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辛棄疾詞兩首》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3.33W人 

  《辛棄疾詞兩首》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辛棄疾詞兩首》教學設計

1.瞭解辛棄疾的生平和詞作。

2.理解詞中所用典故的含義。

3.鑑賞這首詞的藝術手法和寄託的情感,深刻理解詞人的悲苦心情。

  教學重難點:

1、明確詞中寄託的情感,深刻理解辛棄疾報國無門,壯志難申的悲苦心情是本課教學重點。

2、通過比較,加深對詞中的比喻、用典、借代等藝術特色的理解是本課教學難點。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方法:分析法、誦讀法

  第一課時

一.知人論事

今天我們要賞析的詞作出自於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之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濟南歷城(今屬山東)人。祖父辛贊,未及南渡,仕金歷宿亳沂海諸州。辛棄疾受學於亳州劉瞻,與黨懷英爲同社生,號“辛黨”。 二十一歲參加耿京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任職期間,採取積極措施,招集流亡,訓練軍隊,獎勵耕戰,打擊貪污豪強,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堅決主張抗金。在《美芹十論》、《九議》等奏疏中,具體分析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對誇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協投降的謬論,作了有力的駁斥;要求加強作戰準備,鼓勵士氣,以恢復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採納,並遭到主和派的打擊,曾長期落職閒居江西上饒、鉛山一帶。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爲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並稱爲“蘇辛”。

辛棄疾,可以是個非常特別的詞人,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以往我們接觸過的很多詩人詞人們,有的是以落魄書生形象出現的,比如杜甫,柳永這樣的,要麼就是官場失意之人,比如陶淵明,白居易這樣,還有的,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學者型的,比如蘇軾這樣的,有自己獨特且成體系的世界觀,又是詩人,又有點像哲學家。但總的來說,這些都是文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給人一種有點弱不經風的感覺。而辛棄疾不是,辛棄疾在還沒有憑藉他的詞作出名之前,是個地地道道的民族英雄,是以一個武將的身份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的。這和岳飛似乎有些相似。史書上記載,辛棄疾出生在北方,是山東濟南人,長得是那膚碩體胖,紅頰青眼,目光有棱,精神壯健如虎,一看就是一副英雄的模樣。但當時的宋朝已經偏安江南,山東已經被金人佔領,已經不屬於宋朝的國土。用今天的概念來套的話,當時的山東就是個殖民地。大家想想,生長在這個地方的人,一個從小就頗有英雄膽識的人,他對於國家,對於國土,是懷有一種什麼樣的感情。

