(預設結論:故事揭露和諷刺了統治階級愚蠢、虛僞、昏庸、腐朽的本質,批判了說假話的世風,讚揚了敢說真話的良好品質。)

4、假設你當時在場,你會怎樣做?在現實生活中,你是否碰到過不說真話的情況?

(預設結論:可能有學生說自己會站出來說真話,有可能有學生會說不敢。多數學生肯定都會遇到“說還是不說”的情況。至於如何做,可能有些同學不會講真話。這一問題,重要的是鼓勵學生站出來說實話。

教師順勢小結:

一場鬧劇,以騙開場,以騙收束,圍繞“新裝”,刻畫出統治階級上層人物的荒誕、可笑,揭露他們的虛僞、愚蠢、腐朽的本質。笑聲過後,留給我們的卻是嚴肅的思考。在現實生活中,如何保持純真的童心,不虛僞,不說假話`,敢說實話,敢說真話,讓我們的社會保持純淨,這就是對每個人的考驗了。

五、拓展延伸(機動)

運用想象和誇張的手法,描述一下皇帝穿着新衣遊行時裝模作樣的醜態。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在不脫離文意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同時鍛鍊學生的寫作能力。)

六、分角色朗讀(機動)

方法: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誠實的官員一人,小孩一人,其餘所有角色一人。

要求:讀出各個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徵。

(設計意圖:在把握課文內容及人物形象的基礎上,分角色朗讀,有利於學生更進一步地領會童話深刻的內涵,鍛鍊學生的朗讀能力。)

七、佈置作業

1、思考:對於文中騙子行騙這一行爲,你是如何評價的?(多角度)

2、寫作(二選一):

(1)、大膽想象,爲課文續寫一個合理的結尾,描述遊行以後發生的事。

(2)、運用想象和誇張的手法,描述一下皇帝穿着新衣遊行時裝模作樣的醜態。

七年級語文上冊《皇帝的新裝》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用簡潔的語言複述故事情節;

2、能賞析人物形象,發表自己獨特的看法;

3、瞭解童話的特點,理解童話的寓意

教學重點:

學會結合文章賞析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理解童話的寓意

教學過程:

一、瞭解作者,導入新課

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讀過這樣一個故事:聖誕節前一晚,有又冷又餓的小女孩爲了養活生病的父親,冒着風雪去賣火柴,她沿街叫賣,可是沒有人理她,後來她劃亮了火柴,在火光中她看到了已去世的疼愛她的老祖母,最後老祖母帶她一起去了天堂。

你知道這個故事名叫什麼?誰寫的?今天我們將學習安徒生的另一篇童話:《皇帝的新裝》(板書課題及作者,寫到黑板上時高一點)。

二、感知課文,複述情節。

1、檢查預習:

2、複述故事

安徒生在童話中爲我們講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哪個同學可以結合圖片把這個故事複述下來?師要求:

(1)聲音洪亮,口齒清楚;

(2)能正確地反映文章的意思;

(3)語句通順、有條理,用語準確。

師組織學生評價。

師(豎着寫板書):皇帝愛新裝——騙子“做”新裝——君臣看新裝——遊行展新裝——揭穿假新裝

三、結合文章,賞析人物。

1、從同學複述的故事中,我們瞭解到這是騙子(板書)精心策劃的一場騙(紅粉筆描一下)局,請問其中有哪些人說了謊?(板書:大臣、百姓、隨員等)

2、現在我們選擇他們中的代表人物,來推選“年度人物”,你認爲把以下幾個“獎”頒給誰最合適:最可笑“獎”、最奸刁“獎”、最卑鄙“獎”、最膽小“獎”?爲什麼?(生先自主學習,後合作探討)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文中人物最主要的心理描寫,對其性格特點進行分析。

可選取精彩片段,通過學生演讀(表演時可拿書,但邊讀邊配合有表情與手勢)加深對人物性格的認識。學生點評

2、師提問:爲什麼他們都不願說真話?他們怕什麼?

3、最後誰說出了真話?爲什麼孩子能說真話?可以給孩子頒發一個什麼獎狀?(最可愛獎、最誠實獎)

四、深入分析,理解主題

1、爲什麼由一個孩子說出真話?作者想批判什麼、呼喚什麼?

