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人教版《范進中舉》教案(通用10篇)

本文已影響 9.89K人 

《范進中舉》通過范進中舉喜極而瘋及中舉前後生活境遇的變化,深刻揭露和批判封建科舉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腐蝕讀書人的靈魂,摧殘人才及敗壞社會風氣的罪惡,窮形盡現地表現封建末世的世道人心,對各類市儈小人,進行有力的鞭笞和嘲諷。以下爲您帶來人教版《范進中舉》教案,歡迎瀏覽!

人教版《范進中舉》教案(通用10篇)

《范進中舉》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

1、通過分析人物的語言,動作等細節把握人物形象。

2、學習通過對比和諷刺突出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

3、深刻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

教學重點:

1、分析范進、胡屠夫等人物形象。

2、深刻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

教學難點:

1、理解范進中舉反而喜極發瘋這一現象。

2、欣賞本文的諷刺藝術。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語:

同學們請看,這是什麼(提問的同時亮出彩 )

是的,彩 !小小彩 。現代社會,多少人憑藉它而一夜暴富,改寫了命運。在我國封建社會,如果人們希望改寫個人命運,實現飛黃騰達的夢想,是不是也憑彩 呢?(不是)

的確,大多數人只有憑藉參加封建科舉考試,憑“中舉”才能實現。

今天,我們就借吳敬梓的眼睛,通過范進及其身邊人來見證封建科舉。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巨大威力。

二、分析主人公范進

1、提問:課文是怎樣描寫范進的喜極發瘋的過程? 請學生簡要複述這一情節。

討論並歸納:范進喜極發瘋的過程可分作四層。

明確: 昏厥 → 瘋跑 → 跌倒 → 瘋走集上

2 提問:課文寫范進的喜極而瘋說明了什麼?

討論並歸納:在封建社會,讀書人一旦中舉,那就平步青雲。范進末中舉前窮愁潦倒,受盡屈辱。中舉後,即能吐盡幾十年的苦水悶氣,從此將身價百倍,富貴榮華。因此,這是范進夢寐以求的,一旦到手,竟喜極而瘋。文章着重刻畫范進顛狂的醜態,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

3、提問:你認爲主人公范進是怎樣一個人?

貧困潦倒、唯唯諾諾、逆來順受、圓滑、虛僞、世故、猥瑣懦弱、熱衷功名

4、提問:刻畫范進這一人物形象,作者要告訴我們什麼?

封建社會科舉制度對讀書人命運的主宰,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

5、提問、范進中舉前後,胡屠戶對他的態度發生了哪些變化?

小說對比描寫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後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形成鮮明的對比,使他的前倨後恭、欺貧愛富、趨炎附勢、嗜錢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儈的性格,躍然紙上。

三、提問

諷刺是本文突出的藝術特徵,找找全文可笑的地方,想一想在笑的背後隱含着什麼?

在笑的背後隱含着作者對科舉制度懷着深惡痛疾的態度,作者痛感科舉制度已把讀書人腐蝕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作者借小說人物的塑造,深刻揭露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以及對讀書人的腐蝕和毒害。

四、主題

范進中舉前後狀況的變化,反映了封建社會科舉制度對讀書人命運的主宰,以及在這種制度下人與人之間的勢利關係和世態的炎涼。

五、結合對文本內容和范進的理解,請你爲“范進中舉”擬一副對聯

六、作業:

發揮想象,續寫故事。 就在胡屠戶剛笑咪咪地走出范進家門,沒多久,來了四報說,前三報弄錯了,中舉的不是現在的范進,而是鄰莊范進。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請你展開合理的想象,續寫故事,不少於200字。

《范進中舉》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體會課文諷刺、誇張的語言;

2.理解分析范進和胡屠戶的形象(前後對比);

3.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

教學重點、難點

1.范進、胡屠戶的形象對比(重點)

2.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

教學時數:

二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標 :

1.掌握字詞:注音、解釋;

2.介紹文學常識及有關明清科舉制度的文化知識;

3.整體感知小說的情節結構;

4.分析15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二、介紹作者吳敬梓及《儒林外史》

1.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又字文木,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說家。

2.《儒林外史》是我國第一部章回體長篇諷刺小說,計五十五回,課文節選第三回的後半回,原題是周學通校士拔真才,胡屠戶行兇鬧捷報。

3.明清科舉制度簡介

童試秀才(生員、相公、進學)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三級,即鄉試、會試、殿試。他們的第一名分別叫解元、會元、狀元。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注音

2.解釋下列詞語

體統同案火候 局不過 兀自 桑梓 萬貫家私 謹具賀儀 相與

四、範讀課文

要求學生思考預習題及情節結構

五、整體感知課文情節

課文圍繞主要人物扣住中心事件,按時間順序組織材料,對比描寫范進中舉前後不同的境遇,可分爲兩部分:

(一)(12)寫范進中舉困的家庭生活和卑微的社會地位以及他不顧一切參加鄉試的情況。

(二)(312)寫范進中舉後高興得發了瘋及其社會地位的顯著變化。

①(35)寫范進上集賣雞和喜極而瘋。

②(610)治瘋;

③(1112)張鄉紳拜會范進。

六、師生共同討論課文第一部分。

1.結合註釋自瀆課文,並理解文義。

2.討論下列問題。

①分別概括第一段、第二段的中心意思;

②范進中了相公,胡屠戶來賀喜,帶了哪些禮品?寫明禮物的作用是什麼?

