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二年級教案

《黃山奇石》說課稿設計(通用9篇)

本文已影響 1.79W人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黃山奇石》說課稿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黃山奇石》說課稿設計(通用9篇)

《黃山奇石》說課稿設計 篇1

一、設計理念

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時代。因此,新時代人們對教育的要求不再是以獲取知識爲重點,開始轉向追求個體的自由。人們要求教育提供個體發展的廣闊空間,高效率的認知新事物、獲取新知識的方法,科學的思維方式,有效地改進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的途徑,使他們達到能在終身學習中不斷認識自我、調整自我、提高自我、拓展自我,從而適應並推動社會發展的目標。爲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成爲當今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

小學語文作爲基礎教育一門重要學科,其聽說讀寫領域中含有大量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培養的因素,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挖掘這些因素,進行系統訓練,不但有利於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而且還有利於培養學生勇於質疑、探索的品質。那麼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綜合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創造力呢?2001年頒佈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實行語文課程改革以來,筆者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學生綜合性學習的要求,在積極開發課外資源的同時,也充分挖掘、利用“書本知識”及“現代網絡技術”,溝通課堂內外,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黃山奇石》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所設計出來的一次由“書本知識”走向“綜合性學習”的典型課例,力求體現綜合性學習的四大特點:開放性、自主性、實踐性和探究性。所以,在實施過程中,可充分藉助網絡,讓兒童參與收集資料、發現問題、主動學習和思考、獨立判斷,養成主動性地、創造性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並開始學會思考自己生活的意義,在學生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二、設計思路

1、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內容也是爲學生服務的,所以我在課前就讓學生與我一起去搜集資料,並整理歸類。這樣既是一種能力的培養,也激發了孩子們參與的興趣。由於學生沒有彙編的能力,在網絡教材中也想設計一些新穎的東西,所以第一次由學生們邀請計算機老師協助。

2、問題是綜合性學習的核心,是凝聚、彙集、激活學生知識技能的“觸發點”。問題的產生,依賴於學生對現實生活的感悟、把握和理解。語文學科的有些課文內容不是學生能直接面對的現實生活,這就需要我們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創設問題情境。

在本文中,學生在提問階段便可通過閱讀網絡教材,在腦海中再現黃山的真實場景,通過網絡技術,把課文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繫起來。從而創造出足以讓學生提出問題的情境。

3、探究問題階段,我通過網絡教室、教學網絡、網絡教材等,構建出一個研究的平臺,開展夥伴間的合作學習,提供一個場所,實現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啓發、相互影響,從而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構建。在這個環節中,着力培養學生利用網絡教材提供的資料閱讀課文、解決問題的能力。

4、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要想把自己的想法和作品展示、發表出來,會受到時空和途徑的制約。所以我便在最後創造、運用階段藉助信息技術給學生虛擬一個展示自己的生活空間。從而真正展現了綜合化學習的風采,也滿足了學生的需要,提高了自我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5、第二次創造性的蒐集、整理、彙編作品,我放手讓學生獨立去做,教師只給適當的幫助,與第一次截然不同的原因旨在讓學生在一個較長的實踐過程中掌握“利用網絡蒐集、整理資料;將資料進行內化積累;將自己的親身體驗與蒐集的資料進行整合”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三、教學過程

(一) 收集資料,齊制網絡教材

1、收集階段:課前,教師與學生共同去搜集有關黃山的各類資料,可以是圖片、文字,也可以是影片、錄像。

2、整理階段:由學生將所集資料進行整理歸類,如分成怪石、奇鬆、雲海、溫泉、天下第一奇山等。

3、製作階段:讓孩子們自己去邀請計算機老師幫助彙編資料,協助製成網絡教材,根據學生分類,把課文內容與黃山的資料進行鏈接,只需在分類詞上(如怪石)輕鬆一點,就進入集文字、圖片、影片於一體的豐富的網頁中。

(二) 瀏覽教材,提出研究問題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課文內容。

2、結合網絡資料對課文的題目和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

3、肯定學生所提問題,同時也從中篩選一些有價值的供學生在課堂上研究。

如:黃山奇石奇在哪兒、爲什麼會稱黃山是天下第一奇山、爲什麼黃山鬆與別處鬆不一樣等。

※ 對於學生提出的其它問題,可引導他們在課後進一步研究。

(三) 利用網源,合作深入探究

1、學生自主選好一個或幾個自己感興趣、適合自己,並有價值的問題。

2、圍繞自己研究的問題去朗讀課文,進行“超媒體”閱讀,利用網絡教材提供的圖片、影片、文字資料,自己去解決這些問題。

(四) 品味課文,交流點撥提高

1、學生對自己研究的問題已經有了初步的結果,心中也已經有了豐富的語言和情感的積澱之後,讓他們互相間進行一下交流。

2、自由彙報,充分展示探究成果。

如學生在彙報“黃山奇石奇在哪兒?”這個問題時,完全可讓學生充當講解員的角色,先把有關的課文內容有感情地讀出來,再借助大屏展示的各種資料進行隨機演示解說。這樣通過圖、文、聲對照,讓大家體會到語言的生動傳神,情感也得到充分渲染,問題也在一種美的享受中自然解決了。

3、教師藉助網絡教材進行激情渲染,學生再次品味朗讀,盡情表達出自己對該問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

(五) 整理素材,自主創造積澱

1、讓學生點擊“網絡教材”中的“創造天地”一欄,激起創造意向。

在點擊之後,會出現這樣的激勵語:通過我們自制的網絡教材《黃山奇石》的學習,你是否已被這豐富的內容、精美的圖片、生動的影片、秀美的文字打動了呢?你是否已經按捺不住心中的衝動,產生一種強烈的創作激情了呢?我們的家鄉新登也有很多景點,把自己的親身體驗與網絡提供的資料結合起來,先向別人介紹一下這個景點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歷史、典故、傳說、習俗等),也可以結合身邊的特色事件,如我校的百年校慶,再把它寫下來。並在網絡上發表,讓世界各地的朋友瞭解我們的家鄉----新登。

2、教師啓發:學習《黃山奇石》一文簡直就是一種美的享受。文章景色美、語言美、情感美。我們不僅要感受美,還要學會像這位作者那樣去創造美。請你根據“創造天地”的提示,去研究,去完成。

3、請計算機教師將學生所要研究的內容-----“新登風光”模擬網站和網絡教材鏈接起來。

4、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蒐集與整理資料,從而讓慢慢學會這類方法,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