2、作者通過善意安排,讓一個孩子說出了真話,揭開了騙局,這個“天真的聲音”在一個謊言充斥的社會裏,顯得格外響亮,格外珍貴。安徒生通過這篇童話對統治階級虛僞腐朽的實質進行了強烈的批判,表達了對純真事物的嚮往。

五、聯繫現實,感悟道理。

這篇童話寫了已經一百多年,揭露的儘管是當時社會、當時統治階級用謊言掩蓋真實的現象,其實仔細想想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皇帝的新裝”的現象?你能談談嗎?(做一個真實的人,去說真實的話!)

六:發揮想象,再寫續篇:

作家對故事結局的描寫留給讀者很大的想像的空間。愚蠢的皇帝在遊行大典完畢後回到宮裏,他會怎麼辦呢?是處死那說真話的小孩,還是從此悔過自新,把精力放到料理朝政上去呢?請展開想像的翅膀,學習安徒生誇張諷刺的筆法,爲童話故事設計一個別致的續篇。(課前已寫,在稍作修改後選擇2—3名學生作品展示)

七、教師寄語

同學們,安徒生的童話使我們的精神得以滋養,心靈得到充實。我們總是在讚美歌頌着真善美,但聲音再洪亮再甜美的歌頌也比不上實實在在地去做一個真實的人,去說真實的話!

七年級語文上冊《皇帝的新裝》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體裁爲童話,學生初次學習這種體裁的文章,它是在瞭解記敘文的基礎上採用擬人的方法、將鳥獸蟲魚、花草樹木、整個大自然等人格化。並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誇張等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教育。所以這一課既是對記敘文鞏固,又進一步學習擬人、誇張等修辭及想象在作品中的實際運用,對培養學生今後閱讀童話的能力和想象能力起重要作用,因此本課在本單元及本冊教材知識體系中處於重要位置。

2、教學目標

學生初次接觸童話,很有必要了解童話有關知識,同時爲了給學生今後的研究提供規律性等方法方面的啓示,所以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確定如下目標:

(1)知識掌握目標:掌握字詞、瞭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童話的有關知識,學習通過人物描寫、運用恰當的修辭、合理的想象揭示作品主題。

(2)能力培養目標:訓練想象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3)品德和心理素質培養目標:注入無私無畏、敢於說真話的精神養料。

(4)創新素質的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與能力。

3、教學重、難點

爲給學生今後寫作提供方法方面的啓示,確定本節教學重點:學習通過人物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及恰當的修辭、合理的想象突出作品主題。

爲將本節所學知識運用到不同的問題情境中去。將學習重點再實際運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確定教學難點爲:想象力訓練。

二、教材處理

教學重點的完成將依照故事情節的發展,通過分析人物語言、動作及總結受騙人的相同的心理達到揭示作品主題的目的,課後練習穿插的進行。教學難點安排在分析課文後,瞭解了課文內容及人物性格特徵後再安排想象力的訓練更有利於難點的突破。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

根據童話作品體裁的特點及時間所限,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

1、字詞訓練:大屏幕顯示,師生合作完成。此爲記憶性學習。

2、快速閱讀:理清故事情節,初步感知課文。

3、分組研究學習:依照故事情節發展,結合屏幕圖片展示,研究總結不同人物的相同心理,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悟出作者寫作目的,同時感受與人合作學習的愉悅,方法由記憶性學習上升到理解性學習。

4、想象:我本着營造機會就放手的原則,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給學生思維活動空間,激勵創新慾望,培養創新思維,使學生由理解性學習上升到創造性學習。

四、教學程序

(一)課前準備

1、思想準備:確認幫助學生成人,培養創新精神思想,按照研究式創新教學法進行教學。

2、心理準備:以積極飽滿的情緒上課,有實足的信心。

3、物質條件準備:多媒體、課件製作。

(二)導入

結合學生已熟知的童話故事,採用畫面展示《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海的女兒》等將學生引入童話世界,導入課題。

(三)瞭解作者及文體

初次接觸童話,這一環節的設置意在使學生了解童話有關知識,爲今後學習同類體裁文章打下鋪墊。

(四)整體感知

這一環節設計是從課文整體入手,在快速閱讀中理解大意,對作品中人物作出初步評價。

(五)學生研究、解決教學重點

在整體感知基礎上研究作品中人物的相同點及不同點,理解作品的現實意義,從而提示主題,這也是德育滲透的大好時機。

(六)創設情境、突破教學難點

想象力的訓練會給學生更廣闊的思維空間,爲學生創設了培養創新思維的好機會,也是本節教學重點的實際應用。

(七)反思與小結

這一環節一方面系統地總結本節所學知識,另一方面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表現,以提高學習質量,培養可持續發展能力。