③胡屠戶教導范進的話主要有兩層意思,請用文中的話來回答。

④體統的實質是什麼?

⑤屠戶橫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寫出了什麼樣的形象?

⑥范進不知丈人小氣嗎?爲什麼硬着頭皮商議盤纏?

⑦屠戶爲什麼斷定范進中不了舉人?

⑧找出第二段中表現范進對功名的追求如癡如迷的心理描寫的語句。

3.小結

這部分側重寫胡屠戶的倨傲,精彩的語言描寫和簡練的動作描寫,把胡屠戶粗俗勢利的嘴臉勾畫得活靈活現。寫范進幾處都只用簡筆,反而顯出他在胡屠戶面前卑怯畏縮、忍氣吞聲的可憐相,胡屠戶斷言范進考舉人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來,第二部分再寫范進中舉就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七、師生共同討論課文第二部分第一層

1 .學生默讀結合註釋弄懂文意

2.討論下列問題:

①設計范進上集賣雞有什麼好處?

②三步兩步走進屋裏來,報喜人擁着他也擁不住,顯出范進什麼樣的心情?

③第五段寫范進歡喜瘋了,作者運用了多層次的細節描寫,可分爲哪幾個層次?試找出描寫范進發瘋時的語言、動作、神態的詞語和句子。

④爲什麼新貴人歡喜得竟至於瘋了?瘋態的描寫哪些地方最有諷刺意味?

八、作業 : 抄寫有關字詞的音形義;.

完成思考和練習二.

第 二 課 時

教學目標

1.精讀6----12段

2.總結全文.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討論思考和練習二

二、分析課文第二部分第二層:

1.學生默讀課文,結合註釋疏通文意;

2.討論下列問題;

①借報錄人之口說范進是迷了心竅含有什麼深意?

②胡屠戶第二次賀喜的時候,爲什麼叫二汗提着?爲何又寫明禮物?

③簡析胡屠戶喝酒壯膽的有關描寫的語句。

④忍不住的笑,有什麼含義?

⑤簡析第9段胡屠戶厚顏無恥的恭維范進的語段。

⑥爲什麼衆人也都笑起來?

⑦簡析第9節末句。

小結:

結合思考和練習三討論胡屠戶對中舉前後范進態度的變化

三、師生共同分析課文第二部分第三層。

1.學生默讀課文、結合註釋疏通文意;

2.討論下列問題:

①爲什麼除衆人之外又詳寫鄉紳來拜?

②課文末段寫胡屠戶見財性、心喜卻又假意推讓,運用了那些動詞?

③誇張張鄉紳的富有與范進中舉歡喜瘋了有無關係?

四、歸納總結全文

1.中心意思

2.寫在特點:語言刻畫人物的性格;

運用誇張、對比的手法進行諷刺;(結合課後練習)

3.語言特色:準確生動的白話語言(結合課後練習)

五、討論思考與練習

六、作業 :思考與練習

比較范進與孔乙己形象的異同

《范進中舉》教案 篇3

【目的要求】

運用誇張、對比手法形象地表現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中心。

瞭解典型材料對刻畫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欣賞文章的諷刺藝術。

認識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

【課文解析】

注音釋義

作揖(yī) 行(háng)事 醺(xūn) 腆(tiǎn)

啐(cuì) 星宿(xiù) 諱(huì) 綰(wǎn)

帶挈(qiè):提攜。文中的意思是“讓你沾我的光,得到好運氣”。

唯唯連聲:連連答應。唯唯,答應的聲音。

體統:規矩。

見教:指教(我)。“見”字用在動詞前面表示對“我”怎麼樣。

舍與:施捨給,賞給。

央:懇求。

局不過:礙於情面,雖然自己不願意,也只好屈從。

小心:文中是顧慮的意思。

兀自:只管。

桑梓(zǐ):家鄉。

軒敞:寬敞。

內容主旨

本文節選自章回體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全文可分爲兩部分:

第一部分(1—2):寫范進進學回家到中舉前的情況,側重描寫胡屠戶的倨傲。

第二部分(3—12):寫范進中舉後“發瘋”、“治瘋”和張靜齋的拜訪,在對比中表

現整個社會各色人等的形象。

本文的中心是:課文對比描寫范進中舉前後,特別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畫范進顛狂的醜態與他周圍各色人等趨炎附勢的嘴臉,批判的鋒芒不僅對着科舉制度而且指向整個封建社會。

.寫作手法

運用誇張、對比的手法進行諷刺。

范進中舉驚喜的發了瘋這一情節,用的是誇張的手法,但不失真。“中舉發瘋”在當時的士人中雖不是普遍現象,卻也是“會有的實情”,因而是真實可信的。當時的讀書人熱衷“舉業”,一旦功名到手就如醉如癡,驚喜若狂。作者根據現實生活加以誇張的描寫,具有辛辣的諷刺效果。

對比手法主要運用於描寫胡屠戶這個人物。作者寫了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後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形成鮮明的對比,使他的前倨後恭、欺貧愛富、趨炎附勢、嗜錢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儈的性格,躍然紙上。

用人物的語言刻畫人物的性格。

文中胡屠戶說的、罵的、訓斥的、誇口的、奉承的、恭維的話,佔了很大的篇幅,

通過語言描寫,把這個市儈形象栩栩如生的勾畫了出來,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范進的語言也隨着他的身份、地位的變化而不同。范進中舉前,對胡屠戶的訓斥只是“唯唯連聲”,低三下四的說:“岳父見教的是。”表現了他的迂腐、無能和逆來順受。中舉以後,他不再稱胡屠戶爲“岳父”而改稱“老爹”了。張靜齋拜會范進時,用了那些表示最親密友誼的詞語,充分表現出這個老奸巨滑的鄉紳的拉攏手段。