(1)確定自己研究的主題,即研究家鄉的哪一個景點,根據主題去廣泛地閱讀有關資料。

(2)蒐集自己需要的有關資料,並做必要的記錄,可以摘錄原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加概括、整理。

(3)根據自己研究的主題,把描寫家鄉景點的自然景觀與蒐集整理的人文景觀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作品。

(六) 架設平臺,鼓勵充分展示

1、學生自行設計出一個能充分展示自己成果的方式,加以準備。

2、教師爲學生的交流提供機會與必要的幫助,架設出較好的一個平臺,使得這種交流不再侷限於面對面,而可以是跨越時空的。

如:用E-mail將自己的作品發送給朋友,將作品在網絡上發表,製成電腦小報在校內外發行,也可刻成光盤提交給老師、父母欣賞。

《黃山奇石》說課稿設計 篇2

各位領導專家、老師們:

大家好。這節《黃山奇石》課例的說課內容,主要從以下七個方面進行闡述。這七個方面的內容是:說教材】【說理念】【說學情】【說目標】【說策略】【說教學】【說效果(幻燈片2)

說教材

本節課是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第三冊第2課《黃山奇石》的第二課時。這是一寫景的短文,本課圖文並茂,生動地介紹了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有趣的奇石、怪石,課文語言生動、描寫形象,富有情趣。

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紹了黃山風景區的地理位置,然後概括地描寫黃山的景色——秀麗神奇,還特別指出了黃山的奇石有趣極了。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段落,它不僅具體形象地介紹了文中四幅插圖的奇石,而且在最後一個自然段概括地介紹了其它怪石,表現了黃山奇石數量之多和形狀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本課時重點解決2——5自然段。

說理念

1、新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

結合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教育理論,就本課而言,“黃山奇石”的“奇”是全文精華所在,爲了使學生在學習中真切感受到千姿百態的黃山石,教學中王老師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通過大量文本的閱讀及表象素材的感悟,拓展本課語文學習內容,讓學生髮現問題、主動學習和思考、獨立判斷,養成主動性地、創造性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

2、絡環境下的跨越式發展試驗,使識字、閱讀、作文做到了三位一體。

對語文來說,要最終落實到“讀”和“寫”。絡環境下的學習,爲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跨越式資源,這些資源內容豐富,而且與課文的主題、教學目標有關,深具實效性和科學性。這樣的學習內容,不僅激發了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掌握的知識面大大增加,而且還爲學生的打寫創作積澱了創作的源泉,讓學生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感悟語文、欣賞語文,最後還生成了屬於自己的語文學習成果。這也充分體現了跨越式教學試驗中“以生爲本”的教學指導思想,尊重學生的自主權。

說學情

《黃山奇石》形象生動的語言文字,極具感染力地把祖國的黃山奇石描寫得活靈活現。但據調查,很多學生沒有到過黃山,沒見過黃山那種變化多端,形態各異的奇石,大多數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經驗。又結合二年級的學生能獨立閱讀一定數目的章,較熟練掌握上閱讀、上打寫、上瀏覽等信息技能;能根據學習的要求進行品詞、品句,有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所以,本課時的重點是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培養。

說目標

l 知識與技能方面

(1)複習生字詞和第一自然段的內容;

(2)看懂圖意,能抓住“奇”字欣賞奇石的特點。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黃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它們都是什麼樣的。

(4)熟讀課文,爲背誦課文打基礎。

l 情感與態度方面

在體會黃山石的奇妙之時,同學們還要進一步體會黃山風景區的景色秀麗神奇,培養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l 信息素養方面

通過閱讀絡資源,拓展自己的知識面,鍛鍊在絡中模仿、創編的能力。

說策略

本課根據上述目標和學生的情況選擇和採用瞭如下策略:

(1)自主學習策略

自主學習策略的核心是要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其着眼點是如何幫助學生“學”。

(2)創新學習策略

創新學習的課堂教學,打破了教師教學用書和學生教材的侷限。從單一的、一刀切的“封閉式”教學轉變到了多層次、多樣化的“開放式”的教學,把課堂教學的內容與現實生活、當代科技相結合,把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引入課堂。

說教學

在黃山奇石的教學活動中,王老師依據新課標的要求以及跨越式教學理念,注意從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入手,促進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發展。

一、品味詞句、理解想象

想象是人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在頭腦中產生沒有感知過或現實中尚不存在過的事物形象的心理過程。小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經驗大部分是間接經驗,只有通過想象,才能瞭解教師或教科書所描繪的事物的情形和性質,進而理解這些經驗。由此可見,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

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想象是模糊的,理解起來也比較困難。因此,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王老師注意從詞句的比較中入手,讓學生理解想象的內涵。爲了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想象的方法,王老師把句子1“就說仙桃石吧,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與句子2“就說仙桃石吧,它在山頂的石盤上。”兩句話進行比較,讓學生分析這兩句話有什麼不同?學生很快發現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飛”和“落”兩個字。於是王老師抓住這兩個詞,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想象的方法和作用。 仙桃石不會飛,這塊像桃子似的巨石在山頂上是靜止的。用“飛”和“落”兩個詞語描述它,變靜爲動,把這塊桃石寫活了,寓予了神氣的色彩,作者就是這樣運用想象的手法把景物描寫的生動、形象、富有情趣。就這樣,王老師從品味詞句入手,讓學生聯繫實際理解理想像的含義。

二、引導觀察、創設想象思維的情境

小學生的思維最初是具體形象、動作和原有知識緊密相連的。而後才逐步轉化爲大腦的內部運動。根據學生的這一思維方式,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通過看圖來創設想像思維的情境,引導學生掌握想象思維的方法,例如: “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這些石頭本身已充滿了想象的色彩,王老師讓學生根據這節課的學習方法,以自學與小組學習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讓學生細讀重點句,從中找出“抱”“蹲”“望”等一批描寫動態的詞語,品味想象的意境。

王老師讓學生結合看書上的插圖,自己在小組內交流腦海裏想象到的景象。她對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隨組式巡視和傾聽。在王老師巡視指導過程中,發現學生們有的說:“這隻蹲在山頂上的猴子被翻滾的雲海驚呆了。”有的說:“這隻猴子被眼前的雲海嚇壞了。”還有的說:“這隻猴子望着翻滾的雲海在沉思。”小組的討論交流顯得紮實有效。這時,王老師又抓住時機,讓學生將自己把看到、想到的情景進行即興表演,把圖中景物,由語言變爲動作。以此激發興趣,強化想象思維。

