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二年級教案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精選15篇

本文已影響 2.01W人 

身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精選15篇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

的確今年的春天似乎來得特別遲,在開學初,我們都感覺到天氣還很冷。連地裏的小草一直都不肯鑽出頭來,更不用說各種花開了。雖然已是三月了,但春天的氣息卻遲遲沒有來到。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出田鳳輝很有個性,能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我一遍遍地想着“老師他們騙人”。可以肯定學生們並不是騙人,而有些時候想讓老師歡心,附和老師,跟着老師的思路來完成教學內容。這個小小的環節使我明白了幾點;首先,現在的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敢於用事實說話,教師在備課時也要備學生,考慮問題應該要周到。其次,教師在使用教材是也應因材施教,在下次教學相關內容時利用“前潰”,化錯爲利,做到防患於未然,對教材課時安排可做適當調節,如果把這篇課文安排在春暖花開時來進行教學,學生就能真實地感受到春的氣息,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我們的語文教學要尊重學生的真實情感,讓學生在愉快的生活情景中獲得學習的情感體驗。這種個體經驗的積澱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內在動力。學生能附和老師,固然聽話很乖,學生能流露真情更要欣賞,更值得我們的深思,千萬不要簡單地認爲是調皮。將孩子的真實情感引入課堂教學,能使我們的課堂更真實,更有活力與氣息。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2

這是一篇成語故事,講述的是一個農夫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一隻撞*的兔子,他就放棄農活整天守着樹樁等待撞*的兔子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想不勞而獲是不行的”這一比較深奧的道理。本着語文閱讀教學“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精神,教學《守株待兔》這則成語寓言故事時,我以新基礎教育理念爲指導,主要通過在教故事情節的同時,也教給學生學習這類知識的方法程序結構,也就是把 “ 兩類結構”的學習和運用作爲本課教學的重要任務。在揭題伊始,我就呈現學習方法,接着通過解題:“守株”、“待兔”,讓學生很快地把握了這則寓言的主要內容,並巧妙地根據題目“守株”和“待兔”,讓學生既快速又準確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這種做法不僅化難爲易,而且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同時也獲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積極主動的發展。然後通過讓學生自己讀,自己想,自己填,最後歸納出寓意,自己表演和構思新的故事情節,克服了傳統教學繁瑣的分析和空洞的說教。

教學中我還努力地爲學生架設生活與故事聯繫的橋樑,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感受,談談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併力求通過讀作爲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讀懂寓言故事,體會寓意,受到教育。整個課堂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將課堂教學時間還給了學生,讓學生真正獲得健康主動的發展。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3

今天與同學們學習了《筍芽兒》一課。本文是一篇擬人體的童話散文,在作者的筆下有稚嫩的筍芽兒娃娃,有溫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門的雷公公,還有慈愛的竹媽媽。課文形象生動,採用春雨姑娘對筍芽兒的引發力,竹媽媽對筍芽兒的束縛力以及自身奮發力交錯的形式,繪聲繪色地敘述了筍芽兒的成長過程。對學生的激勵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在教學《筍芽兒》一文時,首先是讓學生帶着任務去預習,掃除了生字與生詞關,並瞭解了課文的大致內容。在第二課時的學習中,我引導學生學習和討論筍芽兒的成長過程的問題,進而引導學生體會課文中語言的優美。

比如體現成長的快樂。筍芽兒在春雨姑娘的呼喚中,在雷公公的鼓勵下,在竹媽媽的關愛與束縛下,在自己的奮力拼搏中,終於鑽出了地面,看到了美麗的春光,她勇敢地脫下一件件衣服,長成了一株健壯的竹子。她站在山岡上,自豪地喊着:“我長大了!”從閱讀中,學生們自然而然地體會到成長的快樂,體會到筍芽兒的勇敢與堅強,他們都表示,要做像筍芽兒一樣的人。

再如學習寫景的方法。

在課文的第6自然段中,作者寫到:“筍芽兒終於鑽出了地面。她睜開眼睛一看,啊,多麼明亮,多麼美麗的世界呀!桃花笑紅了臉,柳樹搖着綠色的長辮子,小燕子嘰嘰喳喳地叫着……筍芽兒看看這兒,看看那兒,怎麼也看不夠。她高興地說:“多麼美好的春光啊!我要快快長大!”在這段話中的“桃花笑紅了臉,柳樹搖着綠色的長辮子,小燕子嘰嘰喳喳地叫着……”是對美好春光的最好的詮釋。我引導學生找出本段話中有關手描寫春天的景色的句子後,出示了三幅能夠反映春天美景的圖片,請同學們認真地觀看,自由結合,交流觀察所得,研究如何運用文中的描寫春天景色的方法來寫圖片中的景色,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再動手寫一寫,改一改。幾分鐘後,我發現有不少學生完成自己的小練筆。有的同學還能夠運用上恰當的修辭手法,既提高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同時也提升了他們的習作水平,我感到很高興。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4

本單元的主題是以傳統文化爲依託集中識字。主要安排了《俗語》、《有趣的成語》、《對聯》和《詩詞曲名家》四篇課文。讓學生在識字、識詞的同時積累豐富的語言和實踐資料,初步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生動、有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高尚情感。教學時我注重朗讀,對課文內容如詞語、典故等的理解不求全求深,先背誦下來,留待日後再去慢慢回味、消化。本單元仍以識字教學爲主,我在教學中注意啓發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運用所學過的識字方法積極主動地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學習、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熱情。