(八)研究性學習

此環節是想象力訓練的進一步強化,將口頭表達內容形成文字,更具問題的挑戰性,是對學生創新素質的再提高過程。

七年級語文上冊《皇帝的新裝》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瞭解童話故事用想象的手法和誇張性的情節反映社會生活的特點。

2、合作探究故事中離奇現象產生的諸種原因 ,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3、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表演課本劇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童話中想象和誇張手法的運用。

2、初步學會運用想象,擴展故事情節,進行課本劇表演。

【教學難點】

分析現實與想象之間的關係,來體會童話所揭示的深刻意義。

【課型】

探究合作、課本劇表演課。

【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說起童話,我們大家肯定會興趣盎然,這是爲什麼呢?(童話故事生動、有趣,想象奇特,同時在每一篇故事後蘊含一定的道理。)

導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

二、整體感悟,合作探究

1、用一句簡潔的話濃縮故事情節。

2、學生分小組合作探究、討論:

⑴一個無比威嚴的、至高無上的皇帝的竟然會赤條條地、一絲不掛地走到大街上游行,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背後起着推波助瀾的作用呢?

⑵誰在騙?誰受騙了?

3、教師小結:騙子行騙,皇帝受騙,大臣助騙,百姓傳騙。一個圓也不是,方也不是,三角更不是,扭曲的、不規則的怪圈!

三、由淺入深,突破難點

1、學生分小組合作探究、討論:

⑴最精彩的是哪一種騙?用了什麼樣的表現手法?請具體舉例說明。

教師小結:大膽想象並非胡思亂想,應植根於生活,以事實爲依據進行合情合理的聯想,讓故事情節的發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誇張的運用,是出於表達作者強烈感情和人物特性的需要,它也應建立在生活真實的基礎上。

⑵由皇帝、大臣、百姓用謊言營造的怪圈,最終是被誰捅破的?

⑶小孩子其實只說了誰都能說出口的一句真話,猶如一把利劍。皇帝及其一幫人陣腳大亂,提着褲子倉皇逃竄了嗎?

⑷可見他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學生齊讀課文最後一段。

2、教師小結:安徒生用筆也達到了極至,並在故事高潮處戛然而止,留給我們無盡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間。

四、拓展延伸,發揮想象

1、教師提示:引述愛因斯坦的名言:“沒有想象力的靈魂,就像沒有望遠鏡的天文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引導學生去體會這樣一個虛構的故事背後所隱含的意義,從而以一種全新的眼光或思路去重新理解自己以前所看過的童話故事。

2、學生進行課本劇創作表演。

⑴兩位導演上臺抽籤,決定表演次序。

⑵兩個班級的學生表演小隊依次進行表演。

⑶其餘學生做爲觀衆,邊觀看邊填寫表演評價表。

五、交流評價,總結提高

1、學生講評,發表自己的觀感及對錶演者的看法。

2、採訪參加表演的學生,由他們談一談自己對此次表演的感想。

3、教師小結:剛纔,同學們都各自談了自己的看法,從大家的發言中老師欣喜地發現,同學們在這次課本劇表演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而且還把語文知識與活生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把語文技能與具體生活實踐活動結合起來了,真是了不起啊!今天,同學們在活動中學習,興趣盎然地在實踐中真正提高了思考能力,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老師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學,會以這一次課本劇表演作爲契機,在今後的語文學習中,將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去面對新的挑戰,盡最大的努力去創造性地完成自己。

七年級語文上冊《皇帝的新裝》教案 篇7

一、 教學目標 :

1、 知識與能力的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整個 事件的脈絡。

2、 情感目標:深刻領悟全文的主旨,體會本文的寓意。

二、 教學重、難點:

分析體會人物形象,體會寓意

三、 教學方法:

1、 自主性學習

2、 合作性學習

3、 研究性學習

四、 教學手段:

多媒體

五、 教學課時:

1課時

六、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由我國古代一些昏庸帝王的,流傳至今的,具有諷刺意味的故事,導入 《皇帝的新裝》。

(二)、整體感知

1、學生快速跳讀全文一遍,給本文加一個副標題“——記一位××的皇帝”。

2、簡要複述整個童話故事,理清事件的脈絡。(根據提示)

(三)、局部分析,細緻品味。

1、看似簡單的騙局爲什麼能得逞呢?(從施騙者、受騙者、行騙道具——新衣三個角度考慮。)

2、能否想一個更好的手段來行騙呢?爲什麼?