三、想象訓練,培養創造思維能力

在重點學習2——5自然段的基礎上,學生初步掌握了想象思維中語言表達的順序,即先介紹景物的名稱,然後敘述景物的形狀特點,最後介紹景物所處的地理位置等等。爲了拓展學生的閱讀面,王老師讓學生進行拓展性閱讀,讓學生先了解更多有關黃山奇石的文章資料,然後再讓學生大膽地對黃山的其它岩石展開豐富的想象,如:天狗望月,獅子搶球和仙女彈琴等岩石進行再造想象,續編新內容。

學生在大量閱讀了相關的黃山奇石的其他文章後,腦子裏的文字素材大大增加,王老師就讓學生從她提供的黃山奇石圖片中,找自己喜歡的圖片進行打寫創作。就這樣,學生把這節課對語文的學習感悟最終生成爲了自己的學習成果。這使創造性思維與信息化技術有效地整合,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的作用,體現了開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實踐性的課堂學習,使學生在閱讀和創作的過程中提高了自身的語文素養。

王老師還認爲,現代課堂教學,不僅要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展示聰明才智的機會,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只要我們平常在語文教學中,能這樣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相信學生思維邏輯性和廣闊性會得到有效的發展,也爲學生今後的創造性思維奠定基礎。

說效果

這節課總體給人的感覺是:落實目標紮實,教學環節清晰,學生主體性與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通過學習,在知識、技能、情感等方面都的得到了較好的提高和發展

《黃山奇石》說課稿設計 篇3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來說一說《黃山奇石》這課文。說課的內容分爲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說教材,第二部分是分析學生,第三部分說教學目標,第四部分說教學設計,第五部分是說教學效果。

說教材

《黃山奇石》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課文。

黃山,是天下第一奇山,位於安徽省南部,她有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黃山有四絕:奇鬆、怪石、雲海、溫泉。可以說無峯不石、無石不鬆、無鬆不奇,是令人嚮往的地方。於是,自古就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說法。

《黃山奇石》這課文就是描述了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橫生的奇石,不是神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創造。讀着課文我們彷彿被帶到了景色秀麗神奇的黃山,似乎已經不是在閱讀課文,而是站在黃山一個個觀景臺上,美美地欣賞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張張奇石圖。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每一幅圖,都是一個神奇的童話。讀了課文不油心生嚮往黃山之情,更加喜愛黃山。

析學生

作爲小學低段的學生,他們對事物充滿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知識,表現慾望較強,喜歡展示自己。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已經能夠自主學習,能夠與他人合作學習。但學生對黃山奇石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語言表達能力、對事物的細緻觀察能力也處於薄弱階段,對課文理解有一定難度。

因此,根據新課程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說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感受黃山石的奇妙,體會作者對黃山奇石的讚歎。喜愛黃山,嚮往去黃山看奇石。

2、通過觀察圖畫與理解語言文字,培養觀察和想象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爲了促進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創新精神,教學活動中,可將看圖、讀書、訓練融入質疑、疏疑、解疑的主線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動起來。

4、教學重點及難點:

指導學生觀察圖片,賞析優美詞句,展開合理的想象,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讚歎。

現在,讓我來說一說這課文的教學設計

說教學

課堂上應緊緊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依據教材圖文並茂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以質疑爲主線,運用反饋教學法進行調節反饋,引導學生進行質疑、歸疑、悟疑、解疑的教學,並且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這是我的總體教學思路。教學環節分爲三個部分:

1、初讀課文質疑,明確學習目標:

開課質疑,課件出示課題“黃山奇石”,其中“奇”字用動作突出。教師解釋什麼是奇?並問學生:“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有哪些疑問?”在學生充分質疑的基礎上,教師歸納出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然後,請學生帶着問題聽教師範讀課文,同時觀看課件播放介紹黃山的風光短片,讓學生通過欣賞、領略黃山美景,爲下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在本環節中學生通過質疑,對黃山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帶着問題進行學習,使學習目標明確,學習質量提高。多媒體在這個環節中突出其直觀性、形象性,把黃山奇景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眼看着黃山秀麗神奇的風景,耳聽着教師飽含激情的範讀,彷彿走進了仙境般的神話世界,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創設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2、細讀課文解疑,突破重難點:

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圍繞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悟疑、解疑,突破重難點,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⑴ 瞭解內容,初步解疑:

在上一環節中,學生的積極性已被調動起來,教師順勢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看看課文中有沒有你想知道的答案,並把你讀懂的地方和同學說一說。

⑵ 深入理解,進行解疑:

從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入手,讓學生說說學會了什麼,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學生對“景色秀麗神奇”、“怪石”幾個不易理解的詞語,教師可採用對比法進行教學。就拿“怪石”一詞來說吧,課件出示兩張圖,一張圖上的石頭相貌平平,而另一張圖上的石頭則有些怪異,讓學生判斷哪張圖上的石頭爲怪石,這樣學生自然就明白什麼是怪石了。

在教學配圖的二、三、四自然段,可採用看圖學文的方法,讓學生把課文中描寫各種奇石的語句找出來,圖文對照讀一讀。當教學到“仙桃石”時,課件出示仙桃石的圖片,教師指導學生觀察圖片,可以看到山頂的巨石就像一個大桃子,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落在山頂的石盤上。讓學生結合看過的神話傳說,如《西遊記》等,發揮想象,想象一下仙桃石的來歷,編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講一講。當教學到“猴子觀海”時,課件出示猴子觀海的圖片,教師引導學生看到,在一座陡峭的山峯上,有一塊形狀像猴子的石頭,它兩隻胳膊抱着腿,一動不動地蹲在山頭,望着翻滾的雲海。學生對“翻滾的雲海”理解起來有困難,可以讓他們聯繫生活實際說一說,並看看課件出示的翻滾的雲海的圖片,以此解決心中的疑團。當教學到“仙人指路”時,課件出示仙人指路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圖上的巨石就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峯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好像正在給遊人指路呢。可以讓學生學一學仙人指路的動作,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在講課過程中穿插着朗讀訓練,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和體會黃山石的奇妙。第二自然段指導學生要讀出對仙桃石來歷的一種猜想。讀第三自然段要突出猴子觀海的有趣,聲音可以輕一點,彷彿怕驚動了正在觀海的猴子。而第四自然段則要讀出仙人指路這個傳說的神祕感。朗讀的方式也要多樣化,有自由讀、小組讀、男女生分開讀、表演讀等。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部分練習背誦。