辛棄疾青年時期最名動朝野的有這麼一件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濟南人耿京聚衆數十萬反抗金朝的暴虐統治,辛棄疾也乘機揭竿而起,拉起2000人的隊伍奔耿京部下,爲掌書記,並勸耿就與南宋政府取得聯繫。次年正月,受耿京的委派,辛棄疾等人赴建康,就是今天的南京,面見宋高宗。在完成使命返回山東途中,辛棄疾等人獲知耿京被降金的叛徒張安國殺害,便立即率領50名騎兵,直奔濟州(今山東鉅野)有五百萬之衆的金兵營地,將張安國生擒綁縛於馬上,疾馳送到建康處死。那一年,辛棄疾只有22歲,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大學畢業生吧,那麼年輕。而且就兵力來講,50人對5百萬,這個比例大家可以算一下,足可見辛棄疾的厲害!大膽地猜測一下,他的本事,應該不會太次於岳飛的。但他和岳飛卻又很不同,首先是際遇不同。岳飛是一直執掌兵權,可說是戎馬生涯,大半生都是在打仗,但辛棄疾卻在那次以後,幾乎沒有再打過仗。爲什麼呢?首先,南宋的皇帝,大多都是很沒什麼膽識的皇帝,滿足於一時的安逸和繁華,覺得守着南宋這麼個半壁江山就可以了,而辛棄疾卻一致勸誡,要收復北方河山,他與當權者的政見顯然是不相容的,所以皇帝不喜歡他。其次,大家知道,一個皇帝,他要守住自己的權利和作爲皇帝的尊嚴,他是非常忌才的,辛棄疾的文才武工都太強,又有膽識又有智謀,當權者自然心裏不爽,但礙於辛棄疾的名聲實在是大,於是只能安排他做一些地方上的小官,而且一直被調任,目的就是不讓他在地方上組織比較有實力的兵力,完成他的復興大計。辛棄疾很有才,有才的人自然比較狂放,不怎麼知道收斂,加上他的愛國心,就更加不知道怎麼在官場上隱藏自己的抱負,這可以說辛棄疾坎坷一生的一部分原因,於是他的後半生,在沒什麼實權的情況下,只能用作詞來遣散自己的心情,來抒發自己的胸懷。古時候的文人有一個特徵,就是他們不是爲創作而創作,他們大多是因爲胸懷鬱悶,才希望從創作文學作品中得到慰藉,辛棄疾也是。他和岳飛的不同,根本就是在他沒有岳飛的戎馬生涯,沒有怎麼在沙場上報效國家,沒有事先理想的遺憾使他比岳飛更抑鬱。而他和我們學過的陸游也不同,陸游也是愛國詩人,但他首先是個文人,一生沒怎麼上過戰場,他詩作裏的戰場其實都是臆想,都是歪歪,而辛棄疾是有實戰經驗的,他也確實有軍事才華,所以他也比陸游更抑鬱。大家知道,如果一個東西你從來沒得到過,也倒就不去想了,而你得到過,又被人搶走,你時時刻惦念着,又不能去做,纔是最鬱悶。辛棄疾就是這麼個狀態。所以他的詞,有很深厚的感情基礎,是不做作的。而他的經歷和性格,又使他的詞風真正有了豪放的疏狂的味道,意境是很深遠的。

二:本文分析

提問:首先請大家默讀這首詞的上片,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出詞中給我們傳達的一些具體信息,比如彼時所處的季節、詩人所處的具體位置,已經他看到的景物,聽到的聲音等等。

明確:季節:秋(清秋)

位置:建康賞心亭(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看到的景物:水、天(水隨天去秋無際),山嶺(遙岑、玉簪螺髻),落日、樓(落日樓頭),吳鉤(把吳鉤看了)

聽到的聲音:鴻雁的叫聲(斷鴻聲裏)

提問:剛剛說了,辛棄疾的詞他的感情基調是什麼樣的?

明確:悲愁,孤獨

提問;那從剛剛我們提煉的景物中,有哪些東西可以表達出他的這種心情呢?首先我們來看這個“悲”的情緒。

明確:秋、斷鴻。另,作者也有直接寫去他這個情緒的句子:獻愁供恨/江南遊子/無人會,登臨意。

在詞中,往往詞人的情緒是一個連鎖反應,悲愁,憤懣,孤獨也並不是區分的很明顯。所以我們可以整個宏觀地把握上片的情緒,顯然是負面的,是不快樂的,這是辛詞的基本基調,其實也和他的生活際遇有很大的關係。

提問:我們說過,辛棄疾作爲一個豪放派的代表詞人,加之他性格的疏狂氣,他的詞是很大氣的,那麼從上片他的描寫的景物來看,哪幾處也證明了這一點呢?

明確:山嶺、落日、樓頭,這些都是遠景,詞人也寫到了是遠目,可見他視線的開闊。一個詞人他看東西的習慣,往往和他的性格氣質很相近,婉約派的詞人往往注重細小物件,而辛棄疾卻有胸懷河山的氣魄,可見他的胸襟之大。

討論:把吳鉤看了後,爲什麼要緊接着把欄杆拍遍呢?這兩句在邏輯上有什麼關係?表現了詞人此時什麼樣的心情呢?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明確:吳鉤是吳地盛產的一種寶劍。辛棄疾早年廝殺戰場,看到兵器總會勾起他戎馬生活的回憶,對自己生活經歷的不平和憤懣之情油然而生。拍欄杆是一個動作,是對他這種情緒的一個具體表現。用動作反應心情,自然,生活,讓人感同身受,使得詞顯得平易近人。因爲憤懣而拍欄杆,就和我們因爲興奮而拍大腿一樣,是個很自然的反應,讓人讀起來,非常親切。