本單元綜合性學習“字典老師”是要教會學生部首查字法,這是二年級訓練的一個重點,目的是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掌握正確的查字典的方法,並調動學生主動運用字典識字的熱情。培養動手能力,掌握基本技能。在教學中,我們把查字典的步驟給學生講清楚,讓每個孩子都掌握。但是查字典有個熟練的過程,這就需要練習。在這一點上,二(1)班盧老師的做法非常好,我們組裏的老師都採用了這個方法。在每一課的預習時,我們都要求學生對生字的預習動手查字典,需要寫清楚生字的部首、除部首外幾畫、在字典中的頁碼、字的讀音、組兩個詞。一開始,學生十個生字查下來用時一個小時,孩子覺得作業時間長了,家長也不理解。我們及時給家長講明這樣做的目的,得到了家長的配合,每次作業給孩子看着時間,並簽上時間。經過兩週的訓練,孩子查字典的步驟熟練了,用時由原來的一小時減少到30分鐘,而且準確率大幅提高。現在孩子們寫作業,寫週記的時候,遇到不會的字,都習慣拿起字典了,我感覺這是我們這單元做的最有成效的事情。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5

課文內容的生動,自然激發學生的讀書願望。教學中教師應該抓住文章故事性強的特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邊體會課文情境,進而深刻感悟愛迪生的機智表現和優秀品質,同時從讀中受到感染和影響。

我的課圍繞愛迪生爲什麼救媽媽,怎樣救媽媽這兩點讓學生在對重點詞句的朗讀感悟中感受愛迪生的愛動腦筋。抓住重點詞語“直打滾”聯繫學生的生活感受,體會媽媽當時的痛苦,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況,來理解“急得團團轉”的意思,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做,親自體驗愛迪生的辦法,比較容易解決課文的重點:怎麼樣救媽媽的。一堂課下來,覺得自己首先就缺少激情,導致學生的情緒不夠高。自己提的問題不夠明確,使學生不易回答。在上重點段落的時候,自己急了點,代替了學生的體悟。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6

《葡萄溝》是一篇非常優美的文章,課文緊緊圍繞“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這句話而展開。葡萄溝的葡萄種得多,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葡萄結得多,“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葡萄收穫得多,“收下來的葡萄有的運到城市去,有的運到陰房裏製成葡萄乾”。葡萄溝的人好,“要是這時候你到葡萄溝去,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準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葡萄溝的葡萄乾也好,“這裏生產的葡萄乾,顏色鮮,味道甜,非常有名”。

在整堂課中,我帶領學生去領略葡萄溝的風光,以一名遊客的身份去感受葡萄多,色鮮,葡萄味甜,老鄉熱情好客。在課堂上,我首先出示葡萄溝的地理位置,位於新疆吐魯番,讓學生對葡萄溝有個感性上的認識。然後圖片出示葡萄溝的特產,特別是課文第二段中:“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的畫面,讓學生對葡萄溝產生一種喜愛之情,同時這種情景結合文字在學生心目中留下了一個難以磨滅的印象,爲課文的理解與分析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學生在一種非常愉悅與興奮的心情與教師一起閱讀課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文本的第三段,本來這不是課課文的重點,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有學生對“陰房”“烘乾”等詞語不理解,由於事先課件中沒有陰房的具體圖片,學生受人生經驗限制,在頭腦上想象不出來,教學中我只有根據以前山區農村做烤煙的的烤房形狀結合課文給學生用簡筆畫畫出了大致的圖形,讓學生有一個直觀理解。根據學生課堂的表現,我及時對這一段的教學進行了深入的講解,讓學生明白葡萄乾的製作過程,感受到葡萄乾的色鮮味甜。

在朗讀方面,我具體的指導了學生第一、二自然段的朗讀,學生通過朗誦,透露出對葡萄溝的熱愛之情。而對於文中最後一段: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雖然這句話沒有用感嘆號,但是我們通過課文,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葡萄溝的風土人情與美好。所以學生在朗誦的時候,我讓學生用自已心中的感受去朗讀,正所謂“情由心生”,學生都能夠以一種讚歎的語氣進行朗讀。

課文講解重點突出,不足之處主要是在由於事先準備不夠充分,所以在第三段的講解中,擔誤的時間較多,沒有較好的完成課堂教學。顯得課堂結構不夠嚴整。在課件出示方面,圖片多了一點,讓學生的注意力沒有及時有效的轉移到文本中來,學生沉浸於美麗的圖片中,而對閱讀有所忽視。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7

本單元共有四篇課文和一個“語文園地一”。課文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反思本單元的教學活動,優缺點如下:

一、重視語言文字的訓練

針對班級中一部分學生語言文字運用文字較差的現狀,從開學初我就注重了這方面的訓練,在教學活動中儘量突出這方面的訓練,訓練時做到詞不離句,名不離篇。教學中,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尤其是對一些易混淆的字,我主要採用比較法、歸類法、重點突破法,使學生牢記在心。在作文指導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因爲從以往的作文中我發現許多學生的作文,思路狹窄、語言乾癟,這與他們的聯想能力薄弱有一定關係。許多事實證明,從不同角度、不同體裁、不同內容、不同主題,即變換角度指導作文,能使學生有更多發現和創新。多角度作文可以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使學生全面觀察事物,想象豐富。

