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高一語文《短歌行》教學反思大綱

本文已影響 3.74W人 

導語: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往往需要參閱相關理論書籍,這樣便促進了教師進一步學習,使自己的思考與相應的教育理論結合起來,實現對理論認識的提升,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

高一語文《短歌行》教學反思

由於古今有着千百年的時空距離,古代語言及其表達方式均與現代漢語存在着明顯差異;再加上對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況缺乏瞭解,對文章中涉及的典故、制度、名物等不大熟悉,這些都會使我們的學生感到閱讀文言文要比閱讀現代文難一些,甚至因畏難望而卻步。而傳統的古詩文教學又強調“字字落實,句句清楚”,再加上我們語文老師“保姆式”的教學思想——生怕學生讀不懂,採用“字字講解,句句對譯”的教法,一篇血肉豐滿的文章就這樣被“肢解”成一堆“古漢語知識材料”,我們的學生則深陷字、詞、句的泥沼中,以致“生氣全無”,更談不上去思考、去感悟了。新課標要求我們從傳統的字詁句訓的束縛中解脫,尋找一種全新的互動式教與學的模式。要在教學過程中讓師生互動起來,學生必須要有興趣。因爲,有了興趣,學生自然就有了學習的內驅力,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所以,每位語文老師都應該去思考,如何改變學生學習古詩文畏難、無奈、倦怠的情緒,並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剛剛跨出大學校園,走上三尺講臺,我上了從教生涯中的第一堂公開課——《短歌行》。具體到我的這一節課,也進行了認真的反思,現在把自己的想法梳理一下,和大家共享。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教。這一單元是高中生學習古典詩歌的第一個階段,雖然之前已經學過《詩經》、《離騷》、《孔雀東南飛》,但是高一學生在鑑賞詩歌方面仍然缺乏整體鑑賞思維,尤其當學生拿到一首詩時,不知道一首詩應從哪裏入手去鑑賞,也就是詩歌鑑賞的方法和能力需要訓練和提高。因此我想把曹操的《短歌行》作爲一個突破點,讓學生從課文學習中掌握一定的詩歌鑑賞方法,爲學生以後鑑賞詩歌打下良好的基礎。從基礎知識的`掌握上升到鑑賞能力的培養上,使學生形成初步鑑賞古典詩歌的能力。這是一個整體的考慮。

那麼詩歌鑑賞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從題目入手,挖掘重要信息;可以從作者入手,知人論世;也還可以從意象入手,抓住意象特點,揣摩詩歌情感……到底哪種方法結合本課更好呢?我認真的鑽研文本,參閱大量資料,梳理思路,在反覆誦讀中我發現其實本詩抓住“憂”這個關鍵字,就可以理出一個思路: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憂之根源──歸心解憂。於是我想到抓住關鍵詞句進行點撥,以點帶面,通過點撥法,設置問題,當然問題的設置要由淺入深,學生能夠比較順利完成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同時通過小組討論,合作探究,也體現了課堂上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掌握這種詩歌鑑賞的重要方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僅“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於是這節課在學生基本鑑賞能力的培養上,希望能達到這個目標。這是一個思路。另一方面,閱讀鑑賞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主題,尤其對於古詩更是這樣。新課標對這部分的要求是學生能在反覆誦讀中不斷充實精神世界,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因此應加強吟誦,在反覆吟詠中體會詩中感情,讓學生吸取詩歌的積極的精神營養,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但是課堂上在這一塊的處理上,我顯得有些倉促,因爲要顧及到後面詩歌鑑賞方法和能力的培養,所以花的時間不夠充分。這也顯示出在課堂教學的節奏上把握的不是很好。

以後需要注意。開頭導入部分使用多媒體播放《短歌行》吟唱片段,通過視覺和聽覺的衝擊,能讓學生儘快地走入我爲本篇課文創設的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詩歌的興趣,調動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爲詩歌鑑賞作好情感鋪墊。 結尾部分的個別學生背誦詩歌和全班同學試背詩歌是對本節課學生是否掌握詩歌朗誦、理解能力的檢測,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詩文,才能更好地形成自己的能力。由於這次的課準備的很倉促,從構思到完成只用了五天時間,再加上自己作公開課還是第一次,所以經驗寥寥。

但通過這次說課、上課,尤其聽評課,受益匪淺。上公開課可以讓人得到很大的鍛鍊和提高,讓我更加知道了應該努力的方向,只有更深刻的認識自己存在的問題,才能更快的成長起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