3、分析人物形象。

(四)、拓展延伸。

1、 讓學生給文章結局進行續寫或給文章補寫一個具體情節。(培養想象力、聯想力)

引述愛因斯坦的名言:“沒有想象力的靈魂,就像沒有望遠鏡的天文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引導學生去體會這樣一個虛構的故事背後所隱含的意義,從而以一種全新的眼光或思路去重新理解自己以前所看過的童話故事。

2、 讓學生討論:應該批判誰?應該學習誰?

3、 本文給我們一個什麼啓示?(自由發言)

4、 教師歸納、總結。

本文通過一個昏庸無能又窮奢極欲的皇帝受騙出醜的故事,揭露和諷刺了以皇帝爲代表的反動統治階級的虛僞與愚蠢。同時告訴我們,應該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無私無畏,敢於說真話。

七年級語文上冊《皇帝的新裝》教案 篇8

目的要求

一、瞭解童話故事用想象的手法和誇張性的情節反映社會生活的特點。

二、認識封建統治者虛僞、愚蠢的本質。

三、掌握本文的記敘要素。瞭解本文怎樣以“新裝”爲線索,以皇帝爲中心人物,層層深入地展開故事情節的。

四、瞭解用第三人稱敘述的特點和方法。

要點難點

1.認識、理解本課反映的想象世界,理解課文“曲折”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方法,培養聯想和想象的能力,這既是本課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之一。

2.體會聯想、想象、誇張在童話中的運用及其表達作用,瞭解童話這種文學體裁的特點。

3.瞭解比喻、誇張、擬人等修辭方法的運用及表達作用,學習通過對人物言行、神態、心理活動的具體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

4.瞭解詞語的感情色彩,揣摩課文中帶有感情色彩的語句,體會《皇帝的新裝》一文中帶有誇張和嘲諷意味的語句,這也是本課教學重點之一。

5.學習用正確的語調朗讀課文。

6.學習做閱讀提要。

7.瞭解作家安徒生的一般情況。

教學過程

寫作背景

這篇童話寫於1837年。 18世紀末19世紀初,西歐資本主義得到迅速發展,而處於北歐邊陲的丹麥卻還是個君主立憲國家。拿破崙戰爭最激烈的時候,丹麥統治階級利用英法矛盾,以中立地位大搞海上糧食貿易,引起英國不滿,英國要求丹麥交出從事貿易的艦隊和商船,成爲英國的附庸國。丹麥拒絕這一要求,英軍於1807年炮擊哥本哈根,摧毀了丹麥的艦隊,丹麥便由中立倒向拿破崙一邊,成爲交戰國。 8年後,拿破崙戰敗,丹麥也成爲戰敗國而失去廣大領土,耗盡了錢財,銀行倒閉,農村蕭條,剛剛興起的小型工業也全部破產,丹麥最終成了英國的附庸國。丹麥人民身受本國封建階級和英國資產階級的雙重剝削,過着飢寒交迫的貧困生活,而封建統治階級則窮奢極欲,揮霍無度。

面對這樣的社會現實,安徒生根據西班牙一則民間故事改編了《皇帝的新裝》,把揭露的鋒芒直指封建統治階級的頭子,並無情的嘲諷了貴族、宮廷的醜惡行徑,深刻的解剖了當時社會的病狀。

作者簡介

這篇童話的作者安徒生,全名是:漢斯克利斯坦安徒生,是19世紀丹麥文學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話作家。他出身於貧困的家庭,14歲到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去謀生,在那裏得到幫助,獲得學習的機會。17歲開始發表作品。

安徒生的創作十分豐富,最出色的是童話。他從小受民間文學的薰陶,愛唱歌,善講故事,很受人歡迎。這同他後來獻身於童話創作有很大關係。安徒生共寫了168篇優美的童話。

段落大意

這篇童話的故事性很強,可以分爲四段。

第一段(第1小節)故事破題,介紹故事的主人公。

第二段(“有一天”至“一直搞到深夜”)故事展開,敘述騙子利用皇帝愛穿新衣的癖好,誘他上鉤。

第三段(“我到很想知道”至“封他們爲‘御聘織師’”)故事發展,敘述騙子怎樣施展伎倆,先發制人,大臣、官員和皇帝怎樣受騙而互相欺騙。

第四段(“第二天早上”至結束)故事推向高潮,敘述皇帝穿着“新衣”,舉行遊行大典,小孩的真話戳穿了騙局。

主題思想

本篇童話,使用誇張的手法,充分發揮奇特的想象的作用,無情的揭露了腐朽的封建王朝,深刻鞭撻了反動統治者們的愚蠢、卑鄙、虛僞。同時告訴人們,應該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無私無畏,敢於說真話。