二、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是語文課堂新的學習方式,它注重的是學習的過程和方法,有得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我在本單元的教學中儘量體現這種學習方式。如上課時的小組質疑解疑,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集體解決。小組合作,讓學生不但理解了在探究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而且進一步體會了文章的中心,這樣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在合作探究中獲得解決問題的快樂,感受學習的樂趣,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朗讀指導不到位

語文課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語言,感受和積累。朗讀就是對語言的直接感受。文章中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必須通過朗讀才能更充分的體現出來。在本單元的教學活動中,朗讀指導有些少,在上課時的備課設計中朗讀指導的設計較少。在以後的教學中要逐漸加強朗讀訓練這一環節。學生的朗讀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是教師缺乏朗讀技巧的指點。語文課的朗讀目的之一是通過朗讀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如何通過朗讀來體會,除了理解課文內容外,應該要有朗讀技巧的運用問題。要重視朗讀訓練,同時自己也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學反思

1、整各單元教師注重朗讀的指導,強化語文教學中的朗讀教學,通過齊讀、比讀、自由讀、分角色讀等不同方式進行朗讀,在加上教師有感情的範讀,全面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2、教學形式較爲多樣,教師和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鮮明的體現。通過共同完成板書等活動,讓學生充分體現自我,有被重視感和成就感。

3、教師在課堂上“故意出錯”引起學生判斷、糾正,這樣的反思策略,引起學生的興趣,增加了學習的信心。

4、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查詞語手冊等活動理解詞語意思,從而,正確完成了教學任務。真正體現了語文教學中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這一過程。

5、在寫字方面,我把寫字當作美的鑑賞對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一直強調學生把字寫得正確、工整、規範、漂亮。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8

《最大的“書”》一課以人物的對話爲主要敘述方式,涉及了自然科學的知識,講述了在地質勘探員的眼裏,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尋味的“書”。那上面有雨點留下的腳印,有波浪奔騰的足跡,有豐富的礦藏,還有由樹葉、貝殼、小魚組成的圖畫……歷史的變遷,大陸的沉浮,都寫在這本最大的書裏。同時也塑造了一個愛刨根問底的孩子川川。

對小學生來講,這篇課文的內容極富吸引力,同時以人物對話爲主要敘述方式也是課文的一個特點。因此我在教學中着力加強對學生朗讀課文的指導,特別要指導學生讀好人物的對話,引導學生在對話中發現、體會,在朗讀的過程中引發對自然科學知識的興趣,產生研究、探索的願望。

1、爲了讓學生紮紮實實地學語文,紮紮實實地理解詞語,這一課中,我採用了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首先讓孩子們在讀課文的同時,畫出難以理解的詞語,然後在課文的學習中自然地理解詞語的意思。在質疑時,我讓學生說出不懂的詞語,不少學生提出“刨根問底”這個詞的意思。於是我問:誰總愛刨根問底?他怎麼刨根問底?接着我重點指導讀好人物的對話。在讀了幾遍課文後,我再問:川川總是在幹什麼?孩子們已對課文有一定的印象,所以脫口而出:他總是在問問題。我接着問:問的問題多嗎?問了哪些問題?面對川川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孩子們就自然地明白了,原來把事情問明白,問到底就是“刨根問底”。這樣的教學預設充分體現了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學原則,發揮了教師的有效引領作用。針對川川最後說的話,我讓學生猜想川川長大後想幹什麼?叔叔是怎樣獲得那些知識的?以此引導學生動腦想和動口說,也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難點。

2、在教學中着力加強對學生朗讀課文的指導,特別要指導學生讀好人物的對話。通過抓標點符號(!、?、……)、語氣詞、重點詞朗讀,讓學生感受到人物的心情,能讀出人物的語氣。讓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產生研究、探索的願望。比如:

⑴叔叔告訴川川岩石上有圖畫的句子:你看,這兒有樹葉、有貝殼,那兒還有一條小魚哩!叔叔看到小魚不僅開心而且還特別驚奇、感到意外,特別的高興。

⑵叔叔講到岩石書的用處時:它能告訴我們,哪裏埋着煤礦,哪裏藏着鐵礦……省略號代表還有什麼呢?還有什麼寶藏呢?拓展學生的思維,有的說是鑽石、有的說是石油、瓷器、金子等,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感興趣,同時訓練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3、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識寶庫,這篇課文內容對學生極富有吸引力。所以在教法的選擇上,我採用了質疑,小組探究,全班交流的方法,課堂氣氛活躍、高潮迭起。課文中的學習夥伴讀到“岩石就是書啊”這句話時,深有感觸地說:“真沒想到!”實際上,讓我們“真沒想到”的事物可多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致高漲,同伴間迫不及待地開始討論,研究該怎樣動手。課外進行相關資料的收集,並進行交流展示,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