總結:上片雖然重在寫景,但卻給我們提供了很多信息,使得我們很容易把詞的內容和詞人的心情,他的生活遭遇聯繫在一起,也能初嘗豪放詞的`一些特點。

導入:在讀下片之前,要和大家交代一下辛棄疾寫詞的一個習慣,就是他特愛用典故,所以後世之人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弔書袋”。他的很多詞,都有典故,那些特別經典的,大多典故特別多,一串一串的有如江河奔騰之勢。所以辛詞的文化內涵是很深厚,通常引經據典好不暢快,極能顯示出他的曠世才華。這和陶淵明、王維的山水田園詩人很不一樣,這是他詞作的獨特風格。當然,我們不能以典故的多少來論詩詞作品的優劣,典故也不是證明一個詩人或者詞人文才的唯一標準,希望大家可以掌握辛棄疾在運用典故時的很多特色,從而看出其中的好處。

提問:請大家默讀下片,把其中的典故梳理一遍,總結出這些典故所講的內容。

明確:一共有三個,第一個講了遊子季鷹思鄉的故事。第二個講了劉備諷刺許祀心無報國之志的故事。第三個講了桓溫感嘆流年飛逝年華蒼老的故事。

提問:作者寫典故,實則是爲了寫自己。他是在利用典故道出自己的心聲。那麼這三個典故分別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心聲呢?

明確:第一個典故表達了作者渴望歸鄉的心聲,他本是山東人,卻在江南羈留了數十載,內心自然也有思鄉之情。如果加深聯想,我國古代的政權中心都是在北方,而南宋,就像一個遊子一樣,因爲戰亂而羈留他鄉,作者就此也有借自己思鄉之意道出了收復北方河山的心願。

第二個典故表面是借許祀自嘲自己沒能盡力說服統治者收復北方,實則是在嘲諷統治者如許祀一般不知心憂國家命運。

第三個典故第一層含義是在哀嘆自己年華的老去,人老了,越來越難以實現心中抱負了。而從更深一層看,也有隱射國家的意思,隨着南方的暫時安定,政權中心和統治者人心越來越渙散,北伐的可能也越來越小,偏安江南到底是暫時的,從這裏也表現出辛棄疾對於國家前途的深深憂患。

提問:從分析這三個典故,我們也可以總結一下典故的作用是什麼呢?

明確:1,使得作者的感情表達更含蓄。2,用委婉的語氣達到諷諫的作用。3,增強詞的文化內涵。

提問:在三個典故之後,作者在詞的末尾寫到了“紅巾翠袖”,大家知道,紅巾翠袖就是女子的意思。那作者爲什麼會提到女子呢?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自由探討這個問題。

明確:從詞的感情基調來看,整首詞以沉鬱爲主,特別是運用了典故,使得感情更爲內斂含蓄,甚至有了那麼些壓抑。而提到女子,特別是用了紅、翠這兩個比較表明顏色比較鮮豔的詞,則能詞的整個感情基調稍微帶動起來一點。雖然也只是擦去英雄淚,似乎還是很沉重,但到底有了尋常人間的氣息。所謂英雄氣短,兒女情長,辛棄疾在到位地表達了自己的寂寞之心的同時,也表達自己渴望尋常兒女感情的隱祕願望,使詞看上去更有鮮活的氣息,顯得不那麼死氣沉沉了。

總結:辛棄疾是中國古代的文人中,非常特別的一位,他有文人的氣質,但也有武將的豪邁,這一對看似矛盾的東西反映在他的詞作中卻是顯得那麼和諧。文學的魅力,就在於這其中隱藏着的矛盾和掙扎,以及在這掙扎中顯示出的張力,這是人內心的真實形態,也是文學要表達的永恆主題。辛棄疾以他獨特的詞風做到了,雖然他一生無法作一名將軍收復河山,但卻爲後世留下了耀人的文學作品,讓後人理解他複雜矛盾而痛苦的內心,又何嘗不是一種幸運。

  第二課時

一、朗讀全文,糾正讀音。

舞榭歌臺(xiè) 佛狸祠下(bì)

二、解讀典故、分析詩句。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無處去找孫權那樣的英雄了。

提問:辛棄疾開篇第一句,就寫的是“千古江山”,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也曾寫到:“千古風流人物”——這兩種寫法有什麼不同?體現了作者的什麼思想?

