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高中必修一《阿房宮賦》其公開課教案

本文已影響 3.15W人 

《阿房宮賦》全文運用了想像、比喻與誇張等手法以及描寫、鋪排與議論等方式,駢句散行,錯落有致。下面是其公開課教案,歡迎參考。

高中必修一《阿房宮賦》其公開課教案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常用文言詞語的含義和用法。

2、 理解課文中形象的比喻、豐富瑰麗的想象、大膽奇特的誇張等藝術特點及其突出主題思想的作用。

3、 瞭解賦的特點。學習本文描寫爲議蓄勢、議論使描寫增加了深度的寫作特色。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反覆誦讀,瞭解“賦”的語言特點

2、學習文章多用對偶、排比的語言風格,並使之運用於今後的寫作之中,增加習作的文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封建統治者驕奢淫逸、橫徵暴斂、不顧人們死活的罪惡。瞭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賦借古諷今的目的。

2、正確對待人生中的成功與進步,絕不驕傲自滿,而應始終保持謙虛的態度和具有一定的憂患意識

 教學重點:

1、.結合寫作背景,梳理文章內容。

2、結合賦體“鋪採摛文”的特點,學習文章的語言風格。

3、積累文言知識。

 教學難點:

1、學習在鋪敘基礎上引發議論的寫作方法。

2、背誦全文。

 一導入新課

“以史爲鑑,可以知興衰”,總結歷史的興亡教訓可以補察當今爲政的得失。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賈誼寫了《過秦論》,其中心論點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針對漢初的情況,主張施行仁政。同樣是總結秦亡的教訓,針對唐敬宗繼位後,廣造宮室,天怒人怨的現實,杜牧作《阿房宮賦》以諷時刺世,那麼,在這篇賦中,杜牧又提出了怎樣的觀點呢?讓我們通過學習來體會。

 二、 相關常識簡介:

1、 作者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唐代詩人,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杜荀鶴之父。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中進士,授弘文館校郎。後在地方軍府任幕僚多年。開成四年(839)回到長安,歷任左補闕,膳部、司勳員外郎。唐武宗會昌二年(842)以後,相繼出任黃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晚年居住在長安城南的樊川別墅,後世因稱他爲“杜樊川”。晚唐傑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爲後世傳誦。注重軍事,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註釋《孫子》。

阿房宮

據史書上說,秦始皇每吞併一個諸侯國,便令工匠仿照該國的宮室式樣,再造於咸陽。將虜獲的各國美女、珍寶,納入其內。昭示自己“掃六合,混天下”之豐功偉業。據《史記》載,秦代宮殿,關中有三百座,關外有四百多座。如此猶嫌不足。統一中原後第九年,始皇以爲咸陽人多,先王之宮廷小,和他“功過三皇,德配五帝”的身份大不相配。於是,他在昔日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都城之間,大興土木,開始興建一座規模空前絕後,壯麗無與倫比的不世之宮。此宮還未正式命名,有人稱爲朝宮。阿房宮僅僅是此宮的前殿。

這是一座怎樣的宮殿啊!《史記》載阿房宮前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漢書》載阿房宮“東西五里,南北千步”。換算成現代計量法,阿房宮前殿東西寬690米,南北深115米,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我們一個標準的教室大約是56平方米,駱老師奮鬥了半輩子買的集資房是120平米,我們一整個學校才8萬平方米,而阿房宮的一個前殿就有我們一個學校那麼大,容納萬人綽綽有餘。而在西安的阿房宮遺址,地基面積竟達54萬平方米,堪稱震爍古今的第一大宮!遙想其曾經的雕欄玉砌,朱粱畫棟,我們真恨不得掀開歷史的重重面紗一睹它的風采,或是坐時光機器去攔下楚霸王那野蠻的一把火,保留下這千千萬前人無數心血和智慧的結晶!可惜,如今的我們,也只能透過杜牧的一篇辭賦,來尋覓其往昔的絕世風采了。

 三、研習一、二斷

這篇文章的一開頭就很不平幾,請看:“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真是突兀有力,如泰山壓頂。四個三字短句領起,音節緊湊,氣勢不凡,達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這十二個字,既寫出了秦始皇一統天下的豪邁氣概,也寫出了阿房宮興建營造的非同凡響,語言簡練到不能刪削分毫的程度,筆力千鈞。

課文是從三個方面來極力描寫阿房宮的:阿房宮建築之奇(第一段);阿房宮美女之衆(第二段);阿房宮珍寶之多(第二段)。

1、分析第一段

q:作者描寫阿房宮建築的宏偉壯麗,僅用了一百多字,卻給讀者以鮮明的印象。作

者是從哪幾個角度來描寫阿房宮的建築的?爲什麼會有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a:分析:這一部分作者用的是總寫和細寫相結合的寫法。