4、在處理課文的3-8自然段中。我讓學生自己讀文,然後提出這樣的一個主要問題“最大的岩石書裏都有什麼”。讓學生在書上勾畫然後再到小組去交流。學生通過探究知道岩石書裏有字。字是雨痕、波痕、礦物。岩石書裏有畫。畫是樹葉、貝殼和小魚。然後隨之問學生這樣的字和畫帶給你什麼樣的感受?讓學生帶着這樣的感受讀文。之後讓學生看老師準備的岩石書。學生們驚詫不已,之後再來分角色讀文,學生非常有興趣。隨之學生們再來彙報,書裏面告訴我們這些字和畫怎麼來的。我讓學生再來讀86頁的我知道的內容。學生們通過讀“我知道”。更加深入的瞭解了這些奇妙的字和畫是如何來的了。這點設計我認爲很值得推介。“我知道”的內容是爲我們課文服務的。應該在備課的時候把它背進去。相信一定會讓學生對文章理解的更深入更透徹。在結尾的地方我設計了擴展性訓練:讓學生說說大自然中還有什麼巧妙的地方……讓學生在思想情感價值觀方面有更好的指引。

這篇課文篇幅較長,內容涉及的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點較多,由於教學經驗的缺乏,朗讀訓練的時間略長,以至於後半節課的理解課文環節顯得急追猛趕,並且孩子們雖然理解了課文內容,但缺乏消化反芻的過程。當我問出:你知道大自然中還有哪些是書?有的孩子還在思考,我就迫不及待叫學生回答,阻礙了孩子們自己的思考,犯了越俎代庖的錯誤。

在以後的教學研究中,我將針對自己的不足,有效地學習,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中對動態生成的有效引領作用。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9

揠苗助長是一個成語故事。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用拔高禾苗的方法幫助禾苗長高,結果禾苗都枯死了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按事情的發展的客觀規律辦事,急於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在學習時,抓住“巴望自己田裏的禾苗長得快些”這一關鍵的句子展開閱讀,先找出描寫農夫的動作、神態和語言的詞句,從“巴望”“天天”“焦急”等語句上感受農夫內心的焦急;再抓住“終於”“急忙跑到田裏”等詞句體會農夫想到辦法後急切、興奮的心情。然後邊讀邊想:“農夫幫助禾苗長高的結果?禾苗爲什麼沒有長高反而都枯死了?”從而理解“揠苗助長”的意思。

這節課雖然在教學設計上有很多考慮,但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教師在一些環節的處理上不夠靈活,比如,在對每一段重點詞的處理上,因對課堂的時間把握的不太準確,害怕學生回答不上來,好幾個學生才能說對,這樣浪費時間。所以,直接把重點詞告訴了學生,這樣的問題設計的非常好,但是這樣的處理對學生課文的推敲訓練效果是非常微小的。在以後的教學生活中,我要多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隨時進行改正,提高課堂效果。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0

【學習目標】

1、會認“針”等4個生字,會寫“忠”等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大自然的奧祕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留心周圍事物、發現科學知識的意識。

【課前準備】

1、指南針。

2、課件:天然的指南針。

3、生字詞卡片。

4、瞭解辨別方向的其他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揭示課題

1、故事導人。(故事主要內容是去野外遊玩,不小心與同學們走散,迷了路)

2、設疑:這時該怎麼辦?(請學生想各種可能)

3、揭示課題,老師板書。

二、初讀課文,隨機識字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檢查自學,隨機識字:

先讓學生了解詩歌特殊的分節方式再指名分節讀,在讀中正音。本課的四個生字都是翹舌音,要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3、再讀課文,思考課文裏介紹了幾種辨別方向的方法,用筆做上記號。

4、出示指南針,簡單介紹它的作用。

5、討論交流:課文中講的“天然的指南針”指的是什麼?(太陽、北極星、大樹、積雪)

三、細讀課文,自主學習

1、在2~5節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節進行研究。(四人小組學習)

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問一問。

2、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結合學生的回答,理解“忠實”“嚮導”“稠”“稀”“分辨”等字詞。

並用課件演示文中四種辨別方向的方法。同時瞭解能辨別方向的原因。

3、指導朗讀。

四、總結課文,指導書寫

1、齊讀課文。

2、鞏固生字:(做從生字卡片中找字的遊戲)

⑴ 我有一顆中國心。(忠)

⑵ 左右結構的字。(稠、針)

⑶ 找找上下結構的字。(忠、盞)

⑷口頭填空:一( )燈。

3、指導書寫:

⑴ 引導學生髮現規律。(如第一行的三個字是上下結構,三個字都是上窄下寬;第二、三行的六個字都是左右結構,而且都是左窄右寬)

⑵ 讓學生說說寫這些字應該注意什麼。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1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春天的美景,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

3.熱愛春天,願意去觀察,發現。

重點難點:認記生字,朗讀課文,體會課文所表達的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方法:以讀爲主,以讀促悟,以讀帶記。

教學用具:媒體資源:課件《找春天——教學演示課件》,課文範讀視頻《找春天》,Flash動畫《找春天——生字學習》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自讀識字

(一)教學課件引入

播放課件《找春天——教學演示課件》中關於春天的視頻《春天》、《春天的活動》及圖片系列《春天來了》,要學生說說早春的特點。

師:春天剛剛到來的時候,腳步輕輕,若隱若現,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們必須留心觀察,纔會發現春天的蹤跡。當我們發現春天的時候,心裏一定會蕩起一陣驚喜,體驗到發現的快樂。讓我們先讀讀課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裏發現了什麼。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播放課文範讀視頻《找春天》,讓學生在聽讀的同時自由輕聲朗讀課文,並注意藉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2)自讀或小組合作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讀後說說課文中的小朋友發現了什麼。

2.在小組裏由組長帶領大家學習自己不認識的生字,想辦法記住生字。

二.合作交流

1.小組派代表彙報本組認識的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2.利用Flash動畫《找春天——生字學習》,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有選擇地選取生字進行全面的總結性學習。

三、品讀領悟

1.讀着課文,你感受到“我們幾個孩子”是懷着怎樣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帶着這個問題讀第二自然段。

2.讀第三自然段,能讀出什麼?