明確:蘇軾的是“千古風流人物”側重人物,而辛棄疾則寫的是千古江山,更注重於能夠掌握這片江山、保護這片江山的英雄。

那麼,究竟作者認爲誰是保衛祖國大好河山的英雄呢?我們看下面“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找不到孫權這英雄了。很顯然,作者將孫權孫仲謀當成了這樣的英雄。孫權是三國時吳國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都城,並且能夠任用周瑜、黃蓋、魯肅等軍事家打垮來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軍隊,保衛了家園。辛棄疾以“英雄”一詞讚頌他,表示自己對他的敬仰和嚮往,只是像孫仲謀那樣的英雄人物,再無處可尋了

提問:作者在此時提到孫仲謀,暗含了一種什麼思想感情?

明確:孫權善於用人,而作者遇到了一個浪費人才的皇帝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當年的歌舞樓臺,繁華景象,英雄業跡都被歷史的風雨吹打而隨時光流逝了。(如今)夕陽照着那草木雜亂、偏僻荒涼的普通街巷,人們說這就是(當年)寄奴曾住過的地方。回想當時啊,劉裕率兵北伐,武器豎利,配備精良,氣勢好象猛虎一樣,把盤踞中原的敵人一下子都趕回北方去了。 ——虛景。

劉裕:宋的開國皇帝,原名劉道成,字德輿。他出身貧寒,父親早逝,幼年竟淪落到靠賣草鞋爲生,曾經生活在荒僻小街巷。不過後來,劉裕少有大志,一心想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大業。帶着如此雄心壯志,劉裕年輕時從軍,成爲東晉北府軍的下級軍官。不久,東晉將領桓玄起兵反晉,攻破晉都建康。於公元403年篡晉稱帝,改國號爲“楚”。公元404年二月初一,劉裕在家鄉京口起兵討伐,第二年,打敗了桓玄,擁護晉安帝司馬德宗重新作了皇帝,司馬德爲了感謝他,把它的職位封爲了類似於今天的國家總理這樣的職務。劉裕從此控制了東晉朝政,成爲權頃天下的顯赫人物。此後,劉裕率領兵強馬壯的北伐軍馳騁中原,氣吞胡虜。劉裕先滅山東的後燕,後滅陝西的後秦,光復洛陽、長安、煊赫一時,公元420年在掃除所有障礙之後,大權在握的劉裕終於代晉稱帝。

提問:作者在此處提到,“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又說“斜陽草樹”。兩相對比,說明了什麼?

明確:說明了當初儘管劉裕那麼英武非凡,軍隊那麼威猛、武器那麼精良,掃平了北方,建立了劉宋。但是直到今天,他當年豐功偉績也都如當初的舞榭特臺都化作了破敗的荒園一樣隨着歷史的風雨飄搖而去。

提問:作者對劉裕的懷想表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感情?

明確:嚮往英雄,盼望自己也能像劉裕一樣建功立業,對統治者表達了一種自我推薦,要收復失地的願望。同時,也表達了一種“英雄不在”的感慨。“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南朝宋文帝(劉裕的兒子)元嘉年間興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業,由於草率從事,結果只落得自己回顧追兵,便倉皇失措。 看註解8:此時作者所含的意思不僅僅是對張浚北伐的影射,更是對韓侂冑北伐的一種勸誡。

提問:此時,作者提到如果倉促北伐,必將會導致失敗。其中隱含了作者的一個意思,是什麼?