寫作特點

這則童話想象誇張,構思巧妙。文中一系列可笑行爲,尤其是文末皇帝赤身裸體在光天化日之下游行示衆,似乎令人難以置信,它是想象誇張的藝術奇想,然而讀者又不會懷疑它的真實性,這是因爲它有真實的生活基礎:皇帝貪婪、自私、虛僞、愚蠢;官員獻媚取寵;人民被奴役、矇蔽……又如寫皇帝“每天每一點鐘都要換一套衣服。人們提到他的時候總是說:‘皇上在更衣室裏。’”誇張到滑稽可笑的地步,形象地表現了皇帝有穿新衣的怪癖。此則童話,還成功地運用了童話語言。如“美極了,真是美妙極了!”“多麼美的花紋,多麼美的色彩!”等。

本文主要的藝術特色就是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強烈誇張,使故事發出不平凡的神奇色彩,藉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增強作品的諷刺力量和藝術感染力。

作品一開頭爲了渲染皇帝“非常愛穿新衣”這一特殊癖好,連用幾個否定句,說他“既不關心他的軍隊,也不喜歡去看戲,也不喜歡坐着馬車去遊公園”,然後再誇張地寫他“每一天的每一點鐘要都換一套衣服”,以至人們只要一提到他,總是說“皇上在更衣室裏”。寥寥幾筆概括性的誇張描寫,就把這位窮奢極欲、揮霍無度、崇尚虛榮而又愚蠢可笑的皇帝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一個整天蹲在更衣室裏忙於換穿新衣的皇帝形象,已使人忍俊不禁。

作者馳騁豐富的.想象,又誇張地寫皇帝赤身裸體參加遊行,跟在他後面的那羣哈叭狗似的官員,裝腔作勢地託着一條並不存在的“後裙”。這真是一幅令人噴飯的極妙諷刺漫畫!故事中,從皇帝到官員、騙子的一系列可笑行爲,情節誇張,但爲何使人細讀後感到真實可信?因爲故事具有真實的基礎:皇帝有貪婪、自私、虛榮、愚蠢的本性;官員們爲了自身的利益,個個不願說實話,都愛說假話,獻媚取寵;騙子的騙局設計得天衣無縫,無懈可擊。正因爲這樣,騙子手段高明,善於設騙;皇帝貪婪虛榮,甘心受騙;官員阿諛奉承,樂於互騙,形成了這篇童話巧妙的佈局。

《皇帝的新裝》在語言運用上有什麼特點?

讀《皇帝的新裝》,我們有時會忍俊不禁,爲統治者的愚蠢和醜態而發笑,爲作者幽默的敘述而發笑。前邊我們說過,童話通篇運用的誇張的方法,對封建統治者演出的一場鬧劇進行了無情的鞭撻。同樣,作者在語言運用上,也是喜怒笑罵皆成文章,誇張嘲諷躍然紙上。文章的開頭一段寫了皇帝喜愛新裝的程度:“爲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錢都花掉”,“他每一天每一點鐘都要換一套衣服”。這裏運用誇張的手法突出了皇帝的昏庸無能和荒唐可笑。爲了瞭解一下織布的進展情況,皇帝派了他“誠實”的老大臣前去察看。就是這個“誠實”的老大臣,卻在皇帝面前扯了個大謊,於是這“誠實”二字就有了嘲諷的意味。隨着情節的發展,這位最高統治者,這位嗜新裝成癖的昏君,竟然在公衆面前脫下了所有的衣服,還對着鏡子扭動着腰肢。在平鋪直敘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窺見作者那支辛辣的筆桿,多麼痛快淋漓地吐露着他對統治階級的蔑視和鄙夷。琢磨過人們誇讚皇帝新裝漂亮時那句話嗎?“他上衣下面的後裙是多麼美麗!”注意加黑的字,再結合“皇帝把所有的衣服都脫下來了”這句話,我想你會啞然失笑的。

七年級語文上冊《皇帝的新裝》教案 篇9

設計思想:

這則童話故事寄寓着安徒生對世俗世界的習慣及傳統的深深譴責和對純真本然事物的熱切向往。學生大多對這則故事比較熟悉,但分析、理解思想內容時卻僅能停留在“諷刺了以皇帝爲首的封建統治者的虛僞、愚蠢”上。如何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是嘗試的主要任務。因此,設計好導讀題引導學生分析、歸納文章的主旨是教學設計的關鍵。

教學過程:

一、教學目標:

1、分析主要人物特點。

2、歸納課文思想內容。

二、教學環節:

【一】導入新課:

大家愛讀童話故事嗎?爲什麼呢?因爲童話故事生動、有趣,想象奇特,同時在每一篇故事後蘊含一定的道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看看它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二】介紹作者:

安徒生,19世紀丹麥傑出的童話作家,一生共寫成了160多篇童話。我們比較熟悉的有《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等。

【三】整體感知:

先讓學生根據以下問題接龍複述課文:(出示投影片)

1、皇帝有何嗜好?