3.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樣的?帶着這個問題反覆讀課文,從找春天的過程中感悟春天,體會找春天的樂趣,體驗發現的快樂。

4.帶着欣喜的心情讀課文最後一段,體會找到春天的欣喜與激動。

5、朗讀練習

可自由讀、同桌讀、小組讀、挑戰讀。

6、配樂朗讀,讀出感情

播放課文範讀視頻《找春天》,創造氛圍。師生一起跟隨視頻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在課前播放課件《找春天——教學演示課件》中的動畫及視頻歌曲《春天》、《小雨沙沙沙》、《布穀》,使有時間及興趣的學生進一步對春天得到感性認識。

四、鞏固延伸

(一)複習

1.同桌抽讀、檢讀生字。

2.有感情、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選讀課文,自主積累,練習背誦

1.展示讀自己認爲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說說自己讀後的體會。

2.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積累。可以讀讀背背,可以讀讀抄抄,也可以試着默寫。

3.背誦課文。

4.個別抽背。

(三)、指導寫字

1.認讀生字。

2.擴詞練習。

3.重點指導“溪、搖、野、躲”四個字,注意提示和範寫容易寫錯的筆畫和部件。

4.學生練習。

(四)、同桌合作學習,完成“找找說說”的練習

(五)、遷移運用,拓展想象

播放課件《找春天——教學演示課件》中的動畫及視頻歌曲《春天》、《小雨沙沙沙》、《布穀》等,學生思考出自己在春天裏的發現,然後寫一兩句讚美春天的句子

1.展示讀自己認爲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說說自己讀後的體會。

2.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段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積累。可以讀讀背背,可以讀讀抄抄,也可以試着默寫。然後讓部分學生展示交流自己積累的詞句或段落。

3.練習背誦課文。

4.畫出自己在春天裏的發現,然後寫一句話。、

5.齊唱《春天在哪裏》的歌曲,在想象中結束教學

板書

1、找春天

小草

野花

樹芽

解凍的小溪

《找春天》是一篇描寫春天的優美的文章,本文充滿了兒童情趣和文學色彩。讀起來,給人一種奮發向上的清新活力。教學本文,不僅要引導學生從文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更是要激發學生到大自然裏去尋找、發現春天。孩子們已經對春天有了一定的瞭解,這些生活積累同樣可以讓孩子們對這篇課文有很好的感

性認識。課前要先引導學生聯繫以往生活經驗,聯繫以前所學課文,回憶春天的有關特徵。上完了這一課,感覺已經按既定目標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積極性高,課堂氣氛較活躍。以下是我覺得自己做得較好的方面:

一、把識字、寫字教學貫穿在課堂的始終。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我在設計教學時着重考慮在教學中如何落實“識字寫字”這一點。由於在第一課時我就讓學生認識了生字,因此在這課時識字的任務主要是複習鞏固。反思這一課,對識字的鞏固時間是比較充足的。在課伊始,我就利用課件出示要求會認的生字組成的詞,讓學生開火車認讀,以檢查生字讀音,並注意糾正錯誤的讀音。接着,我把“我會寫”生字組成的詞也一起出示,讓學生齊認讀。生字不斷的復現,加深了學生對生字的印象。然後,我把課後“讀讀說說”這道習題展示出來,讓學生認讀漢字,並把它們組成不同的詞。在課中,我也注意引導學生複習、理解生字。如:在理解:探出頭、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等詞時,我讓學生通過做動作理解了詞的意思,並及時提醒學生觀察字形,鞏固了對字形字義的認識。課結束前,我利用了的六、七分鐘我時間指導學生寫“溪、搖”兩字。二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寫字基礎,寫字前,我讓學生分析這兩字的結構特點、相像之處,再讓學生說說書寫時要注意的地方。接着教師再示範講解。在學生書寫的過程中注意學生寫字習慣的培養。

二、設計巧妙,以讀代講

新課標強調閱讀教學要重視“讀”的訓練,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我們就更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加強讀的訓練,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對課文內容逐步感知、感悟、內化。在這節課的設計中,我儘量減少提問設計,以讀代講,儘量做到以讀爲本,把讀貫穿在始終。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使學生把課文讀準確,讀流利,讀出感情。