典型材料對刻畫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寫文章,特別是寫小說,講究選用典型材料來刻畫人物形象。課文爲塑造范進這個熱衷功名的知識分子形象,精心選用了不少典型材料。如范進進學、胡屠戶賀喜一段,主要寫胡屠戶將范進訓得唯唯諾諾;范進借錢、胡屠戶唾罵一段,則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胡屠戶的欺貧愛富;

范進中舉,樂極發瘋一段把范進的瘋態寫得活靈活現,讓人們從中看到了封建科舉制度對人的毒害;胡屠戶壯膽掌打范進一段則和前文唾罵范進形成鮮明的對比,進一步刻畫了胡屠戶的市儈形象;張靜齋拜會范進一段,與上文的情節相得益彰,點明範進發瘋的真正原因,使人們明白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和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

【重點語段研讀】

語段

范進不看便罷,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着,往後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將幾口開水灌了過來。他爬將起來,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說,就往門外飛跑,把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了一跳。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裏,掙起來,頭髮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林漓漓一身的水。衆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衆人大眼望小眼,一起道:“原來新貴人歡喜瘋了。”老太太哭道:“怎生這樣苦命的事!中了一個甚麼舉人,就得了這個拙病!這一瘋了,幾時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這樣的病!卻是如何是好?”衆鄰居勸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們而今且派兩個人跟定了範老爺。這裏衆人家裏拿些雞蛋酒米,且管待了報子上的老爹們,再爲商酌。”

研讀

這一段人物描寫,可謂窮形盡相,躍然紙上。作者主要運用了兩種技法,一種是多層次的細節描寫,一種是側面烘托。

范進歡喜瘋了的過程,分作四層。第一層寫昏厥,第二層寫瘋跑,第三層寫跌倒,第四層寫瘋走上集。范進的瘋,是因喜而瘋,范進的喜,是喜至於瘋。作者緊緊把握這一特點,逐步展開。四層中,拍手的動作,笑的表情幾乎一以貫之,又略有起伏。范進的語言描寫,前兩層中用反覆手法作了安排。反覆中又有變化,前一處用“好了”,後一處只用一個“好”字,衝動的勁兒又有區別,足見用詞的細心。

側面烘托有兩種,一種是零星的穿插在范進喜瘋的每個過程之中,一種是集中的安排在正面描寫之後。用老太太的慌,烘托范進昏厥的怕人,用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了一跳的表情,烘托范進飛跑的瘋狂,用衆人拉他不住的動作,烘托范進的那股瘋勁,一處處襯筆都突現了中心人物。

語段

范進看了衆人,說道:“我怎麼坐在這裏?”又道:“我這半日,昏昏沉沉,如在夢裏一般。”衆鄰居道:“老爺,恭喜高中了。適才歡喜的有些引動了痰,方纔吐出幾口痰來,好了。快請回家去打發報錄人。”范進說道:“是了。我也記得是中的第七名。”范進一面自綰了頭髮,一面問郎中借了一盆水洗洗臉。一個鄰居早把那一隻鞋尋了來,替他穿上。見丈人在跟前,恐怕又要來罵。胡屠戶上前道:“賢婿老爺,方纔不是我敢大膽,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來勸你的。”鄰居內一個人道:“胡老爹方纔這個嘴巴打的親切,少頃範老爺洗臉,還要洗下半盆豬油來!”又一個道:“老爹,你這手明日殺不得豬了。”胡屠戶道:“我那裏還殺豬!有我這賢婿,還怕後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說,我的這個賢婿,才學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裏頭那張府、周府這些老爺,也沒有我女婿這樣一個體面的相貌。你們不知道,得罪你們說,我小老這一雙眼睛,卻是認得人的。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裏長到三十多歲,多少有錢的富戶要和我結親,我自己覺得女兒像有些福氣的,畢竟要嫁與個老爺,今日果然不錯!”說罷,哈哈大笑。衆人都笑起來。看着范進洗了臉,郎中又拿茶來吃了,一同回家。範舉人先走,屠戶和鄰居跟在後面。屠戶見女婿衣裳後襟滾皺了許多,一路低着頭替他扯了幾十回。

《范進中舉》教案 篇4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儒林外史》的介紹。

2.諷刺藝術的表現形式——誇張、對比、寫實。

(二)能力訓練點

1.欣賞小說的諷刺藝術。

2.比較閱讀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瞭解封建科舉對知識分子的毒害。

(四)美育滲透點

體會作者對醜惡現象進行辛辣諷刺的藝術。

二、學法引導

因《范進中舉》是長篇小說節選,學生要想較好地完成該課的學習目標,宜課外閱讀《儒林外史》全書,對該書的整體情況,包括所刻畫的人物,所選取的典型題材,反映的主題,主要的藝術手法有個大體的瞭解。學習本文時,着重從范進的語言、動作分析其性格,抓住范進中舉前後的不同遭遇及中舉後喜極而瘋的原因的討論分析,理解本文的主題及藝術特點。

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

(1)個性鮮明的人物語言與動作。

(2)對比、誇張與直接寫實在諷刺小說中的作用。

2.難點

舊小說中的雅語與口語。

3.疑點

同是讀書人,范進與孔乙已有何不同?