在學習第五自然段時,可讓學生將描寫“金雞叫天都”的語句找出來讀一讀,理解什麼是“金光閃閃的雄雞”、“不住地啼叫”是什麼意思。然後指導學生根據課文的描述,發揮想象,畫一畫“金雞叫天都”,再選幾幅學生作品用投影展示出來,大家來評一評誰畫得好。

3、讓學生充分動起來,體驗創意性閱讀: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充分考慮到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和個體差異性,爲學生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有朗讀、當導遊、講故事、畫畫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喜歡的活動方式,分組同時進行,教師從旁指導。喜歡朗讀的學生可以一個人或幾個人一組,把課文美美地讀一讀,儘量讀得有感情,還可以配上動作;喜歡錶演的學生可以在小組內扮演導遊,把自己喜歡的部分介紹給大家,帶領大家遊黃山;喜歡講故事的學生可以挑選課文中的一處奇石,發揮想象,編一個有趣的故事講一講,比比誰講的故事最精彩,最能吸引人;喜歡畫畫的學生,趕快拿起手中的畫筆,通過自己的想象,在紙上畫出“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爲了再發展思維,還可讓學生畫自己想象中的怪石並起上名字。最後,每組推選同學在全班展示才藝,彙報學習成果。只有學生主動、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他們的主體性才能真正得以體現。學生通過各種活動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鍛鍊了自身的能力,體現了語文教學的創造性和實踐性。

說效果

通過看圖,瞭解文章大意到質疑、解疑,直至突破重難點,學生明確了自己的主體地位,能充分發揮想象力,發展創造性思維。多媒體課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突出了形象性、直觀性,起到了較好的輔助作用。多種形式的活動爲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展示空間,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全情投入到學習中來,使課堂教學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我的課就說到這兒,謝謝大家!

《黃山奇石》說課稿設計 篇4

一、教材解析

1、課標要求

低年級階段的語文學習,注重識字教學,喜歡閱讀,對閱讀有興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語。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

2、單元分析

本組以美麗的秋天爲主題,安排了一個識字與4課文及語文園地一。分別是《識字1》《1秋天的圖畫》《2黃山奇石》《3植物媽媽有辦法》《4古詩兩首》。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五穀豐登,瓜果飄香,碩果累累。讀着本組教材,我們感到了“爽”,天高雲淡,秋高氣爽,金秋時節,神清氣爽;我們感受到了 “美”,大雁南飛,山河壯美,春華秋實,勞動創造美。通過讀本組教材的導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可通過朗讀導語,走進秋天,瞭解秋天。教材內容豐富,以秋天爲線索,又不侷限於秋天的景色。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受秋天的美好,體會美好的生活是勤勞的人們創造的,領略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興趣,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秋天景物和氣候特點,知道秋天是收穫的季節。

3、本課分析

這是一介紹黃山奇石的記敘性短文。課文重點介紹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和“金雞叫天都”。本課圖文並茂,黃山奇石有趣,作者寫得也有趣,一塊塊本無生命的石頭,被描繪得活靈活現,惟妙惟肖。不由我們驚歎黃山的神奇,驚歎大自然的創造。學習本課應在培養學生觀察力與想象力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注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

二、學情分析

本課語言優美、生動形象,特別適合朗讀,教學中以讀爲主,以讀代講。讓學生多在讀中感悟、體驗、領會文意,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老師要指導他們在趣味閱讀中落實識字教學。

三、學習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讚歎。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喜愛黃山,嚮往去黃山看奇石。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生字,並能正確書寫。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黃山山石的“奇”。

五、設計思路

新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就本課而言,“黃山奇石”的“奇”是全文精華所在,爲了使學生在學習中真切感受到千姿百態的黃山石,課前我就要求學生通過上等方式收集關於黃山的資料。在講到“翻滾的雲海”時,學生就可運用課前收集的有關“黃山四絕”的知識幫助理解。又如在教學本課第1自然段時,我有意識地要求學生交流一下“你從這一段中知道了什麼?”喚起學生對文字信息的關注。

六、教學模式

整體建構,和諧教學

七、教學過程

(一)單元導入 明確目標

1、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現在學習的第一單元的主題是,美麗的秋天,本單元的內容分別是:(知識樹)今天我們學習第2課黃山奇石。

黃山奇石 植物媽媽有辦法

秋天的圖畫 古詩兩首

識字1 語文園地一

美麗

秋天

今天我們學習第2課黃山奇石。黃山在我國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那裏風光秀麗,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鬆、怪石、雲海、溫泉。那麼今天老師就帶領同學們去領略一下黃山的怪石。揭題:2 黃山奇石(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運用整體建構的教學思想,由單元知識樹本課內容導入新課,讓學生從整體上了解本單元的知識結構。並通過生動有趣的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學好本節課做好準備。)

2、明確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讚歎。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喜愛黃山,嚮往去黃山看奇石。

(設計意圖:在導入新課後,向學生出示了清楚、具體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白本節課的學習任務,爲後面學習做了良好的鋪墊。)

(二)自學指導 整體感知

1、以小組爲單位相互交流課外收集的有關黃山石的資料,邊出示邊講解,將自己收集的奇石的種類及成因介紹給大家

2、出示介紹奇石或介紹黃山其他奇特風光的資料,針對學生的興趣,教師可讓學生在班上進行交流。

3、自主讀課文,歸納一下書中主要介紹了哪幾種“奇石”。圖文結合,邊讀邊悟、邊悟邊讀。

4、認識生字,把課文中的生字拼讀正確。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資料,結合段落整體瞭解黃山風景區的秀麗神奇。激起學生進一步研讀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探究“黃山奇石”的熱情。學生自學生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交流彙報

1、檢查識字情況:

(1)讀一讀。自由朗讀課文,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2)認一認。同桌將生字卡片上的生詞互相讀一讀,檢驗字音的掌握情況。

(3) 辨一辨。“風景區”與“巨石”——找出“區”“石”字型的異同點;給“區”“石”組出其他的詞語;朗讀詞組:風景區、地區、區分、山區,巨石、巨大、巨人、巨輪。“脖子”與“胳膊”——出示人物圖像,指出脖子、胳膊以及臉、腿、腳各部位;觀察字形,說出自己的發現;小結與身體有關的許多字都帶月字旁。

(4)玩一玩,做變字小魔術。

“著”——課件演示“者”來到草字頭的下面;說一說“著”是怎麼變出來的;小結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變字。“尤”——課件演示“優”字的單人旁離開了它;小結可以用減一減的方法變字。

做個魔術師,用“加一加”或“減一減”的方法變出字卡中的生字。

2、分段朗讀課文。帶着“我能將藏在文章中的生字認出來”的感受朗讀課文,並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設計意圖:運用自學、辨析、遊戲等多種識字形式引導學生初步讀準生字的字音,瞭解識字的規律,並通過接下來的閱讀過程掌握字音、理解字義、初識字形。)

(四)研讀課文,品悟情趣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並朗讀句子:“那裏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

(2)找出中心句所在的段落,朗讀第一自然段。

(3)結合第一自然段,說說你從句子中知道了什麼。

(4)把“尤其”換成“特別”再來讀讀句子。

(5)讀了這句話你還想知道什麼?