在學習1、2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聽老師範讀,從聽讀中體會孩子們的心情。我問:“你體會到孩子們的心情怎麼樣?你從哪裏體會出來的?”接着,我抓住兩個“!”指導學生讀第1段,讀出高興、激動的語氣。指導讀第二段時,抓住“脫”、“衝”、“奔”、這幾個動詞,讀了孩子們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課文3-7自然段是重點段,學習這部分時,我引導學生反覆習地讀,個別讀、齊讀、做動作讀、比賽讀,以求達到熟讀成誦。第3段也是理解的難點,我採用了變序教學,先品讀4-7自然段,再理解第3段,突破了難點。我問學生:“我們在田野裏找到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請讀3-7自然段,把我們看到的景物劃出來。”根據學生的彙報,我及時出示4-7段,藉助圖片讓學生理解,並指導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從讀中感悟春天的美。接着我再過渡引出第3段,問:“爲什麼說‘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先讓學生動作模仿害羞的小姑娘的樣子,再引導學生聯繫下文來理解:春天剛來時,小草才探出頭,小花只有一朵兩朵,春天的特徵不明顯,所以要仔細找才能發現。“我們仔細地找呀!找呀……”教師以語言描述,設置情境,又把學生引導到背誦4-7段中。

三、注意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訓練有密度。

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教學中,我注意培養學生動筆墨讀書的好習慣。在3-7段教學中,我讓學生邊讀邊想,把我們找到的春天的景物劃出來。在第8段中,我讓學生標出找春天的動作詞。學習4-7自然段後,我讓學生從這幾段中找找語言規律。能幹的學生髮現了“(),那是春天的()吧?”我讓學生進行仿說訓練,訓練設計由易到難,有梯度,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我又抓住最後一段的“……”引導學生想象,“作者省去了哪些春天的美景,你能幫忙找一找嗎?”讓學生用“春天來了,我看(聽、聞、觸)到了。”練習說話。

通過一系列的讀、想、找、說、背,對學生進行訓練,如果能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我想對學生語文能力會提高很快。

這節課當然也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指導朗讀不夠到位,學生沒能讀出春天的美。由於是借班上課,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夠了解。在課前的檢查瞭解中,我發現學生的朗讀響亮、整齊,但太過整齊劃一,聽起來沒有抑揚頓挫之感。在課堂上,由於怕自己不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在指導讀書時沒有花過多時間去指導學生怎麼美讀。學生讀起來還是改變不了以往的朗讀習慣。如果老師在教學中多發揮自身富有感情的範讀,讓學生去模仿,學生朗讀的效果可能要好一些,這也更能體現老師以生爲本,教得紮實。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2

一、出示教學掛圖

1、看圖,說說每幅圖畫的什麼內容。

2、議圖,弄明白四幅圖連起來說的什麼事。

二、續編故事

1、假如你是圖中的小朋友,你會怎麼做呢?

(鼓勵學生各抒己見)

2、選擇合理的想法,小組合作續編故事。

⑴小朋友認識這位叔叔確實是爸爸的朋友,該怎麼辦?

⑵小朋友不認識這位叔叔,又該怎麼辦?

三、全班展示

1、小組評選好的同學到臺前講故事。

2、評選故事大王。

四、討論交流

通過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

第四課時

一、展示臺

1、完成“填字遊戲”。

⑴投影出示填字遊戲。

⑵同桌合作,把詞語補充完整。

⑶指名讀成語,看是否正確。

⑷豎着讀填好的字,說此文轉自淘.教。案網().說發現了什麼。(新世紀我能行)

2、猜謎語

⑴學生出示自己準備的謎語。

⑵小組互猜謎語。

⑶全班猜謎語比賽,評出猜謎大王。

二、畫畫、寫話

1、教師出示一幅畫,指名說說畫的內容。

2、學生自己動手畫一幅畫,並說出畫上的內容。

3、寫話,注意語句通順,寫清楚畫上的內容。

4、小組相互展示交流。

教後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園地意在讓學生自主,有趣且相對集中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文時間能力。所以我藉助教材所提供的材料,達建了一個有趣開放的語文實踐活動平臺,讓學生在有趣中練,在練習中達成活動目標。

一、“我的發現”,引導學生展開交流,鞏固了查字典的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讀讀認認”是讓學生認讀八個表廚具名稱的新詞,從中認識其中的生字。主要培養學生藉助拼音拼讀生詞,再讓學生髮現排列的規律,並聯系生活實際說說這些字跟偏旁有什麼關係,從而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三、口語交際在創設情景中,引導學生展開互動的有趣的口語交流,並聯系實際生活,挖掘學生的認識,在師生、生生的交流中,生成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培養學生的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往的素養。

四、展示臺在教學時,不能就教材教教材,所以我在課前做充分的準備,蒐集有關的資料,以便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語文時間機會,使得語文訓練紮實而有效。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3

閱讀本單元的課文,撲面而來的是求新的氣息,是創造的渴望,是發現的生機。《玩出來的發明》告訴我們,發明的火花常常蘊藏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只要我們善觀察、勤思考,就能捕捉到它。《地動儀》這一史無前例的偉大發明,閃耀着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之光。《充氣房子》讓我們瞭解了現代建築技術的新發展。《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向我們介紹了幾種利用自然景物辨別方向的方法。《騎“白馬”的蒼耳》告訴了我們植物傳播種子的有趣途徑。課文感情濃厚、想象豐富、語言優美,顯得親切而生動。學習這一組課文,不僅要讓學生了解一些自然科技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他們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注現代科技發展的濃厚興趣;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熱愛生活、勤於觀察、樂於創新的好品質;在閱讀中識字、學詞、學句,增強語文能力。