4.解決辦法

重點問題主要由學生閱讀分析得出答案,難點多參照文下註解解決,疑點採取結合上幾節課內容進行兩個人物的比較的方法解決。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錄音機、投影儀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查找資料,談對吳敬梓和《儒林外史》的瞭解。

2.教師啓發,學生討論分析。

(1)從范進中舉前後社會地位、經濟狀況及其自身變化中把握人物性格及世態人情。

(2)范進喜極而瘋片斷賞析。

(3)胡屠戶形象分析。

(4)對比、誇張、直接寫實的諷刺手法。

3.教師推薦《儒林外史》精彩片斷,師生共同賞析。

4.范進與孔乙己比較閱讀,教師點撥,歸納。

七、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介紹吳敬梓與《儒林外史》。

2.從范進中舉前後地位、經濟狀況變化把握科舉制度的罪惡,從周圍人的態度變化了解世態。

3.范進喜極而瘋片斷精讀。

(二)整體感知

《儒林外史》是古代諷刺小說中的精品,所以在一開始應予以介紹並鼓勵課外閱讀,這也能促進學生對本課知識、人物主題的認識。而後分析課文內容,熟悉故事情節,在此基礎上重點剖析主人公范進的遭遇及性格。

《范進中舉》教案 篇5

《范進中舉》通過范進中舉喜極而瘋及中舉前後生活境遇的變化,深刻揭露和批判封建科舉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腐蝕讀書人的靈魂,摧殘人才及敗壞社會風氣的罪惡,窮形盡現地表現封建末世的世道人心,對各類市儈小人,進行有力的鞭笞和嘲諷。下面梳理了《范進中舉》教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

三維目標:

1、 知識目標:理解文章內容,欣賞諷刺藝術。

2、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總結歸納能力,口頭表達等能力。

3、 德育目標:

① 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人民的毒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②培養團隊精神。

教學重點:

1、 學生通過討論理解文章內容,欣賞諷刺藝術。

2、 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主,培養學生閱讀分析、總結歸納、口頭表達等能力。

教學難點:范進發瘋的原因及文章主題的理解。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與內容:

一、導入(3分鐘)

今天我們學習第十九課《范進中舉》,此文節選自清代小說家吳敬梓的長篇章回體諷刺小說《儒林外史》。昨天早讀課,我們已經解決了生字詞,朗讀了課文,並瞭解了封建科舉制度的有關知識。

首先請大家把自讀提示默讀一遍,把重要的句子畫起來。(師板書課題、作者)

二、學生自由發言(7分鐘)

談讀了這篇小說後的感想,師板書。

三、師生共同討論(3分鐘)

把板書的各種感想同類組合,避免重複,使之更簡明。

四、各小組選擇議題(2分鐘)

五、分組討論(8分鐘)

要求:①做好筆記並列出發言提綱,使之條理化。②選出組長。

六、由組長上講臺發言,其它小組可以質疑、補充。(17分鐘)

七、教師補充並總結(4分鐘)

本文是《儒林外史》中最精彩的片段之一。它通過范進中舉喜極而瘋及中舉前後生活遭遇的變化,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科舉制度腐蝕讀書人靈魂、摧殘人才及敗壞社會風氣的罪惡,窮形盡現地表現了封建末世的世道人心,對各類市儈小人,進行了有力的鞭笞和嘲諷。

八、作業佈置:(1分鐘)

請大家把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後的行爲、語言及對范進的態度用表格的形式列舉出來,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其性格特徵。

《范進中舉》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認識小說所反映的社會生活。

2.過程與方法:感知藝術形象,學習運用描寫人物的手法;品味小說語言,領會諷刺藝術的魅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毒害。

【重點難點】

教學重、難點:瞭解范進這一形象的典型性,瞭解作品刻畫人物的藝術手法及其作用;品味小說的語言,領略古代小說的諷刺藝術的魅力。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在我國封建社會,要改變個人命運,大多數人只有憑藉參加科舉考試,憑“四書五經”才能敲開仕途的大門。可惜有人中舉了,卻瘋了,他就是范進。今天,我們就借吳敬梓的眼睛,通過范進及其身邊人來感受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

二、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給課文分段並歸納段意。

答案示例:全文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l~2段):寫范進進學回家到中舉前的情況。

第二部分(3~11段):寫范進中舉後情景。

2.課文是怎樣描寫范進的喜極發瘋的過程?

答案示例:范進喜極發瘋的過程可分作四層。

第一層寫昏厥:用“看”“念”“拍”“笑”寫范進喜極的動作,用“往後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寫范進昏厥的動作神態。語言描寫中“噫’寫出驚喜過望的心情,說“好了”是因幾十年追求功名,一旦實現,富貴榮華滾滾而來。

第二層寫瘋跑:用“爬將起來”“拍着手大笑”“飛跑”這些動作描寫,寫足了范進的瘋勁,用重複的語言,寫狂喜的心情。

第三層寫跌倒:用富有諷刺性的外貌描寫,寫范進一腳端在塘裏的醜態,“頭髮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包含了極其強烈的諷刺意味。

第四層寫瘋走集上:“拍着笑着”的動作描寫,寫盡范進的瘋態。

三、研讀分析

1.課文寫范進的喜極而瘋說明了什麼?