(設計意圖:聚焦中心句,結合段落整體瞭解黃山風景區的秀麗神奇。扣住“尤其”,結合換詞、畫面、朗讀等方式感知奇石的有趣。設問引路,激起學生進一步研讀的積極性,輔以教師語言的渲染,激發學生探究“黃山奇石”的熱情。)

2、學習二到五自然段

(1)觀察課文插圖,說說圖上的三塊石頭像什麼。

(2)朗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石頭的,體會黃山石的奇。

(3)引讀,就說“仙桃石”吧……“猴子觀海”又怎麼樣呢……“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4)指名介紹自己喜愛的“奇石”。

(設計意圖:自主朗讀,讀中感悟,並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提高語文素養。)

(五)實踐活動,拓展延伸

找找黃山奇石的圖片,或畫畫你想象中的“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在小組內介紹自己或夥伴的圖片、繪畫,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及發揮想象,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六)課堂小結 單元迴歸

1、課堂小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黃山四絕之一的奇石,感受了黃山奇石的神奇,領略了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希望同學們以後善於觀察,善於發現,相信你會對大自然有更深的理解。

2、單元迴歸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的是第一組課文的第二課黃山奇石,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將繼續學習本單元的後兩課文,他們又會給我們帶來新的驚喜。

(設計意圖:最後的總結把本節課的知識及時的迴歸到它的上位單元系統中,讓學生不斷的把學到的知識系統化。)

(七)板書設計

黃山奇石

仙桃石

猴子觀海

秀麗神奇 仙人指路 神奇

怪石有趣 金雞叫天都

天狗望月

獅子搶球

仙女彈琴

《黃山奇石》說課稿設計 篇5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黃山奇石》這課文。說課的內容分爲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說教材,第二部分是分析學生,第三部分說教學目標,第四部分說教學設計,第五部分是說教學效果。

說教材

《黃山奇石》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課文。這課文就是描述了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橫生的奇石,不是神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創造。讀着課文我們彷彿被帶到了景色秀麗神奇的黃山,似乎已經不是在閱讀課文,而是站在黃山一個個觀景臺上,美美地欣賞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張張奇石圖。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每一幅圖,都是一個神奇的童話。讀了課文不由心生嚮往黃山之情,更加喜愛黃山。

析學生

作爲小學低段的學生,他們對事物充滿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知識,表現慾望較強,喜歡展示自己。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已經具有自主學習,與他人合作學習的意識。但學生對黃山奇石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對事物的細緻觀察能力也處於薄弱階段,對課文理解有一定難度。

說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感受黃山石的奇妙,體會作者對黃山奇石的讚歎。喜愛黃山,嚮往去黃山看奇石。

2、通過觀察圖畫與理解語言文字,培養觀察和想象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讀課文,瞭解黃山奇石的特點。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展開想像。

說教學

這堂課的教學,應抓住“奇”字,讓學生既能體會到黃山風景的秀麗神奇和黃山怪石的有趣,又體會到了課文語言文字的生動和傳神。

讀課題後,我問學生:“課題中的‘奇’是什麼意思?‘奇石’是什麼樣的石頭?”我用課件出示“奇”的幾個義項,然後引導學生結合課題“黃山奇石”,懂得這裏的“奇”是少有、特殊的意思,因爲這樣的“奇石”只有黃山纔有。此時,“奇”字吸引了學生,使他們產生了學習的興趣,爲本課的學習奠定了一個良好的情緒基礎。

接着,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很快找出課文中寫到的黃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等,並暗暗驚歎,原來,黃山的“奇石”連名字都那麼有趣。那神話故事中的“仙桃”、“仙人”、“金雞”、“天狗”都在黃山聚會了,那童話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觀海”、“獅子搶球”也出現在黃山的山峯了。學生由此對黃山奇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學生真正領略黃山奇石的奇妙,感受黃山奇石的有趣,還是在學課文之時。那“仙桃石”之奇妙就可引導學生從三個方面來感受。第一,從外形看,它真像一個大桃子,這已經很神奇了。第二,從來源看,這麼大的石桃子人間少有,只能是從天上飛下來的吧,這就更神奇了。第三,從動詞的運用看,一“飛”一“落”把那石寫活了,那麼大一塊石頭宛如小鳥一般輕鬆自如地從天上飛來,落在了山頂的石盤上,真是妙不可言。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來體會“仙桃石”的奇妙與有趣,自然會收到好的效果。

“猴子觀海”的奇妙不僅在於它的外形像一隻猴子蹲着,更引人注意的是這“猴子”所處的位置奇特,它蹲在一座“陡峭”的山峯上。學生只要理解了“陡峭”的詞義,就會感到奇怪:這隻猴子爲什麼要蹲在那麼陡、那麼險的山峯上?學生再讀課文後恍然大悟,原來猴子是爲了觀看黃山秀麗神奇的景色之一——翻滾的雲海。細究“翻滾的雲海”就更能感受到猴子所處位置之奇特了。因爲平時我們從下往上看,天空中的雲層通常幾乎是靜止不動的,而猴子正由於它所處的位置高,所以從上往下看到的雲,就像大海的波濤那樣上下翻滾。學生明白了這一番道理,再讀課文,肯定會爲“猴子觀海”這一奇石大聲叫“絕”。

“仙人指路”的神奇在於它就像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峯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通過朗讀課文,學生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彷彿走到那裏就會有位仙人幫我們指明方向。一個“仙”字給這塊石頭蒙上了神奇的色彩,使人覺得有趣極了。

“金雞叫天都”的奇妙乃是一個“變”字道出的。天都峯上的幾塊巨石的形狀像只雄雞本來就很奇怪了,而太陽升起時,巨石還能“變”得金光閃閃,像只美麗的金雞,這就更令人驚奇了。讓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想象太陽升起時天都峯上的景象,他們便能切實感受到“金雞叫天都”的奇妙了。