2、兩個騙子怎樣設的圈套?

3、面對新裝,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動?他回去如何對皇帝彙報的?官員有何心理活動?他又是如何彙報的?

4、皇帝面對新裝,想了什麼?說了什麼?

5、爲新裝舉行的大典上,老百姓們看到了什麼?他們又是如何想、如何說的?

6、最後誰說出了真話?

7、最後結果如何?

(評析:此項練習旨在讓學生把握課文內容,通過這些題,可以把全文內容提起來,併爲下文分析人物特點、人物受騙原因做準備。)

【四】重點分析與訓練:

(一)根據課文5-21段分析故事的主要人物——皇帝的特點。

請看投影屏幕:

1、課題是皇帝的新裝,這件新裝有何特點?這樣的衣服你認爲會不會存在?既然大家一讀就知道新裝是假的,爲什麼兩個騙子還有那麼大的膽子去騙皇帝?

2、皇帝一心想穿上這件新衣,爲何沒有一開始就親自去看布料?當他親自去了,面對空織機時有何心理活動?

3、當他覺得老百姓的話似乎是真的時,爲什麼還要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

教師明確:

因爲皇帝虛榮、愛面子。他想:我是皇帝,我不能就這麼灰溜溜地回去,我得撐下去。

4、請你根據以上問題給課文加一個副標題:一個……的皇帝。概括皇帝的特點。最好能結合課文做些解釋。

(評析:這四道題在難度上是有梯度的。第一題的第一、二問,學生都能答出,第三問和第二題就需要動動腦筋回答,而第三題只有個別好學生才能答出,這樣一方面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同時又富挑戰性。)

學生髮言,教師明確:

一個愚蠢的皇帝。他在這樣一個簡單的騙局前受騙就說明了他的愚蠢,而且作爲一個皇帝不知道哪個大臣稱職。

一個不稱職的皇帝。他每天只知道換衣服,既不關心他的軍隊,也不關心國家大事,人們說起他總是說:“皇上在更衣室裏。”

一個虛僞的皇帝。他明明什麼也沒看見,卻不敢說出來。

一個可悲的皇帝。兩個騙子用這麼簡單的騙局就能騙了他,而且他還不知道哪個大臣稱職,還要用衣服去檢驗,非常可悲。

這些正是皇帝的特點。也正是由於他的這些特點,才使這樣簡單的騙局成功,才導致了他可悲的下場。

(二)分析、歸納課文的主題思想:

通過分析一下文中各人上當受騙的原因歸納出主題思想。

1、兩個騙子的騙術並不高明,卻騙了許多人,其中第一個上當受騙的人是老大臣。請大家想想:皇帝派老大臣第一個去看布料,是根據老大臣的什麼特點?——理智,誠實。

2、“理智”的意思是什麼?——有辨別是非、控制自己的能力。

3、老大臣是誠實的嗎?他說假話了沒有?

4、老大臣明明什麼也沒看見,也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回去卻說了假話,他是理智的嗎?那麼是什麼使他喪失了理智,或者說他怕什麼?——怕別人說他是不稱職的、愚蠢的。

(評析:這幾道題的難度也有着一定的梯度。)

學生討論後,教師明確:在面臨誠實與虛僞、真與假的抉擇時,當誠實被視爲愚蠢與不稱職時,誰還有勇氣去面對呢?因此,自私、虛榮使老大臣說了假話。

5、再看第二個被派去的官員,面對同樣的、世俗的壓力,且有了前一個老大臣的“佐證”,他的選擇會是什麼?——說假話。

6、再看皇帝呢?作爲一國之君,他又爲什麼會上當受騙呢?

教師明確:皇帝也害怕別人說他是愚蠢的、不稱職的,可以說:在同樣世俗的壓力下,皇帝自然而然地就說出了假話。

總結:皇帝、老大臣、官員、以及老百姓等人都是在世俗的壓力下,因爲自私、虛榮才上當受騙,繼而又去騙別人的。(板書)

7、但最後還是有人說出了真話,是誰? ——一個孩子。爲什麼孩子能說真話?