答案示例:在封建社會,讀書人一旦中舉,那就平步青雲。范進末中舉前窮愁潦倒,受盡屈辱。中舉後,即能吐盡幾十年的苦水悶氣,從此將身價百倍,富貴榮華。因此,這是范進夢寐以求的,一旦到手,竟喜極而瘋。文章着重刻畫范進癲狂的醜態,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

2.范進是本文着力刻畫的中心人物,試分析范進的人物形象。

答案示例:范進是一個熱衷功名的下層知識分子,大半生窮困潦倒,到54歲才考進秀才。他中舉之前,鄰里沒有周濟他,地位卑微,受人歧視,岳父可以任意辱罵他。范進中了舉,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夢寐以求的功名富貴一旦出現,政治、經濟、社會地位一旦改變就使他驚喜得發了瘋。那可憎可笑的瘋癲形象被描繪得淋漓盡致:范進的喜瘋病被胡屠戶一罵一打治好後,他回憶瘋中的情景,別的都“昏昏沉沉”記不得,唯獨“記得是中的第七名”。

3.范進中舉前後,周圍人對他的態度發生了什麼變化?課文用什麼手法寫出這些變化?

答案示例:小說運用對比手法,運用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通過寫周圍人在范進中舉前後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形成鮮明的對比,范進未中舉前,家裏斷糧有沒有鄉鄰來接濟。中舉後鄉鄰有拿雞蛋來的,有拿白酒來的,也有背了鬥米來的,也有捉兩隻雞來的,范進瘋了都是衆鄰居來幫忙。表現了衆鄉鄰對權勢者或敬畏或滔媚,對不幸者冷酷無情,體現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

4.文中多處引人發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效果?用了什麼藝術手法?

答案示例:諷刺。本文的特色在於它的諷刺藝術。本文主要用了對比、誇張和細節描寫直接寫實三種諷刺的表現形式。

(1)對比:范進中舉前後在貧富、哀樂、榮辱等方面的巨大變化,在人物關係上是“冷”和“熱”的鮮明對比,以及范進本人從唯唯諾諾到圓滑世故的變化;

(2)誇張:范進喜極而瘋,胡屠戶一巴掌居然能治瘋;

(3)細節描寫直接寫實:白描式的細節描寫,如“屠戶見女婿衣裳後襟滾皺了許多,一路低着頭替他扯了幾十回”“把銀子攥在手裏緊緊的,把拳頭舒過來”。前後對比的細節描寫,如范進中舉前,胡屠戶離開范進家時“屠戶橫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范進中舉後,胡屠戶離開范進家“說了一會,千恩萬謝,低着頭,笑迷迷地去了。”誇張性的細節描寫,如屠戶打了一巴掌後,手掌彎不過來;對范進的細節描寫,賣雞時和發瘋時的表現,讓我們認識到封建科舉制度下文人的迂腐、病態和畸形的心理。

四、課堂小結

本文着力刻畫了范進這個熱衷科舉的下層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描述了窮秀才范進中舉前後的生活經歷,深刻揭露並辛辣地諷刺了封建科舉制度,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及其對讀書人的腐蝕和毒害。

本篇課文的核心在於揭露了科舉制度的弊端,福建教師招考認爲在教學過程中要着重對范進中舉前後的變化進行對比。

《范進中舉》教案 篇7

一、導入

同學們請看,這是什麼?

(提問的`同時亮出彩p票)

是的,彩p票!小小彩p票,實在玄妙。現代社會,多少人憑藉它而一夜暴富,改寫了命運。在我國封建社會時期,如果人們希望改寫個人命運,實現一夜之間由不名一文,搖身一變爲身價百倍,飛黃騰達的夢想,是不是也憑彩p票呢?

(不是)

的確,大多數人只有憑藉參加封建科舉考試,憑“中舉”才能實現。

(播放多媒體:藝術字“中舉”)

於是,“中舉”在下層知識分子之間,在社會和廣大老百姓之中,導演出一幕幕人間喜悲劇。

提問:在我國古代,洞房花燭被稱爲小登科,有小就必然有大,大登科就是中舉,就是榜上有名(播放多媒體:一旦中舉,會怎樣呢?再齊讀: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有一日春光暗度黃金柳,雪意衝開了白玉梅。那時節走馬在章臺內,絲兒翠,籠定個百花魁;

有插花遊街,馬蹄輕疾的風流,有衣錦還鄉,袍笏加身的榮耀。)

更有甚者,是喜極而瘋。有例爲證:(插入多媒體:明末高郵有袁體庵者,神醫也。有舉子舉於鄉,喜極發瘋,笑不止。)大家齊讀一遍。

中舉了,可人卻瘋了。這到底是喜劇還是悲劇?帶着對封建科舉的思索,我們的文學人物畫廊中又多了一位典型人物――中舉的范進。(插入多媒體:范進中舉)

今天,我們就借吳敬梓的眼睛,通過范進及其身邊人來見證封建科舉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巨大威力。以人觀社會,以人感受科舉。

(板書:以人觀社會,以人感受科舉)

二、組織問題

插入多媒體:你有不理解的內容嗎?我們一起來解決吧!你有自認爲不錯的感受嗎?說出來,我們一起分享、交流吧!你發現寫作方法上的特點了嗎?告訴我們,大家一起吸收吧!