最後,我讓學生髮揮想象,仿照課文,說一說其他的奇石的樣子,自然就水到渠成,同時,也“身臨其境”地感受了黃山的“奇”。

說效果

通過看圖,瞭解文章大意到突破重難點,學生明確了自己的主體地位,能充分發揮想象力,發展創造性思維。多媒體課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突出了形象性、直觀性,起到了較好的輔助作用。多種形式的活動爲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展示空間,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全情投入到學習中來,使課堂教學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令人遺憾的是課堂學生讀得還不夠充分,其實有些地方讓學生讀可能比講更好些。

《黃山奇石》說課稿設計 篇6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黃山奇石》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所設計出來的一次由“書本知識”走向“綜合性學習”的典型課例力求體現綜合性學習的四大特點!開放性、自主性、實踐性和探究性。所以,在實施過程中,可充分藉助絡,讓學生參與收集資料、發現問題、主動學習和思考、獨立判斷,養成主動性地、創造性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二、教材、學生分析

《黃山奇石》一課是冀教版教材小學語列二年級上冊利一課文,課文向讀者介紹了景色奇特的黃山奇石。文章思路清晰,語言生動,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是一進行熱愛祖國大好河的教育,培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習慣的好教材。

作爲小學低段的學生,他們對事物充滿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知識,表現慾望較強,喜歡展示自己。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已經能夠自主學習,能夠與他人合作學習。但學生對黃山奇石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語言表達能力、對事物的細緻觀察能力也處於薄弱階段,對課文理解有一定難度。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教材和學生的特點,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知識目標:正確認讀十八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十個生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通過觀察圖畫與理解語言文字,培養觀察和想象力。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對黃山奇石的讚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四、教法、學法說明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爲基礎,讓學生在讀、悟、演、畫這種寬鬆民主的氛圍中學習。作爲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樑,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並參與其中,推動學生去深入地感受。

五、教學過程設計

課堂上應緊緊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依據教材圖文並茂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以質疑爲主線,運用反饋教學法進行調節反饋,引導學生進行質疑、歸疑、悟疑、解疑的教學,並且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一)初讀質疑,明確目標

開課質疑,課件出示課題“黃山奇石”,教師解釋什麼是奇?並問學生:“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有哪些疑問?”在學生充分質疑的基礎上,教師歸納出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然後,請學生帶着問題聽教師範讀課文,同時觀看課件播放介紹黃山的風光短片,讓學生通過欣賞、領略黃山美景,爲下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二)細讀解疑,突破重難點

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圍繞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悟疑、解疑,突破重難點,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在這個環節中,由於課文中介紹了許多怪石,因此採用選讀探究的教學方式,在充分調動學生興趣的基礎上,讓學生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將自己最感興趣,最想了解的問題提出來,鼓勵學生們質疑問難。在師生的共同梳理下,歸納出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和仙女彈琴幾個探究主題,讓孩子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深入的探究,教師相機引導。

在學生選讀探究的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讀,體會,並發動學生通過相互評議、補充、演演、畫畫,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設計如下環節:

1、讀。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地方讀,在閱讀教學中以讀爲本,把時間和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

2、悟。讀中感悟,說說自己的體會,學生在讀書時聯繫已有生活經歷,體會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如通過“飛”和“落”使學生感受到那麼大的巨石卻像小鳥一樣輕盈地落在山上,大自然真是神奇得妙不可言哪!

3、議。即教師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討論交流,讓學生能夠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允許有不同意見,並鼓勵創新,圍繞“哪些景象最吸引你,你認爲奇在什麼地方,並把體會到的讀出來”這一問題,在小組內交流。“議”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老師搭設的學習舞臺上發揮、表演。

4、賞。再次展現黃山的奇特情景,在體會文中描繪的情景的基礎上再次直觀感受到奇石的與衆不同。

5、再讀。在學生深入體會感受後,把自己體會到的朗讀出來。使學生在讀中欣賞品味,既激發了學生讀書的慾望,提高品味詞句的能力,又再一次爲黃山的奇特所折服。

6、想。如果你就在觀石的人羣中,看到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報曉等奇特景觀,你的心情又如何暱?又會說些什麼呢?黃山奇石還有哪些奇特的石頭呢?“想”既利於學生在頭腦中再現黃山的奇,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六、說效果

通過看圖,瞭解文章大意到質疑、解疑,直至突破重難點,學生明確了自己的主體地位,能充分發揮想象力,發展創造性思維。多媒體課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突出了形象性、直觀性,起到了較好的輔助作用。多種形式的活動爲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展示空間,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全情投入到學習中來,使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得淋漓盡致。“讀中感悟,議中深入”學生不僅讀懂了課文,而且體會到祖國河山的壯麗,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之美。

《黃山奇石》說課稿設計 篇7

今天我來說一說《黃山奇石》這課文。說課的內容分爲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說教材,第二部分是分析學生,第三部分說教學目標,第四部分說教學設計,第五部分是說教學效果。

一、說教材

《黃山奇石》是部編教材語文二年級上冊的第四單元的第二課文。講的是聞名天下的黃山風景區有無數奇石,景色神奇,十分有趣。課文圍繞着“奇石”具體寫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這四個景點,根據岩石的形狀展開合理的想象,把岩石寫得形象、逼真、有趣。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課文最後一段還簡單列舉了一些奇形怪狀的石頭,強調黃山的奇石很多、很有趣。

本文語言淺顯優美,描述生動形象,是一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培養學生觀察和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熱愛之情的好教材。

作爲小學低段的學生,他們對事物充滿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知識,表現慾望較強,喜歡展示自己。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已經能夠自主學習,能夠與他人合作學習。但學生對黃山奇石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語言表達能力、對事物的細緻觀察能力也處於薄弱階段,對課文理解有一定難度。

因此,根據新課程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本課我設定兩課時,課文教學在第二課時。今天說課中的教學過程爲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黃山奇石的獨特和美麗

2、通過品讀重點詞句,體會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學習你人、比喻的手法的運用。

3、指導書寫“閃、狗”2個生字。

4、結合圖片想想其他奇石的形貌,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通過品讀重點詞句,體會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學習你人、比喻的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

結合圖片想想其他奇石的形貌,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二、說教法

1、情境教學法;

2、問題教學法;

3、延緩評價法;

4、媒體輔助法。

三、說學法指導

1、合作學習,培養團結協作能力;

2、讀議結合,感知文中的意象美;

3、入境促說,訓練觀察能力及口語表達;

4、自由想象,強化感受,發展書面語言。

四、說教學流程

一、複習檢查

1、檢查生字認讀

2、認讀詞語。

二、品讀課文,欣賞“奇石”。品讀2~6自然段。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的2~5自然段,用筆畫出文中所描寫的黃山奇石的名字。

2、邊讀邊想:如果我們全班都去黃山,你會在那快石頭前面拍照?

