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飲酒》課文

本文已影響 1.41W人 

  《飲酒》其五

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飲酒》課文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教材簡說:

陶淵明是東晉開國元勳陶侃的後代。只是到了他這一代,這個家族已經衰落了。他二十九歲出仕,在十餘年的時間裏,幾番進退,仕隱不定,先後任江州祭酒、鎮江參軍、彭澤縣令等職。他這樣斷斷續續做了一陣官,無奈靠山不硬,脾氣卻分外高傲,玩不來官場中鑽營取巧的一套。終因抱負不展,又不肯降志辱身與士族階層同流合污,於彭澤縣令上任僅80餘日,便以“不能爲五斗米折腰”而決然棄職歸隱。此後長期過着躬耕隱居生活。《飲酒》詩一組二十首,就是歸隱之初寫的,大抵表述醉中的樂趣和對人生的感想。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人活在世上,總要找到生命的價值,否則人就會處在焦慮和不安之中。而社會總是有一套公認的價值標準,多數人便以此爲安身立命的依據。拿陶淵明的時代來說,權力、地位、名譽,就是主要的價值尺度。但陶淵明通過自己的經歷,已經深深地懂得:要得到這一切,必須費盡心機去鑽營、去爭奪,裝腔作勢,吹牛拍馬,察言觀色,翻雲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這裏沒有什麼尊嚴可說。他既然心甘情願從官場中退出來,就必須對社會公認的價值尺度加以否定,並給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