閱讀是以疑爲契機的。所謂的創造性其實就是於無疑處有疑。好,各位同學現在請根據題板上的提示,快速流覽全文,將你要討論的內容整理好,也可與前後左右的同伴討論,我們來看誰提的問題多,提的問題也好。時間兩分鐘。

三、自主討論

用這種方式,來發現學生的興趣所在,以便找到最好的切入點進入老師的引導學習內容。當然,這一環節風險極大,學生的課堂反應有不可預測性,但這又正是學生自主學習內容的反饋,因此老師必須全面而深入地把握小說的內容和主旨。時間十到十五分鐘。

(在討論的過程中,要插入多媒體圖片和朗讀)

四、人物小結討論

交流應是平等的,因此,我當然也可以向大家提問,是不是?我的問題是:范進本人到底討不討人喜歡?范進是個什麼樣的人?

(學生迴應)

有沒有立論的依據?

(藉此綜合小結學生對范進這個人物的評價,同時要結合分角色朗讀和多媒體:中舉前後的比較圖表)

瞧,中舉前,矮人三分,中舉後,高人一等,難怪范進會瘋,難怪范進會將自己二十到五十四歲的青春都投在了科舉這支所謂的集優股上!三十五年的折磨摧殘,三十五年的辛酸,都在“瘋”中展現出來。難怪有人因科舉而感嘆道:“貴爲鄉鄰畏,賤受鄉人憐”,爲了這一種變化,爲了追名逐利,連自我和人格都喪失了。

一個人的命運,除了有他的遭遇和他的個性因素作用之外,還有社會因素的作用。最能夠展現當時社會特點的人物有沒有?

對,我們就來看看胡屠戶的表演

(出示多媒體,老師提示,學生誦讀)

能不能評價一下這個人物?

於是,我們感嘆?封建科舉就是這樣擺佈着一個個社會,一個個知識分子的命運。它造就了一大批死讀書,讀死書的廢物,它影響着各式各樣的人。來聽聽兩個與科舉有關的故事吧。(多媒體:項羽拿破輪論、和“良人的的有奇才”,學生讀)

這位考生敢於做這篇文章倒也真有點“豈有破輪而不能拿哉”的氣概。而接洽這一制度也的確成爲一個破輪,無論如何也不能再向前滾動了。面對這們的科舉,古人感慨良多,一齊來讀一讀。(多媒體: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窮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應是子規啼不到,故鄉雖好不思歸。莫道還家便容易,人間多少事堪愁。)

五、結束

以教學相長爲結束語的重點,體現思想交流的優勢,結合具體的情況來組織。

《范進中舉》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一、認識封建社會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會趨炎附勢的世風。

二、體會運用對比和誇張進行諷刺的方法。

三、體會通過語言、動作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教學重點】

人物的語言、動作的描寫。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如果說《孔乙己》是一個充滿笑聲的悲劇,控訴了科舉制度和封建文化的罪孽,反映了整個社會的世態炎涼。那麼今天,當我們認識又認識一位古代知識分子——范進,他原來也是個下層知識分子,年近半百終於考中了舉人,命運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我們學習從清代小說家吳敬梓的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節選的課文《范進中舉》。

(二)檢查預習。

1、《儒林外史》是一部怎樣的小說?

2、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三)速讀課文,劃出描寫范進的有關內容。

請同學繪聲繪色地複述范進中舉後發瘋的醜態。

(四)討論:

1、范進爲什麼會發瘋?

2、范進是怎樣的一個人?說出根據。

主要是兩點:

①熱衷功名利祿,夢寐以求躋身於統治階級行列。所以家中斷糧,仍要去參加鄉試;一旦中舉便樂極發瘋。

②虛僞。張鄉紳送銀子,范進“再三推辭”,“才把銀子收下”。可張鄉紳剛走,“范進即將這銀子交與渾家打開看,”可見推辭是假意。

3、孔乙己淪爲乞丐,可范進中舉了“老爺”,兩個人的命運相反,爲什麼說《范進中舉》一文也揭露了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毒害?

兩個人思想本質是一樣的。在封建社會,下層知識分子憑科舉道路而改變社會地位的只是極少數,若范進考不中,命運也將是悽慘的。所以寫范進中舉後而發瘋正是從另一個角度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毒害。

4、通過范進這個藝術形象,我們可以看出這篇作品的主旨是什麼?

批判科舉制度對整個社會尤其是對知識分子的毒害。

第二課時:

(一)討論:

1、范進中舉前後,胡屠戶對待他的態度有什麼不同?(用胡屠戶的語言、行動說明)

2、胡屠戶是怎樣一個人?

3、張鄉紳爲什麼對范進又送銀子又送房?

4、胡屠戶和張鄉紳都不是主要人物。作品是否對胡屠戶着墨過多?是否可以不寫張鄉紳?

作品通過這兩個人物對待范進的態度從側面揭示出,范進這類知識分子之所以如癡如狂地追求功名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使自己成爲被巴結、奉承、攀附的權貴,進一步暴露了他們腐朽的靈魂。這兩個人的語言和行動更反映了當時社會趨炎附勢的風氣,使作品的鋒芒不僅指向科舉制度,也指向整個社會,從而進一步深化了主題。

(二)學習、討論作品寫作特點

1、你認爲這篇課文中哪兒的描寫特別精彩?(啓發學生充分發表見解)

2、文中多處引人發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效果?

①指導學生討論練習五,體會誇張的諷刺效果。

②“不想胡屠戶雖然大着膽子打了一下,……連忙向郎中討了個膏藥貼着。”這段文字中是怎樣運用誇張的,有何作用?

③文中還有何處是誇張?

3、本文的諷刺與《孔乙己》一文的諷刺有什麼不同?

4、本文還運用了對比的寫法,主要體現在哪兒?

兩點:

①范進中舉前後的社會地位;

②胡屠戶對待范進前後的態度。

5、對比的方法對於表現本文的主題有什麼作用?

