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國學常識

國學學科的百年孤獨

本文已影響 1.26W人 

近年來,國學成爲熱門,但是如何真正走近國學,還有許多值得關注的地方。爲了理解“國學”的概念,不妨從近代國學的命運開始談起。如果我們借用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小說《百年孤獨》來形容的話,一百多年來,她隨着中國人民在近代以來的劇烈動盪而一波三折,體現出國學的人文主題與民族特色。

國學學科的百年孤獨

國學,是一國固有之學術

國學並不玄妙,它是“一國固有之學術”,即中國傳統的學術簡稱,中國傳統的學術主要凝聚在經史子集四部之中。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國學的主幹是經史子集,其他的枝脈是由此而生髮出來的。經史子集是中國古代學術的四個部類。其中“經”是指古代社會中的政教、綱常倫理道德規範的教條,主要是儒家的典籍; “史”是指歷史典籍; “子”是指春秋戰國以來諸子之學 ;“集”是指古代詩文詞賦的著作,分爲總集、選集、別集。中國古代圖書分爲四部,即“經史子集”,四部的名稱和順序是在《隋書?經籍志》中最後確定下來的。後來清代乾隆皇帝時編修《四庫全書》,就是按經史子集四部來整理和編修的。

國學四部不光是目錄學的概念,而且蘊涵着現代學科的意思在內。一般說來,經部、子部相當於現在的哲學學科,史部相當於歷史學科,而集部接近於現代的文學學科,這也說明國學與現代西學學科分類是可以互相兼容的,不存在水火不相容的問題,當年的北大與清華國學門,也是將四部與現代學科互相融合的。從學理上來說,我們完全可以在現有的學科平臺上來振興國學。當然,中國傳統的學術也在不斷的變化之中,近代以來,受西方學術影響,一些從國外引進的新興的學科,比如考古學與文化人類學也在充實與豐富着國學,對此,我們也應當將其納入國學的視野之中,但是國學的主體是中國固有之學術,它採用漢字表達,凝聚在經史子集之中,這是不爭的事實,無須嘵嘵置辯,魚目混珠。

國學的學術價值觀與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是一種人文思想與價值體系,表現出中華民族與中國人的基本人生價值觀念與思想方法。它的主幹是儒家的尊重先祖,進德修業,內聖外王,以及道家的逍遙獨立、禪宗的心靈自由、屈原的浪漫熱烈的精神氣質,是一種多元與和諧的精神文化體系。它的精神價值與思想方法是高度一致的,即講究陰陽和合,對立統一,開放包容,能夠吸收外來文化,新陳代謝,生生不息。

同時,國學如果從完整的意義來說,乃是指運用現代立場與眼光來研究中國傳統學術的一門學問。它包含兩層意思,其一是傳統學術的內容;其二是用現代眼光來闡釋與創新傳統的學術。因而振興國學不僅是指光大傳統,更主要是指激活國學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後者尤其是我們今天進行文化選擇時所要秉承的融合古今,會通中西的能力。

國學的興衰沉浮

中國的'學術充滿着濃郁的人文關懷的情操。這種文化情操在近代國學人物身上彰顯得特別清晰。從國學的歷史來看,她與中華文明的興衰起伏息息相關。是中華民族面臨從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以來的動盪變化的命運遭際時的文化選擇相關。近代以來國學的興起,正同中華文化在世紀之交的文化選擇相關,可以大致分成這麼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爲1840年鴉片戰爭至1919年“五四”之前國學思潮的濫觴。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隨着古老封建帝國的衰朽,以及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侵略,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滯後與愚鈍也顯示出來,於是在西方科技文明與學術文明的影響下,先進的中國人在呼喚政治改良的同時,也開始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更新,開始了向西方學習的歷程。從最早的林則徐、魏源到維新運動人領導人物康有爲、梁啓超、嚴復等人都體現出這種融合中西,尋求變法圖強的學術精神。國學思潮正是在這一大的時代背景下形成的,百日維新的失敗,使人們看清了封建頑固勢力的衰朽與殘忍,也對於中體西用文化路徑的無助,於是引起了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領導人物一方面引入西方的啓蒙思想,另一方面則對於傳統文化加以倡導,以激發民族革命的思想,並且將二者有機地加以聯繫,比如當時的革命黨人與著名學者章太炎即是一位國學大師,他對於西方的學術也很有興趣,曾宣傳西方的進化論與自然科學,寫有《菌說》這樣的文章,但章太炎更感興趣的是他原先所受的國學教育。章氏在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上面發表了許多宣傳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與學術的文章,以達到抨擊清滿清政權,鼓吹反清革命的目的。魯迅在一九三六年寫的《關於太炎先生的二三事》一文中,曾說章太炎當時的主張有兩條,一條用宗教發起信心,增進國民的道德;另一條則是用國粹(國學)激動種性,增進愛國的熱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