明確:因爲他不怕丟官,不怕別人說他不稱職。孩子是天真、純真的,沒有私心雜念,所以他不害怕世俗的壓力,能說出真話,揭開騙局。這種沒有私心雜念也可以叫做無私。(板書)

梳理、歸納:在這個並不高明的騙術前,說出真話難不難?不難,一個孩子就能說出。那爲什麼那些成人、身居要職的人反而不能呢?作者想批判什麼、呼喚什麼呢?

教師總結:作者通過着意安排,讓一個孩子說出了真話,揭開了騙局。這個“天真的聲音”在一個謊言充塞的世界裏,顯得格外響亮,也格外珍貴。只有天真活潑的兒童,纔是最純潔無暇的。安徒生通過這篇童話對世俗世界的習慣及傳統進行了深深的譴責,表達了對純真本然事物的熱切向往。啓示我們:做人要保持心地的純潔、純真,做一個真誠的人,講真話,反對社會現實中的假醜惡現象,讓真、善、美充滿人間。這就是這篇童話故事的主題思想。

(評析:通過以上導讀題,可以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分析課文、歸納出思想內容。)

【五】小結:這節課我們先分析了故事的主要人物——皇帝的特點,接着又通過分析各人物上當受騙的原因歸納了本文的思想內容。

【六】佈置作業:

以《〈皇帝的新裝〉後轉》爲題,寫一篇新童話,字數不限。要求:結合課文進行合理的誇張和想像,語言要保持原文樸實無華的風格。

教學分析:

接龍複述課文的設計既檢驗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又爲下面分析課文做了準備,同時又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一舉數得,提高了教學效率。而給課文加副標題的設計,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分析人物被騙原因來歸納主題思想,避免了生硬地灌輸,學生易接受、領悟。

七年級語文上冊《皇帝的新裝》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瞭解故事內容,體會文中人物的各自特點。

2、初步學會運用想象、誇張的方法續寫童話故事。

3、初步認識故事反映的荒唐社會現象的根源,感受誠實的重要性及其人生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與文本平等對話,自主解讀文本,並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文本。

預習要求:

1、掌握146頁上“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

2、以《皇帝回宮以後》爲題,寫一字左右的短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引領學生走進童話王國,共同欣賞安徒生作品——《皇帝的新裝》。

二、檢查預習

1、讀一讀:實物投影拼音、詞語,學生單讀、齊讀。

2、講一講:學生概括故事內容。

3、議一議:揭示主要人物關係的核心

(1)用一個字揭示故事中主要人物間的關係。

(2)具體說明主要人物之間“騙”的關係。

(3)理解皇帝、大臣、騙子各自行騙的目的。

[過渡]:沒想到這個騙局在遊行大典上經一個小孩子點破而被所有老百姓識穿了,那麼,皇帝回到宮中會有怎樣的行動呢?

三、學生交流續寫的故事

1、引導選擇不同角度進行續寫的學生來交流(朗讀,實物投影);

2、說明自己續寫的理由。

[過渡]:如此盛大隆重的遊行大典,卻因爲一個小孩子而使皇帝臉面丟盡,洋相大出,皇帝、大臣、騙子們會不會惱羞成怒而把孩子告上法庭呢?

四、模擬法庭審理

1、明確角色:

第一原告:皇帝;第二原告:大臣;第三原告:騙子;被告:孩子。法官:執教老師。其餘同學爲法庭聽衆。

(可各邀請5位同學組成智囊團;被告可另邀請一位教師爲律師,只能出謀劃策,不能發言。)

2、宣佈規則:

三原告分別確定被告的罪名,並陳述理由;被告依此就原告的起訴,作自我辯護。

(1)學生準備。

(2)開庭審理:原告、被告雙方分別陳述、辯護。

(3)公佈庭審結果:原告勝訴。

五、揭示主旨

1、法官現場民意調查:分別徵詢被告、原告對法官的滿意程度。

(引《宰相劉羅鍋》主題歌詞“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

2、揭旨:

(1)“皇帝的新裝”似一架天平,秤量出“誠實”和“虛僞”在人們心中的分量。

(2)騙局使我們看到了一個荒唐的社會及其根源。

六、學生搜尋皇帝、大臣、騙子的罪證,並交流。

七、:說真話,辦真事,做真人。

七年級語文上冊《皇帝的新裝》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梳理故事情節,領會童話的內涵。

2.學習通過對人物的心理活動、語言、動作等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認識封建統治者虛僞、愚蠢的本質。

重難點:

1.梳理故事情節,領會童話的內涵。

2.學習通過對人物的心理活動、語言、動作等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說起童話,我們大家肯定會興趣盎然,那麼你都讀過誰的童話?(學生可能說:鄭淵潔、安徒生、格林等),看來大家都讀過安徒生的童話,也非常喜歡他的作品。小學時,我們學過他的哪篇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好,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另一篇很有特色,也肯定會受大家歡迎的作品——《皇帝的新裝》。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朗讀提示及要求:

1.注意字詞,讀準字音,辨清字形。

2.文章按照時間順序,圍繞“新裝”共寫了五部分內容,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3.理清文章的大意。

二、梳理思路——探究文意

這篇課文按照時間順序,以“新裝”所具有的奇怪特性爲線索,以皇帝爲中心人物展開故事情節。

第一部分(第1段):皇帝愛新裝。(故事的引子)

第二部分(2~4段):騙子做新裝。(故事的開端)

第三部分(5~22段):君臣看新裝。(故事的發展)

第四部分(23~32段):遊行穿新裝。(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33~37段):揭穿假新裝。(故事的結局)

三、研讀課文——深入理解

(一)分析皇帝是一個怎樣的人。

1.第一部分寫出皇帝的什麼情況?在全文中起着什麼作用?

明確:第一部分用誇張手法表明了皇帝整個心思都在穿漂亮衣服上。他愛慕虛榮,奢侈無度,昏庸懶惰,荒廢朝政,這就揭示了故事發生的緣由,爲下文騙子愚弄皇帝埋下了伏筆。他還喜歡“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這又爲後文寫他穿着那套“新裝”裸體遊行埋下了伏筆。

2.皇帝爲什麼會相信騙子的話?

明確:騙子先說他們“能夠織出人類所能想到的最美麗的布”,抓住了皇帝愛好新衣的特點,針對這個特點行騙,投其所好;又說用這種布縫出來的衣服具有一種“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抓住了皇帝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別出官員是否稱職、是聰明還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擊中要害,因而能夠誘使皇帝上當。揭露了皇帝愚蠢、虛榮心十足的特點。

3.皇帝爲什麼要派老大臣和誠實的官員去了解騙子織布的情況?

明確:皇帝很想知道衣料織造的情況,但一想起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就看不見布時,心裏未免害怕,所以決定先派很有理智、最稱職的老大臣去看,接着又派一位誠實的官員去看。他認爲,這樣比較穩妥。表現出他心虛,害怕自己看不見布的心理。這是由於“不稱職”和“愚蠢”而產生的心虛。

4.皇帝在看騙子織布時心裏想的是什麼?

明確:皇帝聽見兩位官員這樣說,可是他什麼也沒有看見。“難道我不夠資格當一個皇帝嗎?”一想到這一點,他十分恐慌,不知所措,只得說道:“哎呀,真是美極了!”“我十二分地滿意!”並且裝模作樣地“仔細地看着織布機”,表明他在觀賞布料。這位皇帝爲了保住尊嚴,維持專制統治,也只能這樣自欺欺人。皇帝賜給騙子“御聘織師”的頭銜,還封他們爲爵士,進一步揭露了皇帝崇尚虛榮、愚蠢無知、口是心非的懦弱本質。

5.分析對皇帝換上新裝時的動作細節的描寫。

明確:皇帝在換上“新衣”以後,“在鏡子面前轉了轉身子,扭了扭腰肢”,赤身裸體做出這又“轉”又“扭”的醜態,意在表明他在端詳那“新衣”是否合身、好看,在向人證明他確實看到了、穿上了“新衣”,表現了皇帝自欺欺人、裝模作樣的醜態。

6.裸體遊行的皇帝聽到老百姓的真話以後有何反應?他爲什麼在被揭穿真相後“有點兒發抖”,卻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

明確:皇帝聽到老百姓都說“他實在沒有穿什麼衣服呀”以後,既“有點兒發抖”“似乎覺得老百姓們所講的話是真的”,意識到受騙了,爲在老百姓面前裸體遊行、大出其醜而“有點兒發抖”;心中卻又想“我必須把這遊行大典舉行完畢”“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他要維護自己的尊嚴,只好故作姿態掩飾自己內心的恐慌。在已經識破騙局的老百姓面前,裝作確實穿着美麗的新衣,硬把裸體遊行的醜劇表演下去來保住皇帝的尊嚴,維持專制統治。這篇童話也就在皇帝裸體遊行的醜劇中結束。表現了他的虛僞愚蠢,自欺欺人。

7.總結皇帝的性格特點。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