總寫部分,作者潑墨寫意,粗筆勾勒。“覆壓三百餘里”,言其佔地之廣,“隔離天日”,狀其樓閣之高;“驪山”兩句,寫其倚山傍水,氣勢非凡。

細寫部分,作者工筆重彩,精描細繪。先寫重摟疊閣、長廊高檐,不計其數;再以長橋如龍、複道似虹映襯宮宇之宏偉、摟閣之高大。上面所述,寫的還只是建築之外觀。接着,作者的筆觸,又深入建築內部。歌臺舞殿是互文的寫法,臺既可舞,殿亦可歌,意謂宮內處處皆是輕歌曼舞。“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則承“暖響”“冷燦”兩句,進一步從人們的主觀感受寫宮內歌舞盛況。這幾句,既是以歌舞之紛繁襯托宮殿之衆多,又爲下文美女充盈宮室預作鋪墊。

這一節中,作者由遠及近,由外及裏逐一介紹了阿房宮之奇觀。敘述中時有前後照應之妙筆。如寫樓閣“各把地勢”就與前文“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這一廣闊背景相連。敘述中時有貼切生動之比喻,例“長橋臥波,複道行空”,用筆經濟,形象生動。敘述中也間有動態描寫,像寫“二川”,寫歌舞,狀聲摹形,引人入勝。再加上大量對偶排比句式的運用,致使文句音節鏗鏘,兼有音韻之美。因此,寥寥一百幾十個字,阿房宮之丰姿盛態就顯現於讀者眼前。

2、分析第二段

q:這秦王很會享受,有如此豪華的別墅,還有很多供奉始皇享樂的mm。這些mm是誰?來自哪裏?

a:她們是六國的“妃嬪媵嬙,王子皇孫”(注意:王子皇孫指的是六國王侯的女兒、孫女)——原來是貴族,現在成爲了秦始皇的一個妃子。

3、小結:

分析:課文從三個方面來描寫阿房宮:一是寫阿房宮建築之奇,二是寫阿房宮美女之衆,三是寫阿房宮珍寶之宮。寫建築,課文先展開廣闊而高峻之全貌,進而細繪宮中樓、廊、檐、長橋複道、歌臺舞殿之奇;寫美女,述其來歷,狀其梳洗,言其美貌,訴其哀怨,繪聲繪色,備加渲染;寫珍寶,既寫六國剽掠,倚疊如山,又寫秦人棄擲,視若瓦礫。這些描寫用墨如潑,淋漓興會,極盡鋪陳誇張之能事,充分體現了賦體的特色。然而鋪陳阿房官規模大,宮室多、美女衆、珍寶富並非作者作賦的目的。透過樓臺殿閣、脂粉金玉這一畫面,作者旨在說明秦統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而爲維持這種奢侈生活所進行的橫徵暴斂,正是導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阿房宮之瑰麗,不是羨慕其奢華,正以見驕橫斂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愛六國之意在。”

四、研習三、四段

1.分析第三段,疑難語句串講

q:如何翻譯並理解“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a:翻譯——唉,一個人的心思,也就是千萬人的心思呀。秦始皇喜愛豪華奢侈,老百姓也顧念自己的家呀,爲什麼搜刮老百姓的財物一點都不放過,用起它來卻像用泥沙一樣呢?

本句從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說明人心沒有區別,都追求幸福快樂、都掛念家小,對秦統治者的殘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擊。“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兩句,“秦”、“人”並提,說明並無高低貴賤的區別。接着以“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的憤慨語,總括秦的紛奢是建立在對人民的剝削和掠奪之上的,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用“嗟乎”表感嘆開頭,繼以“奈何”詰問相承接,揭露和控訴了秦的自私無道。

2.寫作背景

唐敬宗寶曆元年(825年),這時的中國,藩鎮割據,擁兵自重,宦官專權,吐番、南詔、回鶻等紛紛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民不聊生。唐王朝已是大廈將傾,搖搖欲墜。當時的皇帝——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嗜好遊獵,追求聲色犬馬。爲了一己的享受,他窮奢極欲,大興土木,生活放縱,不理朝政。杜牧針對這種形勢,極力主張內平藩鎮,加強統一,外御侵略,鞏固國防。爲了實現這些理想,他希望當時的統治者勵精圖治,富民強兵,而事實恰恰和他的願望相反。穆宗李恆以沉溺聲色送命,接替他的敬宗李湛,荒淫更甚,“遊戲無度,狎暱羣小”,“視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進見”,又“好治宮室,欲營別殿,制度甚廣”,並命人“修東都宮闕及道中行宮”,以備遊幸,對於這一切,杜牧是憤慨而又痛心的。他在《上知己文章啓》中明白地說:“寶曆(敬宗的年號——引者)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

q:在原文中,比較能夠體現作者這一寫作意圖的句子是哪句?