范進先後貴,胡屠戶前倨後恭,這種對比深刻而鮮明地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深刻地揭示了主題。

《范進中舉》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一、學習鮮明的對比手法和高度的諷刺藝術。

二、瞭解古代白話小說的語言與今天口語的差異。

三、認識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

教學設想

一、使學生理解對比手法和諷刺藝術,是本文的教學重點。

二、第一課時採用以讀爲主瞭解大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達到理解文章內容的目的。第二課時抓住中舉前後對比進行分析,使學生感受文中的諷刺藝術,理解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導預習。

1引導學生讀“預習提示”,要求:

(1)瞭解作者吳敬梓。

(2)瞭解課文內容。

(3)《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

2自讀排障、疑難詞語補充解釋。如:進學、爛忠厚、闖將來、

權變等。

(爲什麼古代的白話小說中有這麼多難懂的詞?一是因爲時代的變遷,好多當時通用的習慣用語,現在已被淘汰,如古代稱“妻子”爲“渾家”,稱秀才爲“相公”。二是文言文對口頭語言的影響。如“謹具賀儀”“華居”等。所以,我們在閱讀古代白話小說時,要注意古今詞義的不同,以免產生歧義。)

3結合註釋默讀全文,體會文中句子的含義。

二、設疑導引

1、范進爲什麼會發瘋?對他的發瘋應該怎樣理解?

2、作者借報錄人之口,設計治療瘋病的靈丹妙藥是狠狠打他一個嘴巴,這裏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課文是怎樣運用對比的?對比的運用產生了怎樣的藝術效果?

4、試將《范進中舉》與《孔乙己》作一個總體的比較。

三、討論釋疑。

小結:

這一節課初步瞭解了課文的內容,討論中的疑難問題我們將在下一節課裏繼續分析,進一步理解課文。

第二課時

一、師生共同討論,完成第一課時“練習”:重點歸納總結對比的運用產生了怎樣的藝術效果。

1通過對比,表現人物性格,揭示主題思想。

我們以“中舉”爲分界線,將三個人物中舉前後的語言、行動等等作了一系列的對比,從而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一個(范進)醉心功名;一個(胡屠戶)庸俗勢利;一個(張鄉紳)逢迎拉攏。中舉前後三個人物的種種變化,無不受封建科舉制度的制約。可見文章的矛頭直接指向封建科舉制度和締造這種制度的黑暗社會。

2通過對比,諷刺鞭撻,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們試分析三種不同的對比形式,來看對比達到的藝術效果。

①通過人物的種種醜態和高貴身分的對比,收到了強烈的諷刺效果。

那中了舉人的範老爺:“抱着雞,手裏插個草標,一步一踱的,東張西望,在那裏尋人買。”(醜態之一)“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裏,掙起來,頭髮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醜態之二)“在一個廟門口站着,散着頭髮,滿臉污泥,鞋都跑掉了一隻,兀自拍着掌,口裏叫道:‘中了!中了!’”(醜態之三)

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裏,舉人老爺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而眼前這個形象卻是:窮酸、瘋顛、荒唐。對比十分強烈,豈能不教“衆人和鄰居見這模樣,忍不住的笑”。從而收到了理想的藝術效果。

②通過同一人物對同一事件因情勢的不同而前後語言行動都不同,揭示矛盾,形成對比,來達到諷刺的目的。

胡屠戶兩次賀喜的表演,同一地點,對同一對象,評價截然不同。前面是說“我自倒運,把個女兒嫁與你這現世寶,歷年以來,不知累了我多少”;後來“現世寶”成了舉人,成了老爺,語言立刻變化,說“……我自己覺得女兒像有些福氣的,畢竟要嫁與個老爺,今日果然不錯”。

中舉前後在胡屠戶對范進的態度完全兩樣。中舉前,范進去向胡屠戶借盤費,“被胡屠戶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凶神似的”樣子簡直令人髮指。中舉後’“屠戶被衆人局不過,只得連斟兩碗酒喝了,壯一壯膽’……”“大着膽子打了一下”,居然“那隻手隱隱的疼將起來;自己看時,把個巴掌仰着,再也彎不過來。”這一打一罵相映成趣,諷刺鞭撻何等深刻,胡屠戶的形象也就躍然紙上。

③通過人物的言詞與截然相反的事實之間的對比,來揭示人物醜惡的靈魂,取得良好的諷刺效果。

中舉後,張鄉紳來了,張口一個“世先生”,閉口一個“親切的世弟兄”,而且“你我年誼世好,就如至親骨肉一般”,又送銀子,又送房子。既然如此親近,那麼當初,當初范進“家裏餓了兩三天”“抱着雞”“尋人買”時,你這位“至親骨肉般”的世弟兄到哪裏去了呢?人物的言詞與當實初的事實一對比,那醜惡的靈魂,那可鄙的形象不是昭然若揭了嗎?