3、品讀課文,欣賞“奇石”

1、學習第二段

(1)課文中哪個自然段介紹了仙桃石?翻開書找一找。

(2)誰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仙桃石是什麼樣子?你從哪兒看出來?(看着圖說一說)

(3)仙桃石這麼大,又在這麼高的地方,它是怎麼來的呢?加上想象說一說。

(4)指導朗讀說的真神奇、真有趣,更有趣的是仙桃正好穩穩當當的放在了石盤裏,像招待客人一樣。其實這是誰的功勞呀?對,是大自然創造出來的,讓我們讀出仙桃石的有趣,和對大自然的讚美吧!

2、學習第三段

(1)同學們,剛纔老師引導大家抓住仙桃石的樣子,加上豐富的想想體會了它的神奇、有趣,那麼,課文中是怎麼介紹“猴子觀海”的呢?(出示圖片,指名朗讀。)

(2)從哪兒體會出“猴子觀海”的神奇、有趣?

哪句話寫出了猴子的樣子?看看圖,再從課文中找一找。(出示句子)

哪幾個詞寫出了猴子的動作?請你坐在凳子上學一學。有趣嗎?更有趣的是,猴子竟然在幹什麼?(看雲海) 課文中哪個詞也講了黃山高呢?(陡峭)

(2)指導朗讀

3、學習第四段、第五段

4、齊讀第6自然段。

5、迴歸文題,體會“奇”的意思。

欣賞了這些黃山奇石,你覺得這些奇石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有趣、神奇)題目中“奇”字的意思可以用文中哪一個詞來概括?(奇形怪狀

三、學習寫作方法。

四、仿寫奇石

五、關注寫字,提高寫字習慣。指導寫“閃、狗”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這節課我安排學習“陡峭”兩個字,它們是一個詞語,也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有利於書寫指導上的遷移與模仿,能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少說一些,多練一些。

六、佈置作業

背誦課文2~5自然段

五、說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上,我首先首先指導學生學習“仙桃石”,“猴子觀海”引導學生用感情朗讀、畫、抓重點詞、動作表演等形式來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他們的興趣很濃,產生的效果也非常好。

但是教學時間沒有把握好,前鬆後緊,教師語言不夠精煉,還請大家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黃山奇石》說課稿設計 篇8

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內容是《黃山奇石》,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闡述:

說教材

本節課是河南省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教科書第三冊第2課《黃山奇石》。這是一寫景的短文,本課圖文並茂,生動地介紹了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有趣的奇石、怪石,課文語言生動、描寫形象,富有情趣,表現了大自然的神奇偉大。

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紹了黃山風景區的地理位置,概括地寫黃山風景區的景色秀麗神奇,點明黃山的怪石有趣極了。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具體描寫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等四處有代表性的奇石的樣子,寫出了黃山奇石的有趣。這部分是課文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重點。第六自然段改口介紹了幾處有特點的奇石。結尾依據不僅交待了黃山的奇石數量多,而且有助於引發學生的思考、想象。

課文緊緊抓住一個“奇”字,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一塊塊本無生命的石頭,描寫得活靈活現,給人以呼之欲出之感。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在作者筆下惟妙惟肖,趣味橫生,讓人對黃山產生無限嚮往。文章字裏行間蘊含作者對黃山奇石和秀色景色的讚美。

說學情

據調查,我班學生沒有一人到過黃山,沒見過黃山那種變化多端,形態各異的奇石,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經驗。因此,在課前調動學生利用多種方式來收集相關資料,拉近教材內容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引導學生朗讀感悟,大膽想像,體會黃山奇石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喜愛黃山,熱愛祖國之情。所以,本課時的重點之一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說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默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會寫“陡峭”兩個字。

能力目標:能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的想象,有選擇地說說黃山奇石的樣子。

情感目標:體會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產生去黃山看奇石的願望和喜愛黃山的情感。

教學重點: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的想象,有選擇地說說黃山奇石的樣子,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教學難點:體會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

教學設計流程

品味課題 理解“奇”字

導讀課文 揭示“奇石”

默讀感知 找出“奇石”

精讀品讀 欣賞“奇石”

學習生字 規範書寫

自主性作業 豐富積累

說教學過程

一、品味課題,理解“奇”字

以問題導入,提問:課題中哪個字最能說明黃山奇石的特點?你覺得“奇”是什麼意思?帶着你對“奇”的理解,再讀課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課題“黃山奇石”,懂得這裏的“奇”是少有、特殊的意思,因爲這樣的“奇石”只有黃山纔有。此時,“奇”字吸引了學生,使他們產生了學習的興趣,爲本課的學習奠定了一個良好的情緒基礎。

課前教師蒐集有關黃山的各類資料,整理成圖片、文字。如分成怪石、奇鬆、雲海、溫泉、天下第一奇山等。

二、導讀第一自然段,揭示“奇石”

教學中抓住重點詞語“聞名中外”“秀麗神奇”“尤其”,讓學生體會出黃山“奇石”的秀麗神奇、有趣極了,知道作者下文要介紹,描寫的正是“奇石”。學生頭腦中想象着黃山奇石到底有多神奇,多有趣,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願望。

三、默讀感知,找出“奇石”

教學中讓學生默讀課文,畫奇石的樣子,說自己認爲最奇、最有趣的石頭並想它的樣子,讀出自己的感受。目的是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習慣,使他們主動、專注,興致勃勃地去讀。選自己喜歡的內容學,選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出自己的喜愛之情,改變了教師的“指令性”行爲,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四、品讀課文,欣賞“奇石”

1、比較句子,體會“奇”

如: 仙桃石

句子1:就說“仙桃石”吧,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

句子2就說“仙桃石”吧,它好像從天上下來的一個大桃子,在山頂的石盤上。”

出示兩個句子,讓學生比較這兩句話有什麼不同?學生很快發現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飛”和“落”兩個字。於是抓住這兩個詞,讓學生想象,體會到仙桃石不會飛,這塊像桃子似的巨石在山頂上是靜止的,用了“飛”和“落”兩個詞語描述它,變靜爲動,把這塊桃石寫活了,賦予了神奇的色彩。

2、抓重點詞語,領悟“奇”

如:猴子觀海

教學中抓住抱、蹲、望三個字,讓學生體會這三個字把猴子寫活,使得這塊石頭不但像猴子,而且它還有猴子的動作、神態,多像一隻看海入迷的猴子呀!