在教學《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時,我拓展延伸到:“除了課文中所說的忠實的嚮導以外還可以說忠實的什麼?”“北極星是盞指路燈”這句話還可以怎樣說等。在學完四種辨別方向的方法後,讓學生結合自己蒐集的資料,仿照書上的形式,說說還有哪些可以辨別方向的方法。有的學生說可以根據樹木的年輪辨別方向:“年輪寬的一面是南面,年輪窄的一面是北面”;有的學生說可以根據果子的顏色來辨別方向:“果子顏色深的一面是南面,果子顏色淺的一面是北面。”等等。然後再讓學生像課文中所寫的那樣再說一段話。讓學生在交流中實現資源共享,豐富知識。給學生充分的語言訓練時間,提高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我還利用簡筆畫突破了課文的重、難點,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了課文的內容。在理解第5小節“溝渠裏的積雪哪邊化的快哪邊化得慢,化得快的那邊是南面還是北面,爲什麼?”時,應該是溝渠裏的積雪化得快的一面是朝着南面,化得慢的一面朝着北方。對此,學生不容易理解,因爲按照常識,應該是南面照到的陽光多,積雪化得快。我就用簡筆畫在黑板上簡單地畫出溝渠,陽光從南面照過來,由於被溝渠的壁擋住了,所以陽光先照到溝渠中北面的積雪,所以溝渠中朝着南面的積雪先化,朝着北面的積雪反而化得慢。看了直觀的簡筆畫,學生就一下子就理解了。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4

《我爲你驕傲》這篇課文記敘的是一件很生活化的小事,故事雖小,卻真實感人,貼近學生的生活。文中的孩子 “我”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儘管當時沒敢承認,但愧疚的心理始終伴隨着“我”。 內心的懊悔,擔心“做賊心虛”似的心理及自我解脫的辦法描寫得細緻而動人,而老奶奶回贈的那句包含着疼愛寬容和鼓勵的話更是出乎意料。課文中有兩條線索:“我”的情感變化爲明線,老奶奶的情感變化爲暗線,考慮到學段特點,教學中我緊緊抓住“我”的情感變化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體驗,讀中發現。以下談談對這堂課的教學認識。

一、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義

低段學生的教學重在字詞句的理解。教師的傳授教學並非單方面的授予,而是讓學生能夠習得、理解並運用。根據低段學生的特點在理解字詞時我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語意思。比如“驕傲”一詞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大部分還停留在“自以爲是”的.貶義理解,而因此在課堂當中的我爲你驕傲則是褒義。我緊緊抓住這一特點讓先說說自己對驕傲的理解,再出示運動員圖讓學生理解驕傲還有另一種褒義。最後讓學生再舉例說說班級中還有誰值得我們驕傲的,並自豪地對他說一說。再是“不自在”的理解,先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先說說自己在生活中什麼時候有過不自在,再放入課文中朗讀理解感悟。

二、緊抓情感主線,理解課文

課文的理解認識主要以男孩的心裏變化爲主線貫穿始終。因此課堂中我以“開心、害怕、不自在、輕鬆”一組詞語出示讓學生對課文的中心主線進行大概的梳理整體感知。接着根據情感主線讓學生感悟“開心、害怕、不自在”三個心情變化的理解。通過比喻句“……像……又像……”、“像……一樣”的抓讀,感悟。做做動作,體會男孩的開心,害怕。聯繫生活實際、換位思考理解男孩心裏的不自在。

當然課堂當中還有許多的不足之處,如課堂朗讀指導不深入,課堂關注生本不清晰,在以後的教學中還應加強。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5

新課標“倡導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尊重學生的多元化理解”、“倡導學生的感悟體驗。”因此案例中,教師讓學生潛心會文,充分與文本對話後,談談對春天的感受。當一個學生從文本的字裏行間感受到“春天是活潑的”,教師並未急着去談其它的感受,而是在肯定其會讀書,會思考後,便鎖定“活潑”這一感受,讓學生繼續深入思考,激發想象。這一引一撥,孩子所展示的思維空間竟是如此的廣闊。想象是如此的豐富,假如沒有這一環節的停留、挖掘,學生只是膚淺、走馬觀花似的多元解讀,那麼課堂上情感迸發的鏡頭也就不復存在了!

學生在課堂上的靈性飛揚,還有賴於教師所營造的一種自由寬鬆的氛圍。新課標所倡導的民主平等的對話,讓學生從各種束縛、禁錮、定勢和依附中超越出來,在師生、生生互動的對話過程中,學生充分展開了思與思的碰撞,心與心的接納,情與情的接觸。基於此學生纔會在課堂產生“我也來說說”的大膽想法。當學生產生這些想法,教師除了大加鼓勵,還可幫其“扶上馬,送一程”,讓學生享受成功的愉悅。

新課標強調要努力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充分利用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語文教育資源,豐富學生的語文實踐,拓展學生的語文空間。《找春天》一文語言優美,充滿詩意。學生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把春天說得更美麗,不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還充分利用文本來拓寬學生寫話的空間。由此可見,教材不應是碼頭,而應是航船。

一直以來,課堂上只有一種聲音,老師講,學生聽,似乎天經地義。而教師的講是按照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願來設計的。新的教學模式讓教師意識到學生纔是課堂的主人,“相信學生的潛能,把課堂還給孩子”纔是素質教育真正的內涵。今天的課堂上,我聽到的是多麼富有童趣的聲音,這聲音源自孩子們獨特感受,這聲音源自孩子們的豐富想象!我感受到他們智慧火花的碰撞,在碰撞中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展示了學生的潛能。學生極富創意的發言使我認識到:今天的兒童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認識能力等方面的發展都不容小視。在課改的今天,學生勇於挑戰的個性正漸漸地嶄露頭角。在充滿想像和夢幻的兒童時期,充分發揚孩子們的個性,引導他們想像,才能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燃起一盞難以熄滅的明燈。