在完成上述分析後,由學生概括、歸納,教師巡視,個別指導,答案不必強求一律。

二、師生繼續討論,將《范進中舉》與《孔乙己》作一個總體比較。

明確:

我們將兩篇文章從三方面進行比較:

1人物和主題思想。

范進與孔乙己同是讀書人,一個到晚年終於中舉而發瘋,一個始終沒有進學,潦倒而死。從思想性格方面來說,他們都熱衷於功名,迂腐可笑,瘋的不知爲何而瘋,死的不知因誰而死,麻木不仁,可悲可憐。因此,這兩篇文章從不同角度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摧殘他們的精神,摧殘他們的肉體。

2作者的態度和諷刺手法。

《范進中舉》和《孔乙己》都運用了諷刺手法,但又有區別。前者是對主人公(范進)尖銳的嘲笑,那“抱着雞,手裏插了草標”的形象,那“頭髮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水”的醜態,刻畫得入木三分;後者對孔乙己的嘲諷,嚴厲而冷峻,卻並不顯露,那又髒又破的長衫,那“坐着用這手慢慢走去”的神情,描繪得那樣淋漓盡致。

爲什麼有這樣的區別呢?吳敬梓對筆下的人物是的尖銳的嘲笑,無情的鞭撻,因爲他痛恨封建科舉制度;魯迅對他筆下的人物卻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因爲作者希望他能從麻木中覺醒,以便拯救中華民族。由此可見,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由作者對該形象的態度所決定。

3表現手法。

《范進中舉》主要運用了強烈的對比手法,來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主題思想;而《孔乙己》則選取人物一生中幾個富有表現力的片斷,放在一個典型的環境裏,去刻畫人物表現主題。

三、佈置作業完成“揣摩運用”

《范進中舉》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能自己蒐集資料,運用學過的小說知識基本讀懂課文;

2.培養學生大膽發表自己意見。

3.學習課文描寫人物的方法,並能知識遷移,學習如何寫一個人。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生能自己基本讀懂課文;

2.學會如何描寫人物。

解決辦法 教師作好引導,讓學生有一個自己學習的方向,並且教會學生歸納知識,懂得從課文吸收方法並應用於寫作。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佈置自學:

1.自己蒐集資料,藉助資料並根據小說的特點,自讀《范進中舉》,讀完後想想:

A.讀完這篇課文,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B.你認爲文章刻畫得最成功的是哪個人物?

C.閱讀完這篇文章,你有什麼疑問?或者有什麼知識你想了解但無從瞭解?

把這些問題記錄下來,以備課堂上拿出來討論。

二 導(即教師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封建社會選拔人才的最主要的方式是什麼嗎?(科舉。)對了,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十年寒窗苦讀,就是爲了一朝成名天下知。然而,很多人數十年苦讀依舊美夢落空,有的人能美夢成真,從此踏上富貴之路,也有的人爲科舉演出了一出出悲喜劇。今天我們來學習《范進中舉》這一課,讓我們一起看看范進究竟命運如何?范進又是怎樣的一個形象?

三 講(請學生把自己預習時的心得體會或疑問講出來,讓大家一起討論解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師:同學們已經自學了這篇課文,也把一些感受與心得或疑問記錄下來了,請幾個同學來給我們講講。

四 議(讓同學大膽發表自己意見,是疑問的請同學們小組討論幫助他解決,是感受的請同學們議一議,有不同意見的可以辯一辯。)

同學們議完後,教師歸納小結並引導學生想深一點。

出示幻燈片:

問:1.爲什麼范進會對科舉如此癡迷?中舉後又爲什麼會瘋了?

(因爲一旦中舉,可以徹底改變一個人的生活境況,功名富貴馬上就會到來。前一刻范進還無米下鍋,馬上就說他中了舉,幾十年朝思慕想的功名富貴到手了,時間太短而變化太大,所以范進會瘋了。)

2.如果你是與范進同年代的讀書人,你會像他一樣去考科舉嗎?

3.你怎麼看封建社會的科舉?你又怎麼看現在的高考?兩者之間有區別嗎?

(這兩道題不要求有標準答案,是開放性題,只要求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五 移(知識遷移)

1.從文章出發

1.小說描寫的年代距今已有接近三百年,爲什麼我們仍然對《范進中舉》如此感興趣?爲什麼我們似乎親眼見到了范進、胡屠戶?

(因爲課文寫得好,尤其是人物,刻畫得很成功。)

2.請談談課文刻畫人物所用的方法。

(主要用了語言描寫、行動描寫、神態描寫、細節描寫刻畫人物,也用了對比手法,尤其是胡屠戶,還用了誇張、諷刺手法。)

2.遷移到課外。

出示幻燈片:

下面的話,出自哪篇課文,是出自哪個人物之口?

“那麼,我對你說,迅哥兒,你闊了,搬動又笨重,你還要什麼這些破爛木器,讓我拿去罷。我們小戶人家,用得着。”

“我就知道這個賊是不會又出息的,早晚會回來重新拖累我們的。現在把錢交給約瑟夫,去叫他把牡蠣錢付清。已經夠倒楣的了,要是被那個討飯的認出來,這船上可就熱鬧了。咱們到那頭去,注意別叫那人挨近我們!”

師:同學們,你們一下子就能答出來,證明作者描寫的這些人物給你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可是,你可以寫一個人,不出現他的名字而讓人猜出他是誰嗎?

出示幻燈片:

請學習《范進中舉》中的描寫人物的方法,用幾句話寫一寫身邊的同學,請不要出現所寫同學的名字。(可以是語言描寫、行動描寫、神態描寫或細節描寫。)

寫完之後,請一些同學把自己寫的短文讀出來,讓其他同學猜猜寫的是誰,猜中的證明寫得不錯,同學猜不中的,小作者可要加把勁練習寫作。

教師小結並佈置作業

作業:請運用課堂上學習的寫作方法寫一個你熟悉的人,題目自擬,要求600字以上,夾敘夾議,要求有描寫方法和具體事例,要寫出人物的特點。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