a:“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①哀之。後人②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③而復哀後人④也。”

——①②④:秦以後唐以前的人;③唐以後的人。

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農民起義的衝擊下土崩瓦解,迅速滅亡;覆壓三百餘里的阿房宮,也在一場烈火中化爲灰燼。秦朝速亡的歷史說明,不能愛民,難圖久安。但是,當時的唐朝統治者無視歷史教訓,沉湎聲色,又大起宮室,身居積薪之上,仍以爲安。神奇瑰麗之阿房宮付之一炬令人可惜,顯赫一時的秦王朝毀於一旦令人可嘆(“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不意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後塵,唐王朝的命運不也令人可憂嗎?

  五、本文的藝術特點

所謂賦的表現手法就是鋪陳排比,言盡意至。本文從整體結構來看,前兩段以描寫爲主,後兩段以議論爲主。前面的描寫是爲後面的議論作鋪墊的。但是,無論描寫還是議論,都採用了大量的鋪排手法,敘事言情,極盡其致,氣勢奪人,令人耳目一新。描寫中鋪排的例子,如“明星熒熒,開妝鏡也”一段;議論中鋪排的例子,如結尾一段的正反述說。這固然是賦體的傳統寫法,但值得稱道的是杜牧沒有像這類書一樣堆砌相同詞語,寫得不繁縟冗雜,而是恰到好處。且駢句散行,錯落有致,增強了表現力。

賦作爲一種文學體裁一般是反對直接抒發議論的。但杜牧的《阿房宮賦》卻很藝術地做到了這一點。作者先以約佔全文三分之二的篇幅,通過簡練地敘述,生動地描寫了阿房宮的興建、規模和用途,形象鮮明而含意深廣。“嗟乎”以下,開始抒發議論。其議論很有特點:其一,議論中有描寫。例如“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一段,不加判斷,只用農民、工女及其所生產的粟粒、帛縷等的數量與阿房宮上的柱、椽、釘、瓦等相比較,而階級矛盾的尖銳化已見於言外。其二,議論帶有濃烈的抒情性。以“嗟乎”、“嗚呼”、“嗟夫”開頭的各小段,都洋溢着憤慨、痛惜與哀怨交織而成的複雜情感。這種把議論、寫景、抒情結合起來的藝術特色,也表現在杜牧的詩歌創作中。如:“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之類,都是這樣的。

 六、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麼?與《過秦論》、《六國論》比較,三篇有何共同特點,各篇立論的獨創性表現在哪裏?

點撥:本文的中心思想是:通過阿房宮營建的極盡豪華,宮內生活的荒淫奢靡,對人民殘酷壓榨的鋪陳描繪,揭示秦皇的自取滅亡,諷喻當朝切勿重蹈覆轍。三篇的共同特點是,都以秦與六國的興亡爲論題,都針對當時朝政有爲而發,規勸當朝要引爲鑑戒。各篇立論的獨創性是:①賈誼論秦亡,在歷史上首次揭示了秦亡的根本原因是“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的道理。攻取天下,當然需用暴力,但如果守住天下也全憑暴力,把人民當敵人對待,那就使自己處於人民的汪洋大海中的“獨矢”境地,那覆亡是指日可待的。這議論非常精到深刻,以後歷代的興亡,都證明了賈誼的卓識遠見。②蘇洵《六國論》立論的獨創性,表現在作者沒有像舊時代許多作家那樣,總是從鞭撻強秦暴行的角度立論,而是第一次從“六國破滅”的內部因素的角度來立論,對內部因素的分析又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經濟、外交、軍事諸方面,而且處處顯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③《阿房宮賦》是一篇“賦”,但議論的成分就佔了一半,可以說是用賦體的形式來寫論文,這寫法本身就具獨創性;其次,它的獨創性還表現在作者是選擇一個具體、形象的事物作爲立論的角度,把阿房宮作爲秦皇驕奢淫逸的象徵,作爲秦皇壓榨人民的見證,作爲秦王朝覆滅的標誌,這種立論方式更是獨具特色的。

 附板書 《阿房宮賦》

 杜牧

課文重點圖解:宮殿→美人→財寶

託物(基礎)

(秦)驕奢亡國→ ↓ →(唐)勿蹈覆轍

言志(目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