過去,我們的語文課程過於封閉,過於注重語文知識,把學生定格在語文書本世界裏,與其他學科及生活、社會缺乏聯繫。語文學科必須從封閉走向開放,學科本位的現象必須改變。在課改教學活動中,看到有的語文課變着花樣滲透各種活動,熱鬧非凡,不管課文的體裁與內容是否適合,也不管知識是否落實到位。我認爲,融合也好,溝通也罷,語文課不能脫離其根本,最終目的還是爲了讓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裏學語文、用語文。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了小學生必背的70首古詩,在課改實驗中,我將古詩的背誦與學生認字結合起來,旨在通過課外自主地學習古詩,達到促進學生認字的目的。熟知學生卻將古詩與所學課文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且比較和諧。它讓我認識到兩點:一是課標中所提倡課內老師的指導與課外自主的學習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條重要途徑,二是要重視語言的積累。積累,是表達的基礎,是語言材料內化爲個人語言儲備的過程。

6、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泉水》的課後反思

這次的“青年教師評優課”活動是我校第一次在全校青年教師中舉行的以考覈青年教師真實教學水平爲主要目的的大型教學活動。這次活動旨在測試各青年教師的真實教學水平。它從得知上課的內容到正式上課中間只各了短短的一天時間。這一天。老師們要在沒有教學參考、教案參考的情況下,獨立把握課文的重點,難點,把握學生在課堂的各個訓練點,並撰寫出教案。相信每個老師通過這次的活動能夠對自己的教學有了一個準確的定位。本次活動能夠發揮教師的能動性,培養教師對教材的獨立把握能力,發掘自身的尚未發揮的能力,展現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和對課堂的駕御能力。

本人在這次活動之後,也得到了很多的啓示。

本次上課的內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實驗版教材二年級下冊的《泉水》一課。課文的開頭有這樣段話明確指出這篇課文的設置目的:希望人與人之間要有愛心,自覺地幫助一切需要幫助的人,即使自己的能力不能夠幫助他人完全解決問題,也要伸出熱情的雙手。因此,本人將這個思想教育作文教學這篇課文的重點,希望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對幫助他人的精神有一種敬佩和贊同,並且能促使理解深刻的學生在今後能指導他們自己的行爲。同時,在二年級階段的學習中,生字教學仍然是一個重要的部分,不能因爲是開課而忽視或省略了這個比較難教的部分。基於這樣的思考,本人希望這次的課能夠在落實基礎知識的教學基礎上,體現新課程的新要求、新理念和新的教學方法。

本堂課在教學程序和教學環節的設置上,力爭能使學生始終在輕鬆和諧的環境中學習,能夠使學生始終愛讀、愛說、愛想象,師生關係平等和諧。由此,本人在教學語言的設計上,採取輕鬆的、詼諧的、親切的語氣和學生交流,在問題的設計上也從童趣的角度切入。比如:在對果樹和泉水對話的想象上,本人問:“泉水,你想對梨樹說什麼?”,“蘋果樹,你想讀泉水說什麼?”等,使學生身臨其境,彷彿他們就是果樹、就是泉水。由此擴展到對“泉水還會經過,哪裏幫助誰?”的想象說話時,學生自然而然的進行了合理的想象,說得合情合理。另外,在認讀新詞語的時候,本人用課件實行了一場競賽:和屏幕上的小朋友競賽。學生興趣高漲,躍躍欲試,非常踊躍。這樣,本人從學生的角度運用了童趣的語言,和學生親切地交流,成功地實現了讓學生願意讀,願意想的目的。

新課程對學生的通過學習掌握學習能力的要求非常地重視,強調學生要有較強的學習能力,要求課堂要緊密聯繫生活實際,實現“從課堂走向生活”,一小見大。本人在《泉水》這篇課文進行設計時,已經充分地考慮了這一點。但基於這堂課是第一課時,從對學生的語言文字訓練仍十分重要出發,決定第一可是側重語言文字訓練,而將訓練學生能力這個方面的訓練放在第二課時。就算這樣的設置使第一課上起來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於學生來說,他們實實在在地學到了不少的東西。第二課時本人的安排是要學生對這則故事編一個小小的課本劇,加深他們對課文的要義的理解,對無私幫助他人有更深刻的理解。並希望通過表演能使他們在無形中背會課文,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表演之後,插入課外的一篇文章,同樣是童話的形式,但從另外的角度理解了幫助人的崇高精神,又使學生能夠積累更多的詞句。最後,將課文中所要體現的精神擴展到學生的生活中去,要求學生能給自己的同桌寫一句話,說說他曾經在什麼時候做了什麼好事,並對他加以表揚。

當然,從這次的獨立備課上課中,本人也發現在朗讀時對教學方法的處理還不到位,顯得呆板,重複,“朗讀要體現層次”這個原則還沒有做好。即使和過去比已經有所進步,但仍要不懈地努力。努力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更快地提高。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