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二年級教案

二年級上《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2.25W人 

教學反思是思考自己的教學方式,孩子對於知識的吸收程度,更好地進行下次的教學。

二年級上《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

  一年級上《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一:

《一株紫丁香》這篇課文,最大的特點是意境優美感人,如果閱讀中只停留在表面、誇張的朗讀上,那教學真可謂蒼白無力。其實,如何讓學生進入學習,通過朗讀把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表現出來,形成個性化的朗讀,如何在朗讀中作到潤物細無聲的指導。一直是困擾着我的問題。下面就從以下幾方面作簡單分析:

一、對教材的把握不夠深入。

在備課時,我反覆研讀文本,力求找到一個切入點來指導學生學習,根據教參指示,我設計了“孩子們是怎樣在老師窗前栽下紫丁香的?”“孩子們爲什麼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的窗前?”兩個問題,想以這兩個問題來整合課文來帶動學生閱讀。實踐下來,這種把文中大意抽象概括出來的問題法,比之前讓學生在深情的朗讀中,自己感悟要突兀得多。且課文語言易懂,學生能夠理解,又何必繞彎子呢?雖然我的設計是精細的所提出的問題也是圍繞這篇課文的,但是花了這麼多精力尋找的切入點,在實際的課堂中,在學生的朗讀中,究竟發揮了多大的作用?學生從中究竟得到了什麼?我想,沒有這兩個問題學生也一樣會讀得很好。因爲我的經驗不夠,對教材的把握不夠準確,所以課堂上我帶學生繞了個大彎子。放棄了一種智慧,選擇了一種才能,放棄和選擇什麼,有時候直接體現出效率。此時我深刻體會到了語文教學一定要講究實效性。

二、對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夠了解。

在我們班,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自覺性差距較大,好的學生不用老師點撥,自己就能理解課文,並把它讀好。而有的學生則是“舉步維艱”處處受阻。這次上課時,爲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我將2-5小節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朗讀彙報時,我也只是做了鼓勵性評價,和適當的煽情。許多孩子抑揚頓挫的語氣,充滿深情地朗讀,讓課堂增色不少,但這些所謂的“感情朗讀”都無疑是個別的好學生給每段詩句貼上的情感標籤,而忽略了大部分學生對語言內在含義以及表達方式的體察和訓練。如詩句最後一段:“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師休息吧,……”當我引導學生觀察老師在認真備課的插圖時,幾個學生竟 “哇塞”地叫了起來。本來想用圖片引導學生儘快進入課文情境中,豈知學生沒能對圖片有足夠的理解到產生共鳴,故朗讀的效果,並不理想。另外很多學生對於“踮起”、“安靜”、“夜深了”…..這些詞語的體會並未深入,只是停留在淺淺的朗讀層面。其間,我範讀和細緻引導顯得尤其重要,而我卻省去了,導致很多的學生未能真正走入文本。新課標理念下的課堂如沐春風,以讀爲本的理念深入人心,教學中我們教師應有意識地爲學生打開一扇深入閱讀的窗口,從扇扇窗口窺視、捕捉到文字裏蘊藏的真情實感,獲得閱讀的愉悅,從而使學生從內心深處真正燃起深讀文本的慾望和衝動。這節課我對學生認知水平不夠理解,低估了或高估他們的朗讀能力,所以朗讀才顯得流於形式。我想以後備課的時候我還得再多備備學生。

三、對教學的設計不夠創新。

由於第一次接觸詩歌的教學,我備課時就順着原來的教學模式進行設計,一路走過來,雖然各個環節、各個流程清楚整齊,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評課時當李老師提出詩歌的教學應該與其它體裁的課文教學有所區別,應體現出詩歌獨特的意境美和整體感時,我便豁然開朗:我怎麼沒想到把它設計得詩情畫意點,而只把它當成課文來上呢?的確,我們如果能時時有一種創新的意識來備教材、備學生、備教學的話,那我們的課堂纔會永遠充滿生命的活力。相信有了創新的意識,我今後一定會不斷地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標。

備好一節課需要短期與長期的準備,需要教師對文本、對學生要有深度的鑽研、創新的理念,還需要儲備更多的相關知識和語言準備,只有這樣我們纔可能在課堂裏遊刃有餘,揮灑自如,才能更好地實現課堂的精彩生成。

  一年級上《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二:

《一株紫丁香》以兒童的口吻說話,內容曉暢明白、口語化,圖文並茂,富有想像空間。教學時我以指導朗讀爲主線,啓發學生邊讀邊想,讓語言在頭腦中建構出生動的畫面與情節,由此獲得感悟和體會,並讀得更加入情入境。

在教學第一小節時,我抓住“踮起腳尖兒 ”這個詞組展開教學。讓學生思考什麼樣兒叫“踮起腳尖兒”?詩中的孩子爲什麼要“踮起腳尖兒 ”?引導學生感受小朋友“踮起腳尖兒 ”的情景,孩子們迫不及待地紛紛從座位上站立起來,踮起腳尖兒,躡手躡腳地走進小院,要悄悄地送給老師一份驚喜。

教學第三小節,我抓住“唱歌”一詞。引導學生將“綠葉兒在風裏沙沙地響”和“那是我們給你唱歌”聯繫起來,引導學生想象“綠葉兒”是怎樣動聽,小朋友的歌又是怎樣動聽?如果是你,會給老師唱什麼歌呢?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感體驗來感悟文本,從而達到心靈的交融。

我認爲低年級的朗讀教學如果能讓孩子在有情有趣的活動中體會文本內涵,朗讀教學才能更有生趣,達到更好的效果。

  一年級上《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三: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情感豐富、意境優美的詩歌。孩子們爲老師種下一株紫丁香,是孩子們的.一片心意,是對老師的問候與感激,那葉綠和花香,代表了孩子們對老師真誠的愛。當你正伏案備課的時候,可曾想到:幾個小夥伴踮起腳尖走到老師窗前,種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滿全樹,那就是一張張學生的笑臉在向你致意。一陣微風吹來,伴隨着濃濃的花香,同學們真誠的愛送進了你的心田。

這篇課文最大的特點就是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感悟,課文語言雖淺顯易懂,然而意境卻是優美感人,只有引導學生完全進入課文的意境當中,且個性化地指導朗讀,很好的關注學生朗讀的情況,才能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剛開始學生的情感始終激發不起,於是老師的深情朗讀帶動了學生的激情,因此在朗讀教學這一環節中,整個課堂氛圍很好,學生十分投入。如:讀第一小節時,我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濃綠”的小院是什麼樣的?“我們”到小院栽紫丁香的時候是怎麼做的?讀出小朋友“踮起腳尖”的情態,感受他們悄悄地向老師表達自己的心意的。讀第三、第四小節,我採用了多種方法引導學生朗讀,邊讀邊展開想象“綠葉在風裏沙沙地響”是怎樣的動聽,假如那是小朋友的歌會唱些什麼?

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理解文章的能力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因此,課堂上規範學生的語言,豐富學生說話的內容。如:教學第五小節時,我讓學生看圖想象說話:夜深了,連星星都困得眨眼,老師還在怎樣的工作?想一想,應該用怎樣的語氣勸老師休息?又如:同學們讀到“讓花香飄進你的夢裏,那夢呀準時又香又甜。”時,我問:“同學們,你們知道老師夢到了什麼嗎?”“老師夢到許楊上課注意聽講了。”“老師夢到殷思源幫助別人了。”“老師夢到李永振寫的字漂亮了。” 於是我說:“老師的心思都被你們看出來了,真了不起。你們能讓老師美夢成真嗎?” 通過這一提問,同學們,特別是被提到的同學,我想一定深有感觸。

  一年級上《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四:

本節可採用以下方法教給學生識字方法:

1、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安排小組合作學習,探討、交流識字的方法,然後推薦幾個代表在全班交流經驗。教師從課文中抽出含生字的詞詞語採取多種形式讓學生反覆讀,在讀中鞏固識字,大部分同學對生字掌握得比較好。

2、教師鼓勵學生仔細觀察生字的字形特點,採取多種方法識記字形。如“牽”、困“用編順口溜、猜字謎的方法來識記:“牽”,牛兒躲在屋頂下,擡頭看天少一畫;“困”,四四方方一間,一根木頭放中央。學生很快地記住了生字。

3、“倦、困、踮”是讀音的難點,“困、倦”比較拗口,“踮”要防止學生讀成“diàn ”。用下面的順口溜幫助學生鞏固認讀的生字:

踮起腳尖,走進小院,

放下書包,給樹除草。

牽牽小手,唱唱兒歌,

笑聲甜甜,不覺疲倦。

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會了識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