明確:作者自我推薦,實際上是向建議:只有我這樣的老臣纔可以指揮作戰,獲取勝利 那麼,如果統治者不善用人,必將導致失敗了。但是作者此時並沒有直接說會失敗,而是回想當年,描繪了一幅失敗的時候的悽慘景象:四十三年過去了,(現在)向北遙望,還記得當年揚州一帶遍地烽火。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四十三年前,正是作者率軍投靠南宋王朝的時候,也就是1163年,張浚北伐失敗,此時金國皇帝完顏亮趁機沉打過長江,在瓜步山的上修了一個行宮,供自己尋歡作樂,而且縱容金兵燒殺搶掠。

提問:作者用宋文帝北伐失敗的典故影射張浚北伐的失敗,那麼用宋文帝北伐的失敗後果來影射誰呢?

明確:自然是張浚北伐失敗後造成的“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敵佔區裏後魏皇帝佛狸的廟前,香菸繚繞,充滿一片神鴉的叫聲的社日的鼓聲! 看註解11 :當初魏武帝拓跋濤對漢族人民實行殘暴統治尋歡作樂得行宮,如今卻已變成了一片神鴉社鼓的景象。

提問:作者有什麼感想?

明確:大家都已經不記得當年的恥辱了,就連四十三年前的慘象也已經忘卻了。百姓們不知道當年的歷史,只是看到神就下拜祈求祝福,以至於成了一片神鴉社鼓的形象。——商女不知亡國恨

提問:此處作者回憶當初揚州遭到金兵劫掠的悽慘景象,本來是不堪回首的。此處爲什麼要寫作“可堪回首呢”?

明確:爲了讓統治者知道,用人不當導致戰略失誤,會造成多麼大的損失!因此,就更應該慎重,那麼朝廷應該用什麼樣的人才呢? 最後,作者引用廉頗“尚能飯否”這個典故,表達了自己的思想:自己雖然已經老去,但依然可以爲國效力,便如同那不服老的廉頗。而“憑誰問”則體現了一種無奈,無法被賞識的無奈。

學過兩首詞後,我們不妨利用我們學過的分析法,對蘇軾和辛棄疾進行一下比較。

【討論】:大家說說蘇軾和辛棄疾之間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

作者 :

出生地 所處時代 經歷 做官 寫作時的年齡

蘇軾 四川眉縣 北宋中期 冤獄、坎坷 文官,頗有政績 47歲

辛棄疾 山東濟南 南宋初年 建功立業,不得重用 武官,戰功卓著 66歲

作品:

念奴嬌•赤壁懷古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環境: 長江、赤壁、亂石、峭壁、驚濤、故壘

多實景描寫,誘發聯想,景在一起 長江、舞榭歌臺、尋常巷陌、佛狸祠下

聯想到的虛景,景是分散的

聯想到的虛景多於實景

人物 周瑜 孫權、劉裕、宋文帝劉義隆、佛狸、廉頗

情節 觀景——感慨英雄——超脫曠達 孫仲謀、劉裕、廉頗

劉義隆、佛狸、張浚

比較講解:比較講解:

首先蘇軾是南方人,而且是文人出身,所以他的性格中多的是意氣風發,就算是建功立業爲國效力,也只是作爲文官的地位,所以蘇軾的詞中我們看不到像辛棄疾那樣的金戈鐵馬之聲,更多的是一種胸懷的曠達。

而辛棄疾則是北方民族,我們知道北方人一向比較兇悍。歷史上也從來沒有過一個南方能夠打敗北方而統一全國的朝代,就算是明朝從南方建立政權,但是政權最終的穩定卻還是在北方。出身于軍隊將領,他的詩詞中自然有一種軍人的堅毅、果斷,兵甲之聲充塞於耳。

其次,從寫作的年齡看:當時蘇東坡正處在壯年,卻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自然有一種失落和鬱郁不得志的心理,而辛棄疾當時已經六十多歲了,則是想繼續效力,更多的詩感慨當初,不願老去的思想。生活經歷和背景的不同導致了他們在寫作上的不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