“陡峭”和“翻滾的雲海”是學生不容易理解的詞語。因此,播放陡峭的山峯錄像,幫助學生生動形象的理解陡峭一詞的含義。沒有去過黃山的人,很難想像雲海的樣子,播放錄像,讓學生親眼看到雲海翻滾的景象,深刻的體會雲海的浩瀚與壯美。這時再讓學生讀,學生對“猴子觀海”這一奇特景觀理解的更爲深刻。

3、展開想象,感悟“奇”

如:仙人指路

讓學生邊做動作邊想象這位仙人的樣子,想像他會說些什麼。(站 伸 指)

又如:金雞叫天都

在指導學生理解“金”時,想想金光閃閃的雄雞什麼樣。理解“叫”時,提問:難道這隻雞還會叫嗎?結合句子想像它伸着脖子,好象在那裏對着天都峯啼叫。這時,巧妙地導入了一段空谷迴盪的金雞雞叫聲,金雞鳴叫其實是作者的聯想,課件的運用,是爲了幫助學生體會作者的感受,引發情感的共鳴。

4、師生同讀,加深“奇”

引讀2-5自然段。用答的形式,欣賞黃山奇石怎麼奇。就說仙桃石吧:學生接;還有有趣的猴子觀海呢:學生接;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著名的金雞叫天都怎麼樣!

5、發散思維,創造“奇”

在學習第6自然段時運用課件直觀演示,說自己想象中的奇石的樣子,爲沒有名字的奇石起名字。目的是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口頭表達的能力,在這裏學生的個性得以舒展,靈感得以釋放,語文課堂真正成爲了他們盡情想象和創造的樂園。

五、關注寫字,提高寫字習慣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這節課我安排學習“陡峭”兩個字,它們是一個詞語,也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有利於書寫指導上的遷移與模仿,能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少說一些,多練一些。

六、自主選擇性作業:

課前學生收集了黃山風景圖片,課下小朋友互相介紹。安排此題的目的一是培養學生自主選擇的意識,二是鼓勵學生初步學習收集與課文相關的資料,豐富積累。激發學生熱愛黃山,熱愛祖國之情。

板書設計:

2、 黃山奇石

仙桃石 飛 落

猴子觀海 抱 蹲 望

仙人指路 站 伸 指

金雞叫天都 伸 啼叫

(奇) (趣)

《黃山奇石》說課稿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字,會寫9個字。重點學會“些、巨、每”等生字的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黃山奇石的獨特和美麗。

3、通過品讀重點詞句,體會黃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擬人、比喻的描寫手法。

4、通過反覆閱讀、分析、理解課文,結合圖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並且培養對黃山的嚮往之情和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通過品讀重點詞句,體會黃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擬人、比喻的描寫手法。

教學難點:

通過反覆閱讀、分析、理解課文,結合圖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並且培養對黃山的嚮往之情和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學

1、導入: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許多名山大川:桂林山水甲天下,西湖美景人人誇。今天讓我們把目光投向安徽省南部,那裏有一座著名的山——黃山。

2、下面我們來欣賞幾張黃山風景圖片,課件出示。

3、課件出示: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山脈總面積1200平方公里,其中“蓮花峯”、“光明頂”、“天都峯”三大主峯,海拔1800米以上,雄姿靈秀。黃山集中國各大名山的美景於一身,以奇鬆、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於世。

4、現在讓我們一起跟着作者的腳步,去看看黃山的奇石。(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解釋奇。(奇:奇特;奇怪;神奇。)

二、展學

(一)整體感知

1、聽範讀,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形,畫出不理解的地方。

2、初步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聽了課文之後,知道了什麼。(引導學生自由說,幫助學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3、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想,看誰填得準。

課文一共有()個自然段。黃山景色秀麗神奇,岩石奇形怪狀,課文詳細介紹了()()()()等奇石。

(二)讀認生字

1、出示自讀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畫出生字、詞語,多讀幾遍。

2、小組學習。

(1)組長檢查生字讀音。

(2)交流識字方法。

(3)接讀課文。

3、檢查小組學習情況。

(1)課件出示生字、詞語。

聞名景區南部秀麗尤其

仙人巨石一位著名形狀安徽省

①指名開火車朗讀,師生正音。

②齊讀。

③去掉拼音朗讀。

(2)課件出示本課會認的生字。說一說,認一認,交流識字方法。藉助謎語重點記住“巨”的寫法。

(3)藉助圖片理解詞語。

(三)情景朗讀

1、分段朗讀。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

(2)開火車朗讀。

(3)小組賽讀。

2、課件依次出示句子配圖讀一讀,品一品,注意結合圖片,抓住紅顏色的字,瞭解黃山奇石名字的由來,感受黃山奇石的獨特和美麗。

(1)就說“仙桃石”吧,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

(2)在一座陡峭的山峯上,有一隻“猴子”。它兩隻胳膊抱着腿,一動不動地蹲在山頭,望着翻滾的雲海。這就是有趣的“猴子觀海”。

(3)“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遠遠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峯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4)每當太陽升起,有座山峯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隻金光閃閃的雄雞。它伸着脖子,對着天都峯不住地啼叫。不用說,這就是著名的“金雞叫天都”了。

(四)學寫生字

1、課件出示“南、部、些……”等生字。

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認字,說說哪些字是自己已經認識的,是從什麼渠道或通過什麼方法認識的。

2、鞏固生字。

(1)同桌之間相互考查識字情況。

(2)遊戲鞏固:從“我會認”和“我會寫”的生字中選擇幾個,分組進行組詞比賽,哪組組的詞多,哪組獲勝。

3、打開“優教學生字”,逐個學習,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書空,注意筆順。

4、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南、部、些……”等生字。

(2)觀察字的結構,說說書寫注意點,以及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師範寫,引導學生再次邊觀察邊書空,注意筆順。重點學習“每、巨、些”的筆順。

(4)學生在田字格里描紅並仿寫,教師提醒寫字姿勢。

5、鞏固生字:抄寫今天學的9個生字。

三、練學、

打開“基礎訓練-《黃山奇石》”,一起來闖關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